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薯

  • 干旱胁迫对18个马铃薯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中薯28号’‘华颂34’‘中薯668号’‘中薯9号’‘中薯27 号’‘中薯19 号’‘中薯31 号’‘希森6 号’‘华颂7 号’‘冀张薯12 号’‘内农薯2 号’‘大西洋’‘V7’‘华颂58’‘华颂56’‘内农薯1号’‘中薯18号’‘Innovator’。试验材料由华颂种业(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部集宁区,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地处N 40°1′,E 113°10′,集宁区气候四季分明,年

    中国马铃薯 2023年4期2023-10-26

  • 氮肥减施对不同品种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早大白’‘中薯早35’和‘麦肯1号’为供试材料,种薯级别为原种。氮肥选用尿素(N 46%),磷肥选用重过磷酸钙(P2O545%),钾肥选用氯化钾(K2O 60%)。1.3 试验方法试验于2022 年4~9 月进行。垄距0.8 m,株距0.25 m,每个小区9行,行长5 m,小区面积36 m2,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2022 年4 月25 日播种,9月15日收获。氮肥施入设3个处理,分别为无氮(0)、低氮(90 kg/hm2)和常规氮(180 kg

    中国马铃薯 2023年4期2023-10-26

  • 永康市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为1个处理,以‘中薯3号’为对照。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顺序排列,不设重复。每大区面积为90 m2,其中,大区的垄长为25 m、畦宽(连沟)为1.2 m,每畦种植2 行,行距为0.6 m,每个品种种植3 畦,折每667 m2种植4 500~4 700 株。各品种生产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并均于1月27日种植,雨后盖膜,5 月12 日统一收获。1.3 调查项目及方法试验期间,每天观察记录各马铃薯品种的植株生长情况。收获时,各品种随机取样10 株,测量其薯块大小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4期2023-08-07

  • 巴中市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卉研究所引进的“中薯9号”等多个马铃薯品种在巴中市进行品种适应性鉴定和产量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巴中市种植推广的优良品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2021年马铃薯试验地设在巴中市巴州区桥炉村,海拔521m。试验地为粘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为水稻。2022年马铃薯试验地设在巴中市巴州区三皇村,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5.6g/kg,破解氮90mg/kg 、有效磷8.9mg/kg、速效钾140mg/kg,pH为8,黄褐色粘壤土,前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1期2023-03-10

  • 施氮水平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的氮素利用效率,中薯5 号氮素利用效率高于中薯18 号。前人针对施氮量对南方早春马铃薯的生长、生理等的影响已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有关施氮量对早春不同马铃薯品种生长的影响研究较少,笔者以中薯5 号和中薯18 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对氮素水平的响应,为湖南地区早春马铃薯氮肥管理提供技术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验材料中薯5 号和中薯18 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创新团队提供。1.2 试验设计试验于2021 年1—6 月在湖南农业大学校内基地

    中国瓜菜 2023年2期2023-03-08

  • 光照对雾培马铃薯前期生长及块茎形成的影响
    早熟马铃薯品种‘中薯早35’及中晚熟马铃薯品种‘中薯18号’。1.2 试验处理选取接种3周长势一致的脱毒试管苗,在椰糠基质中炼苗2周后定植至雾培器中,温度日间为22 ℃、夜间为18 ℃,空气湿度60%。以LED植物生长灯(购于北京盛阳谷公司,型号:WR-LED5/1-4000K-16W)为完全光源,设置2组光周期12 h/12 h(P1)、16 h/8 h(P2)及3种光照强度150 μmol·m-2·s-1(L1)、350 μmol·m-2·s-1(L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2-02

  • 2021 年大理州大春作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薯 187-3、中薯 566、中薯 653、凤薯 72.14、合作88。1.2 品种(系)来源12H15-1 为丽江市农科所选育;D110 和 JS-03-6 为曲靖市农科院选育;S13-601、S05-1548 和S14-1743 为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会薯25 号为会泽县农技中心选育;宣薯164-2 和宣薯187-3为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中薯566 和中薯653 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凤薯72.14 为大理州农科院选育;合作8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6期2022-12-06

  • 粤西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试验材料试验的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共计14个,分别为:‘中薯红3号’‘中薯26’‘中薯27’‘中薯28’‘中薯早39’‘中薯早43’‘中薯263’‘中薯276’‘中薯567’‘中薯681’‘中薯紫2号’‘中薯紫4号’‘中薯紫5号’和‘K6’,以广东省主栽品种‘费乌瑞它’作为对照。1.2 试验方法试验于2021年12月11日播种,2022年4月8日收获。试验地位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马铃薯育种基地,N 21°10′、E 110°16′4″、海

    中国马铃薯 2022年4期2022-10-18

  • 秋播和冬播马铃薯品种筛选比较试验研究
    号、希森3 号、中薯3 号、中薯5 号、中薯2 号、川芋早、青薯9 号、川芋10 号,编号为V1~V10。1.2 试验设计连续3 年在贡井区五宝镇、荣县鼎新镇、沿滩区富全镇、富顺县龙万乡4 个试验点(E1~E4)开展品种筛选试验和示范种植,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紫色(沙)土,肥力水平中等。试验共设秋播马铃薯和冬播马铃薯2 组。组内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共30 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m2,小区间不设走道,区组间留50cm 工作道,试验设2m 保护行,保护

    中国种业 2022年9期2022-10-13

  • 重庆市中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1.2 参试品种中薯N219、中薯早34、中薯早37、中薯早43、中薯早44、中薯早45、中薯早47(以上7个品种由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提供)、中薯5号(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费乌瑞它(巫溪薯光农业公司提供)。1.3 试验设计净作,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9个参试品种,对照为费乌瑞它。小区面积10.67 m2,播种64株(每亩种植4 000株)。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每小区2大垄,垄距100 cm,区组间走道50 cm,小区间不留走道,试验地周边设保护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9期2022-09-21

  • 2019—2020年中晚熟华北组国家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
    3]的研究表明‘中薯20号’适合西北旱区种植,但在华北区域种植面积不大。于卓等选育出的新品种‘内农薯1号’,虽进行了登记,但没有获得大面积推广种植。梁瑞萍等[14]研究表明‘中薯5 号’、‘兴佳2 号’、‘希森6号’、‘华颂7号’较适宜华北区种植,但这些品种有各自缺陷,种植难度大,不适合普通种植户栽培。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品种单一,无自主品种,重茬严重,土传病害逐年加重是影响马铃薯发展的重要原因。为确保该地区马铃薯持续健康发展,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按照

    农学学报 2022年8期2022-08-19

  • 马铃薯旱作栽培新品种品比试验分析
    种单位参试品种有中薯18号、中薯28号、中薯26号、中薯27号、中薯38号、中薯紫4号、中薯35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冀张薯12号(对照品种)为武川县种植基地提供种薯。2 试验设计与方法2.1 试验设计试验共8个品种,采取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10 m,宽2 m,小区面积20 m2,行距70 cm,株距30 cm。试验于5月15日播种,穴深8~10 cm。播种前施优质农家肥45 0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作为基肥

    现代农业 2022年3期2022-07-05

  • 新疆地区马铃薯品种抗旱性比较及筛选
    出抗旱性强品种‘中薯19号’‘同薯23号’;王谧[11]利用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19份马铃薯资源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武新娟[12]利用抗旱系数结合隶属函数值法对30份马铃薯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判断不同资源的抗旱性。杨宏宇[10]借助聚类分析法对88份马铃薯材料的抗旱性进行聚类分析,区分不同品种马铃薯的抗旱性。因此根据试验需求,选择适宜的抗旱性评价方法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筛选以及其抗旱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通过对不同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的

    西北农业学报 2021年12期2022-01-20

  • 低温干旱天气下成都平原马铃薯中薯系列品种比较试验
    条件,引进20个中薯系列品种进行生产性状的综合比较,旨在筛选出适宜成都平原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促进成都平原马铃薯产业的良性发展。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按品种在北方生育期的表现,将20个参试品种分为2组,即早熟组和中晚熟组,每组10个品种。第1组(早熟组):中薯红3号、中薯早35号、中薯早39号、中薯早43号、中薯早45号、中薯早46号、中薯早47号、中薯紫4号、中薯600紫和中薯3号,以中薯3号为对照(CK);第2组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11期2021-12-30

  • 金华市金东区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种(系)分别为:中薯早47、中薯早30、浙薯956、中薯早43、中薯5 号、AG370、中薯早34、中薯早44、中薯3 号、希森6 号、D668、中薯46、D685。1.2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金东区澧浦镇上宅村,前作为水稻,试验田块为泥质砂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2019年12月底翻耕,1月中旬结合整地,667 m2施120 kg复合肥、300 kg腐熟鸡粪、1 500 kg牛粪有机肥作基肥。1.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试验,随机顺序排列,不设重

    南方农业 2021年31期2021-12-09

  • 延安市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研究
    个中熟品种看,“中薯9号”、“克新1号”、“秦芋32号”出苗至成熟为96d、94d、98d,属早中熟品种;“中薯17号”、“中薯18号”、“中薯19号”出苗至成熟为101d、102d、106d,属中熟品种;从供试7个晚熟品种看,“冀张薯8号”出苗至成熟为110d以内,属早晚熟品种;“青薯9号”、“L0109-4”、“陇薯7号”、“陇薯10号”、“中薯21号”和“中薯901”出苗至成熟为110~120d,属中晚熟品种。具体见表2。表2 供试品种生育期2.2

    农业与技术 2021年22期2021-11-30

  • 农杆菌介导几种不同马铃薯外植体转化研究
    株供试马铃薯品种中薯8号微型薯和中薯8号组培苗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黄金薯微型薯和Desiree组培苗由贵州省马铃薯工程中心实验室保存;FAD2基因由贵州省马铃薯工程中心实验室克隆;根癌农杆菌为GV 3101(购自上海维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2 试验方法1.2.1农杆菌活化-80 ℃低温保存的GV 3101农杆菌株含有FAD2基因,接种到含有Kan(50 μg·mL-1)和Rif(20 μg·mL-1)的YEB固体培养基上,28 ℃培养48

    种子 2021年9期2021-11-05

  • 凉山州引进“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研究
    研究所引进了一批中薯系列品种,对其丰产性、适应性、外观品质等综合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1-2],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宜凉山生态区的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为凉山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提供品种支撑。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及来源1.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14个,分别为中薯25、中薯26、中薯27、中薯28、中薯32、中薯33、D566、D607、D633、D641、D643、D647、D653、青薯9号,其中以青薯9号为对照(CK)。各品种种薯均为脱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9期2021-09-16

  • 义乌市春播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品种(品系),以中薯3号为对照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马铃薯品种有中薯早47、中薯早30、中薯早45、中薯早34、中薯3号、D668、D685(由中国农科院提供),V7、希森6号(由金华潜溪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提供),以中薯3号为对照。1.2 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苍王村农地。试验地为泥质沙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前作为水稻。2018年12月底翻耕土壤,2019年1月中旬结合整地施复合肥12

    上海蔬菜 2021年4期2021-08-19

  • 陇东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共8个,分别为‘中薯3号’‘中薯5号’‘中薯9号’‘中薯10号’‘中薯11号’和‘中薯13号’(中国农业科学院选育),‘华颂7号’和‘华颂11号’(华颂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以本地主栽早熟品种‘克新2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该品种为中熟品种,但在本区域表现为偏早熟)为对照(CK1)进行比较;晚熟组供试品种共10个,分别为‘中薯18号’和‘中薯19号’(中国农业科学院选育),‘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9号’和‘陇薯11号’(甘肃省农业

    中国马铃薯 2021年3期2021-08-18

  • 11个中薯马铃薯品种在高原农牧区夏河县的引种表现
    薯生产技术要点以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为材料进行生长适应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物学性状存在差异,中薯18号、中薯28号、中薯19号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大西洋86.9%、82.5%、82.1%,其中,中薯18号与其他品种产量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中薯28号、中薯26号的块茎商品性位于前列。中薯9号、中薯28、中薯24、中薯26综合抗性较为突出,建议在高海拔同类生态环境下继续开展试验示范。1实验目的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夏河县马铃薯品种混杂单一,种薯常年依靠农户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7期2021-08-11

  • 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试验初报
    别为陇薯6 号、中薯22、天14-20-18、中薯19、天14-6-55、庄薯3 号(CK)。1.2 试验方法试验地为旱地梯田,地力中等,肥力均匀。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 次,采用黑色全膜垄作穴播模式种植,小区面积4 m×5 m=20 m2。播前结合整地施土肥30 t/hm2、尿素(含N 46%)30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2%)750 kg/hm2,现蕾期追施尿素150 kg/hm2。其他田间管理均与当地大田相同。收获前每小区随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3期2021-07-16

  • 庄浪县马铃薯主栽品种筛选试验
    12 个,分别为中薯18 号、中薯19 号、陇薯7 号、陇薯10 号、宁薯16、宁薯17 号、定薯3号、定薯4 号、天薯12 号、天薯13 号、庄薯3 号、庄薯4 号;参试材料为黑色地膜0.01 mm×120 cm;化肥:尿素,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2%),硫酸钾(含K2O 33%)。1.2 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3 次重复,13 个处理,小区面积19.8 m2(6 m×3.3 m),每小区3 垄,垄宽70 cm,过道40 cm,带幅110 cm。穴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3期2021-07-16

  • 不同马铃薯品种品质筛选分析
    花卉研究所供种的中薯3号、中薯13号、中薯191、中薯红1号;华中农业大学供种的华薯3号、华薯5号;湖南农业大学供种的紫玉;东北农业大学供种的东农310;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供种的红美;对照为本地常规种植品种中薯3号。1.2 试验设计试验于2018年在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适中,为黏壤土,前茬为玉米,收获后机深耕2次、机耙1次,于12月中下旬机旋耕后,撒施腐熟农家肥37 500 kg/hm2,随后机旋地1次,机器开沟整畦,于畦内施4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2021-06-25

  • 11个马铃薯品种在甘肃中部旱作区的性状表现初报
    个参试品种,其中中薯3号、中薯9号、中薯18号、中薯21号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天薯12号、天薯13号由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陇薯12号、陇薯10号(对照)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冀张薯12号由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选育,庄薯4号由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定薯4号由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荷兰15号从青海省民和县农作物脱毒技术开发中心引进试种而成。地膜为幅宽120 cm、厚0.01 cm的黑色普通地膜,由甘肃福雨塑业有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1期2021-06-18

  • 江苏徐淮地区春播马铃薯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
    3个品种(系)‘中薯148’、‘中薯215’、‘中薯3号’,以‘中薯3号’为对照,各供试材料均为一级种。1.2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进行,E 34.3°,N 117.4°,海拔19 m,全年日照时间2 423 h,年气温14℃,无霜期210 d,年均降水量800~930mm。试验点地势平坦,供试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土壤理化性质见表1。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棉花,棉花秸秆粉碎还田,冬前深耕养地。1.3 试验设计试验

    中国马铃薯 2021年2期2021-05-26

  • 冬作区优质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种9 个,分别为中薯早47、中薯早43、中薯早39、中薯早46、中薯566、中薯28 号、中薯27号、云薯304、闽薯9 号;对照品种(CK)为费乌瑞它。1.3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9 个处理,每个品种即为1 个处理,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行长6 m,行距1.1 m,株距22 cm,小区面积19.8 m2,3 行区。1.4 试验实施2019 年11 月27 日播种,高垄双行条播。用小型机械开挖播种沟,人工播种,小型机械覆土。按照70%作为基肥、30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4期2021-05-23

  • 义乌地区春播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95、N512、中薯3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V7、希森6号、费乌瑞它(金华潜溪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提供),以中薯3号为对照。1.2 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苍王村。试验田为泥质沙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前作为水稻。2019年12月底翻耕土壤,2020年1月中旬结合整地施复合肥120 kg/667 m2、腐熟鸡粪300 kg/667 m2、牛粪有机肥1 500 kg/667 m2作基肥,整地筑畦,畦宽(连沟)1.5 m。采用大区对比

    上海蔬菜 2021年1期2021-03-14

  • 台州市11个鲜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种(系)11个:中薯3号、中薯5号、中薯18、中薯13和中薯14(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兴佳2号(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AG487(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荷兰7号、费乌瑞它、东农303和台湾红皮(本地种植品种)。1.2 处理设计试验以品种为处理,以东农303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8 m2(2 m×9 m),重复3次。每小区3垄,垄宽0.67 m,单垄种植,穴距0.30 m。2月28日播种。播前施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2019-12-24

  • 37份马铃薯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鉴定
    有6份,分别是‘中薯14号’、‘中薯18号’、‘中薯19号’、‘中薯21号’、‘冀张薯8号’和‘康尼贝克’,占供试马铃薯品种的16.22%。表现为中感和高感的品种有19份,其中高感品种12份,占供试品种的32.43%,中感品种7份,占供试品种的18.92%,共占供试品种的51.35%。其余12份为中抗品种,占供试品种的32.43%。供试的37份马铃薯品种中,品种‘中薯18号’的病情指数最低仅为3.75,品种‘中薯12号’的病情指数最高为96.25,其余供试

    中国马铃薯 2019年5期2019-11-06

  • 绵阳地区不同播期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品种6个,分别为中薯1号、中薯2号、中薯3号、鄂薯4号、川芋56、川芋10号。1.3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3个播期:8月20日、9月4日、9月19日,分别对6个品种进行播种。试验小区面积20m2,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1.4 试验方法试验马铃薯种薯选择35g左右小整薯播种,播种期种薯放置于常温下,不进行催芽处理。播种前施用15-15-15复合肥100kg/667m2以底肥1次施用。12月中旬收获。其他田间管理同大田种植。1.5 调查统计对各处理调查期齐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1期2019-03-28

  • 河南省春露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马铃薯品种如下:中薯3号、中薯195和中薯191(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郑薯7号和郑薯9号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08CA9728-04和 F00070(华中农业大学选育)。以郑薯7号为对照品种。1.2 试验地点和方法试验于2016年3月2日和2017年2月28日在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新郑园区进行,纬度34°55′,经度 113°30′,海拔 111.4m。试验地前作为白菜,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

    长江蔬菜 2019年2期2019-03-13

  •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马铃薯‘中薯5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7]试验表明,‘中薯5号’栽培密度在82 500~90 000株/hm2,对产量影响明显。鲁文娟等[8]研究表明,‘中薯5号’播期在3月中旬,密度为60 000~67 500株/hm2,鲜薯产量较高。虽然有关马铃薯播期和密度的报道较多,但就金华地区气候条件而言,仍需进一步探讨[9,10]。因此,引进‘中薯5号’,探究其基础栽培技术,为当地农户增产增效。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播期与密度对马铃薯‘中薯5号’的影响,探索金华地区获得高产优质马铃薯‘中薯5号’的最适播

    中国马铃薯 2018年5期2018-11-12

  • 不同马铃薯品种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铃薯品种,分别为中薯20号、中薯18号、中薯3号、中薯5号、中薯8号、东农303、荷兰7号、兴佳2号、小黄种、大黄种。前8个品种的种薯由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仙居县种子管理站提供,后2个为温岭当地品种。1.2 处理设计试验在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某村进行,土壤为壤土,pH 5.6,有机质43.1 g·kg-1,全氮 1.9 g·kg-1,速效磷295.3 mg·kg-1,速效钾137.3 mg·kg-1。基本气象参数如下:2、3、4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别为8.7、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2018-10-29

  • 青海大通丽薯6 号等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种为:丽薯6号、中薯19号、中薯D901、中薯21号、合作88号、青薯2号(对照),共参试品种6个。2 试验情况2.1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在大通县塔尔镇王庄村平滩地,海拔2640m,年降水量509mm,年平均气温3.4℃,无霖期86d,土壤类型栗钙土,前茬小麦,土壤肥力中等,土壤疏松、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试验地点在塔尔镇王庄村,海拔高度2670m,年降水量475mL,年平均气温3.4℃,无霜期97d。土壤为栗钙土,肥力中等,前茬为小麦。2.2 试验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7期2018-10-10

  • 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择的马铃薯品种有中薯6号、中薯7号、中薯8号、中薯9号、中薯11号、中薯13号、中薯14号以及宣薯2号、D519、费乌瑞它,其中费乌瑞它是对照品种。1.2 试验方法1.2.1 田间设计。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9.5 m2,畦面宽度为80 cm,沟宽为40 cm,畦高为20 cm,每个小区中设置两畦,每畦种植2行试验品种,每个小区共4行,每行种植32株苗。1.2.2 种薯处理、基肥用量、摆种。在种薯处理过程中,需要选择健康的种薯,质量

    乡村科技 2018年19期2018-09-13

  • 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技术平台,笔者以中薯5号为对照,研究了新引进的20个马铃薯品种在湖南的适应性,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为湖南省马铃薯产业化生产提供有力保障。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与种薯提供单位见表1。对照品种中薯5号购于内蒙古兴佳薯业有限责任公司。表1 供试马铃薯品种及种薯来源Table 1 The source of seed tubers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湖南省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海拔 35 m,29°2′13″N,

    作物研究 2018年4期2018-08-24

  • 辽西地区马铃薯早熟、耐低温品种筛选试验
    6号、合薯5号、中薯108、中薯143,希森3号6个品种;对照品种为费乌瑞它。1.2 试验设计在中心试验基地地,试验面积每个品种1亩。试验设7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一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1.6平方米(2.7米×8米),6行区,播种160株,作业道1米,实验地周边设保护行4行。试验地种植及管理方式与当地大田种植一致。2 结果与分析在病虫害调查方面,由于2017年雨水充足,马铃薯生长后期遭受病虫害的侵染较往年重,各品种对病虫害易感程度不同

    新农业 2018年3期2018-07-08

  • 海南冬种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引种试验
    科学院引进21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地点试验于2015年1月15日播种,地点设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永发科研基地。试验地的土壤类型为稻田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为冬瓜。1.2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的中薯系列21个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中薯5号、中薯6号、中薯8号、中薯9号、中薯10号、中薯11号、中薯12号、中薯13号、中薯14号、中薯17号、中薯 18号、中薯 20号、中薯

    长江蔬菜 2018年2期2018-04-08

  • 小土豆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种材料,育成了以中薯3号和中薯5号为代表的7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审早熟优质多抗新品种。中薯3号:突破了早熟品种不抗旱和广适性差的局限,扩大了早熟马铃薯种植区域,是目前通过审定的适宜种植区域最广的早熟品种。该品种块卵圆形,浅黄色皮肉,表皮光滑,大而整齐,国家区试比对照平均增产39.9%。中薯5号:突破了早熟品种不抗晚疫病的瓶颈,创造了早熟品种在晚疫病重发区种植先例。中薯5号品种早熟、抗晚疫病、产量高、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被农业部列为主推品种。目前已在全国

    农业知识 2018年10期2018-03-23

  • “兴佳二号“马铃薯的推广前景
    试验材料参试品种中薯18号、中薯19号、冀张薯12号、兴佳2号、费乌瑞它,其中费乌瑞它为对照。1.2试验地点钦州市浦北县安石镇石凉村大榕根垌,前作为水稻,肥力中等1.3种植时间:2014年11月12日1.4试验方法采用稻草包芯栽培技术,单垄双行种植,畦宽1.2米,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亩植密度4500株。水肥管理,基肥(种植时)亩用高浓度撒威复合肥400kg(N:K:K=15:15:15)鸡粪300公斤。追肥:2014年11月25日亩淋尿素20kg,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2期2018-01-31

  • 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花卉所引进17个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以近几年主推和示范品种中薯5号为对照[3],研究其在湖南冬闲田的适应性,筛选适合本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中薯1号、中薯4号、中薯6号、中薯7号、中薯8号、中薯9号、中薯10号、中薯11号、中薯12号、中薯13号、中薯15号、中薯17号、中薯18号、中薯19号、中薯20号、中薯21号、中薯901,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提供。对照品种:中薯5号脱毒种薯,购于内蒙古兴佳薯业

    作物研究 2018年1期2018-01-23

  • 盐碱地马铃薯品比试验
    薯新品种(系)。中薯5号、N195、中薯3号品种生长期短,出苗率高,长势旺,分枝数适中,株型好,大中薯率较高,产量高,适宜在土壤盐碱性较重的情况下栽培。马铃薯; 盐碱地; 引种; 品比试验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 8亿hm2,其中我国为9 913万hm2。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积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马铃薯虽然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广,但最适宜的还是透气性好、保水保肥的砂质壤土。浙江滨海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2018-01-05

  • 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0个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中薯7号、中薯20号、兴佳2号、闽薯1号、费乌瑞它、黑金刚、D566、D597、N108,以紫花851作为对照品种。1.2试验方法试验地位于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海拔10 m。土壤类型为乌泥土,前茬为甘薯,地面平整、排灌方便、肥力中等。试验田用机械起垄,起垄前每667 m2撒施复合肥(15-15-15)60 kg、尿素15 kg、硫酸钾10 kg作为基肥。人工整地挖穴播种,每穴放置1个种薯,株行距4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7期2017-11-03

  • 马铃薯品种试验总结
    个处理品种(1)中薯1号;(2)中薯2号;(3)优金885;(4)墩土;(5)罗赛夫人。5个品種匀来源于黑龙江。3试验经过试验于2014年12月25日播种,2015年2月17日出苗,2月25后相继齐苗,因一次性施足底肥,中期没施肥。4月5日用银发利防治晚疫病1次,4月12日用银发利防治第2次。4生育期调查从表1可以看出,中薯1号、中薯2号、尤金885、墩土、罗赛夫人均属早中熟品种,出苗75~80天后成熟。马铃薯出苗前期温度偏高,比往年出苗早。苗齐后,温度又

    现代园艺 2016年14期2017-07-11

  • 冀中南地区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种为:费乌瑞它、中薯2号、中薯3号、中薯5号、石薯1号、郑薯5号、郑薯6号、克新1号、春薯2号和早大白。其中以当地主栽品种早大白为对照品种。1.2 试验方法试验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蔬菜所试验地进行,试验地前茬为大葱,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播种前1 d将种薯切块,于2015年3月5日播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10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5.4 m2,单垄单行种植,行距70 cm,株距22 cm,每小区100株,四周设保护

    蔬菜 2017年4期2017-07-10

  • 马铃薯优良品种的筛选与综合评价
    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3号、克新22号和克新23号生育期在90 d以内,为中早熟品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995.7、2 583.2、3 063.1 kg,较对照增产57.37%、35.70%、60.90%,比较适合在二季作地区种植推广;克新18號、克新19号和中薯17号生育期在90 d以上,为中晚熟品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922.9、2 871.0、2 505.5 kg,较对照增产53.54%、50.81%、31.61%,适合在一季作地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24期2017-03-18

  • 2015年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16、同薯23、中薯18、庄薯3号产量明显高于克新1号,除上述品种外,尚有晋薯24、冀张薯12、2004-35-9、中薯21、中薯20产量高于克新1号,大旱之年能实现增产,这也证实上述品种适宜干旱地区推广。但因只有1年的试验结果,尚需翌年再次试验,确定取舍。上述品种除晋薯24生育期较长以外,其他4个品种生育期较短,假如翌年仍然增产,可作为中日期品种取代克新1号。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对比;2015年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8期2016-10-20

  • 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宁薯14号’、‘中薯21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分别为44 933,39 224,37 501和36 270 kg/hm2,较对照‘定薯1号’分别增产72.1%、50.3%、43.7%和39.0%,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作为主粮化加工薯大面积推广种植;‘鄂马铃薯5号’和‘青薯10号’产量高,淀粉、干物质及粗蛋白含量高,还原糖含量较低,适合全粉加工;其他品种继续评价。旱区;马铃薯;新品种;产量;品质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东经104°12' 48''~

    中国马铃薯 2016年4期2016-09-16

  •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试验,结果表明:中薯5号、克新19、脱毒175、中薯9号综合性状表现好,可作为福安市马铃薯推广种植的备用新品种。马铃薯;新品种;引种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粮食供求形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新趋势,2015年初农业部将马铃薯列为主粮,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因此,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春种马铃薯生育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为加快福安市马铃薯新品种示范和推广,2015年引进8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5期2016-09-14

  • 日喀则市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00905’、‘中薯18号’较当地对照增产明显,薯块经济性状较优,适宜在日喀则市推广种植,彩色马铃薯‘D613’产量高于‘黑美人’和‘黑金刚’。日喀则;马铃薯;引种;比较试验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适合马铃薯的生长,但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存在品种退化,产量不高等问题[1]。彩色马铃薯营养丰富[2],市场前景良好,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为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改善品质,西藏自治区薯类脱毒中心于2014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引进了

    中国马铃薯 2016年3期2016-09-07

  • 石屏县冬作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中薯20号产量居第1位,折合单产68 104.5 kg/hm2,比对照合作88增产38 319 kg/hm2,增幅为128.6%;中薯20号、青薯9号、中薯18号、昭薯3号、云薯605、师大5号6个品种均比对照合作88增产,增幅达57.4%~128.6%。石屏县;冬作马铃薯;区域试验对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提供的9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品质等的鉴定评价,为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从中筛选适宜石屏县种植的丰产性能好、品质优、抗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2期2015-11-21

  • 黔中地区马铃薯早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中薯5、7、8 号,湖北恩施的鄂马铃薯7、10、5 号,四川凉山的215-20,云南宣威的宣薯2 号,内蒙古兴佳薯业的兴佳2 号,安顺市农业科学院繁育的费乌瑞它、中薯3 号(CK)。1.3 试验设计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 次重复,小区长4 m,宽3.6 m,面积为14.4 m2,株垄距为28 cm 和120 cm,大垄双行种植,每小区3 垄6 行,每行14 窝,播种84 株。小区间不留走道,重复间和试验地四周走道0.5 m,设保护行。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2015-10-10

  • 六国化工与中薯联开启战略合作
    六国化工与中薯联开启战略合作六国化工党委书记、总经理方劲松(左)与中薯联常务副理事长李文刚(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报讯日前,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代表团一行30人,在中薯联常务副理事长李文刚、李冬虎的带领下,赴六国化工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座谈,就六国化工土豆套餐系列肥的试验、示范、推广等合作事宜进行磋商,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六国化工党委书记、总经理方劲松,与中薯联常务副理事长李文刚现场共同签订了“六国化工、中薯联”战略合作协议。六国化工与中薯联正式牵手合

    中国农资 2015年42期2015-07-31

  • 2015年石屏县冬作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
    6、云薯507、中薯26号、中滇1号、合作88,其中合作88为对照种,全部参试品种均由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提供。1.2 试验地选择试验地选择在石屏县异龙镇马宝龙王成杰种植大户的承包地里,该地区历年大面积连片种植马铃薯,海拔1410m,属种植马铃薯有代表性的地块,且试验地地势平坦宽阔,土质疏松,肥力上等较均匀,排灌方便,没有遮荫影响。1.3 试验设计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10m2(2.4m×4.167m),大垄双行种植,种植规格2

    云南农业 2015年10期2015-03-19

  • 建平县马铃薯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亩。2.试验材料中薯9号、中薯10号、中薯11号、中薯13号、N108克新1号、克新1号,克新1号为对照。二、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地形:平地;土壤类型:褐土;土壤质地:壤土。前茬作物名称:玉米;前茬作物产量:650千克/亩。前茬作物施肥量(千克/亩):N:19.05、P2O5:5.25、k2O:5.25。土壤分析结果:有机质10.25克/千克;碱解氮58克/千克;有效磷7.6毫克/千克;速效钾102毫克/千克;pH值8.2。三、试验设计春季人工翻地深度20

    现代农业 2015年4期2015-02-24

  • 自治区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尤金、早大白、中薯3号号、中薯6号、中薯7号。1.2 试验地点共设试验地点4个,农科院奇台麦类试验站、阜康阜康市上户沟乡西沟村、农科院安宁渠试验场、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闸滩村2队。1.3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长8m,宽4.2m,小区面积33.6m2,6行区,行距70cm,株距20cm,种植密度4500株/666.7m2,中间四行实收计产,四周设保护行。2 田间管理选择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排灌方便的地块。试验地播前施足底

    新疆农业科技 2014年5期2014-07-01

  •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展示试验初报
    省站马铃薯新品种中薯3 号、中薯4 号和中薯8 号等新品种展示试验任务。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安排在长乐市江田镇下沙村,试验田为沿海沙质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1.2 试验设计展示品种共7 个,分别为泉云3 号、福克76、中薯3 号、中薯4 号、中薯8 号、中薯9 号、中薯12 号,由福建省种子总站提供。一般切成单块重20 ~30 g,不少于20 g,且每个切块至少要有1 ~2个芽眼,同时切好的种薯块用熟石灰或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7期2013-12-28

  • 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1.1 试验材料中薯三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早大白、费乌瑞它、克新优系,由湖北省农丰薯业公司提供;克新一号,湖北省高宗薯业公司提供。1.2 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武汉市农科院武湖基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为大白菜。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 18m2,每小区长 18m,畦宽(包沟)1m,株行距 0.2m×0.5m,每 667m2种植 6600株。 每 667m2施菜饼肥 100kg、中化复合肥(N,P,K各15%)75kg作底肥

    上海蔬菜 2012年1期2012-10-23

  • 晋西南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新1号(CK)、中薯10号、中薯9号、内薯7号;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中薯8号、中薯5号、中薯3号。参试品种均为一级良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克新1号为对照(CK)。1.3 试验方法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5],一区一品种,3次重复,每区(畦)面积(6 m×2.5 m)15 m2。每公顷施农家肥30 000 kg,史丹利复合肥(高钾型)750 kg,尿素225 kg。播种密度:晚熟品种50 025株/hm2;中熟品种53355株/hm2;早熟品种60 030株/hm

    中国马铃薯 2011年2期201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