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学

  • 中国学者的海外藏学研究透视
    10062)海外藏学发端于17 世纪,形成于19 世纪,在藏族语言、文献、历史、宗教、文化、社会及艺术研究等方面产出大量学术成果。 20 世纪初,海外藏学的经典研究成果传入国内,掀起一阵译介热潮。这些译文“有助于国人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进一步认清帝国主义众生相在西藏的真实意图和恶劣表现”,[1]对激发国人的民族自强意识以及中国学者对边疆研究的使命感都有重要意义。①20世纪80 年代初,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及政策扶持下,中国的藏学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5-31

  • 坚持学术底色 服务国家建设 ——《中国藏学》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成效评析
    此不赘述。《中国藏学》于2012年年底获得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项目资助,所属学科归入民族问题研究类。在两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目录中,民族问题研究类共6家,第一批有《广西民族研究》《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二批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研究》《中国藏学》。以藏学学科属性来看,藏学类专业期刊主要包括《中国藏学》以及同获第二批资助的《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学学报类)。其他受助期刊如《青海社

    中国藏学 2022年3期2022-07-26

  • 第六次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会议综述
    —21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六次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80多家藏学科研机构及相关高等院校的120余位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分别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陈宗荣、副总干事廉湘民主持,中央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陈小江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藏研中心党组书记陈宗荣致辞、总干事郑堆就第五次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以来的有关情况作工作报告。陈小江副部长在讲话中简要回顾

    中国藏学 2022年4期2022-04-07

  • 中国海外藏学研究的路径探析
    )中国学者对海外藏学的研究始自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70年代渐有起色。1979年出版的《国外西藏研究概况(1949-1978)》[1]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海外藏学的著作,标志着中国系统研究海外藏学的开端。作为国内最早尝试梳理海外藏学发展历史的成果,《国外西藏研究概况(1949-1978)》不仅为当时学界提供了较为全面详尽的国外藏学情报资料,其编撰体例也奠定了国内研究海外藏学的基本路径,即以主题为导向的研究、以人物或机构为导向的研究、以国别或区域为导向的研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4-07

  • 第九届全国藏学期刊协调会暨期刊编辑培训会在林芝召开
    地安全,推动我国藏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促进藏文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建设,2021年10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大学主办,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西藏农牧学院协办,《中国藏学》杂志社、《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高原农业》编辑部承办的“第九届全国藏学期刊协调会暨期刊编辑培训会”在林芝召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廉湘民,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安邦,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徐文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2-01-11

  • 于道泉、于式玉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泉、于式玉是中国藏学史上一对重要的学术兄妹。于道泉是新中国藏学的奠基人之一,一生致力于藏学、语言学、教育学、辞书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就斐然,季羡林评价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1]。他著述不多,却精品不少,他翻译的《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是英汉语界的翻译典范,他主编的《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对藏汉交流意义重大。他帮助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开设藏语专业,为新中国藏语学科的创建贡献良多,培养不少藏学研究人才,如王尧、胡坦、李秉铨、黄灏、陈践等人。于式玉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2-30

  • 王尧: 新中国藏学风雨60年的记录者与实践者
    培养出来的第一批藏学家、民族史学家,对中国藏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曾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香港大学客座教授,生前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参事、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古人云:为人有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藏学研究呕心沥血,见证新中国藏学风雨60年的记录者与实践者。他是热爱祖国、一生都在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的立功者。他原本在南京大

    华人时刊 2021年9期2021-09-17

  • 第八届全国藏学期刊协调会在南京召开
    至13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业务办公室、《中国藏学》杂志社、西藏大学期刊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八届全国藏学期刊协调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江苏、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地的30余家涉藏期刊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近7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任王文军主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廉湘民,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俊先后为大会致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12-17

  • 西藏自治区各类型图书馆藏学数字资源宣传推广改进策略研究
    阳712082)藏学文献是生活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区的藏族人民积累下来的丰富的、包罗万象的文献资料,凝聚了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的文明和当地人民的精神意识,内容较为完整、丰富。为了记录、保存、传播、弘扬这些信息与文化资源,西藏各类型图书馆建立了藏学特色数据库等藏学数字资源并进行宣传推广。一、西藏自治区各类型图书馆藏学数字资源宣传推广的意义(一)是有效提高藏学数字资源认知率与利用率的途径西藏自治区已建立的藏学数字资源较为全面的搜集、整理、数字化,保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12-08

  • 基于CiteSpace 的藏学研究热点及变化分析—以中国知网收录的藏学文献为范围
    065)0 引言藏学研究是专门研究藏族社会历史和文化形态的综合性学科。新中国成立70 年以来,中国的藏学研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显著成就[1]。目前,对于我国藏学研究的内容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方向对藏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如:仁欠卓玛对1981—2016 三十年间藏学研究理论进行了总结和回顾[2]。郑堆对70 年来中国藏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3]。然而,据我们调查,目前,未见有采用文献定量的方法对藏学研究进行分析归纳的报道。对此,本文将运用文献定量的方法,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7期2020-09-10

  • 基于CiteSpace的藏学研究热点及变化分析
    斯易桐摘要:藏学研究是专门研究藏族社会历史和文化形态的综合性学科。本文运用CiteSpace引文空间分析软件,以中国知网收录的以“藏学”为主题词的2602篇文献为样本,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视图与突发性关键词时序列表,得出我国藏学研究核心热点以“西藏”“藏传佛教”“吐蕃”等内容为主。藏学研究领域突发性关键词包含“日光城”“农奴制度”“于式玉”等。本文通过梳理藏学研究热点与突发性关键词为藏学领域的后续探索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有益参考。关键词:藏学;CiteS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7期2020-09-09

  • 新中国70年藏学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杜永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北京 100029)著名学者季羡林和任继愈曾指出“藏学已成为一门显学”,并预言“21世纪将是藏学的世纪。”[1]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藏学研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显著成就,藏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藏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都得到拓展和深化,藏学的故乡——中国,发展成为国际藏学研究的中心。对新中国藏学研究的这个“长时段”进行反思和总结,认清藏学研究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具有的独特优势,并

    西藏研究 2019年6期2020-01-11

  • 国内藏文学术期刊论文数据统计分析 ——以《中国藏学文摘》藏文版为中心
    吉(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西藏拉萨 850000)藏学学术论文,是我国藏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各项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国家对藏学研究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使藏学研究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期刊作为藏学研究重要学术资源,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以藏学研究为主要特色的《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综合性学术刊物在西藏及其他地区相继创刊。据统计,目前国内各语种涉藏期刊约有50多家,其中藏文刊物39家,藏文学术期刊1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7-11

  • 我国藏学研究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CNKI的文献数据(2013-2017)
    。学界公认的西方藏学的起源是从19 世纪匈牙利人乔玛(1790—1842 年)编著《藏英词典》《藏文文法》《藏文大藏经目录》开始,[2]从此逐渐成为国际化的研究话题。在我国藏学研究历史久远,古代社会主要在神学思想指导下的以藏、汉两种文字记录为载体的各民族对藏族社会的,包括历史、奏折、报告、游记、民俗风情等方面的描述和研究,可以说是我国的古代藏学研究;从近代开始,受文艺复兴思潮和西方人本主义理论影响的学者,引入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方面的西方理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5-25

  • 法师的青花瓷
    的甘露寺,去看望藏学法师。临别时,藏学法师除了送家人每人一根紫檀木手链外,又特别送我一件他自己设计并在景德镇制作的汽车挂坠。挂坠的主题是一个证章大小的圆形的青花瓷,青花瓷釉色厚实饱满,周边莲花的图案寥寥几笔,中间是藏学法师的书法“甘露”二字。无论是釉色本身,还是纹饰的图案,都带着元青花瓷的流畅和华贵。我和家人都极喜爱这件挂坠。藏学法师习书之初,即从汉魏一路走来,尤其受张迁碑和好大王碑的影响。他的字稚拙中显出厚重、大气,就像他这个人,不带一点世俗之气。连接青

    爱你 2018年31期2018-11-14

  • 评《清代藏学历史文献研究》
    杨洁(1.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北京 100101;2.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82)传统藏学历史文献是指藏族学者或汉族学者所编纂的关于藏族社会发展的史书,清代藏学历史文献是传统藏学历史文献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清代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较以往更加密切,西藏社会相对稳定,促使史学进一步发展,藏文史著不仅数量增多,史学思想也有很大发展。从汉文藏族史书来看,随着进藏人员的增多,人们对西藏认识更加深入,因此留下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历

    西藏研究 2018年1期2018-01-23

  • 试论日本藏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学研究。试论日本藏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乔旦加布 (日本国立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日本 大阪)日本藏学;人类学;学术动态本文重点关注目前日本藏学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日本西藏学会”及其分会“日本藏学情报交换会”等两个学术研究团体,以其新近的研究取向为主线,同时选择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课题,简要介绍日本学者对中国藏区及喜马拉雅山麓藏系社会的最新研究动态。文章认为,以田野调查为主的藏区民族志等新兴研究是当前日本藏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特点,对此进行简要述评,亦可为国内藏学

    西藏研究 2017年4期2017-11-07

  • 中国藏学出版社庆祝成立30周年
    2月29日,中国藏学出版社成立30周年庆祝会在京举行,并发布《西藏通史》《雪域藏医药历算大典》《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在藏族地区及其当代启示》三部新书。“中国藏学出版社与新中国的藏学事业一同起步,一直坚持藏族谚语中所说‘火炉小、火苗旺’的定位,导向意识、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是出版社发展最为宝贵的经验。”该社社长周华说。30年来,中国藏学出版社不断加强选题内容和制度的创新,加快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等新技术的应用,以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优良的图书品质在涉藏图书出版领域形

    中国出版 2017年2期2017-01-27

  • 刘国威:不断扩大的朋友圈
    洪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上,刘国威和他的指导老师一哈佛大学教授范德康一起参会,算是一段师徒相伴共襄学术盛举的佳话。2016年8月2日,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开幕。研讨会吸引了包括109名海外代表在内的325位代表参加。作为来自台湾的代表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刘国威主持了古代史组的小组发言和讨论。参会之余,刘国威就藏学研究、两岸故宫交流等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藏学研究的早期储备“跟其他学科比,藏学研究的成长还是蛮快的。”谈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9期2016-12-24

  • 基于关联数据的藏学文献资源发布方法研究
    勇摘要:为了解决藏学文献发布使得语义关联度低的情况,该文尝试了利用关联数据实现藏学书目数据的发布,在调查分析藏学文献数据组织现状并研究了关于关联数据发布的技术和方法之后,研究实现了基于D2R的藏学书目数据的发布,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关联数据标准发布藏学书目数据,有助于藏学文献数据的公开、复用和传播。主题词:关联数据:藏学文献:发布中图分类号:G3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003-031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22期2016-10-31

  • 藏学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
    摘要: 为了保证藏学文献特色数据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更好的实现藏学文献数据的共建共享思路,本文在对藏学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实际情况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藏学文献数据库各子库的建设标准和重要模块的建设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主题词:藏学文献;特色数据库;发布中图分类号: G356.7 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of Tib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6年4期2016-09-26

  • 刘国威:不断扩大的朋友圈
    洪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上,刘国威和他的指导老师——哈佛大学教授范德康一起参会,算是一段师徒相伴共襄学术盛举的佳话。刘国威台湾政治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哈佛大学梵文与印度研究学系(现已更名南亚研究)硕士、博士,曾任佛光大学宗教学系主任、佛教学系主任、佛教学院代理院长;现任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梵藏佛教文献、西藏佛教文化等。2016年8月2日,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开幕。研讨会吸引了包括10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9期2016-09-25

  • 王尧:让中国藏学走向世界
    后最早活跃于国际藏学舞台的中国人,在国际藏学和中国藏学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他的西藏古代史研究引入了古藏文文献,从而开辟了吐蕃历史研究的新时期。他一生浸淫藏学,是我国著名藏学家、民族史学家、国务院参事。如今斯人已去,留下14部丛书工具书、27部专著、近200篇论文照耀后学。2015年12月17日18时,著名藏学家王尧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李克强、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敬送挽联;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发来唁电悼念;学界友人和弟子纷纷表达怀念之情。二十

    新西部 2016年3期2016-03-25

  • 藏学学科再思考
    610041)藏学学科再思考万果(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藏学是一门包括语言学、历史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地理学、戏剧学、天文历算学以及藏医药学等多种学科在内的综合性研究学科。我国的藏学研究在众多学科研究领域内,凭借其区域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文献资料优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不断通过与国际藏学界的多渠道交流研究,呈现出这门学科国际化的“显学”特点。从目前的发展趋向而言,藏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学科体系建设以及学术研究规范化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2-19

  • 罗凯什·钱拉德及其《藏传佛教造像》
    927-)应该是藏学、印度学以及佛教研究等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本文简要介绍其学术生平及其在印度藏学领域的重要贡献之外,对其主编的重要经典著作《藏传佛教造像》做一简要评述。关键词:罗凯什·钱拉德;藏学;佛教造像王越(1991-),女,山东青岛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藏学。在国外的藏学研究板块中,印度藏学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对此,我们只要稍微梳理一下就会发现,印度藏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也是历历可数的,比如:普兰·吉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2-18

  • 归来
    藏学1401 洛洛多日杰归来藏学1401洛洛多日杰梦和现实不一样在梦里我能踏月而归山水无阻顷刻就能跨越千里屏障又好像功成名就 衣锦还乡雪山在黑帐篷四周列阵千百年里向我开怀黑河褪去浑浊 以碧蓝为妆也送来潺潺琴声为何蓝天格外明净许是母亲知道我将归来又将它擦亮了现实和梦不一样其实 我还要在车厢的禁锢中颠簸数十小时穿越无数盘山路醒来又睡去带来的只有一路疲惫和一箱忧伤几条恶狗向我狂吠现实中 我是个天涯倦客只有佛陀静卧心上梦和现实不一样现实和梦也不一样梦里梦外相同的只

    散文诗世界 2015年7期2015-11-22

  • 新时期国内藏学研究反思——“藏学共同体”视角刍议
    琴(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一、近年来藏学研究现状与反思现代意义的藏学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传统意义的藏学历史更为久远。目前而言,藏学研究可谓一门显学,这是毋庸置疑的,仅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的数量上便可见一斑。但藏学发展到了今天,或者说在藏学诞生之初,就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予以琢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藏学研究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也不乏反思,其中包括像李有义、王尧、王辅仁、陈庆英、杜永彬、桂华、邓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4-16

  • 透析国际关系中涉藏问题新动态 ——藏学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问题新动态 ——藏学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程早霞,李芳园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办的“藏学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月9-11日在该校举行。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云南大理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中外关系中的涉藏问题、国际关系中的西藏话语、境外非政府组织与西藏问题以及有关中国国家安全的其他涉藏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一、关于中外关系

    学术交流 2015年3期2015-02-25

  • 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访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周华
    稿中度过的。身兼藏学学者和出版人的双重身份,对于他而言,这样的生活早已成为常态。自从1976年从事藏文图书编辑出版工作、1988年进入中国藏学出版社以来,无论是作为普通编辑,还是如今的社长,周华始终以治学的态度做出版,将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讲求社会效益当作自身的职责所在和立业之本。在他的带领和直接参与下,中国藏学出版社,这家仅有20余名在编人员的出版社,却在10余年间陆续推出232卷藏文版《中华大藏经•丹珠尔•甘珠尔》国家出版项目和大型藏文古籍丛书《先哲遗书

    中国出版 2014年14期2014-03-11

  • 《现代中国藏学文库》出版10周年
    上午,《现代中国藏学文库》出版1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现代中国藏学文库》主编、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出席并讲话,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朱晓明,副总干事洛桑·灵智多杰、柳应华、郑堆等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作者、专家出席。座谈会由郑堆主持,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毕华介绍了《现代中国藏学文库》的出版情况,作者及专家学者发言,大家围绕阅读《现代中国藏学文库》的感受,以及如何将这套丛书做得更好等问题展

    中国出版 2013年1期2013-01-31

  • 前进中的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牛菊奎藏学研究院是中央民族大学10个学院之一。学生来自5省藏族地区。现任院长班班多杰教授,书记(兼副院长)周润年教授。全院现有教职工39名(包括离退休教职工),博导二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5名,讲师14名,获得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5名。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6月,其前身——中央民族学院藏语文教研室是1951年创立的,为适应当时已和平解放的西藏和其它藏区工作的需要,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由我国著名的藏学奠基人、已故著名藏学专家

    中国民族 2001年6期2001-12-01

  • 前进中的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牛菊奎藏学研究院是中央民族大学10个学院之一。学生来自5省藏族地区。现任院长班班多杰教授,书记(兼副院长)周润年教授。全院现有教职工39名(包括离退休教职工),博导二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5名,讲师14名,获得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5名。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6月,其前身——中央民族学院藏语文教研室是1951年创立的,为适应当时已和平解放的西藏和其它藏区工作的需要,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由我国著名的藏学奠基人、已故著名藏学专家

    中国民族 2001年6期2001-12-01

  • 一部嘉惠学界的工具新书《中国藏学论文资料索引》评介
    97年出版《中国藏学书目(1949-1991)》和《中国藏学书目续编(1992-1995)》两册大型工具书之后,1999年年底,中国藏学出版社推出了另一册重要的大型工具书《中国藏学论文资料索引》(刘洪记、孙雨志 合编)。这几部工具书的出版发行,既是对我国藏学研究和出版工作成果的全面总结和展示,也是为我国藏学研究和出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内容丰富、编排科学、使用便捷的检索工具。这几部书的编成和出版,可以说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夕,为我国藏学界完成了一项意义

    中国西藏 2000年3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