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细胞

  • 结肠组织细胞肉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 例
    401120组织细胞肉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恶性肿瘤,该肿瘤起源于网状内皮系统。由于组织细胞肉瘤发病率低,人们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又缺乏特异性,因此术前诊断极为困难。另外,对于组织细胞肉瘤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2020 年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了1 例原发于结肠的组织细胞肉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历资料患者女,22 岁,2020 年1 月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高热,最高达39.4 ℃,于当地医院给予左氧氟沙星、头孢类药物

    癌症进展 2023年14期2023-10-14

  • 眼部组织细胞增生症诊疗进展
    ,何为民眼部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罕见的成人及儿童均可发病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该类疾病的诊疗存在巨大困难。随着对组织细胞增生症分子机制的研究,BRAFV600E突变基因的发现使人们对组织细胞增生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使多数患者能够得到针对性的治疗。诊断的金标准发展为组织病理活检联合突变基因的检测,治疗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手术切除治疗,靶向治疗对MAPK-ERK通路中突变基因阳性的患者也有极好的疗效。但是眼部组织细胞增生症类型众多且常常

    国际眼科杂志 2023年10期2023-09-27

  • 北京协和医院首次揭示中国成年LCH患者病变组织基因突变谱
    队关于“成人组织细胞病的基因突变谱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在Leukemia杂志上发表,首次揭示了中国成年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者病变组织的基因突变谱。研究发现,成人患者的突变谱与儿童患者存在明显不同。组织细胞病是一组起源于树突状细胞或巨噬细胞的罕见血液疾病。尽管已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和Erdheim-Chester病(ECD)中发现BRAF、MAP2K1、ARAF等多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基因存在激活突变,但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2期2022-12-06

  • Rosai-Dorfman病12例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
    巴结病的窦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RDD曾被认为是一种反应性、非肿瘤性疾病,近年来部分支持RDD克隆性的证据已被发现,但由于RDD较为罕见,伴有基因改变的RDD常为个案报道。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实现了全基因组高通量、低成本和快速化检测,已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回顾性分析12例RDD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材料,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并结合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9期2022-11-04

  • 沙利度胺成功治疗皮肤Rosai-Dorfman病一例
    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由Rosai和Dorfman于1969年首先报道,仅累及皮肤者少见,称为皮肤Rosai-Dorfman病(cutaneous Rosai-Dorfman disease,CRDD),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个例报道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面部出现暗红色和淡黄色丘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11期2022-10-25

  • 类似转移性乳腺癌的Rosai-Dorfman病1例
    、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带状浸润,部分组织细胞胞浆内可见多个形态完整的淋巴细胞(图2,见封底)。免疫组化:组织细胞CD68(+),CD1a(-),S100(+)(图3 见封底)。病理诊断:(右下颌)结合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考虑Rosai-Dorfman 病(RDD)。后行右腋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示淋巴结结构尚存,窦区扩张,低倍镜下与皮损病理相似,呈“明暗相间”的组织学特点,暗区主要为增生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明区富于组织细胞,部分组织细胞表达S100,并见“伸入现象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10-15

  • 血液有何作用
    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同时将细胞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如尿酸、尿素、肌酸等,运送到肺、肾、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2.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和其他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必须通过血液传递到各组织器官,从而对它们的活性进行调节。3.保护: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巨嗜细胞、单核细胞和各种抗体、补体,具有强大的免疫功能,充当人体的卫士,能抵抗体内和外界各种有毒物质的侵袭,在细胞和体液的自我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8期2022-04-02

  • 肺散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
    多边形或圆形组织细胞样细胞构成,细胞界限较清,胞质丰富,淡嗜伊红色,呈细颗粒状。胞质内易见吞噬现象,吞噬的细胞以淋巴、浆细胞为主,偶可见红细胞。在吞噬的细胞周可见一圈完整的“空晕”。核呈圆形或不规则,大小不一,大多偏位,核膜较薄,染色质细致,核仁突出,可见少数多核巨细胞出现,未见核分裂象(图4)。部分区域可见呈片的泡沫细胞样组织细胞分布,背景混杂有多量成熟的淋巴、浆细胞,散在或成片聚集,形成暗区。背景可见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增生,未见血管炎改变。病变区相邻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03-22

  • 结外型Rosai-Dorfman病7例临床病理分析
    种伴炎症和窦组织细胞增生的慢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非朗格汉斯窦组织细胞增多[1],其发病年龄14.8~51.4岁[2]。2016年组织细胞学协会将RDD划分为组织细胞的“R组”,皮肤RDD被单独划分为组织细胞的“C组”[3]。RDD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分为淋巴结型、结外型和混合型[4]。RDD镜下组织学形态多样,典型特点是结内淋巴窦广泛扩张和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同时组织细胞吞噬淋巴细胞、红细胞和浆细胞[4]。RDD与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an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11期2021-12-23

  •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一例
    ;G:镜检见组织细胞丰富,体积大,并可见组织细胞吞噬淋巴细胞(箭)(HE×200);H: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组织细胞对S-100蛋白呈阳性反应(箭)(IHC×100)Fig.1 A 57-year-old male with Rosai-Dorfman disease in the right temple.A~C:MRI showed an abnormal signal nodule in the right temporal region(arrow

    磁共振成像 2021年9期2021-11-27

  • 腹膜后组织细胞肉瘤累及十二指肠和胆囊一例
    2.病理科)组织细胞肉瘤临床少见,其发生于腹膜后并累及胆囊和十二指肠者更是罕见。该肿瘤诊断十分困难,需与多种肿瘤鉴别,预后极差。现将湖南省人民医院对一例腹膜后组织细胞肉瘤累及十二指肠和胆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病例患者男性,67 岁,因“脑梗塞”在外院住院期间突发右上腹部疼痛伴右侧肩背部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及腹部CT平扫检查,提示右肝下缘囊性占位,与十二指肠关系密切。3 d后患者转我院进一步治疗。该患者既往有“脑梗塞、高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年8期2021-09-07

  • 肺实质及肺内淋巴结Rosai-Dorfman病1例
    炎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增生,胶原沉积(图2B)。高倍镜下可见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并见组织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淡染或嗜酸性,胞核大、圆形,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缺如,胞质内可见吞噬数量不一、形态完整的淋巴细胞(图2C)。另见肺内淋巴结1枚,其内同样可见多量组织细胞聚集及吞噬淋巴细胞现象(图3)。免疫表型:实变区示CD68(图4)、S-100均为组织细胞阳性,CK上皮阳性,IgG多量浆细胞阳性,IgG4少量浆细胞阳性,Ki-6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3期2021-04-25

  • 多发性骨髓瘤伴结晶体储存组织细胞增多症1例
    色小体;易见组织细胞,其胞体大(20~35 μm),不规则,核类圆形、胞质量丰富,灰蓝色(图1)。骨髓活检HE染色观察:浆细胞散在、小簇分布,中等大小,核偏位或居中;组织细胞大量增生,其胞体大,核小,居中或偏位,胞内储备大量嗜酸性结晶体物质,呈棒状结构,密集堆积(图2)。骨髓活检免疫表型:浆细胞内包涵体和组织细胞内储存的大量嗜酸性结晶体物质中CD138(图3)、CD163(图4)、Igκ(图5)均阳性,Igλ(图6)阴性,提示胞内结晶体均为Igκ沉积。FI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11期2020-12-30

  • 在引导学生制作教具中培育学生素养 ——以“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具的制作为例
    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些都是客观的、抽象的、有形的动态生理过程,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感觉抽象难懂。同时在学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知识时,学生还会遇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不理解气体扩散原理。(2)气体交换的原理基本上依靠理论推理分析,进而找出气体的扩散方向,学生感到枯燥,无法体验学习的乐趣。(3)从教材插图上看不出气体交换过程中血液颜色的动态变化过程,容易混淆动脉血和静脉血。(4)从教材插图上难以看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细胞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年5期2020-12-11

  • 胸壁软组织Rosai-Dorfman病一例及文献复习
    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是一种原因不明,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被归类为非Langerhans 细胞组织增生症,SHML 组织病理学特征于1965 年首先由Destombes 进行描述,1969年由ROSAI和DORFMAN 首先报道[1]。其特征是窦组织细胞增生伴淋巴结肿大及组织细胞胞质内吞噬完整的淋巴细胞。临床特点是双侧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7期2020-09-08

  • 中枢神经系统Rosai-Dorfman病4例临床病理分析
    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 SHML),于1965年由Destombes[1]首次描述,并在1969年被Rosai和Dorfman认可为独特的临床病变[2]。文献报道43%的病例有结外受累,其中不足5%的病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罕见[3]。中枢神经系统RDD由于发病罕见、组织形态复杂及背景纤维胶原化的影响,极易误诊。本文现报道4例中枢神经系统R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5-22

  • S-100阳性泛发性幼年黄色肉芽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格汉斯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多为单发皮疹,少数患者可多发,肿瘤细胞表达CD68,一般S-100阴性、CD1a阴性,偶有S-100阳性的报道,在国外文献有数十篇S-100不同程度阳性的病例报道,国内文献检索至今仅有1例肿瘤细胞S-100阳性的报道[1-3]。现将我科近期诊断的1例S-100阳性的泛发性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儿,男,6个月。面部、躯干、四肢起疹3个月余,于2018年7月于我院门诊就诊,患儿家长代诉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躯干皮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1期2020-03-16

  • 右胫骨下端Rosai-Dorfman病1例
    病灶中见大量组织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组织细胞体积增大,成堆出现,胞质丰富,内含吞噬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图2)。免疫表型:组织细胞S-100蛋白强阳性(图3),CD68阳性(图4),CD1a阴性。病理诊断:右胫骨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 RDD)。讨论R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美国每年估计有100例新增病例。尽管RDD在各年龄组均有报道,但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03-05

  • 未定类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未定类树突状组织细胞增生症,给予司他斯汀、阿维A 胶囊口服、 氯环利嗪外用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效果不佳,皮损仍逐渐增多,累及全身。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多发丘疹、结节,直径0.2 ~1.0 cm,表面光滑,质韧,无压痛(图1)。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示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胸片、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左前臂皮损组织病理:网篮状角化,表皮变薄,表皮突消失,真皮内可见嗜碱细胞团块呈结节状浸润。浸润的细胞为单一组织细胞,细胞核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6期2020-01-18

  • 一例犬组织细胞肉瘤的病例报告
    构大部分均被组织细胞浸润而破坏。病理学诊断:建议为恶性组织细胞的增生。3 诊断根据以上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犬组织细胞肉瘤(局部型)。4 治疗送检期间,对该犬进行营养支持,止痛消炎以及伤口消毒处理等治疗方式。5 病例跟踪术后到其他医院住院治疗,护理医生告知,术后两天精神沉郁,未进食进水,有小便无大便。第三天突发休克死亡。6 结语犬的组织细胞增殖是一大类疾病,根据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分为不同类型。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次出现有关犬组织细胞恶性增殖

    吉林农业 2019年23期2019-12-17

  • 7例组织细胞瘤患犬的发病特点及治疗
    修福晓7例组织细胞瘤患犬的发病特点及治疗赵磊①修福晓②(①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公安分局 028000 ②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技术系 辽宁 沈阳)组织细胞瘤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超显微结构研究显示,其细胞来源为表皮蓝罕氏细胞。该病多发于4岁以下的青年犬,且多为良性肿瘤。组织细胞瘤常在犬皮肤表面形成表面平滑无毛发、粉红色或潮红、触感坚实的肿物。多数病例为单一肿块。笔者对收治的7例患组织细胞瘤的犬发病特点进行统计,并对其相关治疗进行比对分析。以供参考。1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9期2019-09-20

  • 成人EBV感染后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一例报道
    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不易诊断,常预后不良。本文就一例成人EBV感染后嗜血细胞综合征进行分析。【关键词】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综合征;发热;感染;成人【中图分类号】R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02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即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0期2019-02-10

  • 皮肤Rosai-Dorfman病的研究进展
    ,并命名为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1]。RDD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以白色人种最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43%的RDD 可伴有淋巴结外受累,其中皮肤是最常见的淋巴结外受累器官,约占RDD 患者的11%[2]。仅有皮肤损害而无淋巴结及系统受累的RDD 称为皮肤Rosai-Dorfman 病(CRDD),仅占RDD患者的3%[3]。因CRDD仅累及皮肤,人口学特征与系统性RDD 不同,预后较好,2016年组织细胞疾病分类中已将其从R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2期2019-01-06

  • 成人EBV感染后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一例报道
    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 clymphohi stiocytosis,HLH),即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为基础病因导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增生并分泌炎性介质而引起的过度炎性反应综合征,可继发于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病等,成人少见,部分表现不典型[1,2,3]。1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发热20天,加重5天”于2019年04月30日入延边大学附属医院ICU。患者入院20天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30期2019-01-03

  • 物质进出组织细胞演示模型
    新平物质进出组织细胞的过程是一个微观、抽象的过程,为了把这些微观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制作了物质进出组织细胞演示模型。一、制作原理该演示模型采用平面图和立体图结合的方式,使演示的内容更具立体感,直观性更强。演示过程采用下棋游戲的方式,不仅可以清楚地表达气体进出组织细胞的过程,还能结合教材使学生印象深刻,从而理解物质进出组织细胞的途径。二、材料红色空心塑料棒,泡沫板,红色、黄色、白色等颜色的卡纸,磁铁,剪刀,直尺,记号笔。三、制作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8年11期2018-11-30

  • 物质进出组织细胞演示模型
    新平物质进出组织细胞的过程是一个微观、抽象的过程,为了把这些微观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制作了物质进出组织细胞演示模型。一、制作原理该演示模型采用平面图和立体图结合的方式,使演示的内容更具立体感,直观性更强。演示过程采用下棋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清楚地表达气体进出组织细胞的过程,还能结合教材使学生印象深刻,从而理解物质进出组织细胞的途径。二、材料红色空心塑料棒,泡沫板,红色、黄色、白色等颜色的卡纸,磁铁,剪刀,直尺,记号笔。三、制作

    发明与创新 2018年42期2018-11-26

  • 犬皮肤组织细胞肿瘤的病理学观察与分析
    胎学的角度,组织细胞通常用来描述树突状细胞或巨噬细胞系的细胞组成;起源于组织细胞的肿瘤称为组织细胞肿瘤。大多数犬组织细胞肿瘤是各种不同的树突细胞发生肿瘤性增殖,按照其良恶程度,分为组织细胞瘤(Cutaneous histiocytoma)和组织细胞肉瘤(Histiocytic sarcoma)[1]。近几年,随着伴侣动物饲养数量增加,犬皮肤组织细胞肿瘤发生率越来越高,对于该病的准确诊断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本研究将结合犬皮肤组织细胞肿瘤的典型病例,就该类肿

    现代畜牧兽医 2018年9期2018-10-25

  • 皮肤型Rosai-Dorfman症一例
    真皮内弥漫性组织细胞及淋巴样细胞浸润,可见多数中性粒细胞及核尘,真皮深层及脂肪组织大量单一核细胞浸润,胞体大、深染,其间可见大量浆细胞,脂肪层可见膜性变及坏死(图2)。PAS(-),抗酸染色(-),银染(-)。免疫组织化学:S-100(+)、CD68 PGM1(+)、CD3淋巴细胞部分(+)、CD20淋巴细胞部分(+)、CD30(-)、Ki-67:5%~10%细胞阳性(图3、4)。诊断:皮肤型Rosai-Dorfman病。治疗:考虑患者皮损多发在散,不宜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9期2018-10-08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5例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41001)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在临床上并不多见,该病由Kikuchi[1]和Fujimoto等[2]在1972首先报道,故又被称为Kikuchi病或Kikuchi-Fujimoto病。该病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如微小病毒B19等有关[3]。其具有自限性,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降低等,临床上易被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等。本文拟通过对25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识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3-04

  • 防老抗衰,该如何优化我们的自愈力?
    素1. 避免组织细胞中毒人体许多疾病是由于毒素破坏了免疫系统而导致的,所以健康第一要务就是及时排出体内的毒素。人体主要的排毒通道有肠道、尿道、气道、皮肤汗腺等。而对现代人来说,保证有效的排毒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的。2. 避免组织细胞缺氧德国著名医学家、193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瓦尔堡发现,当组织细胞中的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65%时,缺氧的组织细胞就容易癌变。现代人的心肺功能都较弱,使人体的组织细胞经常缺氧。因此,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3. 细胞营

    益寿宝典 2017年16期2017-09-16

  • 皮肤型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皮肤型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伍方佩 胡小平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右面部红色斑块、结节伴瘙痒、脱屑3个月就诊。3个月前患者右面颊部因蚊虫叮咬后出现单个黄豆大丘疹,伴红肿、瘙痒,未予处理,后丘疹逐渐增大,伴鳞屑,瘙痒加重。遂至我院皮肤科就诊。皮肤科检查:右面颊部单个鹅蛋大类圆形肿块,其上有数个米粒大丘疹,质地较坚实,界线清楚,伴有黄色渗出液,边界可见少量鳞屑,无糜烂溃疡,有轻度按压痛。体格检查: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诊断为虫咬皮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8期2017-08-24

  • 表现为播散性丘疹型的皮肤型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型的皮肤型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赵丽萍,王良明,史晓蔚,张圆程,李树良,王艳红,张士发患者男,54岁,全身红色丘疹、结节及斑块4个月。皮损初发于双下肢,渐波散至全身。查体示全身密集分布的红色丘疹、结节,孤立或呈环形、条带状分布,直径0.3~2.5 cm,质地较硬,略有压痛,有浸润感;皮损大致对称分布,以四肢伸侧、面颊部为著。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弥漫性组织细胞浸润,多个具有分枝的肥大的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灶性浆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少许嗜酸粒细胞浸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8-16

  • 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刘 伟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陈萼珊1,2,刘 伟1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骨髓;病例报道患者男性,19岁,因颈部淋巴结肿痛4天、发热1天就诊。查体: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瘀点、瘀斑。颈前、颌下、颏下、枕后多发浅表淋巴结肿大,疼痛明显,拒按,表面无红肿、破溃、出血,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及四肢反射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9.79×109/L,ANC 0.53×109/L,HB 122 g/L,PLT 37×109/L;血生化:丙氨酸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04-14

  • 不同时间下超低温保存肝癌组织细胞RNA完整性的差异分析
    低温保存肝癌组织细胞RNA完整性的差异分析曹国强1张峰1陈雷鸣1陈海1李彪1冯晓文1李红春2谢海洋1周琳1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细胞样本于-80℃超低温保存条件下的质量控制,探讨肝癌组织细胞样本在超低温保存中的时效性。方法 随机抽取超低温新鲜冻存(24 h内)、保存3个月、6个月和1年不同时长的肝癌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细胞各12对,HE染色评估标本取材的准确性,采用Promega自动提取核酸仪提取肝脏细胞RNA,利用Agilent 2100生物分析仪进行RIN值及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7年1期2017-03-09

  • 恶性组织细胞病误诊为肝硬化
    显示为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考虑为肝硬化引起,继续上述治疗。之后出现巩膜黄染,肝增大。急复查骨髓象显示为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给予化疗后上述症状消失.临床治愈出院。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一种少见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15~40岁者为多。常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症状,大多为持续高热,也有弛张热、间歇热和不规则热。检查有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和继发感染。肝、脾、淋巴结增大(不一定同时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损害最明显,其他非造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11期2017-02-20

  • 恶性组织细胞病误诊为肝硬化
    显示为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考虑为肝硬化引起,继续上述治疗。之后出现巩膜黄染,肝增大。急复查骨髓象显示为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给予化疗后上述症状消失.临床治愈出院。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一种少见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15~40岁者为多。常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症状,大多为持续高热,也有弛张热、间歇热和不规则热。检查有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和继发感染。肝、脾、淋巴结增大(不一定同时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损害最明显,其他非造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11期2017-02-20

  • 儿童泛发性发疹性组织细胞瘤一例
    泛发性发疹性组织细胞瘤一例王小坡 温斯健 孙建方患儿男,8岁。因全身泛发性丘疹半年就诊。半年前偶然发现颈部出现数个黄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此后皮疹逐渐增多,累及胸部、四肢,在当地医院就诊(具体不详)。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颈部、躯干、四肢数百个散在分布的黄红色丘疹2~5 mm,表面发亮,无群集及融合倾向(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年6期2016-11-02

  •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an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多发生于淋巴结内,结外病变少见。我们通过对6例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防止误诊、漏诊。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例1,男性,61岁,2009年6月因左侧胸壁肿块来我院就诊,无其他临床症状,手术发现肿块位于胸壁真皮内,直径约1 cm,质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12期2015-04-03

  • NK/T细胞淋巴瘤浸润骨髓误诊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
    骨髓误诊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陈蒸伟(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西上饶334000)NK/T细胞;淋巴瘤;误诊;恶性组织细胞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型恶性淋巴瘤,具有特殊的免疫表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上也越来越多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对NK/T细胞淋巴瘤造成误诊,本文对此病例误诊原因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67岁,发热一周余,反复左侧鼻出血3月余,查体:T 38.3℃,P 100次/ min,R 20次/min,BP 1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年6期2014-02-07

  • 原发性颅内Rosai-Dorfman病临床病理分析
    淋巴结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并命名为Rosai-Dorfman病(RDD)又称伴巨大淋巴结病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1],是一种病因不明、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双侧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该病可同时累及淋巴结及结外不同部位,也可单独发生于淋巴结外而不伴淋巴结肿大,累及结内或结外者,好发年龄不一样。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十分少见,不足结外RDD的5%[2];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不累及身体其他部位的RDD则更加少见。连同本文病例,目前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年3期2014-02-06

  • 疑似淋巴瘤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两例报告
    疑似淋巴瘤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两例报告吴永红 徐红 田录芳(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疗一科,300191)淋巴瘤;组织细胞;淋巴结炎;坏死性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necroticly mphadenitis)是以顽固性发热、淋巴结肿大和一过性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病因不明,早期极易误诊。现将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例11.1.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18岁,未婚,河北省人。主因间断发热4个月余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8期2014-01-22

  • 成人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23例细胞学诊断与治疗临床分析
    关的良性噬血组织细胞增生,是血液内科一种少见的疾病。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简称IAHS),该病因起病急,且临床表现又较为复杂,因此易造成误诊,死亡率高[1]。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对改善该病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3例于2000~201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AHS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中位年龄39岁(19~73岁)。诊断符合2004年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制定的标准[2],所有病例体温均≥38.5℃,有22例出现肝脾、淋巴结肿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7期2012-07-30

  • 蒙医从组织细胞学上谈蒙西医结合的途径
    应吸收西医的组织细胞学观点而进行蒙西医结合。蒙医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不仅在整个机体上,同时对机体组织细胞学层次上也适用,如颈间盘突出引起双手麻木及疼痛,都可以用蒙医的推拿、拔罐、温针等止痛的方法治疗。这样就可以对组织液这一细胞的外环境产生影响。这是对组织细胞津液的赘布产生影响而组织细胞的摄氧及对组织细胞内外液、血液的有效成分产生作用,这就调整了机体细胞的功能,也治疗了机体的疾病。另外对于细胞的病理改变时,其治疗也应掌握时机,因为细胞有生长、衰退、死亡的过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年10期2012-01-23

  • 组织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0022)组织细胞肉瘤(histiocytic sarcoma,HS),是一种来源于巨噬细胞及其辅助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低于0.5%。国外文献中两组分别为14例和13例的病例是目前最大宗的报道[1-2],国内以个例报告为主,且极少涉及治疗。现报道1例原发于淋巴结的组织细胞肉瘤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与诊治方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38岁。发现右颈部肿块3月余就诊。体格检查:右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融合成

    浙江实用医学 2011年3期2011-08-15

  • 犬皮肤组织细胞瘤病例
    93)犬皮肤组织细胞瘤(Canine Cutaneous Histiocytoma,CCH)是犬组织细胞增多病中的一种,在细胞学上被归类为圆形细胞瘤。国内外关于犬皮肤组织细胞瘤的报道较少。现将本实验室接诊的犬皮肤组织细胞瘤病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患犬为7岁雌性巴哥犬。其皮肤上有一肿物,表面皮肤硬结、发红,肿物质地硬,鹌鹑蛋大小。主诉:近两月来肿物逐渐增大,送诊就医。兽医将肿物连同部分皮肤切除后,用10%福尔马林固定,送至本实验室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病料

    中国兽医杂志 2011年12期2011-08-07

  • 胸膜组织细胞肉瘤一例报道
    。图1 胸膜组织细胞肉瘤 HE×100图2 胸膜组织细胞肉瘤 HE×400图3 Lysozyme SP×400图4 CD68 SP×4002 病理形态2.1 大体灰白及灰红色碎组织一堆8cm×8cm×3cm,鱼肉样,质细、脆,有坏死。光镜下:瘤细胞呈弥漫或片状排列,瘤细胞体积较大,核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淡,核仁明显空泡状,见噬红细胞现象,瘤细胞间夹杂数量不等的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图1、2)。2.2 免疫表型CD68+、lyso

    中外医疗 2010年33期2010-01-27

  • 中西医结合治疗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容关键词组织细胞增生症郎格罕细胞中西医结合疗法医案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曾被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由郎格罕组织细胞为主的组织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广泛增殖浸润为基本病理特征的疾病。目前尚缺乏理想治疗方法和药物,死亡率较高。本病分为3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1型:莱特勒一西韦病(LS),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医杂志 2004年9期200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