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生组织

  • 千年“隐者”
    别称为茎顶端分生组织(SAM)和根顶端分生组织(RAM)。这些分生组织会不断产生新细胞,为新器官的形成提供细胞来源。其中,茎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干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有些新细胞会被挤到两侧,继续分裂产生新细胞,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会在顶端分生组织形成叶原基,再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分化、扩张,最终发育成叶片;有些新细胞则被挤到下面,继续分裂就推动顶端分生组织向上生长。顶端分生组织向上生长一段距离后,会长出新的叶。一个叶片和下一个叶片之间的茎段统称为“茎节”。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1期2023-05-30

  • 不同浓度L-Met 在拟南芥幼苗根系发育中的功能分析
    。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root apical meristem, RAM)也叫根尖生长点,该区域的细胞具有持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的能力[2,4]。分生区与伸长区之间的区域被称为过渡区,过渡区的细胞分裂速度变慢,细胞变长并向伸长区转化[2,4]。伸长区细胞进行伸长生长,细胞体积变大,最终细胞分化形成成熟区,此区表皮细胞部分发育成根毛,因此又称之为根毛区[3-4]。根分生区从纵切面看,从外到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内皮层,中柱鞘和中柱[4-5]。拟南芥根尖的几大区域

    天津农业科学 2023年2期2023-03-14

  • 从模式植物到作物的“种子”细胞 ——首届植物干细胞与再生国际研讨会概述
    结构类似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龛拥有再生能力,并且成熟愈伤组织中层由与根尖静止中心(quiescent center,QC)表达模式相近的细胞组成[6]。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愈伤组织具有再生多种器官的能力?依据其团队的研究,他认为,成熟愈伤组织的中间层细胞具有干细胞活性、积累生长素的能力和对细胞分裂素的超敏反应,由此突破了在普通体细胞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的局面,从而引起组织器官的再生。最后,徐麟研究员提到他对植物干细胞多能性进化模式的见解,认为在植物进化

    生物学杂志 2022年4期2023-01-26

  • 甘蔗居间分生组织腋芽的诱导研究
    或者茎尖顶端分生组织诱导的方法进行。甘蔗作为第一个组织培养成功的禾本科植物[2]经过多年研究,甘蔗组织培养已经发展成为一类比较成熟的应用生物技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种苗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苗、种质资源保存、基因育种等方面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3-6]。截至2022年5月,以“甘蔗”、“组织培养”为关键词查询可获相关文献共计70篇,但是成文时间较早,内容普遍涉及脱毒健康种苗繁育等实用技术,内容大多以诱导新叶愈伤组织、分化、增殖为主,而采用的组织培养

    甘蔗糖业 2022年5期2022-12-29

  • 水稻花序结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AM 向花序分生组织转变水稻是一种典型的短日作物,表现出强烈的光周期敏感性,在短日照诱导条件下,成花素在叶片中合成,转运到顶端分生组织(Shoot apical meristem,SAM),促进顶端分生组织转变为花序分生组织(Inflorescence meristem,IM)。水稻中有两个成花素基因Hd3a和RFT1,它们编码的成花素蛋白可以作为开花移动信号,促进水稻开花。水稻中存在Ehd1和Hd1两条开花途径,Ehd1编码一个B 类型的响应调控因子,在

    广东农业科学 2022年9期2022-11-21

  • 梅花HD-Zip III 转录因子PmHB5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株型是由顶端分生组织(SAM)形成的分枝决定的。因此,枝条的数量和形态特征对园艺植物的株型至关重要。茎顶端分生组织和腋生分生组织(AM)的衍生物,产生植物除子叶以外的所有器官。植物新梢发育经历3 个阶段:腋生分生组织起始、叶芽初生生长和茎次生生长[3]。众所周知,芽的发育是一个由许多基因精心调控的生物过程,如腋生分生组织形成相关的Cup-shaped cotyledon(CUC)、Like Aux(LAX)、HD-Zip III 亚家族基因[4-5],侧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11-21

  • 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番茄多心室形成调控的新机制
    CLV在茎尖分生组织的分化和维持中起到核心的调控作用,该负反馈环通路发生改变将导致茎尖组织变大,心室数量增多。然而,目前对茎尖分生组织的发育与多心室形成的关系认知仍有很多不足。2022年8月18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题为“The SlTPL3–SlWUS Module Regulates Multi-locule Formation in Tomato by Modul

    蔬菜 2022年9期2022-09-23

  • 甘薯郑红23号高效脱毒技术探讨
    报道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育技术获得甘薯脱毒植株以来,研究人员相继选取不同的甘薯品种对茎尖进行甘薯脱毒培养研究[18-24],但植株再生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且大部分已报道的再生率偏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甘薯研究团队前期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多种生长激素中筛选出NAA、6-BA等2种生长激素进行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再生研究,且发现当NAA的质量浓度为0.1 mg/L时,较适合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的再生。在郑红22的脱毒研究中,先后设计了13种添加不同NAA、6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9期2022-09-19

  • 低温短日照诱导五叶草莓成花诱导的机理研究
    最终促进顶端分生组织完成花器官的诱导、分化以及发育过程。这些途径中大多基因具有保守性,而不同物种仍具有特异的调节基因。保守调控网络中,靠近下游的、、、1几个关键基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基因是光周期途径的输出基因,编码一个含CCT结构域的转录因子,能靶向基因的启动子。FT是成花信号多个途径的整合因子,有成花素之称,为PEBP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可以长距离转运。在长日照条件下,拟南芥叶片识别光信号,诱导基因的表达进而上调基因表达。紧接着,FT

    浙江农业学报 2022年8期2022-08-27

  • 植物激素调控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研究进展
    官形成离不开分生组织(meristem)。分生组织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胞群,又被称为植物干细胞。由其分裂产生的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其中一小部分仍保持高度分裂的能力,大部分则陆续长大并分化为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细胞,构成植物体的其他各种组织,使器官得以生长或新生[1]。分生组织在植物体内根据分布位置主要分为顶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其中,顶端分生组织发育为根、茎,使植株得以伸长生长,侧生分生组织则形成腋芽(axi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1期2022-06-06

  • 秦薯5号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及种苗快繁技术研究
    研究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繁育秦薯5号脱去SPVD 2种病毒的脱毒种苗,以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为秦薯5号甘薯种薯由杨凌金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薯种苗繁育基地提供。挑选特性完全符合秦薯5号的块根,清洗干净,浸蘸0.1%的甲基托布津溶液,种植于经高温灭菌的泥炭与珍珠岩(2∶1)混合基质中,设置温度为28℃催芽,出芽后设置温度为38℃16 h,27℃8 h。处理10 d后切取2 cm长茎稍,剪去叶片,自来水冲洗30 min,经75%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3期2022-04-28

  • 超过12排的玉米是转基因吗
    变,即从顶端分生组织、腋芽分生组织转变为花序分生组织、小穗成对分生组织、小穗分生组织、小花分生组织。一般来讲,穗行数的多少取决于小穗成对分生组织向小穗分生组织的转化,行粒数的多少取决于小穗分生组织向小花分生组织的转化,并最终影响玉米果穗结实率,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过程都是由众多基因来共同调控的数量性状,很难通过转基因技术来转入一个或几个基因实现。而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均没有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转基因玉米穗行数改变从而提高产量的转基因玉米商

    新农村(浙江) 2022年4期2022-04-02

  • 紫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法,利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技术生产脱毒种薯(苗)是目前防治甘薯病毒病最有效的措施。而在茎尖脱毒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配比是影响茎尖成活重要因素。本研究以紫甘薯“京薯6号”为供试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比较了植物激素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不同组合及浓度对紫甘薯茎尖诱导的作用及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于2021~2022年在廊坊市农林科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供试材料为紫甘薯“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2期2022-03-22

  • 脱除SPVD甘薯组培苗快繁及移栽研究
    试验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不同病毒抑制剂预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探究SPVD 脱除效率,并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NAA、6-BA,筛选最适快繁培养基激素组合,同时分析不同继代培养时间和是否炼苗对脱毒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影响,以期为甘薯脱毒种苗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感染SPVD 的徐薯22 和阜徐薯20 病株,均来自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薯抗病鉴定圃。1.2 供试试剂MS 培养基(不含琼脂和蔗糖,海博生物)、蔗糖(分析纯,沪试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5期2022-01-12

  • 果树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嫩组织部分或分生组织为材料进行培养从而得到无毒材料,获得完整的脱毒植株。由于不同品种果树生长周期及其茎尖分生组织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果树的茎尖分生组织的获取难度也不同[4,11]。此外,茎尖组织的大小与脱毒率、组织培养成活率直接相关。一般切取的茎尖越小,脱毒的效率越高。例如,利用茎尖培养脱毒技术获得草莓脱毒苗的培养过程中,切取0.1~0.2 mm的茎尖分生组织时,脱毒率为100%;切取0.3~0.4 mm 的茎尖分生组织时,脱毒率为84.5%[1]

    河北果树 2021年1期2021-12-10

  • 向日葵花序中的螺旋奥秘
    葵的生长点或分生组织如何形成螺旋状。在×射线断层扫描的帮助下,他们扫描了分生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三维图像。他们使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了小于一毫米的分生组织,以确定植物激素生长素的位置,这些生长素决定了生长点的位置。在生长过程中,分生组织中多个部位的生长素水平同时上升至最大值。新的生长素最大值点总是在两个相邻的最大值之间形成并移动,生长素形成的簇状斑点的数量随着分生组织直径的增长而迅速增加,规律遵循斐波纳契数列:后一个数字总是前两个数字的和。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并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28期2021-08-19

  • 拟南芥LHY基因超表达与成花转变
    花表型。茎端分生组织解剖结构分析表明,超表达植株在第19天(野生型植株15 d)时生长锥持续生长发育,凸起明显增高,具多层原套细胞,原体和髓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数量增多,说明超表达植株营养生长成熟期延迟,导致晚花。qRT-PCR对及其靶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表明,超表达植株的表达量随植物发育进程逐渐降低,而表达量则逐渐升高,超表达植株可能通过调控和的表达量来调控成花转变。拟南芥;成花转变;基因;超表达高等植物开花是由内部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来完成。这个调节过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7-14

  • 向日葵花序中的螺旋奥秘
    葵的生长点或分生组织如何形成螺旋状。在×射线断层扫描的帮助下,他们扫描了分生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三维图像。他们使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了小于一毫米的分生组织,以确定植物激素生长素的位置,这些生長素决定了生长点的位置。在生长过程中,分生组织中多个部位的生长素水平同时上升至最大值。新的生长素最大值点总是在两个相邻的最大值之间形成并移动,生长素形成的簇状斑点的数量随着分生组织直径的增长而迅速增加,规律遵循斐波纳契数:后一个数字总是前两个数字的和。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并非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6期2021-07-09

  • MADS-box基因家族调控植物花器官发育研究进展
    花发育起始于分生组织细胞的转变,这种转变由一系列内源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诱导产生,由此启动开花,细胞从茎尖分生组织(shoot apical meristem,SAM)转变为花序分生组织(inflorescence meristem,IM),进而花序分生组织周边产生花分生组织(floral meristem)分化成各轮器官;单子叶植物中花序分生组织先产生穗分生组织,再分化花分生组织[2,19]。这一系列过程由开花整合因子(FT、SOC1)、花原基响应特征基因

    浙江农业学报 2021年6期2021-06-30

  • 蝶形花亚科花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
    育主要包括花分生组织的决定、花原基起始、花器官原基起始和器官原基属性决定4个关键的发育过程。当植物从营养期进入生殖期后,随着花序分生组织属性基因表达,顶端分生组织转化为花序分生组织;之后,花分生组织属性基因表达,花器官原基从花序分生组织上分化;接着下游花器官属性基因被激活,花器官原基分化出各轮花器官;最后,各轮花器官在不同器官发育特异性基因的作用下完成器官功能的特化。蝶形花亚科植物的花为两侧对称花型,有21个花器官,呈五基数排布:包括五枚萼片;五枚覆瓦式排

    土壤与作物 2021年2期2021-06-01

  • 水稻护颖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f)后,顶端分生组织(shoot apical meristem,SAM)开始向花序分生组织(inflorescence meristem,IM)过渡,随后依次是枝梗分生组织(branch meristem,BM)、小穗分生组织(spikelet meristem,SM)和小花分生组织(floral meristem,FM)的连续转变,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花序[2]。小穗是水稻花序的基本单元,小穗的结构按分生顺序依次为:副护颖(rudimentary glu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5-24

  • 拟南芥ULTRAPETALA1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官;而且花序分生组织更大[1]。ULT1的cDNA全长2.4kb,编码了一个含有32个氨基酸B-box类和98个氨基酸SAND结构域的小蛋白[2]。Carles等人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ULT1在核和细胞质中都有表达[2]。ULT1属于三胸蛋白复合体(Trithorax Group,TrxG)[3],三胸蛋白复合体(TrxG)是表观遗传修饰因子,通过激活基因表达在真核发育中发挥关键作用,对植物TrxG因子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4]。ULT1似乎具有表观遗

    农业与技术 2021年6期2021-04-09

  • 揭示植物干细胞如何免疫病毒(2020.10.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是植物茎顶端分生组织病毒含量少,甚至没有病毒,其机制长期以来一直是未解之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分子与细胞生物物理研究部赵忠教授课题组,近期揭示了植物干细胞抵御病毒侵染的分子机制。首次在植物广谱病毒抗性和分生组织维持机制之间建立了精确的分子联系,回答了为什么大部分植物病毒不能侵染顶端分生组织这一长期未决的生物学问题。相关成果以“WUSCHEL triggers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三农资讯半月报 2020年19期2020-10-27

  • 复叶形态建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2020.9.8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叶片边缘带有分生组织属性的区域被称为叶缘分生组织(marginal meristem),负责叶片的伸展。而在复叶发育中,叶缘分生组织同时负责小叶的起始和伸展,并且两个过程都依赖生长素。一个重要的生物学问题是,叶缘分生组织是否独立地调控小叶起始和小叶伸展这两个发育过程?两个发育过程之间是否相互影响?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焦雨铃研究组在The Plant Journal发表了题为Leaflet initiation and blade expa

    三农资讯半月报 2020年17期2020-09-26

  • 揭示植物干细胞发育调控关键机制(2020.8.25 山东农业大学)
    调控植物茎端分生组织发育的WUSCHEL(WUS)、SHOOTMERISTEMLESS(STM)和CLAVATA3(CLV3)三个关键因子已被国内外科学家发现20余年,学术界对WUS和STM蛋白调节CLV3转录和干细胞活性维持的关键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以调节干细胞命运的调控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山东农业大学张宪省教授科研团队历时近十年,首次揭示了WUS、STM、CLV3三个关键因子之间精细的相互作用模式,解析了WUS和STM介导干细胞形成

    三农资讯半月报 2020年16期2020-09-14

  • 植物根尖分生组织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尿素传感动力学研究
    功构建植物根分生组织和受体传感器,并对相应的营养物配体进行传感动力学研究,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当下过度施肥引起的土壤板结和水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采用生物技术方法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15-17]。该传感器的成功构建可为植物根系营养传感及其吸收和调节机制研究、农业精准施肥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玉米、辣椒、花椰菜和黄瓜4种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组装传感器,定量化测定传感配体——尿素。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和时间—电流曲线法测定尿素与玉米、辣椒、花椰菜和黄

    浙江农业学报 2020年8期2020-08-30

  • 竹子为什么长得特别快
    、变大。它的分生组织不仅顶端有,而且在每一节中都有。挖取一只竹笋,将它掰开,可以发现里面的竹节都连得很紧,好像一个压缩的弹簧。当竹笋钻出肥沃的土壤,遇到温暖、湿润的天气时,每一节的分生组织就会不断生出新的细胞,相邻竹节间的距离就会逐渐拉长。如果每根竹笋有60节的话,那么它的生长速度就几乎是其他植物的60倍。但是,隨着竹子的不断长高,竹节外面包裹的鞘就会脱落,此时竹子就会停止生长。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0年4期2020-06-15

  • 利用基因组预测方法对玉米根尖分生组织相关性状进行预测(2020.5.29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的潜力。根尖分生组织(SAM)是一个由多能干细胞组成的群体,它能在植物中产生所有的地上器官。尽管SAM很小,但其形态与成株植物的密切表型相关,如开花时间、叶数、茎宽和其他农艺性状等。因此,对作物SAM形态变异的特征进行预测,可能有助于弥合未开发的遗传资源与优良品种之间的鸿沟。2020年5月27日,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爱荷华州立大学Jianming Yu课题组题为”Genomic Predicti

    三农资讯半月报 2020年10期2020-06-08

  • 揭示调控植物侧枝形成新机制(2020.4.4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于叶轴的腋生分生组织(AM),在合适的条件下,植物侧枝发育主要包括2个过程:腋生分生组织起始,在叶腋处分化形成侧芽;腋芽伸长形成侧枝。植物的侧枝发育受遗传因子、环境因素、内源激素等多方面的调控。研究发现生长素和独角金内酯负调控腋芽的生长,而细胞分裂素可促进腋芽的生长。另外,一些转录因子可以影响腋生分生组织的形成,从而影响植物侧枝的形成,例如番茄中的LS、拟南芥中的LAS、水稻中的MOC1可调节腋生分生组织的起始;MYB转录因子LOF1、LOF2和HD-ZI

    三农资讯半月报 2020年7期2020-04-28

  • 四季草莓成花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
    仅控制着花序分生组织向花分生组织的转变,而且还控制着开花时间[8]。相关报道显示,草莓LFY基因在成花初期的花芽中表达量最高,说明其在促进花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9]。SOC1基因能够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开花时间以及花的类型及花分生组织。相关研究显示,SOC1基因的过表达可以有效地促进早花,而SOC1突变体则会引起开花时间的延迟[10-12]。已有报道,草莓SOC1基因与其他SOC1同源物具有高度同一性,含有保守的MADS结构域和SOC1基序,是草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4期2020-04-14

  • 发现芽顶分生组织中的一种信号级联(2020.3.8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立的植物茎尖分生组织(SAM)中的miR171和新生的干细胞微环境来控制HAIRY MERISTEM(HAM)浓度梯度的机制。在多细胞生物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在连续的细胞分裂和增殖过程中如何启动和维持不同细胞类型的空间格局。沿SAM的垂直轴,干细胞位于顶部,而分化为干细胞的细胞位于更基部,形成了稳健的顶基模式SAMs是茎和花发育的再生来源。在模型植物拟南芥中,已经确定了控制SAM中干细胞稳态的几个关键途径。其中,HAIRY MERISTEM(HAM)家

    三农资讯半月报 2020年5期2020-03-23

  • C 类花器官特征基因AGAMOUS(AG)调控植物花分生组织维持与终止研究进展
    程,起始于花分生组织的启动,接着是花分生组织特征的决定和维持、花原基形成、花器官特征识别,以及花分生组织干细胞活性终止和花器官成熟。花发育作为高等植物世代交替中最引人注目的生理过程,一直以来都是植物遗传学研究领域跟踪的热点之一。了解植物成花调控过程,可以人为控制植物开花时间,加快选育种进程。关于植物花器官发育理论最经典的莫过于Coen 等[1]提出的花器官发育“ABC”模型,以及Theissen 等[2]进一步完善提出的花器官发育“ABCDE”模型。植物花

    生物技术通报 2020年1期2020-02-20

  • 植物干细胞的形成与维持最新综述
    根尖和茎尖的分生组织以及形成层,在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其多能状态,并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对植物干细胞的研究表明,关键转录因子和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着根尖和茎尖干细胞的形成、维持和分化。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张宪省教授和山东大学丁兆军教授团队在aBIOTECH 期刊在线发表文章“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lant stem cells in root and shoot apical meristems”。文

    生物技术通报 2020年5期2020-02-20

  • 藤本植物缠绕机制①
    因素植物茎尖分生组织是指普遍半球形穹顶状结构、 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胞群,植物茎尖分生组织下端主要有叶原基和腋芽原基,部分还具有芽鳞原基[1]。当前有关茎尖分生组织的形态结构有两种学说。其一是细胞组织分区学说,此种学说根据细胞质密度和细胞分裂率将茎尖分生组织分为周缘分生组织区、中央母细胞区、以及肋状分生组织区。以中心母细胞区为主要干细胞来源逐步补充剩余两区。剩余两区中周缘分生组织区主要形成花、叶等为器官提供前体细胞的侧生器官,肋状分生组织区大部分分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3期2019-12-22

  • 马铃薯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主要包含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法、热疗法、电疗法、化学疗法、冷冻疗法。单独或联合使用上述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脱毒效果。笔者综述了国内外马铃薯脱毒技术的发展现状,为马铃薯脱毒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参考。1 茎尖脱毒培养技术植物病毒通过在维管系统中的快速移动来侵染健康组织,而在未形成成熟维管系统的分生组织中,病毒只能在胞间连丝上缓慢传输来侵染组织[3]。此外,细胞分裂和病毒复制存在激烈竞争。在分生组织中,细胞分裂非常旺盛,需要消耗大量养分,而病毒复制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营

    园艺与种苗 2019年5期2019-12-09

  • 马铃薯茎尖脱毒新方法探析
    薯脱毒苗茎尖分生组织体积约为0.5 mm,因此,在其脱毒中成苗率低,畸形化严重[8]。当前脱毒马铃薯脱毒种薯主要使用的脱毒方法为:选取块茎、植株芽条或者带病毒试管苗结合热处理常规消毒处理,在无菌条件中解剖镜下剥离分生组织,培养、成苗、扩繁、病毒及类病毒检测,经遗传稳定性鉴定后工厂化快速繁殖使用[9-12]。该技术是目前马铃薯茎尖脱毒的一般程序,但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脱毒周期长、环节多,需要经过热处理使病毒钝化[13],茎尖剥离以后需进行愈伤及成苗培养,获得脱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9期2019-09-23

  • 甘薯郑红22脱毒及适宜密度、肥料配比研究
    mm的茎尖分生组织(带1~2片叶原基),放在含有不同浓度NAA(萘乙酸)、6-BA(6-苄氨基腺嘌呤)的MS培养基(pH值5.8)上,在(27±l)℃,每日13 h、3 000 lx的光照下进行培养,以诱导芽的分化。先后2次共设计13种分化培养基进行郑红22茎尖再生研究,其中第1次设9个处理,NAA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2 mg/L,6-BA质量浓度分别为0、1、2 mg/L。第2次在第1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4个处理,NAA质量浓度均为0.1

    河南农业科学 2019年8期2019-08-23

  • 玉米雄穗分枝数分化发育基因研究进展
    于玉米茎顶端分生组织(shoot apical meristem,SAM)的发育方向是不确定的,在不同生长阶段发育成不同组织。在营养生长阶段,SAM发育成叶片,在腋芽处形成新的原基。而在玉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时期,SAM转变发育成花序分生组织(inflorescence meristem,IM),IM可产生3类分生组织,分别是分枝分生组织(branch meristem,BM)、小穗成对分生组织(spikelet pair meristem,SPM)和

    农学学报 2018年10期2018-11-01

  • 植物分枝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的产量。腋生分生组织(axillary meristem,简称AM)的形成与腋芽的生长为植物分枝发育的2个阶段。腋生分生组织在叶片的叶腋处生成,进而发育成腋芽,腋芽生长成为侧枝。侧枝具有与主茎相同的能力,如产生叶片、花等组织。由于植物的性质和种类有差异,植物的地上株型和分枝组成也各不相同。观察植株的分枝形态,可以将所有的分枝归为五大类:单轴分枝(monopodial branching)、合轴分枝(sympodial branching)、假二叉分枝(fa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3期2018-08-01

  • 商陆属2种植物花器官发生过程观察
    发生是以环状分生组织为基础,并不表现为3基数的发生,并根据这一结果,认为商陆科依然是石竹亚纲的基部类群。Ronse De Craene等[15]总结了商陆属花和雄蕊之间关系的3个主要观点:1) 一个古老的观点,直到后来的一些作者仍支持的是,商陆属的雄蕊基本是外轮对萼雄蕊(具有10枚雄蕊);2) 早期的器官发生报告显示雄蕊多数是离心的轮式发育;3) Ronse De Creane等[15]建议石竹目的5基数花可能是从3基数花的2轮花被简化来的,随后在2个花萼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5期2018-06-23

  • 为什么竹子长得特别快
    都是依靠顶端分生组织中的细胞分裂、变大而生长的。但竹却不一样,它的分生组织不仅顶端有,而且每一节都有。挖取一只竹笋,将它一劈为二,可以发现里面的竹节都连得很紧,好像一只压缩的弹簧。植物中,竹的生长速度堪称冠军,有些竹子的空心茎每天可长40厘米,完全成长后的高度可达35—40米。竹之所以长得这么快,是因为它的许多部分在同时生长。当它钻出肥沃的土壤,遇到温暖、湿润的天气时,每一节的分生组织不断产生新的细胞,相邻竹节间的距离就会逐渐拉长。如果每根竹笋有60节的话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18年5期2018-05-25

  • 穿着内衣的桃子,成精了吗?
    程中,名为“分生组织”的植物组织像手握紧成拳头一样包围种子。“臀部形状是分生组织自己折叠从而为种子形成包裹物的结果。”像握紧成拳头一样,这使手指与手掌之间留下缝隙。随着果肉生长并摄入水分,除了该结构之外一切东西都能够向外扩张,使桃子形成与人类臀部相似的外观。桃子的臀部形状后来因为“驯化综合症”而被放大,该综合征包括多种将驯化品种与野生祖辈区分的特性。其中一种经人工选择的最常见特性就是果实大小。格拉德兹尔表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驯化水果比野生桃子更大,并且臀

    旅游世界 2018年4期2018-04-27

  • 水稻花器官数目突变体mf2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程, 包括花分生组织起始、花分生组织属性的特化与保持, 花器官原基的起始、花器官属性的特化、花分生细胞的终止以及花器官的最终成熟[1]。植物开花涉及大量的基因调控, 确定花器官的数目、属性等[2]。随着对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和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器官同源异型突变体的研究, 相继提出了“ABC”模型、“ABCD”模型和“ABCDE”模型[3]。水稻

    作物学报 2018年2期2018-03-01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植株中,顶端分生组织一般是无毒的,或者是只携有浓度很低的病毒。分生组织逃避病毒侵染的途径有:①在植物体中,病毒易于通过维官系统移动,而分生组织中尚未形成维管系统。另一个途径是通过胞间连丝,但这条途径病毒移动速度非常缓慢,难以追赶上活跃生长的茎尖。②在旺盛分裂的分生组织中,代谢活动很高,使病毒无法进行复制。③在茎尖中存在高水平内源生长素可以抑制病毒的增殖。④在植物体内存在有一种“病毒钝化系统”,它在分生组织中的活性最高,因而使分生组织不受侵染。因此可进行茎尖

    精品 2018年6期2018-02-13

  • 探究无外源激素诱导下黄皮心香茎段组培根与茎的发生部位
    :组织培养;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细胞记忆一、引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当今实际生产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根与茎的发育完成标志着一个植株的长成。然而根与茎的发生部位在不同类型的植物组织培养中有着不同的发育方式和发生部位。本课题对此进行探究与分析。二、实验过程1.器材2.材料(来源)无花黄皮心香无菌苗。3.实验步骤(1)配制试剂MS型培养基,如附表所示。(2)A组:在每瓶培养基中插有芽基段和经过多次环切有节的节间各1个。每次实验做15瓶,标号:A1、A2、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2018-01-19

  • 关键基因和相关激素在植物胚胎发生前后期的作用
    持胚胎茎顶端分生组织中高浓度的CK和低浓度的GA环境,有利于WUSCHE-CLAVATA途径响应于CK持续产生干细胞。综上所述能够提高对胚胎发生分子调控网络的认识,在未来更深入的胚胎发生研究中奠定分子基础。LEAFY COTYLEDON类基因;体细胞胚;WUSCHE;SAM;植物激素限于合子胚难以通过正常的手段来分离,进而影响研究生长发育过程,可通过被子植物中的体细胞胚的方式来继续研究,因为被子植物的体细胞胚在形态发生阶段与合子胚存在着对应的相似性[1],

    生物技术通报 2017年12期2018-01-08

  • 关于枣的果实
    靠花柱基部的分生组织长大而成,蜜盘、萼筒、花冠残迹等参与果实发育,因此枣果与一般核果类果实不同,故可称为拟核果。枣;花;子房;发育过程;拟核果类果实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时会碰到作者询问枣是什么类型果实。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枣应该是核果类果实,因为枣跟桃、杏的果实比较像,应该是核果吧?但不能确定,不像桃、杏、李,苹果、梨,葡萄等,确切地知道是核果、仁果、浆果。为了找到确切可靠的结果,我查阅了相关材料,结果发现这方面的材料比较少,仅兰州大学生物系王勋陵先

    落叶果树 2017年5期2017-09-16

  • 中科院揭示植物分生组织维持及分化的奥秘
    ,具有在植物分生组织的终止与维持方面的新功能。相关成果发布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科研人员对全基因组ChIP-seq和RNA-seq数据分析发现,FHY3在花中有数百个靶基因,在花发育过程中主要起转录抑制作用,这与其在幼苗时期主要起转录激活作用明显不同。对其结合位点的富集序列分析表明,FHY3有可能和3个花特异表达的转录因子以及4个参与光形态建成的转录因子共同调节花的发育。CLV3、SEP1和 SEP2 都是FHY3的靶基因:在茎顶端分生组织中,FHY3

    生物学教学 2017年1期2017-02-18

  • 拟南芥开花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
    信号传递给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LFY和AP1,从而完成对开花时间的精准把握和控制,最终完成拟南芥开花的整个形态建成过程。该研究就这六条主要调控机制如何调节拟南芥开花进程的机理做进一步的介绍和阐述。拟南芥;开花;分子机制植物开花需要经过一定的营养生殖阶段。整个过程被称为开花诱导。顶端分生组织由营养茎端转变为生殖茎端,导致花器官的发生,形成花器官[1]。在拟南芥中,生殖生长是通过两侧的顶端分生组织的花原基的形成开始的,开花的时间取决于环境因素,例如光照时间和温度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9期2015-12-17

  • 耧斗菜花芽分化及发育的初步研究
    20d,茎端分生组织开始向花序分生组织转化;20d左右,顶生花花分生组织两侧对称出现萼片原基;20~30d顶生花花分生组织高度隆起,两侧基部对称向外生出雄蕊原基;自然条件下生长30d,雌蕊原基开始分化,随即在雌蕊原基边缘形成数个突起,突起逐渐长大成为心皮原基。耧斗菜;低温春化;花芽分化耧斗菜于(AquilegiavulgarisL.)毛茛科耧斗菜属。原产于欧洲、西伯利亚,自然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大约有70~120种。耧斗菜为多年生草本,基生叶2~3回三出复叶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6-18

  • 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过程中叶元的发生模式研究
    叶腋下的侧生分生组织组成,是植物茎枝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本研究首次采用扫描电镜技术,通过跟踪观察WL168紫花苜蓿根颈芽从萌发至孕蕾期顶端分生组织的微形态发育过程,初步探讨了苜蓿叶元的发生发育规律。结果显示,在苜蓿叶元发生过程中,复叶原基以向顶式的模式形成。腋芽原基和复叶原基均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但两者并非同步生长,苜蓿叶元的发育过程由此表现出两种模式:模式Ⅰ和模式Ⅱ。模式Ⅰ,复叶原基发育能力强,腋芽原基在侧小叶原基形成后才出现,发育速度缓慢;模式Ⅱ,腋芽

    草业学报 2015年12期2015-06-01

  • WOX转录因子家族研究进展
    突变体的茎尖分生组织(Shoot Apical Meristem,SA M)和花序分生组织(Floral Meristem,FM)异常,不断产生有缺陷的茎尖分生组织,仅仅产生几片叶后,芽原基停止生长,导致在茎上产生许多成簇状的叶序混乱的叶片,花数目减少且花器官异常,该基因虽然不影响干细胞的发生,但对维持其功能稳定性起重要作用。2004年,Haecher等[1]在全面研究拟南芥基因组后,发现了15个编码与WUS结构相似的蛋白的基因,并将他们命名为WOX 基因

    草业科学 2015年5期2015-04-08

  • 拟南芥成花关键基因调控网络研究进展
    点讨论了顶端分生组织中的信号积累、花发育的时空调节、开花相关基因在拟南芥开花时间或花发育过程以外的其他过程中的功能,并对开花调控网络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开花基因调控网络 开花整合子 信号积累 花发育 时空调节目前,大量基于基因组数据的转录因子靶点定位研究使人们对开花基因网络调控植物发育过渡过程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在顶芽分生组织成花转变的时空动力学(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研究方面有很大进步。单一转录因子以异源二聚体模式

    生物技术通报 2014年12期2014-03-22

  • 非细胞自主性转录因子对植物分生组织发育的调控
    录因子对植物分生组织发育的调控谷慧英 江为 李敬 王志敏 汤青林 宋明(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蔬菜学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为了应对多变复杂的生长环境,植物进化出了独特的信号机制,几乎每一个器官和组织都能形成高效的信号转导系统。胞间转运是器官、组织或相邻细胞中形态建成的特定发生机制,参与这一运输方式的有转录因子、多肽、小RNA和植物激素。这四类移动分子介导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但是这些移动分子能够产生互作并构成了

    生物技术通报 2014年10期2014-03-21

  • 拟南芥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AGL24对花发育的影响
    5)拟南芥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AGL24对花发育的影响江为 谷慧英 王志敏 宋明 汤青林(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蔬菜学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AGAMOUS-LIKE 24(AGL24)基因编码MADS蛋白,在植物花发育的不同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AGL24如何通过和其他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的相互作用来影响拟南芥花的发育,调节开花时间,这将有助于人们对开花基因调控网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能够在生产上有效的调控开

    生物技术通报 2014年4期2014-03-17

  • 黄金梨叶片再生过程扫描电镜观察
    分化能力,是分生组织形成的前体类分生组织(见图1A)。40d时,肉眼可见愈伤组织团变成深绿色,扫描电镜下发现此时的愈伤组织表面密布排列整齐的分生组织(见图1B,C,D),但只有接近叶片损伤处或叶脉附近的愈伤组织上的分生组织表面或边缘才可见不同程度发育的不定芽,这些不定芽非常小,肉眼很难看到,在显微镜下可见已具备不定芽的形态(见图1D)。到50d时,肉眼可见不定芽上叶片开始伸展。随培养时间延长,出现不定芽的叶片数增多,同一叶片上再生不定芽的数量也增多。到80

    经济林研究 2014年4期2014-01-22

  • 开花整合子SOC1花期调控的分子机制
    因子激活了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进而激活花器官分生组织基因,最后激活花器官决定基因,形成花器官(戚晓利和卢孟柱,2011)。经过三十多年的遗传分析发现:拟南芥等十字花科植物具有光周期途径、自主途径、春化途径和赤霉素途径等四条开花调控途径(Simpson & Dean,2002;Boss et al.,2004;Sung & Amasino,2004;Baurle &Dean,2006)。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中国蔬菜 2013年6期2013-09-03

  • 单离子微束注入无芒雀麦种胚的实验研究
    ,根尖和茎尖分生组织与主侧根的发育均有关系,但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发育调控机理和信号转导方式提供了基础。单离子微束;无芒雀麦;生长发育0 引言微束是特指尺寸在微米量级的束斑。微束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定点辐射,定点到微米量级;二是能定量辐射,注入的粒子个数为1到数百个。早期对微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解一些显微镜下可见的变化以及辐射敏感性等问题。归纳其范围,主要可分为四个领域:一是调查细胞核受照射时的染色体变化,二是研究核照射后的有丝分裂延迟,三

    唐山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9-07

  • 植物AGAMOUS基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止WUS的花分生组织指定,它还是第4轮花器官发育的指定基因。在胚珠的发育中,AG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其他一些物种中,AG同源基因相对保守,但是部分发生了复制,而且彼此功能冗余。虽然目前对AG基因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对于在花发育调控网络中,AG的上下游基因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目前还没有文章进行综述。1 AG序列分析及特征AG早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化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且在随后3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功能保守[1]。目前已有20多种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6期2011-07-30

  • 黄瓜矮化突变体营养芽茎尖分生组织分化动态
    中,首先腋生分生组织分化产生腋芽;腋芽再进一步生长发育形成侧枝,但是腋芽有可能迅速地发育成营养枝或一直保持休眠状态直到生长被触发,因此分枝的程度不仅取决于腋生分生组织的生长,还取决于腋芽的发育过程。近年来基于分枝性状突变体的研究,拟南芥、豌豆、番茄、牵牛花、水稻等作物的分枝性状的报道和成果较多;由于黄瓜分枝性状突变体的缺乏,对黄瓜分枝性状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对黄瓜矮化突变体的研究方面,也多集中在矮化形成的机理上(武涛 等,2009),对突变体的分枝性状很少

    中国蔬菜 2010年22期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