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

  • 鄱阳湖五河入湖水沙丰枯遭遇关系分析
    、修水)作为入湖水沙的最主要来源,对鄱阳湖的水沙调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鄱阳湖流域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流域入湖水沙关系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诸多学者[3-5]围绕鄱阳湖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归因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进展】彭俊等[6]利用1950—2012 年的水文资料研究了鄱阳湖流域水沙长期变化规律,发现入湖总径流呈增加趋势,总输沙量呈减少趋势;刘同宦等[7]以1956—2018 年的水沙实测资料为基础,对五河入湖水沙及河道形态

    灌溉排水学报 2023年7期2023-08-09

  • 河流水沙过程二重性及健康关系分析
    中最为主要的为对水沙过程的分析。1 水沙过程二重性分析1.1 自然水沙过程的二重性自然河流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很多形式的水沙过程,对整个生态环境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河流对人类的引用水、农作物的灌溉、新能源的电力提供、水路交通运输、渔业和林业的发展等系列方面都展示了必不可少的服务功能,另外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上,包括水源的净化、污染物的降解、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等,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正向作用。不过,万事万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水沙过程控制不力,会对

    地下水 2022年5期2022-10-18

  • 基于Copula函数的大通站水沙特征分析
    关注的重点,河流水沙变化的一致性关系到河床冲淤、深水航道疏浚等工程实际。因此,开展河道水沙关系突变性分析,对水库稳定运行、河道规划管理及维持变化环境下的水沙关系动态平衡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单个水文要素的突变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有Mann-Kendall秩相关检验法、滑动F检验法[2]、滑动T检验法[3]及Hurst系数法[4-5]等。二变量条件下的水文变异分析则一般采用滑动偏相关系数法[6]或Copula函数理论。其中,Copula函数作为一种能够将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年4期2022-08-25

  • 基于Copula分析生态恢复对黄土高原水沙频率耦合关系的影响
    生剧烈变化,流域水沙数量、水沙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水沙关系,其内涵是指某时空尺度上流域径流量与输沙或泥沙含量的关系,受自然因素,如降水、土壤、地形、植被等的影响,而大规模人类活动导致的下垫面条件变化,如大规模植被恢复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农业灌溉等,对流域径流和泥沙过程均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径流量和泥沙数量的协同增加或减少效应及密切程度;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其发生频率的协同性。目前,已有许多学者探究了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生态建设对水沙数量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调控

    水土保持学报 2022年4期2022-08-16

  • 泾河流域水沙联合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不确定性评估
    2。1 泾河流域水沙联合分布特征分析泾河流域的张家山水文站上游河段,作为黄河水沙联合典型流域,流经黄土高原,具有河段比降明显、河床冲刷严重、流速快、四周植被覆盖率低等特点。参照张家山水文站监测数据,获取张家山上游泾河流域近一年径流量及输沙量,分析其变化过程。考虑该流域汛期径流量占比大,且输沙量多的问题,研究择取汛期径流量与输沙量之和(6~10 月),作为水沙联合分布模型数据依据,流域水系如图1 所示。图1 泾河流域水系图1.1 水沙联合分布模型搭建广义极值

    山西水利 2022年3期2022-08-04

  • 1956—2017年黄河上游水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发进程加快,导致水沙情势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开展黄河水沙时空分异特征与水沙关系变化研究是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可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水利工程布局等提供技术支撑。已有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6-7]。Liu等[8]分析196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黄河径流输沙的影响,表明急剧增加的人类活动与黄河的泥沙含量剧烈减少显著相关。穆兴民等[9]指出黄河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异,1980年代坝库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2年3期2022-06-29

  • 叶尔羌河卡群站1954-2018年水沙特征分析
    和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沙影响最为显著,与河湖健康、河流演变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1]。近些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许多河流的水沙关系得到显著影响。国内许多学者研究成果[2-8]均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影响都具有明显差异。冰川融雪径流是叶尔羌河流域径流主要补给来源,冰川融雪量受气温升高影响逐步增加,径流量的增加也使得河道内的沙量呈现较为明显的递增变化[9]。当前叶尔羌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10-14]

    地下水 2022年2期2022-05-19

  • 碧流河茧场水文站1971—2019年水沙特征及成因探讨
    和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沙影响最为显著,与河湖健康、河流演变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1]。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许多河流的水沙关系受到显著影响。国内许多学者研究成果[2- 6]均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影响显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使得碧流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产生较为明显的递增变化[7]。针对当前碧流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特征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8- 12],这些研究成果均表明碧流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较为明显,径流量变化率低于输沙量的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4期2022-04-08

  • 颍河干流水沙特性及其变化研究
    1960年以前的水沙资料部分年份不连续,本次分析采用阜阳闸站的1961—2020年共60年的实测水沙资料系列。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颍河的水沙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颍河阜阳闸站的年均输沙量由上世纪60年代的1500万t左右,减少至2000年之后的190万t左右,减少了87.6%,最近10年(2011—2020)年平均输沙量为31.6万t,比多年平均减少了96.1%。颖河输沙量变化如此之大,是气候变化所致还是人类活动影响?为更深入地了解颍河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4期2022-04-08

  • 基于Copula函数的叶尔羌河水沙丰枯遭遇研究
    多学者针对流域内水沙展开研究,徐金鑫等[6]分析了丹江流域径流和泥沙单一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也有学者分析了径流和输沙对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水库建设和土地利用类型改变等)的响应[7-8],并参照未来情景模式数据探究径流和输沙各自未来的发展状况[9-11]。以上的研究手段都将水沙割裂开来进行分析,而水沙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某种相关关系,故对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两变量分开单独进行研究而分析所得的结论是不够客观的。近年来, 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的Co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年2期2022-03-02

  • 黄河入海水沙情势变化分析
    3;2.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3.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0 引言近年来,尤其是进入人类世(Anthropocene)以后,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强等,全球大型河流水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1-6],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7]。例如,在水沙锐减的背景下,世界上85%的河口三角洲正面临着冲蚀后退的严峻威胁[1],其中黄河三角洲蚀退已逐渐成为威胁河口地区稳定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2年2期2022-02-23

  • 黄河干流近70年来水沙关系变化
    重要组成部分,而水沙关系则是河流系统对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直接响应。河流的水沙关系可以反映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匹配关系。研究河流水沙关系,可以进一步揭示河流的泥沙来源和时空变化规律,对分析河流泥沙沉积特征与河道整治措施及水文资源配置有重要作用[1-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由于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直接影响沿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特征,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的主要泥沙来源。大量入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1年5期2021-11-08

  • 黄河中下游水库群-河道水沙联合动态调控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导致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利用黄河中下游干支流骨干水库组成的洪水泥沙调控子体系协调水沙关系,是减轻下游河道淤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1]。开展黄河中下游水库群-河道水沙联合动态调控研究,根据水库和下游河道不同的冲淤状态,动态优化水库运行方式,充分发挥水库群-河道联合调控水沙的优势和潜力,对完善黄河水沙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黄河中下游水库群-河道水沙联合调控研究主要包括水库群水沙时空对接模式、水沙

    水科学进展 2021年5期2021-09-27

  • 长江口南槽水域近20年河床演变分析
    析长江口南槽水域水沙特性,对潮汐、潮流、含沙量及近20年来河床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槽近期河势演变主要是在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周边涉水工程建设及河势自然演变下逐步形成的,总体上南槽河势滩槽发展格局稳定。研究成果可为南槽航道的科学开发利用及综合管理提供参考。关键词:长江口;南槽;水沙;冲淤演变中图分类号:U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7-0110-021 引言长江河口呈“三

    中国水运 2021年7期2021-09-13

  • 叶尔羌河流域水沙关系诊断与变异特征分析
    国内外诸多流域的水沙变化明显[2-3]。Li等[4]研究发现世界上24%的大型河流径流量呈现明显变化,40%的大型河流输沙量呈现明显变化,71%的大型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显著相关;胡春宏等[5]指出黄河干流潼关水文站的年均输沙量从1919—1959年的16亿t,降至2001—2018年的2.44亿t,削减量约85%;诸多学者[6-7]采取分布式水文模型或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估算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水沙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不同流域水沙变化

    人民黄河 2021年6期2021-06-16

  • 大凌河中下游近65a水沙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使得大凌河流域的水沙变化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近些年来,针对大凌河水沙演变分析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3- 10],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大凌河的中上游。大凌河中上游有宫山嘴、阎王鼻子以及白石水库3座大型水库,受大型水库的调蓄作用影响,河道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但对于大凌河中下游水沙变化的研究还较少,大凌河中下游没有大型水库,因此水库调蓄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大凌河中下游的水沙也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11- 15],但由于缺少长系列

    水利技术监督 2021年3期2021-03-30

  • 近16年三峡库区径流输沙变化分析
    0083,北京)水沙变化是影响河流系统的关键因素,决定河流的稳定性,其运移机制剧烈影响河流系统[1]。水利、水土保持等工程的建设强烈影响河流水沙情态[2],产生相关水文效应如河床演变[3]、改变航道[4]等。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分别位于世界第3位与第4位[1],其丰富的水沙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储备与能源安全等具有重要的影响[5]。近年来,长江上游开发了大量水利水电工程,如三峡水库蓄水使用及蓄水调度变化,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的修建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1年1期2021-03-05

  • 动水条件下鳃片间距对分离鳃水沙分离效率影响试验
    研制出一种新式的水沙分离装置-分离鳃,其优点为占地面积小,水沙分离效率高,经济实用[4]。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开展了分离鳃在静水和动水环境中的相关试验和数值模拟工作。严跃成[5]、朱超[6-9]研究了分离鳃中的垂向和横向异重流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结构优化,陶洪飞[10-13]通过物理试验深入研究了静水条件中分离鳃在不同含沙量、鳃片间距、鳃片倾斜角下的结构特征与相关特性,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分离鳃中的内部流场,揭示了分离鳃中水沙加速分离的机理,从理论的角度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年12期2020-12-17

  • 黄河水沙关系协调度与骨干水库的调节作用
    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特性[1-3]是河道淤积抬升、主槽过流能力下降、“二级悬河”局面形成和加剧、防洪问题突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也是黄河区别于国内外其它大江大河的基本特点。多年的治黄实践和长期的研究表明,协调水沙关系,减轻下游河道淤积,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重要抓手。黄河水沙关系反映了河道来水来沙搭配和输沙能力的匹配关系,其研究范畴涉及来水来沙总量及变化、水沙搭配关系及河道冲淤响应等多方面。诸多学者通过数理统计[4-6]、水文法[7-8]、水保法

    水利学报 2020年8期2020-11-19

  • 黄河流域水问题发展态势、症结及综合应对
    决的科学问题。从水沙关系、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等4个方面剖析了黄河流域现阶段存在的主要水问题,并分析了其发展态势,认为黄河流域水问题的症结在于水土资源功能不协调、水资源调配忽略“点-线-面”关系以及水资源管理存在地下水与地表水管控分离等3个方面。最后从“富自然-功能协调”流域的角度提出了应对黄河流域水问题的主要思路,建议从水土资源联合配置、立体水网构建、精准水沙调控和智慧监管体系完善等4个方面系统应对黄河流域水问题。关键词:水沙;水土资源;富自

    人民黄河 2020年9期2020-10-09

  • 关于冲积性河流前期水沙条件累积作用的研究进展
    变化过程中,流域水沙变化非常迅速,河道的断面调整速度则远远滞后于水沙改变,故河道的平衡状态还未达到时,新一轮的河道调整又将开始。在给定的初始边界条件下,直至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的这一阶段性时间内,水沙对河道的整个调整产生了累积影响[1],所以之前河段水沙条件的累积作用结果将作为当前河段的初始条件来进行分析计算,体现了前期水沙条件对河床演变的影响。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力度增加等原因,各流域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外众多河流水文情势

    湖南水利水电 2020年3期2020-07-25

  • 西柳沟流域水沙关系及变化趋势
    :根据西柳沟流域水沙特点,利用该流域54年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采用相关系数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双累积曲线法,结合流域降水量分析西柳沟流域水沙相关关系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西柳沟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降水量与泥沙相关性变异较大;1964—197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他不同时段输沙量与径流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2)西柳沟流域1964—2017年水沙变化趋势基本对应,输沙量下降趋势明显,输沙量突变年份为1989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21期2020-03-08

  • 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对下游河道水质的影响
    1.北京师范大学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河流是地区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河流水质对生态健康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1]。黄河下游分布有广阔的滩地,生活着180余万人口[2]。随着工农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大,工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递增,其中的污染物对黄河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小浪底水库的建设和运行在缓解下游供水、水力发电及洪水问题等方面做出了重

    人民黄河 2019年8期2019-08-24

  • 动水条件下分离鳃水沙分离效率的分析
    黏性泥沙时,具有水沙分离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及投资少等优点[4]。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利用用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分离鳃进行了研究。朱超[5-9]、严跃成[10,11]、赵丽娜[12]、陶洪飞[13,14]开展了静水条件下的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探讨分析了分离鳃加速水沙分离的机理,优化了分离鳃结构,并从理论角度证明了结构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描述了分离鳃中水沙运动轨迹的原理图。罗菲[15]和陶洪飞[16-20]运用Fluent软件中的两相

    节水灌溉 2019年5期2019-06-20

  • 泾河流域水沙联合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不确定性评估
    引发水患。以往对水沙概率分布特征的分析多以单变量法为主,侧重描述水或沙的单变量特征,忽略了二者间显著的关联性,对水沙过程的描述略显不足;若要对流域水沙特性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实现水沙并举的科学管理方案[1],综合考虑水沙变量相依特征,进而开展水沙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析则尤为必要。Copula 函数作为一种构造多维变量联合分布的有效方法,在水文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Copula 函数的优点在于其不要求变量具有相同的边缘分布,任意边缘分布都可以通过Co

    水利学报 2019年2期2019-03-25

  • 黄河小北干流主流线变化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径流量、输沙量等水沙数据摘自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制的《黄河流域水文年鉴》。2.2 研究方法2.2.1 主流线要素提取方法主流线反映了河流的动力条件,对其要素进行提取并分析是河势量化的有效途径[1,3]。根据表征的意义不同,主流线要素分为主流线形态要素和摆动要素,其中形态要素包括主流线的弦长、弦高、弧长、弯曲半径及弯曲系数,可看作“静态”参数,如图2所示,若将主流线的曲线段概化成圆弧,可知弦长、弧长、弯曲半径呈正相关,因此只需从三者之中任选一个来作分析。摆动要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年11期2018-11-29

  • 三峡水库对下游河流水沙情势影响评估
    50045)天然水沙情势是河流生态系统关键驱动因素,决定着河流形态、群落结构是否稳定,其运移机制对河流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水利工程建设人为改变了河流天然水沙情势,必将产生一系列生态水文效应,进而会使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如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降低、流域内重要物种受到胁迫等[2]。因此,研究水电工程对水沙情势变化以及生态影响已成为当前河流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分别位于世界第三位和第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年11期2018-11-29

  • 大凌河下游近55年水沙演变趋势及突变特征分析
    大,大凌河下游的水沙关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区域水沙演变进行趋势分析,有流域区域水生态规划和治理措施的制定。国内学者对于流域水沙演变趋势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1-5],当前水沙演变趋势分析较为成熟的是显著性突变检验方法[6-10],为此文章根据显著性突变检验方法,结合大凌河下游主要的控制站义县水文站1961—2016年近55年的实测水沙数据,对大凌河下游的从1961—2016年的水沙演变进行趋势分析。1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1.1 区域概况大凌河下游主要位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5期2018-10-20

  • 北方旱区典型多沙河流水沙演变规律探究及成因分析
    23000)河流水沙演变规律分析是河流综合治理规划的重要依据。北方旱区河流存在水少沙多的特点,水沙演变规律分析对此类河流治理更为重要。当前,对水沙演变规律分析主要是结合实测数据,利用趋势检验[1- 5]及突变检验方法[6- 9]进行多尺度的分析。柳河是辽河的一级支流,位于辽宁西北部干旱沙丘地区,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区域水土流失量高达每年1560万t,近年来辽宁省开展多沙河流的综合治理,在综合治理规划时急需对多沙河流水沙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为此本文结合柳河干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2期2018-03-29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水库群水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应用研究
    00001)水库水沙联合优化调度对于水库调节十分重要,即保证水库的兴利和防汛功能,又调节水库泥沙淤积,增大水库的调节库容,为此许多学者采用不同优化方法对水库水沙联合调度进行优化计算,其中传统遗传算法采用随机概率数学方法对目标进行优化,可实现多目标优化,在水库水沙联合调度中得到较大程度的应用。但是传统遗传算法收敛局限,为此有学者结合最小生境理论对传统遗传算法的目标值进行自适应度的调整,并在一些水库优化调度中得到应用,但在水库水沙联合优化调度中应用还较少,而辽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2期2018-03-29

  • 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机理与趋势预测
    素影响,黄河流域水沙情势发生巨大变化,潼关站年输沙量由1919—1959年16亿t减少至2010年以来1亿t左右,减少约94%。黄河水沙情势剧变,已严重影响黄河规划与治理的科学参照依据,直接影响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布局、南水北调西线规划、下游宽滩区治理方向等未来治黄方略的制定。“黄河宁、天下平”,从古至今,黄河治理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黄河水沙变化如此之大、如此之快,演变机理是什么,未来趋势如何,黄河治理开发战略规划决策是否随之重大调整,成为了新时期黄河

    中国环境管理 2018年1期2018-03-07

  • 近60年长江荆江三口水沙变化过程及对洞庭湖的影响
    0年长江荆江三口水沙变化过程及对洞庭湖的影响代 稳1, 王金凤1, 仝双梅1, 张府柱2(1.六盘水师范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4;2.六盘水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4)荆江三口的水沙变化过程是影响洞庭湖发育的重要环节,对洞庭湖的稳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荆江三口五站1951—2014年的水沙观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着重研究长江荆江三口近60年水沙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并探讨水沙变化对洞庭湖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17年6期2017-12-18

  • 浅埋开采工作面水沙溃涌灾害预测及防治对策
    浅埋开采工作面水沙溃涌灾害预测及防治对策刘 洋1,2(1.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文地质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77;2.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将水沙溃涌作为渗透破坏的一种形式,将被导水裂缝贯穿的潜水含水层转换成圆形截面,运用完整井理论建立了覆岩破坏涌水裂隙通道的水力坡度表达式,并由Kusaki公式计算得出了影响半径,利用Zamarin式求解求得水力坡度的临界值,同时结合覆岩顶板实际破断情况,将“悬臂”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6期2016-12-22

  • 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规律
    积河流河床形态对水沙条件的响应调整规律,基于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原理,对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过程进行研究。运用Morlet小波方法分析了沙市河段1956—2011年水沙序列的多时间尺度规律,采用滑动平均法拟合了流量、含沙量与断面面积的单一幂指数函数关系。结果表明,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对水沙条件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其河床形态的调整受到包括当前时段在内的前期水沙条件的共同影响。建立了水沙序列分时段的断面面积计算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河床横断面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6期2016-12-16

  • 辽河干流水沙变化规律分析
    00)辽河干流水沙变化规律分析邹建飞(辽宁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中心站,沈阳 110000)摘要:辽河是一条典型的北方河流,分析河流水沙变化规律对防汛抗旱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收集了辽河福德店站、铁岭站,柳河新民站多年平均含沙量、平均流量和年输沙量资料,福德店、铁岭站1995年和2005年典型洪水过程流量和相应含沙量资料,系统地分析了辽河干流主要泥沙的来源、年内变化、年际变化和洪水期内含沙量与流量的变化过程。关键词:辽河干流;水沙;变化规律;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年3期2016-06-01

  • 近50年珠江三大支流水沙关系变化研究
    0年珠江三大支流水沙关系变化研究吴 尧,官明开,曹 煜,龚伟杰(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南京210098)基于西江高要站、北江石角站和东江博罗站的水沙数据,分析近50年来珠江三大支流水沙关系的变化。利用交叉小波变换分析水沙关系时发现,西江和北江水沙波动能量的稳定性及水沙的正相关性强于东江。水沙幂指数曲线拟合反映了水沙在不同年代的变化关系及相关程度,其中西江水沙拟合斜率和相关系数整体较大。此外,月均水沙的年内分布曲线揭示了三大支流间水沙年内分布的差异

    水道港口 2016年4期2016-02-16

  •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水沙调控初步研究
    上游沙漠宽谷河段水沙调控初步研究白 涛 王义民 金文婷 李 强 黄 强(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陕西 西安 710048)针对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的水沙调控问题,分析上游梯级水库运行前后下游河道水沙关系变化;构建并求解复杂梯级水库群水沙调控模型,获得了沙漠宽谷河段不同水沙调控方案的结果;阐明了参与水沙调控的梯级水库群调控水沙的能力,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河道水沙调控科学对策的提出提供技术支撑;对维护宁蒙河段冲淤的

    水利水电快报 2015年4期2015-04-06

  • 突水溃沙通道分区及发育高度研究
    度出发,提出了导水沙裂缝带的概念;同时依据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建立了“导水沙拱”力学模型,运用结构力学、岩体力学和散体力学对导水沙裂缝带高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在得出4个解后,将涉及到的各参数取值区间代入到4个解中,最终确定导水沙裂缝带高度计算公式并,该成果为突水溃沙灾害防治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有效指导该类灾害的防治工作。突水溃沙;导水沙裂缝带;竖两带;横两区;发育高度0 引 言目前,神东矿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浅埋深、薄基岩、富水沙层下开采过程中,上部覆盖着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2-15

  • 水库水沙联合调度优化方法与应用研究
    18000)水库水沙联合调度优化方法与应用研究王利科(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分院,四川德阳 618000)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国各大河流都建立了水库工程,水库不仅发挥着防洪、发电的作用,而且还承担着供水的性能,因此,水库在汛期的时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库水沙 联合调度 优化本文通过对水库水沙联合调度现状进行综合阐述分析,发现目前水库水沙联合调度仍存在着问题,而另一方面,水库水沙联合调度优化计算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7期2014-08-11

  • 江河水沙变化趋势分析方法与比较
    00044)江河水沙变化趋势分析方法与比较王延贵1,刘 茜2,史红玲1(1.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北京 100048;2.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为了有效地分析江河水沙变化趋势,在总结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长江大通站和宜昌站的水沙变化为例,就江河水沙态势变化图示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与对比。在进行水沙序列的趋势性分析时,可采用一种图示分析方法和一种统计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对于图示分析法中的过程线法、滑动平均线法和累积曲线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4-10

  • 洮河水沙关系变化分析
    影响,全球河流的水沙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英国 Des Walling教授[1-2]分析了全球142条河流的下游站的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现有不到1/4的河流年径流量具有下降趋势,却有近半数的河流年输沙量下降;刘成等[3]对我国主要入海河流水沙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沙量明显下降。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黄河及其主要支流水沙变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侯素珍等[4-5]以黄河上游头道拐断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黄河上游来水来沙特点和水沙变化及成因,发现水沙

    地下水 2013年4期2013-09-04

  • 刍议引黄水闸水沙测验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著。1 建立健全水沙测验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水沙测验设施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制度,明确管理和养护责任;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水沙测验设备进行测试,使水沙测验设备的管理有制度、有检查、有落实,用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其最佳效能。2 加大管理措施,确保正常有效使用对引黄水闸现有的水沙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并参照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专门管理册,为水沙测验设施设备建设和管理奠定基础;对新增水沙设施设备及时登记造册,同时存

    山东水利 2012年11期2012-08-15

  • 三峡水库运用前后进出库水沙变化分析
    库运用前后进出库水沙变化分析黄仁勇,张细兵(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武汉 430010)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实测水沙资料,对三峡水库近期进出库水沙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三峡水库进出库水沙均有所减小,其中输沙量减小更为明显;蓄水运用后三峡水库汛期进出库水量、沙量占全年的比例仍分别维持在76%以上和96%以上,但从年内分配变化上看,汛期进库水、沙量占全年的比例均呈减少趋势,汛期出库水量比例呈减少趋势,出库沙量比例呈增大趋势;三峡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1年9期2011-09-05

  • 江河治理与水沙关系——黄河流域产流产沙模拟与水沙变化
    王光谦江河治理与水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从科学层面上,要把水沙变化之后机理上的物理过程搞清楚,看河床是怎样变化的,再来分析江河治理有什么新的要求。这里介绍一下黄河流域产流产沙模拟与水沙变化研究。黄河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下游是游荡性河道。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存在一个规律,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主要是土泥沙,它和下游建立了一个关系,表明在45万km2的黄土高原区,应该集中治理的是10万km2一个区域。在整个多沙粗沙区,降雨之后产流产沙是怎样的?应先建立

    中国水利 2011年6期201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