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边

  • 深部变面长采场顶板破断演化的力学机制分析
    边缘全部设定为简支边界,其余未经扰动破坏且处于稳定夹支状态下的顶板边缘设定为固支边界。随着工作面从小面采场推进,经过变面采场,直至大面采场,顶板的下伏煤体减少,受上覆岩层的载荷以及开采的扰动影响并受制于相应的边界条件,将导致顶板发生连续性破断。针对上述顶板边界特点,运用弹性力学的小挠度薄板弯曲理论[21]依次建立三边固支一边简支(简支边为长边)、一边固支三边简支、三边固支一边简支(简支边为短边)、两边固支两边简支(简支边相邻)的顶板弹性模型,如图2 所示。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2年10期2022-11-04

  • 两长边简支和两短边固支钢筋混凝土双向矩形板的火灾行为试验
    裂缝逐渐延伸与固支边轴线处裂缝贯通;受火15 min时,裂缝(图7中③,④,⑤,⑦)开始向外渗水,同时伴有水蒸气;随着板温度升高,已有裂缝宽度逐渐增大、发展并出现一些新裂缝;受火22 min时,在试验板板中出现大范围出水,板中部范围出现明显下挠,水向板中心聚集,此时不断出现爆裂声;受火27 min时,试验板板中出水范围进一步扩大,有少量大团气冒出;受火30 min时,试验板四角出现翘曲,板各侧面均出现板底向上开展的竖向裂缝、但均尚未开展至板面;受火35 m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7-19

  • 孙女跟帖,“暴露”91岁爷爷支边往事
    去年,县里召开了支边人员杰出人才表彰会,爷爷的事迹在县城内被广泛报道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坚持与付出对这个小县城的建设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那时爷爷才说自己没有给母校丢脸。” 记者联系到了写留言的孙女毛女士,她是一名80后,现居宁夏银川。她告诉记者,她的爷爷名叫毛裕贵,“我从小常听爷爷讲起他在清华大学求学的故事,又从家人那里了解到爷爷到大西北支边的经历,很敬佩爷爷,觉得爷爷那一辈人真的有浓浓的家国情怀,所以就在留言区把爷爷的故事写了下来。没想到引起了不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23期2022-06-11

  • 恰同学少年
    的地方去。王柏秀支边去了贵州,周龙秀支边去了黑龙江。我因是独子,被照顾分配在老家安福县严田中学任教。记得工作头两年,我们三人来信密切,相互交流学习、工作情况。我们都积极追求进步,均在1965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们慢慢失去了联系。几十年来,我时常忆起他们,多想再与他们见上一面,共叙同学情啊!谨以小诗,聊表思念之情:旧影回忆情依依,一晃人老进古稀。当年同窗意恋恋,如今期盼听知音。(江西省安福縣彭子尧/供稿)

    老友 2022年3期2022-03-31

  • 润疆
    赴伊犁河谷的上海支边青年,用自己76岁的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对新疆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热爱。“表里如一的人/好到骨子里的人/大写的人/塑造我们灵魂的人”,他金子般的品格,深深感动了身边和知道他的每一个人。丁憬为何把工作关系转到兵团?陈茂昌为何退休回到上海为父母养老送终后又返回新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给您打手机再也没人接了给您发微信再也没人回了您很清醒清醒自己就要走到生命终点于是抱病作了最后一次兵团精神宣

    金山 2022年2期2022-03-15

  • 《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后续资料收集工作进展顺利
    档案馆开展“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史料收集整理及后续开发研究工作。至2019年底,《“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史料选编》已出版发行,相关专题图片也已在广西各地巡回展览。2020年10月以来,鉴于此前项目时间紧、个人线索少、档案文献资料匮乏等原因,相关人物名录错漏之处较多,为了进一步补充收集相关的个人资料,同时抢救性地采集存藏至今仍散落在各地的相关实物,做好后续存藏展览和开发研究工作,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进一步开展相关资料补充征集活动。内容包括两个系列:一是补充并修

    广西地方志 2021年3期2021-11-25

  • 永恒的精神光芒
    尔苏二队的老一代支边人,想起老队长杜兆清和柳青先生《创业史》里的那个一代农民新人代表梁生宝来,虽然他们身上带着不同的时代印记,却在牢记使命,艰苦创业,造福一方百姓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重温那段支边历史,总是感慨万千。对我而言,加尔苏二小队不仅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我走向新生活的始发地。虽然至今已经离开村庄几十年了,可老一辈支边人的事迹总在脑海中浮现,久久不能忘怀。因此,我想把那些片段记忆转化为笔下的文字留给后人,让加尔苏的后代们牢牢记住这段历史,记

    伊犁河 2021年1期2021-11-24

  • 20世纪50—60年代江苏支边青壮年援疆的历史回顾*
    ,12 万多江苏支边青壮年和4 万多家属来到新疆,对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长期以来,学界仅有对1959 年2 000 多名南京市青壮年援疆的历史,民众动员在江苏青壮年支疆中的作用以及江苏青壮年在新疆的生活实态考察等几篇论文①有关江苏青壮年进疆的论文主要有:闫存庭《1959 年南京市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的历史考察》,《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73-79页;闫存庭《民众动员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1-09

  • 重庆地区的四川清音表演唱 ——以《下乡》《支边》为例
    雏形。巧合的是《支边》的问世正逢曲艺团的专业团队要去云南支边,由于代表团是由国家发起,且四川的支边青年最多,便把《下乡》改编成新的四川清音曲目《支边》。其内容是根据支边的事件而改写,套用了《下乡》的演出形式,其中主人公都由老大娘和她的女儿为主,演员一坐一站。在《下乡》中由四川清音演员王左栋坐,另外一名演员站着;而《支边》由邓碧霞坐,马光华站。《下乡》中的词讲的是母女两的故事,以下乡的关系来发展,支边是根据支边故事来发展的,以词为主,曲则根据词的变化而变化。

    长江丛刊 2020年21期2020-08-25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水库移民与政治动员研究 ——以丹江口水库淅川县移民动员为例
    。一、移民工作与支边建设的结合为更好地治理长江、发挥长江的综合效益,1958年3月8日,中共中央成都会议做出《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决议,指出“由于条件比较成熟,汉水丹江口工程应当争取在1959年作施工准备或者正式开工”[2]。该《意见》于1958年4月5日经政治局会议批准。6月12日,汉江丹江口工程委员会及汉江丹江口工程局在武汉正式成立,湖北省长张体学任主任[3]。6月16日,中共湖北省委、省人委和长江流域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1-30

  • 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22001199年“最美支边人物”先进事迹
    2019年“最美支边人物”先进事迹。此次发布的“最美支边人物”,包括叶雄、伍国强、刘云军、刘铭庭、孙义、李世英、杨冠淼、陈贤(女)、陈耀平、周远翔、罗蒙、罗辽复、罗运乾、律庆堂、段玉平、席世明(已故)、郭贵方、梁楠郁、傅欣、管延萍(女)20名先进个人和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队1个集体。他们中有的是党政干部,坚守初心使命,以深化改革发展的优异成绩服务一方百姓,展现了公仆本色,赢得了人民信赖;有的是政法干警,以铁血担当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7期2019-01-29

  • 我和包头
    业战线上108名支边者之一。在包头已有60多年的亲身经历,追忆一幕幕往事,仍然有清晰画面展现在眼前。1956年7月10日,我离开可爱的上海,于7月14日到达了内蒙古包头市这片陌生的土地。当时的包头,人口稀少,除东河区外,其他地方略有零星建筑,一眼望去满目沙海,通往新区只有一条建设路。当时新区有两片树林,一是沟兰圪坝村,二是南排村。当时包钢正在筹建中,新区有几栋临时商业平房,这就是我们支边人员的住宿地。当时大家是吃饭一锅舀,睡觉铺稻草;黄羊成群跑,夜里野狼嚎

    老年世界 2018年8期2018-10-24

  • 移民的村庄
    、湖北等省的一批支边军垦女青年带着深厚的中原农耕文化大规模地出关,并开创了军垦绿洲文化的新纪元。此后,上海、天津、武汉等大城市的10万知青的足音又纷至踏响于阳关道。这批当代文明的使者浩浩荡荡地出关后,与“中原农耕文化”汇为一流,缓缓融入军垦绿洲,使“军垦”这个当代词语如虎添翼,很快便在荒漠戈壁上腾飞了起来。在当代庭州大地,抛开军垦支边者之外,更大规模出关的应该是江苏、湖北、安徽等地的支边者和甘肃、河南、四川等地自发出关的所谓“自流人”。1959年前后,江苏

    四川文学 2018年1期2018-01-16

  • 天山寻海
    移世易。这些海军支边老兵在祖国边陲情况如何,日子过得怎样,在与新疆军区群工部门联系上后,他们很热情、很支持,于是带着海军首长的嘱托和问候,急匆匆从北京出发,一路追寻而去。不占群众一分田,戈壁滩上建花园走进蓝天高远、雪山巍峨的新疆,我们经历过的所有天空都显得低矮。西域的万种风情,神秘的戈壁沙漠,圣洁的昆仑天山是挥之不去的诱惑,但我们已无心欣赏这些大自然的诗意与瑰丽。在乌鲁木齐了解大致情况后,我们直奔霍城、精河、奇台和石河子等海军支边老兵比较集中的县市。给我们

    绿洲 2017年6期2017-11-14

  • 爸妈的生活怀想录:理发
    具是父亲刚到新疆支边时派发给青年连的。其实当时大家都不会理发,只是善于理科的父亲懂得观察,相对手艺算不错,这套工具便一直放在了他这,自此担负起了业余时间帮大家理发的责任。小时候所住的地方,只有零星一两家理发店,每每都是跟着父亲理发剃胡子、或者母亲烫头发才会去,理发对我来说很陌生,因为那时的我一直是一头长发,长发岂止及腰,一直垂到屁股,且发质很黑,谁见了我都向爸妈感叹:“这孩子,头发真是好的很!又黑又亮!”对于爱美之心萌发初期的我,这当然算得上一种赞扬,我的

    雪莲 2017年4期2017-08-18

  • 《三里洞:上海支边矿工的影像史》
    (林鑫 著)该书以影像口述的形式,纪录了陕西铜川煤矿矿工的生命史,为1950年代至今的西部开发做了深刻的历史见证。《三里洞》是中国当代纪录片的经典,而本书是关于《三里洞》的文献,是一个比影片更为深入的文本。作者关于三里洞的回忆文字以及对拍摄实践的思考,为电影人和研究者提供了另一个观察视角。林鑫:中国著名纪录片作者,本名朱林鑫,1960年出生于陕西省銅川市,祖籍江苏太仓。2003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主要作品有《陈炉》(2004)、《三里洞》(2006)、《同学

    新西部 2017年6期2017-07-24

  • 野地里的薄荷[组诗]
    她一个不老的名字支边青年在中医院病房里看妈妈吃着我亲手包的馄饨眼睛湿润处童年星星般闪耀叶尔羌河的柔波里荡漾着母亲的面容或在眼前我生于20世纪70年代放开二胎时卵巢已经衰老若干年后没人知道我是哪时死去的或者知道时我已死去多时我静静地坐着没有散架已经干透作为一个天然标本供后人们在时光的洪流里寻找答案或者凭吊他们想见一见我从2013年开始有一些人陆续来见我他们想看看我是男是女更想看看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写出了大部分人非常想写又不敢写的那部分会面大都是夜幕初上别后的小

    诗潮 2016年3期2016-12-08

  • 从中原农民到边疆开垦者
    括转业战士、河南支边农民、上海支边知青等天南海北的建设者汇集于此,屯垦戍边,建设新家园。我原先是河南省唐河县的一名普通农民。1956年6月,河南省南阳专区唐河县政府向各乡发出到新疆参加边疆建设的号召,我就积极报了名。为什么会这样积极呢?这就要从1949年解放前后的经历说起。穷苦出身,主动请缨1933年10月,我出生在一个雇农的家庭。从我记事起,全家就给地主干活。父母给地主种地,我给地主放牛,没有一寸土地是自己的。1949年7月,唐河县解放了,村里驻了一所部

    中国报道 2016年9期2016-05-14

  • 新题材 新英雄 新形式——读《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
    ,纪实文学中的“支边题材”也悄然兴起。如田翠芝的《河南支边青年在西藏的岁月》《一个老西藏支边青年的回忆》,杨眉的《兵团儿女》以及卢一萍的《八千湘女上天山》等相继问世,揭开了边疆建设尘封的记忆,再现了各地支边人的情感历程与坎坷人生。其中有关云南支边的题材也有人涉及,如曾键的《风雨支边四十年》,沈志明的《上山下乡我在云南》以及由张家福口述、朱强整理的《醴陵人在南疆》等,都再现了支边人在云南的生存状态等。然而,却几乎没有“种植橡胶神话”的专述。即使徐迟在《生命之

    文艺论坛 2015年16期2015-11-22

  • 邳县大支边
    刘继绵邳县大支边刘继绵笔者简介:刘继绵,男,汉族,江苏邳县(今邳州市)人。1946年8月生,1968年3月参军。在新疆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干事、连指导员。后调入军队院校担任政治理论教员。2006年8月退休时,为乌鲁木齐陆军学院正师级教授,大校军衔。虽然军旅生涯40余载,却仍对家乡情有独钟,一如既往。55年前,在新疆社会主义建设急需人才的时候,来自古老邳州的一大批青壮年,响应国家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来到新疆吐鲁番,给这片原本荒芜的大地带来了袅袅炊烟、万

    吐鲁番 2015年2期2015-11-17

  • 戈壁滩上,柳叶青青
    片风情荡漾大学生支边相聚戈壁滩上阿拉上海人,你是苏州姑娘摘一片柳叶放在舌尖上家乡一样鲜嫩的绿叶浓浓汁水流着苦味淌着清香戈壁滩上曾经风沙漫漫低矮的胡杨林在风中摇晃大学生支边栽下家乡的柳树戈壁干旱,柳叶饥渴,瘦得枯黄暴风卷起柳树,扔在戈壁滩上男女学生抱成一团,红了眼睛哭吧!哭吧!眼泪能让柳枝翠绿做梦!做梦!如果泪水甘甜透明牧羊人说:胡杨树根千丈长条条根须扎在戈壁下的土壤话语轻轻,开启了心中的梦把柳枝插在低矮的胡杨树上一根根柳条,颤微微吐着新绿一双双手指摸着青青

    参花(上) 2015年3期2015-10-27

  • 武汉知识青年支边口述史研究
    4年至1966年支边到新疆兵团的武汉市知识青年是个特殊人群,他们知识层次高,对新疆兵团建设发挥的作用大,但目前关注不多。本文在收集整理武汉知青访谈实录的基础上,分析武汉知识青年支边的过程,探讨武汉知识青年支边的多元动机,展开对国家政策及动员与个人际遇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分析,并对这个群体到新疆兵团后所做的特殊历史贡献进行分析。这一研究丰富了兵团历史和文化,同时补充了知青研究的新疆个案。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69(2015)03-0029-08收

    昌吉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19

  • 南京支青在富蕴
    :“热烈欢迎南京支边青年回乡访问”。支边青年们——不,准确地说,他们大都已经须发斑白,进入花甲之年。额头上布满阿尔泰山红松树皮般的,或者额尔齐斯河波纹似的皱纹。可此时此刻,他们一个个激动异常,还是一声声地:“我们支边青年……”白天,他们游览了镇容。一条条宽阔的街道,一幢幢崭新的楼房,一排排苍翠的松树,一簇簇怒放的菊花使他们激动不已。现代化的市政设施,繁华的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五花八门的水果蔬菜。街上来往穿梭的各种档次的汽车使他们眼花缭乱。如果说这是南京的

    新晨 2013年11期2014-09-29

  • 1959年南京市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的历史考察∗
    苏、安徽两个重要支边省份的研究尤显不足。笔者拟利用档案史料,结合支边青年的回忆资料,就1959年入疆的这批青壮年是如何动员、迁送、安置及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进行个案考察,期于对新时期的援疆工作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一新中国建立到1955年,已经有小规模的省际移民活动。如天津为解决水灾严重地区农民生产生活困难,办理向东北移民工作,首批1300名灾民于1949年11月送往黑龙江[1]。1950年,河北省也有计划地组织大批移民到东北,移民的主要对象是两三年里不能摆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2014-06-02

  • 民众动员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移民支边 ——以江苏省青壮年支疆为例
    、六十年代的移民支边 ——以江苏省青壮年支疆为例闫存庭江苏省移民支疆的顺利进行,得益于民众动员的有效实施。为了把有种种顾虑的青壮年动员到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新疆,江苏省各级政府采取普遍宣传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大会动员与小会座谈、个别教育相衔接的办法,不断化解民众的疑虑和误解,营造支边光荣的社会氛围,掀起了踊跃报名的热潮。但是,在宣传动员过程中,部分基层干部宣传内容浮夸,造成有的支边青壮年入疆后,因与心理预期的落差而返回原籍,不利于后续的安

    江苏社会科学 2014年6期2014-05-05

  • 回忆四十年前支边
    美芬回忆四十年前支边曹美芬在常熟虞山公园后面的半坡山上有一座石亭,名曰“支边亭”,只是为了纪念四十年前常熟一批有志青年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行动而特地建造起来的。作为当事人之一,四十年前响应祖国号召,奔赴祖国大西北屯垦戍边的情景,我终生难忘。1959年初夏,常熟城里到处都在谈论一件大事,那就是政府动员知识青年支援边疆社会主义建设。当时的人们都好像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全身的热血在沸腾,都想大干一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一份力。党的每一个号召,都会在人们的

    吐鲁番 2014年3期2014-02-28

  • 新疆支边妇女寻求“解放”的进疆选择
    王颖 石彤新疆支边妇女寻求“解放”的进疆选择王颖 石彤20世纪50年代,为了支持新疆建设,大批内地女青年参军支边,进入新疆工作和生活。长期以来,新疆支边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在宏大的历史叙述中处于失语的状态。通过对新疆支边妇女的口述史研究,探析在国家政治动员下的支边妇女寻求“解放”的进疆选择,不难发现,在特殊年代政治动员和国家干预的“妇女解放”话语的背后,进疆这一行为选择,并未有效地实现妇女个体的自我解放。新疆支边妇女;政治动员;妇女解放在新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2-05

  • 反贫困,民革一直在行动
    直在积极开展各项支边扶贫活动。以民革中央为例,根据民革十二大工作报告,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中,民革中央促成民革党员和所联系人士达成向贵州毕节地区意向投资近300亿元,促成帮扶项目30多个,累计开展各类培训班近30期,培训人员近两千人次,直接投入各类帮扶物资700多万元,为毕节试验区特别是纳雍县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民革地方组织也在当地中共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在扶贫开发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民革十二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地重视支边扶贫工作。

    团结 2013年4期2013-07-23

  • 西部文学的一枝独秀 屯垦精神的时空临摹*:近30年新疆兵团小说创作概观
    批关注和反映新疆支边青年们的处境和心理的小说。改革开放之初,涌现出一大批表现新疆兵团艰苦卓绝的生产建设的小说作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兵农合一的社会实体,军队的文化深深影响到兵团的生活、文学。在全国文坛还沉浸在一片对文革的控诉声中之时,新疆兵团的作家已经开始了“建设”。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兵团垦荒建设题材小说有安静的《将军的故事》,朱定的《美国专家“为什么”》,虞翔鸣的《山谷·小屋·女人》,许特生的《铺在角落的沙砾》,杨威立《马儿,你慢些走》(发表于2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8-15

  • 河南援疆青年垦荒队之歌
    巩县973名进疆支边青年的领队。他保存了一份1956年的文件,内容是时任青年团河南省委青农部部长的睢仁寿在5月4日召开的组织青年垦荒队进疆参加军垦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我省农村已实现了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并正向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迅速发展。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建设祖国的热情空前高涨,我省人多地少,劳动力剩余。新疆兵团农场却缺少劳动力量……”1956年,郑州火车站共发出46列输送支援边疆建设者的专列。他们从6月到9月陆续到达新疆,有的

    党史博览 2011年9期2011-06-25

  • 忘不了的支边生涯
    潘永生和全县积极支边的620位热血青年胸戴大红花,意气风发地登上了去新疆的火车。对潘永生来说,这一去,是近半个世纪的支边生涯。是呀,45年的背井离乡,38年的夫妻分居,风里雨里,流汗流泪,吃苦耐劳,全心全意。这个坚韧决绝的支边战士,用他甘愿付出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真谛。时至今日,当年支边的大部分人都已返乡,即使少数留在新疆的,也早举家搬了出去。而刚刚回乡安度晚年的潘永生却始终无悔,老人常常回忆起这一生走过的路,往事如昨。刚到新疆时,高小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乌鲁木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09年12期2009-12-25

  • 天道酬勤——我眼中的张安龙
    教师到边远学校去支边。在我的眼里边远学校一定在大山里边,老师的宿舍也一定在大山里面,晚上关上窗户也能听见风声、雨声、狼的叫声,好恐怖。在我担心害怕之时,他却毅然决然地报了名,让我刮目相看。就这样他成为了哈尔滨市第一批支边的教师,好在支边的地方不太远。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在支边学校的优异表现获得了好评,支边的学校还要提升他为主任,可他还是回到了他梦中的花园。炫夏夏天的花园是最绚烂的,每一朵花儿都在尽情地绽放,张安龙则用他的朴实、真挚、幽香为自己赢得了一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09年9期2009-10-09

  • 西藏支边青年:群体记忆与私人文本
    称是“西藏的北京支边青年”,简称为“北京支青”,并非我们事先习惯所认为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人们印象中的“进藏”与“援藏”两个词语似乎没有区别。袁大受先生认为,他所属于的“进藏一代”,是以“老西藏精神”(即第一批进藏工作的生产与社会建设者)为精神基础的,人们秉承的是“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观念。用袁大受的话来说,当时的选择是“不需要国家许诺,没有个人前途的设计,也不是制度化规定”的,是一种从原有生活环境“连根拔起”的自动选择,其明显标志是迁移户口——在那

    西藏人文地理 2009年3期2009-08-19

  • 铁杆党员
    8年师范毕业后,支边到县城外最偏远的一个乡村教书,40年不挪窝,直到退休才随我重回城镇生活。从我懂事起,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人们谈论他调动的事情。几十年里,他总是用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回答:“一切听党的安排,是党培养了我!”有一回,母亲气不过,对他说:“党培养了你,没培养我,我不该跟你受罪!我一个人回老家去活命。以后你就叫党给你做饭洗衣,叫党给你喂猪,叫党给你养子女!”父亲暴跳如雷,大声怒吼:“滚!滚!滚回你的老家去!”吓得我们兄妹四人纷纷跑到屋后躲起来。母亲和父

    廉政瞭望 2009年3期2009-04-30

  • 我的一次支边活动
    背景材料1.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是利用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才的智力优势,通过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智力的投入,为“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服务所开展的工作。这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适应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国家对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开发的需要所做的一项开创性工作。2.贵州省智力支边工作经验交流会,1987年4月8~11日在罗甸县召开。时任省委书记胡锦涛致电祝贺。电文如下:“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同志开展的智力支边活动是一项意义深远、效益显著、深受欢迎的活动,它发挥了

    贵阳文史 2009年1期2009-02-23

  • 应否将小王树为“典型”?
    准。我认为小王的支边要求与其爱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他选择到贫困的地方去,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将个人利益溶入了社会需要之中,这是一种美德。退一步讲,在现实生活中,应允许人们有符合社会利益的个人需求,而不能因此便放弃对其主导思想的肯定。另外,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做应该做的事,放弃不该做的事,他就非常接近理想的标准了。该做的事别人没做到,你做到了,你就是典型。小王正是做到了主动去支边这件该做而许多人没去做的事,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我们学习。北京阎福顺先进青年,是

    中国青年 1991年4期199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