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

  • 从《列女传》“孽嬖”故事看刘向的妇女教育观
    为“宗室遗老”的刘向敏锐地看到了亡国的迹象,提笔作《列女传》以讽后宫,侧面告诫成帝,要遏制淫靡之风。《列女传》收录了从上古到西汉中期各个阶层的女性事迹。刘向在卷尾另辟一章《孽嬖传》塑造了十六位“孽嬖乱亡”的女性,从刘向为本卷书写的小序可以看出:“惟若孽嬖,亦甚嫚易。淫妒荧惑,背节弃义。指是为非,终被祸败。”这一卷的十六位传主皆是亡国祸家的反面典型,描绘了逾越礼制、以色专宠、骄奢淫逸的祸女形象。一、孽嬖形象分类“孽嬖”二字,《说文解字》中释义为:“孽,庶子也

    名作欣赏 2023年11期2023-09-28

  • 替人着想是美德
    及他人的孙叔敖。刘向《新序·杂事一》云: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之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东晋时期,也有个不愿害主之马殃及他人的庾亮。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云: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

    文史杂志 2023年1期2023-03-22

  • 谏书本色小说滥觞
    、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的《说苑》一书。该书是刘向为讽谏君主特意编撰的一部故事集。囿于考生水平,高考试题未对《说苑》的艺术魅力进行详细考查。事实上,刘向在编撰过程中采用了独特的编撰和叙事方式。本文从刘向的生平出发,立足文本,对《说苑》“以类相从”的编撰特色和兼顾文学历史叙事的叙事方式进行阐释分析,以供教师备教之需。关键词刘向《说苑》编撰特色叙事方式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文言文材料选自西汉刘向《说苑》一书,很多老师在考试结束后,都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说苑》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9期2022-10-22

  • 日本馆藏刘向《说苑》版本及流布情况
    [摘 要]刘向《说苑》早在飞鸟奈良时代就传入日本,作为贵族学习、日讲经筵的重要书籍之一,至今已有近1400历史。日本馆藏刘向《说苑》的《群书治要》中的版本、《历代故事》中的版本是中国国内没有的,明刻楚府本、永乐丙申本、何本、程本等为国内善本,还有日本人关嘉《说苑纂注》、桃源藏《说苑考》等专书研究著述,这些材料一方面使得《说苑》珍贵版本得以保存,另一方面有益于补充了中国国内刘向《说苑》研究。[关键词]日本馆藏 刘向《说苑》 版本 流布[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

    北方论丛 2022年3期2022-05-25

  • 读李景文新著《刘向文献编纂研究》
    麒玉 内容摘要:刘向作为西汉后期的重要学者,近现代以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刘向的研究硕果丰富,相较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李景文先生《刘向文献编纂研究》一书,因其思路上全景式研究刘向文献编纂活动的背景、过程、思想、特色、贡献等;观点上或补充论证已有观点,或发人之所未發,整体推进了刘向文献编纂活动的研究工作;方法上局部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考证与阐释相结合、强调回归原典、用原典说明问题,而成为刘向研究的又一重要收获。 关键词:刘向 文献编纂 思路 刘向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4期2022-04-27

  • 抱朴子
    神仙,不足怪也。刘向博学则究微极妙,经深涉远,思理则清澄真伪,研核有无,其所撰列仙传,仙人七十有馀,诚无其事,妄造何为乎?那曹丕、曹植兄弟二人,论学问,可谓是无书不览;论才华,可算是一代精英,但最初都认为没有神仙,到了晚年才窮尽事理,彻悟物性,才有如此叹息。那些赶不上他们的人,不相信神仙,也就不足为奇了。刘向博学,研究问题究极奥妙,经深涉远;他善于思考,能明辨真为,研核有无。他所撰写的《列仙传》,所载仙人七十多位,假如根本没有这些事,他又何必去胡编乱造呢?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1年11期2021-12-29

  • 刘向文献研究的一部力作
    庞子文关键词:刘向;文献研究;《刘向文献编纂研究》摘 要:文章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大学李景文教授主编的学术专著《刘向文献编纂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书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独到的学术观点、厚重的文化价值,旨在推动学界对刘向以及刘向文献编纂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8-0137-04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因此学者对刘向文献编纂的历史背景、编纂初衷、体例方法、学术思想的研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8期2021-09-18

  • 刘向—高明何在
    的五篇文章,选取刘向、陶渊明、白居易、陆游四位历史名人,对他们在出处选择、自我心灵安顿、知足常乐、保健养生等方面的智慧做了个案分析。刘向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低调处事,进退自如;陶渊明退隐躬耕,超越流俗之上;而闲适自得、寄情外物的白居易,与喜粥茶、善养气、通药理的陆游,在修身养生方面,共性颇多。四位文人皆为诗文大家。贾母本为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但在处理家务方面,她的睿智却实在是“不让须眉”。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位名人,包括小说人物贾母,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

    博览群书 2021年2期2021-04-27

  • 从《汉书》志、传的叙载看刘向对汉代文化的贡献
    430415)刘向是汉代著名辞赋作家和政治文化名人。他素以“通达能属文辞”闻名于世,曾与王褒等并进对和献赋颂凡数十篇,所编辑的文学总集《楚辞》及所作《九叹》《请雨华山赋》《雅琴赋》《围棋赋》等辞赋作品,所编撰的《新序》《说苑》《列女传》等笔记杂传著作,都在古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同时,又是博学洽闻的文史学者和目录学家。刘向为刘汉皇族楚元王刘交的后裔,故本传及其子刘歆的传记,均附载于班固所撰《汉书·楚元王传》。班固是汉代最为全面地记载和充分肯定刘向的人物。他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9期2021-04-17

  • “今删其要”解
    《七略》是在其父刘向《 别录》基础上重新编辑而成。刘向《别录》是一篇篇“录”的汇集,相当于一部序跋集,《隋志》著录为二十卷。刘歆则将其编纂为目录学性质的《七略》,将“录”转化为书目的解题文字。阮孝绪在《七录序》中说:“子歆撮其指要,著为《七略》。”《隋志》也称:“ 歆遂总括群书, 撮其指要,著为《七略》。”既然是“撮其指要”,则每一书名之下的解题当是节略刘向的“ 录” 文而成, 自然不会太长。而《汉书·艺文志》又是删减《七略》而成,将有“目”有“录”的《七

    读书 2021年3期2021-03-09

  • 刘向《别录》“一人持本”考述
    马楠摘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本”当指底本。对应“本”“本书”,整理定本可称“新书”,誊抄副本可称“别本”。“本”“本书”又可与重修、续书、附记、注解对文,《汉书》之于《汉纪》,《东观汉记》之于《后汉书》,《三国志》之于裴松之注,《春秋谷梁传》之于范甯集解,都可称“本书”。关键词:刘向;校雠;底本;别本;别录DOI:10.16346/j.cnki.37-1101/c.2021.01.12所谓刘向《别录》“一人持本,一人读书”一直被视作“校雠”的

    文史哲 2021年1期2021-03-04

  • 两汉《诗》学转型与刘向《诗》学思想考察
    络尚有疑问之处。刘向《诗》学思想是两汉《诗》学转型独具特色的时代缩影,考察其《诗》学传承、引《诗》用《诗》特点、以及《诗经》文献分类著录等方面的《诗》学活动,既是了解两汉《诗》学转型的全新视角,又是对刘向《诗》学思想的再次深入思考。一、刘向《鲁诗》传承与发展据《汉书·楚元王传》载:“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才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高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具卒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1-21

  • 大刘与小刘
    其中多有谈及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的地方,引者或称之为二刘,或称之为大刘、小刘云云。其实在历史上,刘向、刘歆二人名声巨大,班固《汉书》说,孔子之后,一直到汉代,不再有圣人出现;能够承继圣意的人,大概只有孟轲、荀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杨雄六位。王充《论衡》说,刘向、刘歆、桓谭和扬雄的先后出现,正如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并出一时,“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那么刘向、刘歆何以得到如此赞誉呢?当然缘于他们的学识与文章才华。班固说:“父子俱好古,博见强志,过绝于人

    小品文选刊 2020年10期2020-10-20

  • 大刘与小刘
    其中多有谈及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的地方,引者或称之为二刘,或称之为大刘、小刘云云。其实在历史上,刘向、刘歆二人名声巨大,班固《汉书》说,孔子之后,一直到汉代,不再有圣人出现;能够承继圣意的人,大概只有孟轲、荀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杨雄六位。王充《论衡》 说,刘向、刘歆、桓谭和扬雄的先后出现,正如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并出一时,“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那么刘向、刘歆何以得到如此赞誉呢?当然缘于他们的学识与文章才华。班固说:“父子俱好古,博见强志,过绝于

    小品文选刊 2020年19期2020-10-15

  • 刘向的史学思想及其三书的史学价值
    【摘要】西汉刘向史学思想的确立与西汉社会政治学术背景是分不开的,他的历史思想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亦有自己的见解,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他强调天道取决于人道,在历史发展问题上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变易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他崇尚史著的实录精神,并认为总结历史兴衰教训,可以实现以史资治、经世致用的政治功能。他以著述为谏,冀以感悟时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其著述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在编排体例上多有创新,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关键词】刘向;史学思想;三书;史学价值【中图分类

    今古文创 2020年38期2020-09-10

  • 刘向《洪范》五行说新论
    建构,夏侯始昌、刘向、刘歆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夏侯始昌的《洪范五行传》在董仲舒的影响下把《洪范》的“五行”“五事”“皇极”等与“灾异”结合起来,建构了一套以“六”为准的阴阳五行系统。夏侯始昌虽然把《洪范》“五行”与“灾异”初步结合起来,但其阴阳五行思想系统并不完善,因为其是以“六”为准而非以“五”为准。这一任务是由刘向的《洪范五行传论》来完成的。对于刘向的《洪范五行传论》,学界目前尚存在着不同看法,如其所讨论的主题究竟是《尚书》学还是《春秋》学、其所采用“五

    社会科学研究 2020年6期2020-02-21

  • 刘向文艺思想散论
    名经学家、文学家刘向一生著述丰硕,但由于年代久远,其作品多已亡佚,仅有部分留存,难以窥其全貌。正因为如此,当代文艺理论家对他的文艺理论成就少有论述,但从前人对刘向作品的评价当中,从其作品的思想容量、创作实践、呈现形式及对后世影响来看,刘向在继承先秦与西汉前期文论思想的基础上因时而进,兼容并包,既守成又有创新,推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体现了他通达开明的文艺思想,也反映了儒术独尊之后西汉中后期的文艺理论现状。关键词:西汉 刘向 文艺思想 散论刘向,字子政,西汉后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2期2020-02-04

  • 《文心雕龙》刘向评议释证
    475001)刘向是西汉著名的通儒、文学家、史学家和文献学家。刘勰著《文心雕龙》中共10处论及刘向,并将其和扬雄对举为西汉末年的“双子星”,足见刘勰对刘向的赞赏。学界对刘向的研究成果颇丰,却较少关注《文心雕龙》对刘向的评议。因此,文章通过分析《文心雕龙》中对刘向的政议奏疏、散文杂著、典籍校雠及文学批评的评议,以期阐明刘向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及刘勰对其评议的不足之处。一、《文心雕龙》对刘向政议奏疏的评议刘向一生历昭、宣、元和成4朝。元成两朝时期,宦官外戚交相执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1-16

  • 刍论汉代经学发展中的“异化”现象 ——以刘向灾异论为例
    成为世之显学。而刘向正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基于对经学发展的反思,表现出“异化”的一面,倡言诸子学说,大谈灾异,表达自己的学术主张和政治立场。该文以刘向的灾异论为出发点,分析这种“异化”现象的产生原因、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1 “异化”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刘向讨论灾异有其内在的原因,一方面,在儒学独尊的大背景下,以儒家经典为主的经学与当时政治、权力活动密切相关,此种环境下,研究诸子学说和灾异论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政治斗争的工具。另一方面,西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4期2020-01-02

  • 刘向《别录》编撰方法与影响探析
    是便任命光禄大夫刘向主持开展书籍的编校工作。这项编校工作进行了近22年才结束,因为完成的出色,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编校工作的楷模,这也是继孔子编撰“六经”以来中国编辑史上又一重大事件。其中刘向功不可没。刘向,本名更生,是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他先后担任谏议大夫、给事黄门侍郎、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务。曾在政治斗争中被人陷害,两次入狱,被贬为庶人,直到成帝继位后才被重新启用。成帝对诗文古籍颇有兴趣,便命令刘向主持皇家图书的校理工作,刘向也因此开始了其编校古籍的工作生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12-08

  • 刘向《列女传》与女性题材琴曲之渊源与流变
    [摘    要]刘向《列女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独立女性传记,历史影响深广,涉及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门类。《列女传》中的有虞二妃、启母涂山、楚王樊姬、鲁漆室女、宋恭伯姬、息君夫人、齐杞梁妻、鲁秋洁妇等八位女性及其生平事迹,在古琴音乐中也一度留下“回响”,作为早期女性题材琴曲的代表,这些“列女”琴曲尽管在历史中几经浮沉,曲谱多已散佚,然而依然不失为观照女性题材琴曲发展历程的重要依据。通过考察“列女”琴曲的历史渊源、与后世女性题材琴曲的关系及其流变现象,印证了

    歌海 2019年4期2019-11-04

  • 刘向刘歆文献整理意义的争论与反思
    (前6)开展的由刘向、刘歆父子领衔的文献整理活动,因涉及中国早期文本的定型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由于这关涉中华文化的建构与传承的问题,故撰此文,以抛砖引玉。一、近年学界关于刘向刘歆文献整理意义的讨论关于以刘向、刘歆为代表的汉代人文献整理的意义的讨论,主要有四种不同观点。1.以熊铁基为代表,认为刘向等汉代人通过校书对先秦典籍作了全面改造,但其改造没有脱离先秦典籍的基础。他指出:先秦时期的典籍“以口耳相传为主”,“先秦典籍的形成本身就是动态的”,“刘向等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2-22

  • 杜甫PK刘向
    的话不行那就换个刘向的吧!“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医愚。”哈,多读书是可以变聪明的。我就临阵磨枪试试吧。我又找来《作文分类》,津津有味读了起来。边读边想,人们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刚才读书时没有勾画批注,这次嘛,我要痛改前非。我拿出红笔,一丝不苟地勾画出好词好句,有的细节和引用,我再批注上自己的理解。读着读着,我突然有了灵感,合上书拿出笔,急急忙忙把作文本翻开,就像猫见了老鼠一样猛扑上去。手下如风般飞快,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还加上结尾,真是一气呵成。

    小学时代 2019年8期2019-01-11

  • 刘向价值观对编著活动的影响
    赵迎迎摘要:西汉刘向是继孔子后的伟大编辑家。由刘向领导的编辑活动无疑是编辑学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学术实践。结合西汉的时代背景与编辑活动产生的条件,分析编辑过程与编著内容,我们认为编辑过程不忘以史谏主,以道术匡扶社稷;编著内容选择遵从儒家义理,分类述之。编著活动体现出了明显的尊儒价值观倾向。价值观虽属主观意识形态,却客观上对编著活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关键词:刘向;刘歆;编辑;价值观西汉建都以来,对儒家经学大加推崇,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上所流行的书籍

    北方文学 2018年29期2018-12-18

  • 刘向《列子书录》之“中书”即“内书”,“中”字不借指朝廷
    的一个论据是误解刘向《列子书录》里“中书”的含义,其实,“中书”即“内书”,“中”字指禁中、皇家,并不借指朝廷。关键词:刘向;《列子书录》;中书;内书;中中图分类号:B223,B9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070-01一、《列子》和《列子书录》伪造论的一个论据《列子》是杰出的古代文学作品和道家哲学作品,其真伪问题长期争论不休。《中国哲学史》所刊《(列子)考辨述评与(列子)伪书新证》,推进了《列子》伪书论(认为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8期2018-07-23

  • 用爱浇灌 用策促效
    就记住了一个叫“刘向”的同学。当我两次喊“起立”时,他仍在自己桌位上画画。随后,一个男生笑着说:“刘向可以不起立,那我也可以!”说完,他也坐了下去。这时有几个男生蠢蠢欲动。我立刻用眼色制止了这些同学,强忍愤怒,说:“良好的纪律是课堂教学的保障,如果有同学讲话、画画等等,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为了激励大家学习科学的热情,我们会有多种奖励方案,如:纪律最好的小组优先选择实验材料做实验,纪律差的小组推迟做实验。课堂上得分最高的两个小组免做科学作业……”我把详细的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7期2018-07-07

  • 彬彬有礼门
    é。——源自西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弟dì子zǐ规ɡuī》中zhōnɡ写xiě道dào:“路lù遇yù长zhǎnɡ,疾jí趋qū揖yī,长zhǎnɡ无wú言yán,退tuì恭ɡōnɡ立lì。骑qí下xià马mǎ,乘chénɡ下xià车chē,过ɡuò犹yóu待dài,百bǎi步bù余yú。”《弟dì子zǐ规ɡuī》是shì一yì本běn什shén么me样yànɡ的de书shū呢ne?这zhè本běn书shū是shì由yóu清qīnɡ朝cháo康kān

    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8年3期2018-06-22

  • 猫头鹰搬家
    ◎[西汉]刘向猫头鹰搬家◎[西汉]刘向原文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斑鸠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感悟对于自己的缺

    阅读时代 2017年8期2017-09-11

  • 《别录》成书时间之探究
    50025)西汉刘向受诏主持中央藏书的整理工作,为各书写定叙录,而这些叙录被另编一书成为《别录》,时间应该在郑玄之前的东汉时期,原因有三:一者,距刘向时代最近的《汉书》并未提到《别录》一书;二者,阮孝绪《七录序》关于《别录》的叙述存在疑点;三者,《别录》一书在郑玄时才见录于文献典籍。刘向 刘歆 《别录》 成书时间西汉刘向负责整理、校雠图书,每完成一部书便为其写定内容提要即叙录,简述校雠经过、条列该书篇目、介绍相关内容,并上奏国君,这些叙录后被编成《别录》。

    兰台世界 2017年7期2017-03-11

  • 浅析《说苑》中的管理思想
    【摘要】西汉刘向编著的《说苑》具有很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主要在文学艺术方面,但作为一部寄托着“拥汉安刘”政治理想的著作,其中蕴含的治国治民理论以及丰富的管理思想,应该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关键词】刘向;说苑;管理思想《说苑》是刘向(公元前77年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辑录西汉皇室和民间藏书中的有关资料,通过选择、分类、整理而成的杂著类编。《说苑》今传本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作者纂辑了先秦至汉初有关的遗文轶事作为整本书的内容,这些事例的来源和

    青春岁月 2016年4期2016-08-04

  • 招聘进行时
    李阿姨曾经的学生刘向刘向一眼看出她是自己的高中班主任也很意外,愣了愣,微笑开口问:“李老师,您有什么事吗?”李阿姨笑了笑答:“刘向,恭喜你事业有成!我看见你店门外的招聘信息,就想来试试……”刘向听后,忙倒茶说:“李老师,实在抱歉,招聘广告打出去后,人已经招满了……”虽觉惋惜,李阿姨还是笑着说:“没事!那就算了!”大概过了一个礼拜,刘向餐馆招聘信息换了新内容:求贤急招聘,本店需要服务员、点菜员、传菜员、配菜员各十名,包吃住,双休,每日工作10小时,月保底工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16年9期2016-06-07

  • 《新序》塑造人物艺术
    的性质,并融合了刘向的创造,具有丰富的中国古典写人技巧,是塑造人物艺术手法的宝库。具体来说,该书主要采用了十种塑造人物的技巧;《新序》中少量的“累积性”人物比绝大多数的“闪现型”人物形象更为丰满鲜明。关键词:刘向  《新序》  塑造人物《新序》是一部“采百家传记,以类相从”[1](P322)的书,所以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故事进行说理,故事人物众多给这部书增添了不少文学色彩。据笔者统计,其中约有450个人物形象(不含不确定的人物,如《杂事二》“齐有妇人”章中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1期2016-05-30

  • 刘向《列女传》之多重对比研究
    性人物各型各色,刘向用言简意赅的笔法转录了这一百多位女性,使得这部女性传记内容更加丰富,体现刘向高超的写人技巧。对比手法是刘向凸显女性美德,鞭笞红颜祸国的重要手段。关键词: 刘向 《列女传》 对比刘向《列女传》是在继承《左传》、《史记》等典籍的基础上,脱离经学范畴,偏离正史严格的编撰方式编纂而成的。刘向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以防作品中的传主形象流于俗套,如《齐钟离春》、《齐宿瘤女》、《齐孤逐女》中采用白描、反衬手法对传主的外貌进行描写,给予读者想象空间;《齐钟离

    文教资料 2016年5期2016-05-14

  • 浅析刘向对孟学的发展
    整理专家和学者,刘向一生最主要的功绩为领校中秘书,对先秦及西汉散亡文献进行整理,使久经湮没的史籍重现于世;他自觉地继承和维护先秦孟学,为孟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刘向对孟学的发展进行研究,希望对促进中国孟学史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关键词:刘向;孟子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学者、散文家、辞赋家。字子政。本名更生。其四世祖楚元王刘交为汉高祖刘邦的亲弟,好书有才艺;祖父为长乐卫尉、光禄大夫刘辟疆,好诗能文;父亲为宗正、阳城侯刘德,

    山东青年 2016年6期2016-05-14

  • 刘向校理图书典籍的开创性实践及其历史性贡献
    帝诏命“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谒者陈农使,求遗书于天下”。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校理活动,整个工作由刘向总其成。刘向等人大规模校理典籍的实践和理论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他创立了一整套校理图书的程式和方法,开创了目录学和校雠学的先河,从实践和理论上奠定了我国古代图书事业的基础,对我国先秦至西汉时期文献典籍的保存、积累和传播,以及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和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刘向大规模校理图书典籍的开创性实践在校理图书典籍的实践活动中,由刘向

    决策探索 2016年2期2016-02-24

  • 《新序》:有关君臣之道的历史故事集
    钟岳文刘向与《新序》《新序》是西汉后期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和目录学家刘向编撰的一部重要典籍。刘向(约前79—前8),字子政,原名更生,汉成帝时更名为向,沛(今江苏沛县)人。刘向出身于西汉皇族,门第尊贵,家世显赫,其先祖楚元王刘交为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向家学渊源深厚,据史料记载,楚元王刘交“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刘向的祖父刘辟疆“亦好读诗,能属文”;其父亲刘德“少时数言事,召见甘泉官,武帝谓之千里驹”,后被封为关内侯

    月读 2016年7期2016-02-11

  • 刘向对儒家乐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左康华*刘向对儒家乐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左康华*【摘要】刘向提升了乐教在儒家教化体系中的比重,使乐不再是从属于礼的、反映着礼的价值内涵的附属品,也使乐教具有了不低于礼教的、无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刘向提出性情相应,性不独善、情不独恶的人性假设,认为音乐可以感通人情进而善化人性,使儒家的乐教理论建立在了更为可信的哲学根基之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乐教合理性的论证。刘向以阴阳五行思想修正乐理,以黄钟之数为基础,完善声、数、度、量、衡的律历体系,并初步建立起具有相

    现代哲学 2016年1期2016-02-02

  • 刘 向 论 权 谋——以《说苑·权谋》为中心
    1191)摘要:刘向秉持儒道兼宗的学术立场,对权谋作了三个层面的诠释。在伦理层面上,以儒家的公私之辨作为判分权谋与权诈的根本标准,肯定权谋,否定权诈;在认知层面上,将“知命”和“知事”作为权谋智慧的认识论指向,即预知天命,测知人事;在价值层面上,提出权谋智慧以把握社会时势之变、避免决策失误作为价值取向。关键词:刘向;权谋智慧;儒道兼宗权谋作为权变或权衡的智慧谋略,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自从孔子将“权”由秤锤提升为哲学方法论范畴之后①赵纪彬先生提出:“权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3-27

  • 古典“目录”名义的误读及其新解*
    论均难以成立。以刘向“书录”为切入点,对“目录”一词进行新的解读,认为“目录”是“录目”也就是记录、抄录“目”而来,“录目”由动词而为名词即为“目录”,具体又包括记录、抄录一书之“目”与群书之“目”两种情况;“书录”与“目录”均可简称为“录”;在刘向、刘歆父子及班固的时代,“书录”与“目录”不可等同。目录 名义 录 目 书名 篇名 新解在古典目录学中,“目录”无疑是最为核心的概念。其含义如何,如何而来,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近现代以迄当代的著名目录学

    图书馆论坛 2015年2期2015-02-13

  • 以“五常”调适“三纲”:刘向整合两种价值观念的努力
    的理论建构,尤以刘向的努力为代表。刘向选择以“三纲”为本、以“五常”调适“三纲”,使其内化为上位者的行为准则与下位者的道德律令,发挥着切实的约束作用,真正开启了两种价值观念的整合与熔铸;其理论建构的努力,始于阴阳灾异,而终于对礼制的推崇,不但推进了“三纲五常”思想的形成,也逐步将其推进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三纲;五常;刘向;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8-0101-05一般认为,“三

    中州学刊 2014年8期2014-09-16

  • 《列女传》对息妫形象的重构
    在《列女传》中,刘向夸大了息妫的贞节观,息妫成了“终不以身更贰醮”并以身殉夫的贞妇。《列女传》 息妫 重构《列女传》是西汉刘向编撰的一部妇女专史,文中载录了从上古尧舜至秦汉时期一百余位古代女性的言行事迹,刘向将这些女性分为七个类型,即“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每类一卷,共七卷。息妫是《列女传》中“贞顺”篇中描述的女子,她貌美、忠义、贞节、对爱情至死不渝。息妫较早出现在《左传》《吕氏春秋》《史记》中,《左传》中息妫美丽知礼,对

    史志学刊 2014年5期2014-04-11

  • 刘向的文风与心态
    114007)刘向是西汉中后期历仕宣、元、成帝三朝的宗室老臣,其中任职于成帝朝的二十五年是他留下文字最多的时期。在这期间,他针对成帝朝的重大政治、社会问题,积极撰写谏书;他接受汉成帝任命“领校中五经秘书”,编写了众多书籍的叙录;校书之余,他编撰书籍以发表政治上的一家之见。在这些谏书、校书中完成的叙录以及编撰的书籍中,显示了刘向鲜明的文风——体现时代的问题与作者的焦虑。刘向这种鲜明的文风特征与其特殊的身份、特殊的人生际遇以及由此形成的特殊心态是息息相关的。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8期2014-03-12

  • 试论姚振宗《七略佚文》的误失
    略佚文》;班固;刘向;《汉志》;《别录》姚振宗所撰《七略佚文》向最为人所称道。然近读该书,发现亦不无可商之处,主要又可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从方法上来看,整体上将班固《汉志》注作为《七略》佚文予以辑录,有所不当;其二,从具体的处理来看,如某些佚文的辑录及书籍的还原处理等,尚存在着明显的误失。兹予分析,以助学界研究。一、整体上辑班固《汉志》注作为佚文之失班固《汉志》注并非全部取自《七略》,而是既有取自《七略》者,亦有取自《别录》者。而取之《别录》者,自然不当作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1-22

  • 《论语》为什么不叫《孔子》呢?
    孔子本人说的话。刘向《说苑·建本》有“《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一条见于《论语·学而》,是孔子弟子有子的话。类似的情况,赵纪彬先生举出了19条之多,像司马迁、刘向这样的人,都是当时的博学之士,他们不可能错误地将记事之语和别人的话都当作孔子所说加以引用,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孔子曰”“孔子称”中的“孔子”是书名。《论语》一书初名《孔子》,到了汉代才改称《论语》,这一观点似乎不为人们所熟知,也没有形成定论。但是,这一看法值得重视,它是关于《论语》书名变

    月读 2014年1期2014-01-10

  • 刘向、刘歆父子的五行灾异说和新德运观
    丁四新刘向、刘歆父子的五行灾异说和新德运观丁四新刘向所传《洪范五行传》虽然与夏侯始昌所传之文字相同,但他可能按照五行相生之序对传文次序作了调整;刘歆更进一步,对传文作了多方面的改变:一者,他对《五行传》作了结构性的划分,并分别称名之;二者,他有意改作传文,有许多地方确实与乃父所传不同;三者,其《洪范五行传论》前有一个类似《序》的导言,用以说明《洪范》“九畴”及《五行传》所由作的理论原由,并对传统的《河图》、《洛书》提出了具体的解释。在解说上,刘向、刘歆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6期2013-04-12

  • 刘向《说苑》的儒家伦理思想
    想的忠实追随者,刘向在其主要作品《说苑》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儒家伦理思想。一、君臣观《说苑》前两卷即《君道》《臣术》,可见刘向对君臣关系的重视,《说苑》其他各卷中,也多次表现了刘向的君臣观。在《说苑》中,刘向认为,最好的君臣关系应该是君惠臣忠,君主应仁慈待下、施恩惠给臣子,臣子也应忠诚于君主,当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他首先强调的是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卷十六《谈丛》第三十四章,“冠虽故,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上下有分,不可相倍。”用“冠履”来比喻“

    名作欣赏 2012年2期2012-08-15

  • 刘向《列女传》简论
    250353)刘向《列女传》简论王守亮(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列女传》作始于刘向,这从《汉志》著录、《汉书·楚元王传》、《列女传》文本、《说苑叙录》以及《论衡·超奇》等有关资料,均可得到直接与间接证明,因而否定刘向著作权的观点是不对的。《列女传》成书于成帝永始年间(公元前16年 – 公元前13年)。刘向以著述作谏书,企图劝谏成帝遏止后妃逾礼和外戚专权。在此意图下,刘向根据有关材料,有意虚构列女故事,从而使《列女传》具有了明显的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3-19

  • 《七略》与《别录》释名
    录,同时它们也是刘向、刘歆父子西汉校书活动的成果。实际上从二录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当时典籍分类的观念和单书叙录形制,但是二录尤其是《别录》历来别称不少,笔者试从称引文献入手,辨析二录的得名由来和别称情况。《七略》之名,虽然诸家称引也有差异,但《汉书》记载明确,其原名如此,没有异辞。《汉书·艺文志叙》称:“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1]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征序

    图书馆学刊 2012年4期2012-02-15

  • 《新序》、《说苑》、《列女传》为刘向编撰——兼谈刘向三书的小说史价值
    》、《列女传》为刘向编撰 ——兼谈刘向三书的小说史价值王守亮(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南宋以来多有学者认为《新序》、《说苑》和《列女传》并非刘向编撰,他只是做了编校订正工作。此说不确。全面解读《说苑叙录》、《汉书》刘向本传和《汉志》著录,可知三书为刘向编撰;《论衡·超奇篇》所说刘向“抽列古今,纪著行事……累积篇第”,以及三书收录西汉当代故事,也都表明了这一点。刘向三书是唐前规模最大的短篇历史故事集,开魏晋六朝志人小说先河,创立了魏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8-15

  • 刘向经学思想研究述略
    510275)刘向经学思想研究述略尹自永(中山大学 哲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20世纪以来,刘向经学思想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以前的孕育期,主要采取背景定位式、线索论断式和史学启发式的研究模式;八九十年代的生长期,刘向经学成为经学研究的一个常规问题;新世纪的拓展期,刘向经学思想研究呈现出新气象。学者们对刘向易学、诗学、春秋学、礼学、书学都作出了有益探索。刘向;经学;20世纪;综述刘向 (前79年-前8年)[1],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文献目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2期2010-04-09

  • 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角色规范
    315211)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角色规范周慧丽(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据刘向《列女传》可知汉代婚姻女性在夫家扮演了三种不同角色:为人妻的贞顺、为人母的才德和对公婆的孝敬。刘向明确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使命与责任,提出了贞、才、德、孝的角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庭和谐、子女成长和社会稳定。但他男尊女卑的主导思想,过分强调了女性单方面的责任和规范,给后世婚姻中的女性套上了一道残酷的思想枷锁。刘向;《列女传》;女性角色近年来,有关刘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5期2010-04-07

  • 早期的私人藏书家(一)
    又渐渐聚集起来。刘向父子对古籍的校编目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都是著名的学者、目录学家。不过,唐代以前的私人藏书家很少有书目传世,所以我们只能从史传中了解一些情况。刘向父子以外,桓谭也是汉代的有数的学者兼藏书家。魏晋以后,较有名的藏书家是张华(232—300)和束(260—303)等人。张华号称博学,家无余财,唯有文史典籍摆满居室。有一次搬家,仅书籍就载了三十车。齐王俭(452—489)和稍后的阮孝绪(479—536),都是刘向父子之后的著名目录学家,都很爱读

    读书 1980年5期198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