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蛾

  • 性比对草地贪夜蛾交配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是,通过大量诱杀雄蛾来调节田间雌雄性比,减少雌雄交配或延迟正常交配[6],从而抑制雌蛾的繁殖能力。研究表明,在田间大面积使用性诱剂诱杀,草地贪夜蛾的卵块量可降低38%~70%,相对虫口减退率为42%~86%[7],但对幼虫为害的长期防效仅40%[8]。草地贪夜蛾具有多次交配能力[9],单雌产卵量超过1 000粒[10],虫口基数巨大,且幼虫在田间存在强烈的转株为害习性,单头幼虫可为害多株玉米[11]。受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在田间单一使用性诱尚无法有效控

    浙江农业学报 2023年6期2023-08-07

  • 防止河南柞蚕雄蛾褐变生产及加工关键技术※
    如何防止河南柞蚕雄蛾蛾体发黑褐变的生产及加工关键技术简述如下,供同仁参考。1 柞蚕雄蛾生产技术1.1 原料预备1.1.1 利用河南地区春季放养的春茧在5月底6月初采摘春茧,通过显微镜选取微粒子病毒率不超过4%的蚕茧,及时摇选出雄茧,雄茧比例不低于95%,冬季保存在0~5℃低温,待蛹体解除滞育后,再给予合适温湿度保护,使蛹体发育羽化成蛾。利用春茧生产雄蛾的缺点是蚕茧保护周期长,蛹体营养损耗大,成本较高。1.1.2 利用河南地区秋季放养的秋茧采摘秋茧,通过显微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1期2023-02-23

  • 沉香暴食害虫黄野螟性信息素分泌源EAG和GC-MS分析
    ella)[8]雄蛾的信息素腺体存在于其翅腺上。在对昆虫信息素的研究中,确认信息素释放腺体位置成为准确鉴定信息素重要前提基础。沉香属(Aquilaria)植物是中药沉香的来源[9-10],为我国南方的重要经济林木树种。黄野螟(HeortiavitessoidesMoore)是土沉香(A.sinensis)等重要沉香种植园栽培苗木上的主要暴食性害虫。危害时常将沉香叶片啃食至仅剩叶脉,啃食完叶片后还会取食沉香小枝表皮,这直接影响了沉香生长,导致沉香结香量下降;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期2023-02-13

  • 桑蚕两广二号日系雄蛾不同交配次数对蚕种质量的影响
    桑蚕两广二号日系雄蛾不同交配次数对蚕种质量的影响陶积阳韦廷秀(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530007)桑蚕一代杂交种是以多元杂交方式进行繁育,生产上存在利用雄蛾多次交配的需求。研究针对桑蚕两广二号品种日系原种存在繁育系数低的问题,试验研究用原种7532×湘晖的雄蛾进行多次交配对蚕种质量的影响,探讨制定合理的雄蛾多次交配方案,以期为优化蚕种繁育方式,提高蚕种生产经济效益提供参考。试验结果,两广二号日系原种7532×湘晖的雄蛾交配7次,除雄蛾第5次和

    广东蚕业 2022年3期2022-11-22

  • 小花尺蛾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492 mm,雄蛾触角长6.413~7.369 mm。触角柄节近似钟形,长157.54~294.76 μm,直径为163.91~235.69 μm;梗节呈圆柱形,连接在柄节端部凹陷的窝内,长47.93~145.74 μm,直径为125.93~163.12 μm;鞭节较长,雄蛾有50~60个亚节,雌蛾有54~64个亚节,其中雌雄成虫梗节直径、鞭节长度和总长度有显著差异(表1, 图1c,d)。表1 小花尺蛾触角长度和直径统计1)2.2 小花尺蛾触角形态结构小

    植物保护 2022年5期2022-10-13

  • 不同栖息场所对玉米螟的诱测效果
    捕器诱捕到玉米螟雄蛾开始记录,每3 d调查1次,至9月末作物收获后结束。分别记录好调查时间和玉米螟雄蛾数量,诱芯30 d内更换1次。通过对玉米螟雄蛾羽化进行系统调查,采用历期预测法对玉米螟羽化期实施预测,并根据其累计羽化率估算该虫态的高峰期[12]。当羽化率达50%时为该虫态发生高峰期,以此来确定田间的适宜防控时期。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场所诱蛾调查通过连续3年调查,在不同场所诱蛾结果表明:玉米螟雄蛾羽化后,栖息场所比较分散,所有调查的地块均有玉米螟雄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4期2022-09-02

  • 草地贪夜蛾雄蛾交配状态的判断
    状态的草地贪夜蛾雄蛾内生殖系统,确定其内含物分级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性诱剂田间诱捕雄蛾的交配状态。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精巢体积随日龄增加而减小,發育后期已交配的精巢皱缩扁平,日龄对未交配雄蛾单射精管非角质化区(PS)末端内含物无显著影响。根据PS末端内含物的颜色和紧密程度将雄蛾交配状态分为5级(Ⅰ~Ⅴ级)。未交配雄蛾PS末端内含物为褐色且均匀(Ⅴ级),交配后0 h呈透明(Ⅰ级),之后内含物会逐渐回填(Ⅱ~Ⅳ)。田间诱捕雄蛾共921头,其中647头已交配(Ⅰ

    植物保护 2022年3期2022-06-07

  • 雄蚕品种“秋·华×平30”的繁育技术要点和繁育成绩*
    发生率。1.2 雄蛾冷藏及交配1.2.1 对交种数量配比和原蚕发蛾调节为了使每日交配的雌、雄蛾数量匹配,避免造成雌蛾浪费,我们预先将平30和秋华的原种出库蚁量配比由原来的1∶2.0~2.5调整为1∶1.5~2.0;将平30原种提前2~3 d出库,秋华原蚕分2~3 d收蚁。在上蔟期预先进行发蛾调节:平30原蚕提前2~3 d上蔟,提前2 d羽化的制种效率高,如果上蔟时发现对交品种发育不一致,种茧和蛹期保护温度可在22.0~27.0 ℃范围内调节,采用上蔟至发蛾

    蚕学通讯 2021年3期2021-10-08

  • 虫虫的追逐者
    的雄性孔雀蛾。“雄蛾怎么会知道这里有雌蛾呢?一定是雌蛾释放了什么信号。”法布尔决定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他把笼子里的雌蛾移到了另一个玻璃罩(zhao)里,奇怪的是,雄蛾并没有跟来,而是仍然兴奋地在之前那个空笼子外面“跳舞”。经过反复的实验,法布尔终于做出了科学的推断——雄蛾并非依靠它们的视觉来找到雌蛾,而是凭借嗅(xiu)觉。雌蛾释放出一种奇异的气味,而这种气味只有同类的雄性才嗅得到。在那段时间里,法布尔默默地做了很多关于昆虫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后来也

    红领巾·探索 2021年4期2021-09-14

  • 雄蚕“秋·华×平30”繁育的关键技术
    及交配雌蛾需要与雄蛾交配后才能产下受精卵,发蛾调节对于蚕种繁育来说至关重要,交配时雌雄蛾要匹配,否则会造成雌蛾浪费。4.1 原种出库调节原蚕出库工作是发蛾调节的基础。根据2014~2015年雄蚕原种种茧调查情况,见表1。从原种种茧调查数据可以计算出克蚁良蛹数,克蚁良蛹数=克蚁收茧量×kg茧颗数×良蛹率,克蚁雌蛹数÷克蚁雄蛹数=雌雄蛹比,约为1.5∶1。假设每颗良蛹都能羽化成蛾,以每只雄蛾都能交配2次计,每g“平30”应该搭配“秋·华”原种1.33 g:交配

    蚕桑通报 2021年2期2021-09-01

  • 柞蚕雄蛾浓缩液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全变态昆虫。柞蚕雄蛾历史上曾作为贡品,有“神虫国宝”之美誉,其功效在《本草纲目》早有记载:“雄原蚕蛾益精气,强阴道,交接不倦,亦壮阳事,止泄精、尿血、暖水脏,治暴风、金疮、冻疮、汤火疮,灭瘢痕”[3]。柞蚕雄蛾营养物质丰富,干物质中含粗蛋白40.49%且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推荐的蛋白质氨基酸记分模式;脂肪酸含量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8.6%,必需脂肪酸占43.0%,超过了《食物成分表》中任何一种动物的脂肪

    山东农业科学 2021年7期2021-08-30

  • 辽宁省发现入侵性草地贪夜蛾
    现疑似草地贪夜蛾雄蛾。至2020年10月24日,辽宁省共6个地级市(丹东市、大连市、沈阳市、葫芦岛市、朝阳市和盘锦市)共11个县级行政区41个乡镇累计发现雄蛾551头。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检测方法对雄蛾展开鉴定,并初步分析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辽宁地区的迁入动态,研究结果将为东北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提供第一手资料,为防范草地贪夜蛾为害、保障东北秋粮生产安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以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椅圈镇性诱捕器捕获的3头雄蛾为例,作为形态和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8-11

  • 田间二化螟雄蛾对不同配比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及性信息素识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差异
    号,从而最终影响雄蛾的行为反应。首先,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原料来自寄主植物,寄主植物是影响昆虫性信息素组成变异的一个重要因子(Landolt and Phillips, 1997)。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玉米品系雌蛾几乎不与水稻品系雄蛾交配,而水稻品系雌蛾与两类品系的雄蛾均可交配,这是由于雌蛾性腺分泌的性信息素不同而造成的行为隔离(Caas-Hoyosetal., 2017)。玉米螟性信息素也受寄主植物的影响(徐翔等, 2018)

    昆虫学报 2021年5期2021-07-07

  • 近零磁场下东方黏虫转录组分析
    饲养的黏虫雌蛾和雄蛾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地磁场,近零磁场下雌、雄蛾分别鉴定出1 670和1 40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雌蛾鉴定出614个上调基因,1 056个下调基因;雄蛾鉴定出545个上调基因,856个下调基因;雌、雄蛾共同差异表达基因274个。GO功能分析和pathway结果显示近零磁场胁迫与离子结合、催化和代谢等关键过程密切相关。对选取的10个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证明了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本试验为深入探究迁飞性昆虫

    植物保护 2021年3期2021-06-29

  • 不同性别和交配状态的马铃薯块茎蛾对马铃薯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交配雌蛾、未交配雄蛾3种不同生理状态的马铃薯块茎蛾对马铃薯块茎和植株释放的16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6种脂肪族化合物:1-辛烯-3-醇、丁醇、庚醛、辛醛、壬醛、癸醛;4种芳香族化合物:苯乙醇、苯乙醛、苯乙酮、水杨酸甲酯;6种萜类化合物:-蒎烯、对-聚伞花素、反--罗勒烯、桉叶油醇、反--法尼烯、茉莉酸甲酯)的电生理反应及对其中6种化合物(1-辛烯-3-醇、庚醛、壬醛、苯乙酮、水杨酸甲酯、反--罗勒烯)的剂量反应。马铃薯块茎蛾对这16种化合物均能产生触角电位反

    中国农业科学 2021年3期2021-03-09

  • 不同类型性诱剂诱芯及诱捕器组合对草地贪夜蛾诱集效果评价
    诱芯的草地贪夜蛾雄蛾及其他昆虫的数量使用Tukey法多重比较,每组处理5个重复测量6 d(P2 结果与分析2.1 9种诱芯对草地贪夜蛾雄蛾的诱集量8种新配置的诱芯相较于美国诱芯(CK)诱虫效果都有明显提升,其中3-2、3-4、4-2、4-3在P< 0.05水平上相较于CK差异性更显著,统计结果显示诱捕效果有显著提升;在这4种诱捕效果较好的诱芯中,4-2(日均诱虫6.77头)、3-4(日均诱虫6.60头)、4-3(日均诱虫)是本次试验筛选得到效果最佳的3种试

    环境昆虫学报 2020年6期2021-01-18

  • 家蚕雄蛾染色技术研究
    种阶段仍存在雌、雄蛾区分标识不明显的情况。有学者利用家蚕暗化型灰黑蛾品种与常规白蛾品种组配新的家蚕品种,交配中黑白分明的蛾色能有效解决蚕种生产多环节操作中出现的品种混杂问题[6]。但目前利用家蚕暗化型斑纹育成的现行品种极少,蚕种生产上仍主要依靠肉眼观察体征识别雌、雄蛾,对于老龄化愈发严重的蚕种从业人员,理对、拆对速度越来越慢,误差越来越大,蚕种生产效率极低。雄蛾染色便于肉眼观察体征识别雌、雄蛾,可保证杂交彻底,确保一代杂交种健康一致[7]。因此,本研究开展

    中国蚕业 2020年4期2020-12-18

  •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化螟的观察,发现雄蛾多于雌蛾。室内利用稻苗饲养二化螟的雌雄比例甚至达到0.4∶1(雷妍圆等, 2009)。二化螟雄蛾具有多次交配能力,熊兴占等(1984)实验的10头雄蛾全部交配,最多交配6次,平均交配3.8次;焦晓国等(2006)实验的25头雄蛾中有22头交配,最多交配4次,平均交配2.7次。因此很多人认为,性诱剂并不能完全诱杀掉田间的二化螟雄蛾,只能诱杀部分雄蛾,则田间剩余雄蛾可以通过多次交配,与几倍于本身数量的雌蛾交配,完成大量产卵,从而质疑性信息素

    昆虫学报 2020年6期2020-08-06

  • 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应用技术研究
    次各诱捕器诱到的雄蛾数量,并依次轮换诱捕器位置,以便减少不同位置对诱虫效果的影响。每组诱捕器检查记录和轮换位置12次以上,共记录26次。1.3.2 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诱虫效果的影响 选择一块低、中等虫口密度的样地,在样地内选取树高在5.5 m左右的3株样树,样树间距20 m,并分别在各样树的树冠外缘高度1.5,3.5,5.5 m松枝上各设置1个含有信息素诱芯的圆筒型诱捕器。每周检查记录1次各诱捕器诱到的雄蛾数量,共检查记录2次。1.3.3 雄蛾对人工合成信息

    中国森林病虫 2020年3期2020-06-15

  • 日龄和交配状态对亚洲玉米螟雄蛾内生殖器特征的影响
    诱剂仅能引诱部分雄蛾,并且亚洲玉米螟雄蛾存在多次交配现象(冯波等, 2020),如何从理论上阐述性诱剂群集诱杀亚洲玉米螟的有效性显得很有必要。在交配过程中,雄蛾储精囊和复射精管内储存的精子通过单射精管进入雌蛾体内 (Spurgeonetal., 1994),附腺分泌精液,保证精子达到雌蛾受精囊前有足够的营养和合适的环境 (Bakeretal., 2003),单射精管内含物则参与了精包形成 (Fänger and Naumann, 1993),因此可以利用射

    昆虫学报 2020年3期2020-05-22

  • 美国白蛾触角感器超微结构1)
    -戊烯-1-醇对雄蛾分别有引诱和驱避作用,β-罗勒烯可提高雌雄交配率和产卵率,顺2-戊烯-1-醇对雌雄交配率和产卵率无显著影响。对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组分研究发现,其不同地理分布的种群性信息素组分不同,中国和新西兰种群的性信息素均由Z9,Z12-18Ald; Z9,Z12,Z15-18Ald;Z3,Z6-9S,10R-epoxy-21Hy和1,Z3,Z6-9S,10R-epoxy-21Hy组成,而匈牙利种群另包含一种微量成分1,Z3,Z6-9S,10R-epo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4-10

  • 模毒蛾性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
    次各诱捕器诱到的雄蛾数量,并依次轮换诱捕器的位置,以减少不同位置对诱捕器诱虫效果的影响。 至少检查记录12 次。1.3.2 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 在选定样地内,选择5 株样树,样树间距30 m 左右;在每株样树树冠南侧上、中、下层的中部外缘各设置1 个圆筒型信息素诱捕器(下层树冠诱捕器的高度为3.5 m,中层的为5 m,上层的为6.5 m),每株样树设置3 个诱捕器,共15 个诱捕器;诱捕器内均放入DDVP 棉球,每3 d 检查记录诱捕器诱到的雄

    中国森林病虫 2020年2期2020-03-31

  • 不同干式性诱捕器及性诱芯诱捕亚洲玉米螟雄蛾效果研究
    量性信息素,吸引雄蛾前来进行交配。根据这个原理,用人工合成方法制作性诱剂并注入载体内,制作的性诱剂与性诱捕器进行组合,引诱大量雄蛾前来,进行诱杀,减少雌蛾的配偶,间接干扰雌雄蛾的正常交尾,降低产卵量以达到防治目的[7]。应用性诱剂进行玉米螟防治具有显著效果和可行性,使用性诱捕器可以减少田间玉米螟雄蛾的数量,降低产卵量,减轻危害[8]。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使用性诱剂来防治玉米螟所造成的危害,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9-10]。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年3期2020-03-15

  •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配是否存在影响,雄蛾精巢大小是否与亚洲玉米螟的交配存在关系,交配之后亚洲玉米螟雄蛾精巢发育是否受影响等基本生物学问题还不清楚。为了更好地明确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开发亚洲玉米螟交配行为调控的防治新技术,本研究通过交配行为观察,分析日龄、配对晚数、性比对交配率和交配次数的影响,并通过解剖学技术,比较不同交配状态亚洲玉米螟雄蛾精巢体积差异,分析交配对亚洲玉米螟雄蛾精巢发育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试虫2019年5月在辽宁省沈阳市采集含有越冬代亚洲玉米螟老熟

    昆虫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3

  • 柞蚕隔代交生产的益处及技术要点
    就是用当年春蚕的雄蛾和上年秋产种茧的雌蛾进行交配,也叫二化性春蚕雄蛾和二化一放的雌蛾交配。这些放养方式实现了柞蚕生产的连续性,有效满足了市场供应,丰富了柞蚕放养方式。我们2017—2019年在辽宁省岫岩县的大房身镇、偏岭镇,庄河市的步云山镇和本溪县的草河口镇及吉林省省敦化市共试养53把,全部获得成功,平均单蛾收茧1.1 kg,较二化一放增产23.1%,较秋蚕增产13.8%,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 隔代交生产的益处1.1 保护树势隔代交生产自7月中下旬收蚁

    北方蚕业 2019年4期2019-12-04

  • 性信息素诱捕斜纹夜蛾雄蛾发育日龄结构的研究
    息素诱捕斜纹夜蛾雄蛾发育日龄结构的研究陈庆华1,曾娟2,杨玲3,贾勇4,李庆5,封传红6,陈晓娟1,胡容平1(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66;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3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北京 100120;4资阳市植保植检站,四川资阳 641300;5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成都 611134;6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成都 610041)【】判断性信息素诱

    中国农业科学 2019年21期2019-11-19

  • 柞蚕微粒子病雄蛾再次交尾对子代孵化率的影响
    不受精卵多,同时雄蛾是微粒子病蛾不继代感染[2]。为了避免柞蚕微粒子病的影响,春季制种时通过逐头显微镜检查产卵雌蛾,淘汰微粒子病蛾卵,控制柞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但在秋种茧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柞园残留病原的感染及昆虫的交叉感染,秋种茧微粒子病率常常很高,个别年份或地区微粒子病的发生率高达20%左右。由于秋季制种时间紧,工作量大,再加上蚕民不具备条件和技术,并不进行母蛾微粒子病检查。而且制种过程中要大量选留交尾后的雄蛾,待次日再次交尾使用,其中不乏患病的雄蛾。微

    北方蚕业 2019年3期2019-11-08

  • 柞蚕制种期雄蛾羽化量的调节方法
    般为30∶70,雄蛾的数量远远超过雌蛾的配比量。而在自然羽化情况下,由于大量雄蛾提前羽化,会出现雄蛾前期严重过剩、后期严重不足的现象,所以不得不使用乏蛾。乏蛾是指交配过一次以上的雄蛾,由于乏蛾保管时间和交配使用时间间隔较长,春期在3小时以上、秋期可长达8小时,因此,保管时面临五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占用蚕筐时间长可能出现用具紧张;二是在春期低温时易出现冻害;三是秋期高温时蛾体过于活跃消耗体力过多,发生提前开对子,出现不受精卵,从而影响收益;四是需要专人管理人工

    新农业 2019年7期2019-07-27

  • 两广二号中系雄蛾冷藏24h对杂交原种良繁的影响
    对不同品种对交雌雄蛾进行发蛾调节,通常采用冷藏种茧、冷藏雄蛹的方式进行调控,但是生产上仍然会遇到雌雄蛾发蛾时间不匹配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采用冷藏雄蛾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近几年的两广二号中系杂交原种生产中发现,两广二号中系杂交原种两个亲本(932、芙蓉)的雌蛾与对交品种冷藏过的芙蓉(冷)、932(冷)雄蛾交配后出现单个雌蛾产卵的卵圈卵量减少、不良卵量增多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两广二号中系杂交原种的蚕种质量。以往的研究表明,871、872雌蛾与低温冷藏过的雄蛾的交配性

    广西蚕业 2019年1期2019-04-08

  • 柞蚕制种期雄蛾羽化量的调节方法
    般为30∶70,雄蛾的数量远远超过雌蛾的配比量。而在自然羽化情况下,由于大量雄蛾提前羽化,会出现雄蛾前期严重过剩、后期严重不足的现象,所以不得不使用乏蛾。乏蛾是指交配过一次以上的雄蛾,由于乏蛾保管时间和交配使用时间间隔较长,春期在3小时以上、秋期可长达8小时,因此,保管时面临五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占用蚕筐时间长可能出现用具紧张;二是在春期低温时易出现冻害;三是秋期高温时蛾体过于活跃消耗体力过多,发生提前开对子,出现不受精卵,从而影响收益;四是需要专人管理人工

    新农业 2019年13期2019-01-05

  • 动物界独特的“彩礼”
    极。雌蛾会和多只雄蛾交配。飞蛾的生命周期并不长,在交配后雌蛾和雄蛾往往会在几天内相继死去。而雄蛾在交配时产生的精囊,却是送给雌蛾的特殊“彩礼”。精囊中除了含有精子外,还包含了能帮助雌蛾延长寿命、多产卵的营养素和能防止蚕卵被其他生物吃掉的生物碱。研究表明,一只雌蛾一生中共可以接受13个这样的精囊,所以为了延长寿命和增加产卵量,雌蛾会前后和多只雄蛾交配。但是,要想献上这份特殊的“彩礼”,雄蛾需付出体重减少10%的代价。两只蜗牛交配时,会用触角互相接触,头和头相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8年7期2018-11-01

  • 二化一放柞蚕制种技术探究
    时。进行抓蛾,将雄蛾和雌蛾分开。进而为配种工作的开展做准备。通常情况下是先出先抓,后出后抓。先抓雄蛾。并将雄蛾放在筐盖上。后抓雌蛾。并将其悬挂在晾蛾绳上面,抓蛾时要做到分清批次。每筐雄蛾装80-100个为宜。4.2交配和晾对。二化一放柞蚕采取当夜交配的方法。当日出的蛾一般在22:00-23:00开始交配,按出蛾的早晚批次顺序进行交配。其具体标志是:雄蛾双翅频频振动。听筐内沙沙有声;雄蛾翅膀展开,侧唇时时突出,即为交配适时。在交配前。应振动蛾绳2-3次,使雌

    新农村 2018年15期2018-08-24

  • 蚕种生产中如何做好对交调节工作
    各品种制种情况、雄蛾的发蛾性状、交配性能和耐冷藏情况等方面确定原种出库数量开差。一般情况下华系为母体方公斤茧制种系数高于瀛系为母体方,同时华系蚕品种雄蛾普遍发蛾齐、涌、快,但不耐交配和冷藏,因此出库数量上都要求华系品种饲养量略多于瀛系品种,一般华系方原种:瀛系方原种以105~110:100比例为宜,具体各蚕种场要根据自己使用原种的实际情况决定出库数量开差。2 饲养阶段调节2.1 原种催青收蚁调节蚕种胚子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湿度、光线的要求不同,不同时间出

    四川蚕业 2018年2期2018-03-18

  • 茶尺蠖性信息素识别的分子机制取得重要进展
    生理作用。茶尺蠖雄蛾主要通过其高度灵敏的嗅觉感受系统特异的识别种内性信息素组分,进而搜寻和定位待交配的雌蛾,完成交配行为。基于反向化学生态学原理,研究茶尺蠖雄蛾识别性信息素的分子机制,明确性信息素识别通道中重要的靶基因及其生理功能,有助于靶向设计、合成活性高稳定好的性信息素类似物,应用于田间绿色防控。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栽培创新团队在前期成功构建功能基因研究技术平台的基础上,通过触角文库构建、RNA-seq及同源基因搜索,鉴定明确了茶尺蠖性信息素识

    中国茶叶 2018年12期2018-01-14

  • 两个喜欢玩昆虫的科学家
    当天晚上,几十只雄蛾扑打着他的窗户,想飞进屋里与雌蛾成亲。它们是从十几千米外的森林中飞来的。这一群雄蛾都想与这只雌蛾谈恋爱,想娶它当新娘,与它生儿育女。哈,昆虫世界真有意思!法布尔想,这些雄蛾是怎么知道这里有只雌蛾的呢?它们怎么找到这头雌蛾所在的地方呢?法布尔想要搞清这个问题。他把雌蛾放在一只小笼子里,不让雄蛾看见,但是,雄蛾们还是准确地找到了雌蛾,一齐围在小笼子外面,它们知道新娘就在里边;他又把雌蛾放在一只密封的玻璃罩里,这时,虽然玻璃罩是透明的,雄蛾

    科学生活 2017年11期2017-12-25

  • 探究二化一放柞蚕制种技术
    毕之后要抓蛾,将雄蛾和雌蛾分开,进而为配种工作的开展做准备。通常情况下是先抓雄蛾,并将雄蛾放在筐盖上,后抓雌蛾,并将其悬挂在晾蛾绳上面。四是配对,二化一放的柞蚕技术主要是从雄蛾的发育度和雌蛾的成熟度出发,选择当夜的雄蛾与隔夜的雌蛾进行交配,做好排尿、摔筐等工作,控制好交配的时间。五是提对,将雄蛾和雌蛾放置在交配筐中25分钟左右之后,听筐内蛾的振翅声,声音逐渐变小即可开展提对工作。提对主要是提雌蛾,通常是提两到三次之后即可。为了保证品种的质量,剩余的蛾将被淘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1期2017-11-18

  • 柞蚕雄蛾浓缩液脱脂工艺改进与检测
    64002)柞蚕雄蛾浓缩液脱脂工艺改进与检测范作卿 王 娜 朱 琳 郭 光 邹德庆(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烟台 264002)为有效降低柞蚕雄蛾提取液中的脂肪含量,对柞蚕雄蛾浓缩液提取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三步脱脂工艺在提取过程中对柞蚕雄蛾浓缩液的脂肪进行分步去除。结果表明:以新鲜柞蚕雄蛾为材料,用乙醇浓度为95%的食用酒精,对蚕蛾粉碎浸泡60 h后离心去除脂肪,经低温浓缩至原体积的1/8后再离心去除脂肪,然后复加乙醇浓度为95%的食用酒精至提取液乙醇浓度为

    中国蚕业 2017年3期2017-09-03

  • Cd2+对二化螟生长发育及雄蛾对性信息素定向行为的影响
    二化螟生长发育及雄蛾对性信息素定向行为的影响张宇瑶,胡新娣,郑丽霞,魏洪义*(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南昌 330045)本文采用室内添加含6个不同浓度Cd2+[0(对照)、1 mg/kg、5 mg/kg、10 mg/kg、15 mg/kg、20 mg/kg]的人工饲料的方法饲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2龄幼虫,测定二化螟的生长发育和雄蛾对性信息素的定向行为,研究稻田重金属镉(Cd2+)污染对二化螟生长发育及定向行为的潜在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2期2017-06-05

  • 椰子木蛾生殖系统初步研究
    椰子木蛾;雌蛾;雄蛾;生殖系统;发育分级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productive Systemof 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LIN Yuying1, JIN Tao1, GAN Tingfeng2, JIN Qi'an1, WEN Haibo1, PENG Zhengqiang1 *1 Key Laboratory of Monitoring and Con

    热带作物学报 2017年9期2017-05-30

  • 便携式雄蛾冷藏器在原蚕区的示范与推广应用
    有限公司)便携式雄蛾冷藏器在原蚕区的示范与推广应用胡丽春1叶武光1杜贤明1曾小健2艾利仁2占水龙2(1.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330202;2.江西井冈蚕种科技有限公司)为促进便携式雄蛾冷藏器及其配套使用技术的成果转化,2015~2016年期间在江西省内蚕种生产基地进行了示范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便携式雄蛾冷藏器;原蚕区;示范与推广应用便携式雄蛾冷藏器是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为解决蚕种企业在原蚕区就地制种于2007~2009年研发而成的一项新型设备,该设备

    蚕桑茶叶通讯 2017年2期2017-05-10

  • 雄蛾保护和使用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262500)雄蛾保护和使用过程中的几点做法刘大健 常艳艳 于海强(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山东 青州 262500)蚕种生产中健康雌蛾产下的卵受精率由交尾率决定,产出率由交尾时间决定,因此雄蛾的交尾能力是保证单蛾产卵量及受精率的关键,雄蛾交配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交尾率下降,易散对,不受精卵和遗腹卵增多,造成极大的浪费。以下是我们在雄蛾保护与使用过程中的几点做法。1 保护雄蛹是保护雄蛾的基础(1)收茧后如某品种由于健蛹率过低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雄蛹与对交品种的雌

    蚕学通讯 2017年3期2017-03-23

  • 长尾大蚕蛾
    。值得一提的是,雄蛾与雌蛾的色泽不同,雄蛾大体呈橘红色,翅膀以杏黄色为主,外缘有很宽的粉红色带;而雌蛾为青白色,翅膀以淡绿色为主——而它们也正是利用自己色泽明丽的翅膀来吸引配偶。雌、雄蛾头部带有羽毛般茂密的触须,前翅顶部带有眼状斑。长尾大蚕蛾的主要寄主植物是松树,在松树上,时常能见到它们的茧。它们喜爱潮湿阴冷的环境,云雾浓厚的山林就成了它们的最佳栖息地。长尾大蚕蛾广泛分布于我国湖北、湖南、福建以及西南地区,其中的珍稀品种“天使长尾大蚕蛾”曾见于重庆地区。长

    环球人文地理 2016年7期2016-12-29

  • 验证昆虫性外激素作用和特性的实验装置
    ,能被距离较远的雄蛾所感知,吸引同种的雄蛾前来交尾,表现定向趋化现象。2 材料用具微型直流电动气泵(额定电压DC6.0 V,额定电流1.8 L/min)、电池(6 V)、医用输液塑料瓶(100 mL),双孔橡皮塞、玻璃管、乳胶管、输液软管(带流速调节器、静脉针)、海绵块(4 cm×4 cm×4 cm)、手电筒、捕虫网;羽化不久未交尾的两种雌蛾若干只;酒精、樟脑粉、花露水。3 装置示意实验装置见示意图(图1)。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3.1 组装说明 ①微型气泵

    生物学教学 2016年12期2016-08-20

  • 桂蚕N2中系亲本与不同品种雄蛾交配对卵质的影响
    系亲本与不同品种雄蛾交配对卵质的影响浦月霞1,2,冉艳萍2,陈枝2,黄扬玉2,兰艳妮2,石美宁2,黄红燕2(1.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 212018;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市 530007)桂蚕N2在繁育过程中,中系原种存在不良卵较多的问题,使蚕种折净率低,蚕种产量、质量受影响。为了探明所配雄蛾对产卵性能的影响,设计两个中系亲本分别与不同品种雄蛾交配的试验,调查各处理所产蚕种的无效卵圈、产卵量和不良卵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NC9C与不

    广西蚕业 2016年3期2016-06-23

  • 932雄蛾冷藏处理对原种质量的影响
    试验研究·932雄蛾冷藏处理对原种质量的影响陈 枝(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市 530007)桑蚕品种932和芙蓉是两广二号的两个中系亲本。在原种繁育过程中因出现932羽化齐一,而芙蓉羽化分散的情况,使芙蓉母蛾与932雄蛾对交经常需要冷藏932雄蛾,但932雄蛾的不耐冷藏性会使杂交原种芙蓉×932出现空圈多、有效卵圈少、蚕种净种率低等问题。为探究冷藏处理932雄蛾对蚕种质量的影响,调查了在不同冷藏温度、冷藏时间条件下处理932雄蛾后芙蓉×932

    广西蚕业 2016年4期2016-06-23

  • 雌蛾冷藏和雄蛾二交两种方法对两广二号原种繁育的影响
    07)雌蛾冷藏和雄蛾二交两种方法对两广二号原种繁育的影响黄扬玉1,2,莫炳巧2,叶建蔚2,韦红群2,陆俣伽2(1.广西大学,南宁市 530005;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市 530007)在原种制种生产大忙期间,往往出现雌蛾过多、雄蛾不足或劳动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对两广二号4个亲本采用雄蛾二交与冷藏雌蛾制种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调查各品种的良卵率及折净率,评价产卵效果。结果显示,在使用雄蛾二交试验中,各品种的良卵率指数和折净率指数显示

    广西蚕业 2016年2期2016-06-23

  • 如何利用梨小迷向素防治梨小食心虫
    然界中雌蛾为吸引雄蛾散发出的气味,不让雄蛾找到雌蛾以终止交配为目的。每年春天桃树花露红前1星期内使用,可以有效防治梨小食心虫害。桃园每667平方米标准使用量120克,在离树顶1/3处按每个点1~2克使用,使用配套的木条将迷向素抹在2米高左右的树杈之间。迷向素将在24小时后固化,中晚熟品种需在90天后再使用1次。使用时须避开雨天。应用迷向素后蛀果率降低至5%以下,长期使用可降到3%以下。一次用药持效3个月,每年使用1~2次即可。使用方便,人工成本低,涂抹药膏

    农业知识 2016年10期2016-03-28

  • 桑蚕制种期蚕蛾综合管理工作之我见
    配比例:使用一交雄蛾应掌握雄蛾和雌蛾的比例为105:100,二交雄蛾为110:100,同时为保证蚕种质量应优先使用当天新鲜雄蛾进行交配,若不够时才使用二交雄蛾。交配时间应掌握在4~6h。在高温干燥环境交配时,应对蛾体进行适当补湿,减少蚕蛾活动,防止散对。交配15~30min后注意理对,加强巡蛾,适时提出散对蛾,交配后要及时拆对。三、蚕蛾冷藏管理工作在制种生产期间,由于外界温度多在20℃以上,两对交品种中雌蛾、雄蛾的发蛾时间不一致,而且一般情况下雄蛾发蛾数量

    河南农业 2016年10期2016-03-27

  • 嘘,小心隔墙有耳
    育”。他们发现,雄蛾的翅膀和胸部有一种形状特殊的鳞粉,雄蛾通常会通过这两个部位的鳞粉以及鳞粉下方起到“扩音器”作用的薄膜发出超声波,吸引雌蛾。如果干扰这种超声波或者除掉雄蛾身上的鳞粉,就能有效地控制玉米螟蛾繁衍生息。很多人都认为在水里自由自在畅游的鱼儿,它们没有声带,所以就不会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可是,鱼类它们也有自己传播信息的方式哦!有些鱼类它们会用鱼鳔来发声,气体通过鳔管,引起振动就能发出声音了,而有些鱼类还会运用脊椎骨的振动,通过与鱼鳔相连接的肌肉传递

    科学启蒙 2014年2期2015-01-12

  • 荔枝蒂蛀虫成虫羽化和交尾习性及性信息素释放节律的研究
    1相同。1.5 雄蛾对雌蛾性腺粗提物的反应1.5.1 雄蛾触角电位反应测定 触角电位(Electroantenogram,EAG)反应测定在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实验室进行。触角电位仪工作条件:连续气体流量为450 mL/min,刺激气体流量为40 mL/min;电位工作条件:直流,增益为200 V,测定电压范围为1 mV。调试触角电位仪至稳态后,将3日龄雄蛾的触角沿基部剪下,剪去触角两端,通过导电胶连接在电极上,调节仪器工作状态,待基线平稳后,进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0期2014-03-26

  • 柞蚕雄蛾黄酮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庆*,杨 梅柞蚕雄蛾黄酮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田 野,岳喜庆*,杨 梅(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研究柞蚕雄蛾黄酮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超声波乙醇提取柞蚕雄蛾黄酮,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进行鉴定,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柞蚕雄蛾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从还原能力以及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效

    食品科学 2014年16期2014-01-17

  • 蚕蛾营养及保健功能研究与应用进展
    近代国内外学者对雄蛾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表明雄蛾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和不错的男性保健效果。1 蚕蛾营养成分分析1.1 蛋白质类营养成分蚕蛾营养成分丰富,结构合理,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其含有的18种氨基酸不但含量丰富,而且比例均衡,是全价蛋白。蚕粉复合物和雄蚕蛾酒的氨基酸种类测试分析结果(蚕粉复合物与雄蚕蛾酒营养成分的测试分析)表明,蚕粉复合物和雄蚕蛾酒氨基酸成分含量较高,种类齐全,含量分别为含量分别为537.10mg/L和577.10mg/L,种类为17种,其

    江苏蚕业 2013年1期2013-08-15

  • 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原种繁育体会
    发蛾都比较涌,东雄蛾比华雄蛾不耐冷藏,据此,5龄饷食时两个品种除适当分批外,华与东饷食仍可保持1 d日差,提早做好发蛾调节,以免雄蛾多日冷藏。2.2 日系品种春:眠起欠齐,壮蚕蚕体稍瘦,茧丝质优良,耐氟性较强,茧型较大。小蚕期有一定趋光性,1~3龄眠起欠齐,容易发生小蚕并容易发生伏颡蚕,潜伏残桑中,给桑要适量,用桑适熟偏嫩,及时匀座,加强分批提青,饲育温度适当偏高,起蚕逸散性明显,注意光线调节,宜暗不宜明。熟蚕老熟较齐,蛹期经过较长,因此,茧质调查不宜过早

    蚕桑通报 2013年2期2013-03-14

  • 蚕蛾冷藏试验*
    集中,都将造成雌雄蛾白白浪费,给生产企业带来损失。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就业渠道越来越多,劳动力缺乏日益表现,民工荒问题日益突出。蚕种生产是一项季节性用工比较大的工作。蚕种生产经济可比性低,利润薄、风险大、时间短、用工多的特点,在与其它工种竞争时处于劣势,不能有充足的劳动力来保证蚕种生产日工作量的完成,临工的雇请已成为蚕种生产的瓶颈。为了缓解雇工压力,生产单位采取分批饲养,分批制种的途径来减轻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但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两批次的同品种蚕种的雄不能合

    蚕学通讯 2011年3期2011-03-22

  • 茶黑毒蛾性信息素组分的鉴定
    )组分鉴定分析及雄蛾定向行为测试所用标准化合物为顺-6-二十一碳烯-11-酮,购自Sigma公司,稀释化合物的溶剂采用正己烷。1.2 性信息素腺体成分的提取在2日龄处女雌蛾进入暗期的2 h内,选取正在求偶召唤的雌蛾,用手挤出雌蛾腹部末端2-3节腺体部位,擦去排泄物,剪下泡在溶剂中。将4只雌蛾的腺体同时放入一个微型尖底指管内,注入40 μL正己烷进行浸提。为保证浸提液体积不减少,将微型尖底指管放入带密封螺帽的样品瓶内,并在瓶内注入100 μL正己烷。室温下浸

    武夷科学 2011年0期2011-01-25

  • 原蚕区就地制种便捷式雄蛾冷藏器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问题是没有适合的雄蛾冷藏器具或设备。纵观目前原蚕区就地制种的雄蛾冷藏设备可分2类:一类是制冷压缩机 +不动式库房型,另一类是冰块 +不动式库房型,这 2种建库模式的投资最少是 3万元/座。而江西省原蚕区目前的特点是户均规模小而原蚕户数多,自然村庄分布点多而散。如果按行业内现有模式建雄蛾冷藏库,若每个自然村建 1个雄蛾冷藏库,无疑会给蚕种生产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若多个自然村共用 1个雄蛾冷藏库,原蚕户雄蛾的冷藏与存取又极不方便。目前,没有适合原蚕区使用的成本

    中国蚕业 2010年3期2010-07-25

  • 平衡致死系原种平30雄蛾的交配性能研究
    ,因此平衡致死系雄蛾的交配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雄蚕种的质量与成本。为了解平衡致死系原种的交配性能,确立合理的雌雄饲养蚁量配比,最大限度地降低雄蚕种生产成本,我们以目前饲养量最大的雄蚕品种秋华×平30的原种秋华、平30为材料,作了交配性能的测试,通过调查平衡致死系雄蛾不同交配次数及交配后雌蛾所产蚕卵的质量,判断雄蛾交配性能的优劣,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以雄蚕品种“秋华×平30”的原种秋华、平30为试验材料,其中秋华为限性斑常规对交

    蚕桑通报 2010年3期2010-01-03

  • 扑火
    奠一只扑火而焚的雄蛾。这是深夜,雄蛾死去没多久就被别的蛾子看到并把这个消息告诉给雄蛾一家。雄蛾一家听雄蛾死在火焰里,高兴坏了。在蛾氏家族里,能死在火焰里是一只蛾子的福,是八辈子修来的。所以当那只我叫母亲的蛾子听说雄蛾在开追悼会就忙着祭奠,连我这个亲生儿子都被冷落。在她眼里,我的存在,还不如一只死在火焰里的雄蛾的祭奠更重要。在和父母一起的岁月里,我才知道,作为一只蛾子,如能死在火焰里那是一种荣耀,是一种永生。所以千百年来,飞蛾前仆后继扑向火焰,那是他们生命的

    杂文选刊 2008年10期2008-02-11

  • 比狗鼻子还灵
    可招引来一百万只雄蛾。另有一种雄蛾,远在8公里外就能闻到雌蛾的气味。最近还发现一种白脚老鼠,嗅觉也特灵,空气中只要有极其微弱的爆炸物品的气味,它就会疯狂地闹腾不停,因此有的国家就利用它来搜查爆炸物品。在动物嗅觉的启发下,人们造出了各种电子“鼻”,它们不仅能“闻”出微弱的气味,还会测量出没有气味的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等。用这些电子“鼻”,可监测煤矿中瓦斯的浓度、仓库中粮食霉烂程度,甚至连深埋地下的煤气管道是否破损,它们在地上一“闻”就可以知道。嘉军

    中国青年 1984年2期198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