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

  • 四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观察
    分,患者临床多见肝胃郁热的病机特点,肝郁气滞长期不解,火热为患,但仍以胃失和降、气机上逆为主要病机,故治疗以调畅气机、和胃降逆为大法。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可健脾和胃;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功可降逆止呕、散寒止痛。本文主要观察四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肇庆市中医院急诊科就诊的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7期2023-10-12

  • 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学术观点,并创立肝胃百合汤,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之效,临床上常以此方加减治疗肝胃不和证或肝胃郁热证PU疗效显著。因此,本研究采用荟萃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PU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冀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检索 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12期2023-01-04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的疗效
    见消化科疾病,以肝胃郁热型多见,发病特点为反酸、烧心、腹胀、胃部灼烧等反流症状,病情易反复[1]。近年我国GERD发病率为2.0%~6.2%,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多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或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其中奥美拉唑为常见PPI抑酸药物,枸橼酸莫沙必利可缓解腹胀、胃灼热等症状,促消化动力,但应用于肝胃郁热型GERD长期疗效欠佳。中医学认为,肝胃郁热型GERD属“泛酸”、“呕吐”范畴,其主要病机在于肝失疏泄,脾胃失运,胃气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2023-01-04

  • 仝小林院士治疗肝胃郁热型2型糖尿病经验撷萃
    ,造成土壅木郁、肝胃郁热的病态,文章着重介绍仝小林院士针对肝胃郁热型2型糖尿病的辨治经验。1 因机溯源仝小林院士将2型糖尿病中医自然病程总结为“郁、热、虚、损”四个不同阶段[2]。仝师认为脾瘅大多起于患者过食肥甘厚腻而成“食郁”,中焦气机升降失司而“痰、湿、气、血、热”郁结丛生。浊腻堆积,病程迁延,机体运化机能下降,逐渐发展为“虚、损”阶段。“郁、热、虚、损”各个阶段盘根错节,但总体而言,2型糖尿病病程从“郁、热”逐渐到“虚、损”阶段发展。《黄帝内经》曾言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2年2期2022-11-23

  • 基于清肝和胃法探讨胃痛论治的研究进展
    临床工作中,证属肝胃郁热型的胃痛患者人数也非常之多,而治疗此类患者时应用最多的便是清肝和胃法。因此,通过对基于清肝和胃法论治胃痛的研究情况进行探讨,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1 清肝和胃法与胃痛1.1 清肝和胃法清肝和胃法,即“清肝”与“和胃”。清肝,即以清热泻火为主,或佐以养阴,为消除肝胆火旺的治法,主要包括清解肝热、清肝止血两法;和胃,即用消导食积的方药,消除气滞食积,以调和卫气的治法[4]。清肝与和胃共同使用,根据其各自特点和临床应用可知,临床上清肝和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8期2022-11-21

  • 急性胰腺炎患者小网膜腹膜下间隙受累情况与Balthazar CT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胃韧带的受累情况,并记录各患者的Balthazar CT分级情况。Balthazar CT分级:A级,正常胰腺;B级,胰腺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C级,除B级病变外,还有胰周炎性改变;D级,除胰腺病变外,胰腺有单发性积液区;E级,胰腺或胰周有2个或多个积液积气区。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列表的χ2检验进行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P<0.05为有差异。2 结 果2.1 64例AP患者Balth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8期2022-08-02

  • 中医药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林才志中医药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进展陈浩彬1林才志2(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20;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4)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中医药在治疗GERD方面具有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副反应小、安全耐受等诸多优势。肝胃郁热型是GERD的常见证型,现将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的临床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进一步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临床经验参考依据,同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

    大众科技 2022年7期2022-03-24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分型标准,共分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6个证型。1.3 纳入标准具有临床症状并于纳入前胃镜病理检查证实,存在CAG和(或)伴IM或(及)Dys/上皮内瘤变者;依从性好;签署知情同意书。1.4 排除标准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已属于癌变或CAG伴上消化道手术史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精神分裂症等不能配合者;对自我症状叙述不清或调查不配合者。1.5 研究方法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5-27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附108例临床资料
    ±8.48)岁。肝胃气滞证22例: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0.23±9.27)岁。脾胃湿热证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9.05±8.24)岁。肝胃郁热证16例:男7例,女9例;平均年龄(48.31±8.11)岁。胃阴不足证12例: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57.33±8.15)岁。胃络瘀血证8例:男4例,女4例;平均年龄(62.37±6.28)岁。各中医证型组间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年龄比较胃络瘀血证组最大,与脾胃虚

    江苏中医药 2021年3期2021-03-16

  • 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类探讨*
    ,将PLGC分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等6种证型。如不符合上述6种证型者,而显示为复合、兼夹、少见证型者,将归纳为其他证型。1.3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PLGC的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18~75岁之间愿意接受本研究信息采集者。1.4 病例排除标准已确诊胃癌或合并消化道其他肿瘤,或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辨证不明确或有过多兼夹证者;慢

    中医学报 2021年2期2021-02-23

  • 中药治疗胃痛1例
    痛,属寒湿中阻、肝胃不和,治宜温散寒湿、调和肝胃,用平胃散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治疗。药用炒苍术12g,厚朴12g,陈皮12g,炙甘草6g,吴茱萸3g,制半夏8g,生姜切片9g,大枣2枚,肉桂3g(后下),茯苓12g。3剂。日1剂,冷水煎两次,共取500mL,分3次温服。1月11日复诊,服1剂后疼痛即止,服2剂药后胃脘舒适,欲食。脉转缓和,舌正苔减。原方去肉桂加麦芽10g,神曲12g续服3剂,诸症悉平。后以香砂平胃丸每日两次,每次6g温开水送下,再服7天以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1期2021-01-11

  • 丹栀逍遥丸加味治疗肝胃郁热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临床研究*
    多以“郁”为主,肝胃郁热证是常见表现证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肝胃受邪,气机不畅,郁热内蕴,化火伤阴,阴虚燥热,发为本病[5]。本研究所用丹栀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调经的功效。文献报道丹栀逍遥丸可有效控制原发性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情绪患者的血压,也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6]。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以肥胖者居多,故本研究运用“浊毒理论”将“疏肝解郁、健脾化湿、祛浊化浊”作为此类患者的治疗主线,从肝脾入手,运用丹栀逍遥丸加味以

    陕西中医 2020年9期2020-09-10

  • 舒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了中医药联合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2],本次研究主要观察舒胃汤联合四联疗法对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现将研究内容详述: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了60 例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病例选取在2018 年5 月至2019 年4 月,调查研究表明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了联合组和参考组。其中联合组男19 人,女患者人数11 人,年龄在20-62 岁,中位年龄

    人人健康 2020年9期2020-06-16

  • 观察夹脊通督针刺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此次研究主要针对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应用夹脊通督针刺疗法的最终效果展开分析,阐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筛选64 例我院在2018 年5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收治的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研究,选取随机数表法对其分组,其中,32 例纳入比对组,男18 例,女14 例,年龄25~63 岁,均值(44.01±3.17)岁;另外32 例纳入研究组,男17 例,女15 例,年龄28~69 岁,均值(48.51±3.62)岁。通过比对

    人人健康 2020年9期2020-06-16

  • 旋金降逆汤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临床研究
    研究发现RE患者肝胃郁热证居多[2],因此本研究主要是观察旋金降逆汤对RE患者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80例,采用Excel软件Rand()公式产生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号1~40为治疗组,41~80为对照组。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

    中医药信息 2020年3期2020-06-04

  • 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标准及其应用现状的文献分析
    容和判定形式分析肝胃不和相关[]证的诊断标准及其应用现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VIP)近5年的相关文献,建立Excel工作表对文章类型、辨证分型、论治疾病、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标准(发布时间、制定者)、诊断内容(主症、次症)、判定形式等信息进行提取,并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 549篇文献,纳入203篇。肝胃不和相关证涉及6个证型,包括肝胃不和证、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肝火犯胃证、肝胃郁热证及肝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2期2019-09-10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肝胃郁热型吞酸病用药规律
    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吞酸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治疗“吞酸”的中药方剂,再根据方剂主治及功效筛选治疗肝胃郁热型吞酸的方剂,并采用Excel、SPSS 20.0软件进行频数及频率分析、因子分析。结果:中药复方治疗吞酸涉及复方291首,治疗肝胃郁热型吞酸涉及69首,中药107种,高频中药25味,陈皮、甘草、木香、砂仁、青皮和厚朴较为常用;在功效方面,理气药、化湿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及清热药选用次数均较多。五味以辛、苦为主;归经以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1期2019-09-10

  • 观察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
    54 例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患者中使用抑肝和胃饮治疗与静脉输液治疗的临床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计算项目中将54 例来源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患者作为分析目标,依据抽签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处理,参照组包括27 例患者,年龄取值上下限分别为38 岁和21 岁,中位年龄为(31.55±2.22)岁,最长病程36 天,最短病程6 天,中位病程(16.32±3.33)天;实验组包括27 例患者,年龄取值上下限分别为3

    医师在线 2019年4期2019-07-22

  • 胃脘痛患者应用加味肝胃百合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评价
    脘痛患者采用加味肝胃百合汤进行治疗,旨在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胃脘痛患者3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16例)和研究组(n=16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6~50岁,平均(38.42±7.60)岁;男7例,女9例;研究组年龄27~52岁,平均(38.78±7.92)岁;男8例,女8例;经检验,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对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34期2019-04-18

  • 佛手配合欢皮治食欲减退
    于治疗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脘腹痞满等症。佛手气味芳香,颇能理气醒脾,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等。合欢皮味甘,性平,入心肝经,《神农本草经》言其“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因而得合欢名。本品既能安神解郁,用于七情所致的忧郁忿怒、虚烦不寐等证,又能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跌打损伤及风湿痹痛。二药相伍,气血并调,相得益彰,可用于胸胁胀痛、脘腹痞满、食欲减退、忧郁伤神、虚烦不寐等病证。常用量为佛手10~15克,合欢皮15~3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36期2019-01-28

  • 佛手配合欢皮治食欲减退
    于治疗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脘腹痞满等症。佛手气味芳香,颇能理气醒脾,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等。合欢皮味甘,性平,入心肝经,《神农本草经》言其“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因而得合欢名。本品既能安神解郁,用于七情所致的憂郁忿怒、虚烦不寐等证,又能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跌打损伤及风湿痹痛。二药相伍,气血并调,相得益彰,可用于胸胁胀痛、脘腹痞满、食欲减退、忧郁伤神、虚烦不寐等病证。常用量为佛手10~15克,合欢皮15~3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9年12期2019-01-14

  • 肝胃百合汤对慢性应激与幽门螺杆菌双重损伤因素模型小鼠胃黏膜组织TFF1、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要:目的  觀察肝胃百合汤对慢性应激与幽门螺杆菌(Hp)双重损伤因素模型小鼠胃黏膜组织三叶因子1(TFF1)、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性应激性胃溃疡合并Hp感染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应激组、单纯Hp组、双重因素组、肝胃百合汤组、雷尼替丁组,每组10只,选取10种不可预知刺激因素制备慢性应激小鼠模型,造模第7日给予单纯Hp组、双重因素组、肝胃百合汤组、雷尼替丁组灌胃Hp菌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10期2018-12-20

  • 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特点
    小[1]。为分析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并施予不同的治疗方法,现将具体执行情况汇报如下。1.病历资料及治疗方法1.1 病历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胃溃疡肝胃不合证患者,所选患者经临床内镜检查均确诊为胃溃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5~51岁之间,平均年龄(36.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2018-11-09

  • 和胃清热汤对胃溃疡肝胃郁热型的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胃清热汤对胃溃疡肝胃郁热型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接受胃潰疡肝胃郁热型治疗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3例,常规组实施西药治疗,干预组实施和胃热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干预组(90.90%)明显高于常规组(69.7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6个月复发率与12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6期2018-11-05

  • 肝胃百合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疗效观察
    [1]。本研究用肝胃百合汤治疗PDS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2例,均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郸城县人民医院就诊的P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15例,女26例;年龄20~57岁,平均(41.7±9.1)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07±0.62)年。对照组男16例,女25例;年龄21~60岁,平均(42.3±8.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1.96±0.7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9期2018-10-26

  • 分析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特点
    院150例胃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肝胃百合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胃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遵照数字表法标准,分为对照组(n=75)与观察组(n=75)。两组患者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方式治疗,服用兰索拉唑,由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

    智慧健康 2018年4期2018-04-03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
    一。如肝气犯胃与肝胃不调、肝胃不和同义。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录入证型频数分布进行数据处理。2 结果2.1 检索结果 中国知网886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856篇;维普(VIP)246篇;CBM664篇。2.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 按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献71篇,共记录6503例病例;其中接近半数病例为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证,单纯气滞血瘀证的病例数最少;另外根据各证型出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期2018-02-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证型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疗共识意见》分为肝胃气滞型、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六型。由二位中医师对纳入患者共同进行中医辨证,填写慈溪市中医医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研究记录表,并达到较准确一致的分型。2.2 抑郁焦虑测评:让患者填写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填写的SDS和SAS进行打分和等级评定。SDS和SAS有20个选项,每项根据所选内容分得1、2、3、4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其中SDS采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7期2018-01-18

  • 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在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医综合护理方案在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袁金花(方城县人民医院 内科 河南 南阳 473200)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在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行中药柴胡汤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症状分级量化得分和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症状分级量化得分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中医综合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2017-12-07

  • 观察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胃苏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
    ,慢性胃炎可分为肝胃气滞型、胃热炽盛型、胃阴亏虚型和瘀阻胃络型,其中,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嗳气以及食欲不振等[1]。本文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胃苏颗粒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展开研究(56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28例。研究组包含16例男性,12例女性,患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1期2017-11-30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9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的临床效果观察刘利余庆县中医院 贵州遵义 564499目的:观察肝胃郁热型胃痛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肝胃郁热型胃痛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42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2期2017-09-20

  • 肝胃间隙囊性淋巴管瘤1例
    州730000)肝胃间隙囊性淋巴管瘤1例董子颖1,刘海峰2,孟存忠1(1.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CT-MRI中心,甘肃武威73300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00)肝胃间隙;淋巴管瘤,囊状男,61岁,10 d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伴肩背部放射性疼痛,当地医院腹部超声提示胆囊结石伴萎缩性胆囊炎。为求进一步检查及治疗于武威市人民医院就诊,无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既往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服用药物控制尚可。MR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8-07

  • 中医小知识
    、调和肝脾、调和肝胃等方法。凡热性病邪在表,或已入里而有烦躁、说胡话等实证的,都不能用本法。和解少阳邪在少阳,指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的部位。半表证指一阵冷、一阵热及胸胁苦满;半里证指口苦、咽干、目眩。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和解,一面祛病邪,一面扶正气。调和肝脾使用和法治疗肝气犯脾,叫做“调和肝脾”。肝脾不和的表现,是胁胀或满、肠鸣、大便稀薄、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细数等症,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白术、陈皮、防风

    中老年保健 2017年11期2017-03-23

  • 左金丸合小柴胡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43例
    加减结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43例黄少珍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538021 广西防城港市防钦路23号目的:观察左金丸合小柴胡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患者86例,按照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吗丁啉)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左金丸合小柴胡汤加减(黄连、吴茱萸、半夏、柴胡、木香、甘草、海螵蛸、焦栀子、郁金、党参、白芍、延胡索)

    广西中医药 2016年6期2017-01-11

  • 孙玉信教授从肝论治胃痛经验
    及内科疑难杂病。肝胃同属中焦,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孙教授认为:临床上因肝胃不和而致胃痛者,有肝胃虚寒、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肝胃阴虚和肝胃血瘀型,法当肝胃同调;病因病机不同,治疗当辨证论治。胃痛/中医药疗法;从肝论治;孙玉信;教授;经验孙玉信教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张磊主任医师高徒,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医20 a余来,主要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临床注重辨证论治,擅治肝胆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病。

    中医研究 2016年7期2016-08-12

  • 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0.76)年;肝胃郁热型27例,脾胃虚寒型12例,肝胃气滞型10例,胃阴不足型6例。西医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29~79岁,平均(38.56±3.36)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3.56±0.74)年;肝胃郁热型26例,脾胃虚寒型13例,肝胃气滞型11例,胃阴不足型4例。对比两组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1.2 方法对中医组与西医组分别采用中医药辨证疗法与常规西医疗法(服用硫糖铝片、奥美拉唑胶囊以及多潘立酮片,其具体用量可参考按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0期2016-02-06

  • 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50例
    043100)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50例高永军(新绛县北张镇中心卫生院 山西 新绛 043100)目的:探讨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为胃溃疡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中医汤剂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各50例,分析两组效果差异,指导临床综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实践。结果:联用中医汤剂治疗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等方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8期2015-06-09

  • 超微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
    5300)超微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陈加亭 (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300)目的:探讨超微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4例胃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微肝胃百合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溃疡愈合情况、Hp现症感染情况等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5期2015-04-26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2]。(1)肝胃气滞证:主症: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次症: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做,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2)肝胃郁热证:主症: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脉弦或弦数;次症: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3)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寒证):主症:胃脘胀满或隐痛,胃部喜按或喜暖;次症:食少纳呆,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后脘闷,舌质淡,脉细弱。(4)脾胃湿热证:主症:胃脘痞胀或疼痛,舌质红,苔黄厚或腻;次症:口苦口臭,

    环球中医药 2015年1期2015-04-21

  • 阿拉坦五味丸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84例临床观察
    方法:选取辨证为肝胃郁热和肝胃不和型的消化性溃疡且通过碳14检测幽门螺杆菌均为阴性的门诊患者共168人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84例。治疗组使用兰索拉唑配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兰索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主要症状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76.19%;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5%,优于对照组的78.57%;胃镜下疗效评定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优于对照组的79.76%,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2015-01-24

  • 和中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45例
    )和中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45例张 红(山东省蒙阴县中医院内科,蒙阴276200)目的 探讨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和中平逆方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门诊收入治疗的90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 (简称为肝胃郁热型RE)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 (45例)和对照组 (45例),观察组给予中医和中平逆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 (8周)采用对照分析方法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8期2014-12-04

  •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四君子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入选标准:90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胃脘部疼痛与饱胀感,同时伴有纳差、嗳气、泛酸以及大便异常等相关症状;均经胃镜检查并参照病理学确诊;排除胃癌等胃部其他病症患者及合并有全身严重疾病的患者[2]。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 21~75(45.2±7.4)岁;病程 2~19(5.6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4期2014-11-27

  • 84例胃脘痛临床分析
    占29.7%, 肝胃郁热型10例占11.9%, 胃阴亏虚型16例(包括瘀血阻滞12例)占19.04%, 脾胃虚寒10例(包括瘀血阻滞6例)占11.9%, 寒邪客胃2例、饮食停滞2例各占2.38%。其中4例保守治疗, 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 均为瘀血阻滞型。胃脘痛各型病因、诱发因素的临床特点见表1。表1 胃痛各型与病因、诱发因素之间关系比较2 讨论2.1 情志不遂作为一种病因在胃脘痛的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尤以肝气犯胃型、瘀血阻滞型、肝胃郁热为多,共72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8期2014-11-15

  • 幽门螺杆菌与萎缩性胃炎中医分型的关系及对治疗的影响
    标准,将患者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6个证型。1.2 方法与观察指标 (1)HP诊断:所有患者检查前两周未使用过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进行14C呼气试验或取胃黏膜组织行快速尿素酶检测,其一阳性者为HP感染。(2)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实行中医常规辨证治疗,疗程为8周。(3)观察指标:将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吞酸、胁痛、心烦易怒、纳呆、口干口苦相关症状量化评分,无此症状0分,偶尔发作1分,频作尚可忍受2分,持续

    江西中医药 2014年2期2014-08-29

  • 肝胃百苓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
    010051)肝胃百苓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康 芳(内蒙古自治区监狱管理局第一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目的:探讨肝胃百苓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肝胃百苓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元胡胃舒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肝胃百苓汤;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元胡胃舒胶囊慢性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9期2014-05-02

  • 经络导平加耳针法辅助治疗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证的观察与护理
    辅助治疗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证的观察与护理杜闻媛1姜 昕2(1.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经络导平治疗;耳针;肝胃气滞;慢性胃炎;护理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病变,是一种十分常见和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1]。肝胃气滞证慢性胃炎多因精神紧张,压力增大致肝气不舒、肝失疏泄、克犯脾土,脾失健运、生湿化浊、久酿成毒、蕴于中焦脾胃而发病[2]。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经络导平加耳针法辅助治疗慢性

    天津护理 2014年5期2014-02-11

  • 旋复代赭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44例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44例龚建芳(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太仓215400)目的 对应用旋复代赭汤与小柴胡汤联合对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8例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小柴胡汤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旋复代赭汤与小柴胡汤联合随证加减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8期2013-03-07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最长,脾胃虚寒、肝胃郁热证次之,肝胃气滞证病程最短;胃脘疼痛拒按11例、喜按29例,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者27例,得寒加剧者13例;舌红,苔薄或黄、黄腻,脉弦。1.2 治疗方法 以小柴胡汤加减为基本方为柴胡15 g,法半夏 12 g,甘草 9 g,黄芩 12 g,木香 12 g,香附 12 g,白芍18 g,郁金12 g,丹参12 g,百合12 g。随证加减:肝胃气滞,用基本方治疗;肝胃郁热者基本方去木香,加生牡蛎、麦冬;脾胃虚寒者,加高良姜、白豆蔻、砂仁、焦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11期2013-01-24

  • 加味肝胃百合汤治疗胃脘痛70例
    院夏度衡老中医的肝胃百合汤进行加味治疗胃脘痛7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0例胃脘痛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诊断标准[1],并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浅表糜烂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等。其中,男32例,女3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4岁,平均 (42.3±12.3)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者19年。1.2 治疗方法采用湖南中医学院夏度衡老中医的肝胃百合汤进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4期2012-01-25

  • 急性胰腺炎累及小网膜腹膜下间隙MSCT表现及其与CT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胃韧带的受累(韧带增厚、密度增高及血管边缘模糊等)情况,并记录各患者的Balthazar CT分级情况。记录意见一致征象,若出现分歧,通过讨论达成一致。Balthazar CT分级标准:A级为正常胰腺;B级为胰腺弥漫性/局灶性肿大;C级为胰腺肿大伴胰周脂肪组织的炎性改变;D级为单发的积液或蜂窝组织炎性肿块;E级为胰腺或胰周有两处及以上的积液或积气。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列表的

    天津医药 2011年11期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