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卵场

  • 黄河刀鲚资源修复可行性研究
    域污染等因素,产卵场、洄游通道等重要栖息地被破坏,黄河刀鲚资源急剧衰退。(二)调查研究较少经查,山东省有关黄河刀鲚资源的调查研究较少,近年来仅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山东省淡水院”)、中林东平分公司、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开展了黄河刀鲚资源调查。2015年以来,山东省淡水院在黄河、东平湖及南四湖开展刀鲚资源调查发现,目前,刀鲚在东平湖、南四湖均有分布,并在当地形成优势种群,在黄河利津段、垦利段也偶有出现,但数量稀少。(三)两个地理种群初步将山

    中国水产 2023年10期2023-12-10

  • 水库变动回水区鱼类产卵场生境重塑的生态调度目标研究
    调度为鱼类重塑产卵场的相关研究均聚焦在坝址下游河段,较多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借助一维或者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研究水库下泄流量对鱼类产卵场生境的影响[6-8],确定鱼类各生命阶段生长繁殖的水库下泄环境流。然而,由于变动回水区在建坝前后生境变化较大,大坝建设后在高水位情况下会淹没水库变动回水区,低水位时又使变动回水区恢复河流的形态,水位落差大,故此区域以往几乎被视为生境重塑的“盲区”,认为其并不具备产卵条件,对变动回水区内的鱼类产卵生境重塑的研究极为少见。部分学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3年8期2023-08-28

  • 黄泽泥龟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亲龟活动场所、产卵场等进行改造。池底倾斜便于排水,高的一端设置产卵场、低的一端设置排水口,加水通过水泵实现。1.产卵场设置产卵场设置在一角约2平方米,三面封闭,一面搭设斜坡与水面连接,斜坡是约为1米宽40度角的缓坡,便于亲本在产卵期爬入产卵。产卵场铺设深度约30厘米的黄沙,其底部架空比养殖水面高5厘米,保持产卵场底部不积水,避免在产卵期间黄沙湿度过大影响亲本做窝产卵。非产卵期,用木板封闭产卵场,防止亲本进入。斜坡还可以当做晒台,便于亲本休息。2.亲本养殖区

    海洋与渔业 2023年2期2023-08-04

  • 长江鱼王、水中大熊猫 ——中华鲟
    华鲟成体仅剩的产卵场所状况不佳中华鲟为什么会走上灭绝之路?在20世纪后期,由于过度捕捞、环境退化和修建水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华鲟的自然种群规模急剧缩小。此外,河道冲刷、航道疏浚与挖沙、防洪及城市景观工程等人类活动使中华鲟的栖息地丧失,进而导致补充群体减少,造成繁殖群体持续萎缩。在葛洲坝截流前,中华鲟产卵场的分布范围超过600 千米,分布数量达19 处。葛洲坝截流后,中华鲟的生殖洄游路线被切断,原有的产卵场全部无法利用。目前,宜昌葛洲坝下游产卵场是中华鲟唯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3年4期2023-07-30

  • 基于RS与水动力模型的鄱阳湖草洲产卵型鱼类潜在产卵场识别
    内灭绝[7]。产卵场对鱼类的生存繁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 且在鱼类生活史中鱼卵时期是最敏感脆弱的阶段[9]。因此, 鱼类产卵场的识别、科学管理和保护对维持鱼类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湄公河、恒河、多瑙河、长江等大型流域的淡水生物多样性都处于下降趋势, 各种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会加剧鱼类产卵场退化[10]。长江流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深远, 流域内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和鱼类群落结构长期受到严重威胁[11]。根据历史记录, 长江流域鱼类物种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3期2023-03-10

  • 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综合健康状况评价*
    李鹏飞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综合健康状况评价*刘明智1, 2, 3, 4蒋日进2, 3, 4①杨 凡1, 2, 3, 4印 瑞2, 3, 4朱帅麟1, 2, 3, 4张洪亮2, 3, 4李振华2, 3, 4张亚洲2, 3, 4王忠明2, 3, 4李鹏飞2, 3, 4(1.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浙江舟山 316021; 2.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浙江舟山 316021; 3. 农业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 浙江舟山 316021; 4. 浙

    海洋与湖沼 2023年1期2023-01-17

  • 青海湖裸鲤自然产卵场的生境特征及无人机遥测判别 ——以泉吉河为例
    430070产卵场是鱼类栖息地中重要且敏感的场所,为鱼类提供产卵繁殖的区域,而在鱼类的整个生活史中,繁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与其它环节相互联系起来,保证了物种的延续。目前,有很多研究表明,鱼类产卵场具有特殊的生境特征,如对河鳟(Grayling)[1]、大西洋鲑(Atlanticsalmon)[2]、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3]、珠星三块鱼(Tribolodonhakonensis)[4]等的研究,得出河道形态、水深、流速

    生态学报 2022年22期2022-12-16

  • 长江现有多少鱼
    。 四大家魚的产卵场,主要分布在上游6个江段(总规模约0.96亿粒)、中游12个江段(总规模约43.93亿粒)。 汉口和汉口下的江段,是产卵规模较大(大于0.5亿粒)的产卵场之一。这显示,武汉江段产卵场的保护,对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说非常重要。 目前,长江江豚种群稳中有升,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当前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洞庭湖和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通江支流水域。 其中,鄱阳湖的种群数量较为稳定,平均457头。洞庭湖约110头,在湘江营田以下河段及东洞庭湖呈现连续分布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46期2022-11-25

  • 水生植物在鱼类产卵场修复中的应用
    江流域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重要栖息地应当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和其他保护措施”。近年来,水域污染、过度捕捞、围湖造田、采矿挖沙及闸坝等水利水电工程等人类干扰活动对鱼类栖息地特别是产卵场的破坏,导致渔业资源呈现出持续衰退的局面[1]。鱼类产卵场是指鱼类交配、产卵、孵化及育幼的水域,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沿岸、浅水区或潮间带,大多数鱼类对产卵场的环境有相对严格的要求,如附卵基质、水流流速、水深、水温、溶解氧和遮蔽物等因素都对鱼类的产卵规模有较大影响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8期2022-11-24

  •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多分汊河道鱼类栖息地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鱼类产卵场所处河段具有独特的水力学特性[3-4],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水力学参数对其进行描述。构建适合鱼类繁殖的水力生境条件,是鱼类生境修复及鱼类资源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5-6]。鱼类栖息地与河道水深、流速、河流断面形态等直接相关,而对于特定的鱼类而言,其喜好是相对确定的,河道水力要素的变化将对鱼类栖息繁殖条件产生影响[7]。安谷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是大渡河下游最后一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72 MW。枢纽从左至右依次布置非溢流面板坝、左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年8期2022-08-30

  • 人工模拟条件下青海湖裸鲤自然繁殖环境条件需求研究
    明,不同鱼类的产卵场具有独有的特性,如大西洋鲑(Atlantic salmon)、河鳟(Salmonidae)和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等,流速、水温、光照、底质和水深等外界环境条件都是对鱼类繁殖效果产生影响的重要环境因子,不同鱼类繁殖对环境参数需求不尽相同。鱼类繁殖需求依托于产卵场环境特征,因产卵场环境改变或缺失使繁殖力下降甚至失去繁衍能力的例子比比皆是[1]。因此,围绕鱼类繁殖特性的研究在生境保护工作上也逐渐受到重视,揭示鱼类独特

    水生生物学报 2022年6期2022-07-08

  • 汉江中下游梯级枢纽联合生态调度对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效应研究*
    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兴建和汉江中下游的梯级开发,改变了汉江的生态环境,汉江中游洪峰过程弱化甚至消失,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繁殖所需水文水力学条件难以满足,对其生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四大家鱼”为代表的典型产漂流性卵鱼类资源量急剧下降,中小型产漂流性卵鱼类种类与资源量也发生较大改变[3-8],产卵场数量明显减少,其位置也发生一定变化:王甫洲枢纽建设后的2007年监测结果表明[3],中游王甫洲产卵场消失,襄樊“四大家鱼”产卵场消失;

    湖泊科学 2022年4期2022-06-30

  • 鄱阳湖饶河口溯河洄游型刀鲚研究
    括了长江刀鲚的产卵场。历史上鄱阳湖内的南部子湖(程家池湖、草湾湖、东湖等)均为刀鲚比较集中的产卵场(袁传宓等,1980)。但由于过度捕捞、湖滩开垦、湖区围堰等情况的存在,加上湖区内分布有资源量可观的刀鲚淡水定居种群——短颌鲚,鄱阳湖被一度认为没有洄游型刀鲚的分布。Yang 等(2006)首次证实耳石微化学技术可以区分洄游型刀鲚和另一种淡水陆封型刀鲚——湖鲚。耳石微化学技术是基于一种叫做耳石的鱼类硬组织,通过解析其所记录鱼生活过程中的日龄、年龄信息(对应于耳

    科学养鱼 2022年4期2022-05-09

  • 长江流域珍稀特有物种中华鲟生态保护措施
    法顺利到达天然产卵场,被迫在葛洲坝下游寻找适宜的新产卵场,但三峡水库蓄水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江段径流的时空分配格局,影响了新产卵场的生态水文要素变化状况,特别是中华鲟的产卵期(10—11月)近年已推迟到12月。多项研究结果表明[2-4],三峡水库蓄水已经导致了坝下江段中的中华鲟产卵时间推迟、产卵次数减少、产卵规模缩小和受精率降低现象的发生,亟须进行人工干预。1 中华鲟资源概况1.1 中华鲟种群资源长江中下游重要鱼类——中华鲟可追溯至1.4亿年前的恐龙时期,是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4-12

  • 西北太平洋海域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产卵场指数动态评估❋
    生群资源丰度。产卵场指数可用于评估产卵场环境适宜性并分析海洋鱼类资源丰度的变化[16-17],如SST、适宜产卵场面积(Suitable spawning area,SSA)、Chla浓度等。但目前关于长时间尺度下太平洋褶柔鱼资源丰度变化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基于1979—2018年潜在产卵场开发了产卵场指数,分析产卵场动态与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丰度的关系,为将来管理和评估太平洋褶柔鱼资源提供科学依据。1 数据和方法1.1 研究数据以往的研究通常使用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2-24

  • 海洋牧场生境营造中“三场一通道理”论应用研究
    种鱼类索饵场、产卵场、越冬场及其之间洄游通道等功能性生境场所的系统营造和修复效果研究[4-6]。针对洄游性及半洄游性鱼类,人工鱼礁单一生境功能场营造只能满足特定鱼群生命周期中某一生活史阶段的生境需求(即鱼类索饵、育肥成长阶段的生境需求),而无法满足鱼群产卵、育幼、越冬等生命周期过程中其他生活史阶段的生境需求,致使放流鱼苗只能育肥,不能繁殖再生,造成当前我国海洋牧场增殖放流工作只能增加渔业资源产量、不能实现渔业资源再繁殖的困境(即“增而不殖”困境)。为此,本

    海洋渔业 2022年1期2022-02-23

  • 关于山东省近海产卵场与索饵场保护措施的思考
    生量大,是我国产卵场、索饵场的重要分布区。近年来,由于陆源污染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再加上海洋工程对渔业资源栖息地的侵占以及过度捕捞等,导致山东近海产卵群体的数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趋势。文章分析了山东近海产卵场、索饵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资源养护与修复措施,为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蓝色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养护和修复山东省的渔业资源,国家及省级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政策和

    中国水产 2021年12期2022-01-15

  • 基于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的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考核指标
    月在长江中上游产卵场繁殖, 整个繁殖过程需要15个月以上。在长江中, 中华鲟繁殖群体包括了新老两个股群, 新股群是准备次年产卵的亲鱼, 老股群是当年产卵的亲鱼[1,2]。繁殖群体数量间接地反映了中华鲟种群数量和动态变化, 也是中华鲟能否成功繁殖的重要影响因子。建议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作为长江生态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1.2 基准值目前, 宜昌葛洲坝下产卵场是中华鲟唯一确认了的产卵场。根据中华鲟的历史繁殖群体数量、目前产卵场的环境容纳量、中华鲟的最小可存活种群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6期2021-12-24

  • 基于个体的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生活史早期生态模型构建
    。2.2.1 产卵场的设置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的实际产卵场为20°~30°N,130°~170°E 和 20°~30°N,130°~170°W[1](图2)。由于本文主要研究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因此需要在位于西北太平洋的实际产卵场内选取部分海域作为本研究的产卵场,但是有学者提出在西北太平洋产卵场内柔鱼主要位于 140°~150°E[18],因此,如图2蓝色圆形区域所示,在模型中将产卵场的位置设置为 20°~30°N,140°~150°E。图2 北太平洋

    海洋学报 2021年9期2021-09-09

  • 长江科学院发现长江源关键鱼类产卵场
    裸裂尻鱼的多处产卵场。这是长江科学院开展长江源区科学考察以来,首次确定小头裸裂尻鱼的自然产卵场,也填补了业内尚未发现小头裸裂尻鱼产卵场的空白。小头裸裂尻鱼为我国特有的大中型鱼类,为青海省重点保护鱼类,是长江源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该特有种具有“三高”特性:随青藏高原隆起该鱼进化程度最高,鲤科鱼类中海拔分布最高的鱼类以及生活史昼夜温差高。其中,海拔分布最高即体现为分布在海拔最高的源头河流——长江源中。当前,其产卵场尚未被发现,产卵场所在河段特征、水深、流速、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年8期2021-04-03

  • 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要意义[3]。产卵场是鱼类繁殖过程中的栖息场所,鱼类通过繁殖与其它环节紧密联系,保证了物种的增殖和延续,从而达到补充和增殖群体数量的目的[4]。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海洋捕捞技术发展迅速,渔业资源被过度利用,传统经济鱼类数量急剧下降,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 等经济鱼类渔汛逐步消失[5]。为保护近海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2017 年浙江省在全国首次批复建立了10 个产卵场保护区,主要保护带鱼、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3-31

  • 基于产卵场和索饵场适宜性的西北太平洋柔鱼丰度预测
    资源量及分布受产卵场和索饵场海水表层温度和叶绿素浓度等因素的影响,补充量大小则受产卵场适宜水温范围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短生命周期的柔鱼在亲体产完卵后即死亡,其资源量大小主要取决于补充量[8–9],而补充量则主要取决于早期存活率。该阶段的柔鱼(胚胎和仔鱼)自主选择适宜生存环境的能力较弱,容易产生较高的自然死亡率,海洋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仔鱼的生长和存活,进而影响柔鱼资源补充量[10]。Murakami 等[11]认为北太平洋柔鱼存在3 个产卵场,分

    海洋学报 2020年12期2021-01-15

  • 黄海北部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海北部近岸海域产卵场的地位以及渔业资源的生态修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1 材料与方法1.1 数据来源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09年5月(5月19日—5月23日)、7月(7月24日—7月30日)、9月(9月10日—9月15日)、10月(10月9日—10月14日)在黄海北部近岸开展的共计4次的调查资料。鱼卵、仔稚鱼调查设站位38个(图1)。调查租用渔业生产船只采样,渔船的船长27 m,主机功率257.4 kW。样品采集参照我国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的《海洋调

    海洋渔业 2020年6期2021-01-11

  •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类栖息地方案设计
    对库区内部鱼类产卵场造成淹没损失,进而影响到鱼类资源,鱼类栖息地建设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人工营造的方式为产黏性卵鱼类(鲤、鲫、鳊、鮊等)提供产卵条件,根据适宜产卵江段的情况,拟在不同江段开展栖息地建设。1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对鱼类资源及产卵场影响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赣江中下游峡江县巴邱镇,是一座具有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赣江干流规划中的第4个梯级。该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46.0m,死水位44.0m,防洪高水位49.0m,设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9期2020-10-12

  • 基于产卵场海表温度的阿根廷滑柔鱼资源丰度预测模型研究
    史[3],其中产卵场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对仔鱼生活阶段更是影响重大[4]。并且,鱼类死亡多集中发生在其仔鱼浮游生活阶段和幼体早期阶段,这一阶段的数量变化决定着该种群补充量的多少[5]。阿根廷滑柔鱼生命周期通常为1年,产卵后即死亡,这使其每年的资源丰度几乎又完全取决于其每年的资源补充量[6-7]。因此,分析阿根廷滑柔鱼产卵场SST对其资源丰度的影响就尤为重要。目前,有关阿根廷滑柔鱼的研究多集中在资源渔场变化与

    海洋学报 2020年6期2020-07-21

  • 大伙房水库下游鱼类产卵场生境要素及环境适宜性评价分析
    人们开始认识到产卵场水动力学特征及水动力学环境对鱼类生活的影响[10- 15]。基于这种认识,分析天然产卵场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生态功能,选取典型产卵场分析其水流特征和产卵活动对水力学环境的需求。以期为保护浑河鱼类产卵场、河道整治规划,以及重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1 大伙房下游河道鱼类调查1.1 鱼类调查分析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及相关文献记载,鲤形淡水鱼是大伙房下游河道主要鱼类,占鱼类总数的75.2%,此外还分布有少量的鳙鱼、青鱼、草鱼、鲢鱼。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7期2020-07-01

  • 三峡水库支流小江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库尾流水江段[3],而产黏性卵鱼类的产卵场则主要分布在库区静缓流江段[4]。由于三峡水库水位的季节性变动,许多在高水位运行时呈静缓流生境的江段和一些变动回水区江段在三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时呈流水生境,具有较快的流速、浅的砾石河滩、离散分布的江心洲等[2]。这些近自然河段的出现,很可能为在库区静缓流生境栖息觅食,而在流水砾石滩涂产卵的鱼类,特别是产漂流性卵鱼类提供适宜的产卵生境[3]。辨识这些变动回水区内产卵鱼类的种类组成、卵苗密度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0年1期2020-05-30

  • 乌鳢繁殖需要的产卵场和环境条件
    浊的泥底处,其产卵场也多在这种场所。乌鳢对产卵场的要求有两点:第一,在绕湖边、塘堰、沟渠等近岸水草繁茂的场所,底质为淤泥;第二,近水避风的浅水区。乌鳢产卵有营巢的习性,需要有水生植物,因此产卵场有无水草和水深状况与产卵的关系很大。据报道,在芦苇丝中乌鳢产卵较早,在轮叶黑藻和聚草群丛中次之。产卵场的水深以20~100 厘米为宜。如果因涨水使岸边水草全部淹没或因枯水等造成产卵场的水深不适宜时,产卵期将延迟到恢复适当水深时才开始产卵。如果天旱水枯时间过长,产卵场

    农家之友 2020年9期2020-04-21

  • 日本鲐对马群系资源丰度预测研究
    系资源丰度与其产卵场和索饵场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SSTA和PDO的关系,并基于选出的关键环境和气候因子建立多种灰色预测模型,为其今后的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来源日本鲐资源量数据来源于2017 年6 月日本西海水产研究所对日本鲐对马群系资源量的评估报告[11]。时间为1973-2014 年,数据包括资源量和渔获量数据(图1)。图1 1973-2013 年日本鲐对马群系资源

    海洋技术学报 2020年1期2020-04-16

  • 基于鱼卵仔鱼数据的东海中南部日本鲭产卵场分析
    的主要越冬场、产卵场和索饵场[1-3]。日本鲭在中国近海均有分布,属于大洋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是东、黄海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2]。中国学者将东海的日本鲭划分为东海群体和闽南—粤东地方群体 。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种群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在闽南、粤东近海度过,资源数量相对较少;东海群在东海中南部外海越冬,向近岸洄游产卵,具有在东、黄海长距离洄游的特性,资源数量较大,是东海、黄海区沿海各省市的重要捕捞对象[2-3]。国外学者根据渔业生产和鱼卵仔鱼数据将东海的日本鲭划分

    海洋渔业 2020年1期2020-03-26

  • 优化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环境的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研究
    旬。中华鲟历史产卵场分布在牛拦江以下的金沙江下游至涪陵以上的长江上游,共约16处产卵场[4]。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设,阻隔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中华鲟被迫在葛洲坝下游距大坝约4 km区域内形成新的产卵场[5-6]。经过生物学习性的强制适应,至今中华鲟在葛洲坝下产卵场仍维持一定规模的自然繁殖活动。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的联合调度运行,改变了葛洲坝下游河道的天然径流过程,使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环境逐年变化,加之新产卵场水域面积有限、人类活动频繁干扰等因素,近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0年1期2020-02-28

  • 黑龙江省富锦市锦西灌区工程水资源利用对水生生态影响研究
    漂浮性卵鱼类的产卵场,产黏性卵的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江湾、江汊、水浅、水草繁茂的河段。调查期间,未有发现工程取水、退水处河段存在珍稀濒危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但松花江干流(锦西灌区工程取水口至松花江入河口)是半洄游性鱼类(鲢、草鱼和青鱼等)、海淡水洄游性鱼类(日本七鳃鳗、大麻哈鱼等)的洄游通道。工程上游650m 处分布有松花江乌苏里拟鲿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 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生生态的影响3.1 工程取水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工程取水对水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13期2020-01-04

  • 大麻哈鱼繁殖特征及呼玛河原始产卵场生境功能验证
    跋涉于秋季抵达产卵场河流繁殖,受精卵经秋、冬季孵化后出膜,长成的幼鱼于春季开始降河游至河口水域并进入海洋中生活,终生只繁殖一次,繁殖后亲体死亡[4]。呼玛河位于中国大兴安岭地区伊勒呼里山北侧,为黑龙江上游右岸较大的一级支流。河流中下游及河口区域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水质清澈,河床底质主要由卵石和砾石组成,其中高丽套子、白音那拉套子、布拉格罕等18 处河段为大麻哈鱼天然产卵场[5,6]。资料记载[6-8],20 世纪80 年代前,呼玛河盛产大麻哈鱼,但由于黑龙

    水产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12-20

  • 长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研究
    物种的稀缺性、产卵场的易消失性,中华鲟被推选为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野生保护动物之一。因此,研究确定中华鲟栖息地的影响因子,采取措施保护其产卵场已迫在眉睫。据资料可知,中华鲟的产卵场正位于坝下宜昌江段的西坝位置,产卵期为10-11月,产卵适宜水温为16.5~20 ℃,特别在17.5~20 ℃最佳。应用文献[11]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华鲟栖息地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可得出流量和水温为影响中华鲟繁殖期栖息地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这两个影响因子的合理性变化是中华鲟能否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年9期2019-09-26

  • 如何提高 黄缘闭壳龟的产卵量和受精率
    产卵环境不佳 产卵场周边环境噪杂以及人和动物的频繁走动使产卵雌龟受到惊吓,产卵中断或停止。2.产卵场地不佳 产卵场内的沙土厚度不够,沙土太干、太硬都会使雌龟产卵推迟或停止。3.亲龟的种质不佳 选择的雌龟种质不纯、未完全性成熟或者身体残缺都会影响所产卵的数量和质量。4.亲龟营养不均衡 营养欠缺会造成亲龟营养不良,营养过剩会造成亲龟体质过胖,都会造成不产卵或者产卵量少。5.亲龟的吃蛋陋习严重 由于人工饲养的黄缘闭壳龟密度较大,随着饲养年限的增长,黄缘闭壳龟吃蛋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21期2019-01-06

  •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人工鱼类产卵场工程设计
    库区原有的鱼类产卵场可能被淹没,或受工程运行影响,原有鱼类产卵场的水文情形发生改变,导致产卵场受损,工程影响河段的鱼类栖息地(通常认为是“三场”,即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不断被压缩[1]。进行栖息地生境修复,新建人工产卵场可有效缓解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资源的不利影响,是水电工程开发建设鱼类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恢复工程影响河段鱼类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2]。2 工程概述2.1 两河口工程概况两河口水电站是雅砻江中游两河口至卡拉河段规划的“龙头”水库电站,也

    四川环境 2018年4期2018-08-27

  • 楠溪江干流香鱼栖息地水生态调查分析
    业污水的排放、产卵场河道采砂和过度捕捞等原因导致香鱼产量锐减。据统计,1986年楠溪江香鱼产量为20.24 t,而1995年之后不过100~200 kg[7]。由于香鱼自然种群数量已难以维持,2001年开始,永嘉县渔业主管部门开始采取增殖放流措施[8],使楠溪江仍保持有一定的香鱼资源。图1 楠溪江流域地理位置及香鱼栖息地分布目前在对楠溪江流域进行的水生态调查中,多针对鱼类资源数量及分布[9-10],缺少对鱼类栖息地环境及水生生物的研究。本文对楠溪江干流香鱼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7-20

  • 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产卵场环境变化及对资源丰度的影响
    进行产卵活动,产卵场从东海北部延伸到九州西岸以及日本海西部沿岸,翌年5-6月在对马暖流及北方冷水边界形成的极锋附近密集集结,7月资源量达到顶峰[6]。已有研究表明,太平洋褶柔鱼的资源丰度、渔场分布与海流、海表层温度(SST)、海表层盐度(SSS)、叶绿素 a(Chl-a)浓度[4,7-8]等因素变化有关,同时还受到厄尔尼诺(El 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现象等气候变化事件的影响[9]。唐峰华等[9]认为,太平洋褶柔鱼渔场一般分布在冷暖流交汇区暖

    海洋渔业 2018年2期2018-05-09

  • 黄河口牡蛎产卵场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多种海洋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育肥场[1,2]。黄河口牡蛎产卵场(俗称黄河口牡蛎山)位于黄河口南侧小岛河入海口水域,牡蛎在此大量繁殖、生长、聚集,自然形成了大面积牡蛎礁。牡蛎不仅是高价值的海洋经济贝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作用。牡蛎礁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功能[3]。研究认为,修复牡蛎礁,恢复和强化其生态系统的自净修复功能,可以治理海域污染,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4-6]。浮游植物种类

    水产学杂志 2018年2期2018-04-26

  • 四川开展“水中大熊猫” ——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
    核查修复长江鲟产卵场和索饵场。从2018年开始,四川将组织专家团队核查现存长江鲟产卵场和索饵场,科学评估有效性现状,并对部分产卵场和索饵场进行修复,提高自然繁殖的效果和规模。还将建立长江鲟监测网络,采取超声波遥测跟踪、误捕信息收集、自然繁殖监测等手段,建立完善自然江段长江鲟野外群体监测网络,科学评估长江鲟资源恢复和种群重建效果。与此同时,四川还计划进一步改善长江鲟保种和野化条件。打造国家级长江鲟保种基地和野化放养基地,逐步实现较大规模的人工保种和野化驯养。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6期2018-03-17

  • 中华鲟产卵场的三维水流特性分析
    素,直接影响着产卵场内的物质循环、能量过程以及生物间相互作用[1-3],对中华鲟的整个产卵繁殖过程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因此开展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流过程模拟研究对客观掌握其产卵繁殖的水流需求,改善生境状况、物种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众多学者针对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流特性展开积极探索[4-8],相关研究主要表现为:(1)在影响中华鲟产卵繁殖的众多水力学参数中,多侧重于流速、水深/水位等运动学参数,尽管也逐渐意识到涡量、湍动能等动力学参数的生态意义,但是相关研究不

    水利学报 2017年10期2017-05-07

  • 中华鲟:活化石的现代旅程
    -11月份到达产卵场进行产卵繁殖。受精卵在产卵场孵化后,鲟苗随江漂流,第二年4月中旬至10月上旬长江口即出现中华鲟幼鲟,以后陆续进入海洋。科学家推测,中华鲟生活史的90-95%是在海洋中完成的,我们目前所窥也只是冰山一角。不管是在上游的中华鲟产卵场,还是在长江口的海淡交汇处,我们所知的自然秘密还很有限。葛洲坝下,仍具备中华鲟产卵场条件在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前,中华鲟的产卵场位于长江上游干流和金沙江的下段;受葛洲坝枢纽阻隔的影响,不能回溯到上游产卵场的中华鲟,

    中国三峡 2017年12期2017-02-05

  • 湖北宜昌:时隔三年中华鲟再次回家产卵
    员陪同到中华鲟产卵场的核心区进行实地查看。中华鲟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水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干流内。其体型硕大,体长可达4 m,体质量超过500 kg,寿命可达40余年。据资料显示,上次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是在2012年11月中旬。而随后的2013年、2014年、2015年三年时间内,科研单位都未在葛洲坝下的传统产卵场里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行为。2016年的科研调查再次在葛洲坝下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迹象,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家对于传统产卵

    水产养殖 2017年2期2017-02-02

  • 西北太平洋海洋净初级生产力与柔鱼资源量变动关系的研究
    可能是由3月份产卵场海域和7-11月捕捞月份渔场净初级生产力水平交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异常环境条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柔鱼产卵场和渔场的净初级生产力具有显著影响,但调控机制不同。柔鱼;净初级生产力;丰度;纬度重心;异常环境;西北太平洋1 引言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属大洋性高度洄游性种类,按季节可分为冬春生和秋生两个繁殖群体[1],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冬春生群的西部群体为我国鱿钓渔业重要的捕捞对象,其产量占据北

    海洋学报 2016年2期2016-11-30

  • 黄河陕西段鲤鱼资源调查及其生物学性状分析
    鲁安、合阳高铁产卵场产卵时间在4月22日左右,芝川产卵场在4月25日左右,府谷一带产卵时间在5月5日左右。港口地区产卵时间可持续到8月底,但大部分在4月~6月产卵即可结束。表3 黄河陕西段鲤鱼繁殖力分析3.4资源分布鲤鱼是黄河陕西段主要的经济鱼类品种,分布广泛,在全河段均有分布,也是渔获物中重量占比最多的品种,是主要的渔获物。在港口的渔获物中重量均占到35.3%,平均体重364.0g。在府谷渔获物中重量均占到26.8%,平均体重134.0g。4 时间变化分

    陕西水利 2016年4期2016-08-17

  • 博斯腾湖河鲈早期发育阶段关键生境特征的调查
    s),繁殖期,产卵场1材料与方法1.1调查时间及范围调查时间:河湖解冻后不久,河鲈开始繁殖[8]。因此,根据博斯腾湖解冻日期,调查时间设定为2014年3月30日~4月30日。调查范围:根据口碑资料,博斯腾湖河鲈产卵场主要分布于西南小湖区的白海子,因此,将白海子作为河鲈产卵场的重点调查水域。同时调查白海子邻近水域阿洪口及过渡水域(连接阿洪口与白海子的航道)(图1)。白海子水面约1.916 km2,阿洪口水面约1.624 km2。点位设置:如图1所示,水体理化

    淡水渔业 2016年1期2016-02-26

  • 浅谈博物馆系统对中华鲟保护历史及现状研究的作用
    二年的十月到达产卵场所。在此期间中华鲟也是时游时停,或者在河道的坑洼处潜伏几天不动,直至第二年秋天才会上游至江河的上游。除此之外,中华鲟主要是靠口膜的伸缩将食物吸入食用,所以其食物对象也经常是生活在泥表面或者在泥渣中的一些小型动物。并且由于其在产卵期会停食,所以在淡水区域内会很大程度的消耗其体内的脂肪等物质,也就是说,在淡水中,越是身体消瘦的,就越是接近成熟发育的中华鲟。1.3 中华鲟的主要产卵场的分布中华鲟是一种生长发育于海洋,繁殖产卵于淡水区域的鱼类。

    黑龙江史志 2015年3期2015-12-07

  • 正在消失的中华鲟
    到达长江上游的产卵场。1981年之前,中华鲟在长江里要溯游3000多千米,到达金沙江下段,在四川省宜宾市往上的600千米的江段内繁殖。1981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合拢后阻断了中华鲟洄游通道,中华鲟不能回到历史产卵场,逐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西坝江段形成了新的自然产卵场。每年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中华鲟在坝下江段产卵受精,受精卵被江水冲散黏附在江底的石头上,一个星期左右孵出幼苗。鲟鱼幼鱼随江水漂游而下,第二年夏天7月份到达长江口,进入海洋生长发育,待长大

    知识就是力量 2015年1期2015-09-10

  • ArcMap在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中的应用*
    在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中的应用*周辉明 方春林 傅培峰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9)结合鄱阳湖渔业资源调查和鄱阳湖基本地形图数据等,从GPS数据点的导入、图斑的构建、图班属性数据的输入、图斑的合并等方面介绍了以ArcMap为平台的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地形图制作的方法。ArcMap;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制图ArcMap软件在内陆水域天然渔业资源分布图的制作与的应用方面研究还比较少[1,2],在海洋渔业和林业方面应用的比较广泛[3-6]。本文根据

    江西水产科技 2015年1期2015-07-18

  • 基于地形重塑的鱼类栖息地模拟修复设计
    坝下齐口裂腹鱼产卵场进行模拟,根据对修复前后适宜产卵场面积的加权计算,分析修复前后栖息地的变化情况,为产卵场修复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模拟修复结果表明,地形重塑后,适宜齐口裂腹鱼产卵的水深、流速范围以及有效栖息地面积较修复前显著增加,地形重塑效果显著。河道内流量增加法;鱼类栖息地;模拟;修复;地形重塑拦河筑坝工程显著改变了河流系统原有的水文、水力学特征,对栖息其中的鱼类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1]。水库蓄水在淹没了流水性鱼类栖息地的同时,流水条件的改变也减少了适

    环境影响评价 2015年3期2015-06-23

  • 建溪防洪堤建设对鱼类产卵场的影响研究
    洪堤建设对鱼类产卵场的影响研究陈 辉(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1)本文研究了防洪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人们经常忽视但又很突出的鱼类产卵场保护问题,提出了相关技术措施和建议。防洪堤;产卵场;保护措施1 流域概况建溪流域位于福建省北部、地处闽江上游,是闽江的最大支流,河流总长294 km,流域面积16 396 km2,约占闽江流域面积的27%。建溪流域由崇阳溪、南浦溪和松溪三条主要支流以及以下的干流段组成。流域行政区域涉及南平市的

    水电站设计 2015年1期2015-06-05

  • 有机水产品养殖的模式
    生长。一是保护产卵场。破坏大水面鱼类产卵场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水文条件改变,产卵场甘露,产卵场淤积,产卵附着物遭受破坏,工业污水污染及敌害鱼大量吞食鱼卵、仔鱼等。因此,应根据具体原因,从鱼类生殖习性和水域环境变化等方面具体分析,有针对的采取保护措施。为了确保大水面天然经鱼类的顺利繁殖,应将他们产卵高峰期及其前后一段时间规定为禁渔期,把主要产卵场划定为禁渔区。在禁渔期期间,严禁一切渔具进入禁渔区捕捞,也严禁任何人进入禁渔区捞割水草。二是设置人工产卵场。在

    现代畜牧科技 2014年4期2014-08-15

  • 基于产卵场环境因子的阿根廷滑柔鱼资源补充量预报模型研究
    1306)基于产卵场环境因子的阿根廷滑柔鱼资源补充量预报模型研究汪金涛1,高峰1,2,3,雷林1,2,3,官文江1,2,3,陈新军1,2,3*(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2.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3.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短生命周期种类,其资源量极易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2003—201

    海洋学报 2014年12期2014-06-01

  • 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地形及其自然繁殖水动力条件研究综述
    )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地形及其自然繁殖水动力条件研究综述柏海霞1,彭期冬1,李 翀2,任 杰1(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北京 100038)“四大家鱼”是我国的主要经济鱼类,而长江是我国四大家鱼优质种质资源重要的产地。目前长江四大家鱼产卵量和种群质量都在下降。资源下降的原因较多,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而导致鱼类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四大家鱼产卵的主要因素是亲鱼数量、水温、涨水条件和产卵场等。而对产卵场特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4-11

  • 金沙江中上游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产卵场的发现及意义
    。目前,关于其产卵场的研究尚较为零散,综合 Qiao(2005)、Duan(2008)、Wang(2008)以及Tang(2010)的研究,中华金沙鳅已知的产卵场均位于金沙江中、下游及长江上游。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时间与断面设置2012年7月25日—8月25日,选取云南省玉龙县大具乡大具渡口金沙江左岸(N27°19′43.5″,E100°14′18.7″,海拔 1 589 m)为调查断面,以大具渡船为采集平台,采集地点离左岸~7 m。1.2 采集方法

    Zoological Research 2013年6期2013-09-20

  • 葛洲坝电厂调度对中华鲟产卵场水流条件的影响
    厂调度对中华鲟产卵场水流条件的影响黄明海1,郭 辉1,邢领航1,姜 伟2,杨 伟1(1.长江科学院水力学研究所,武汉 430010;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湖北宜昌 443100)建立中华鲟产卵场三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葛洲坝电厂不同调度情况下产卵场水流条件;分析了葛洲坝下游近坝段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水深、近底层流速和两者叠加的区域范围;研究了葛洲坝电厂调度对中华鲟产卵场水流条件影响,并初步提出了中华鲟产卵场水流条件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葛洲坝下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3年8期2013-08-09

  • 梯级水坝胁迫下东江鱼类产卵场现状分析*
    胁迫下东江鱼类产卵场现状分析*谭细畅,李跃飞,李新辉**,李 捷,王 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510380)东江作为珠江流域重要支流之一,是香港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重要水源.鱼类不仅是河流生态系统重要组成也是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目前东江已经修建了一系列水坝,基于东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维持和管理的需要,有必要了解河流中鱼类产卵场的现状.据此,2010年3-10月对东江古竹江段的鱼苗(卵)进行了连续采集,目前鱼苗种类已鉴定到26 种

    湖泊科学 2012年3期2012-12-11

  • 从野外监测看中华鲟自然繁殖
    件是中华鲟理想产卵场。葛洲坝的修建阻隔了中华鲟洄游到上游产卵场的通道。1982年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找到了新的产卵场自然繁殖,三峡大坝蓄水后这个产卵场的状况如何呢?近三年调查结果表明,三峡大坝蓄水后中华鲟在葛洲坝坝下水域仍能够进行自然繁殖。“采到了,采到了,采到中华鲟鱼卵了”,2011年11月22日上午9点,葛洲坝大江电厂下游的一艘调查船上传来一阵兴奋的欢呼声,这是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中华鲟自然繁殖野外监测工作,科研人员采集到的正是国家一级保

    中国三峡 2012年1期2012-07-12

  • 浙江海域曼氏无针乌贼资源演变及修复路径探讨
    莱州湾海域作为产卵场的曼氏无针乌贼一般认为是黄渤海种群[2]。1.2 曼氏无针乌贼的生命周期曼氏无针乌贼具有生长快、资源恢复迅速的特点。曼氏无针乌贼的生命周期仅1年,经过越冬洄游的性成熟亲体在生殖洄游时期进入产卵场交配产卵,亲体在完成产卵任务后基本死亡,孵化的幼乌贼取而代之成为当年的补充群体,幼乌贼经历索饵洄游快速生长,再到越冬场越冬,来年从越冬场返回的曼氏无针乌贼已是性成熟个体并开始新一轮的生殖洄游[3]。1.3 曼氏无针乌贼的洄游曼氏无针乌贼的洄游不是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5期201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