混响

  • 应对说话人位置突变的鲁棒语声去混响*
    将不可避免地包含混响[1]。混响会降低语声信号的清晰度和质量,影响自动语声识别和助听器系统的性能[2-3]。混响语声信号由直达声(Direct sound)、早期反射(Early reflection)和晚期混响(Late reverberation)三部分组成。直达声是不经反射,直接从声源发出被传声器收集到的声音;紧随直达声音的,被称作早期反射,它通常由反射次数较少的强反射构成;最后一部分是由一系列难以区分的反射构成,称作晚期混响[4]。早期的反射分量并

    应用声学 2022年6期2022-11-23

  • 小型混响舱测量材料吸声系数
    测量方法一般分为混响室法与驻波管法,采用混响室法测量声音无规入射时的吸声系数,而采用驻波管法测量声音正入射(声音入射角度为90°)时的吸声系数。因在工程及建筑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声音大多为无规入射,因此实际工程中常使用混响室法测量材料吸声系数。混响室法测量是基于规范ISO 354:2003 与GB/T 20247-2006《声学混响室吸声测量》的相关要求,采用表面积为10 m2~12 m2的标准试件在标准混响室(体积不小于200 m3)内进行测量。但在汽车行业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2年2期2022-04-21

  • 基于时频空域三维滤波的深海界面混响抑制方法
    10023)海洋混响具有与发射信号相似的频率特性,长期制约主动声呐目标检测和辨识性能提升。浅海环境下,海底-海面距离较近,界面混响在短时间内完成多次海底-海面反射与折射,能量衰减快;深海环境下,由于垂直上下传播声程的增加,本地海底-海面声传播时间长,混响出现时间不连续性,混响能量具有周期起伏性[1-2],在水平拖曳线列阵接收探测条件下,本地混响将在 90°方向产生周期性强干扰区,显著增大了声呐探测盲区。设计多普勒敏感发射信号,利用目标回波与混响频域能量分布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22年4期2022-02-13

  • 基于混响时间感知的深度学习语音去混响方法
    已经提出了许多去混响技术[1-5]。一种直接的方法是估计房间脉冲响应(RIR)的反滤波器[6]。然而,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一个最小相位假设,而在实践中几乎很难满足这一假设[6]。另外一些研究试图通过同态变换来分离语音和混响[7,8]。然而当以人的听觉系统为目标时,它们的去混响效果并不好。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DNN)[9,10]得益于其强大的回归能力,也被利用在语音增强[11]、语音分离[12]中。根据训练目标的不同,监督式语音分离方法可以分为基于掩蔽的方法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21年11期2021-11-20

  • 基于小斜率近似的深海海面混响*
    在海面附近的深海混响实验中, 多途时延使得最先到达水听器的为海面混响信号, 且不受海底散射声场的干扰.本文利用射线理论描述深海声传播的格林函数, 采用粗糙界面一阶小斜率近似方法描述全角度海面散射, 给出海面混响声场的表达式.同时考虑了海面表层气泡散射的贡献, 获得了海面混响理论.通过数值仿真数据和深海实验数据的比较对海面混响模型进行验证, 分析了不同接收深度、频率下的海面混响强度衰减趋势.结果表明: 低海况条件下, 低频海面混响由粗糙界面散射主导, 气泡散

    物理学报 2021年17期2021-09-17

  • 浅海低频全波动混响水平纵相关模型
    100190)混响是海洋空间中无规则分布的散射体对入射声信号的散射回波,同一时间内在接收点相干叠加形成。散射体的随机分布导致混响是一个无规则的随机过程,但同时混响又反映了一定的声源信息,与声源具有相似的频率特性,因此混响也存在空间相关特性。Urick等[1-2]利用900 m海深的爆炸声数据分析了混响垂直相关特性,分析了60 m海深的爆炸声混响垂直相关特性,提出“相关角度”的概念,建立浅海混响垂直相关模型并对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进行解释。在混响建模中,海洋中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8期2021-09-08

  • 歌曲录制的探索与研究
    音乐视听觉  混响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7-0186-032020年9月8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暨2020中国(北京)音乐产业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作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单位,于大会期间首次权威发布《2019-2020中国音乐产业教育专题报告》。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在大会上对《2019-2020中国音乐产业教育专题报告》进行了现场解读,指出近些

    艺术评鉴 2021年7期2021-05-31

  • 非完全深海声道环境下混响强度建模与分析
    100049)混响是主动探测的背景干扰。在深海混响研究中,由于边界反射或散射次数较少,通常利用射线声学理论描述声传播的过程[1]。文献[2]基于射线理论和经验散射函数解释深海混响形成机理,之后出现一些较为成熟的深海混响计算程序[3-5],现有深海混响研究工作多是基于射线理论和经验散射函数。文献[6]假定海底散射为粗糙界面散射和沉积层体积散射的叠加,对基尔霍夫近似和微扰近似2种散射模型光滑插值给出海底散射模型。深海混响强度衰减曲线可以显现出不同路径散射声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5-08

  • 改进次最佳检测在侧扫声呐底混响抑制中的应用∗
    小目标搜探中。底混响是侧扫声呐进行沉底小目标探测的主要干扰。底混响是由发射信号引起的,其谱结构与发射信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常被视为是一种非平稳、非高斯的带限噪声[2−3]。目前,混响抑制[4−8]主要包括3个途径:(1)设计窄波束;(2)改善声呐的发射波形;(3)对声呐接收端信号进行后处理。国内外学者针对混响抑制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文献[2]假设混响局部平稳,提出了基于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模型预白化处理的方法,将非高斯有色混响

    应用声学 2021年1期2021-04-22

  • 一种级联型自适应滤波器的混响抑制技术
    言主动声呐探测中混响是干扰其性能的主要因素。与其他类型噪声不同,混响由声信号入射到海洋中的大量无规则散射体产生的散射波在接收点叠加而形成的,它是一个无规则的随机过程[1],在频域上覆盖区域与发射信号基本重合,时域上与发射信号及目标回波强相关。主动声呐探测时,由于混响的干扰,目标很难被发现。为了抑制混响,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预白化[2–3]、自适应陷波滤波器[4]、时频分析[5]、空时自适应处理[6]、波形设计[7–8]等方法。考虑到运动目

    舰船科学技术 2021年3期2021-04-12

  • 海洋混响数据的SαS分布建模
    大孔径方向发展,混响对声呐性能的影响日趋严重,如何有效地抑制混响干扰成为主动声呐信号处理的首要任务。大量实践表明,沿袭传统的高斯分布假设,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抗混响效果。因此,放弃高斯假设而采用非高斯分布假设在水声信号处理业界已成为一种趋势[1-2]。 近年来,α稳定分布作为一种非高斯分布模型,具有统计分布的稳定性和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的代数拖尾特点,在信号处理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己成为常用的冲激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2-25

  • 浅海近程混响的振荡现象∗
    9)0 引言浅海混响主要是由海底散射引起。混响强度振荡现象已经在不同的混响实验中被观测到,Cole等[1]将一种混响强度在时域上表现出的振荡模式类比于洛埃镜效应,随着声源脉宽增加,这种混响强度振荡现象会逐渐减弱并消失。Yang等[2]将一次混响实验中发现的混响强度振荡现象与海底地形起伏联系起来,其中混响强度峰值来源于地形突出部分的散射作用,混响强度谷值则是地形凹陷部分的散射作用。为研究混响强度及其衰减规律与脉宽的关系,苏哈列夫斯基[3]验证了短脉宽下远程混

    应用声学 2021年6期2021-01-02

  • 浅海低频集约参数混响强度模型
    00190)海洋混响是主动声呐的严重干扰之一,混响特性建模一直是水声研究的热点。对于可以利用少数简正波描述声场的浅海低频情况,特别是负梯度声速剖面条件下,海底散射是引起混响的主要因素[1]。根据对海底散射的处理方法,众多的浅海混响特性建模工作可以分为2类[2]:1)基于海底经验散射的混响模型,此类混响模型将双向传播过程和海底反向散射过程分别考虑,传播过程利用射线理论、简正波理论、抛物近似(PE)等描述,散射过程则利用经验散射函数。浅海低频远程的情况下,利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10期2020-12-15

  • 混响水池测量方法及应用
    噪声是很困难的,混响水池提供了测量水下声源的新思路且具有效率高、费用低等优点。在空气声学中测量声源的辐射声功率经常使用混响室,与混响室测量相关的测量方法也有相应的国际标准。混响室理论发展较成熟[1-6],混响室中的声场只有近似满足扩散场条件才能够进行声源的辐射声功率测量。Kuttruff等[7]、Pierce等[8]提出了扩散场的特性如下:在扩散场中的某测量点,声波由所有方向的入射声波构成且每个方向的声波具有随机的相位和相同的强度;在扩散场中的某测点,声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10期2020-12-15

  • 生猪产业链重构下的金融“混响
    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 我国生猪生产在之前出现下滑,补栏积极性受到冲击。 为切实稳定生猪生产、 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应, 各级政府自2018 年下半年起,在物资和资金保障、非瘟防控、责任落实等多方面出台了针对性政策。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今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引新一年“三农” 发展方向的三次中央重量级发声,再次专门部署了有关“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方面的工作。一系列政策作用下,2020 年春节前生猪生产回归增长趋势。

    北方牧业 2020年6期2020-06-30

  • 海底混响非瑞利特性研究及神经网络应用
    )0 引 言海洋混响是由海洋中随机分布的散射体对主动声呐系统声信号产生的散射信号总和,分为体积混响、海面混响和海底混响三大类[1-2]。与海洋背景噪声不同,海洋混响来自于与声呐信号,其谱结构与发射声信号相似,且强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小[3],是鱼雷自导系统工作时的主要干扰之一,大大降低了鱼雷自导系统的有效作用距离和探测识别性能。因此,为了提升鱼雷自导系统的检测能力,有必要对海洋混响信号的统计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海底混响信号,通过进行试验数据的PDF曲

    舰船科学技术 2020年3期2020-04-22

  • 基于随机算法的抗混响目标探测方法
    ,在主动探测中,混响的干扰是无法回避的。在某些情况下,目标回波会常常被淹没在混响之中。而且,混响与发射信号有着强相干性,很难通过常规的方法抑制和消除。对于如何降低混响给主动探测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实现更好的探测性能,科研人员做了长期大量的研究。Kay等[4]提出了一种使用自回归预白化的方法来抑制混响。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使用少量混响数据来构建一个自回归滤波器,通过滤波来抑制混响。此后,高阶统计算法[5]、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6]和变步长算法[7]相继被提出用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2期2020-03-25

  • 浅谈在混音中混响插件的组合使用
    期中通过使用各种混响来掩蔽录制时所遗留的声学问题。所以,如何在混音中运用混响插件塑造“真实”舒适的空间感,一直是专业录音师所追求和探讨的。在接下来的论述中,笔者将通过对“在混音中运用混响插件塑造舒适的空间感”的分析,与大家分享笔者在工作中所累积的一点经验。关于“如何在混音中运用混响插件塑造舒适的空间感”笔者将以录制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著名单簧管演奏家范磊老师的单簧管独奏为例,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在前期录制阶段,采用主立体声话筒加补点话筒的拾音方式,同时在

    科技传播 2019年21期2019-11-12

  • 浅海水平线阵接收海底混响序列仿真
    水平线阵接收海底混响序列仿真王升,陈长安,高守勇(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广东湛江 524022)混响序列仿真作为海上实验的替代手段,可为声呐设计及抗混响技术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借助简正波理论研究海底散射声场,将海底散射场视为海洋传输网络形成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将海底散射微元按方位角均匀划分,依据阵元间的相位关系给出了水平线阵接收海底混响序列的仿真方法。以负梯度浅海环境为例进行了混响仿真,并对仿真序列的频谱特征、统计特征、空间相关特征进行了验证,结果

    声学技术 2019年4期2019-09-02

  • 深海大接收深度海底混响研究*
    05)1 引 言混响是海洋声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海洋混响通常是主动声纳的主要背景干扰,同时也因携带丰富的海洋信息可用于环境参数反演而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对于浅海混响的研究相对较多,建立了简正波混响理论[1−3]、射线混响理论[4−7]和抛物方程混响理论[8,9]等.简正波混响理论最早由Bucker和Morris[1]提出,Zhang和Jin[2]对其进一步发展,推导出了浅海远程混响强度的一般表达式,并分析了负跃层浅海中平均混响强度的衰减规律.射线方法是对

    物理学报 2019年13期2019-08-27

  • 立体声的“混响”生成法
    以将单声巧妙地“混响”成立体声。在Audition中,我们可以通过调用“混响”功能来将这样的单声道配音进行简单的处理,增强其立体感,从而极大提高后期的音频合成效果。执行“效果→混响混响”菜单命令,在弹出的“效果-混响”对话框中保持默认的预设不变。点击左下角的预览播放按钮进行试听,同时能够观察到“相位分析”窗口所显示出的音频相位已经完全不是“狭窄”的三角形状,变成从中心向四周延展的立体方位(图2),同时也不难听出声音信息已经变得“浑厚”了许多,立体现场感马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2019年3期2019-06-25

  • 水声换能器灵敏度混响法校准技术研究
    ,310023)混响声场的研究最早开始于空气声学领域,主要用于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建筑物声传递损失和声源声功率等参数的测量。水声学领域关于混响声场的研究较少,1961年,H G Diestel将混响场理论应用于水听器校准中。我国也开展了一些混响声场在水声学中应用的研究。早在 1963年,南京大学吴文虬教授将混响法应用于水声学中[1],俞孟萨在半混响环境中测量水下结构辐射声功率,李琪利用混响法开展重力式水洞噪声测量研究,尚大晶利用混响法开展了水下复杂声源辐射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19年1期2019-04-18

  • 混响空时二维特性产生原理及仿真实现
    00)0 引 言混响是声呐主动工作方式下的特有干扰,如何抑制混响是声呐信号检测的关键问题.置于载体平台上的声呐基阵接收到的混响,是处于不同方位的大量无规则散射体的后向散射信号在声呐基阵接收点的叠加[1].主动声呐多采用宽波束发射技术,因此,对发射信号进行散射的散射体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当平台运动时,声呐接收到的混响多普勒频率发生扩展,可能使目标回波的频谱与混响的扩展谱混叠在一起,导致常规的检测手段性能下降.运动平台上的声呐接收到的混响与机载雷达的地杂波具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8年6期2018-12-27

  • 海洋混响特性分析与建模仿真研究∗
    201108)混响是由于海洋水体和海面、海底中存在的大量无规则分布的非均匀散射体对入射声信号的散射引起的。混响与主动声纳的发射声源级、波形、发射及接收指向性,海水中和界面上的不均匀散射体的几何分布,声传播信道特性,发射机平台的运动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1]。不同于海洋噪声,混响是由发射信号引起的,随发射信号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它的谱结构与发射信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常被视为是一种非平稳的有色干扰噪声[2]。混响与信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是一种随机过程。基于混响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11期2018-11-26

  • 一种基于正交非负矩阵分解的多通道线性预测语音去混响方法
    道线性预测语音去混响方法何冲,王冬霞,王旭东,蒋茂松(辽宁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在相对封闭的声学环境中,由于受到混响的影响,麦克风阵列采集到的信号清晰度降低、甚至混淆不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在多通道线性预测(Multi-Channel Linear Prediction, MCLP)语音去混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通道线性预测(Multi-Channel Linear Prediction, MCLP)方法即正交非负

    声学技术 2018年5期2018-11-15

  • 一种工程化的海洋混响仿真模型研究
    、噪声干扰仿真、混响干扰仿真、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目标识别的仿真等内容。海洋混响是海洋环境产生的回声,对于鱼雷制导来说,混响是一种严重的干扰[1],研究海洋混响仿真模型,对于研究现代鱼雷的仿真具有重要的意义。2 海洋混响的离散统计模型对于主动声自导鱼雷的信号检测处理而言,其干扰主要有噪声干扰(包括鱼雷自噪声、海洋环境噪声等综合噪声)和海洋混响干扰,其中噪声干扰伴随鱼雷自导工作的整个过程,而混响干扰则由于与鱼雷自导发射的信号能量、信号体制密切相关,其对鱼雷的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10期2018-10-23

  • 浅谈音响效果器的应用
    为了弥补室内自然混响的不足,以改善和美化音色,还是为了产生各种特殊的音响效果以增强音响艺术的感染力,都需要在扩声系统中加入混响器或延时器来产生各种不同特点的混响式延时效果,这是现代音响技术对音源加工处理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效果器的调整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不严重破坏音源的清晰度和明晰度效果。混响处理的清晰度和明晰度与混响声振的后部密度增长率关系最大。第二,不严重破坏音源的节奏感和旋律性效果。这显然与混响时间的关系最大,所以此效果是通过混响时间调整的。

    剧作家 2018年2期2018-09-10

  • 基于反幂法和卡尔曼滤波的自适应语音去混响方法
    1 引言人对房间混响效应的感受效果与声源信号本身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在报告厅、教室等场所,混响效应使声音听起来有一种遥远感,降低了语音可懂度,是影响语音感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消除或抑制语音信号中的混响效应,对提高语音信号感知质量或语音识别率均有着重要意义,去混响也是高性能免提电话、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助听器、人机对话系统、音频监听监录系统、立体声影院、立体声汽车音响系统、多媒体等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3]。在房间内,混响效应由

    信号处理 2018年7期2018-07-26

  • 浅海远程混响与目标回波融合仿真方法研究
    及水体散射形成的混响是主动声呐的主要干扰,限制了水下跟踪探测的作用距离,提高了主动声呐虚警概率。混响和目标回波信号特征的分析是抑制混响的基础,海上实验是获取信号特征的直接手段,然而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不可能经常进行,信号仿真可以作为替代手段为声呐设计和信号处理方法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国内外学者对浅海远程混响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研究[1-3],基本方法是借助简正波理论计算声传播过程,在海底附近将简正波分解为上行波和下行波(本征函数展开法),结合海底散射函数得到海底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18年2期2018-07-10

  • 音频效果器中的混响与延时分析
    于对音频效果器中混响与延时概念的认知分析,文章分别对混响和延时两种现象的发声原理及作用特点进行相关阐述,明确不同功能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关键词】音频效果器;混响;延时;分析【中图分类号】TN912 【文献标识码】A一、对音频效果器中混响的分析混响现象与延时现象都是以相关设备为载体实现功能的。混响设备的延时频率多,信息经由延时电路与设备来到出口,再经由同种顺序回到入口,整个声音波浪是一个不断递减的过程。这个延时往往是6-8秒,信息反馈至音波入口处即可产生一种

    北方音乐 2018年2期2018-05-14

  • 混响器在录音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培1 在录音中混响由于真实录音所得到的空间环境效果不宜进行调整,且受制于客观的录音条件限制,会针对大部分乐器录制干信号,在缩混过程中使用人工混响的方法产生环境感。在进行混响处理时,可以选择模拟自然声场的混响器或非自然的空间效果。当不同的音轨混合在一起时,需要用混响相互关联,混响能够将各种不同的乐器混合在一起。将不同的声音信号发送到同一个混响器上,会产生融合的整体感。混音时,需要增加声音的维度,更自然地布置乐器声像位置,突出重要的乐器,强化声音情绪。加入混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0期2018-02-22

  • 一种结合直达声补偿策略的混响抑制算法
    直达声补偿策略的混响抑制算法陈长海(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350003)混响是声音经过室内墙壁等物体反射、吸收后多径传播叠加产生的,是导致语音识别系统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TF-GSC的混响消除算法在估计混响功率谱时可能会出现过估计的现象,导致输出语音失真。提出一种直达声补偿策略,并将其应用到混响抑制算法中去。实验结果表明,直达声补偿策略减小了输出语音失真,提高了输出语音质量。混响;TF-GSC;直达声补偿;混响功率谱估计0 引言随着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7年24期2017-12-29

  • 京剧打击乐的地位及其魅力
    京剧来说,强烈的混响效果,鲜明的节奏,可以丰富京剧中的情感表现,更加可以渲染气氛,京剧的整体表演魅力。总之,打击乐的渗入对于京剧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大力推广京剧表现中运用打击乐。【关键词】打击乐;京剧;混响中图分类号:J8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0-0040-0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我们要向世界展现京剧独特的魅力,对京剧这种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引入更具表现力的新鲜事物,正所谓音乐与戏曲是相辅相成

    戏剧之家 2017年20期2017-11-21

  • 一种轻质PU隔音垫的设计及应用
    音性;轻质PU;混响-半消声中图分类号:U46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0-0115-02引言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发展,声学包逐渐走向“以吸代隔”的趋势,由高密度的隔音材料替换为低密度的多孔吸音材料,轻质且性能优良的材料越来越得到青睐,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隔音垫作为声学包的部件之一,在轻量化的同时也必须具有优异的声学性能,为乘员提供优异的乘坐环境和声品质感受。本文通过材料试验验证在传统树脂毡隔音垫的基础上进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30期2017-11-07

  • 空时域宽窄带混响分布特性研究∗
    0)空时域宽窄带混响分布特性研究∗张春雷1黄金星2王本猛3聂 晶1卫红凯1(1.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 430033)(2.31010部队 北京 100081)(3.92001部队 青岛 266000)研究了不同阵型配置下空时自适应处理中窄带混响和宽带混响在空时平面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窄带体制下,带宽小,混响和目标有可分辨特征,宽带体制下,带宽影响不可忽视,混响和目标在空时平面部分重叠,难以分辨。通过实测和仿真宽带混响数据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混响;空时

    舰船电子工程 2017年9期2017-10-23

  • 复倒谱去混响研究
    梅铁民复倒谱去混响研究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孙 博 梅铁民语音信号去混响在通信、语音识别和声源定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混响产生的机理,其次阐述了复倒谱法去混响的基本原理。该方法利用在复倒谱域纯净语音信号和房间冲击响应的复倒谱分布不同的特点去除混响。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去混响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采用的是逆滤波方法中经典的复倒谱域滤波方法。声源信号和房间冲击响应的复倒谱所在位置不同,前者主要集中在中间点较近的位置而后者集中在首尾两

    电子世界 2017年17期2017-09-14

  • 混响场互易常数的测量方法
    尔滨150001混响场互易常数的测量方法孙俊东1,2,尚大晶1,2,孙小越1,21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2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目的]为了实现混响场互易常数的窄带准确测量,[方法]利用相同的发射接收系统装置,保持相同的参数设置,在自由场中测量不同频率下的开路输出电压,然后再在混响水池中的混响控制区采用空间平均方式测得空间内平均开路输出电压。[结果]通过两者计算得到混响半径,得到了互易常数

    中国舰船研究 2017年4期2017-08-05

  • 基于MFCC的混响效果识别研究
    )基于MFCC的混响效果识别研究马赛1,谢茜1,刘嘉胤2(1.中国传媒大学 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2.山东省烟草公司信息中心,济南 250101)直达声/混响声能量比(Direct-to-Reverberant Ratio,DRR)和混响时间(Reverberation Time,RT)是判断混响效果的两个重要参数。针对合成有声语音及元音EH,在给定的混响时间下,提取不同直达声/混响声能量比的混响语音信号的MFCC(Me-Freq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7-05

  • 浅海典型声速近程海底混响数值仿真
    典型声速近程海底混响数值仿真曹雨露1,杨晓刚2,张 拓1(1. 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13;2. 中国舰船研究院,北京 100192)浅海混响以海底混响为主。本文选取对浅海近程海底混响贡献较大的声线采用射线声学理论,数值计算浅海3种典型声速分布下的海底混响时域信号和混响强度,分析声速分布、脉冲宽度及负跃层声速条件下声源深度对海底混响衰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浅海近程混响强度随着时间振荡衰减,不同声速、不同声源深度下混响强度具有相似的衰减特

    舰船科学技术 2017年6期2017-07-01

  • 混响背景下GTM回波检测算法研究
    其背景噪声主要为混响而非海洋环境噪声。混响是大量的散射波叠加形成的[1],它在时域上和回波信号有很强的相关性且在频域上频谱有重叠,因此单纯从时域或频域很难从混响中检测出回波信号。匹配滤波器是平稳高斯白噪声条件下的最佳检测器[2]。不同于一般海洋环境噪声,混响具有非平稳性、有色性、非高斯性等特性,这使得在混响背景下使用匹配滤波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对混响背景进行处理,使其接近平稳高斯白噪声。文献[3-5]利用多种方法对混响进行预白化处理,改

    声学技术 2017年6期2017-02-06

  • 一种基于维纳滤波的改进去混响方法*
    维纳滤波的改进去混响方法*牛莉莉,徐 岩(兰州交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针对混响对语音信号不同频率成分的影响各不相同的特点,对前人提出的基于维纳滤波的去混响方法作了改进。参照人耳的听觉感知特性,引进一组Gammatone听觉滤波器,完成对混响语音的分频带处理,从而在各个子带中独立地去混响,体现了语音频带信息的差异性。对该方法进行实验仿真,分别运用一些主客观的评价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复倒谱域滤波、维纳滤波方

    通信技术 2016年8期2016-11-30

  • 基于GPU的海底混响信号快速仿真方法研究
    基于GPU的海底混响信号快速仿真方法研究李利,刘兴华(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013)在计算海底混响信号时,根据混响产生的物理机理,以射线声学为基础,用 Lambert 散射定律计算海底反向散射强度,采用单元散射模型建立海底混响信号模型。利用 GPU 相比于 CPU 具有更高的浮点运算能力和内存带宽的特点,采用 GPU 进行计算海底混响信号。通过对仿真混响信号的处理分析,在散射点较少时,混响信号包络更接近于 K 分布,而随着散射点的增多,混响

    舰船科学技术 2016年6期2016-11-15

  • 混响背景下LFM信号回波检测*
    孙荣光,马 鑫强混响背景下LFM信号回波检测*舒象兰**,孙荣光,马 鑫(海军潜艇学院,山东青岛266199)混响是主动声纳检测的主要背景干扰,由于它是一种非平稳的有色噪声,使得工作在白噪声条件下的检测器性能受到极大限制。在混响背景下实现目标回波检测,常采用自回归(AR)模型对宽带回波预白化处理,但在强混响背景条件下,白化后直接进行匹配滤波检测的结果不甚理想。针对此问题,在AR模型预白化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对白化后信号先进行二分奇异值分解(SVD)处

    电讯技术 2016年1期2016-11-12

  • 基于混合验证门禁管理可播可控多功能融合型制作室的建设
    关键词:语录间;混响;门禁;IP协议一、背景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自建台以来,一直以优秀的节目内容和高品质的节目效果享誉于广播听众,这有赖于我台高素质的节目制作人群和优质的录制环境。我台现已建立六个广播频率,每个频率配备一个专用节目制作间,用于语言录制和音效合成。但随着事业建设的不断发展,节目制作量的日益增大,制作间的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节目制作要求;而且我台现有制作间启用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虽然保持着良好的录制效果,但装修环境陈旧、设施不全,对制作人员的录制心

    视听 2016年6期2016-06-18

  • 音频制作中的音色修饰
    激励器、延迟器、混响器等对每个音频文件分轨进行处理,让音频的音色美化、更加丰满。关键词:EQ 压缩限幅 激励 延迟 混响 音色修饰一个节目制作的流程,录音—分轨整理—音色修饰—母带处理—刻录。其中音色修饰是很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提高声音的还原度。那音色修饰是怎么来实现的呢?在拿到一段音频前先听下音频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根据类型来进行音色修饰、处理。先对乐器或人声进行EQ频段上一定量的调节,要保证声音质量的还原。然后,看电频是否过大、过爆,考虑使用压缩器,之后利

    艺术评鉴 2016年1期2016-05-30

  • 波特间隔线性反馈微波通信分集接收技术
    的运用。关键词:混响;微波通信;分集技术当前,微波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在各个探测领域均有所涉猎。微波通信指的是波长在1mm与1m之间的电磁波,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得到了应用,并且在短时间内占据了长途通信50%以上的比例。微波通信的特点在于不需要固体介质,因此在点对点通信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强多径的特性。微波通信的信号在进行分集处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合并效益,在复杂背景下也能保证接收能力,为通信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重点介绍了这样的一种微波通信

    科学与财富 2016年8期2016-05-12

  • 任意阵型下分层海底空时混响建模与仿真
    型下分层海底空时混响建模与仿真赵栋良,梁红,杨长生,郑亚宁(西北工业大学 航海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2)针对实际海底环境的分层介质特性,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任意阵型的分层海底空时混响模型。充分考虑了多普勒频移、散射体方位、海底沉积层与基层的不均匀性、以及海水与沉积层界面对混响形成的影响, 将所有散射信号在接收阵元处叠加, 得到单通道混响的输出, 从而建立了更加符合复杂海底环境的混响空时模型。以连续波(CW)信号作为发射信号对建立的混响模型进行了仿真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5年6期2015-10-24

  • 基于虚拟方法的混响箱设计及实验验证
    )基于虚拟方法的混响箱设计及实验验证罗 智,郝志勇,郑 旭,张 磊,丁政印(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杭州 310027)混响箱常用于材料隔声、吸声实验研究中,因此混响箱的设计对于实验的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混响箱的传统设计都是基于混响声场特性,其效率较低,可靠性也较差.为此,设计了一种复合结构的混响箱模型,通过统计能量分析(SEA)法对复合结构的隔声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用边界元方法(BEM)模拟混响箱内的声场分布,依据仿真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最终获得具有足够隔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4年8期2014-06-05

  • 不同底质海底窄带混响信号空间相关半径研究
    01)0 引 言混响是海洋中大量无规则散射体对入射信号产生的散射波在接收点上接收到的所有散射波的总和。其信号具有动态范围大、与发射信号相关性较强等特点[1]。在主动声呐检测中,海底混响是沉底目标探测的主要干扰,因此分析海底混响的特征对声呐抗海底混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混响仿真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混响信号的概率分布,仿真所需分布的混响信号[2,3];另一种是单元散射模型,即将海底划分为小散射单元,计算每个单元的散射信号在接收点的迭加得到混响信号[

    声学技术 2014年5期2014-05-17

  • 宽带体制下混响和目标空时分布特征研究
    红凯宽带体制下混响和目标空时分布特征研究刘清宇1,卫红凯2(1. 海军装备研究院,北京 100161;2. 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 430033)传统的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利用窄带混响和目标在空时平面的可分辨特征抑制窄带混响。对宽带混响和目标在空时平面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带宽对混响和目标空时分辨特征的影响公式。结果表明:宽带混响和目标在空时平面分布特征部分重叠,导致传

    声学技术 2014年6期2014-05-11

  • 粗糙海底单基地散射和混响建模与仿真
    海底单基地散射和混响建模与仿真王 松, 梁 红, 杨长生(西北工业大学 航海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2)长期以来, 混响强度计算主要采用基于简单的半经验性质的散射模型, 未能考虑环境参数。而实际上, 混响产生的过程中, 海底环境对混响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地声学海底交互模型(GABIM)将海底分为两层, 逐层计算界面散射和体积散射的散射截面, 得到海底散射强度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海底混响强度随海底环境变化的单基地混响模型, 其采用单频信号仿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4年1期2014-02-27

  • 浅谈管弦乐器的技巧
    频率性质;音响;混响;技巧在音乐演奏中,管弦乐器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一只管弦乐器组组建之后,就需要进行乐曲的排练,在排练过程中,每一位演奏者都需要了解因为的基本乐理,然后通过听与看来了解其中的内径以及思想,只有让演奏者感悟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他们才能够在演奏过程中掺和自己的思想而演奏出来,才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使听众感动,给他们不一样的深刻感受。1.管弦乐器组的频率性质及音响管弦乐器组是由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以及打击乐组四个部分构成,每一组的频率性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1期2013-12-10

  • 混响感的因素分析
    024)1 引言混响是有界空间中存在的一种重要声学现象。它一方面可以通过混响时间进行度量,另一方面通过人的听觉系统而被感知。混响时间是室内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决定室内音质最重要的参数,但在实际中人们发现混响时间并非决定室内音质的唯一参量。混响的主观感知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感觉,到目前为止对于“混响感”这一概念仍然没有一致的、明确的定义。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单一的物理参数无法准确描述厅堂的音质。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对混响主观感知以及由它产生的各种心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9-20

  • 一种基于K-分布模型及多次途径的浅海混响仿真方法
    及多次途径的浅海混响仿真方法耿云辉, 冯西安(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2)基于中心极限定理的传统瑞利分布混响方法已不再适用于高分辨率主动声纳工作系统, 而K-分布模型对于散射点数量有限的混响有良好的适应性的特点, 提出了通过设定K-分布模型的随机变量, 模拟经匹配滤波的混响信号的非瑞利混响研究的新方法。在浅海射线模型均匀声场, 散射多径传播比理想的直达波更加接近实际条件下的混响统计特性。通过FIR滤波器来实现多径传播模拟, 着重研究多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3年3期2013-09-19

  • UUV声纳浅海声信道频率特性分析
    22)多途效应和混响是浅海声信道最为突出的2个特点, 它们会造成水下声信号传播畸变, 严重影响信号分析和检测。基于此, 利用非消声水池试验展现了水下信道多途效应会造成信号频谱展宽, 引起水下声纳信号检测性能下降的特点, 通过理论分析并依据湖海试数据表明, 运动声纳的近场混响具有强非平稳性, 点谱展宽会更加明显, 但随着时间推移, 混响的多普勒展宽将会变小, 所以不能利用基于平稳性假设的混响模型算法来抑制混响。本文的研究可为声纳抗多途、抗混响以及声纳在水下航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3年3期2013-09-19

  • 鱼雷浅海海底混响建模与仿真
    丰鱼雷浅海海底混响建模与仿真董仲臣1, 2, 李亚安1, 金彦丰2(1. 西北工业大学 航海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2; 2.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广东 湛江, 524022)为了实现鱼雷浅海海底混响仿真, 并体现鱼雷运动对混响信号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直观、易于实现的海底混响仿真方法。该方法把产生混响的海底划分成若干散射单元, 并把散射单元等价为系统, 采用连续波(CW)信号和线性调频(LFM)信号作为鱼雷的主动声信号。采用该方法进行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3年2期2013-05-28

  • 负梯度浅海混响条件下吊放声纳主动探测深度研究
    海转入浅海海域,混响往往成为吊放声纳(以下简称吊声)主要干扰。在海上实验过程中发现,吊声在负梯度声速梯度条件下,通过调整探潜深度可产生混响聚集、回声信号纯净的现象。通过仿真和对吊声信号的分析发现,负梯度条件下,混响级随时延衰减的同时,在某些时段会出现“峰”现象,混响级明显高于相邻时段。浅海混响以海底混响为主。海底混响的计算,主要包括声源到海底散射源的传播,海底散射源散射过程以及散射源到接收器的传播过程;吊声收发合置,声源与接收器处于同一位置。声纳与散射源之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13年3期2013-03-24

  • 一种改进的混响精细结构模型及其特性分析
    达杂波相似,鱼雷混响也具有空时耦合特性。当声呐平台有一定的运动速度时,不同方向的混响具有不同的多普勒频移,这使得混响谱在较大的范围内扩展,目标回波被掩盖在扩展的混响中,给目标的探测增加了难度。混响谱的这种空时二维耦合特性,使得利用雷达空时自适应方法对混响进行抑制成为一种可能。但与雷达环境不同,鱼雷水下环境的声速远比电磁波传播速度低,散射点的运动对混响回波波形的影响往往不能忽略,即回波信号不仅在时宽和幅度受到压缩和扩展,还产生了频率的调制和扩展,所以雷达杂波

    舰船科学技术 2012年2期2012-03-07

  • 运动声纳界面混响仿真研究*
    需要先进行仿真。混响仿真是声纳仿真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涉及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海洋中存在不平整的海底和海面以及大量的散射体等,构成了实际海洋环境中的不均匀性、不连续的物理介质。当声波投射到这些不均匀介质上时就会产生散射过程,海洋中的大量非均匀介质的散射波在接收点上的总和构成所谓的混响场[1]。混响是声纳主要的背景干扰之一,它限制了声纳设备的作用距离。混响统计理论模型最初是由Faure提出,前苏联学者奥列雪夫斯基和美国学者Mid-Nemn就这一问题作了系

    舰船电子工程 2010年1期201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