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

  • 胃镜下硬化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7300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因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外来性原因,是患者本身便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患者自身不注重饮食,常进食坚硬和锋利的食物,在吞咽时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但外来性原因导致患者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情况并不多,通常是由内源性原因导致[2]。第二类是内源性原因。内源性原因是患者自身存在肝硬化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3]。肝硬化导致患者的静脉回流障碍,使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9期2023-11-14

  • 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诊治时机及对再出血、临床结局的影响
    的身心健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出血量大、进展快等特点,内科治疗效果差,患者的病死率高达20%[1-2]。随着临床对肝硬化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诊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电子内镜的广泛应用以及出血预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在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之前即可进行诊断。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用方式,安全、方便,定位明确,可实现精准快速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12期2023-07-08

  •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诊胃镜疗效分析
    州 516001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肝硬化患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若临床处理不及时,病死率极高。虽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病率低,但一旦发生,出血量较大且病死率极高。既往急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多选用介入或外科手术方案治疗,但介入治疗的技术难度及费用较高,而外科手术治疗的失败率及手术风险更高。近年来,急诊胃镜下诊疗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成功案例越来越多,随着内镜治疗方案不断更新,目前认为内镜下处理的方案可行、待逐步推广[1]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9期2022-11-19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7100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具有起病突然、出血量高、病死风险高等特点,一旦确诊需及时治疗,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通过将药物注射在出血病灶上或四周达到止血目的,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后出现再出血情况,影响病情恢复[1-2]。因此,积极探寻影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鉴于此,本研究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相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9期2022-09-29

  • 西藏地区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改良注射法与传统注射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随机对照研究
    为肝硬化[2]。胃底静脉曲张是极为高发的肝硬化并发症,半数以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会出现这种状况。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内镜技术的发展为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提供了新方案[3]。本研究将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改良注射法与传统注射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进行了对照,现做出如下报道。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8月-2021年8月就诊于拉萨市人民医院的胃底静脉曲张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实施不同的组织胶注射方

    智慧健康 2022年11期2022-06-24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血清β抑制蛋白2水平与TIPS后再出血的关系
    智聪 陈小龙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该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据报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发病6周内的病死率高达20%,治疗后再出血率为30%~40%[2]。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经药物联合内镜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措施,可有效预防再出血[3]。TIPS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分流道失效,此外,在支架通畅的情况下亦有患者发生再出血[4]。因此,探究可准确预测患者发生再出血的模型具有重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1年6期2022-01-06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荟岚 王 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肝硬化患者常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研究报道,肝硬化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为44.06%,且院内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针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如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注射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有约30%的患者发生再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11-05

  • 不同影像检查手段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比较
    1130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出血量大和病死率高等特点[1]。约20%的患者在6周内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EVB)病死,而未予以治疗的患者再次出血率可达60%[2]。有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静脉很容易出现曲张问题,因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病情是否能被及时准确检测,则成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关键。目前临床医务工作者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像检查主要依靠胃镜检查、超声内镜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为了比较三种不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2021-01-22

  • 胃静脉曲张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案的探讨
    ,临床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脾功能亢进等,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明显缩短病人的存活时间,是肝硬化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年发生率约为5%-15%,6周病死率可达20%[1,2]。因此,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主要介绍胃静脉曲张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结合其血流动力学特点针对不同分类的胃静脉曲张分析选择最佳治疗方案。1 门静脉高压发展史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0期2021-01-08

  • 胃底间质瘤增强MSCT影像特征分析
    ,多发生于胃体、胃底部[2]。增强MSCT是诊断GIST的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准确显示病灶部位、形态、大小、密度、生长方式、有无溃疡、有无坏死、强化方式、与周边脏器的关系等。增强MSCT也是监测治疗和评价预后的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49例临床、病理、影像资料完整的胃底间质瘤病例的增强MSCT表现,根据病理危险度分级,对比分析各种MSCT征象,并与胃、小肠间质瘤比较,探讨其特征性表现。材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搜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

    放射学实践 2020年11期2020-11-26

  • 超声内镜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断流术的指导意义
    51810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具有病情凶险、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1]。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断流术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中有一定价值,但既往手术多在胃镜下判断静脉曲张程度,凭借医师经验选择治疗方法,再出血及复发风险较高[2-3]。故临床选择新型有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断流术指导方法,以实现精准治疗,降低再出血率、复发率等问题,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超声内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尤其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疗中的应用,便于医师清晰观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9期2020-11-21

  • 影响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升高,引起食管和胃底浅表静脉曲张,在一些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以及腹内压的突然升高的情况下,曲张的食管和胃底静脉可出现破裂出血,引起大出血,使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1]。本研究对86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随访半年,发现食管壁内外曲张静脉的平均内径、平均血流速度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呈正相关,现将结果汇报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86例患者均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间在柳州市工人医院经超声内镜确诊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

    肝脏 2020年4期2020-05-09

  • 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5701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GVB)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止血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内镜下使用组织胶治疗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成为首选方案,并且已经被国内部分医院逐渐采纳和应用[1]。该技术止血效果明显,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但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的报道目前较少, 且实验数据样本量也较少、随访时间较短。本文通过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为食管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9-04

  • 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与组织胶注射术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
    的不断发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抢救成功率已经得到明显提高,内镜治疗已成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首要方法,但是在内镜治疗下也会存在术后再出血及异位栓塞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静脉内搭桥手术和手术搭桥手术[1]。在上述治疗方法中,内镜治疗最常用,其中胃底静脉曲张多采用组织胶或硬化剂注射(tissue adhesive injection,TAI),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手段,国内很少采用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2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7期2019-05-21

  • 止血夹联合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后
    区;3消化内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多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凶险,如不及时诊治,患者死亡率高〔1〕。对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而言,止血及防止再出血是提高预后的关键点,其中组织胶注射应用较为广泛。组织胶注射能快速阻断出血且预防再出血效果显著,但该方法可能导致异位栓塞,尤其是心、脑等部位的血管栓塞将显著影响患者预后〔2,3〕。目前临床尚未形成针对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佳治疗方法的统一方案,有报道指出联合止血夹夹闭与组织胶注射对胃底静脉曲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4期2019-01-10

  • 肝硬化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5660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60%。约3/4的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会发生破裂出血[1],治疗难度大,患者预后凶险。既往研究显示,对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行初级预防治疗可使出血风险降低15%~50%[2]。目前,确诊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危险程度通常采用上消化道内镜及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检查,但上消化道内镜及HVPG检查均为侵入性诊断技术,其检查过程患者痛苦大、安全程度低,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感及恐惧感,甚至导

    山东医药 2018年8期2018-03-19

  •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不同方法疗效对比分析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和肝纤维化引起门静脉高压等相关[1],本研究分析了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套扎、组织胶注射与保守治疗的对比,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套扎注射组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为31~67岁,平均为(51.22±2.76)岁。保守组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为32~67岁,平均为(51.26±2.71)岁。两组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期2018-02-09

  • 64排螺旋CT与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对胃底贲门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道气钡双重造影对胃底贲门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卢志鹏(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河南 郑州 450003)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与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 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疑似胃底贲门癌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首先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然后再用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45例疑似胃底贲门癌患者中40例患者确诊为胃底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10期2017-12-18

  • 胃镜套扎与保守治疗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守治疗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黄淼周口市中医院 河南 周口 466000)目的分析胃镜套扎与保守治疗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13年6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予以观察组胃镜套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8期2017-09-28

  • 9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TH胶栓塞术后疗效分析
    9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TH胶栓塞术后疗效分析孙沛达,王建国,张 坚(沭阳县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 宿迁 223600)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TH胶栓塞术后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近5年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8例,术前常规肝功能分级(Child-Pugh评分):A级29例(29.6%),B级38例(38.8%),C级21例(21.4%)。采用经皮经肝门静脉途径穿刺途径,用TH胶灌注封堵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在拔出导管鞘以后再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4期2017-05-18

  • 内镜下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
    032内镜下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李 雪,南 琼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云南昆明650032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其发病率比食管静脉曲张低,但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已经成为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的首选方法。尽管内镜下套扎和硬化剂注射治疗也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但作用局限,并发症多。此外,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也可用于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且安全性高、止血效果好、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7年8期2017-03-09

  • 非侵袭性诊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方法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
    性诊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方法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据《Gastroenterol Rep》2016年5月报道】题:非侵袭性诊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方法的相关知识:一份辽宁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调查问卷(作者Qi等)由于上消化道内镜具有侵袭性,非侵袭性方法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已被广泛研究。来自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的Qi等通过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辽宁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对非侵袭性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相关知识的认识现况。本研究将非侵袭性预测肝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年1期2017-03-07

  • 非侵袭性诊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方法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
    性诊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方法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据《Gastroenterol Rep》2016年5月报道】题:非侵袭性诊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方法的相关知识:一份辽宁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调查问卷(作者Qi X等)由于上消化道内镜具有侵袭性,非侵袭性方法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已被广泛研究。来自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的Qi等通过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辽宁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对非侵袭性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相关知识的认识现况。本研究将非侵袭性预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年3期2017-03-07

  • 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醇联合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蒲华云祝杰段惠春尹刚目的:探讨聚桂醇治疗对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138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两组进行内镜下治疗,分别为聚桂醇和组织胶治疗(联合组)67例,单用组织胶治疗(组织胶组)71例,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失败率、术中出血率、术后出血率、死亡率、形成的溃疡面积等。结果:两种方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成功率、失败率、再出血率、死亡率、发热等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术中出血、其他

    甘肃医药 2016年3期2016-09-20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急诊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
    孙丽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急诊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孙丽茹目的 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急诊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临床内镜治疗的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中,共有57例患者即时止血,即时止血率为95.00%(57/60)。结论 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实施急诊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效果较好。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9期2016-02-16

  • 急诊胃镜下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分析
    胃镜下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分析王立群目的 对急诊胃镜下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从我院选取62例患有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参与研究,对所选患者均采用胃镜下注射组织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选患者都及时止血,没有再出血现象,治疗有效率高达100%。结论 对患有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采用注射组织胶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止血,并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胃镜;组织胶;胃底静脉曲张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2期2016-02-05

  •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分析及护理观察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分析及护理观察党玉民(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1)【摘要】目的 讨论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分析及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出血诱因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期2016-01-29

  •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
    射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程志才 班秀丽 131200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腔镜室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2例,根据曲张静脉形态及大小选择组织胶注射和套扎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3例,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术后4周复查,对剩余曲张静脉进行套扎及组织胶注射。所有患者在8周后复查胃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1期2015-02-01

  • 胃底贲门癌X线诊断漏诊原因分析与管理
    阳 473000胃底贲门癌X线诊断漏诊原因分析与管理高越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河南南阳 473000目的探讨运用X线诊断胃底贲门癌时,出现漏诊的原因。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35例胃底贲门癌漏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漏诊原因分别为:12例患者大口吞钡;10例患者胃泡气体不足;8例患者未进行空腹检查;5例患者为粘膜聚集。结论胃底贲门癌的疾病特点比较复杂,漏诊原因较多,采取多种措施,可以提高诊断率。胃底;贲门癌;X线;诊断;漏诊胃底贲门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2期2015-01-27

  • 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分析
    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分析赵冰目的分析在治疗胃底贲门癌中应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9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观察组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近侧胃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5.56%,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且P<0.05。观察组3年后的生存率为77.78%,对照组为48.89%,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且P<0.05。结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5期2015-01-04

  • 螺旋CT与钡餐造影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对比
    CT与钡餐造影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对比张善华 付风魁 周海目的 为了在影像学上提高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 故对其在螺旋CT和钡餐造影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方法 将42例术间病理确定为胃底贲门癌, 并术前都接受了螺旋CT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CT报告作为CT组, 钡餐检查结果作为钡餐组, 两者综合作为CT+钡餐组。将三组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 CT的检出率为92.86%, 钡餐的检出率73.81%, CT+钡餐检出率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5期2014-09-05

  • 腹腔镜下治疗食管裂孔疝55例报告
    补之后,进一步行胃底折叠术。结果5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在食管裂孔修补基础上辅以不同的胃底折叠术,其中Nissen胃底折叠术17例,Toupet胃底折叠术19例,Dor胃底折叠术19例。3种术式的手术时间:Nissen术式(69.6±13.0)min,Toupet术式(68.0±8.2)min,Dor术式(63.8±10.1)min;3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Nissen术式(20.0±5.8)ml,Toupet术式(20.6±9.5)ml,Dor术式(2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年7期2014-08-07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根治联合心得安序贯治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61)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急性出血病死率高达30%~60%[1]。首次出血后1年内约70%患者可发生再出血,死亡率为33%,控制急性出血及预防再出血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此行二级预防很有必要[2,3]。目前内镜治疗技术日益成熟,效果明确。依据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实践指南推荐,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急性发作后的患者可予以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和内镜联合治疗作为二级预防措施。本文主要观察比较食管胃底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4年5期2014-03-23

  • 胃底贲门癌X线诊断漏诊原因分析
    威733000)胃底贲门癌X线诊断漏诊原因分析吕松,王海云,王小玲(解放军第十医院,武威733000)目的:通过探讨胃底贲门癌漏诊原因,来提高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方法:搜集我院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胃底贲门癌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1例患者均属于早期,且在胃肠造影X线检查中均未见明显异常,后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结论:注重分析掌握胃底贲门癌胃肠造影X线检查的原理及方法,注意步骤细节,密切结合临床,从而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率。胃底贲门癌;X线

    影像技术 2014年6期2014-03-06

  • 胃底贲门癌X线诊断37例分析
    源 046500胃底贲门癌系生长在胃底贲门区域的癌肿,历来是放射科医师胃肠X线检查中难点之一。近年来,胃底贲门癌发病率相对升高,早期X线诊断比较困难,笔者收集了我院2005—2010年6月经X线诊断37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为胃底贲门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胃底贲门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X线诊断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42—78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反复反酸嗳气,消瘦等。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4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