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肌

  • 小切口劈开三角肌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差异,以往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方式,但此种术式入路所造成的创伤较大,对腋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风险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4]。为了保障术者获得良好术野的同时,保护软组织,可为患者选择其他手术入路,提高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小切口劈开三角肌入路可将三角肌下滑囊充分暴露,也可将肱骨大结节的肩袖直观呈现,有助于术者手术;且此手术入路对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创伤较小,有助于放置内固定物,提高固定的稳定性[5-6]。但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小

    吉林医学 2022年12期2022-12-30

  • 肱骨近端骨折不同手术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临床对比研究
    固定术治疗。劈三角肌与胸三角肌是该手术常用的两种入路方式[3]。本研究开展此项小样本前瞻性研究,以初步探讨经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实施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疗效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已获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2019-01—2020-12于我院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纳入标准:(1)均为单侧、新鲜、闭合性骨折,符合肱骨近端骨折相关诊断标准[4]。(2)符合相关手术指征[5]。(3)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随访资料齐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08-30

  • 三角肌入路微型解剖钢板手术用于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疼痛缓解及肩关节功能改善的效果观察
    有研究者指出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可扩大术野,有效保证复位的准确性;也有学者认为三角肌入路可缩小手术切口,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4]。本文选取120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开展微型解剖钢板手术治疗,分别采用三角肌-胸大肌和三角肌入路,对比分析不同入路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纳入标准:影像学技术检查明确诊断为肱骨大结节骨折;骨折移位≥5 mm;同时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3期2022-05-27

  • 肱骨近端外展嵌插型骨折两种入路复位内固定比较
    入路为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但该入路手术切口长且需要剥离大量软组织,不符合微创外科和术后加速恢复理念。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创伤外科医生开展经三角肌劈开入路结合锁钉接骨板治疗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且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在此,笔者回顾性对比分析近年本科收治的新鲜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比较经三角肌劈开入路与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术前X线片及三维CT明确为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2年8期2022-04-22

  • 肩峰下入路与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锁定钢板手术和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手术两种[2],但两种入路方式的效果优劣目前临床尚无统一定论。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肩峰下入路与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本院骨科收治的7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角肌组和肩峰下组,各38 例。三角肌组男20例,女18 例;年龄67~75 岁,平均(71.37±1.32)岁。肩峰下组男 21 例,女 17

    当代医学 2022年5期2022-02-18

  • 两种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临床上多采用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暴露骨折端,但这种方法对机体损伤较大,易引起肱骨头坏死[3]。而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可以减少软组织损伤,保护骨折愈合需要的生物学环境[4]。另外,随着微创接骨板固定术的应用,对骨折周围血供的保护极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5]。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科采用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和传统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内固定治疗7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本研究比较两种入路的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纳入标准:① 年龄≥60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6期2022-01-08

  • 改良肩前下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经及其分支围绕三角肌切口周围的情况,以期为肱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处理提供更适合的基础解剖资料。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 选取8 具成人防腐标本双侧上肢,性别不限,由南通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提供。1.2 方法1.2.1 模拟临床手术入路 常规翻开皮肤,去除浅筋膜,显露三角肌。触摸找寻肱骨结节间沟外侧沟,选定其顶点(肱骨大结节)作为标志。自大结节向下纵行切开三角肌,长3 cm 为第一切口。而后在第一切口下端下方1.5 cm 做第二切口,长2 cm。扩张观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6期2021-12-22

  • 劈开三角肌入路治疗肩胛颈骨折
    ,我科采用劈开三角肌入路治疗15例肩胛颈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1~6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摔伤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4 d。1.2 治疗方法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俯卧位,患肩垫高,患肢外展位,沿三角肌内侧缘做弧形切口暴露三角肌,小心操作,勿损伤周围的腋神经、胸肩峰动脉的三角肌支及旋肱后动脉等结构。纵行劈开三角肌下部,将其向两侧拉开,显露肩胛骨腋缘直至颈盂部,随后暴露并切开关节囊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1期2021-12-03

  • 三角肌前中束间隙路径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口路径是经典的三角肌胸大肌路径以及基于MIPPO 技术的外侧劈开三角肌路径[2]。笔者在前期的临床工作中较多地选择上述两种切口,自2017 年1 月起笔者更多采用经三角肌前束与中束间隙的路径,发现该路径有助于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更符合加速康复理念,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7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1 例为观察组,采用经三角肌前中束间隙路径,在此之前采用经三角肌胸大肌路径手术治疗的21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8期2021-10-20

  • 不同手术入路结合微型解剖钢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疗效比较
    术入路主要有经三角肌入路和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6],两种手术入路临床使用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对比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第908医院收治的31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经三角肌入路或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结合微型解剖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为选择更好的手术入路方案提供临床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31例,纳入标准:(1)急性外伤史,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X线或C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7期2021-07-29

  • 小切口劈开三角肌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内固定,传统的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手术创伤大,且有损伤神经及血管等风险[2]。而恰当的手术入路可获得良好显露,更好的保护软组织,使骨折复位及内固定事半功倍[3]。小切口劈开三角肌入路最早用于暴露三角肌下的滑囊和肱骨大结节的肩袖,该入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小,并易于放置内固定物,但目前对于小切口劈开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鲜有报道,为进一步探讨小切口劈开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行钢板螺钉

    吉林医学 2021年7期2021-07-24

  • 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肌韧带损伤患者的外科治疗
    踝关节骨折患者三角肌部分或完全断裂[2]。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58.3%的急性踝关节骨折会合并三角肌韧带撕裂[3]。三角肌韧带分为浅层和深层两部分,浅层主要对抗后足的外翻,深层可限制距骨外旋,在踝关节运动时三角肌韧带所有部分共同作用,为踝关节提供静态支持[4]。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肌韧带损伤是否需要手术修复,临床一直存在争议。既往研究显示,在外踝解剖复位和内固定后,可不必行踝内侧探查和三角肌韧带修复[5]。但也有研究显示,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和固定后未行三

    医疗装备 2021年8期2021-05-13

  • 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术入路则是经胸三角肌以及胸大肌间隙,这样虽然能够使患者的肱骨近端以及孟肱关节充分暴露,但是会给患者的肱三头肌前亚部造成极大的损伤,这就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缺血性萎缩的问题,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1]。所以,就需要积极的探索更好的入路方式,提高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50 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

    智慧健康 2021年4期2021-03-30

  • 甲状腺的保健穴位 你知道吗
    直线,然后找到三角肌,在这个三角肌肌肉的前下緣,跟这个骨头交界的部位就是臂臑穴。可以试一试,在这个部位摸一下,有没有疼痛,有没有结节。如果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特别是已经出现了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且患病时间较长者,会发现在臂臑穴处有一个明显的筋结,三角肌止于肱骨边上的这个点有明显的肿胀,出现了一个硬疙瘩。古人是怎么做的呢?简单的刺激方法就是点揉法,可将自己的拇指立起来,放到这个筋结的部位,做点揉,用力点下去,然后用拇指揉。如果有刮痧板,也可以在这个位置做一些

    保健与生活 2021年4期2021-02-22

  • 小切口经三角肌肌间隙入路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安全有效性分析
    致[1]。标准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但该种治疗方式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易出现关节僵硬及内固定失败的情况[2]。微创手术在骨科中被广泛应用,因其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稳定性及安全性较高的手术方式。但手术的入路有多种选择,不同的入路方式治疗效果不同,患者的恢复程度也不尽相同,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患者肌肉组织及血运的损伤,是骨科需要考虑的重点,而选择何种入路成为考验临床医生的重要问题[3]。鉴于此,本文选取4

    大医生 2020年18期2021-01-15

  • 三角肌入路与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有效的治疗。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为传统治疗方式,需要对软组织进行广泛剥离以及牵拉,会产生较大创伤,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经三角肌入路具有软组织损伤小以及微创等特点[1],此次研究旨在探讨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经三角肌入路与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移位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纳入标准如下:病情均经X线或者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年龄不低于60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5期2021-01-09

  • 三角肌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炼[1]。传统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剥离组织广泛、创伤大、并发症多,不利于术后康复。在保证坚强内固定和稳定生物力学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组织损伤是目前骨科医学研究的热点。经三角肌双间隙入路是近年来新提出的经三角肌入路方式,与传统入路不同的是该入路选择三角肌前中束和中后束双侧间隙,可避开腋神经及其伴行血管,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手术视野广的优势,便于手术操作和骨折复位[2-3]。但是经三角肌双间隙入路的临床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相关报道较少且样本例数有限,其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11期2020-12-18

  • 经颅直流电刺激与起搏器
    ,负极置于右侧三角肌;2)正极置于右侧DLPFC,负极置于左侧三角肌;3)负极置于左侧DLPFC,正极置于右侧三角肌。在最后一次治疗后,对起搏器进行检查。在所有治疗过程中,EKG 和氧饱和度均未见异常。第三次刺激后,未发现起搏器程序异常或改变。结论:通过对已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研究发现,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起搏器功能无不良影响。Roncero C, et al.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 of Transcranial Dire

    中国康复 2020年3期2020-12-08

  • 三角肌T形切口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传统的胸大肌-三角肌入路需广泛的软组织剥离暴露,易对骨折端血供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肱骨头坏死、骨不连等并发症[3],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小切口微创手术因其手术创伤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势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对此,本研究采用三角肌T形切口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河北医药 2020年12期2020-07-01

  • 三角肌入路手法复位微创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方案,传统胸三角肌入路手术虽能改善患者病情, 但存在手术创伤大、 术后恢复时间长等不足[2]。 经三角肌入路手法复位微创技术 (MIPO) 可有效改善上述不足, 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可促进肩关节功能改善, 逐渐应用于临床。 本研探讨经三角肌入路手法复位MIPO 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纳入标准。 经MRI、 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5期2020-06-09

  • 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2]。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是此类骨折治疗的标准入路,但是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创伤,在手术后会发生严重感染、骨折部位延迟愈合等不良效果。而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在临床中应用越发普及,疗效显著。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62 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经X 线及CT 确诊[3],手术至入院时间不超过1 周;排除有内固定物禁忌证者、多发骨折者、伴有肩关节感染者、病理性骨折者、严重

    医药前沿 2020年35期2020-04-17

  • 多练肩才算真高手
    肩部肌群主要由三角肌和斜方肌构成。练肩最基本的方法是推举,其中,上推最简单方便,但要注意,两臂须经过双耳垂直推起。很多人在上推时其实是向斜前方推,没有精准刺激到相应肌群,做了无用功。练肩最大的忌讳是拿轻的器械反复练,因为肩部很耐练,所以一定要有强度,采用重的器械,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下面推荐几个具体的练肩方法:1.坐姿哑铃推举。选择两只适合自己能力、重量相同的哑铃,紧握在手中,背部保持挺直,坐在长凳上。然后,让背部呈反弓姿态,向上推举哑铃,将其举过头顶,然

    爱你 2019年41期2019-11-16

  • 三角肌微创入路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经三角肌微创入路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例为2016年05月至2017年06月肱骨近端骨折60例本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选择并接受经三角肌微创入路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A组),30例患者选择并接受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随访12-15个月,随访内容包含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与B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9-10

  • 三角肌入路与肩峰下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近期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讨肩峰下入路与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近期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入选标准:(1)符合肱骨近端骨折诊断标准[4];(2)年龄>65岁;(3)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治疗前患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批号:伦审2015-21号)。排除标准:(1)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2)存在严重沟通障碍或精神疾病者;(3)伴有桡神经损伤者。根据手术方入路的不同,将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4期2019-06-18

  • 不同手术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术治疗时常采用三角肌-胸大肌肌间隙入路,但该种入路方式形成的创面较大。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创医学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经三角肌外侧入路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因其微创的治疗特点受到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青睐。本研究采用不同手术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旨在分析两种手术入路方式的差异性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航空港郑港医院外科治疗的9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0期2019-06-17

  • 特定肩关节康复运动对肩外旋肌的激活效应
    方位活动,防止三角肌或其他肌肉过强收缩导致肩峰撞击、肱骨头前移等[1]。上臂外旋时,冈下肌的力臂最大[2],为肩关节主要外旋肌。肩袖损伤最常累及冈上肌肌腱[3],邻近肌肉也受累[4-5]。在肩袖损伤和肩前方不稳等肩部损伤中,在大部分运动范围内,冈下肌活动呈下降趋势,尤以外展外旋时下降明显,而三角肌无异常[6-7],这就打破了肩关节主动稳定系统的平衡。许多以上肢过顶为特点的运动,如棒球、排球、羽毛球等,都易诱发冈下肌损伤[8-9],影响运动表现。近年来肩关节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年1期2019-02-20

  • 多练肩才算真高手
    肩部肌群主要由三角肌和斜方肌构成。练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推举,其中,上推最简单方便,但要注意,两臂需经过双耳垂直推起。很多人在上推时其实都向斜前方推,没有精准刺激到相应肌群,做了无用功。练肩最大的忌讳是拿轻重量的器械反复练,因为肩部很耐练,所以一定要上强度,采用大重量的器械,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下面具体推荐几个练肩的方法:1.坐姿哑铃推举。选择两只适合自己能力、重量相同的哑铃,将其紧握在手中,背部保持挺直坐在长凳上。然后,让背部呈反弓姿态,向上推举哑铃,将其

    家庭医药 2019年13期2019-01-15

  • 超声诊断四边孔综合征1例
    A、B.左侧三角肌(箭)较对侧变薄,回声增强; C、D.左侧小圆肌(箭)较对侧变薄,回声增强; E、F.左侧四边孔区腋神经(箭)较对侧增粗,回声减弱; G.上臂外展外旋位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示左侧旋肱后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较对侧减低患者男,42岁,以“无诱因左上肢出现外展及上举困难、左肩外侧麻木1年余,发现左肩较对侧萎缩1个月”就诊。查体:左肩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肩外侧皮肤针刺痛减退,四边孔处压痛,肩外展肌力明显下降(肌力Ⅲ级)。肌电图:左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12期2018-12-21

  • 正装身材怎么练
    部。其实结实的三角肌不仅能让你整个外形有很大的改观,对于不良体态的改变也有很大帮助。关于三角肌三角肌位于肩部。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它俗称”虎头肌”,因为它的形状凸出上臂,酷似虎头,而且发达的三角肌体积比较大,显得很威猛,是男性肌肉发达的显著表现,所以它也是力量的象征。练好三角肌,还可以增加肩部宽度。肩膀端正是型男的判断标准之一“穿衣显瘦,脱衣有肉”这是很多男生都向往的身材,但如

    凤凰生活 2018年10期2018-10-31

  • 复合弓不同开弓技术动作肌肉用力一致性分析与比较
    拉弓臂斜方肌及三角肌后束拉伤的情况十分频繁。然而,对直臂开弓和屈臂开弓技术动作直接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献报道却很少见。作为非周期性的重复运动,射箭动作的流畅和精准性依赖于肌肉用力的一致性。本研究试图运用表面肌电技术,对复合弓初学者分别在两种不同开弓技术动作中上肢躯干主要发力肌肉的用力一致性进行分析与比较,并从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学角度确立两种开弓技术动作的分类应用价值,以期为复合弓初学者提升成绩和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从复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8-01

  • 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討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2例)和常规组(33例)。治疗组采用经三角肌外侧纵行分开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常规组患者采用经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并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Constant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常规组患者的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4期2018-04-26

  • 通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动肌为冈上肌、三角肌;拮抗肌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搭肩受限:主动肌为三角肌前部肌束、胸大肌锁骨部肌束;拮抗肌为三角肌后部肌束、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背阔肌。后伸摸背受限:主动肌为大圆肌、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肱三头肌长头、三角肌后部肌束;拮抗肌为三角肌前部肌束、胸大肌、肱二头肌、喙肱肌。根据损伤的肌肉定点,外展受限:1点三角肌中部肌束肌腹,2点肩胛骨内上角;搭肩受限:1点三角肌前部肌束肌腹,2点三角肌后部肌束肌腹;后伸摸背受限:1点三角肌前部肌束肌腹,2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2期2018-01-24

  • 三角肌与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钢板治疗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传统方法是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将钢板植入,但也有研究认为,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的手术方式为获得良好的视野会导致更多的软组织剥离,且需要更大力度的牵拉,因此会造成更大的手术创伤,不利于老年患者手术后的恢复〔3〕。因此,在临床上提出了将钢板经三角肌入路植入,且研究认为此种手术方式可显著减轻手术创伤和软组织损伤〔4〕。本研究对比观察了接受不同手术入路结合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移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期2018-01-19

  • 腋神经中三角肌功能束组在四边孔平面分布的显微解剖及组织学研究
    00)腋神经中三角肌功能束组在四边孔平面分布的显微解剖及组织学研究陈 慧(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目的探讨腋神经中三角肌功能束组在四边孔平面分布的显微解剖及组织学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017年6月采用福尔马林灌注固定的12具成人尸体,对双侧腋神经进行显微解剖,从四边孔平面对腋神经中三角肌功能束组进行观察,分析其分布,测量其直径,同时进行组织横断面切片、染色。结果腋神经在四边孔平面分布为两大束组,即三角肌前、后支纤维,前者是神经干外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0期2017-12-18

  • 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14000)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杨志刚,王松华,叶俊星(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无锡 214000)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61.3±5.8)岁;采用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模式。观察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为2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11期2017-12-13

  • 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44000)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唐强*(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四川宜宾644000)背景: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较高,手术治疗较常用,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的相关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组4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7年3期2017-09-15

  •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肩袖及三角肌的保护策略
    术治疗中肩袖及三角肌的保护策略彭飞 李皓桓 谢威 刘远翔 万震宇 张小龙 唐金明 施家奇目的 总结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过程中肩袖及三角肌保护的经验。方法 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4例,手术采用改良的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以加强对肩袖及三角肌的保护。术后定期随访,采用肩关节Constant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1.8个月),34例患者术后及随访肩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内固定在位,无松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3期2017-06-24

  • 三角肌+肱肌分离入路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73000)经三角肌+肱肌分离入路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胡润武(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河南南阳 473000)肱骨骨折;三角肌;肱肌;经皮微创接骨板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时,手术入路通常采用上臂外侧或后方切口,常需要显露桡神经,钢板也需要置于桡神经深层,操作过程容易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由于上臂内侧解剖结构复杂,内侧切口在临床上应用较少。本研究在上臂前外侧切口基础上,采用经三角肌+肱肌分离入路经皮微创接骨板(minima

    重庆医学 2017年29期2017-03-23

  • 男性健美运动初学者快速增大三角肌训练的研究
    初学者快速增大三角肌训练的研究李壬冬(沈阳化工大学体育系 辽宁沈阳 110142)该文采用实验法,对健美运动初学者如何快速增长三角肌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训练。在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训练组数一致的前提下,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每组训练重复10次比每组重复6次对健美运动初学者增加肩部肌肉维度的效果更为明显。对于男性初学者来说增大三角肌维度使其获得自信,为今后持续训练以及其他部位训练提供必要的保障。三角肌 训练 健美 研究1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沈阳化工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4期2016-12-06

  • 肩关节手术入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着大量的肌肉,三角肌和肩袖的包裹使肩关节的手术很难进行,因为肩关节周围的神经和肌肉的缝隙非常多,很难做到神经与肌肉都兼顾,特别是神经,因此,肩关节手术的入路一般都是从腋神经和胸内外的神经的间隙进行的,但是现代的手术是通过关节镜入路,这种入路方式在医院中经常用到,这样的手术相对安全。肩关节;手术入路;解剖;临床研究肩关节手术在实际的操作中是非常艰难地,肩关节对人体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重视肩关节手术。肩关节的手术关系着很多的神经和肌肉,很多的肩关节手术都

    决策与信息 2016年21期2016-11-27

  • 用运动缓解肩关节不适
    最浅层的肌肉是三角肌,保证三角肌的足够强壮,才能够有效保护肩关节。“动”是骨骼关节的健康基础,下面这3个动作坚持训练,让你的三角肌强壮起来,给予肩关节有效的保护。1.站姿哑铃侧平举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略微外八。微微屈膝,骨盆保持中立,腹部收紧,肩胛骨后缩下沉。双手对握、闭握哑铃,垂于身体两侧。由内向外做肩关节外展。有效锻炼部位:三角肌中束2.哑铃俯身反飞鸟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屈膝,俯身。双手对握、闭握哑铃。手臂垂直于地面,拳眼相对。两侧手臂自然向外打开

    老干部之家(健康) 2016年11期2016-07-25

  • 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高场强MRI特征分析
    110004三角肌挛缩症自Sato等[1]首先报道后,国内外陆续有相关文献报道[2-12],其通常是由反复肌肉注射、外伤或是不明原因所造成[13-17],临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内收功能障碍、肩关节外展挛缩、三角肌内明显的纤维索条、翼状肩胛骨、纤维索条处皮肤凹陷[3,6-7,12]。三角肌中纤维索条结构是诊断三角肌挛缩症的重要征象。本研究搜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三角肌挛缩症患儿18例,通过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探讨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 MRI特征表现。1

    磁共振成像 2015年6期2015-12-13

  • 男子蝶泳运动员不同划频技术上肢肌肉肌电分析
    左肱三头肌→左三角肌前部→左背阔肌→右背阔肌→右三角肌前部→右胸大肌→左胸大肌。60次/分划频中的肌电积分顺序依次是:右肱三头肌→左肱三头肌→左三角肌前部→左背阔肌→右背阔肌→右三角肌前部→右胸大肌→左胸大肌。50次/分划频中的肌电积分顺序依次是:右肱三头肌→左肱三头肌→左三角肌前部→右背阔肌→右三角肌前部→左背阔肌→右胸大肌→左胸大肌。通过对每个划频中主要用力肌肉的肌电积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三个划频中主要肌肉肌电积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4期2015-08-29

  • 不同部位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的不良反应比较
    45人)和上臂三角肌组(1 526人),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 171人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312/3 171),上臂三角肌组为10.9%(167/1 526),股外侧肌组为8.8%(145/1 64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第1、2针时无差异,但在第3、4针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第1剂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股外侧肌可作为PCV7接种的首选注射部位。关键词疫苗

    上海医药 2015年24期2015-03-14

  • 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对肩周炎患者三角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后及治疗时患者三角肌表面肌电信号,并分析比较,为按摩仪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34例肩周炎患者,其中男34例,女100例,年龄 35-65岁 平均年龄(50.7±2.4)岁,左肩患者78例,右肩患者56例,病程4周-6年。病例纳入标准[1-3]:①有受凉等被风湿寒邪侵袭的病史,或局部固定病史,或偏瘫、肩部受损等病史者。②慢性起病,且肩部持续疼痛,肩部运动或夜间时疼痛加

    河北医学 2015年1期2015-02-28

  • 经胸三角肌入路及劈三角肌微创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比较*
    6006)经胸三角肌入路及劈三角肌微创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比较*王岩松,王晓东**,李宏斌(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江苏226006)目的:探讨经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及劈三角肌微创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68例,根据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41例,三部分骨折27例。非微创组41例行胸三角肌入路,微创组27例行劈三角肌微创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影像学肱骨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Const

    交通医学 2015年4期2015-02-13

  • 三角肌劈开入路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崇斌 张凯跃经三角肌劈开入路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兰俊 王济纬 周崇斌 张凯跃目的 探讨经三角肌劈开入路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使用经三角肌劈开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5例。按Neer 分型两部分骨折19例, 三部分骨折6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1~20个月, 平均随访13.7个月, 术中无医源性腋神经损伤发生, 术后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发生, 25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 愈合时间13~25周, 平均愈合时间16.2周;肩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2015-02-01

  • 不同位置皮下给予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臂组(A组)和三角肌组(B组),每组各500例,PCSA设置:无负荷量、维持量1.0~2.5 ml/h、追加量0.5~1.5 ml/h、PCA时间10 min、维持48 h。记录术后6、12、24、48 h的VAS、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留置针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留置针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前臂;三角肌[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4期2014-09-25

  • 头静脉变异1例
    肌外侧沟内,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内穿锁胸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1-2]。本文作者在实体解剖实验课上解剖1具女尸标本时,发现1例头静脉走行及注入方式变异。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用常规方法解剖1具女尸,显露上肢皮下组织及浅静脉,见该具女尸左侧头静脉(外径约0.20 mm)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在前臂走行无异常。在肘窝处肘正中静脉自外下向内上头静脉与贵要静脉交通,之后头静脉沿臂外侧上行[2],经三角肌外侧达肩峰前方,距肩峰4.4 cm,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5期2014-08-28

  • T形切口下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探讨
    传统的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创伤较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尝试应用小切口下微创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采用T形切口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5例,在此作一总结分析。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5例,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6.3岁,左侧15例,右侧20例,均为新鲜骨折。致伤原因:自行摔伤20例,高处坠落伤6例,车祸伤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及CT三维重建检查(图1,2)。二、骨折分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4年4期2014-07-05

  • 圆利针青龙摆尾针法配合拔罐治疗三角肌下滑囊炎84例
    法配合拔罐治疗三角肌下滑囊炎84例周光涛1,杨翊2(1.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公司茅箭医院,十堰 442012;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 442000)针刺疗法;圆利针;青龙摆尾;拔罐;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又名肩峰下滑囊炎,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刺激三角肌下滑囊引起炎症变化,临床以肩部疼痛和外展功能受限为主要症状[1]。该病多有外伤史,急性发作期以肩部广泛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活动则疼痛加重为主要症状。慢性发病期患者肩部外侧多呈酸胀痛、喜温喜按怕凉,通常在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9期2014-04-05

  • 两种手术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经外侧三角肌入路微创接骨板技术(MIPPO)和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该院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10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IPPO组61例,ORIF组48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7例获得随访12~20个月,平均16.7个月。MIPPO组的手术时间(72.8±14.9)min,术中出血量(86.7±22.1)mL,住院时间(17.0±3.4)d

    中外医疗 2014年33期2014-03-23

  • 青少年三角肌力量训练方法及其危险收效比分析①
    003)青少年三角肌力量训练方法及其危险收效比分析①王沂(湖北理工学院体育部 湖北黄石 435003)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对青少年运动员三角肌力量训练方法进行了整合与分析,重点引入了力量训练“危险收效比”的理论与方法,有针对性的研究了三角肌力量训练的风险收益问题,以期为青少年三角肌力量训练的科学化提供必要参考。青少年 力量训练 三角肌 危险收效比 方法三角肌是支撑人体上身体型的重要部分,是运动员有效完成各项运动技术动作的重要保障。三角肌的训练有着十分突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2期2013-09-18

  • 两种手术入路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比较
    采用传统的肩前三角肌和胸大肌间隙入路,对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较大,影响了肩关节恢复。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47例,分别采用肩前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和肩前三角肌和胸大肌间隙入路行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种入路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患者4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9~61岁,平均(32.3±5)岁;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9例,摔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8h,平均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10期2013-01-23

  • 三角肌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s,LCP)经三角肌切口施行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2010年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26~82岁,平均59岁。全部病例术前常规行肩部正位及穿胸位X线检查,其中32例患者行三维CT重建检查。按Neer分类标准将56例肱骨近端骨折分类,其中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31例,四部分骨折8例。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其他内科疾患的患者进行内科会诊。有5例二部分骨折伴肩关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5期2012-01-22

  • 三角肌皮下注射脱敏抗原方法探讨
    在病人上臂外侧三角肌处做皮下注射,注射不宜太浅,太浅容易发生局部反应[1],常规脱敏注射每周2次,持续半年至一年后改维持脱敏。传统的三角肌皮下注射法,注射部位是三角肌下缘,注射侧上肢叉腰,手臂较大者及冬天穿紧身内衣者,较难暴露注射部位,常需脱去所有上衣,患者觉不方便,同时注射部位时有较明显疼痛现象,故易在冬天自行中断治疗而影响疗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对皮下注射法作一改进,通过自身对照,观察两种方法疼痛程度、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及患者接受情况。现报道如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05-25

  • 对1例因注射引起的医疗纠纷的思考
    治疗,最好采取三角肌的注射方法。自从发生上述这起纠纷后,对于行肌肉注射5岁以下患儿,我科一律采取三角肌的注射方法。半年来,在我科行三角肌注射的患儿共有100多例,无1例出现不适症状或不良后果。2)三角肌注射的部位最好在上部,因三角肌上部无大血管、神经通过,中部临近腋神经和桡神经,有损伤之虑,下部后方有腋神经和桡神经及血管通过。有研究证明,三角肌上部是安全、方便、可行的注射部位,疼痛反应轻,中部和下部是注射的危险区,疼痛反应重,应避免在此注射[1]。3)掌握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29期2011-03-31

  • 人体肱二头肌变异三例报道
    扁带状,起点在三角肌粗隆上方肱骨上段内侧面,位于肱二头肌深面,三角肌内侧,肱三头肌内侧头外侧,肌束平行向下覆盖肱肌内侧缘,肌腹比肱二头肌肌腹短,肌腱与肱二头肌肌腱融合止于桡骨粗隆。变异头的起点上缘最高点距三角肌粗隆直线距离为3.62cm,肌腹长17.70cm,肌腹最宽处为1.70cm,肌腹最厚处0.57cm。②右侧肱二头肌变异头:该变异头的起止点、位置及形态和左侧相同。变异头起点上缘最高点距三角肌粗隆直线距离为2.29cm,肌腹长15.40cm,肌腹最宽处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2期2010-08-15

  • 三角肌不同方法注射的对比研究
    余春英三角肌不同方法注射的对比研究余春英三角肌注射是将小量药液注射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1],是免疫接种的常用方法。现将2007年3月—2007年4月采用提起三角肌安全无痛注射法和常规三角肌注射法进行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3月—2007年4月健康体检后乙肝疫苗基础免疫按0、1、6方案3次注射人群400人,年龄18岁~55岁,其中男152人,女 24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改良组,每组200人,入选标准:双侧三

    护理研究 2010年3期201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