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

  • 日俄战后清政府对俄国索赔的动机和法理研究 *
    日俄战后涉及的清政府的索赔问题,尚缺乏深入的探讨。基于此,笔者拟对清政府战后向俄国索赔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以加深该问题的认识。一、清政府向俄国索赔的缘起1904年2月9日,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爆发战争,由于战争的主战场在中国东北地区,由此产生许多牵涉清政府的国际法问题。例如,日俄在中国东三省交战合法性问题、日俄两军违反战争法规的问题、清政府运用国际法维护战境国民权益问题等。[1]28-32在日俄战争牵涉的诸多国际法问题中,清政府向交战国索赔的问题,是其中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11-25

  • 日俄战争清政府向俄国索赔的交涉研究
    民造成的损失,清政府一方面命令地方官员做好损失调查登记;另一方面,要求东北地方官做好损失登记清册,以备日后索偿。战争期间及战后,清政府向俄国进行了索赔交涉,尤其战后进行了较充分的努力,但是在殖民侵略的年代,没有足够的国家实力支撑,即使清政府的索赔行为正义兼有法理支撑,但最终仍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关键词:日俄战争;清政府;俄国;索赔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5-0059-031904年,日俄两国在我

    学理论·下 2022年5期2022-06-15

  • 从天津教案看晚清的意识形态控制
    文化冲突加剧,清政府在被迫打开国门,并逐渐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对内依然奉行传统的儒家思想,试图继续用传统的思想观念来控制民众。而这一做法必然会导致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爆发冲突,天津教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我们或可通过分析晚清在这一事件中在意识形态控制方面的种种做法与弊端,进而管窥晚清以来清政府在相关问题上的政策得失。一、天津教案中清政府的意识形态控制政策自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清政府在意识形态控制方面缺乏足够的应对,面对困境往往处于守势,采取保守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2021-11-12

  • 输了面子,丢了国土
    。而作为主人的清政府只是乖乖地站在一旁看热闹,堪称世界近代战争史上的“奇景”。对此,有人这么解读:大清丢人现眼不假,但国土保住了啊。所以算起来,输了面子的大清其实是日俄战争的大赢家。事实果真如此吗?一场“庚子国难”,八国联军端了北京城,清政府吐血咬牙签下《辛丑条约》,可这奇耻大辱比起同时期的东北局势,又算小儿科了。八国列强之一、在《辛丑条约》里敲金分肥的沙俄,还趁火打劫,喊着“黄俄罗斯”的猖狂口号入侵东北,一路制造血案,更在占领奉天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增阿暂

    领导文萃 2021年14期2021-11-05

  • 浅析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觉醒;清政府;西方列强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大门,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的,也必然会掀起意识形态的巨大转变。中国的封建主义思想原本有着一套完整的,近乎顽固的体系,但随着侵略战争的摧残和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袭,原有的地主阶级思想必然会受到冲击,产生顺应形势的变化。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阶段、体制的改良阶段、体制的革命阶段、人的改造阶段。1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

    青年生活 2020年10期2020-05-26

  • 浅析清政府利用牙行促进清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牙行;清政府;商品经济一、牙行的发展史在清朝时期牙行是民间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是政府与商业联系的重要纽带。“牙行(牙人)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交换活动中起中介作用的人和组织。牙行的服务范围广,涉及行业宽,几乎遍布城市、市镇、集、场、墟的各个行业。即使是在房地产业、债务、人口买卖中,以及在广东等地的外贸交易中,也都有牙行介入。”自宋朝起,牙行这个名字就已经出现,而牙行这种作为中间商人的活动,自汉代就已经兴起。牙行因为符合时代变迁,作为中间商谋取利益最大化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4期2020-05-20

  • 孙中山五权分立的共和思想分析
    文宁宁摘 要:清政府、北洋政府内部官僚行为盛行、腐败之风弥漫,动摇了统治的权威;外部帝国对中国实施的资本压迫和领土主权的侵占瓜分,加剧了统治局面的不稳定性,故中国现有的政治体系漏洞百出。五权分立的共和政治设想是孙中山借鉴英美的分权制度并基于中国社会的现有矛盾,在保持西方已有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之上,融合中国传统的考选权和纠察权,在形式上、内容上更显民主性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取缔满洲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实现主权平等、民族平等、人人平等。关键词:清政府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7期2020-05-09

  • 试论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制夷思路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制夷思路,包括以商制夷、以夷制夷、以民制夷,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我国历史上的诸多封建统治者通常把周边少数民族和国家叫做夷狄,而在清代之后,夷狄逐渐被当做西方商人和殖民者的统称,在外国侵略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的威胁也相继增加,在鸦片战争前后,各种制夷思想也相继诞生。1 以商制夷以商制夷是我国历史中封建统治者常用的手段,我国历代封建统治中都存在通过边关贸易来控制附近少数民族的现象,预防其对中原地区造成侵扰。但在大部分条件

    知识文库 2020年3期2020-04-15

  • 浅析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经济管理思想
    理;洋务运动;清政府【中图分类号】F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2-0232-031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1.1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从国内角度看,清政府在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利后又遭受到了太平天国的冲击,虽然太平天国最后被镇压以失败告终,但却使已经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政权更加雪上加霜。为了能够稳定清政府的统治,朝廷内部的重臣开始意识到若想达到目的便要开始学习西方国家的优势,把它们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国内经济增长的要素,进而带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2期2020-04-14

  • 清政府暗杀活动研究*
    杀风潮兴盛,晚清政府逐渐丧失作为统治阶层的统治力。这就导致晚清时期的社会活动往往会超出政府的控制范围之内,而正是这些不在政府控制范围内的暗杀活动,给本就动荡不安的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和极其恶劣的影响。史学界对于晚清暗杀风潮研究往往多注重于革命党人对晚清政府官员的暗杀活动,而疏忽或少有提及晚清政府作为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地位和权利而对诸如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反抗者们的暗杀活动。纵览诸多事例,晚清政府的暗杀活动其特点呈现为中央到地方的双重暗杀及悬赏的频繁与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9

  • 宋教仁与“间岛问题”相关史事探微
    间岛问题》,为清政府对日谈判提供了有力依据。延吉边务公署和清外务部都有意聘请宋教仁回国协助交涉,宋教仁本人也打算借机打入清政府的内部,但由于节外生枝,最终未能成行。从“间岛问题”谈判1909年阶段的进程和结果看,宋教仁推断的“间岛”地域底限,提示的图们江国界地图,以及建议的谈判原则和策略,为最终在法律上确认中国对图们江北地区的关键主权,做出了重要贡献。关键词:宋教仁;“间岛问题”;延吉;清政府;日本doi:10.1608 3/j .cnki.16 71-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2019-12-25

  • 政教之间:清代瓷贲巴考
    键词:瓷贲巴;清政府;藏传佛教;治藏政策瓷贲巴是景德镇于清代创烧的产品,其造型源自藏地世俗与宗教社会中时常使用的一种盛装液体的金属容器。就瓷贲巴的烧制历史而言,清康熙时期瓷贲巴便开始制作,雍正时期瓷贲巴仍可得见,乾隆时期是瓷贲巴制造最为繁盛的时期,此时瓷贲巴不仅数量庞大,且种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粉彩、矾红、斗彩、青花等一应俱全,造型亦发展出了别于前代的特色。但乾隆以降,贲巴瓷壶制作由盛转衰。到了嘉庆与道光时期,瓷质的贲巴仅零星可见,之后更为罕见。现可见的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2期2019-12-23

  •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
    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联军尽量避免进攻紫禁城。法国政府早有训令,战争目的“决不在推翻当今中国之君主”,不希望看到“北京履行其职责的帝国中央政府出现瓦解”,进而导致太平天国“迅速波及帝国其他地区”,使清政府垮台。这将损害法国的在华利益。法军统帅蒙托邦强调拆毁圆明园乃“无益之报复”,乃是希望说服英军指挥官额尔金不要坚持拆毁圆明园,以免刺激恭亲王,使和议的日期再次被拖延。英国政府对额尔金、格兰特也有相似的指示。大意是:不要将咸丰帝逼至拒降的程度,致使无法和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11期2019-11-07

  • 甲申政变述论
    于12月6日被清政府驻朝军队镇压,仅持续了三天,但它是朝鲜第一次资产阶级改革的尝试,无论是对于朝鲜国内,还是中日两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朝鲜 清政府 日本 金玉均一、甲申政变前的朝鲜政局甲申政变前的朝鲜政局十分复杂,主要体现在清日两国势力不断加强和对立,在朝鲜展开了角逐,以及朝鲜国内守旧派与开化派的矛盾日趋尖锐,两派之间的斗争逐渐激化。清政府自1882年7月 “壬午兵变”起,开始了对朝事务的全面干涉。在镇压“壬午兵变”后,将朝鲜保守派领袖大院君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5期2019-10-21

  •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鲜 居民越垦 清政府 封禁时期 朝鲜移民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是清代统治者特别关注的重点区域,自清初开始,便对东北施行了封禁政策。其目的是要防止除满洲以外的人口进入东北,进而保护满族民俗、维护满族独占之利益。然而,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却遭到了广大民众的抵触,未能阻止关内流民潜入。鸭绿江、图们江流域也在流民涌入的浪潮中受到冲击,这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关内的汉人,但也有部分来自朝鲜半岛北部的朝鲜民众。1860年,清政府适时地对东北采取局部开禁政策,并于1875

    大经贸 2019年5期2019-07-25

  •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
    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联军尽量避免进攻紫禁城,以免将咸丰帝逼至拒降的程度,致使无法和中国议和,更不可直接推翻清王朝,导致中国陷入无政府状态。焚毁紫禁城,有极大可能会导致联军和清政府之间的战争扩大化,让太平军从中得利。2、聯军入城时曾和清政府有约定——清军将安定门交给联军,联军“不得破坏城市”;“除了将要进驻城里的两国公使的护卫队,联军士兵不可大批入城”。联军当时缺少补给,必须在冬天来临之际的11月1日前撤军。因存在上述约定,最终选择了退而求其次,转而

    华声文萃 2018年2期2018-09-18

  • 中国近代军阀政治的形成
    表的农民起义使清政府的统治陷入混乱,特别是在当时清政府的财政、军事以及地方政务体系已经陷入崩溃,为了维持专制统治,清政府开始将中央政府的部分权力下放至地方政府。这种局面之下促生了中国近代军阀政治的开端。一、地方势力的崛起作为中央政府的权威,对军权、财政权和行政人事权的掌控是权威的体现,也是对地方有效控制的手段。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以及英法列强的入侵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本就贫弱不堪的军事力量。在此不利局面下,为缓解统治危机,请政府不得不将这些权力下放与地方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09-14

  • 太平军围攻长沙第二阶段
    懦弱。关键词:清政府;军事部署;长沙;湘江西岸;穴地攻城太平军围攻长沙之役,在整个太平天国运动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太平军后来胜利攻下南京积累了经验教训。在这场长达81天的攻守战中,第一阶段主要在湘江东岸展开攻守,第二阶段则主要争夺湘江西岸,并开展穴地攻城。清政府号称有10万大军,而太平军至多只有3万,从力量对比来看,清政府居绝对优势,但事实是:双方保持均势,清政府只能实施松散的战略包围,不能阻止太平军胜利转移。清政府的腐败懦弱在这场战争中暴露无遗。本文将着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2018-09-04

  • 英法联军为何没烧紫禁城
    存者自称受到了清政府的严重虐待,额尔金等人急欲惩罚清政府,于是照会恭亲王,除了赔款要求外还说:“(圆明园乃)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英国)誓必毁为平地,此条固无须恭王之承认,敝军统帅所已决定,亟将执行也。”意思就是英法联军会自己动手毁掉圆明园。于是圆明园第二次被焚。焚毁圆明园的另一个因素与一个约定有关:10月中旬,清军打开安定门让英法联军进城,并释放了9名人质,英法联军此时承诺不会破坏北京城。当时英法联军缺少补给,必须在11月1日前撤军,为了

    百家讲坛 2018年1期2018-08-29

  • 230字救中国
    义爆发,加快了清政府的覆灭。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爆发,源于230个字。《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允许民众办报,由詹大悲创办的《大江报》应运而生。不过有识之士都明白,“言论自由”不过是朝廷欺骗老百姓的表演。1911年4月27日,黃花岗起义失败后,清政府进一步打压民间报纸,禁令如毛,动辄以言论违法入罪,迫害革命文人。一天,同盟会会员黄侃从北京来到武汉,詹大悲针对当时一些改良派提出的“和平改革方案”,请黄侃为《大江报

    读书文摘·经典 2018年5期2018-05-11

  • 不得过且过,做个有进取心的人
    痛心不已,更为清政府的腐败無能、得过且过感到愤怒。为什么英法联军能肆无忌惮地在圆明园里烧、杀、抢、掠?为什么清政府没有阻止他们?原因只有一个,那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太腐败、太无能。当时的清政府从上到下,都是得过且过,没有进取心,自认为是“天朝”,有“天威”,别人不敢冒犯,最后被历史狠狠地打了几记响亮的耳光——火烧圆明园就是其中一记。说到这里,我不禁为自己感到脸红,因为我也曾是个得过且过的学生。考试没考好,不去反思,想着下次一定能考好;古筝没练好,父母不督促就

    故事作文·高年级 2018年4期2018-04-19

  • 英法联军为何没烧紫禁城
    存者自称受到了清政府的严重虐待,额尔金等人急欲惩罚清政府,于是照会恭亲王,除了赔款要求外还说:“(圆明园乃)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英国)誓必毁为平地,此条固无须恭王之承认,敝军统帅所已决定,亟将执行也。”意思就是英法联军会自己动手毁掉圆明园。于是圆明园第二次被焚。焚毁圆明园的另一个因素与一个约定有关:10月中旬,清军打开安定门让英法联军进城,并释放了9名人质,英法联军此时承诺不会破坏北京城。当时英法联军缺少补给,必须在11月1日前撤军,为了

    百家讲坛(红版) 2018年1期2018-03-29

  • 纵观晚清赔款史
    理虽说如此,晚清政府仍然坚持既截肢,又大放血,直到最后昏厥而死。纵观晚清几十年的赔钱史,却有几个让人想不到。一是向外国借款。这个说来很搞笑,本来就是向外国赔钱,结果还要向外国借钱来赔钱。这就像拆东墙补西墙。说起来,借钱自然也是迫不得已,被逼无奈。话说最初开始赔款时,清政府还没有到如此窘迫的地步,只因为赔款数额比较小。比如最早的赔款,要数《南京条约》的赔款,根据协议规定,中国要向英国赔款2100万两西班牙银圆,约合白银1512万两,且分4年支付,也就是,每年

    特别文摘 2017年21期2018-01-13

  • 舆论与外交
    初开始舆论界对清政府冠以“媚外”之名,用于指斥其在外交事务中的妥协退让。这一概念所催生的政府新形象一方面有其事实基础,另一方面又与事实存在出入。舆论界认为晚清政府以义和团运动为分水岭完成了从排外到媚外的急剧转变,但官员的转变在时间和心理上均非一蹴而就。从排外到媚外,某种意义上只是敌我权势天平急剧倾斜下官员的御夷之术在形式上的调适。晚清后期出现的交际与交涉的分野,推动了中外日常交往中的情义相通,但交際与媚外界限的模糊,为政府的媚外形象提供了生动素材。由于民间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7年7期2018-01-05

  •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
    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联军尽量避免进攻紫禁城,以免将咸丰帝逼至拒降的程度,致使无法和中国议和,更不可直接推翻清王朝,导致中国陷入无政府状态。焚毁紫禁城,有极大可能会导致联军和清政府之间的战争扩大化,让太平军从中谋利。2.联军入城时曾和清政府有约定——清军将安定门交给联军,联军“不得破坏城市”;“除了将要进驻城里的两国公使的护卫队,联军士兵不可大批入城”。联军当时缺少补给,必须在冬天来临之际的11月1日前撤军。但因存在上述约定,最终选择了退而求其次,转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12期2018-01-02

  •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
    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联军尽量避免进攻紫禁城,以免将咸丰帝逼至拒降的程度,致使无法和中国议和,更不可直接推翻清王朝,导致中国陷入无政府状态。焚毁紫禁城,有极大可能会导致联军和清政府之间的战争扩大化,让太平军从中谋利。2.联军入城时曾和清政府有约定——清军将安定门交给联军,联军“不得破坏城市”;“除了将要进驻城里的两国公使的护卫队,联军士兵不可大批入城”。联军当时缺少补给,必须在冬天来临之际的11月1日前撤军。但因存在上述约定,最终选择了退而求其次,转

    文史博览 2017年12期2017-12-29

  • 晚清捐官活动研究
    揭露捐纳制度在清政府统治时期弊大于利,加速了清王朝衰败的命运。关键词:清政府;捐纳;官职1 清代捐纳制度的流变及报捐程序所谓捐纳制度,是朝廷为了卖官鬻爵而订立并运行的一种政治制度。[1]但严格来说,清代的捐纳制度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卖官和买官,相反只是让捐纳者获得相应的做官资格,如果要想真正的获取官位还必须具备其他的要求。(一)清代捐纳制度的演变清代捐纳制度,开始于顺治时期,完善于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发展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时期,结束于宣统年间。清

    卷宗 2017年32期2017-11-28

  •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华侨政策的变化研究
    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华侨政策的调整、清末新政的展开与清政府对华侨认识的变化等因素推动了清政府华侨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具体表现为: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引进侨资;积极采取兴学措施,强化相关教学内容;增设领事,颁布《大清国籍条例》,等等。这一时期清政府的华侨政策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影响,主要有:拉动更多华侨开展国内投资;华侨教育事业得到较大发展;推动华侨管理的法制化发展;加强华侨间的团结,促进其民族意识的增强。关键词: 清末新政 清政府 华侨政策1.新政时期清政府华侨政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2017-07-29

  • 缺张地图,丢失国土
    布楚谈判期间,清政府的代表手上只有现存《吉林九合图》的原图,精确度有限。康熙帝为了解黑龙江流域的地理情况,要求进呈相关地图。参与尼布楚談判的法国传教士张诚,献出一张亚洲地图,但因资料缺乏,中国东北地区竟存在一片空白。清政府同沙俄在1727年签订《布连斯奇界约》、1728年签订《恰克图条约》时,清政府的代表依旧没有精确的地图,对边界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清政府只能使用俄方提供的地图,以致被骗,损失惨重,丢失贝加尔湖以南、恰克图以北的安加拉河流域30多万平方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7年5期2017-06-09

  • 庚子赔款是如何确定的?
    会,商讨如何向清政府要价。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提出,必须让清政府狠狠地赔上一笔,赔得越多越好,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国人瓦德西很直白地说:“要求中国赔款,务达最高限度!”当时出兵的是8个国家,但讨论赔偿时却一下子来了14个国家的代表,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等6个国家声称自己也有人员和财产损失,是“受害国”,也要求赔偿。大清国的“偿付能力”列强要多少也取决于另一个因素,那就是清政府的赔偿能力。关于这一点,英、法等国最清楚,因为他们不止一次跟清政府有过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12期2017-04-06

  •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卢汉铁路是晚清政府大规模修建铁路的开端,而资金问题成为了卢汉铁路修建的瓶颈。在前期“自办”尝试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举借外债,最终与比利时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卢汉铁路筹款体现出晚清政府的“自救”动机,但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自救”难以实现。关键词:卢汉铁路;清政府;中比筹款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决定把建设铁路作为一项“自强要策”[1],而张之洞筹议修建由卢沟桥至汉口镇的卢汉铁路,更是被视为“有益于国”的重要议案。虽然清廷有意于铁路,但面对财政入不敷出的局面,经费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0期2017-03-20

  • 舆论与外交 ——晚清政府媚外形象的形成
    与外交 ——晚清政府媚外形象的形成从20世纪初开始舆论界对清政府冠以“媚外”之名,用于指斥其在外交事务中的妥协退让。这一概念所催生的政府新形象一方面有其事实基础,另一方面又与事实存在出入。舆论界认为晚清政府以义和团运动为分水岭完成了从排外到媚外的急剧转变,但官员的转变在时间和心理上均非一蹴而就。从排外到媚外,某种意义上只是敌我权势天平急剧倾斜下官员的御夷之术在形式上的调适。晚清后期出现的交际与交涉的分野,推动了中外日常交往中的情义相通,但交际与媚外界限的模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7年7期2017-03-11

  • 试论清朝建设的柳条边
    原因。作者认为清政府建立柳条边,积极的效果是发挥了保护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消极的影响是客观上不利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和边境的巩固。【关键词】 清政府;柳条边;边台;作用柳条边作为清朝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与封禁政策关联很大,已经有不少学者给予了相应的关注与讨论,主要集中在柳条边的形成,柳条边的设置目的和柳条边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本文将从柳条边的介绍、柳条边设置的目的、柳条边的废弛、柳条边的作用和影响四个方面来讨论。一、柳条边的介绍1、柳条边的含义柳条边是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7期2016-09-07

  • 清代湘西苗疆教育优惠政策探究
    0 )摘 要:清政府开辟湘西苗疆之后,在采取驻军、屯田、修边等措施的同时,还通过建学宫、设书院、办义学、开科举等方式大力推进湘西苗疆的“儒化”进程。然而,受到苗疆历史原因与地理条件的限制,加上科举制度自身的缺陷,教育公平问题与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教育优惠政策,客观上促进了湘西苗疆民族教育发展。关键词:清政府; 湘西苗疆; 民族教育; 优惠政策清政府开辟苗疆之后,设立凤凰、乾州、永绥三厅,对湘西苗疆实行直接管理。清统治者为巩固“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7-14

  • 甲午战后清政府对俄外交的演变
    局的这种变化,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绪的支配下,期待“联俄制日”。1896年,中俄签订的“中俄密约”和《东省铁路公司合同》是清政府实施“联俄”政策的结果。清政府本意是“联俄制日”,结果竟使俄国逐步把东三省变成其势力范围。义和团运动时期,俄国出兵占领东三省,中俄矛盾激化。中俄东三省交涉,引起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各种力量介入其中,受其影响清政府由“联俄”走向“疏俄”。关键词:甲午战后;清政府;联俄;疏俄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学理论·下 2016年10期2016-05-30

  • 咸同时期清政府的善后措施
    5)咸同时期清政府的善后措施韩基凤(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咸丰四年(1854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贵州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农民大起义,史称咸同贵州农民起义。它是贵州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参加起义的民族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更深远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明显的反封建剥削压迫和民族压迫性质的革命斗争,是贵州近代史上的极其光辉的一页。笔者试着从咸同时期贵州各族人民起义概况、清政府的善后措施、清政府的善后措施对现

    人间 2016年2期2016-03-21

  • 试论天朝上国观念在晚清的崩溃
    践,但对整个晚清政府而言,只能说引起了一圈涟漪,当权者和广大封建士大夫仍然是抱着天朝上国的大国思想,在民间的茶坊酒肆还是高高挂着“莫谈国事”,整个晚清政府仍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大多数的国民仍保持着天朝上国的观念、姿态。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一次极大的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对天朝上国的观念产生了动摇。这一次入侵战争,晚清政府损兵折将,咸丰帝被逼逃亡热河,最后还死于热河。清政府被迫派出恭亲王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成立专门对外的“总理衙门”,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4期2015-08-15

  • 纲常与现实:清代中期影响妇女再婚的多重因素
    结果。关键词:清政府;守节;再嫁;婚姻诉讼收稿日期:2015-05-29作者简介:杨毅丰(1985-),男,四川绵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图分类号:K249守节抑或再嫁,是妇女在再婚问题上作出的不同选择方式。但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受纲常伦理和宗族家庭因素影响,妇女守节抑或改嫁往往不是由个人意愿所决定,而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一点有较多讨论,但对妇女再婚案件判决的研究、对司法律令根据人情酌情处理的讨论还显得不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8期2015-02-13

  • 《里瓦几亚条约》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
    世纪七十年代末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清政府一改以往签约之情形:拒绝承认该条约,对签约全权大臣崇厚定“斩监候”,改派曾纪泽出使俄国改定条约。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国势日蹙的形势下,仍然做出了上述决定,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关键词]里瓦几亚条约;清政府;外交考量1840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从此中国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19世纪60年代后,伴随世界资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3期2014-12-31

  •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图与困境
    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履行《马关条约》先后三次向列强大借外债。其中第一次政治大借款——俄法借款是清政府为回应俄国策动共同对日干涉的外交举动。俄法借款间接体现了战后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即平衡列强在华利益矛盾。由于对时局的误判,清政府的外交表现出极度的摇摆性,并且自身权益遭到严重损害。[关键词]第一次政治大借款;清政府;俄国;法国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履行《马关条约》开始筹措对日赔款资金。由于国库匮乏,清政府不得不通过三次政治大借款来筹集巨额资金,即1895年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0期2014-11-10

  • 浅析清政府从“以蒙治藏”到“以藏治藏”
    对西藏的统治,清政府将西藏“以蒙治藏”政策调整为“以藏治藏”。这便是清政府调整治藏政策的初次尝试。毫无疑问,重新制定和调整治藏政策归因于西藏地区蒙藏矛盾的激化、西藏民众内附心理的增强和清王朝的逐渐强大与青海地方割据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但必须指出的是准噶尔侵藏也确实给清朝调整治藏政策创造出一个绝佳时机。关键词:清政府,政策调整,“以蒙治藏”,“以藏治藏”一、“以蒙治藏”政策的确立及蒙藏矛盾的产生清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皇帝遣使西藏,迎请五世达赖来京。

    文史杂志 2014年6期2014-11-06

  • 朴定阳出使与美对中朝宗藩关系的认识
    绕着朴的出使,清政府和朝鲜产生了众多矛盾,其实质就是关于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而产生的矛盾。作为朴出使国的美国,美国政府不知道怎么对待这种宗藩关系,表示“搞不懂”清政府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最终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决定仅仅按照条约行事,不干涉清政府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朴定阳;美国;宗藩关系引 言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是古代中国宗藩体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长久以来,中朝之间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宗藩关系。但是19世纪末以来,亚洲局势的改变也改变着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清政府越来越加

    红河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4-08

  • 浅析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对弈时期的改革及影响
    关到乾隆中期,清政府政局总体上还算稳定,但乾隆后期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政府的兴盛局面,十七世纪初期,一种叫“鸦片”的物品从南洋传进了中国,它迅速成为时代的宠儿,吸食者“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1)最终因为这小小的鸦片,而燃起了西方对这个东方大国的一系列战争,改变了清政府的发展方向。一、内外交困的清政府19世纪初期,清朝统治者就已经察觉到鸦片的毒害,曾多次下令禁止,但因地下走私严重,而屡禁

    黑龙江史志 2012年23期2012-08-15

  • 中国历史上属国众多
    谒李鸿章,请求清政府问罪日本。后来,又派出一个庞大的使团,长跪于总理衙门,希望清政府看在“二百年效顺属藩”的份上,救援琉球。无奈大清国力衰落,没能挽救琉球国的命运,琉球国终成日本冲绳县。越南,顺治十七年(1660年)越南归化清政府。19世纪的中法战争后,双方签订《中法新约》,清朝放棄对越南的宗主权,越南开始成为法国殖民地。缅甸,乾隆时期(1769)归化清政府,到19世纪末期,宗藩关系结束。南掌,即今天的老挝。雍正时期归化清政府,1893年成为法国殖民地。暹

    文史博览·文史 2012年11期2012-02-11

  • 1904,革命制造厂
    》。文章说,满清政府最大的制造业是什么?不是制造轮船枪炮,不是制造铁路桥梁。虽然自洋务运动以来,西方技术的引进,为满清政府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就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来说,清政府与欧美诸强还有很大差距。就是与东方的日本相比较,也已经落后很多。不过,有一项制造业满清政府却是领先世界、傲视列强的,那就是制造革命以及革命者。戊戌年的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力图用和平改革的方式挽救清政府,但清政府弹压维新党,把“六君子”抓起来杀掉;唐才常等人虽然流血抗争,但

    杂文选刊 2011年1期2011-05-14

  • 晚清民间办报高潮与清政府官方应对
    的大量出现危及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因而清政府试图对民间报纸加以控制,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事与愿违。这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清政府控制能力的低下。关键词:晚清;报纸;清政府;官方应对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190-02中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是西汉封建王朝的政府机关报。历来各封建王朝都严禁邸报以外的任何报纸出版。宋、元、明、清等朝虽出现过小报、“小本”、“小钞”或“报条”等不同称谓的民间报纸,但都遭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29期2010-11-10

  • 浅析清政府在对待《望厦条约》签定时的认识和态度
    、示威等方式与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获得了很多实际权益和好处,如通商、关税、领海、领事裁判等。而清政府对这些利益的损失并没有真正清楚的认识,相反,还处处体现出对自尊脸面的维护和所谓“宽怀大度”的让步,对后来中国各方面权益的进一步丧失起到了不良的促进作用。关键词: 《望厦条约》 美国 清政府在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屈辱、落后、受剥削、受压迫、受奴役的各种因素中,同外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无疑是最具有束缚、破坏和打击性的。而在中国近代各式各样的条约中,《望厦条约》

    文教资料 2010年34期2010-03-16

  • 美政客清末大发中国国难财
    国政客科士达从清政府身上大捞了一笔,惨痛的教训在中国历史上记下了浓重一笔。缺人才,清政府聘外国顾问科士达曾历任美国驻外公使,并在1892年被美国总统哈里森任命为国务卿。后因哈里森竞选连任失败,科士达失去公职,赋闲在家。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与日本议和,曾两次派团到日本,却遭日方轻蔑与拒绝。清政府官员与日方接触时,日方人员动辄引用西方国家的条例或国际公约,对清政府官员进行刁难、恐吓,使谈判难以进行。清政府官员被迫打道回国。为使议和谈判进行下去,清

    环球时报 2009-10-212009-10-21

  • 从丁未黄冈起义看清政府的危机应对
    ,然而却暴露出清政府在危机应对方面的种种不足,这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预警机制的缺失。二、社会控制能力弱化。三、对舆论宣传控制不力。四、人事协调能力弱化。总之,面对黄冈起义,清政府在危机应对上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清廷最后走向灭亡,上述因素值得深思。关键词:丁未黄冈起义;清政府;危机应对中图分类号:K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3—0171—06丁未黄冈起义是1907年孙中山、同盟会领导的、发生在广东潮州饶平县黄冈城的一次

    中州学刊 2009年3期2009-06-20

  • 从苏报案看晚清政府对政治危机的应对
    、中外矛盾以及清政府内部强硬派和温和派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纠结在一起,影响了苏报案的进程和处理结果。革命者借助上海租界挑战清政府,为维护政府权威,朝廷一意镇压,下旨严惩。负责处理的官员却各怀心思,导致朝廷旨意执行效率不高。章太炎等人被捕后,清政府又与列强交涉,要求交犯,出于维护既得利益和西方价值,列强以尊重已达成的程序为由拒绝清政府的请求。苏报案的发生和交涉反映出晚清政府应对政治危机的无能。关键词:苏报案; 清政府; 列强;俞明震中图分类号:K252 文

    社会科学 2009年6期2009-05-13

  • 半副对联慑群魔
    京。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清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

    21世纪中学生作文·中考适用 2008年11期2008-11-07

  • 智对下联 威慑群魔
    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吓得慌作一团,急忙屈膝求和。在一次清政府与八国代表(议和)会议上,有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代表傲慢地对清政府的代表说:“听说你们中国有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叫作对联。现在我出一上联,诸位能对上吗?”说罢,他环视一下四周,大声念道:“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八国代表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发出一阵狂笑。面对帝国主义分子的挑衅,清政府的代表有的尴尬苦笑,有的虽怒目额睁,但无词答对。忽然,一位清政府代表身后的年轻秘书霍然站起,要求答对。只见他目光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0期198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