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

  • 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垂体MRI 的影像学异常结果分析
    224001)中枢性性早熟是指在儿童时期由于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被提前激活启动,分泌释放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后人体性激素水平上升,第二性征发育提前,表现为内外生殖器快速发育以及第二性征出现,如男童出现喉结、变声、胡须等,女童出现乳房发育、阴毛或腋毛生长等[1-2]。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最新发布的《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3]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普遍存在青少年儿童青春期发育启动年龄提前现象,且中枢性性早熟发病率呈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7期2023-11-21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维生素D、BMI、性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何婉萍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在儿童保健科门诊一直有较高的接诊量,会对患儿健康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启动,导致女童出现性早熟症状为该部分患儿的主要特点。结合临床接诊可以发现,该部分患儿在8岁左右开始出现第二性特征,部分患儿在10岁左右会发生月经初潮;同时会出现身高、体质量异常增长的情况,容易对患儿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影响[1]。同时,结合干烨等[2]研究可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会导致患儿骨骼在短时间内成熟,导致患儿骨龄超过正常水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7期2023-10-07

  • 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治疗研究进展
    537000)中枢性面瘫是面瘫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面神经核上瘫,病变部位在一侧中央前回下部或皮质脑干束,临床表现以病灶对侧眼眶以下面部表情肌群的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以口脸歪斜为主要表现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度,还常伴有构音障碍、流涎、夹食、吞咽咀嚼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面神经核在颅内上行至大脑皮质中枢(中央前回下1/3)间通路的任何部位受损都可以引起中枢性面瘫。脑卒中是引发中枢性面瘫的常见病因之一,由于卒中时患者肢体偏瘫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0期2023-08-20

  • 血清黄体生成素检测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中的应用价值
    假性)性早熟和中枢性(真性)性早熟两种,其中前者的发生与营养过优、大量食用含激素食物、工业污染等因素有关,患儿仅表现为第二性征发育,如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2],后者多为特发性,与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有关,患儿不仅有第二性征表现,生殖器与性功能也有所发育,与前者相比危害更大[3]。两种疾病有共同的临床表现,但治疗及预后存在差异,准确鉴别和诊断是临床有效治疗的前提和关键

    系统医学 2023年1期2023-05-05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期并发中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治分析(附16例报道)
    者预后,尤其是中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导致肾上腺危象,增加患者死亡率[1-2]。然而,目前临床医生对aSAH后并发中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认识存在不足,临床诊治率较低。我科近2年对aSAH患者早期进行垂体功能筛查,诊断出16例中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并进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本研究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发病后72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1期2023-03-10

  • 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523000)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生是因为源于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轴过早激活,导致女孩乳房发育,身高增长速度加快,男孩睾丸和阴茎增大,阴毛发育,变化情况与正常青春期进展不一致。中枢性性早熟会导致骨骼过早发育与骨骺过早闭合,导致成年后的身高不理想,且部分儿童成年后甚至无法达到遗传靶身高,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育[1]。对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应该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性早熟对身高的影响。因此,分析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及早实施相关干预措施,改善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22期2022-12-07

  • 亮丙瑞林联合生长激素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果,因此也称为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中枢性性早熟通常是特发性的,除非存在明确的原因(如肿瘤、脑积水、脑损伤或颅脑创伤等)[1]。中枢性性早熟除了其他第二性征,例如阴毛的早期生长等特征外,通常伴随存在早期骨成熟、线性生长加速和盆腔超声改变(卵巢、子宫和肾上腺体积的异常变化)。性早熟可能导致骨骼的过早闭合,最终导致身高下降以及其他影响,如心理压力等[2],青春期早期女性比同龄人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因此,有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6期2022-08-27

  • 血清黄体生成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硫酸脱氢表雄酮在女童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早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期儿童会出现和中枢性性早熟相似的性发育过程、骨骼成熟速度以及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产生早初潮、身材异常以及相应的心理、代谢障碍等现象产生[1]。目前,临床上的诊断手段有生长速率、子宫B超、骨龄监测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等,然而其早期预警效果并非十分理想。有研究表明,血清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与青春期的启动和提前有关[2]。本文开展前瞻性研究,探讨血清LH、IGF-1、DHEAS在女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2022-07-09

  • 小儿右侧额颞顶叶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NET 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两类,中枢性PNET 主要指起源于幕上脑组织及脊髓的一类小圆细胞恶性原始神经上皮肿瘤,并与幕下的髓母细胞瘤相区别。而起源于颅外软组织、骨骼系统和原始神经沟早期细胞成分的残留或原始基质小圆细胞则称外周性PNET。临床上,外周性PNET 更为多见,而中枢性PNET 少见,幕上PNET 则更为少见,以儿童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删除了既往中枢性PNET 这一术语,将其划归为未另行分类的中枢神经系统胚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4期2022-06-10

  • 磁共振在诊断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性激素的相关性
    0208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是由于儿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发育所引起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疾病,主要发生于女性儿童,通过检测女童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是目前临床诊断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金标准,但采血检验过程繁琐,同时有创检查儿童配合度较低,使得其临床诊断存在一定困难[1-2]。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垂体发育可与其他健康女童表现出明显差异,既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扫描女童垂体发育情况可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鉴别提供参考[3],但其仅对磁共振诊断女童特发性中枢性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03-21

  • 曲普瑞林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疗效
    528300)中枢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中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与释放增多,激活性腺轴功能,促进性腺发育,具体表现为第二性征呈现、内、外生殖器发育[1]。中枢性性早熟的危害较大,会提前儿童青春期,缩短身体发育时间,成年后身材矮小,加重患儿心理、生理负担,极易引发严重的社会行为异常、心理问题[2]。曲普瑞林属于GnRH类似物,可降低雌激素水平,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延缓第二性征出现。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40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予以曲普瑞林治疗前后效果进

    北方药学 2021年7期2022-01-24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在儿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分析
    素类似物在儿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儿童中枢性性早熟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患儿均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体质量指数、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数据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患儿治疗6个月后体质量指数以及FT3、FT4、TSH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本次研究男患儿不良发生率(7.3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2021-10-18

  • 听性脑干反应中枢性损害分类对脑瘫高危儿的诊断价值
    找听神经周围及中枢性损害的证据,对于围生期大脑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婴幼儿,儿童神经学家特别建议坚持系统检测和全面听力学评估[8],不论是否存在并发症和运动损伤。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作为神经电生理评估的重要工具已广泛被认可。ABR是医学声源刺激听神经后通过特殊方式记录到的神经生物电信号,主要由Ⅰ、Ⅲ、Ⅴ波组成,其出波情况、潜伏期、波幅等情况均可反映听通路由周围到中枢的神经纤维的传导状态和神经元的同步化情况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14期2021-10-13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仪治疗重症卒中继发中枢性高热的疗效观察
    钦州)0 引言中枢性高热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后出现的临床症状,常见于脑血管疾病、脑创伤、肿瘤及脑部手术患者。高热可造成脑血流量增加、代谢增快及脑耗氧量增加,加重脑组织损害,甚至增加死亡率[1]。中枢性高热是加重神经科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卒中患者发生中枢性高热,多于重症脑卒中急性期出现,高热使其病程进展加快,严重影响其预后转归[2]。既往针对中枢性高热多采用解热镇痛药及一般的物理降温等方式,临床效果差;对于脑卒中中枢性高热使用醒脑静或亚低温治疗,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6期2021-09-20

  • INHB、MKRN3、FGFR2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FR2)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中枢性性早熟女童100例作为中枢性性早熟组、健康体检的健康女童80名作为健康组。测定血清INHB水平、MKRN3、FGFR2相对表达量,比较三者在健康组、中枢性性早熟组中的表达及与疾病类型的关系,分析三者对此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中枢性性早熟组INHB水平升高,MKRN3、FGFR2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抑制素B;Makori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33期2021-01-28

  • 夜间促性腺激素水平在女童性早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轴是否启动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部分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具有与正常青春发育类同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动、成熟的程序性过程,直至生殖系统成熟。由于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terty,CPP)和部分性性早熟中的乳房早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PT)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十分相似,但两者的治疗和预后差别很大,因此准确区分两者至关重要。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标准目前主要依据促性腺激素对促性

    甘肃医药 2020年10期2021-01-07

  • 快速识别孤立性眩晕的方法研究 ——HINTS床旁检查法结合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
    之一。眩晕包括中枢性和周围性,临床易被误诊,尤其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诉的患者。虽然近些年神经影像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CT对急性后循环缺血的早期诊断具有局限性,MRI+DWI检查在48小时内也常有假阴性的结果。因此,我们试图寻找一种在床旁就可快速完成且有效的诊断手段快速识别急性孤立性眩晕,以减少误诊的发生。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将探讨两步评估法(HINTS床边检查法+ESRS≥3分)对于快速识别孤立性眩晕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来自2018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1期2020-03-03

  • 探讨“下法”治疗中枢性发热
    刘秀颜 李云辉中枢性发热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伤后导致产热与散热功能失调引起。中枢性发热可导致机体高代谢状态,使脑耗氧量增加,破坏血脑屏障,加重脑损伤,是导致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超高热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死率及自动出院率比正常体温患者高出6倍[1-2]。现代医学治疗中枢性发热主要以控制原发病[3]、药物退热[4]、物理降温为主[5],但是治疗效果欠佳,主要表现为降温速度慢,维持时间短,并发症多。下法是指运用具有泻下、攻逐、润下等作用的药物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0期2020-01-10

  • 药物联合康复训练在中枢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71004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部疾病引起的眩晕,患者存在姿势失稳和平衡障碍,引起日常生活的极度困扰。中枢性眩晕由脑部疾病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情往往较重,目前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单纯药物治疗恢复周期较长[1]。近年来前庭康复训练在周围性眩晕康复治疗研究中的成果瞩目,也有学者报道将其应用于中枢性眩晕康复治疗。为提高中枢性眩晕临床治疗效果,笔者观察了药物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在中枢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20

    医药前沿 2019年32期2019-12-12

  • 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维生素D浓度变化的研究
    生理特性。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发生机制为下丘脑-垂体-性腺(HPGA)轴提前被激活[2]。正常情况下,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可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但下丘脑对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有着高度的敏感性[3]。中枢性性早熟儿童的性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儿童。Vit D与性激素(主要指雌二醇)同属于类固醇激素,那么两者之间是否具有交叉的生物学效应呢?目前文献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将研究中枢性性早熟女童Vit D浓度变化,探讨Vit D是否与性早熟有关。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2期2019-04-15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骨代谢指标分析62例
    性、部分性以及中枢性性早熟,以中枢性性早熟最常见[1]。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中,大多都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这种疾病的患儿由于过早地大量分泌性激素而加速了骨成熟,过早地使骨骺融合,从而导致患儿在成人期出现身材矮小的现象[2]。为研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骨代谢指标,检测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1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C)、1型胶原氨基末端交联肽(β-CTX)、25羟维生素D含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6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5期2019-04-03

  • 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评价
    610041)中枢性性早熟是由于儿童体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功能提前开启而引发的疾病,对患儿的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严重危害[1],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中枢性性早熟发病率逐年增高,形势十分严峻,尤其以女童多见[2]。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是临床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3-4]。目前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被逐渐用于该病的临床治疗,因此为明确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临床价值,本研究纳入2015年3月—

    医药前沿 2019年5期2019-03-29

  • 物理降温联合溴隐亭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案例分析
    400038)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中枢性发热在发热的各种病因中较为少见,其表现及处置与常见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不同,普通解热药物往往治疗无效。本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脑梗死引起中枢性高热病人的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药师提供参考。1 病史摘要病人女性,54岁,身高163 cm,体质量68 kg,BMI 25.59 kg/m2。主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四肢抽搐2 d,四肢无力1 d入院。病人2 d前在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9年2期2019-02-25

  • 超声检查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
    ]。性早熟包括中枢性性早熟(CPP)和孤立的性早熟(IPP),中枢性性早熟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性腺轴的过早激活有关[2],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需要及早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尽管GnRH刺激试验被认为是区分IPP与CPP的黄金标准,但其灵敏度较低,而且目前解释标准还不完全统一。经腹盆腔超声检查具有快速、简单和无创的优点,本研究选择2014年10月—2018年1月在我院临床确诊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80例,探讨盆腔超声检查子宫、卵巢对

    交通医学 2018年4期2018-10-16

  • 眩晕是否危险?闭上眼判断
    累引起的,称为中枢性眩晕。中枢前庭系统是大脑的关键部位,这个部位一旦出现梗死、出血、肿瘤、炎症等,也会出现眩晕,后果往往非常严重,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说,眩晕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先把危险性极高的“眩晕”找出来,并及时诊治。如何判断危险的“眩晕” 周围性眩晕常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数十分钟、数小时、数天),症状剧烈,与头位或体位改变有关,闭上眼睛后症状不会缓解。而中枢性眩晕症状较轻,持续时间长(数周、数月、数年),与头位或体位的改变无关,闭上眼睛之后症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8年9期2018-09-30

  • 眩晕是否危险?闭上眼判断
    累引起的,称为中枢性眩晕。中枢前庭系统是大脑的关键部位,这个部位一旦出现梗死、出血、肿瘤、炎症等,也会出现眩晕,后果往往非常严重,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说,眩晕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先把危险性极高的“眩晕”找出来,并及时诊治。如何判断危险的“眩晕” 周围性眩晕常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数十分钟、数小时、数天),症状剧烈,与头位或体位改变有关,闭上眼睛后症状不会缓解。而中枢性眩晕症状较轻,持续时间长(数周、数月、数年),与头位或体位的改变无关,闭上眼睛之后症

    恋爱婚姻家庭 2018年27期2018-09-28

  • 分清止咳药和祛痰药
    用部位,又分为中枢性止咳药和末梢性止咳药。中枢性止咳药包括可待因、右美沙芬等,是指作用于脑中枢的抑制药,使其对外周传来的刺激不敏感,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都有一定效果。中枢性镇咳药有严格的适应证,部分药物还有一定的成瘾性,所以临床医生只在必要时给患者开处方。而末梢性止咳药,常见如各类止咳糖浆等,服用后能覆盖在咽部黏膜上,降低呼吸道感觉神经末梢对刺激的敏感性,从而产生止咳效果。这些药物常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有炎症刺激性咳嗽而痰量很少的阶段。祛痰药也分可为两大类: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8年2期2018-08-22

  • 奥卡西平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丁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入院治疗的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90例。观察组男45例,女45例;年龄51岁~77岁,平均60.71±2.51岁。合并糖尿病有11例,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冠心病14例,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首日晚0.3g口服,次日中、晚各0.3g口服,以后每日早、中、

    医药前沿 2018年20期2018-07-10

  • 中枢性性早熟幼女性激素、IGF—1与生长发育的临床关系探讨
    ] 目的 探讨中枢性性早熟幼女中性激素、促生长因子-1(IGF-1)与生长发育的临床关系。 方法 分别选取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接收的中枢性性早熟、正常健康幼女,各26例。分别记为疾病组与健康组,均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性激素、IGF-1的水平,测量并对比身高、骨龄、卵巢和子宫容积。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疾病组患儿性激素、IGF-1水平与身高、骨龄、卵巢和子宫容积的关系。 结果 疾病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35期2018-01-29

  • 中枢性性早熟与KISS1、MKRN3系统的关系研究进展
    现性发育征象。中枢性性早熟是指下丘脑增加了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提前激活HPG轴,导致性腺发育提前和性激素分泌增加。大多数女童的中枢性性早熟为特发性[2]。中枢性性早熟多为常染色体遗传,但存在不完全显性和性别差异的现象,19%~27.5%中枢性性早熟的患者的家族成员中有提前性发育的病史[3]。1 KISS1系统1996年,Lee等[4]在黑色素瘤细胞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即KISS1基因,后定位于人类1号染色体长臂1q32-34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1-25

  •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枢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波,高原,王静中枢性面瘫(Central Facial Paralysi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皮质运动区、内囊皮质脑干束等面神经核以上神经通路受损,并累及支配面神经的中枢部位,从而引起的面肌功能性瘫痪,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病变。本病常继发于脑卒中、颅脑损伤及颅内肿瘤术等疾病后,临床表现为病灶对侧下部面部表情肌群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多数患者伴有刷牙漱口时患侧漏水,进食时患侧口腔存食、口角流涎等。该病轻者可自行恢复,但较重面瘫可导致构音障碍、吞咽

    中国康复 2018年2期2018-01-12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联合生长激素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实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中枢性性早熟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患儿用药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n=36)和联合组(n=36),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GnRHa治疗,对联合组患者采取GnRHa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联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0期2017-12-15

  • 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救治中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分析
    1)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救治中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分析李倬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辽宁 葫芦岛 125001)目的:分析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救治中呼吸机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6例脑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吸机治疗,分析患者的呼吸、血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生存率以及GCS评分等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66例患者中,生存24例,存活率为36.36%,死亡16例,病死率24.24%,其余的患者在治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2017-01-19

  • 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干反应在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的意义郭丹丹郑州市儿童医院超声医学科 郑州 450052目的 研究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04—2015-08收治的196例高危儿,根据有无中枢性协调障碍分为观察组A(存在中枢性协调障碍,n=136)和对照组A(无中枢性协调障碍,n=60),并对136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根据听性脑干反应是否异常分为观察组(听性脑干反应异常,n=71)和对照组(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4期2017-01-17

  • 冰毯机加药物降温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效果观察
    机加药物降温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效果观察张欢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710004 18611460070目的 探讨冰毯机加药物降温法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03—2014-04我院收治的中枢性高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7例,采用冰毯机加药物降温的方式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单用冰毯机降温的方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30 min、70 min与120 min的平均体温变化。结果 治疗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2期2016-12-09

  • 中枢性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特征比较
    70311)中枢性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特征比较方团育,张玉海,全会标,陈开宁,陈道雄(海南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海南 海口 570311)摘要:目的 比较中枢性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内分泌科10年来住院的原发性及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临床症状、指标的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更容易出现怕冷、乏力、浮肿、懒言、甲状腺肿大,其中浮肿、懒言、甲状腺肿大在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5-26

  • 前庭功能自旋试验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中枢性眩晕的应用价值
    颅多普勒超声对中枢性眩晕的应用价值陈钜涛李婷婷谷艳霞张峥王超刘欢张兆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陈钜涛李婷婷谷艳霞张峥王超刘欢张兆辉(通信作者)]【摘要】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xt, VAT)、经颅多谱勒超声(TCD)在中枢性眩晕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中枢性眩晕患者和对照组(周围性眩晕患者68例、健康志愿者36 例)进行VAT和TCD检测,计算检查两种方法完成率和敏感性等指标;比较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年2期2016-05-26

  • 儿童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7例
    儿童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7例张梦姣,王璐,赵晓明,罗静,盛光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 郑州 450052关键词儿童;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CNS-PNET)是一类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包括位于幕上、脑干和脊髓的PNET[1]。近十年我国儿童CNS-PNET病例报道不足200例。现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2期2016-04-19

  • 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疼痛临床效果观察
    1)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疼痛临床效果观察庞彦亮,赵建勇,卢 智(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骨五科,3康复中心,河北 沧州 061001)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04/2015-04收治的46例中枢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总分(PRI-T)、疼痛感觉方面总分(PRI-S)、疼痛情绪方面总分(PRI-A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9期2016-04-13

  •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研究
    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研究王淑辉,张 强,杨丽红,杨蕊珂,郑红梅作者单位:450014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及门诊收治的经多导睡眠图(PSG)证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亲脂性他汀组60例和亲水性他汀组60

    中国全科医学 2016年6期2016-03-02

  • 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中枢性呃逆20例
    里穴位注射治疗中枢性呃逆20例张志荣中枢性呃逆;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中枢性呃逆多由于颅内疾患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中枢、脑干迷走神经和颈髓所致[1],临床症状为气逆上冲喉间、呃逆频繁、声短而频等[2],对患者进食、睡眠等状况造成严重影响。胃复安具有加强胃收缩、中枢性镇吐的作用[3],临床应用于恶心、呕吐、嗳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对症治疗中。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4],可用于呃逆、呕吐、上腹胀痛等对症治疗。笔者采用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中枢性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3期2016-02-09

  • 中枢性眩晕临床进展
    钜涛 张兆辉中枢性眩晕临床进展陈钜涛张兆辉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层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一般人群发生率可达20%~30%[1]。眩晕多由前庭器官障碍引起,按照部位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越占眩晕患者的10.1%~11%,是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皮质及小脑的前庭代表区病变所致,通常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或产生严重后果,及时识别中枢性眩晕对眩晕病人的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年5期2016-01-16

  • 脑梗死中枢性面瘫并闭目乏力的临床分析
    5500脑梗死中枢性面瘫并闭目乏力的临床分析陆耀军 吴 涛江苏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常熟 215500目的 探讨脑梗死中枢性面瘫并闭目乏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2011—2012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44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各种数据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 与患者闭目乏力相关的因素为病灶位置,NHISS评分。结论 脑卒中责任病灶在右侧大脑半球或靠近顶叶者易出现中枢性面瘫并闭眼乏力,且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严重。脑梗死;中枢性面瘫;闭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5期2015-12-21

  • 中枢性与周围性眩晕鉴别诊断
    675000)中枢性与周围性眩晕鉴别诊断马智萍(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目的探讨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特征,为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枢性眩晕和6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分别采取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或碳酸氢钠注射液静滴,山莨菪碱注射液肌注的治疗方法,观察中枢性眩晕患和周围性眩晕患者的初始临床体征,并进行用药后的疗效对比。结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5期2015-04-08

  • 89例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患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特点分析
    .78%)发生中枢性甲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为(5.42±3.67) mU/L;1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TSH为(3.66±1.50) mU/L。中枢性甲减患者中29例(40.85%)TSH高于正常[(8.79±3.17) mU/L],38例(53.53%)在正常范围内[(3.42±1.30) mU/L],4例(5.63%)低于正常范围[(0.02±0.01) mU/L];TSH升高组血清游离T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3-21

  • 警惕未成年人的中枢性性早熟
    警惕未成年人的中枢性性早熟文/梅娣 编辑/丙舍什么是中枢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有时看起来像是孩子比他的年龄成长得更快,但当孩子的身体成熟比预期早几年的话,他(她)可能罹患中枢性性早熟—一种罕见的疾病。女孩的青春期通常始于7岁半左右,男孩则始于9岁左右。有些孩子的正常青春期可能略早。当罹患中枢性性早熟时,青春期的迹象,如乳房的发育和体毛,比预期的会更早出现。这种情况常出现在女孩身上。孩子在青春期会发生大的变化,即使是正常发育,孩子也需要慢慢适应这种变化。青春

    科学生活 2015年7期2015-02-17

  • 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降温控制脑血管意外所致中枢性高热的效果分析
    脑血管意外所致中枢性高热的效果分析李晓艳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脑病二科455000摘要目的:分析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降温控制脑血管意外所致中枢性高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脑血管意外后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降温干预,实验组给予药物和物理联合降温,分析两组护理干预降温效果。结果:实验组4h内腋温恢复率48.84%高于对照组的30.95%,χ2=4.419 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脑血管意外中枢性高热观察护理措施中枢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5期2015-02-09

  • 视频眼震电图检查在中枢性眩晕和外周性眩晕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眼震电图检查在中枢性眩晕和外周性眩晕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宋桂兰 韩鹰鹏 宋成君目的 探讨视频眼震电图(VNG)检查在中枢性眩晕和外周性眩晕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0例眩晕患者行 VNG检查, 对中枢性眩晕和外周性眩晕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500例患者行VNG检查, 外周性眩晕患者225例(45.0%), 中枢性眩晕106例(21.2%), 颈性眩晕48例(9.6%), 其他原因不明的眩晕121例(24.2%)。结论 视频眼震电图检查对中枢性眩晕和外周性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8期2015-02-01

  • 曲谱瑞林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骨龄和预测身高的影响
    晟曲谱瑞林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骨龄和预测身高的影响何春霞,张 恒,刘 晟目的 探讨曲谱瑞林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骨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患者,采用曲谱瑞林治疗。初始剂量为80~110 μg/kg,治疗15 d后再加强1次,之后每1个月1次。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性腺轴抑制情况,将剂量减小到每月60~100 μg/ kg进行维持治疗,治疗1~3年。对所有患者的骨龄(BA)和预期身高( PAH )在治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年4期2014-07-18

  • 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脑损伤患者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李洪斌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方法对96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结果96例患者中出现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有74例, 出现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的有22例。经治疗, 有80例患者的低钠血症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另有16例患者由于严重颅脑损伤导致死亡。结论对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患者应及时治疗, 密切关注其病情发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1期2014-01-23

  • 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种严重的创伤,中枢性疼痛是脊髓损伤后最为多发、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导致患者损伤节段以下肢体发生严重的功能性障碍,脊髓损伤带给患者极大的心理伤害和身体损害,成为整个社会的重大负担。目前,针对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相当多,但没有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为了进一步提高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结合医院实际给予患者使用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4期2013-11-21

  •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观察
    颅脑损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观察赵钢剑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共32例,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鉴别诊断, 其中上述患者中5例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其他27例患者为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严格限制输入的液体量, 慎重补盐。脑性盐耗综合征给予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结果 所选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中枢性低钠血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5期2013-02-02

  • 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中枢性发热的干预作用
    性脑室出血患者中枢性发热的干预作用黄志研(东莞市凤岗人民医院外二科,广东 东莞 523690)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中枢性发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经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病例46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实施尼莫地平治疗)及对照组(不实施尼莫地平治疗)各23例,随访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中枢性发热病例的分布差异。结果随访1个月,无中途退出病例,其中,实验组并发中枢性发热13例(高热3例,中

    海南医学 2012年20期2012-09-04

  • 正确选购咳嗽药的方法
    止咳药可以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两大类:中枢性止咳药,针对大脑中的呼吸中枢起抑制作用,就是说,从根本上压住咳嗽,所以止咳作用非常强。但是其中部分药物,例如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如果长期过量服用会导致成瘾性。常用的如可待因,起效迅速、止咳作用强,但有一定的成瘾性。因此,依赖性中枢性止咳药,仅用于剧烈而频繁咳嗽的患者,或者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才短暂使用。而另一类中枢性止咳药,例如喷托维林 (咳必清)、右美沙芬等,不会导致成瘾,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喷托维林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3期2012-01-25

  • 中枢性头晕与眩晕的临床观点
    晓荟, 姜树军中枢性头晕与眩晕的临床观点李晓荟, 姜树军(海军总医院干部病房神经内科, 北京 100048)头晕为神经科门诊最常见的主诉。从头晕原因的定位角度, 可将头晕分为中枢性头晕和周围性头晕两大部分。中枢性头晕占全部头晕的25%, 虽然比例较低, 但因其病情复杂, 判断困难, 预后较差, 更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头晕的概念和所涵盖的内容发生变化, 中枢性头晕的概念和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部分国内外学者认为头晕包括眩晕、平衡失调感(不稳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2期20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