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

  • 那个叫陈景润的人
    听到过的名字:陈景润。1933年,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福州。陈景润的父亲在邮局工作,母亲前后一共生了12个孩子,只活下来六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陈景润从小就不是一个太受关注的孩子,在家中如此,在学校里也是如此——因为从小瘦弱多病,他在学校里还总是受欺负,但从不吭声求饶。13岁那年,陈景润的生母因病去世,父亲续了弦,他的性格也开始变得更加内向。陈景润初中读的是福州的三一中学,高中念的是英华学校。从初中开始,陈景润就明显更喜欢数理化,尤其喜

    世纪人物 2023年6期2023-06-16

  • 记忆中的陈景润
    萨 苏第一次见陈景润印象深刻。那时,数学所的诸位仁“叔”常带一帮孩童到机关看电视。那年头老百姓家没有电视,数学所楼里的12 吋昆仑电视显得很牛气。“带你去单位看电视”是相当级别的奖励。有一次,我看得正入神,飘忽忽进来一位穿着棉袄(大夏天的)的人,他无声地来到了我父亲身边,停了片刻,才慢悠悠开腔:“你出来一下,我找你有点事。”就这么一句话,孩子们都不敢出声了。我也说不清全身上下怎么个不得劲法,只觉得后背一阵阵地发凉!两个人在黑暗里嘀咕几句,最后父亲说:“行,

    中外文摘 2022年18期2022-12-17

  • 只需给自己一本书
    乔治数学家陈景润从小就对数字和演算很感兴趣,母亲见他学习心切,把他送进了小学。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学习用功,成绩很好。有一段时间,母亲发现陈景润不像以前那样一回家就看书或写作业,成绩也下滑了很多。母亲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直到有一天,陈景润告诉母亲他不想上学了,因为学校里很多有钱人家的子弟不爱学习,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还忌妒学习好的学生,尤其是品学兼优的他。他哭着说:“我曾试着劝他们好好学习,可是他们根本不肯听。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差,我不想待在那里了。”听了儿子

    格言·校园版 2022年16期2022-07-09

  • 陈景润:认真读书
    综合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

    科学导报 2022年66期2022-05-30

  • 陈景润和由昆“1+1>2”的幸福生活
    年,积劳成疾的陈景润被送进了这所医院的高干病房。听说这位大数学家住进了医院,由昆和几位同伴一起去“看稀奇”。“第一印象,这个人很随和,蛮客气,也没有什么架子。” 由昆每天都要到高干病房查一次房,与55岁的陈景润因此有了接触。她爱学习,每天查完房,都会到病人晾衣服的阳台上,听一会儿广播学英语。一次,陈景润问她:“我们能一起学外语吗?”她愉快地答应了。事实上,陈景润从学生时代开始,为了能直接阅读国外论文,不仅擅长英语、俄语,还自学了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

    华声文萃 2021年12期2021-12-21

  • 只需要给自己一本书
    乔凯凯陈景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就对数字和演算很感兴趣,母亲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有一天,陈景润从学校回来,告诉母亲学校里有钱人家的子弟不爱学习,还嫉妒学习好的学生。陈景润哭着说:“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差,我不想待在那里了。”母亲听完带着陈景润来到屋后的路上,递给他一把铁锹说:“我们来把这条路修平。”“为什么?”陈景润不解地问。母亲回答说:“这些路坑坑洼洼的,很硌脚。而且,我们不仅要修平这条路,还要把世界上所有的路都修平。”陈景润哭笑不得,他说:“怕硌脚,

    意林·少年版 2021年19期2021-11-05

  • 比学生多懂一点
    王亚南的推荐,陈景润到厦门大学任教。这天,有个学生在外国杂志上找了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向他请教。陈景润看了这道题,一时半会算不出来,便把数学题带回了家,用了一天多时间计算,终于算了出来。因为这道题很复杂,如果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很难做出来。这个学生以为陈景润像其他老师一样,给他简单讲下算法步骤,叫学生自己解答。陈景润不仅亲自去做,还详细记录每一个步骤。那个学生发自内心佩服陈景润的博学多才。陈景润说:“我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我要比学生懂得多一点。为了这‘一点,我

    做人与处世 2021年13期2021-11-04

  • 陈景润和由昆“1+1>2”的幸福生活
    年,积劳成疾的陈景润被送进了这所医院的高干病房。听说这位大数学家住进了医院,由昆和几位同伴一起去“看稀奇”。“第一印象,这个人很随和,蛮客气,也没有什么架子。”由昆每天都要到高干病房查一次房,与陈景润因此有了接触。她爱学习,每天查完房,都会到病人晾衣服的阳台上,听一会儿广播学英语。一次,陈景润问她:“我们能一起学外语吗?”她愉快地答应了。事实上,陈景润从学生时代开始,为了能直接阅读国外论文,不仅擅长英语、俄语,还自学了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41期2021-10-19

  • “数学怪人”陈景润
    人”。有一次,陈景润和伙伴们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伙伴们有说有笑地走着,只有陈景润一声不吭,一路上都安静地迈着脚步。原来他一直在思考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突然,“啪”的一声,陈景润顿时眼冒金星,他顾不上自己的疼痛,嘴里直说:“对不起,把您撞到了……”伙伴们哈哈大笑说道:“你这是给大树道歉哪!”他这才缓过神来,抬眼一看,撞上的哪里是人,分明是棵大树!还有一次,陈景润坐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认认真真地看书。到了中午,觉得肚子有点儿饿了, 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馒头来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21年6期2021-09-10

  • 陈景润:铭记知遇之恩
    科学英雄。关于陈景润的话题至今还不时被人提起,其知名度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毫不为过。1954年夏天,陈景润被分配到北京第四中学做数学教员,由于不能适应教学工作,他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调回到厦门大学。回到大学,陈景润努力开展数学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成果,其中包括《他利问题》,即推进华罗庚关于“他利问题”的成果的论文。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想改进著名数学家的成果,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也需要有非凡的智慧。陈景润的老师李文清把这篇论文寄给了华罗庚。华罗庚看完,感到很高兴。然

    科学大观园 2021年13期2021-07-12

  • 陈景润妻子由昆的往事回忆
    》让国人知道了陈景润,也使他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年轻人最崇敬的偶像之一。作为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作家徐迟笔下因忘我思考而在街上撞到大树的“痴人”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然而,在他生命中最亲近的人——夫人由昆时而欢欣喜悦、时而泪光闪动的追忆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更为真实的陈景润。如今,陈景润先生离世已经25年了,但回首往事,仍历历在目。“如果说他‘白专,那真是冤枉他了。”由昆深情地说,“无论作为学者,还是丈夫和父亲,他都是称职而优秀的。”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5期2021-06-15

  • 陈景润:心无旁骛,痴迷数学研究
    陈景润(1933—1996),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48年陈景润进入福州英华中学学习,1950年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他转回厦门大学工作,其间因在“塔利问题”上的工作,受到华罗庚关注,并在1957年将其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因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的杰出贡献,1978年,他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他还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华罗庚数学奖、“改革先锋”称号 、“最美奋斗者”称号等。热爱学习的大学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1年2期2021-03-10

  • 陈景润“任性”教子
    旭在人们眼里,陈景润是一名数学天才。实际上,他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陈景润的儿子叫陈由伟,陈也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有望子成龙之意。陈景润在与儿子的相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总结了一套方法: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成长,使儿子的思维方法更具个性。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那些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是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的。陈景润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为科学

    科教新报 2020年40期2020-12-03

  • 陈景润的妻子由昆 回忆和数学家丈夫的生活往事
    陈景润:当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出生在福建福州。1953年9月,他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数学老师。1955年2月,由当时的厦大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到厦大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因受到华罗庚教授的赏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3年,他在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获得重大突破。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3月19日下午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由昆:“当初,我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嫁给他”1978

    北广人物 2020年38期2020-09-30

  • 陈景润为何成为1978年的全民偶像
    的科学巨星——陈景润!“文革”中,陈景润遭受多年的批判,扣在他头上的帽子是“白专道路典型”,批判他“混进数学研究所,领了国家的工资,吃了人民的小米,研究什么‘1+2’,1+2 不就等于3 吗?”后来,中科院将陈景润的“1+2”论文报送毛主席、周总理,毛主席亲自“救了陈景润”,周总理也安排陈景润当上了四届人大代表。1978 年1 月,《人民文学》刊发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随后转载,“怪人陈景润”轰动全国。1978 年

    中外文摘 2020年16期2020-09-04

  • 陈景润写借条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陈景润在生活上遭遇了不少磨难,一路磕磕碰碰。直到中年时,事业的辉煌、家庭的幸福才让他觉得生活多彩。尤其是他那宝贝儿子,在他紧张的工作之余带给他不少快樂。平素,陈景润工作起来会忘记周围的一切,房门总是紧闭。亲朋好友了解他的脾气,谁都不在此时打扰他,但只要顽皮的儿子拍门喊“爸爸”,他就飞快地从书房出来,与儿子亲热一番。小家伙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许多熟人都喜欢抱他出去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20年8期2020-08-17

  • 陈景润写借条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陈景润在生活上遭遇了不少磨难,一路磕磕碰碰。直到中年时,事业的辉煌、家庭的幸福才让他觉得生活多彩。尤其是他那宝贝儿子,在他紧张的工作之余带给他不少快乐。平素,陈景润工作起来会忘记周围的一切,房门总是紧闭。亲朋好友了解他的脾气,谁都不在此时打扰他,但只要顽皮的儿子拍门喊“爸爸”,他就飞快地从书房出来,与儿子亲热一番。小家伙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许多熟人都喜欢抱他出去

    发明与创新 2020年31期2020-07-14

  • 卷首语
    ,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诞辰87周年纪念日。陈景润生前潜心学习,忘我钻研,取得解析数论研究领域多项重大成果。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详细证明,引起世界巨大轰动,被公认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定理”,至今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仍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当年,其不畏艰辛、刻苦攻坚的精神,成为那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偶像”。惋惜的是,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积劳成疾的陈景润,因身患帕金森

    书香两岸 2020年3期2020-06-29

  • 陈景润 以惊人毅力 书写历史
    燕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详细证明,引起世界巨大轰动,被公认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他的先进事迹和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儿时的陈景润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喜欢玩捉迷藏游戏。不同的是,他玩游戏时总是拿着一本书,喜欢藏在一个别人不易发现的角落,一边看书,一边等小朋友来“捉”他。高中时,偏好数学的他记住了教他

    科学大观园 2019年1期2019-09-10

  • 生死之间陈景润
    陈景润,一个埋头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奇才,在荒诞的“文革”时代,取得了举世瞩同的科学成就;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更是在全国刮起了“陈景润旋风”。其实,陈景润成名的前后经过充满了故事性……“白专典型”放了一颗卫星1973年的春天姗姗来迟,2月底了,水面上仍结着薄薄的冰。陈景润裹着棉大衣去医院看病,在路上遇见中科院数学所原业务处处长罗声雄。也许是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陈景润将自己的秘密悄悄告诉了罗声雄:“我作出了‘1+2’,我想拿出来发表,又怕挨批判。

    读报参考 2019年8期2019-09-10

  • 数学家陈景润与妻子由昆的绝世之恋
    徐廷华陈景润的名字,是因了徐迟写的那篇名闻天下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而走进千千万万读者的视野,一如旋风般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为人们认识了一个执着、刻苦、钻研、勤奋的数学家形象。心中唯一的一次爱恋1933年,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厦大校长王亚南慧眼识珠举荐陈景润回母校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陈景润得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赏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陈景润屈居在他那六平方米的简易小屋,借着一盏昏暗

    华人时刊 2019年4期2019-05-04

  • 容忍儿子“淘气”
    旭在别人眼里,陈景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可在独生子陈由伟眼里,爸爸只是一个能够容忍他"淘气"的人。小时侯,像所有好动的小男孩一样,陈由伟特别淘气,总是拿一支笔在家里的墙上到处乱涂乱画。可陈景润从来不生气,认为那是儿子在动脑筋,让妻子不要管他。他说:“男孩子嘛,爱想爱动是好事儿。这样的孩子,脑子灵活。”因为陈景润的这番话,陈由伟更来劲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家里有个超大的计算器,陈由伟总是好奇地按来按去,觉得非常有意思。每蹦出来一个数字,他总是

    现代妇女 2018年9期2018-09-18

  • 陈景润藏情书
    院数学研究所对陈景润进行采访后,写出《哥德巴赫猜想》,刊登在1978年第1期《人民文学》上,立刻在文坛引起轰动。两个月后,徐迟和责任编辑周明又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了解情况,发现陈景润的生活、工作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已经拥有自己宽敞的办公室。在作品的影响下,陈景润接连不断地收到很多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他用几个塑料袋装着放在办公室。徐迟无意中在办公室里看到,其中有一口袋信件显得与众不同,不仅另外放在房间的最里面,而且上面还覆盖着几份杂志,似乎是有意隐藏。徐迟怀

    做人与处世 2018年13期2018-08-10

  • 陈景润的读书方法
    淑舫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读书方法很特别.成名之后,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我读书不只满足于读懂,而是要把读懂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熟能生巧嘛!”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也曾把他进行文学创作的经验总结成:“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然后一挥而就.”要把书读到滚瓜烂熟,是需要极大的毅力的,尤其是数学方面的书,没有故事情节,只有抽象的公式和符号.但是在陈景润的眼中,数学书闪烁着幽远、神奇的光彩.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工作期间,曾问厦大教授李文清应该读什么书.李文清告诉他应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5期2018-06-23

  • 新华社记者回忆当年采访陈景润
    名新华社记者将陈景润在病危中仍潜心研究学术的情况写成几篇内参,这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使陈景润终于得以治疗。此后,记者和陈景润成为好朋友,知道了陈景润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初,我(新华社记者顾迈男)在一次采访中了解到,在数学基础理论方面作出世界先进成果的陈景润处在病危中,处境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出于一名新华社记者的责任心和对那个年代科学家不幸遭遇的同情,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写成几篇内参,这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

    新传奇 2018年27期2018-05-14

  • 陈由伟“子承父业”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不仅是数学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在别人眼里,陈景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可在独生儿子陈由伟的眼里,爸爸只是一个能够容忍他“淘气”的人。陈由伟小时侯,像所有好动的小男孩一样,特别淘气,总是拿支笔在家里的墙上到处乱涂乱画。可陈景润从来不生气,认为那是儿子在动脑筋,要妻子不要管他。他说:“男孩子嘛,爱想爱动是好事儿。这样的孩子,脑子灵活。”因为陈景润的这番话,陈由伟更来劲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家里有个超大的计算器,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6年12期2016-12-09

  • 陈景润在厦大
    □ 赖 晨陈景润在厦大□ 赖晨陈景润大家都很熟悉,但陈景润在厦大的经历可能少有人知。陈景润是一位杰出的厦大校友,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提到陈景润的成绩,离不开当时厦大校长王亚南的帮助与支持。1953年陈景润从厦大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教中学,由于他整天只知道搞研究,再加上口才不好,言语表达能力不强,和学生沟通交流存在极大困难,因此不受学校喜欢。他只得辞职回到福州老家,靠上街摆个小小的借书摊维持生活。陈景润总是把书一摆就开始算数学题,不说话也不动地方,甚至都不

    中外文摘 2016年11期2016-06-14

  • 陈景润“任性”教子
    旭在人们眼里,陈景润是一名数学天才。实际上,他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陈景润的儿子叫陈由伟,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有望子成龙之意。陈景润在与儿子的相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总结了一套方法: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成长,使儿子的思维方法更具个性。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那些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是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的。陈景润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为科学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6年2期2016-05-30

  • 数学家的“糗事”
    学家的“糗事”陈景润(1933—1996),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做出过重大贡献,其研究成果还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可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在生活上却“糗事”频频,让人忍俊不禁。有一次,陈景润去理发。他拿到的号牌是38号,心想:轮到我理发还早着呢,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学点东西。他走出理发店,找到了安静的地方背起了外文单词。背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上午读外文时,有个地方还没有看懂。他看了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还是先到图书馆查一查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2016年5期2016-04-11

  • 数学家的“糗事”
    学家的“糗事”陈景润(1933—1996),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其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可就是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在生活上却“糗事”频频,让人忍俊不禁。有一次,陈景润去理发。他拿到的号牌是38号,心想:轮到我理发还早着呢,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学点东西。他走出理发店,找到安静的地方背起了外文单词。背了一会儿,他忽然想到上午读外文时,有个地方还没有看懂。他看了看表,才十二时半。他想,还是先到图书馆查一查,再回

    数学小灵通(1-2年级) 2016年11期2016-04-11

  •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1937 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来到这所学校,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家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

    数学小灵通(1-2年级) 2016年3期2016-04-10

  • 陈景润的教子观
    文 何旭陈景润的教子观文 何旭在人们心目中,陈景润是一名数学天才。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经验。陈景润的儿子叫陈由伟,“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而“伟”字则是父母希望其将来对人类有伟大贡献,有望子成龙之意。陈景润在与儿子的相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总结了一套教育方法: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才能使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他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具个性。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那些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

    老友 2016年8期2016-02-07

  • 改动一个字 跑了三个月
    长篇人物传记《陈景润》的有趣经历了。那是1997年春,陈景润去世一周年。厦门大学出版社邀请我写一部比较完整记叙和描述这位传奇式数学巨人一生的长篇人物传记。我见过陈景润。1981年5月,我当时还在江西师大中文系任教。正逢母校建校60周年,我作为校友代表应邀回厦大参加校庆。在隆重的庆祝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新婚不久的陈景润。那一天,他坐在主席台上,脸色红润,儒雅、沉静,很是精神。散会后,我在会场外见到他和老师谈话,但不到5分钟,陈景润就被蜂拥而来的记者包围了。此

    课外语文·中 2015年10期2015-09-10

  • 数学家陈景润理发“难”
    一天饭后,陈景润来到理发店,他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宝贵,不能浪费。想完,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背起英语单词,这时,他忽然想起一道数学难题,他看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决定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资料。于是,他站起来朝图书馆走去。他走了不多久,理发员就大喊:“三十八号?快来理发!”图书馆里的陈景润哪听得见啊!当陈景润心满意足地走出图书馆,太阳都快下山了,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在他口袋里躺着呢,号码过期了,理个发真“难”呀!e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4年11期2014-12-15

  • 有一种“呆气”,名叫尊重
    ”,令人生爱。陈景润一次要到未婚妻家中去,前些天刚好有人给他带了一袋苹果来,他也就把这袋苹果带了去。尽管这些苹果又小又皱,因为当时准岳母正想吃苹果;想要的东西适时而至,对他也就大加称赞。陈景润并不知道如何给人送礼,而这次送苹果如同他解数学题一样,竟然一出手就是“正确答案”,让他特别高兴。此后去丈母娘家,陈景润必定是带苹果一袋,既小且皱。那天,他又要去看丈母娘了,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就是没有那样的苹果,他只好硬着头皮买下一袋,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晒。并说:我若不

    中外文摘 2014年15期2014-11-17

  • 陈景润:从小人书摊主到数学大师
    赖晨著名数学家陈景润(1933—1996,福州人)创造了举世震惊的奇迹:屈居于6平方米小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6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遥的辉煌。他的成长曾经得到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1901—1969)的扶持,王亚南对其可谓有再造之恩。邋遢的学生1950年至1953年,陈景润在厦门大学数学系学习期间,校长王亚南就知道陈景润是一个学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6期2014-08-14

  • 旋风的中心
    表后,神州尽说陈景润,成为举国一大盛景。旋风的中心却是平静的。荣誉、地位、名利,伴随着鲜花、掌声一起向他涌来的时候,陈景润表现出非凡的冷靜。在这些世俗所瞩目的领域,他,恰似不谙世事的孩子,只有偶尔带着惊奇的目光,打量着繁花一样的特殊世界。每天,都有雪片一般的信件,从四面八方飞来,多数是慰问信。其中,不乏姑娘的求爱信。他并不当一回事。每天仍是出没于图书馆,或者,一头钻进那间六平方米的小屋。出于好奇的人们,看了徐迟的报告文学,特地到数学所来看他。尤其是记者,更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 2012年8期2012-09-22

  • 陈景润爷爷撞树的故事
    吴国和陈景润爷爷是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深受人们的敬重。他常常由于思想高度集中而闹出笑话。有一次,他去食堂吃饭,边走边想问题,走着走着,“砰”的一声,撞上了一棵大树,他连忙道歉说:“呀!对不起,对不起!”抬头一看,原来是棵大树!他摸摸撞肿的脑袋,转身竟然继续思考问题了……正是由于陈景润节节有这种专心研究问题的精神,才使他在潮湿、狭小的6平方米的小屋里,利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夜以继日地计算,用掉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终于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

    数学大世界·小学低年级辅导版 2010年9期2010-09-08

  • 中科院整顿中的胡耀邦和陈景润
    文革”旋涡中的陈景润在调查和宣传这一思想的过程中,中科院数学所的一名中年知识分子引起了胡耀邦的注意。他就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在当时的中科院,陈景润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1966年5月,第17期《科学通报》上发表了数学家陈景润的 《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论文初步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素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素数的乘积,即1+2”,这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该证明结果后

    党史博览 2010年11期2010-06-25

  • 当年采访数学家陈景润
    世界先进成果的陈景润处在病危中,处境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出于一名新华社记者的责任心和对那个年代科学家不幸遭遇的同情,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写成几篇内参,这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使陈景润终于得以治疗。在长期交往中,我和陈景润结下了诚挚的友谊,知道了陈景润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初识陈景润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春日,我在中国科学院参加一次报告会,听当时中科院负责人武衡在报告中说:“我国年轻的数学工作者(他未讲姓名),在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中外文摘 2009年20期2009-11-13

  • 陈景润:向科学进军
    陈景润(1933-1996),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在仅有6平方米的小屋里,陈景润坚持埋头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经过十几个寒暑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09年7期2009-11-03

  • 陈景润:向科学进军
    陈景润(1933-1996),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在仅有6平方米的小屋里,陈景润坚持埋头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经过十几个寒暑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09年7期2009-11-03

  • 当年采访数学家陈景润
    世界先进成果的陈景润处在病危中,处境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出于一名新华社记者的责任心和对那个年代科学家不幸遭遇的同情,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写成几篇内参,这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使陈景润终于得以治疗。在长期交往中,我和陈景润结下了诚挚的友谊,知道了陈景润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初识陈景润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春日,我在中国科学院参加一次报告会,听当时中科院负责人武衡在报告中说:“我国年轻的数学工作者(他未讲姓名),在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百年潮 2009年8期2009-09-21

  •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的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老师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一个世界著名的数学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他说:哥德巴赫没有证明出来,便给大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哥德巴赫猜想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为之努力,但始终没有结果,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个形象的比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2008年6期2008-10-22

  • 陈景润与帕金森综合征
    行。1984年陈景润被自行车严重撞伤以后,1985年有一回挤公共汽车,又被拥挤的人们挤到车身底下,当场摔昏过去,住进了医院。不久,他被检查出患了世界上尚没有办法医治的帕金森综合征。1991年10月1日,陈景润携夫人由昆,应邀回福州参加福建师大附中建校110周年校庆。10月2日傍晚,陈景润和学部委员王仁、高由禧等知名校友代表,应福建省委领导的盛情邀请,到风光秀丽的西湖宾馆参加晚宴。省委领导非常关心陈景润的健康,他们已经和福建中医学院商谈过给陈景润治疗的问题。

    祝您健康 2000年11期2000-12-31

  • 陈景润尊师的故事
    :厦大骄子——陈景润要回校参加六十周年的校庆活动啦!他确实回来了。这位24年前毕业于厦门大学的数学家,带着对母校的思念,带着对曾经培育他的师长们的深情厚意回来了。5日下午5时35分,当175次列车在厦门车站徐徐停稳后,只见身穿半新蓝色中山装、戴着白边近视眼镜、理着平头的陈景润,从11号硬卧车厢走下来。他向欢迎的人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非常高兴回到我的母校来。”他象久别家园的游子回到母亲身边一样,显得格外快乐和激动。他说,在厦门大学学习,是我一生中最难忘和幸

    中国青年 1981年15期1981-08-20

  • 在青年中可不可以提倡学习陈景润?(五)
    这是没说的。说陈景润也是又红又专,我看也是有道理的。我认为陈景润红就红在他没有个人名利思想。无论是在“可以成名”的文化大革命前,还是在成不了名的“四害”横行时期;不管是得到支持,还是受到打击;不管是条件好,还是条件坏,他都始终如一地刻苦钻研,而不是无利可图时便躺倒不干,更不是象一些投机分子那样随风转向。陈景润的这种精神是脑力劳动者最难能可贵的。但是,说到提倡学习陈景润,我认为就不象提倡学习雷锋那样有普遍意义。因为雷锋所做的是一些平凡而又微小的事情,人人都可

    中国青年 1978年2期1978-08-17

  • 在青年中可不可以提倡学习陈景润
    辉 向明诚然,陈景润同志没有在政治的角斗场上出示锋芒,甚至连一件自己的武器也没有想到应该拿起,但他并没有游离于阶级斗争之外,他是以另一种形式参加了捍卫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战斗。在陈景润身上,红与专是统一的,他崇高的思想、革命的志向是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徐德霞从本质上说,雷锋和陈景润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在对待党的事业上,他们都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他们又都是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

    中国青年 1978年3期1978-08-17

  • 在青年中可不可以提倡学习陈景润
    上?第二、学习陈景润与学习雷锋是不是对立的?应该怎样学习先进典型?第三、宣传陈景润式的先进典型,以及当前我们党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不是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政治方向对不对?怎样看待所谓“学而优则仕”的问题?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比较深入的解决,我们征得刘佳同志的同意,把这封信公开发表出来,在青年中开展讨论。希望广大团员和青年联系自己或本单位的实际,积极参加讨论,并把讨论的意见写成稿子寄给我们。每篇稿子最好集中谈一个问题,以免涉及的面太宽讲不清楚

    中国青年 1978年1期1978-08-17

  • 在青年中可不可以提倡学习陈景润?(一)
    李尚杰我是陈景润同志所在研究室的一个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关系,和陈景润同志有较多的接触。这里,我向青年同志们讲讲我了解的陈景润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在《中国青年》准备开展这个讨论时,我把情况告诉了陈景润同志。他认真地看了刘佳同志给编辑部的信,并说:“这个讨论很有意义,应该把林彪、‘四人帮搞乱了的红专是非,再搞清楚。但是……”他说:“不要提倡向我学习,我没做什么工作,应当提倡向雷锋、王杰那样一些又红又专的英雄模范学习。”我认为,是不是应当提倡向陈景润同志学习,

    中国青年 1978年3期197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