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酶

  • 肠杆菌植酸酶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
    116024)植酸酶,又称肌醇六磷酸水解酶,可水解植酸,产物为磷酸及肌醇衍生物[1]。植酸酶添加到饲料中,不仅可以提高动物对饲料中磷和其他元素的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动物粪便中磷含量,降低对土壤环境的污染[2-3]。根据最适pH值可将植酸酶分为酸性植酸酶、中性植酸酶和碱性植酸酶;根据立体专一性可分为3-植酸酶、5-植酸酶和6-植酸酶;根据催化机理和结构可分为组氨酸酸性植酸酶(HAPhy)、β—螺旋桨植酸酶(BPP)、半胱氨酸磷酸酶植酸酶(CPhy)和紫色酸性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10-19

  • 植酸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张叶茹植酸酶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饲料添加剂,因自身的抗营养作用和饲料高效利用功能得到养殖业的高度重视并广泛使用。通过研究发现,在畜禽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植酸酶可达到水解植酸盐的效果,使得饲料中无机磷的用量减少,提高饲料中各种矿物元素(钙、锌、镁、铜等)及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氨基酸等)的整体利用率,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1.1 植酸酶的理化性质植酸酶又称肌醇六磷酸,属于磷酸单脂水解酶。其分子式为C6H18O24P6,相对分子质量660.8,整体呈

    新农业 2022年13期2022-07-18

  • 超量添加植酸酶在畜禽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性能和健康。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水解为低级肌醇磷酸衍生物和无机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 外源植酸酶的应用,甚至超剂量添加植酸酶,改变了植酸的负面效应,具有重要意义(Beaulieu 等,2007)。表1 植物源饲料中总磷含量、植酸磷含量及其占比%研究表明, 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显著提高蛋白质和钙磷利用率,增加胫骨钙磷沉积量,从而提高动物生长性能 (Yonemochi 等,2008;Esteve-Garcia 等,2005;Augspurger 等,2003;R

    中国饲料 2022年13期2022-07-07

  • 非反刍动物营养中的植酸酶:胃肠道植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续2)
    制图表4 测定植酸酶潜在营养价值的挑战随着饲料原料和饲料级磷酸盐价格的持续上涨,有效利用饲料级磷酸盐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植酸酶至关重要。为此,需要考虑有关植酸和固有植酸酶水平的基本知识、影响植酸酶活性和不同代植酸酶源体内效率的因素。4.1 饲料原料中植酸和内在植酸酶含量的变化众所周知,与所有其他营养素一样,饲料原料中的总磷和植酸磷含量变化很大。表5给出了动物饲料中常用植物成分的平均植酸含量和固有植酸酶水平。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不同季节和地区的作物在植酸含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6期2022-01-11

  • 一种新型植酸酶的性质及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消化道无法分泌植酸酶,因此,饲料中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的无机磷将无法被有效利用,这样既影响畜禽对磷的利用也造成磷资源的浪费[1]。在实际生产中,常规方法是过量添加无机磷来满足畜禽对磷的需求。过量添加的无机磷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提高饲粮中植酸磷的利用率,植酸酶在饲料生产中已经被广泛应用[2-3],这是由于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主要是植酸磷,它是由肌醇与磷酸根形成的肌醇1,2,3,4,5,6-磷酸。植酸酶又称为肌醇六磷酸水解酶,是一种催化植酸

    饲料工业 2021年23期2021-12-29

  • 非反刍动物营养中的植酸酶:胃肠道植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续1)
    闪 制图表3 植酸酶的功效评估大量研究评估了日粮植酸酶对农场动物磷消化率和利用率的影响。这些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磷的消化率,减少猪、家禽和鱼的磷排泄量。然而,不同的研究报道了500 FTU 的植酸酶常规添加剂量对植酸磷消化率改善程度的不同结果。如前文所述,这可能与实验方法、植酸酶的功效和影响植酸酶活性的其他因素有关。3.1 植酸磷在回肠中的降解由于添加的微生物植酸酶主要在非反刍动物的胃和小肠前端有活性,植酸磷在回肠中的降解数据有助于评估植酸酶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5期2021-11-03

  • 非反刍动物营养中的植酸酶:胃肠道植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如 制图表1 植酸酶的作用方式1.1 植酸盐及其抗营养作用植酸是由肌醇经过一系列磷酸化步骤合成的,因此它由1个包含6个磷酸酯键的肌醇环组成。植酸是植物种子中主要的磷酸盐储存化合物,通常占植物种子中总磷酸盐的50%~80%。它有助于控制种子有效发芽,并在发芽时被植酸酶消化,促进磷的释放。植酸的盐形式称为植酸盐,几乎所有的植酸都以混合盐(植酸钙镁)的形式存在。植酸磷对动物的可利用性较差,由于其抗营养作用,会降低动物对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植酸有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4期2021-08-31

  • 植酸酶对动物饲料中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底物特异性酶,植酸酶也不例外。特定的酶能作用于特定的底物,虽然在理论上似乎是酶“越多越好”,但高品质的酶通常有别于许多传统的酶,可以在不提高酶添加量的情况下增加经济效益。关键词:酶;植酸酶;饲料中图分类号:S816.79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1)02-0099-04植酸是磷在植物中的主要储存方式,且存在于许多植物性饲料原料中。植酸盐本身具有抗营养作用,因为它能结合饲料中的矿物质和蛋白质,从而减少它们与消化酶的接触。未被消化的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2期2021-06-10

  • 植酸酶对动物饲料中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植酸盐的合适的植酸酶,其就可以成为单胃动物饲料中营养物质——主要是磷——的有机来源。植酸酶是一种蛋白质型生物催化剂,可通过分解植酸盐来提高肉鸡和猪对饲料中磷、钙、锌、钠、镁和氨基酸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大多数植酸酶来源于真菌或细菌,很少来自植物。市场上销售的植酸酶有许多不同形式,可以在不同的温度、pH 和植酸盐含量的环境中使用。1 植酸酶的选择不同的植酸酶可以在动物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发挥作用,具体取决于它们的种类和包被情况。目前市场销售的植酸酶有三种:第一种是3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2期2021-05-17

  • 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在猪生产上的应用
    动物不能够分泌植酸酶,因此单胃动物对植酸磷的利用率是极其低的。在生产实践中,为了满足动物对磷元素的需求,往往会额外添加一些含有磷元素的矿物质饲料原料,这种饲料原料主要是磷酸氢钙。饲料中过多的添加磷酸氢钙,虽然满足了动物对磷元素的需求,但是动物排出体外的磷元素也明显的增加了。在饲料中添加磷酸氢钙等矿物质饲料原料不仅增加了养殖业的饲料成本,而且还导致排出体外的磷元素大大增加,不利于环境的保护。植酸酶是一种能够分解植酸以及其植酸盐,将其分解为磷酸盐以及肌醇的一类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6期2021-04-16

  • 配制高效肉鸡饲料的植酸酶技巧
    王晶晶 审尽管植酸酶面市已有30多年,但对植酸酶的研究和营销仍在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上的植酸酶产品不胜枚举,但如何在肉鸡饲料中合理使用植酸酶仍有一定的盲点。以下是用植酸酶配制饲料时需要考虑的要点清单。1 正确的剂量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的剂量准则,通常以各种指定的单位表示。配制饲料时,最好先加以了解,并根据每吨饲料需要多少千克植酸酶来实施,从而确保从一种植酸酶产品转换为另一种产品时不会出错。2 了解饲料成分为了让植酸酶释放出结合的植酸磷,饲料成分必须含有这种磷。典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6期2021-03-28

  • 促进植酸酶应用
    植酸盐的酶——植酸酶,因此人们将这些酶加入动物饲料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中可消化磷的供应量。自1991年从真菌中提取的首个商用植酸酶推向市场以来,植酸酶已被广泛用于动物营养。随后,细菌性植酸酶取代了真菌性植酸酶。这种新一代的植酸酶因其具有较高的活性、抗蛋白水解性和催化率而受到动物饲料行业的青睐。1 加速磷的动态循环在无植酸酶的单胃动物胃肠道中植酸不能被水解,因此饲料所含的天然的可利用磷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为了防止动物缺乏磷,动物营养师需要在饲料中添加磷酸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11期2021-01-27

  • 构巢曲霉产植酸酶的酶学特性分析
    221300)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它能将植酸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逐个切下,形成中间产物肌醇五磷酸、肌醇四磷酸、肌醇三磷酸、肌醇工二磷酸、肌醇一磷酸,终产物为肌醇和磷酸[1]。在禾本科和豆科植物中植酸盐是磷酸的主要贮存形式,它是食品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金属离子的强螯合剂。人体消化系统缺乏植酸酶,因此不能代谢植酸盐,限制了营养素在肠道的吸收[2],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3]。在植物性食品原料中添加植酸酶,释放植酸中

    食品工业科技 2020年23期2020-12-10

  • 高效植酸酶的选择标准
    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的主要目的是释放原料中与植酸紧密结合的磷(Phosphorous,P)。这不仅可以通过减少无机磷的添加量来降低饲料的成本,而且还可以通过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对动物的生产性能产生有益的影响。在动物营养的实际应用中,水解速度快的高效植酸酶有两个重要益处:一是植酸酶分解植酸的速度越快,从植酸中释放出的磷的数量就越多,需要向饲料中添加的无机磷的数量相应地也就越少;二是由于植酸会与矿物质、蛋白质甚至脂肪酸结合而具有抗营养的作用,因此植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3期2020-04-07

  • 植酸酶的蛋白质基础值
    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的主要目的是释放原料中与植酸结合的磷。这不仅可以通过减少无机磷的添加量降低饲料成本,而且植酸(已知的抗营养因子)的降解也会对动物的生产性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受到后一种作用的影响,与植酸结合的蛋白质可能会变得更易于被动物消化,因此植酸酶还具有节省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特性(基础值)。1 植酸和蛋白质的消化肌醇环被6个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取代后可形成植酸。在动物肠道中,植酸会与带正电荷的分子结合,阻碍其被动物机体吸收和消化(图1)。蛋白质(氨基酸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2期2020-03-06

  • 植酸酶及其应用前景(综述)(续2)
    得高科技的新型植酸酶开发新型高效植酸酶制剂的主要要求与它们的活性有关,包括较宽的有效pH范围、热稳定和耐蛋白酶水解等。因此,有人认为应从能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生物中寻找新的植酸酶生产者,或基因修饰先前研究过的能够生产植酸酶的生物,以便改善植酸酶的特性。在研究了生长在火山、温泉和沙漠地区的微生物所生产的植酸酶后,研究人员发现了新的热稳定性植酸酶。芽孢杆菌ZJ0702株和医学环状杆菌分泌的植酸酶热稳定性最高,这些酶可在90 ℃~100 ℃的环境中保持活性。从喜马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10期2020-03-05

  • 畜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的应用探析
    分泌机体所需的植酸酶,但产量较少,因此仅依靠自身产生的植酸酶无法完全水解日粮中的植酸和植酸盐,未被水解的植酸和植酸盐会随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2]。由于植酸或植酸盐所含的大量有机磷未被畜禽有效利用会造成浪费,同时猪生长发育所需的磷又得不到满足,因此在单胃动物饲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显得非常必要。这不仅可以促进动物利用植酸和植酸盐水解后产生的磷,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而且水解产生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矿物质无形中提高了饲料的营养水平,因而可以相对减少这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8期2020-03-04

  • 超剂量植酸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成危害[2]。植酸酶在生产应用中表现出来的经济性和环保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同。研究表明,植酸酶是用于释放植酸中磷的高效水解酶,能提高猪的矿物质和氨基酸利用率,当饲粮中天然、耐热的新型大肠杆菌植酸酶添加剂量超过500 FTU/kg 时植酸会大量水解[3]。添加植酸酶可以大量减少无机磷使用量,降低饲料成本;还可以显著降低猪、禽粪磷的存留量,减少磷对环境的污染;钙、锌等矿物元素也可得到更好利用,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和脂质等营养物质吸收率也更高[4];动物每天采食量增

    中国畜牧杂志 2019年12期2019-12-26

  • 不同植酸酶理化性能及肉鸡应用效果研究
    动物本身不分泌植酸酶,难以将植酸磷有效利用。为满足其对磷的需要,实际生产中会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来满足,既增加了饲料成本,又导致动物排泄物磷排出增加,加重环境污染[1-2]。同时,在动物消化道中,植酸能鳌合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影响它们的吸收利用。植酸酶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饲料添加剂,能催化饲料中的植酸及其盐类分解为无机磷和肌醇供畜禽利用,解除或者减轻植酸的抗营养作用[3]。以往的国内外研究中有关于植酸酶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不同钙磷比或植酸磷水平下植酸酶

    中国粮油学报 2019年11期2019-12-13

  • 植酸酶、柠檬酸和碳酸化合物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解植酸的外源性植酸酶来缓解,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家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磷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降低了磷排泄到环境的量(Woyengo等,2008;黄燕华和冯定远,2004)。然而,植酸酶从植酸中释放磷的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平均只有29%的植酸磷存在于家禽饲料中,这还不能解释家禽饲料中补充植酸酶使有效磷含量下降0.1%的原因。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降解糖酶和柠檬酸,有可能提高植酸酶对磷的释放,非淀粉多糖降解酶消除了细胞壁的营养包裹作用,降低了消化液的黏度,提

    中国饲料 2019年10期2019-06-18

  •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研究应用
    体富营养化。因植酸酶可以改善动物机体对日粮中磷和其他营养成分的利用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不同研究间在日粮结构、测定指标上存在差异,导致植酸酶的最佳添加量与所能替代的无机磷量不完全一致,因此植酸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日粮中植酸酶与所能替代无机磷之间的数量关系,即植酸酶的磷当量。现在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发展迅速,在合理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剂的前提下,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和磷水平可以显著降低。为推动饲料行业科技进步,减少饲料原料消耗,降低养殖业对环

    湖南饲料 2019年3期2019-06-12

  • 植酸酶研究进展及土壤植酸酶应用展望
    土壤微生物产生植酸酶,因此植酸酶在自然界磷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关于饲用植酸酶已有深入研究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有关土壤植酸酶及其对土壤有机磷转化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作为土壤改良剂的应用潜力也有待深入发掘。目前,高通量的宏基因组技术在发掘自然环境中潜在的微生物资源和新型功能基因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微生物的纯培养,而是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微生物总基因组DNA即可进行研究[8]。基因组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植酸酶研究进入一个新时代。本文拟对植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7期2019-02-21

  • 饲料加工工艺对不同剂型植酸酶加工损耗的影响
    081)目前,植酸酶(Phytase)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水产饲料中,以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鱼类粪便中磷的排放。在鱼类饲料中,植物性蛋白原料的添加量达30%以上,而在这些植物性蛋白中60%~80%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难以被鱼类利用,而植酸酶可以将植酸水解为正磷酸盐和肌醇或肌醇衍生物。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并减少粪便中磷含量,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减少动物磷的排放,有效缓解磷对水体的污染。但植酸酶与所有的

    饲料工业 2018年11期2019-01-04

  • 植酸酶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可水解植酸磷的植酸酶,但畜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普遍偏低,主要是由于单胃动物只有消化道的上皮细胞以及后肠道中的微生物可产生少量的植酸酶。没有被利用的磷,通过动物排泄的形式进入水体,最终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王凯等,2015),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提高畜禽日粮中磷的利用率。在畜禽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降解饲料中的植酸磷,提高饲料中磷的释放量,进而可以降低磷酸氢钙在日粮中的添加量。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同时可减少畜禽粪便中磷的排放(王

    中国饲料 2018年13期2018-08-15

  • 植酸酶在猪生产中的研究及应用
    物消化道中缺乏植酸酶,不能有效利用植酸磷,使得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仅有30%或更低,同时增加了粪尿中磷的排放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外,植酸作为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与钙、镁、铜等金属离子结合,影响了微量元素的吸收,植酸的阴性磷酸根基团和蛋白质阳性基团相结合,降低了机体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植酸还抑制各种消化酶的活性,影响肠道对淀粉、脂肪、蛋白质的吸收。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可以解决以上问题。1 植酸酶概述植酸酶属磷酸单酯水解酶,能够依次分离植酸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6期2018-07-13

  • 如何选择禽用饲料中的植酸酶
    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以释放原材料中和植酸相结合的磷(P),其目的是通过减少日粮中无机磷的添加量来降低饲料成本,同时降解饲料中以抗营养因子而闻名的植酸,外源性植酸酶的这两种作用都可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11-0020-031  不同植酸酶的比较:骨灰分和消化率的研究为了比较不同植酸酶从植酸中释放磷(P)的潜在功效,试验通常通过在P含量不足的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再测定动物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年11期2018-05-14

  • 植酸酶对鲫鱼养殖中磷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影响
    适当的添加中性植酸酶能够加速磷的水解,这样就减少了无机磷,从而提高了鲫鱼对饲料中磷、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吸收,促进了营养物质在鲫鱼体中的积累,减少了粪磷的排出量,有利于鲫鱼的生长。此外,无机磷的减少还减轻了环境污染。1 植酸酶的种类及来源植酸酶是一种肌醇水解酶,也是一种磷酸水解酶,可以降解植物酸和盐的饲料。植酸酶可根据植酸酶的结构,分为2种植酸酶。一般的植酸酶包括非特异性磷酸酶。植酸酶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的胚芽中,当植酸酶干燥后就会失去活性。只有在伴随着种子发

    农业与技术 2018年9期2018-01-19

  • 植酸酶在蛋鸡生产应用
    难以消化利用。植酸酶可以水解植酸,释放出其中的磷,以利于植酸磷的利用。1 植酸酶的特性植酸酶的活性受到pH、温度、水分、植酸浓度的影响。植酸酶在pH4.8~6.0时,活性最强。所以,植酸酶在动物胃中高酸度的环境下,其活性被抑制。植酸酶活性在47~62℃时最稳定,所以,在饲料加工温度70~80℃的情况下,饲料中的植酸酶活性会丧失。2 植酸酶的作用机理植酸酶分步水解植酸,植酸酶将植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团逐个切下,终产物为二磷酸肌醇和一些无机磷分子,这些无机磷分子能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期2018-01-18

  • 提高日粮中钙利用率的方法
    ,为了克服天然植酸酶的缺点人们利用各种生产技术对酶分子进行改造以期能提高植酸酶的热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现在我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优化植酸酶使用最大化利用动物营养。当饲料中的钙含量过剩会形成不可溶的钙-植酸盐络合物,影响钙的吸收利用。在猪饲料中添加了植酸酶后可缓解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提高饲料中钙的利用率。但高剂量的钙又会对植酸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积极利用植酸酶植酸酶可水解植酸磷中的磷酸肌醇酯键,将植酸和植酸盐分解成肌醇和磷酸,提高饲料原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

    猪业科学 2017年7期2017-09-03

  • 植酸酶在饲粮中超量添加的研究进展
    519060)植酸酶在饲粮中超量添加的研究进展郝甜甜 杜红方∗(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 519060)植酸酶作为常规饲料添加剂已经普遍应用于饲粮中,用于分解饲料原料中的植酸,释放磷元素,降低用于提供有效磷的磷酸氢钙或其他原料的使用量。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植酸酶的添加量还远远达不到其应有的功效,超量添加植酸酶可以分解超过90%的植酸,还可以提高蛋白质、脂肪、淀粉及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植酸酶;超量添

    动物营养学报 2017年2期2017-04-12

  • 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50008)植酸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石海军(河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郑州 450008)磷作为一种必需矿物元素,在动物营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磷在畜禽及水产动物等主要用植物源性饲料中含量较高,但其中大部分以植酸及植酸盐的形式存在,难以被机体利用。大量未被利用的植酸态磷、未被摄食饲料直接溶散的磷以及未被吸收的磷酸盐随粪尿排出体外,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磷排放量超标已经成为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人们对养殖业的环境问题倍加关注,加之磷货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2期2017-03-09

  • 糖基化影响真菌植酸酶的胰蛋白酶耐受性
    糖基化影响真菌植酸酶的胰蛋白酶耐受性朱庆锋1,王志林2,崔百元1,张 琪1,陈 庄1,晏石娟1,贝锦龙1*(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基因中心,广州 510640;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动物科学研究所,广州 510640)通过重叠聚合酶链式反应,将黑曲霉植酸酶(AspergillusnigerNRRL 3135 phytase)第238~337位与第382~444位多肽片段的基因编码序列替换为烟曲霉植酸酶(AspergillusfumigatusATCC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11-29

  • 超剂量添加植酸酶对仔猪和育肥猪生长的影响
    校超剂量添加植酸酶对仔猪和育肥猪生长的影响高凌云 译自Journal of Swine Health and Production,Vol.24(2016),№2:98~99张配配 校目前的文献资料表明,超剂量添加植酸酶对保育猪生长的影响有较大的潜力,而对育肥猪的影响有限。这些影响似乎在平均日增重上的表现要大于在料肉比上的表现。如果日粮中的磷、氨基酸或其他养分水平处于临界状态,超剂量添加植酸酶产生的相对效应似乎会更大。植酸酶是一种用于释放植酸中磷(P)的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10期2016-11-17

  • 植酸酶技术专利分析
    450002)植酸酶技术专利分析黄 利,赵 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植酸酶是饲料、食品等工业的重要用酶。目前,尚未有针对植酸酶专利布局的研究报告。从专利申请趋势、国家分布、申请人分布等方面对国内外植酸酶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该领域的专利技术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我国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植酸酶;饲料;专利分析植酸(肌醇六磷酸)是谷物、豆类、油籽和坚果中磷的主要贮存形式,其含量为1%~5%。植酸具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8期2016-11-01

  • 猪用植酸酶产品功效的比较
    制图表猪用植酸酶产品功效的比较高凌云*译自 Journal of Swine Health and Production,Vol.24(2016),№2∶98~99夏俊花 校 何闪 制图表植酸酶产品在每单位酶释放的磷值上存在差异。同样,实验室对植酸酶活性的分析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比较植酸酶活性和添加水平时必须谨慎。一种可以比较不同植酸酶产品活性以确定不同产品间替代率的方法,是在指定的磷释放值(如,释放0.10%的有效P)上比较它们的功效。当植酸酶加入预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8期2016-09-28

  • 植酸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10007)植酸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田冬冬,江书忠,刘志强,肖淑华*(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发部,长沙 410007)超量添加植酸酶不仅可提高磷的利用率,还可改善能量、氨基酸、蛋白质和其他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饲料的利用率。近年来,随着环保压力增大,畜禽生产中超量添加植酸酶已成为饲料行业的通常做法,目的是快速降解并破坏日粮中植酸,减少磷使用,降低磷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文章对植酸酶的生物学功能、超量添加效应以及在畜禽生

    饲料博览 2016年11期2016-04-06

  • 植酸酶利益最大化
    闪 制图表将植酸酶利益最大化章薇,杨家军*译自 World Poultry,Vol.30(2014),№10:10~11贾良梁校何 闪制图表植酸酶在单胃动物饲用酶制剂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年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通过促进磷的消化吸收以及提高能量和氨基酸的利用率,当前优质的植酸酶有望使生产成本成倍缩减。尽管植酸酶已被广泛使用,其作用方式也已得到大量的证实,但有关确保其在动物体内发挥最大效益的最适添加剂量的探讨尚无定论。20年前,植酸酶添加剂量的行业标准是:肉鸡饲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1期2016-03-16

  • 超量使用植酸酶时所需的关键特性
    译超量使用植酸酶时所需的关键特性栗柱 译随着市售饲用商品植酸酶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其特性差异程度也在不断扩大。虽然正在进行的研发工作结果比较乐观,但种类太多使得我们直接对植酸酶进行比较变得非常困难。在评估超量使用(通常为正常添加量的3~4倍,旨在评估植酸酶消除抗营养因子的效果)植酸酶时,这一难题就变得更为棘手。植酸酶的固有热稳定性为此,我们需要一种在超量添加植酸酶时能够对植酸酶进行比较的新方法,更好地了解这些关键酶制剂特性——及其潜在的相互作用——可能就

    兽医导刊 2015年8期2015-03-25

  • 低磷低赖氨酸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骨骼发育的影响
    。通过添加外源植酸酶或其他手段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不仅降低饲料成本,而且有效缓解磷排放的环境压力。随着植酸酶被广泛认可和应用,市场上存在多种植酸酶产品,目前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较多。研究发现,在日粮有效磷缺乏的条件下添加植酸酶可释放谷物中的磷,提高磷的利用效率,但不影响猪的生长性能(Jendza等,2005)。Selle等(2008)研究认为,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代替约0.1%无机磷的推荐剂量,植酸酶在猪饲料中推荐量为500 FTU/kg。但这一添加水平趋于

    饲料工业 2015年2期2015-01-21

  • 黄金鲫肠道和肝胰脏对添加植酸酶的全植物蛋白饲料钙磷离体消化率的影响
    将植酸盐分解的植酸酶的存在。但在鱼体内天然存在的这种酶含量几乎没有,因而鱼体本身并不能利用植酸磷[1]。外源植酸酶的添加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植酸酶可以将植酸磷分解,这样不仅解决了植酸不能被鱼体利用的难题,还可以释放更多的磷,起到节约磷源的作用。由于不同种鱼的消化道和消化能力不同,不同的饲料原料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组成,所以鱼类对各种饲料有不同的消化能力[2]。现阶段对鱼类离体消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食性的鱼种,比如铜鱼(Brass gudgeon)[3

    饲料工业 2015年18期2015-01-21

  • 植酸酶对黄金鲫生长、饲料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
    殖水体的负担。植酸酶可以促进植酸盐的水解,磷酸根可以被动物吸收利用,所以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提高植物磷的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具有较好的效果[1]。目前,植酸酶在水产动物营养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鱼类的生产性能、骨磷沉积、消化酶活性及磷代谢等方面的作用[2-3]。研究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异育银鲫[4]、青鱼[5]和黄河鲤[6]等水产动物上,有关植酸酶对黄金鲫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体成分的系统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在全植物蛋白源的黄金鲫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研究对其生长

    饲料工业 2015年6期2015-01-18

  • 发芽、发酵对小麦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434025)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与磷酸(或磷酸盐)一类酶的总称,属磷酸单酯水解酶,主要存在于细菌和部分真菌中。在植物中,特别是谷物、麦类作物种子,植物植酸酶是其天然成分。研究表明[1-4],小麦中植酸酶活性虽不如某些微生物中提取的植酸酶活性强,但其添加效果与饲料中添加无机磷的效果相当。植物中的植酸酶活性受温度、p H、植物种子的种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5-6]。本研究采用发芽和发酵对原料进行处理后,通过测定小麦种子植酸酶的活性,探讨了饲料原料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23期2014-11-30

  • 饲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对奶牛磷消化吸收的影响
    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可提高动物对磷的利用率,有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能应用在奶牛日粮中。对具有瘤胃、回肠瘘管的泌乳奶牛5头(泌乳期188±35 d)进行试验,探讨外源性植酸酶、饲料颗粒长度对磷的消化程度进行评价。试验采用两个不完全拉丁方设计,饲粮中磷含量比NRC偏低一点,在各时期的后4 d,对全混合日粮、剩余日粮、瓣胃、回肠和粪便进行采样,分析总磷、无机磷和植酸磷。处理组对总磷无显著影响,添加植酸酶后植酸磷的摄入量减少,无机磷的摄入量增加,在全混合日粮中,混

    饲料博览 2014年7期2014-04-05

  • 植酸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266109)植酸酶属于磷酸单酯水解酶,是指可以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的一类酶的总称;近十年来植酸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且它的使用效果也得到了认可。植酸酶的种类主要有动物来源植酸酶、植物来源植酸酶和微生物来源植酸酶[1]。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与植酸形成稳定的螯合物,由于单胃动物体内没有植酸酶,所以不能利用这种螯合物,这就造成了饲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植酸酶可以水解植酸盐(主要是植酸磷),产生能够被动物利用的无机磷及其他矿物质,减少动物粪便中20

    饲料工业 2014年8期2014-04-05

  • 高效植酸盐降解细菌水拉恩氏菌JZ-GX1的植酸酶特性研究
    。在该过程中,植酸酶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土壤中绝大部分的植酸酶都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微生物是土壤有机磷的转化者。从植物根际或者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微生物,能够分泌胞外植酸酶降解不同类型的植酸盐,这已得到证实[5-7]。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是前期从马尾松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的高效植酸盐降解菌株,经测定具有较高的植酸酶活性,并且能够显著促进杨树和马尾松的生长[8]。植酸酶作用的主要特点是催化效率高,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1-04

  • 水产植酸酶的合理选择与科学使用
    0074)1 植酸酶及其特性1.1 植酸酶植酸酶即肌醇六磷酸水解酶,属于磷酸单脂水解酶,是一种具有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功能的生物催化剂,它催化植酸或植酸盐的水解产物是肌醇、无机磷及其它可能与植酸结合的物质,如钙、锌、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淀粉等。1.2 植酸酶的来源与酶学特性植酸酶在自然界的分布相当广泛,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都存在,只是在酶的活性与特性方面上有所不同。由于动物和植物来源的植酸酶的活性和作用效率较低,所以没有进行商品开发,对其的研究也

    饲料工业 2013年8期2013-04-08

  • 植酸酶在肉鸡日粮中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的抗营养因子。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盐)一类酶的总称,属磷酸单酯水解酶。猪和家禽等单胃动物肠道内植酸酶活性微弱,不能有效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因此,必须在单胃动物(猪、鸡等)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酸盐,这不仅增加了饲养成本,且饲料中大量不能被动物利用的植酸磷随粪便排出体外,也会污染环境。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在猪和家禽的饲料中应用植酸酶可以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粪便中有机磷的排放以及降低饲料成本[1-2]。目前,植酸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肉

    饲料博览 2013年5期2013-04-07

  • 不同发芽条件对蚕豆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发芽条件对蚕豆植酸酶活性的影响罗羽洧1解卫华2马 娟1郁志芸1(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1,南京 210038)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南京 210042)以蚕豆为试材,研究发芽过程中植酸酶在蚕豆不同部位的变化和性质。发芽蚕豆不同部位植酸酶活性呈现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子叶植酸酶在发芽第6天达最高值。超声波处理对发芽蚕豆胚根、子叶和胚芽植酸酶活性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以15 min超声波处理对胚根和胚芽植酸酶活性影响最大,5 min处理、10 min处

    中国粮油学报 2012年10期2012-11-23

  • 植酸酶对肉鸡胫骨指标和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体内缺乏内源性植酸酶,因而饲料中的磷和矿物元素很难被禽类利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致使饲料中的磷大量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而饲料中常添加无机磷来满足动物的生长需要。钙和磷是肉鸡骨骼的主要成分,骨骼是钙、磷的贮存场所,胫骨灰分及矿物元素浓度是衡量动物骨骼矿物元素储备状况的主要参数。植酸酶能够将植酸磷分解为肌醇和磷酸,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动物对植酸磷及其他养分的利用率[1-3]。本试验以快大型白羽肉鸡为试验动物,研究3种不同品牌植酸酶在不同磷酸氢钙添加水

    饲料博览 2012年12期2012-09-03

  • 植酸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家禽体内因缺乏植酸酶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通常需要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以满足肉鸡的需要。这样既提高了饲料成本,又导致植物性原料中的磷源浪费。此外,植酸作为抗营养因子,也影响家禽对许多金属阳离子、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利用。添加植酸酶能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并释放出无机磷及与植酸结合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为肉鸡所利用,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减少无机磷的添加、粪磷的排泄和环境污染,因此,植酸酶的开发与利用是目前广大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8-15

  • 饲粮中添加细菌植酸酶对肉鸡代谢能、营养保留和内源性损失的影响
    试验研究外源性植酸酶(EC3.1.3.26)对肉鸡日粮表观代谢能(AME)、干物质消化率(DMD)、氮(NR)、氨基酸和矿物质残留的影响,并采用唾液酸(SA)排泄量来测定内源性损失。试验选用32只罗斯308雄性肉鸡进行饲养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设4个处理,每处理组8个重复。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C、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植酸酶250、500和2 500 FTU。制定除有效磷(2.3 g·kg-1非植酸磷)以外其他营养充足的日粮配方。经48 h吸收代谢之

    饲料博览 2012年7期2012-04-13

  • NSP酶对植酸酶降解植酸效率影响的报告
    )NSP酶对植酸酶降解植酸效率影响的报告刘永辉①周佳萍②孙小沛③ 杨在宾③*(①山东省大发饲料有限公司 济南 250306 ②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北京 ③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本试验旨在研究NSP酶对植酸酶降解植酸效率的影响。试验以肉鸡常用豆粕为研究材料,设6个处理,试验I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酶制剂,试验II组添加0.5FTU/g植酸酶,试验III、IV、V、VI组分别在试验II日粮基础上添加纤维素酶20U、果胶酶20U、木聚糖酶20U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7期2011-11-12

  • 不同植酸酶的热稳定性和生物学活性比较
    种原料基本不含植酸酶。目前,肉鸡饲养中多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主,肉鸡消化道内虽有部分饲料、消化腺、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但酶活微弱,其对植酸磷的利用率不到10%。目前主要通过添加外源植酸酶降低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外源植酸酶发挥功效的前提是到达胃肠道时具有生物学活性,而饲料制粒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蒸汽的加入和压模机的强力摩擦,使得植酸酶的活性受到损害。因此,提高植酸酶热稳定性对于植酸酶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3种植酸酶产品的热稳定性及其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

    饲料工业 2011年20期2011-08-09

  • 植酸酶在斑点叉尾鮰和罗非鱼饲料中的应用
    展,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提供磷源的方法之一。植酸(phytic acid)的化学名称是环己六醇六磷酸酯,分子式为C6H18O24P6,分子量为660.8,是一种黄色液体,呈强酸性,易溶于水。植酸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对其它离子有很强的络合性。植酸酶(肌醇六磷酸酶)是能将植酸 (肌醇六磷酸)分解为肌醇和无机磷的一类酶的总称。植物蛋白消化率低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植物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在有些植物中植酸的含量高达70%以上。在畜禽饲粮中添加植酸酶

    饲料工业 2011年24期2011-08-09

  • 耐热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及骨骼钙磷含量的影响
    邹增丁 程时军植酸酶应用于饲料中已有多年的历史,随着对植酸酶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研究的深入,植酸酶在饲料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植酸酶本身的耐热性问题,高温制粒料中使用植酸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及风险。酶通常在干燥的状态下较稳定,能保留较高的酶活,但在饲料高温制粒的湿热环境中较易变性失活,因而限制了植酸酶在颗粒料中的应用。因此,本研究在低磷日粮中添加耐热植酸酶及普通植酸酶,探讨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清、骨骼中相关指标的影响,为在颗粒饲料中合理选用植酸酶提供指导

    中国饲料 2010年3期2010-09-03

  • 饲用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境造成了污染。植酸酶是一种能水解植酸的酶类,在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粪便中有机磷的排放以及降低饲料成本方面的效果已被广泛证实[1-2]。因此,植酸酶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植酸酶在天然材料中的产量很低,酶的耐热性不能完全满足饲料的加工过程,酶在动物消化道环境中的稳定性也亟待提高。近年来,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1 植酸酶的来源植酸酶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泛。小麦、大豆、玉米、大麦、

    饲料工业 2010年16期2010-08-15

  • 植酸和植酸酶对饲喂纯化饲粮的生长肉鸡回肠中循环的内源性矿物质和氨基酸的影响
    粮来研究植酸和植酸酶对肉鸡回肠中循环的内源性矿物质和氨基酸的影响。试验共96只鸡,将17日龄的雌性AA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试验采用2×2因子,设2个植酸磷水平(2.0和4.0 g·kg-1),并考虑其是否存在大肠杆菌来源的植酸酶(500 FTU·kg-1),饲喂到21日龄。结果表明,植酸显著降低了回肠中的循环的Fe(15%)和 Cu(18%)(P<0.05),而对 Mn、Zn、Mg、K、Ca无显著影响(P>0.05)。添

    饲料博览 2010年4期2010-04-13

  • 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及植酸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蛋白质的利用,植酸酶的应用缓解了这些问题 (康伟等,2005;朱海东和周晓云,2005)。目前,植酸酶在饲料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植酸酶的一些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如pH、热稳定、底物的特异性及晶体结构等。本文综述了植酸的特性和植酸酶的研究进展及在饲料中的应用。1 植酸的特性及抗营养作用1.1 植酸的特性 植酸即肌醇六磷酸,分子式为C6H6[OPO(OH)2]6是一种淡黄色黏稠状液体,易溶于水、95%的乙醇、丙酮、甘油等。它的6个磷酸基团具有强大

    中国饲料 2010年16期20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