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

  • 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性肝炎31 例,丙型病毒性肝炎29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 例作为对照组,旨在分析生化检验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作用及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本院诊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 例作为观察组(乙型病毒性肝炎31 例,丙型病毒性肝炎29 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 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龄39~80 岁,平均(60.51±5.60)岁;体质指数18~25 kg/m2,平均(22.50±1.04)k

    系统医学 2023年18期2024-01-10

  • 索非布韦联合雷迪帕韦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464000)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一种肝脏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1]。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是直接抗病毒药物上市前的抗HCV 标准方案,虽可有效促进HCV-RNA 转阴、改善患者肝功能,但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低,且长期使用易出现停药指征不明确、不良反应多等弊端[2~3]。直接抗病毒药物是新研发的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可对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非结构蛋白”产生直接作用[4]。有研究发现,以直接抗病毒药物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3期2023-05-09

  • 1990—2019年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评估
    650034)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GBD 2019)在线分析,2019年全球已有约1.13亿HCV感染者(包括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或肝癌等慢性肝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约1 426/10万。HCV感染的显著特点之一为其隐匿性强[1],一般人群的感染风险也较高[2],70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2年10期2022-11-24

  • 不同疗程下干扰素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1b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对比
    表明,慢性1b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越来越受医学界、社会及政府的关注,世界各国正在为治疗该疾病,积极地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治疗结果来看,尚未研究出有效的疫苗,但经长时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很多有效的应答指导治疗经验[1-2]。干扰素是治疗慢性1b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用药物,尤其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应用较为广泛[3-4]。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利巴韦林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3期2022-09-09

  •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
    ,何龙芳,梁宗柱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引起的肝脏传染性疾病,可引起肝脏炎症性坏死及慢性纤维化,导致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全球现有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逾1.3亿,每年因本病所致肝硬化、肝癌死亡的病例超35万[2]。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约1 000万,以基因1b型为主,此类患者肝癌患病风险较高[3]。临床常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多采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方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36期2022-02-19

  • 利巴韦林联合索磷布韦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0)0 引言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乙类传染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人群具有普遍的易感性,该病患病后病程隐匿,临床症状轻,不易被早期发现,且病情易进展,肝硬化和肝癌是其主要死因,一旦确诊,均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1]。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以清除丙型肝炎病毒为主要目标,临床上使用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该病上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药物主要有利巴韦林、索磷布韦等,本研究即联合使用上述药物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并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2]。1 资料与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7期2021-10-25

  • 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16031)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肝,是由肝炎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性极高的疾病。通常情况下,是由输血或是血制品、肾移植、母婴传播等引起的[1]。当患者患有丙肝时,会给患者肝脏造成慢性炎症坏死以及纤维化,也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情况严重时会引发肝细胞癌。此外,丙肝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所以,当患者发现此类疾病时,要及时去医院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正确的护理干预。丙肝有着传染性极强、治疗时间较长的特点,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有治疗依从性低、中断治疗的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5期2021-09-23

  • 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2021年版)
    染性疾病防控分会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引起的以肝损伤为主的传染性疾病。HCV急性感染者约有75%~85%会发展为慢性HCV感染[1],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2016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全球病毒性肝炎战略规划,确定“在2030年前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3]。由于大多数HCV感染者无症状或症状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1年6期2021-06-23

  • 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111000)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医源性器械、血液、母婴以及性途径等不同方式传播[1]。如缺乏针对性、规范性治疗,该病就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较长,大部分患者治疗期间很容易出现懈怠情绪,甚至有的患者会中途放弃治疗。从临床报道中了解到,丙型病毒性肝炎持续性治疗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因此,患者治疗依从性对其预后有直接影响[2]。为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可辅助性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分析观察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2021-05-31

  •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对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效果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王天光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丙型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隐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由输血、吸毒和针灸引起。据相关统计,全球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为3%,每年新增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约为3%。这种疾病会导致肝脏的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1]。抗病毒药物常用于临床治疗。目前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常用药物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2]。这两种药物对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理想,有必要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8期2021-03-30

  • 抗-HCV抗体检测与HCV-RNA检测在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675000)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肝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发生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所致[1]。目前,临床上仍缺乏防治HCV感染的有效方法。控制此病原菌的传播、提高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需依赖及时、准确的诊断。本次研究主要是比较抗-HCV抗体检测与HCV-RNA检测在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云南省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2期2021-03-26

  • 1018例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要]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學及临床特点。 方法 对2010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丙型肝炎的1018例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记录性别、年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ALT、HCVRNA、基因分型等。将患者分为慢性丙型肝炎(无肝硬化)组846例和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172例,比较两组年龄及HCVRNA。结果 1018例患者中,男518例,女500例。年龄<30岁者120例,年龄≥30岁者898例。经输血或有偿献血传播628例,占61.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35期2021-02-03

  • ROC曲线对ECLIA法预测HCV感染的最佳S/CO值的确定和分析*
    阳 110000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并以血源性感染最为常见[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丙型肝炎病毒(HCV)在全球范围内的感染率约为2.8%,约有1.85亿人感染HCV[2-3]。因此,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早期检查、及时预防尤为必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初筛方法就是检测HCV抗体,因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采血机构及临床实验室。研究表明,HCV抗体在早期感染时会存在长达2个月的“窗口期”,但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9期2020-05-21

  •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护理研究
    650032)丙型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疾病,是传染病之一。丙型病毒性肝炎种类有很多,如果病毒感染持续存在,导致肝脏的慢性炎症,就会出现右上腹隐痛,食欲变差,厌油腻,或有恶心呕吐,腹胀,大便便溏等不适症状。这种疾病对身体有着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力病患的日常生活[1]。丙型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病患应尽早的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可以杀死患者体内一部分的HCV,避免称为慢性感染者。而慢性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为了能够防止病情发展成肝硬化甚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2020-04-30

  • 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基因型、RVR、cEVR与持续病毒学免疫应答的相关性分析
    450000)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病毒性肝炎,若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现阶段,此病的常用治疗方案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或2b)联合利巴韦林,能达到80%持续病毒应答率(SVR),但仍有部分患者难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1]。因此,如何提高丙型病毒型肝炎患者SVR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是当前研究重点。本研究选取9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析其基因型、快速免疫学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期2020-01-18

  • 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244000)丙型病毒性肝炎又叫丙型肝炎,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且具有病程长、易传染等特征,部分患者可能还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若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由于在治疗中时间长且费用高,因而常会导致患者间断治疗,因而在治疗中配合辅助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其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对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展开观察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2018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3期2019-05-17

  •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lpf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死亡[1-3]。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C)是高度适应于人类的专嗜性沙门菌,可引起严重的系统感染,导致副伤寒[4-5]。有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副伤寒沙门菌的流行有所增加,其中数次疫情与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相关[6-9]。lpfC基因属于沙门菌中长极性菌毛(long polar fimbriae,LPF)操纵子家族成员之一,与LPF菌毛外膜蛋白的编码相关[10]。有研究显示,在肠炎沙门菌感染巨噬细胞的过程中,lpfC基因在胞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8年5期2018-11-23

  •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综述
    梁文焰 马爱霞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主要通过吸毒、针刺等方式传播。由于尚未研发出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疫苗,因此目前尚不能通过接种方式进行有效预防。丙型病毒性肝炎呈全球性流行趋势,不同年龄、种族、性别人群均对 HCV易感。HCV感染分为急性感染与慢性感染两类,其中55%~85%HCV感染会转变成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1]。2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为5%~15%,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率为 3%~4%,肝癌为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7期2018-07-28

  • 利用动态资料计算水驱波及系数方法研究
    ,陈元千曾提出用丙型水驱曲线计算水驱波及系数的方法[3],水驱波及系数Ev为:(11)式中,α为丙型水驱曲线回归系数。可以看出,由于丙型水驱曲线需要进行回归统计,因而计算出的水驱波及系数与含水率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数学关系,其数值不能反映措施调整对于水驱波及状况的影响。而本文方法建立在直接计算水驱波及区平均含水饱和度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水驱波及系数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水驱波及状况的变化规律。2 应用实例选取江苏油田某区块资料,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该区块的水驱波

    复杂油气藏 2018年1期2018-04-25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索非布韦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332000)丙型肝病毒感染是指丙肝病毒(HCV)长期存留在人体内的慢性病,它可以持续终生,引起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与肝癌[1]。丙型病毒性肝炎(HC)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途径,部分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所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目前我国健康人群HCV抗体阳性率为0.7%~3.1%[2]。临床治疗丙型肝炎采用的传统抗病毒药物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虽然疗效显著,但应用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大,HCV-RNA病毒转

    当代医学 2018年6期2018-03-05

  • 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探析
    117000)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主要是由HCV引起的病毒感染。病因包括患者吸毒、输血、针刺传播、长时间服用了有肝毒性的药物以及经常饮酒、熬夜导致的人体的肝细胞坏死以及淋巴浸润引发丙型肝炎,严重的会引起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1]。本院将探究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120例患者,经过严格的检查,发现两组患者的肝硬化病毒类型均一致。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1期2018-01-20

  • 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
    31)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姜文文(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目的 探究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变化。方法择取48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4例。对所有患者均予以抗病毒治疗,治疗时间为6~12个月,参照组患者以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则施行全面护理干预,将患者治疗的完成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的完成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2017-06-08

  • 慢性肾衰竭合并冷球蛋白血症一例
    析治疗,因患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2012年2月转至新疆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门诊维持规律性血液透析,病程中血红蛋白维持在100~120 g/L。2014年1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无呕血、便血、皮肤紫癜,无四肢麻木。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55 g/L,肝功能、凝血功能正常;当时考虑为肾性贫血,遂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1万单位,皮下注射,2次/周)、蔗糖铁注射液(100 mg,3次/周,静脉滴注2周)等药物治疗,贫血症状无明显改善,为进一步诊治收入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年3期2017-05-12

  • 浅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魏巍浅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方法魏巍目的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27例,对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积极的临床治疗后,2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显效15例,占55.56%,有效11例,占40.74%,无效1例,占3.70%。结论经过临床治疗发现,抗病毒治疗对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患者预后效果较好。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HCV)简称丙型肝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0期2017-01-28

  •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研究
    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研究方阳阳目的 探讨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及苦参联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期2017-01-20

  • 苦参素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徐英剑(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目的 观察苦参素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再予苦参素胶囊联合双环醇片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显效16例(占41.03%),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2017-01-10

  • 一种水驱曲线直线段合理性判断新方法
    定的问题,通过对丙型水驱曲线求导,提出了含水率与累计油液比平方的关系式。研究表明:在稳定水驱条件下,含水率与累计油液比平方值呈直线变化,且在理论上,其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丙型水驱曲线的截距,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确定稳定水驱直线段的辅助方法。应用实例表明,通过分析含水率与累计油液比之间的直线关系,能够快速评价稳定水驱阶段,进而实现水驱曲线合理直线段的快速选择,预测结果更加贴近油田实际。该方法为同类型油藏水驱曲线直线段合理性的判断提供了借鉴。水驱曲线;丙型曲线;稳定

    特种油气藏 2016年5期2016-12-20

  • 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实验小鼠的组织病理学及抗原分布
    041)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实验小鼠的组织病理学及抗原分布罗薇,冉丹丹,陈冬平,刘群(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041)为了研究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致实验小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其菌体抗原的组织分布,奠定菌株致病机制的研究基础,采用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株口腔灌服感染实验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点采集小鼠11个组织脏器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对感染小鼠的组织病变及菌体抗原的分布进行观察。感染小鼠的心、肝、脾

    畜牧兽医学报 2016年8期2016-09-07

  • 云南汉族人群CD6基因多态性与HCV慢性感染的关系*
    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云南地区汉族人群HCV慢性感染患者434例,健康对照人群444例;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对2组人群的CD6基因3个SNPs(rs17824933、rs12360861、rs11230563)进行基因分型,构建CD6基因单倍型,评估上述3个SNPs与HCV慢性感染的关系。结果: 两组人群CD6基因SNP-rs17824933 (C>G)、 SNP-rs12360861 (G>A)和S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5期2016-06-17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
    会感染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关键词]肝炎,丙型;肝炎病毒,丙型;治疗;预防;指南The guideline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hepatitis C (2015 updated version)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and Chines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

    传染病信息 2016年1期2016-03-23

  • 探析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治疗效
    陈宏探析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治疗效陈宏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应用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5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7例患者治疗后完全应答41例,无应答11例,复发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应用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显著,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α-2b;苦参素;临床疗效丙型病毒性肝炎系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2期2016-03-06

  • 个性化家庭随访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
    化家庭随访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林晓华目的 探究个性化家庭随访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6~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个性化家庭随访干预。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4期2016-02-16

  • 院内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全程管理探究
    东济南500院内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全程管理探究朱秀文1,密梅花2,庄子荣3 1.济南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山东济南250021;2.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五科,山东济南250021;3.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三科,山东济南250021医源性感染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感染途径之一,其对院内医务人员造成的危害极大,早筛查、及时诊断和早治疗,能阻断丙型病毒性肝炎进一步传播。该文在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医院感染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院内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全程管理的方法和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6期2016-02-05

  •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分析
    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分析张丽伟(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6)目的 分析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加苦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8期2016-01-29

  • 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00)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崔 莹(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辽宁 锦州 121000)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最终可以完成治疗率90.91%,对照组最终可以完成治疗率77.27%,观察组完成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2015-12-26

  • 院内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全程管理的实践
    310016)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危害较大的疾病,50%~80%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将进展为慢性状态,其中20%~30%患者将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 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5 亿人感染了HCV[1],我国HCV 感染的诊断率及抗病毒治疗率均较低,因此在人群中存在较多的隐匿传染源。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无预防疫苗,早期发现及规范治疗,70%~80%可治愈

    护理与康复 2015年3期2015-07-23

  • 基于水驱曲线计算水侵油藏水侵量的新方法
    基于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4种常用水驱特征曲线,利用Welge方程推导出油田油水渗流特征关系,再结合水侵量的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计算水驱油田水侵量的新模型。该方法不需要对水体形态及水体大小作任何假设,且计算所需参数容易获取。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新方法计算过程简便,计算结果准确,实用性强。水驱特征曲线;水驱油田;水侵量;含水饱和度;物质平衡方程如何快速、有效地确定水驱油田的水侵量是水驱油田动态分析以及合理高效开发的基础。许多学者[1-5]对油田水侵量的计算进行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5年5期2015-05-09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李伟健 李颖 林长裕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4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应用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 对照组应用普通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时的丙型肝炎病毒(HCV)DNA载量及阴转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24周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2015-05-08

  • 干扰素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
    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孔 杰 (辽源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吉林 辽源 136200)目的:探讨采用干扰素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疗法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肝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1期2015-04-26

  • 天津市居民丙型肝炎患病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中心)天津市居民丙型肝炎患病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陈静1,2,单爱兰2,何海艳2,赵莹2,吴伟慎2,孙忠2 (1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300070;2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丙型肝炎(丙肝)患病率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为丙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①丙肝患病率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547 782名区县所辖的街/乡和本市户籍居民,根据丙肝诊断标准(WS 213-2008)确诊丙肝。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

    山东医药 2015年22期2015-04-04

  • 长效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致腹腔出血一例
    )长效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致腹腔出血一例赵 鹏,周志平,赵 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科,北京 100039)长效干扰素;腹腔出血;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感染HCV的病例数超过2亿[1]。目前干扰素仍是有效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治疗药物。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很多,但目前未见在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时导致腹腔出血的报道,现将临床上遇到的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

    海南医学 2015年19期2015-03-20

  • 隔药灸预防干扰素所致病毒性肝炎病人骨髓抑制的效果观察
    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首选药物,且具有确切的长期疗效。国内外有较多的文献报告,均证实干扰素治疗后5年累积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清除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平均明显高于不用干扰素治疗,此外干扰素还能显著减轻肝组织炎症,降低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显著延长病人的生存期[1]。但随着干扰素的广泛使用,其副反应也越来越显现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2014-12-16

  •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364000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无法控制则会演变成为肝硬化、肝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干扰素复合治疗法。该研究对2010年1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 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 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患

    中外医疗 2014年30期2014-12-09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73400)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何红迅(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河南 唐河 473400)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中的IL-10、IL-12及IL-18的水平进行分析、测定,并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组血清I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期2014-06-01

  • 金昌市2006—2013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737100)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病毒(HCV)所引起的,HCV感染慢性化程度高,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1]。该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分型多、传播途径广泛等特点,是金昌市历年来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对金昌市2006—2013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采集金昌市2006—2013年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用Excel 2003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1期2014-05-27

  • 纹身与丙型肝炎有关
    美国研究,纹身与丙型肝炎有关联性,而丙肝是肝癌主要原因。根据这篇发表在《肝脏学》期刊(Hepatology)的研究,甚至在把其它主要风险因子纳入考虑后,有纹身且感染丙肝者是有纹身但没有丙肝者的4倍。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主要经由血液。研究共同作者、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New York University Langone Medical Center)的佛兰斯华(Fritz Francois)说:“纹身有感染丙型肝风险,潜伏期可能达很多年。”丙型肝炎是肝癌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4年7期2014-04-15

  • 干扰素治疗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探析
    2干扰素治疗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探析张丽书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目的研究干扰素治疗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5例老年丙肝患者与35例中青年丙肝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抗病毒时间HCV RNA阴转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病毒阴转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抑郁、心电图异常以及白细胞计数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治疗老年丙肝患者效果良好,但在治疗6个月后,应依据治疗效果及不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7期2014-02-18

  •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刘俊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目的探讨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将本次研究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复合利巴韦林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普通干扰素符合利巴韦林进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3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0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2014-02-17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70例临床观察
    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70例临床观察许海莲延吉市医院消化内科,吉林 延吉 133000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观察组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行甘乐能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观察组RVR率、ETVR率、SVR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a-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甘乐能干扰素联合利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21期2014-02-16

  •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研发现状分析*
    100005)丙型肝炎病毒(HCV)于1989年被发现[1]。虽然丙型病毒性肝炎患病人数相对甲型病毒性肝炎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来说要少得多,但其危险程度并不比两者低。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00万~400万新增感染病例,60% ~70%形成慢性感染,5% ~20%发展为进展性肝病,1% ~5%死于肝硬化或肝癌。埃及、巴基斯坦和中国是全球范围内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率最高的3个国家,感染率分别为22%,4.8%和3.2%[2]。Decision Resources咨询

    中国药业 2012年7期2012-11-06

  • 乙醇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研究
    究探讨乙醇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78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男42例,女36例,年龄在41~62岁,平均年龄为(53.1±1.5)岁,所有患者经血清中HBsAg检测呈阴性,抗-HCV呈阳性,均符合2000年全国第五次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关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2],按照饮酒史分为观察组(有饮酒史)51例和对照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4期2012-07-30

  • 护肝宁联合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43例
    阳473058)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全世界HCV感染者约2亿人,80%的成年感染者可转变为慢性持续性肝炎[1]。慢性HCV感染是慢性肝脏疾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常见原因。2008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护肝宁联合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43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男2

    中医研究 2012年7期2012-03-17

  • 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副作用分析
    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副作用分析洪俩和目的探讨我院接受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367例患者应用后的副作用。方法在治疗期间,统计患者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及发生率。结果利巴韦林导致的副作用发生率为10.63%(39例),其中变态反应占53.85%,血液系统及消化系统副作用分别占28.20%、12.82%。结论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时的副作用发生率较高,但一般症状较轻,药物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利巴韦林;副作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1期2012-01-25

  • 流感怎么分类
    分别称为甲、乙、丙型。流感流行的罪魁祸首往往是甲型。乙型一般只在小范围传播,是造成冬季流感的病原之一。丙型相对来说不重要,很少引起大流行。在核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流感病毒还根据血凝素(hemagglutinin,简写H)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简写N)的抗原性分为不同的亚型。作为甲型病毒的两种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在不断地发生变异,当出现质变,产生新的亚型时,由于人们对它没有免疫力,就可能发生大流行。其中H共有15种,N共有9种,因

    环球时报 2009-05-0620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