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

  • 非遗视域下的箜篌艺术研究及多维保护实践(下)
    家博物馆——久鼎箜篌博物馆的建设,该馆将以上文化寻根的经历、学术研究的成果、教育实践的历程、舞台演奏的展现以及产业发展的专利等一体纳入,并以展示活化复原的古壁画乐器及其相关文化为主,已成为一张非遗保护的名片,2020年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大运河三带建设典型案例,2021年获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其成功,离不开对非遗保护工作“四性”的承载。本真性是要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一项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是来自原初的可

    乐器 2023年10期2023-10-13

  • 非遗视域下的箜篌艺术研究及多维保护实践(上)
    的主要门类之一。箜篌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然而,由于曾经一度失传,故而其当代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箜篌艺术,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需要拓展研究视野,丰富保护手段。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聚焦于非遗视域下的箜篌艺术研究,并探讨多维保护实践的重要性。非遗古乐——古代三种形制的箜篌及现代箜篌一、非遗视域下箜篌艺术研究的价值认知及其实践侧重在非遗视域下对箜篌艺术进行研究,首先可以深化我们对

    乐器 2023年9期2023-10-12

  • 从失传到复兴——箜篌古今传承纵评
    鲁璐摘要:箜篌是一件失传后却又重新走向复兴的乐器,其历史进程独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着重评述箜篌的失传与复兴的历史过程、深层原因以及发展现状,以期对箜篌乃至民乐的当代保护、传承和弘扬做以扬长避短的启示。关键词:箜篌  民族乐器  复兴  传承载于物而寄托于声,形于器而呈现于乐。当金石丝竹和匏土革木被凝注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哲思、审美观念、乐律理解、制器工艺,便就从此超然于物外,并谐振出民族器乐的不朽乐章。箜篌,中国民族器乐史中一枚独特的明珠。它用两个汉字

    乐器 2023年8期2023-08-07

  • “死而复生”的人间神韵
    开放时期——现代箜篌1.历史背景经过十年“文革”的摧残,我国的民族器乐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文革”结束后,各大民族乐团相继复建。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举办了一场全国性的“乐改”。“乐改”的主要内容是采用西方交响乐团的原则来组建民族乐团,民乐要尽可能地向西洋乐靠拢。这么一来,我国的传统乐器就略显“落后”了。因此,第一台现代箜篌于1980年在江苏应运而生,在当时成为代替竖琴的不二之选。2.可转调雁柱箜篌1980年4月,第一台不可转调的大型现代箜篌在江苏乐器一厂

    乐器 2023年2期2023-06-28

  • 罗爱 愿与箜篌相成就
    叶艺琳罗爱在演奏箜篌走进福州金泉弄一间颇有格调的茶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架现代双排弦手拨转调凤首箜篌。琴主人是当天受邀参加“茶与民乐”专场演出的“爱箜篌”国乐坊创始人罗爱。只见她梳着双耳飞天髻,面罩轻纱,一条唐制长裙配上水绿色的大袖衫,素手轻弹,乐音如水入心,让听众恍惚间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那瑰丽浪漫的音乐之境。演出结束后,平和恬静的罗爱向笔者缓缓叙说着她的故事。这让笔者不禁有些感慨,眼前人就如同她演奏的那首箜篌曲《思凡》的意境一般,经历过矛盾迷惘,最终复归平静

    海峡姐妹 2023年4期2023-05-05

  • “死而复生”的人间神韵 ——箜篌乐器的改革历程和发展前景(上)
    文/刘隽颖一、箜篌乐器改革历程按时间跨度的划分,可将箜篌的改革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古箜篌时代、民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时期以及21世纪。(一)古箜篌时代1.历史背景古箜篌是我国传统的弹拨乐器之一,又名“坎侯”,在当今中国传统音乐领域早已失传。事实上,我国古代出现过三种箜篌,它们曾在我国的历史上大放异彩,并且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这三种箜篌中,胡箜篌最具代表性。为了与卧箜篌进行区分,人们称它为竖箜篌。因为卧箜篌在宋代就已失传,所以后人所说的古箜篌

    乐器 2023年1期2023-02-17

  • 柏孜克里克第48窟五髻乾闼婆图像研究
    左下角绘手持龙首箜篌的五髻乾闼婆。往上一层左、右侧各绘二身头冠华丽的天神作双手合十状,仅靠近佛左侧一天神目向旁边的天神,持手印。再上一层左右各绘一身穿披风天王作双手合十状。最上一层左、右侧疑似各为一婆罗门身穿虎皮禅定于草庐中。靠近窟顶处绘山林之景,山中绘有羊、鹿和坐禅定状的猴子等动物。二、主室正壁中五髻乾闼婆图像表现手法柏孜克里克48窟五髻乾闼婆图像盘腿而坐,面部圆润、神情端庄,佩戴耳铛并系结,头顶五个发髻,头发后梳,发饰为宝缯,后绘圆形头光。裸露上身,颈

    收藏与投资 2022年6期2022-07-07

  • 丝竹管弦觅绝唱
    ,缶、筑、尺八、箜篌……这些备受古人青睐的乐器在诗文典籍、石窟壁画、陶俑雕塑中多有出现,现在却只能借助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对它们进行考证和研究。缶:形似覆盆《墨子·三辩》云:“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瓴缶之乐。”在古代,乐器、音乐与礼制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被赋予了一定的等级色彩,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等级不同,乐器不同;地域不同,乐器也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缶既是盛酒浆或打水用的瓦器,又是用于击打

    中华瑰宝 2022年7期2022-07-06

  • 段银莹:筝心如雪,艺心如银
    〕段银莹;古筝;箜篌段银莹,四川音乐学院古筝箜篌专业讲师,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成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中华筝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会员。段银莹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出版发行了多张古筝个人专辑:《琴牵美人吟I》《琴牵美人吟II》《国乐醉筝》《古筝纪念版——张国荣》《国色天香》,参与录制了多部民乐专辑、歌曲专辑、舞蹈音乐,其中包括: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出版的CD《蜀风新韵》,《四川省考级标准教材》VCD 示范教程,“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

    音乐世界 2022年3期2022-07-02

  • 中国古代箜篌的形制及其应用初探
    杨淇钧箜篌是世界范围内最早诞生的弦鸣乐器之一,发源于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里是西亚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也是人类文明起源的伊始之地。秦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的凿空壮举拉开了东西方交通的序幕,使当时世界上以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首次发生了碰撞,至此开始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初现雏形并开始发展,战国时期,由赵国史官在其《世本·作篇》一书中写道“空侯,空国侯所造”,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箜篌的最早记载。乐器形制是指乐器

    轻音乐 2022年1期2022-02-11

  • 笔补造化呕血功 鬼才仙语自飘零
    周雄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阅读发现“引”是一种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李白曾写过《飞龙引》,李贺写过《苦篁调啸引》。箜篌是一种传统的民族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10期2021-11-01

  • 箜篌
    箜篌城是音乐鼻祖师延的诞生地师延拊弦琴,吹玉律造箜篌他以沉重坚硬的曲木做底座用划破长空的闪电作弦心音与天籁相融造出了中国最早的乐器:箜篌一个废黜的王朝远去了箜篌城早已变成了废弃的遗址剩下的古城墻只是一堆夯土像一架传世的箜篌,紧邻古代那活在记忆里的箜篌城再找不到一点乐曲萦绕的余音音乐到音乐为止,曲到曲终

    鸭绿江·华夏诗歌 2021年6期2021-09-13

  • 方岽清《舫的故事》 箜篌与交响乐协奏曲
    清创作的一部最新箜篌与大型交响乐协奏曲作品。这部作品共分“流年”“戏浪”“光影”“江上”“传承”五个乐章,从时间、空间、自然、建筑学、人文等多种不同文化视角,多重审美概念,追溯华夏文明的开端,承载中华文化中“流動的建筑”这一特定历史符号,展现了“中华船舫之美”。刻画“中国工匠精神”,深度提倡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将东方最具古典气质之一的弹拨乐器——箜篌,以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和声音气质呈现在世人面前。箜篌的高贵,内敛且唯美的东方音色,在

    乐器 2021年5期2021-09-10

  • 浅谈导入新课的两种方法
    的效率。以《李凭箜篌引》为例。《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他在诗歌中描述了乐工李凭高超的箜篌技艺,同时表达了对乐曲的喜爱之情。考虑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箜篌”这一古老的乐器,更没有听过用箜篌演奏的曲子。没有见过这种乐器,没有听过用它演奏的曲子,学生就难以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资料,以此来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箜篌”的图片,播放用箜篌演奏的曲子,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乐器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1年11期2021-01-13

  • 找寻失落的箜篌之音
    一个冷门专业——箜篌演奏。该专业从2016年开始开设,为仅有的一个学生量身定制专业课,还专门从校外聘请箜篌演奏家来教课。作为一种小众的乐器,开设箜篌演奏专业的学校少之又少,放眼全国,专业的箜篌演奏家也是凤毛麟角。然而,时光倒转回几千年前,箜篌可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弦乐器。“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在《李凭箜篌引》(见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首诗中,唐代天才诗人李贺用他奇崛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古老乐器的琴声是多么清

    中学生天地(C版) 2020年11期2020-12-24

  • 浅析中国古代箜篌于乐器体系中的归属
    。考古证明,古代箜篌存在于壁画[1]、浮雕中,都可以看到它作为宫廷雅乐的使用和流传。由于乐器种类繁多,音乐音响[2]多样化。基于乐器学的基础,为了形成系统的乐器分类体系,把乐器分类法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分类法;二是现代分类法。但在中国传统分类中,箜篌属“吹、拉、弹、打”中弹拨乐的范畴。现代分类法1914年由霍恩波斯特尔和萨克斯系统提出后,终于形成了所见到的 “霍-萨乐器分类法”。鉴于这些分类法是一定时期下的产物,并不是全面科学。那么,本文依据现代音乐分类法与

    北方音乐 2020年18期2020-12-02

  • 止之于有穷 流之于无止
    记·乐记》《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公元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贺年少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阅音之味——品人生传奇史料记载,李贺是一位短命的天才诗人,短短27载,却有着一个传奇的人生。写《李凭箜篌引》时,李贺任奉礼郎。奉礼郎是朝廷里有关丧葬仪式的主事,他在长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9期2020-11-09

  • 探析箜篌与竖琴弹奏技法异同
    王艺燃摘 要:箜篌与竖琴都属于弹拨乐器,二者不仅外形相似,弹奏技法也存在共性之处。对此,本文简述了箜篌与竖琴的弹奏技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旨在为乐器演奏爱好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关键词:箜篌;竖琴;弹奏技法;相同点;不同点一、箜篌和竖琴的弹奏技法的相同点箜篌有左右同度的双排弦,在演奏旋律变化紧凑的曲目或泛音时更加方便,而且左右两度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和声的层次性与协调性。而竖琴则没有双排弦,在演奏相同曲目时,可以左右手协同弹奏,但特殊旋律会出现互相干扰的情

    黄河之声 2020年6期2020-10-21

  • 姬琴娟:让危机变转机
    十个孩子教古筝和箜篌。新冠疫情对教育行业的压力是空前的,中考、高考均全国推迟一个月,而对姬琴娟他们这些以教育为依托的培训行业更是雪上加霜。难得的是,姬琴娟告诉记者,2019年来到雅安创业,准备好好传承箜篌艺术,创业之初遭遇新冠疫情可以说是出师不利,但是,还是有信心等疫情过去,守得云开见月明,自己也正好可以趁这段时间,好好沉淀自己,读书、练琴,把危机变转机。姬琴娟,四川省箜篌传承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员。姬琴娟今年29岁,出生于甘肃定西临洮县一

    分忧 2020年7期2020-07-18

  • 中国古代箜篌的音乐特征与应用探析
    花区秦韵艺术中心箜篌是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被广泛推广,原因是箜篌能够展示出优质的宫廷艺术形式,以特色的音律、旋律表达体现出乐曲中的抑扬顿挫。作为一类古代弹拨乐器,演奏者需重视创新该乐器的演奏形式,借助合理、特色的意识表达形式凸显音律及节奏,进而凸显出乐器的创作意义。一、中国古代箜篌的音乐特征(一)定弦表现箜篌早期被称为“空侯”,原因是36弦的双排构造形式促使它具有较为宽广的音域特征,所弹奏的旋律具有柔美、清澈的特点。在《李凭箜篌引》中展现该乐器能弹奏出鬼

    河北画报 2020年18期2020-07-12

  • 箜篌的中国起源及其文化内涵初探
    人李贺名作《李凭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反映了箜篌这一乐器在唐朝时深受皇室欢迎。同期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中“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更将唐肃宗对箜篌的痴迷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过当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箜篌实为源自西域的竖箜篌,诸多学者认为该乐器随丝绸之路于东汉传入我国[1],和印度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随着中国丝绸之路地理大发现[2]和《犍陀罗文明史》[3]等研究成果的问世,对文化大熔炉——中西亚地区不同时间段的主流文化有

    乐器 2020年4期2020-02-21

  • 找寻失落的箜篌之音
    一个冷门专业——箜篌演奏。该专业从2016年开始开设,为仅有的一个学生量身定制专业课,还专门从校外聘请箜篌演奏家来教课。作为一种小众的乐器,开设箜篌演奏专业的学校少之又少,放眼全国,专业的箜篌演奏家也是凤毛麟角。然而,时光倒转回几千年前,箜篌可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弦乐器。“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在《李凭箜篌引》(见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首诗中,唐代天才诗人李贺用他奇崛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古老乐器的琴声是多么清亮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0年11期2020-01-19

  • 全校仅1人的冷门专业:总有人选择“为往圣继绝学”
    少现在全国专业的箜篌人士屈指可数,其实,拥有杨柳这样经历的,还有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中央音乐学院的筚篥(bìlì)专业的同学。拿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来说,作为顶级名校的著名院系,北大元培學院9年里共招了6个人,平均每年不到一个人。如果不是毕业生薛逸凡同学在2014年发布“一个人的毕业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个冷门专业恐怕要从此沉寂下去。尴尬的是,虽然古生物专业被人知晓了,但是每年依然没有什么人报考。这些冷门专业,或多或少都与传统文化和历史有关。而无论多么生僻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21期2019-12-19

  • 新疆艾斯克霞尔南墓地箜篌的发现与研究
    3件木质乐器,即箜篌,使我们得窥这种乐器的原貌。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年第1期;王博《新疆扎滚鲁克箜篌》,《文物》2003年第2期。在之后的新疆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箜篌实物,其考古学与音乐学研究著述日益丰富。201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哈密市五堡乡艾斯克霞尔南墓地,再次发现了这类乐器,且有11件之多,是世界上出土箜篌实物最多的地点。由此,新疆出土的箜篌数量远超世界其他地区,为箜篌的历史渊

    音乐研究 2019年2期2019-12-18

  • 筝曲《箜篌引》中的诗意表达
    8)一、庄曜与《箜篌引》庄曜,近现代优秀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其中古筝作品《箜篌引》就是庄曜教授一部优秀的现代创作筝曲,由当代优秀的古筝演奏家任洁首演,获得好评如潮,并且该作品先是荣获江苏省的音乐舞蹈节—器乐独奏曲创作的铜奖,之后又接连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古筝比赛”作品奖的铜奖。连续几年都被定为各大比赛的规定曲目,是一首优秀的近现代创作曲目。也是当代筝乐教学及演奏的常见曲目。这首筝乐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该诗通

    黄河之声 2019年4期2019-12-17

  • 箜篌与人类文明(下)
    000多年前,竖箜篌便已经在两河流域诞生,苏美尔人用楔形文字将其最早的形态记载于泥板书上。此后,这一乐器自西亚两河流域逐渐传播开来,大约在公元前2800~公元前2600年间传入古埃及文明所发源的北非尼罗河流域。早在埃及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年~2181年),金字塔等墓地中便多有关于箜篌的图像描绘。吉萨德博亨墓箜篌(图1)是最早的古埃及箜篌图像之一,这幅图像所在时期是公元前2550年左右,其琴身轮廓鲜明,下方共鸣体较小,但是清晰可见。两位演奏者坐姿庄重

    乐器 2019年12期2019-12-13

  • 箜篌与人类文明(上)
    进步的不竭动力。箜篌是整个世界范围内最早诞生的音乐艺术之一,我将按照《世界文明史》的分类,对箜篌与各大文明之间的关系一一进行解读。一、古巴比伦人类的文明离不开水,离不开河流。正如古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一般,古巴比伦文明则是发源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其文明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得以孕育的重要区域之一,《世界文明史》中所说的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古巴比伦之前,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等组成

    乐器 2019年11期2019-11-11

  • 为了一个学生 学校新开了一个专业
    箜篌(音kōng hóu):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现在全国专业的箜篌人士屈指可數,会弹箜篌的也大多是由竖琴或者古筝改学的,目前箜篌专业只有中央音乐学院等极少数高校开设。记者从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获悉,一位名叫杨柳的女生是主修箜篌的独苗苗,学校这个专业只有她一个人。学校还为她特聘了教师,为的是传承这一古老专业。(摘自《钱江晚报》9.3)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6期2019-09-10

  • 传承箜篌艺术,奏响民族之音
    摘要:箜篌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经历了鼎盛和衰败,如今又获新生。箜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如下难题:价格昂贵,受众面小;师资匮乏,后继乏力;演奏困难,不易掌握;乐谱散佚,创作受限;曲高和寡,知音难觅。推动箜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快师资培养,拓宽学习渠道,搭建宣传平台,改进制作工艺。关键词:箜篌 民族音乐 传承发展箜篌是中国古代在宫廷乐队和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乐器。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曾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4期2019-09-10

  • 丝路箜篌绽放齐鲁
    蓉蓉摘要:箜篌,简称“坎侯”或“空候”,中国古代宫廷乐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它古老而神秘,传递着中国音乐文化之美。这件美妙的乐器相传始于黄帝时期,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明清时期逐渐衰退,曾一度时间消失在人们视野里,但在当下却又意外的出现在各大影视作品及国内外艺术舞台上。齐鲁大地历来属于乐府之城,对于箜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访齐鲁地区的箜篌传承人,关注箜篌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对于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2019-08-06

  • 箜篌在中国的兴衰及其复原研究
    竖琴的远亲——竖箜篌。然而后者却在历史上的某一阶段中断了发展,不得闻其“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的动听声响。竖箜篌与竖琴皆来自波斯古国,而我们对竖箜篌的了解程度却明显不如竖琴。竖箜篌是如何发展的呢?通过存世文献、音乐图像、音乐考古、乐器复制等方面对竖箜篌的记载、研究,笔者首先尝试简要叙述竖箜篌在我国的发展轨迹。一、竖箜篌之“前世”在这一部分,笔者将以竖箜篌之“前世”为线索,通过考辨其名称、描述其繁盛景象、探讨其衰落原因,呈现我国古代竖箜篌的发展概貌

    音乐传播 2019年1期2019-07-25

  • 浅谈箜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浙江民管箜篌专业委员会 315000 )一、箜篌的历史箜篌是从很久远的古代便存在的一种乐器,据有关专家考证早在公元前800多年左右中国就已经有箜篌了,其历史痕迹可以从国内的一些名胜古迹中直接用肉眼便观察到,比如中国古代很多石窟中的壁画及浮雕上对箜篌的情况均有反映,像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等等,涉及到箜篌的各类艺术品达到上百件,件件制作精美、生动逼真,令人叹为观止。除了浮雕壁画之外,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以及绘画作品中也均有对箜篌的具体描述,比如唐朝

    大众文艺 2018年1期2018-07-12

  • 论汉灵帝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汉灵帝;箜篌;胡笛;鼓吹;羌胡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062-01汉灵帝刘宏,生于冀州河间国。他执政期间是东汉最黑暗的时期,民不聊生。据文献资料记载,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带回来了《摩柯兜勒曲》,解忧公主与乌孙成亲,王昭君远嫁匈奴,这些都促进了西域和中原的交流,使西域的横吹、鼓吹、羌笛、笳、箜篌、琵琶等乐器传入中原。《通典》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

    戏剧之家 2018年12期2018-06-13

  • 论互联网+对中国传统乐器发展的创新
    要】“互联网+箜篌”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对箜篌进行宣传、推广普及等方面,而是参与到整个箜篌继承、发展和创新体系的建设当中,将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融入箜篌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互联网+的应用,论证箜篌的传承和发展新模式。【关键词】互联网+;箜篌;发展;新模式中图分类号:J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067-01箜篌,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多在宫廷雅乐中使用,民间也广为流程,据考证,箜篌有两千多年的

    戏剧之家 2018年5期2018-06-08

  • 丝绸之路古代乐器箜篌
    【摘要】箜篌是丝绸之路古代的弹拨乐器之一,源于西亚、埃及、波斯和亚述等地传人新疆,虽然该乐器逐渐消失,但在保存下来的文献和克孜尔和敦煌等石窟壁画等中仍残留了许多相关的记载和图绘的形象,1996年新疆且末地区箜篌实物的出土,使得该项乐器的考古研究成为音乐史研究的焦点,本文中讲述箜篌是属于哪种乐器,是怎样传播到中原,且末箜篌在且末出土的过程,竖琴和箜篌的相同之处和区别。【关键词】箜篌;古典乐器;文化【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新疆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

    北方音乐 2018年4期2018-05-14

  • 那个优秀女孩的运气
    》活动中举办整场箜篌独奏音乐会,并受到马友友、吴蛮等音乐大师赏识的姑娘,葛婧馨是个幸运的人。她的运气组成不复杂,大概是以下几个:作为一个在温哥华长大的移民二代,她在周围大部分华裔孩子都不学母语的情况下坚持学习中文,因此爱上了中国传统艺术,幸运地有了长大后回中国学习箜篌艺术的文化根基。她喜爱音乐,5岁学钢琴,考到十级;中学吹圆号,被选入BC省青年交响乐团连续两年担任圆号首席;高中学古筝,考到九级;然后学琵琶……很幸運,这些都帮她奠定了学习箜篌的基础。老师说,

    当代工人 2018年18期2018-01-04

  • 丝绸之路上的音乐及其传来乐器研究
    论述,并以琵琶与箜篌两类传来乐器为例探讨丝绸之路上的音乐融合现象。丝绸之路音乐;五弦琵琶;四弦琵琶;竖箜篌;凤首箜篌一、何为丝绸之路汉代以来波斯、中亚、印度等国的文化经中国广袤的新疆大地与河西走廊进入中原,与汉文化交融且源源不断地流向东亚诸国,这条延绵数千公里的商贸、文化通道,记录并见证了中国与周边诸国的千年交流史。西汉时期西域地区战事纷乱,匈奴族意欲攻打大月氏,汉武帝则试图联合大月氏征服匈奴,派遣陕西汉中人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9年张骞率兵进军西域,却

    音乐文化研究 2017年1期2017-12-07

  • 箜篌”新考
    ·封禅书》中对于箜篌的记载,是指我国土生土长的卧箜篌,竖箜篌则是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大多数学者对“箜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学的领域以及考古学领域,本文将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箜篌”的命名问题,“箜篌”一词的发展演变及“箜篌”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关键词:空侯;箜篌;命名;文化内涵作者简介:史冬梅(1992-),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學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中图分类号]:H131 [

    青年文学家 2017年9期2017-04-19

  • 中唐时期的乐器发展简述
    ;音乐诗;顾况;箜篌;筝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4-0129-07唐代历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繁荣的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文学研究上常将唐代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其中,中唐指大历初至文宗大和末(766-835),约64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自“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发生巨大变故,盛唐雄风渐衰,但该时期唐代乐舞高度繁荣,声音的艺术与语言的艺

    音乐探索 2016年4期2017-03-16

  • 箜篌图像探赜
    贺志凌箜篌图像探赜贺志凌因古文献的语焉不详和传承过程中的含混纠缠,“箜篌”没有成为一种专有乐器称谓,而是两类(三种)不同族属乐器的混称。一类为与西方竖琴同宗的外来乐器,有角形和弓形两种;一类为与传统琴瑟同属的本土乐器。它在我国境内不仅已有二十余件实物出土,其图像资料更多达两百余件(幅)。遍布十余省市,呈现的形式和样态几乎包含了所有图像可能体现的方式。其乐器形态、乐人造型、持奏方式及多元文化构成、宗教内涵和综合寓意也是异彩纷呈。箜篌 图像 形制 时空 形态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9-27

  • 箜篌
    箜篌唐代大诗人李贺有一首《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在听了誉满长安的宫廷乐师李凭弹奏箜篌后,产生了难以抑止的灵感,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李凭箜篌引》,以奇特的想象、瑰丽的诗句,赞扬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和箜篌美妙的乐音,及其足以感天动地的艺术魅力。李

    初中生 2016年22期2016-09-10

  • 音乐情感两相宜——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宜——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刘蕙嫣《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是唐诗中写音乐的最著名的诗作之一。本诗作者在写作时借助奇特的想象,运用高超的写作水平描写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然而,在音乐描写的背后,寄予了作者痛苦绝望与自负希冀并存的思想感情。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这首诗开篇即有阔大的气势,“吴丝蜀桐张高秋”,“张高秋”言秋高气爽的天宇之

    中学语文 2016年10期2016-02-15

  • 箜篌与宋词演唱
    100024)箜篌是流行于汉唐的重要乐器,在宋代的歌舞表演中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嗣后,其使用渐少,最终成为日益少见的乐器。一、箜篌的渊源中国传统典籍所载的箜篌,指的是一类拨弹弦乐器,据其形制大致有三种: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卧箜篌源自中土,与传统琴瑟相近;竖箜篌和凤首箜篌则源自域外,传入中土后经过了一些本土化的改造。三者均曾流行于中土,是大众喜爱的乐器。在流通和使用中,三者称呼有时候并无严格区分,表现在文献中更是如此,以致给后人造成困扰。本文初衷为探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12-22

  • 从重生到复兴
    月23日,由国际箜篌协会主办的“筝·箜篌2014中国传统弹拨乐研讨会”在香港沙田举行。研讨会以传统乐器在两岸三地的发展趋势为题,对古筝和箜篌展开了个案分析与研究,以艺术实践与互动交流路径为切入点,共同探索传统音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海星国际文化基金会主席、国际箜篌协会主席陈光宇主持会议。研讨会分三个部分:传统弹拨乐在两岸三地的发展现状、传统弹拨乐在维系两岸三地关系中的意义与作用以及箜篌演奏艺术。一传统弹拨乐在两岸三地的发展现状议题共有4篇主旨发言:四川音乐学

    人民音乐 2015年6期2015-11-16

  • 浅论现代箜篌的作曲技法以及旋律的织体化处理
    021)浅论现代箜篌的作曲技法以及旋律的织体化处理罗丹阳(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现实可箜篌作为一个传统的古老乐器带给人们的震撼。文章将从专业的角度讲诉现代箜篌的作曲技法和旋律的织体化处理方面的知识。现代箜篌;作曲技巧;织体化箜篌是我国古老民族乐器的代表深受人们喜爱,在走向近代的过程中箜篌失传近百年。尽管如此也没有消减人们对于箜篌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2015-10-29

  • 点化·线性·精致化
    om张一山《李凭箜篌引》微课设计角度及设计意图《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鬼李贺的名作,诗共14句:“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笔者从以下几个层面设计《李凭箜篌引》的“微课群”。【设计角度】一、箜篌氛围类“微课”箜篌是一种拨弦乐器,音域宽广,音色清澈,大器柔美,学生

    江西教育B 2015年4期2015-05-25

  • 箜篌与宋词演唱
    董希平关键词: 箜篌;弦乐器;宋词演唱摘要: 箜篌为源自中土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弦乐器,而汉唐之际自异域传入的弦乐器的加入,又丰富了中土“箜篌”类乐器。在宋代歌舞表演中,卧箜篌、竖箜篌、大箜篌、小箜篌、凤首箜篌等以其丰富多样的外形、多变的乐律、极强的适应性,活跃于多种场合,为歌舞表演增加了视觉和听觉魅力。箜篌成为宋词演唱应用的独特乐器,也是赏鉴宋词文本不可不考虑的因素。中图分类号: J632.1;I207.2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2期2015-05-15

  • 鲁璐:演奏家型的学者,学者型的演奏家
    作曲家协会和青年箜篌演奏家鲁璐共同成功举办了两场箜篌新作品音乐会,让我有机会认识了鲁璐,也有幸聆听了她的演奏。出生河南,自幼学习古筝,鲁璐2000年以古筝专业第一名与综合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高中时期即获得学校首届“双鹤杯”古筝大赛银奖。醉心于古筝世界的同时,鲁璐又爱上了箜篌这一具有传奇与神话色彩的民族乐器,而且爱得一发不可收拾,还在附中时即转了专业,很快获得澳门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青年箜篌专业组铜奖。进入大学后,对箜篌历史的研究与著书占去了她大

    小演奏家 2014年8期2014-11-03

  • 鲁璐新作专场音乐会:全部的情怀献给箜篌
    的“华人女作曲家箜篌新作专场鲁璐首演音乐会”, 于2013年12月下旬分别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楼北国剧场举行。箜篌有着美丽典雅的外观,天籁般的音色,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盛行于我国古代尤其是汉唐时期,但一度失传达300年之久,直到近年才重获新生。鲁璐是当代中国青年箜篌代表人物之一,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箜篌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她精于箜篌文化艺术,无论在箜篌演奏上,还是箜篌学术研究上

    小演奏家 2014年4期2014-10-29

  • 民族乐器“箜篌”还将奏响更美妙的乐章
    :中国民族乐器“箜篌”是一种弹拨乐器,自开发研制出双排弦全转调功能,推向文艺舞台,走出国门以来,受到世界广泛赞誉。“箜篌”从汉代到现代,在千年历史长河中,诉说了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箜篌本来就被历代有识之士和劳动人民所喜爱,但从明清年代以后,它又销音匿迹……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震天号角,唤起了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音乐工作者,他们使箜篌这件古老而悠久并失传的民族乐器,重新来到人民的生活中,并给予了新的生命力,让它在世界的文艺舞台上大放奇光异彩,一名惊人的

    学理论·中 2009年6期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