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

  • 采用柑橘叶片功能性氮含量无损监测模型的调控施氮方法
    损监测模型的调控施氮方法刘智业1,杨 群1,凌琪涵2,魏 勇2,宁 强1,孔发明1,张跃强1,2,3,石孝均1,2,3,王 洁1,2,3※(1. 西南大学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5;3. 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重庆 400716)为实现柑橘氮素管理的定量化,该研究以5年生‘春见’橘橙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对照施氮处理N0、N1、N2、N3(施氮量分别为0、50、100、200

    农业工程学报 2023年7期2023-06-12

  • 不同施氮水平玉米种植地施入有机物料对白浆土养分性状的影响
    K2(0水平,不施氮)、N1P2K2(1水平=2水平×0.5,减量施氮)、N2P2K2(2水平,推荐施氮)和N3P2K2(3水平=2水平×1.5,过量施氮)4个施氮水平。N0P2K2、N1P2K2、N2P2K2和N3P2K2 4个处理下的施氮量分别为0、90、180和270 kg/hm2,各处理间P2O5和K2O的施用量相同,分别为75 kg/hm2和80 kg/hm2。试验采取双因素双向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不同施氮量下设置4种不同有机物料处理,以有机物料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3-28

  • 施氮对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施,有研究表明,施氮能够通过降低凋落物的C/N,提高凋落物的品质加快其分解,同时也可通过改变林地有效氮的供应水平促进凋落物分解[8-9]。然而,也有研究认为,施氮对凋落物分解没有明显影响,甚至产生抑制分解的作用[10-11]。另一方面,施氮可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数量和活性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12],进而改变土壤碳输出。尽管目前关于施氮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也开展了较多的研究,然而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现有的研究表明,施氮处理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

    森林工程 2022年6期2022-11-24

  • 不同氮素添加频率模拟氮沉降对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1) 高频与低频施氮均能增加桤木叶、枝、皮、根、总生物量及碳储量, 其中高频施氮显著增加根生物量及碳储量, 较对照增加了22.98%、24.05%; 而低频施氮显著增加叶、干生物量及枝、叶碳储量。(2) 低频与高频施氮均显著降低了桤木林下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 较对照分别降低67.95%、83.97%和79.73%、70.27%, 对碳含量影响不显著。(3)高频与低频施氮均显著增加L层(0—20 cm)凋落物生物量及L层和F层(20—40 cm)凋落物碳储量

    生态科学 2022年5期2022-08-04

  • 建植密度和施氮水平互作对老芒麦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意义。建植密度与施氮是老芒麦种子生产中的重要农艺措施[7]。因此,本文探讨了不同建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老芒麦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为老芒麦种子丰产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选育的老芒麦品种DJ-01。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海拔580~739 m的新疆农业大学三坪实习基地,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日照充足,具有非常丰富的光照资源,年日照时数为2 829.3 h,年降水量228.7 m

    草食家畜 2022年4期2022-07-20

  • 施氮模式对连作辣椒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要:【目的】研究施氮模式对连作辣椒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以常规化肥处理为对照,设置5种施氮模式,研究辣椒植株生长状况、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结果】优化施氮模式能够促进辣椒植株生长,提高辣椒产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常规施氮+菌剂+增效剂处理的辣椒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产量最高,土壤pH值、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保持较高水平。【结论】常规施氮+菌剂+增效剂处理模式能够改善土壤肥力,提高辣椒产量,该施肥模式可在辣椒生产中进行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4期2022-07-15

  • 不同施氮玉米田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及对土壤质量的指示作用
    2·a)4个不同施氮水平的处理,分析了各处理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多度、属丰富度、成熟度指数、富集指数、结构指数等生态指数及复合代谢足迹的影响。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法分析了土壤线虫的群落组成情况,并采用置换多元方差分析检验了不同施氮处理间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适量施氮使线虫的总多度、食细菌线虫和植食线虫的多度显著增加,使食真菌线虫和杂食捕食线虫多度显著减少,进而导致线虫群落的组成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同时也使线虫群落的属丰富度显著降低。此外,随着施氮水平的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3期2022-04-18

  • 矮化中间砧苹果施氮位置影响细根分布、氮素吸收和产量品质
    《矮化中间砧苹果施氮位置对细根分布、氮素吸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作者刘照霞等)报道,为明确矮化中间砧苹果树合理的施肥位置,减少氮肥的浪费,试验于2018 年和2019 年,以烟富3 苹果/SH6/八棱海棠为试材,借助15N 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萌芽前在树冠投影范围距树干由近及远的3个水平距离——内环、中环和外环施氮对新梢旺长期细根和土壤15N 分布、树体15N 吸收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苹果细根(直径≤2 mm)根长密度均在水平方向

    中国果业信息 2021年10期2021-12-07

  • 施氮对胡麻大豆间作体系胡麻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的影响
    田间试验,探讨了施氮对胡麻大豆间作体系胡麻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胡麻/大豆间作都能促进胡麻株高和茎粗的生长;除了苗期生长阶段,在一样的氮肥施加水平条件之下,在胡麻各个生长阶段测量地上干物积累的数量单作处理明显不如间作处理。这两种模式下胡麻的地上干物质积累量都是遵循跟随施氮量不断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在苗期,胡麻的干物质主要分配给叶片和茎,叶片占60%以上,以后各时期叶片所占比例一直在减少,氮肥的施加对胡麻干物质的分配影响极小。氮肥的合理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2021-11-25

  • 施氮量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优质稻抗倒能力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研究并明确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性状的影响以及植物调节剂对水稻抗倒伏性能、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水稻生产中合理施氮和抗倒伏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优质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46)为材料,通过设置7种(0、210、240、270、300、330、360 kg/hm2)施氮水平,并在各施肥水平下均增设植物调节剂喷洒处理,研究发现株高、节间长度、茎秆抗折力、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在不同施氮量和植物调节剂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施氮量增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6期2021-05-06

  • 一次性施入氮肥的模式可鉴
    研究对象,设①不施氮肥(CK)②农民习惯施肥③实时氮肥管理④精确定量施氮⑤一次性施肥5个处理,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稻田CH4和N2O排放特征,结果如下。1.与CK相比,农民习惯施肥、精确定量施氮、实时氮肥管理和一次性施肥显著增加了稻田CH4和N2O排放。2.农民习惯施肥、精确定量施氮和实时氮肥管理稻田CH4排放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一次性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CH4减排27.5%。3.实时氮肥管理和一次性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稻田N2O排放分别减少了23.1%

    腐植酸 2020年4期2020-12-20

  • 优化施氮对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大多数局限于单季施氮量和栽培措施对作物生理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而关于夏玉米氮肥施用方式对作物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水分利用率等综合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郑单958和登海618为试验材料,从夏玉米种植大省——山东省境内选取泰安和德州2个试验点,探究农户传统施氮(FN)、专家施氮(SN)和优化施氮(ON)3种施氮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山东省夏玉米肥料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与材料试验于2017—201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8期2020-09-09

  • 玉米-大豆间作和减量施氮对玉米生长、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超量使用化肥,偏施氮肥,不仅导致大量氮素流失,氮肥利用率降低,而且易因硝态氮的淋失造成水体污染[1-2]。研究表明,间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减少氮素流失[3- 5],特别是豆科禾本科间作能够有效利用两种作物间形态与生理作用的互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最终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6-10]。也有研究表明,玉米-大豆间套作模式具有保肥、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11],且在此种植模式下,减量施氮能充分发挥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12],减少氮

    西北农业学报 2020年8期2020-08-27

  • 不同施氮模式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目前,关于指数施氮对福建柏生长和根系形态特性影响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采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2种施氮模式,研究1年生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形态对施氮量的响应,并采用洛伦兹模型和抛物面模型对苗木根系生物量与苗高、地径关系进行拟合,探究福建柏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关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最佳施氮模式和施氮水平,旨在为福建柏幼苗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温室大棚(11913′51.18″ E,

    林业科学 2020年7期2020-08-14

  • 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5 kg/hm2施氮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9 923.22 kg/hm2。从周年经济效益来看,油菜-绿肥轮作方式下262.5 kg/hm2施氮处理下周年经济效益最高,为15 496.89元/hm2。轮作后,土壤有机质周年含量以绿肥-水稻升高最为明显,上升3.3 g/kg。关键词 水稻;轮作;施氮;土壤养分变化;产量中图分类号 S344.1+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3-0152-05Abstract In order to c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13期2020-07-14

  • 覆膜与施氮对花生生育中期叶绿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花生品质。但过量施氮会导致花生地上部分倒伏,叶片面积增加而相互遮蔽,降低群体透光率和净同化率。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施用氮肥最多的国家,其氮肥利用效率过低,引发土壤酸化、水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众多学者研究表明,一定施氮范围,施氮可提高冬小麦、冬油菜等作物的地上干物质、光合速率、叶绿素以及产量[4,5]。地膜覆盖是将薄膜覆盖在地表,用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温保墒,促进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地膜通过截获太阳光照从而增强太阳辐射的能力,提高净光合速率

    节水灌溉 2020年2期2020-05-25

  • 轮作体系下麦/油减量施氮与水稻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壤中残留的氮占总施氮量的15%~30%,最高的可达40%。残留的氮主要以无机氮、固定态氮等形式存在,容易被后茬作物吸收利用[4-5]。前人研究表明,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若考虑小麦季氮肥的后效作用,则玉米季氮肥用量可下调6.5%[6]。在水旱轮作体系下,合理配施氮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养分积累量[7-8]。但是,目前在周年轮作体系的施肥量设计中并未充分考虑前茬残留养分的作用。严奉君等[9]研究表明,秸秆覆盖条件下,氮肥运筹以基肥∶蘖肥∶穗肥用量比为3∶3

    浙江农业学报 2019年11期2019-11-29

  • 地膜玉米免耕轮作春小麦水氮生产力对灌水施氮水平的响应
    ·hm-2(传统施氮,N3)、180 kg·hm-2(较传统施氮减量20%,N2)、135 kg·hm-2(较传统施氮减量40%,N1)。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52 m2(5.2 m×10 m)。各处理均施磷肥P2O5150 kg·hm-2,与氮肥播种前一次性穴施,冬季灌水1 200 m3·hm-2。灌溉方式采用管灌,以水表计灌溉量。小麦生育期人工控制杂草、病虫害,其他田间管理均与当地高产田一致。1.3 试验准备试验于2015-2018年

    麦类作物学报 2019年7期2019-07-24

  • 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短期响应
    氮沉降实验都是在施氮后的一个月内进行两次测量,缺少全天候,高频率连续监测数据,土壤呼吸对氮沉降刺激的瞬时响应的研究仍比较薄弱。因此本实验基于LI-COR8150土壤碳通量系统对施氮后的土壤呼吸变化进行连续观测,探究1)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瞬时响应动态,2)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油松(Pinustabuliformis)是我国暖温带森林的主要建群种,是太岳山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为用材树种,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也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重要的

    生态学报 2018年22期2018-12-20

  • 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根系生长与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种,每个品种设置施氮量为0(N0)、100(N1)、200 (N2)mg/kg 3个处理,研究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根系生长与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后10、25 d和40 d,与N0和N2处理相比,N1处理有利于两品种保持较高的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根系总体积;有利于提高两品种栽后10 d直径≤2 mm、栽后25 d直径为>2~≤5 mm和栽后40 d直径为>5~≤20 mm和>20 mm的根系体积,促进生长前期纤维根生长及根系增粗分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8期2018-11-22

  • 适宜灌水施氮方式提高制种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
    宋 雪适宜灌水施氮方式提高制种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漆栋良1,2,胡田田1※,宋 雪3(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2. 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 434025; 3.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 450002)为通过不同灌水施氮方式调控干旱区作物收获指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制种玉米“金西北2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为期2 a的田间试验。试验采用灌水方式(交替灌水、固定灌水、均匀灌水)与施氮方式(交替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21期2018-11-06

  • 不同施氮水平对紫云英腐解与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水平下紫云英腐解特征及对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为南方稻田冬季绿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田养分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法将紫云英装入尼龙网袋内后置于水稻盆中,设不同的施氮水平(A:不施氮;B:减氮40%,1.8 g/盆;C:常规施氮,3.0 g/盆),分别于装盆后第3、6、10、20、30、40、50、60、70、80和90 d取样测定紫云英全氮含量,并于网袋取走后收集土样测定土壤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结果】不同施氮

    南方农业学报 2018年9期2018-09-10

  • 氮肥运筹对地下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
    ,通过设置不同的施氮量和施氮次数,研究地下滴灌氮肥运筹管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促进水氮调控更加科学合理,为地下滴灌系统应用推广提供依据[10-14]。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区概况黑龙江省水利科技试验研究中心位于东经126°46′,北纬45°22′之间。属于中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气温在3~4 ℃之间,无霜期在100~160 d,年平均降水量多介于400~650 mm。每年春季(3-5月)回暖快、干燥、多大风,

    节水灌溉 2018年3期2018-04-12

  • 莴苣施用氮肥效果初报
    3月开展莴苣不同施氮量肥效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莴苣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闽清县云龙乡际下村,土壤类型为灰黄泥土,土壤含有机质22.9 g/kg、碱解氮 94.4 mg/kg、有效磷68 mg/kg、速效钾151 mg/kg,pH值5.7,前作为水稻。1.2 供试材料氮肥为尿素(N 46%),磷肥为钙镁磷(P2O512%),钾肥为硫酸钾(K2O 50%)。供试莴苣品种为‘红剑’莴苣。1.3 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12期2017-05-09

  • 施氮对不同耐氮性甘薯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条件下,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纯氮量分别为0、120、240 kg/hm2),研究施氮量对不同耐氮性甘薯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耐氮性存在差异,不施氮条件下,济薯26块根产量显著高于徐薯32, 施氮条件下则相反,济薯26施氮条件下减产幅度均显著高于徐薯32。随施氮量增加,两品种地上部干重和T/R值均显著提高,块根干重显著降低。施氮促进两品种生长前期干物质向侧枝茎叶的分配,生长中期向侧枝生长点的分配,生长末期向侧枝茎叶和侧枝生长点的分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3期2017-03-29

  • 句容市葡萄生产上氮肥总量控制肥效试验初报
    明,70%的优化施氮处理表现最好,但为保证葡萄来年长势与生产量,生产上氮磷钾肥配比推荐为1∶0.40~0.60 ∶1.40~1.95。因此,建议葡萄生产上施氮仍以优化施氮处理为佳,且在膨果期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并合理配制氮磷钾肥比例,以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葡萄;氮肥总量控制;肥效;句容市为摸清氮肥用量对葡萄生产的影响,优化葡萄栽培中的氮肥用量,2016年笔者开展了葡萄氮肥总量控制肥效试验,并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为基础进行对比施肥试验研究,同时开展氮肥修正优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1期2017-03-08

  • 氮肥运筹对“华麦5号”大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试验材料,设不同施氮总量和前后期不同施氮比例2个因子,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华麦5号”大田生长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运筹对“华麦5号”农艺性状和生育进程均有一定影响;氮肥不足直接制约“华麦5号”产量水平的提升;在播期相对偏早时,每667 m2施氮总量为16 kg、前后期氮肥配比6∶4处理,既能获得高产又可保证小麦生长安全,而在播期相对延迟时,每667 m2施氮总量为20 kg、前后期氮肥配比7∶3处理最有利于小麦生长且获得高产。华麦5号;氮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1期2017-03-08

  • 安阳县合理施用肥料对策建议
    议每667 m2施氮9 kg,五氧化二磷4 kg,氧化钾3 kg;目标产量为300~400 kg/667 m2的地块,建议每667 m2施氮10~12 kg/667 m2,五氧化二磷5 kg,氧化钾3 kg;目标产量为400~500 kg/667 m2的地块,建议每667 m2施氮12~13 kg,五氧化二磷6 kg,氧化钾4 kg;目标产量>500 kg/667 m2的地块,建议每667 m2施氮13~15 kg,五氧化二磷7 kg,氧化钾4 kg。2.

    河南农业 2017年3期2017-02-02

  • 早熟杂交晚粳“申优17”在崇明地区试种初报
    在每667 m2施氮总量为24 kg、前后期施氮比例为8∶2时,最易获得高产,也最有利于氮肥的综合利用;在机插株距为16 cm、行距为30 cm、每667 m2施氮量为24-26 kg、前后期施氮比例为8∶2时,穗型、千粒重、有效穗数三因子能协调均衡发展,较易获得高产。申优17;产量;生育特性;肥料运筹;机插密度随着崇明经济的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耕地面积有逐年缩小的趋势。在新形势下,如何确保崇明县粮食安全稳定生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水平及优化茬口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3期2016-12-10

  • 适当的氮素施用量提高火龙果产量
    ,火龙果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T2处理最高,为18557.42千克/公顷,比对照增产32.63%;火龙果单果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间果形指数差异不明显。施氮对火龙果果实N、K含量影响较大,其分别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先降低后增加,施氮对P含量影响较小。总体上,施氮增加了果实中花青素含量, 以T2处理最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实中可溶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总酚含量。施氮处理维生素C、类黄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农家顾问 2016年10期2016-11-21

  • 不同施氮条件下配施锌肥对大蒜生长发育 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54000)不同施氮条件下配施锌肥对大蒜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刘红耀1,温丽华2,赵素英3,赵红彬3(1.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邯郸056001;2.邯郸学院,河北邯郸056001;3.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邢台054000)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正常施氮施氮量300mg/kg)和过量施氮施氮量600mg/kg)条件下,研究了配合施用锌肥3mg/kg对大蒜苗期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施氮会对导致苗蒜生长严重减缓、长势明显较弱;苗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3期2016-09-22

  • 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超级粳稻生长发育和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为试材,设置不同施氮量和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以研究该品种的产量及氮肥利用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基蘖肥(BTF)与穗粒肥(EGF)比为8 ∶2或7 ∶3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6 ∶4时,中氮水平更有利于产量提高;同一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总吸氮量增加,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收获指数降低。在中低氮处理下,穗粒肥比例越高越有利于产量、总吸氮量和氮素回收率增加,而高氮处理下基蘖肥 ∶穗粒肥为7 ∶3时更为有利;同一施氮量下,穗粒肥比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4期2016-06-14

  • 不同施氮水平对糯玉米产量的影响
    360公斤/公顷施氮水平,通过对吉糯6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糯玉米产量性状影响明显。糯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增加施氮量会提高产量,但过高的施氮量会使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关键词:施氮; 糯玉米;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3.019糯玉米起源于中国西双版纳,糯玉米胚乳具有特殊的淀粉结构,所以有独特的风味,不仅作为鲜食玉米,而且糯玉米粉也可

    吉林农业 2016年2期2016-05-30

  • 果园土壤中鼠茅草的降解特性及其对氮素供应的影响
    2的土壤碳固持;施氮肥加快鼠茅草的降解,同时增加其稳定有机碳的相对含量,对土壤固碳量影响不大;鼠茅草枯萎还田后对土壤氮素的固持量为39~65 mg/kg,因此在中低肥力土壤施肥时应适当地补充60~100 kg/hm2氮素,避免微生物和果树争肥,同时提高土壤肥力。关键词:苹果园;固持;施氮;二氧化碳释放我国苹果园有机质含量偏低,施用氮肥使土壤碳氮比(C/N)降低,导致土壤板结、保肥性差等问题。据统计,胶东果园C/N由1984年的9.45降低到2012年的7.

    草业学报 2016年3期2016-04-27

  • 不同施氮水平对湘南稻作烤烟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3000)不同施氮水平对湘南稻作烤烟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罗建钦1,齐永杰1,邓小华2*,黄崇峻1,黄聪光1,徐文兵1,方 明3,王生才3(1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530001;2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3湖南省烟草公司郴州市公司,郴州423000)摘 要:为明确郴州欧阳海基地单元稻作烤烟的施氮量,调查分析了3种施氮水平下的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1)较高的施氮量对烟株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烤烟生长优势较明

    作物研究 2016年2期2016-04-01

  • 连续两年施氮对15龄混作禾草草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070)连续两年施氮对15龄混作禾草草地的改良效果研究曹文侠,刘皓栋,李文,徐长林,李小龙,师尚礼(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70)摘要:以1999年建植的5个不同禾草组合混作草地为对象,研究连续两年不同施氮量75 kg/hm2(N1),150 kg/hm2(N2),225 kg/hm2(N3)和0 kg/hm2(CK)对草地生产力的提升及群落特征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

    草业学报 2015年9期2016-01-28

  • 施氮对杉木幼苗生长情况及养分分配的影响
    [目的]对不同施氮水平(高氮、低氮、对照)下杉木幼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养分分配进行研究。[方法]测定杉木幼苗的胸径、树高以及叶片、茎、根氮含量。[结果](1)不论是施氮1个月后还是施氮5个月后,各处理下杉木幼苗的胸径和树高大小比为:高氮处理>低氮处理>对照处理。同一时间段下,杉木幼苗的胸径大小比为:高氮处理>低氮处理>对照处理,树高的变化趋势与胸径的一致。(2)同一处理水平下,施氮5个月后各个植物器官氮含量均大于施氮1個月后;同一时间段下,相比于对照CK,高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5期2015-07-13

  • 过量施氮对旱地土壤碳、氮及供氮能力的影响
    12100)过量施氮对旱地土壤碳、氮及供氮能力的影响刘金山1, 戴 健1, 刘 洋1, 郭 雄1, 王朝辉1,2*(1 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712100)【目的】过量施氮会影响土壤有机碳、氮的组成与数量,进而改变土壤供氮能力,但关于西北旱地长期过量施用氮肥后土壤有机碳、氮及土壤供氮能力变化的研究尚缺乏。本文在长期定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年1期2015-01-28

  • 均匀施氮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及产量形成
    (两侧沟同时均匀施氮)、交替施氮(两侧沟交替施氮)和固定施氮(始终给一侧沟施氮)3种处理。各处理施氮量均为每公顷200千克,氮肥选用尿素,分3次开沟施入,基施50%,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各追肥25%。分别在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监测0~100 厘米土层各层(每20厘米一层)植株下方、植株左侧和右侧的玉米根系长度,并根据采样土体折算根长密度,收获后测定产量。监测期内,根长密度大小表现为均匀沟施、交替施氮、固定施氮。均匀施氮在监测生育期内维持了较大根量,植株左右

    农家顾问 2014年9期20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