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体

  • 早期症状像感冒警惕这种人畜共患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该病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有散发或流行,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多见。钩体病有什么症状?它起病急,临床表现多变。通常分为以下三期。早期 起病后3天内,常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无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甚至咳嗽、咽痛、恶心、呕吐、肝脾大、鼻出血等。中期 起病后3~10天,早期类似普通流感,后可出现心慌、气急、咳嗽、咯血、烦躁和

    保健与生活 2023年5期2023-04-07

  • 早期症状像感冒 警惕这种人畜共患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该病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有散发或流行,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多见。钩体病有什么症状?它起病急,临床表现多变。通常分为以下三期。早期 起病后3天内,常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无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甚至咳嗽、咽痛、恶心、呕吐、肝脾大、鼻出血等。中期 起病后3~10天,早期类似普通流感,后可出现心慌、气急、咳嗽、咯血、烦躁和

    保健与生活 2023年5期2023-03-17

  • 船用一体化游车大钩研制
    和起下钻柱作业,钩体部分无法绕游车部分旋转,海上作业时,船舶摇摆会导致起下管柱作业时产生偏载,容易对设备造成过度磨损甚至破坏,另外,不具备吊环倾斜机构会导致无法实现管柱自动交接功能[1-2]。传统游车大钩上增加吊环倾斜机构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南阳二机和江汉四机在该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试验,但未见成熟可靠的产品投入市场。另外,在游吊产品上增加旋转关节以适应船舶横摇和纵摇方面,国内外仅有NOV公司TDX-1250顶驱在其悬挂体处增加了旋转关节以适应船舶横摇工况,但因

    机械工程师 2023年1期2023-02-18

  • 浅析钩端螺旋体菌种的长期保存
    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1]。随着全球气候愈发变暖以及日益城市化引起了钩体的动物宿主环境改变,即便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报道的钩体病例数也呈现增多的趋势[1-2],因此钩体病预防和控制已引起各级公共卫生管理部门重视。钩体病原体的种群丰富、多样性,至今,已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共报道了近30种血清群300多种不同血清型钩体,且仍不断有新的血清型钩体被报道[3]。为了更好监测钩体血清群(型)的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2年6期2022-12-28

  • 1株致病性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菌株与其同血清群疫苗株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也是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后需重点监测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随着环境卫生、经济条件的改善及钩体疫区高风险人群疫苗接种率的提高,近30年钩体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下降[2-3]。由于洪水灾害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每年仍有不少钩体感染病例的报道,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暴发流行[4-5],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对流行地区易感人群、兽类及抗洪救灾等高危人员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钩体病最有效和经济的手段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年12期2022-12-28

  • 钩端螺旋体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是一种由不同血清群致病性钩体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1]。大多数哺乳动物均可为致病性钩体的携带宿主,钩体通过动物尿液排出后可以在水或土壤中存活数月,成为重要的传染源[2]。尽管钩体病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洪水灾害频发,钩体病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时有发生,尤其是对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造成较大威胁[3-4],我国近年也有死亡病例报道[5]。人们对此类传染病放松警惕以及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表现等因素导致诊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2年5期2022-12-26

  • 芯片法筛选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抗原表位
    的措施之一。目前钩体疫苗产品为多价全菌灭活苗,其对菌苗未包含的血清群感染无明显的保护作用。最近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菌群更迭感染引起的钩体病流行[2-5]。因此,研制对不同血清群有交叉保护作用的通用性新疫苗,对于该疾病的防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外膜蛋白是革兰阴性菌主要表面抗原,也是亚单位疫苗研发的对象。国内外研究显示,重组问号钩体Lig、LipL32、Loa22等外膜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性[6-10]。目前普遍使用工程菌串联表达多种外膜蛋白,该方法获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2年11期2022-12-14

  • 腐生性钩端螺旋体Potoc 菌株全基因组学分析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按照致病性不同可分为问号钩体和腐生性钩体,前者主要分离于病人和动物,具有寄生性;而腐生性钩体通常对人或动物不致病,常存在于环境土壤和水中[1]。人感染钩体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了受问号致病性钩体污染的水、土壤或带菌动物的尿液。据统计报道每年全球仍有约 200 万钩体感染病例,其中大多数来自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给当地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3]。为了更好预防和控制该传染病,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2年6期2022-12-09

  • 不同血清群致病性钩端螺旋体PFGE分析研究
    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1-2]。其病原体菌型复杂,抗原性各异。传统的血清学分类常用来鉴定钩体分离菌株,目前全世界已发现了24个血清群近300种不同血清型钩体。由于血清凝集试验和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需要大量标准菌株,且不同血清群存在一定交叉反应[3-4],已满足不了钩体病流行趋势改变现状的监管与科研的需求。随着钩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各种细菌分子分型方法被应用于致病性钩体分型研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2年6期2022-07-19

  • 河南博物院藏铜带钩形制特征分析
    地。一般由钩首、钩体、钩纽三部分组成,也有个别的异形带钩无钩或无纽。带钩侧视如“S”形,钩纽固定于带具上,钩首用于钩住带具的一端,或用于钩挂器物、佩饰等。造型各异,常见水禽形、兽形、琵琶形、竹节形等。作为一种独特的构件,其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件艺术品,尤其在先秦两汉时期与服饰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发挥着其特有的作用。河南博物院藏不同时期的铜带钩约300件,它们按造型分,可分为鸟兽形带钩、琵琶形带钩、棒形带钩等类型,时间跨度从战国时期开始到明代结束

    理财·收藏版 2022年6期2022-06-25

  • 一种重载货车车钩强度的分析方法
    0个钩舌和20个钩体进行裂纹扩展试验,发现钩舌下牵引台断裂的占89%,钩体下牵引台穿透占90%,试验结果与线路统计结果基本吻合,台架试验的工装方式能够真实反映车钩在线路上的受力情况。通过上述现场对报废车钩的故障部位统计和裂纹扩展台架试验发现,钩舌的主要裂纹出现在钩舌下牵引台和S面,上牵引台几乎没有裂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钩舌和钩体上下牵引台受力不均。CHUNDURU S P等[4]对满足ARR标准的E级钢钩舌单独分离出来进行了静强度计算,简化了钩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2年2期2022-04-19

  •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1]。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卫生条件改善,在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国钩体病的发病率大幅降低,但据WHO统计,每年仍有约200万钩体感染病例,一些地区甚至还发生暴发流行。因此,钩体病仍是当前全球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2]。病原体的监测和溯源是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最关键步骤之一。国际和国内对钩体菌株的分类从最早血清学分类法,到各型不同原理的分子分型方法[3-5]。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8

  • 福建省鼠感染钩端螺旋体调查和分离株基因种的鉴定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鼠类是钩体重要宿主之一,钩体栖息在宿主的肾小管中,随尿液排出到环境中。人通过参加农业劳动、接触疫水或参加抗洪抢险及涉水,间接接触污染水源,环境中的钩体通过皮肤、黏膜进入机体而感染。福建省曾是我国钩体病重点流行地区,疫区分布广泛,全省各县市均有病例报告。20世纪曾发生过较大流行,自1992年起,虽疫情较为平稳,但仍有局部暴发流行。近年福建省疫报病例数居全国前列,关于福建省钩体病的基因组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8

  • 2009—2019年贵州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流行特征研究
    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下称钩体)感染引起的全球流行的动物疫源性传染病[1]。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万钩体病人,其中约6万病人死于该疾病[2]。动物宿主感染致病性钩体后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但可长期甚至终身从尿液排出致病性钩体直接或经土壤间接污染自然水系形成传染源(疫水),人接触疫水感染后均发病[3]。近年来,东南亚和南美地区一直有钩体病流行且发病率有所上升,欧洲和北美国家也屡有钩体病例报告甚至出现暴发流行[4-7]。此外,全球气候变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03

  • 安全带挂钩失效分析
    现象,断口处小环钩体圆钢外侧有凹形挤压痕迹,该凹形挤压痕迹处钩体圆钢截面形成变截面区,圆钢直杆部分侧断口处外侧为弯曲过渡弧形,弯曲过渡弧形处有挤压痕迹(图1)。图1 断裂挂钩小环钩体与直杆另一件未断裂挂钩,一侧圆钢直杆部分与小环钩体弯曲过渡处圆钢外侧有凹形挤压痕迹,该凹形挤压痕迹处钩体圆钢截面较小,形成变截面区(图2)。图2 未断裂挂钩外侧有凹形挤压痕迹1.2 化学成分试验分析对断裂挂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元素C、Mn、P、S 和Si 的含量分别为0.17%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18期2021-11-03

  • 轻巧型铁路货车车钩钩体牵引台打磨专机研制
    车钩理论承载时,钩体上、下牵引台工作面应分别与钩舌上、下牵引台工作面完全同时贴靠,如图2所示。故牵引台是车钩传递牵引力的主要承载部位,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钩的寿命及货运运输的安全。目前,各车钩制造厂均采用铸造方式直接成型钩体钩体内部上、下牵引台工作面的精度基本依靠铸造手段来保证,造成实物钩体上、下牵引台工作面弧形中心的同轴度及该中心相较于钩耳孔中心的偏心量均无法满足要求, 必须依靠样板进行人工修磨,修磨主要采取工人手持角磨机对牵引台工作圆弧锥面进行加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21年4期2021-09-16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铜带钩鉴赏
    出土。兽头钩首,钩体作一犀牛形,牛鼻端有一弯曲长角,头顶有一短角,体肥,长尾下垂,耳上翘,通体以金银镶嵌云纹,钩纽靠近钩尾部,犀牛的体态生动逼真,制作精练,反映出战国时期巴蜀青铜器独具的风格和精湛技艺。通长23.5厘米,通宽9.4厘米。1.1.2 鸭首耜形铜带钩重庆市万州大坪墓地2003出土。鸭头钩首,细钩颈,钩体呈耜形饰卷云纹,圆纽位于钩尾。长5厘米。1.1.3 双龙纹耜形铜带钩重庆市云阳李家坝1999M24∶5出土。蛇头钩首,钩体呈耜形,钩尾饰有两条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1期2021-08-09

  • 非典型犬钩端螺旋体病例分析
    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全球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犬感染钩体后的典型症状为发热、黄疸、呕吐、腹泻、出血等。患犬可在其临床症状消失数月至数年后,仍间歇性地向环境中排菌[1],增加了人感染钩体的风险。当患犬表现非典型症状时,很容易被误诊、漏诊。所以,及时、准确地诊断犬钩体病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非典型犬钩体感染案例,旨在为人兽钩体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提供资料。1 病例情况萨摩耶犬,6岁,体重24 kg,雌性,每年定期

    中国兽医杂志 2021年2期2021-07-06

  • 宿主细胞的脂筏在问号钩端螺旋体的进入和存活中起关键作用
    病性钩端螺旋体(钩体)引起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人兽共患病[1]。钩体是一种专性需氧的革兰阴性细菌,可分为非致病性和致病性两大类,呈螺旋形,长6~20 μm,直径约0.1 μm[1]。钩体通过擦伤、割伤或直接穿过正常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然后进入血管并通过血流到达全身组织器官,最终定居在肾脏,钩体经患病动物或人的尿液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人和动物可因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水和土壤而感染[2]。不同的动物感染不同血清型钩体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中国兽医学报 2021年5期2021-06-17

  • 以钩端螺旋体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 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性能评测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感染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该疾病在我国多省市均有流行,被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其好发于雨季及洪涝灾害地区,啮齿类动物、犬、猪等为重要传染源[1-2],对人畜危害较大[3]。钩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黄疸、出血、肝脾肿大、肾功能衰竭等,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出血热、脑膜炎、登革热、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及肾盂肾炎、化学中毒和食物中毒等非传染性疾病相类似。目前,实验室钩体培养法和基于活的钩体标准菌株的显微镜凝集试验(microscopic a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期2021-05-20

  • CA-3F车钩钩体强度校核及可靠性分析
    对CA-3F车钩钩体进行静强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与车钩实际使用中出现的疲劳破坏情况,合理选择疲劳控制点对CA-3F车钩钩体进行疲劳校核,利用ANSYS APDL中的PDS模块编写程序对钩体进行可靠性分析,能有效的保证钩体的强度,减少了产品的研发周期与成本。1 钩体静强度分析1.1 钩体材料与网格划分CA-3F车钩各零部件均采用铸造生产,钩体铸造材料为E级铸钢。表1、2 分别为铸造E 级钢ZG25MnCrNiMo 主要性能指标和材料属性。表1 铸造E级钢Z

    机电工程技术 2020年9期2020-10-26

  • 2017~2019年江西主要城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江西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而成为我国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自然疫源地之一,导致该病在江西地区广泛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危害。随着国家对疾控工作的重视和投入,2005年江西省在钩体病高发地区设立了4个国家级钩体病监测点:上饶县、上高县、上犹县及浮梁县[1],逐步了解了江西地区,尤其是以鼠及猪、水牛等经济动物为主要储存宿主的广大农村疫源地钩端螺旋体的流行病学特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4期2020-09-12

  • 铁路货车13系列上作用式车钩分离分析与防治
    裂、钩圆销折断、钩体扁销孔破损、钩扁销折断、钩尾框折断、13B型锻造钩尾框插托破损或组装螺栓折断、13B型钩尾框防护螺栓折断、钩体托梁折断、钩尾框托板折断、钩提杆折断、钩提杆座折断和缓冲器破损均造成铁路货车在运输过程中车钩分离。2.2 车钩自动分离2.2.1 车钩防跳性能不佳2.2.1.1 防跳间隙超限 车钩钩腔上下防跳台、钩舌锁面、钩舌钩锁坐入量、钩锁铁上锁销杆转轴、上锁销杆上端面防跳部位、上锁销杆挂钩口、上锁销防跳台、上锁销与上锁销杆组装间隙、上锁销铆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4期2020-07-12

  • 钩端螺旋体EMJH培养基实验室应用
    流行。培养和分离钩体对于防治钩体病至关重要[1]。目前,钩体培养基主要为柯氏培养基和EMJH培养基,目前美国BD公司推出改良EMJH培养基[2-3],配制简单,本文在钩体病防治实践中对这2种培养基进行比较,探讨其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试验菌种 钩体15群15型标准菌株1套,来自中国CDC。1.1.2培养基 柯氏培养基:按国标配制,加10%灭活兔血清,分装无菌试管中,6 mL/支。EMJH培养基:将BD公司提供的钩体基础EMJH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0年4期2020-05-08

  • 电力机车车钩和钩尾框检修技术攻关
    的钩缓装置分解为钩体、钩舌、钩腔配件、缓冲器、钩尾框等部件,并对以上部件进行清洁、除油处理,由分解部门依据检修技术方案对以上部件进行初检,符合初检要求的钩体、钩舌、钩腔配件、钩尾框送下工序进行抛丸除锈处理。1.1 车钩和钩尾框检修流水线钩体、钩舌、钩尾框的探伤检测;工作量较小的焊修;车钩组装及三态作用试验。钩体、钩舌、钩尾框较大的故障需下线检修;车钩缓冲装置的钩腔配件、钩舌销等其他配件,实行线下检测,集中检修。1.2 主要工艺设备抛丸除锈机、复合磁化湿法探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0年3期2020-01-07

  • 17型车钩钩体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问题的提出车钩钩体是铁路运输的关键零部件,钩体尾销孔起着连接车钩,传递牵引力的作用。近年来,为提高铁路运输效率,70 t货车已成为铁路货运的主营车辆,且全路货运大部分已按90 km/h速度行驶。载重吨位和运营速度的提升都对车钩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7型车钩就是适用于70 t及以上货车的车辆配件。监造过程中,核查发现编号为0835号的17型钩体钩尾销孔内牵引弧面存在目视可见裂纹状缺陷3条,经探伤确认,长度在20~25 mm之间,裂纹状缺陷部位如图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19年3期2019-07-29

  • 浅谈高品质水玻璃与增强剂在钩体射芯技术上的应用
    车的不断发展,对钩体[2](见图1)的质量及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带出钩体大部分关键结构的整体芯(见图2),是影响钩体产品质量及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生产钩体的铸造厂家主要采用普通水玻璃砂或改性水玻璃砂射芯吹CO2硬化工艺。其缺点是水玻璃加入量高,大都由纯净的人造(或天然)硅砂加入质量分数为6.0%~8.0%的水玻璃配制而成,导致其流动性及溃散性较差,存在射不实,出砂困难等问题。该工艺因受到芯砂、厂房温度、湿度及CO2温度动态变化影响,硬化过程不容易控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9年2期2019-07-25

  • 铁路货车厂修钩体裂纹检修方法及常见问题防控
    ,由此可见,车钩钩体的裂纹检修对铁路货车的安全行驶非常重要。本文说明了铁路货车检修钩体裂纹的必要性,分析了包括裂纹排查、裂纹消除、裂纹焊修、焊后处理和质量检验等工序在内的铁路货车厂修时钩体裂纹的检修方法,且对裂纹焊修部分通过裂纹排查、裂纹消除、裂纹焊修、焊后处理和质量检验几个工作要点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关于焊后热裂纹或次生裂纹和裂纹漏修这两个常见问题,并对该问题的有效防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对铁路货车厂修时钩体裂纹的问题有所帮助。关键词:铁路货车

    中文信息 2019年6期2019-07-01

  • 铁路货车车钩密实度虚拟解剖试验研究
    明确提出,在车钩钩体、钩舌试制或是批量生产之初及过程中,应定期对每种型号的钩体、钩舌在指定位置进行密实度解剖(至少1件),解剖后的铸件断面缺陷与标准中提供的铸钢件密实度标准参考图片进行比较,通过对比铸件内部缩孔、缩松和疏松等缺陷的严重程度来衡量铸造工艺质量和稳定性。目前车钩铸钢件密实度标准参考图片普遍采用AARM-211中的附录1。TB/T 456中钩体、钩舌密实度解剖位置如图1所示。图1 钩体、钩舌密实度解剖位置密实度解剖试验是车钩制造标准中强制性的检验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19年2期2019-05-24

  • 2016-2018年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鼠类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与分离菌株鉴定
    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人类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尿液而感染,宿主动物包括啮齿类动物(黑线姬鼠、黄毛鼠等)、家畜(猪、犬和牛等),其中鼠类为钩体病的主要宿主动物。21世纪以来,全国钩体病发病率、死亡率呈逐步下降态势,近10年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局部地区仍然有报道存在小范围的散发或者暴发疫情[1]。江西省作为钩体病的老疫区,每年的发病率均位居全国前列,是江西省危害较大的急性传染病之一。2016至201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9年12期2019-02-28

  • 江西省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尿液而感染,主要宿主动物包括啮齿类动物(黑线姬鼠、黄毛鼠、黄胸鼠和褐家鼠等),以及家畜(猪、犬和牛等)。近年来以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为基础的分型方法,逐渐应用于细菌学基因分型、分子流行病研究。此外,细菌的16S rRNA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已被广泛用于钩体菌基因种鉴定、分子进化的分析指标。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年12期2019-01-21

  •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江河、湖泊、沼泽、池塘、水田中长期存活[1]。可分为致病型和腐生型两大类[2],其中致病型可感染猪、牛、羊、猫、鼠、狗、鸭、鹅、蛙等多种动物,也可以感染人,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引起钩端螺旋体病。该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3]。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重点防范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1800年,首次出现钩体病记载,1888年得到证实,1916年以后,德国、法国、意大利、英格兰等

    养猪 2019年5期2019-01-04

  • 重载40t轴重铁路矿石车车钩静强度分析
    包括车钩(钩舌与钩体等)、缓冲器、钩尾框以及前后从板等部件。车钩的作用是使各车辆完成连挂工作,并使车辆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还能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车钩在列车线路运用过程中,受到的力比较复杂,既有交变牵引力,也包括随机压缩力和冲击作用力,还会在列车曲线通过时承受附加弯矩,特别是在进行调车作业时,车钩要承受非常大的冲击力。因此,车钩是一种易损件,特别是在局部位置非常容易产生裂纹。近些年来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牵引总重持续增加,车钩在实际运用中受力情况变得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8年11期2018-12-20

  • 重载货车车钩钩体的强度校核及抗疲劳设计
    况愈加复杂,导致钩体服役环境更加恶劣,钩体裂纹故障率随之增加,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寿命。调研发现,钩体裂纹故障多数是由疲劳损伤引起的,最终发生断裂[1]。因此,在新的运营条件下对钩体进行强度校核、抗疲劳设计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国内对钩体疲劳安全性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线路实测数据编制的载荷谱,采用名义应力法、局部应力应变法等方法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钩体疲劳寿命进行预估;另一种是利用现有的钩体疲劳试验台,进行钩体静强度试验和疲劳强度试验,在此基础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8年2期2018-05-10

  • 家畜钩端螺旋体的综合防治
    治疗由于致病性钩体各菌型对各种动物致病力的不同,动物发病程度、临诊症状和预后等均有显著差异,这就给治疗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在治疗时,应全面掌握本病的发病性质、特点,及时采取有效的病因和对症等综合治疗方法,能取得较理想的疗效。1.1 血清疗法高免血清疗法迄今仍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尤为有效。注射剂量大动物为80~120mL,中等动物 40~60mL,小动物 10~20mL,将血清加热至37~38℃行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时剂量减半。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4期2018-02-17

  • 动物钩体病的流行病学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除人以外,家畜中的马、牛、猪、羊、狗、猫、鸡、兔、骆驼、毛皮兽,以及各种鼠类、黄鼬、蝙蝠等,野生动物的袋鼠、狼、狐、银狐、野兔、白尾鹿、梅花鹿、浣熊、野猫、条鼬、刺绷、海狮等,实验动物中的豚鼠、仓鼠、大鼠、小鼠等都是易感动物。鸟类也可以受到感染,一些野鹅、野鸭、候鸟特别是涉水鸟感染本病的报也有不少。也有人从蛇和蛙分离出钩体,而龟和鱼血清学检验有呈阳性反应者。一般说来,一种宿主主要感染一种或几种菌型,但亦有同时感染多种菌型而成为这些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2018-02-13

  • 犬钩端螺旋体病防治
    建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种类很多,可分为致病性钩体及非致病性钩体两大类。致病性钩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尤以南方各省最为严重,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是中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一、病原介绍钩端螺旋体菌体纤细,长短不一,一般为6~20um,宽0.1~0.2um,具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常为“c”“s”等形状。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钩体像一串发亮的

    中国工作犬业 2018年12期2018-01-19

  • 犬钩端螺旋体病3例报告
    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易在潮湿环境中生存,可穿过完整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感染机体。动物感染本病的主要途径是饮用或接触污染的水体和摄食钩体污染的食物或带菌猎物。钩体的血清型众多,感染犬只的主要血清型有黄疸出血型、犬型、波摩娜型和感冒伤寒型等。感染动物可表现轻微的一过性热性病征或严重肺出血综合征、肝脏、肾脏的慢性或急性炎症或功能衰竭等病征[1]。1 病例基本信息、病史及临床症状3只病犬分别于2015年8月至11月期间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病例1为雄性、2.5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年5期2017-06-09

  • 地铁车辆钩体五轴工装的设计及应用
    秦磊地铁车辆钩体五轴工装的设计及应用秦磊(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41)在密接式钩缓装置研制过程中,为提高钩体的制造精度及生产效率,通过对钩体进行分析,提出了钩体的五轴加工工艺路线。针对五轴加工工艺的需要,设计了两套五轴机床用工装夹具,并对工装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相应验证。钩体;五轴机床;工装夹具;工艺路线目前,发展城轨地铁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密接式钩缓装置是地铁车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安装于车辆车体两端,

    装备制造技术 2017年2期2017-06-07

  • 轻轨车辆用密接式车钩铸造工艺研究
    214445)在钩体研制过程中,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设计初步的铸造工艺;利用M AG M A软件进行铸造模拟分析,通过对铸造工艺进行冲型、凝固过程的模拟计算和缩松、缩孔的预测,对工艺进行优化。根据确定的工艺进行模具的制作,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工艺改进,并进行热处理试验和尺寸的加工确认,研制出满足要求的钩体。密接式车钩;铸造工艺;铸造模拟分析;工艺改进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地铁车辆、低地板轻轨车辆在大中型城市快速发展,通过引进吸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6年4期2016-12-30

  • 基于ANSYS的钻机大钩强度分析
    )本文建立了大钩钩体的实体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钩体强度分析,相对真实地反映出钩体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得出钩体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位置,为钩体的理论设计及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钻机大钩 有限元 强度分析钻机大钩是石油钻机提升设备的一个主体结构,在钻井作业中主要作用是起下钻具、悬持钻柱、下套管、卡钻或者遇阻时提拔钻柱,排除井下事故。钩体是大钩最关键的承载件,在钻井作业中承受着从空载到最大钻柱质量的反复作用力[1-2]。为了保证钩体设计的合理性和使用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年9期2016-04-05

  • 贵州省钩端螺旋体血清群特异性PCR鉴定结果与分析
    近年钩端螺旋体(钩体)流行菌群,为贵州省钩体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致病性钩体特异性PCR方法(G1/G2-PCR)对来自贵州省近年的钩体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应用基于致病性钩体O抗原基因的血清群特异性PCR(O-PCR)对贵州省近年的58株钩体分离株进行血清群鉴定,并采用显微凝集试验(MAT)对O-PCR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G1/G2-PCR检测结果显示58株菌株均为致病性钩体,O-PCR将58株致病性钩体菌株鉴定为黄疸出血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12期2015-06-15

  • 钩端螺旋体脂多糖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L-LPS)是钩体外膜上的主要成分,由O-抗原特异性多糖、核心寡糖和脂质A 3部分组成。L-LPS是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在钩体致病性、免疫性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LPS结构特征的不同钩体分为不同的血清型。钩端螺旋体的LPS结构研究对于钩体的分子分型及钩体糖-偶联疫苗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L-LPS的结构、O-抗基因簇、生物学活性和钩体病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钩端螺旋体;脂多糖;O-抗原簇;疫苗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12期2015-06-15

  • 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县报告病例的准确性调查研究
    体病高发地区报告钩体病例准确性,为进一步控制钩体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2年钩体病高发地区报告临床诊断病例血清进行钩体菌培养,血清学诊断,对钩体病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进行乙脑、出血热和立克次体检测。结果 共采集87例报告病例的血清标本,培养出4株钩体菌,钩体菌培养阳性率为4.6%。采集64份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钩体病检测,其中54例阳性,阳性率为84.4%,采集23份病例单份血清,其中6份钩体菌检测阳性,阳性率为26.1%。对27份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12期2015-06-15

  • 问号钩体5 6 601株外分泌蛋白功能研究
    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人兽共患病[1-3]。钩体病的临床症状轻重、缓急不一,轻症患者可只表现为感冒样症状;而重症患者则可出现肝、肾、肺等多脏器的出血性病变,甚至死亡[4]。目前,钩体病的关键致病因子还未完全阐明[5]。本研究在前期分泌蛋白质组的基础上,对其中筛选得到的问号钩体外分泌蛋白的致病功能进行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问号钩体的致病因子及致病机制提供必要的依据[6]。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基因组 由上海交通大学病原生物学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年2期2015-06-05

  • 钩端螺旋体病导致弥漫性肺泡出血16例临床分析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其原因之一。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加之患者常至普内科、急诊科或呼吸科就诊,由于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对该病认识和经验不足,常易误诊误治,造成严重后果。为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笔者对本院200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6 例由钩体病导致的DAH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以利早期诊治,改善愈后。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6 例患者,其中男12 例,女4 例;年龄16~55 岁,平均年龄41 岁。职

    淮海医药 2015年3期2015-03-20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钩端螺旋体的研究
    方法。方法 选取钩体LipL32基因,设计了LAMP引物。对27株钩体、25株非钩体样本予以检测,然后进行灵敏度和模拟样本的研究。结果 扩增27株钩体结果为阳性,扩增25株非钩体结果为阴性。灵敏度为200拷贝/μL,模拟样本检测下限为200条钩体/μL(煮沸法)和20条钩体/μL(试剂盒提取法)。结论 LAMP实验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可以作为钩体的快速检测方法。问号钩端螺旋体属;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核酸扩增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4期2015-01-25

  • 南充市钩体患者血清IFN-γ、TNF-α、IL-10动态观察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致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均有本病的报道[1]。然而,钩体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被阐明,随着对该病的深入研究,细胞因子在钩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地研究者们的重视,体外研究[2-3]发现钩端螺旋体可以促进人体外周血细胞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其中IFN-γ、TNF-α、IL-10三种因子均有大量表达。而另有学者从钩体病患者血清中也检测到这几种细胞因子的升高[4],但目前为止,动态连续观察研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3-18

  • 问号钩端螺旋体重要蛋白研究进展
    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流行范围广,危害大[1]。在我国,多发生于水稻种植区域,也是洪涝灾害时重点监控的传染病之一。数十年来通过钩体全菌体疫苗的应用, 对控制该病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内外均采用当地流行的钩体血清群、型来制备多价钩体疫苗菌苗,但副作用较大,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微弱[2]。目前,许多国内外学者致力于钩体外膜蛋白的研究。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s,OMPs)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年2期2014-01-25

  • 钩端螺旋体groEL基因原核表达及其产物免疫保护作用
    pira)(简称钩体)感染引起的钩体病是全球流行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我国是该病的主要疫区之一[1-2]。钩体病通过疫水迅速传播,极易引起暴发流行,故钩体病是我国重点监控的传染病之一。致病性钩体自然宿主和血清群众多,仅我国即有18个血清群,但各血清群之间交叉保护作用弱或无[3]。目前使用的钩体疫苗均为当地流行问号钩体血清群、型制备的多价全菌死疫苗,但该疫苗对其未包含的钩体血清群感染无保护作用,同时全菌疫苗副作用很大[4-6]。因此研发高效低毒的通用型钩体基因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2期2013-05-31

  • 一起猪、畜主相继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
    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在临床(兽医临床或人医临床)比较少见,现将笔者遇到的一起及其防治情况报告于下。1 发病情况临朐县山区某村果农(畜主)刘某,一人在果园北房居住;而南房为猪舍房舍墙壁遍布鼠洞。畜主购进1头本地成年母猪。当母猪发情后,用引进长白种公猪经人工授精而孕。足月顺产仔猪9头,35日龄去势,60日龄断奶。因畜主忙于果树管理,猪舍内积存的粪尿和溅出的饮水成稀泥状,并散发出刺鼻气味。而畜主清运粪泥时,只穿短裤、光膀、赤足,用手推车将粪泥运出,直接埋入果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5期2012-04-13

  • 整合素和钙通道在人与小鼠钩端螺旋体主要宿主细胞上分布的差异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主要宿主细胞上整合素与钙通道表达情况及其差异。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单核细胞株THP-1、小鼠单核-巨噬样细胞株J774A.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小鼠血管内皮细胞株EOMA、人肝细胞株L-02、小鼠肝细胞株Hepa1-6、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EK-293、小鼠肾小球系膜上皮细胞株SV40-MES13、小鼠肾成纤维细胞株 NIH/3T3、人及小鼠血小板的 β1、β2、β3 类整合素分子以及 C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4期2012-01-23

  • 钩端螺旋体的分子分型方法
    spira,简称钩体),属于螺旋体目螺旋体科钩端螺旋体属,分为两个种:双曲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biflexa)和问号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前者为腐生性钩端螺旋体,通常对人和动物不致病;后者为寄生性、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是引起人和动物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体。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问号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在世界范围广泛分布,尤其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感染钩体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1年11期2011-02-12

  • 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引起THP-1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rosis,简称钩体病)是一种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感染引起的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全球性人畜共患病[1]。自1955年该病被列入法定乙类传染病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均有钩体病报告,尤其是在年降雨量多、年平均气温较高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省、自治区,钩体病发病率高。致病性钩体具有很强的侵袭力,带菌动物的尿液污染环境和水源后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进入血管后随血流或经淋巴管和组织间隙播散并定植在全身多个脏器,导致钩体

    微生物与感染 2011年2期2011-01-24

  • 贵州省3株钩端螺旋体分离株PFGE分型与基因种鉴定*
    V 4.0将3株钩体菌株 PFGE图谱与中国15群15型参考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应用PCR扩增几乎全长的钩体16S rRNA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进行双向序列测定,并与 GenBank数据库已注册的核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确定基因种、分析亲缘进化关系。结果来自贵州省的3株动物宿主分离钩体菌株PFGE带型命名为LepNo t I 002和LepNo t I 003,经聚类分析,3株菌株与黄疸出血群黄疸出血型赖株的相似性大于95%。16S rRNA基因测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1年7期2011-01-24

  • 钩端螺旋体病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变化可导致钩体宿主动物的迁徙,疫水范围扩大,人们接触疫水机会增多、抵抗力下降,从而造成该病的流行。我国大部分省区的气候条件适合钩体生长、繁殖,动物宿主的种类繁多加之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存在钩体病暴发或大流行的潜在危险。目前钩体病免疫预防尚面临不少问题,钩体疫苗的免疫保护能力和持久性均有待提高〔1〕,建立钩体病预警指标体系和制定综合防治预案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实现的预防控制目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0年10期2010-11-13

  • 河南省1963-2008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河南是全国钩体病高发区之一,1957年武陟县首次发生钩体病流行,由于历史原因,自1963年起始有完整的钩体病疫情资料,近50年来,全省范围内暴发过8次大规模钩体病流行。进入21世纪以后,钩体病流行呈下降趋势,由于本病宿主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所以仍然存在着钩体病流行的潜在威胁。为探讨其流行规律和防治效果,进一步做好预防控制工作,现将1963-2008年河南省钩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0年7期2010-08-21

  • 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ipL3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螺旋体目、钩端螺旋体科、钩端螺旋体属。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螺旋形。侵入人体以黏膜和皮肤途径最为常见[1]。致病性钩体至少可分为16个基因种、25个血清群、260多个血清型,可引起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钩体病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泛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动物宿主达200余种,是潜在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1953年已将其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2003年,我国完成第1株致病性钩体的基因组测序工作[2]。到目前为止,完成测序的钩体株已有

    微生物与感染 2010年1期2010-01-26

  • 学子重病 钩体作祟
    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生命垂危,在苏州站下车后,被车站服务员急送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经医护人员的及时奋力抢救,终于使小马转危为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钩端螺旋体病已十分罕见,但在边远经济欠发达地区仍较多发。“钩体病”是怎么回事呢?它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是一种在世界上广泛分布和最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病。鼠类和猪狗是主要传染源。“钩体病”最大的特点是“借水流行”,大多发生于秋收水稻田劳作和暴雨或洪水泛滥

    祝您健康 1999年1期199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