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塞性

  • 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危险因素
    0)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血管内介入被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推荐为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案[2]。临床实践及研究结果显示,血管内介入救治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方案多样化,同时预后存在差异[3]。因此调查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明确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而加强防治措施,对此类患者预后的改善极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探讨血管内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2期2023-05-07

  • 《伤寒论》第12条“鼻鸣”解读
    减弱,而产生的闭塞性鼻音;二是用鼻呼吸时,空气进出鼻腔因阻力增大而产生的呼吸声(鼻息声)。“鼻鸣”应理解为“闭塞性鼻音”更为恰当,现探讨如下。1 后世医家认识后世有不少医家注解《伤寒论》,其中金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2]中记载有“鼻鸣干呕者,风拥而气逆也。”明代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3]中述:“鼻鸣者,气息不利也;盖阳主气而上升,气通息于鼻,阳热壅甚,故鼻窒塞而息鸣。”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4]中述“皮毛内合于肺,皮毛不固,风邪侵肺,则气壅而鼻鸣矣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1期2023-03-23

  • mPASS评分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是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尤其是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2-4],且可通过缩短发病至穿刺时间使患者获得更好预后[3]。然而,血管内治疗往往只能在具备相应条件的高级卒中中心进行[5-6],一些患者常因二次转运时间长而使发病至穿刺时间延长,导致预后不良。因此寻找一种适合初级卒中中心早期快速识别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评估方法,实现快速转运迫在眉睫。既往提出许多评分量表协助院前急救人员快

    浙江医学 2023年3期2023-03-20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
    彭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三期1.局部缺血期。初起患肢有疲劳、寒冷等感觉,皮肤出现一过性或持续的苍白、发绀,麻木、刺痛、灼热感。患者间歇性跛行,且随着病情加重,行走距离越来越短。2.营养障碍期。出现静息状态下患肢持续性疼痛,称为静息痛。病人往往弯腰屈膝而坐,肢体悬垂床边而卧,以缓解疼痛。患足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甲增厚且生长缓慢。3.组织坏死期。若动脉管腔完全闭塞,组织供血停止,则肢端发生干性坏疽,指/趾尖或甲周发黑、干瘪,随后形成溃疡或坏疽。坏

    家庭医学 2022年17期2022-11-04

  • 直接取栓与桥接治疗对发病4.5 h内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作为目前导致我国国民致残及致死的常见疾病之一,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急性缺血性卒中作为脑血管病的常见发病类型,大血管闭塞是引起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起病急骤且进展较为迅速,神经功能缺损较为严重,且预后极差[2]。过去学者认为对患者进行治疗应当先给予静脉溶栓,即桥接治疗,但桥接治疗的成功再通率较低,所以对发病4.5 h 内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19期2022-09-14

  • 吲哚布芬分散片对闭塞性脑血管病变的改善情况
    栓的形成,其中闭塞性脑血管病变的患病人数非常多,治疗该疾病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1]。当前,临床上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变应用最多的药物为吲哚布芬分散片,该药物属于多靶点抗栓药的一种,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栓烷素、血小板环氧化酶的形成,进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2]。所以,本次研究选择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变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吲哚布芬分散片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时

    北方药学 2021年6期2021-12-07

  • 探讨高分辨率CT在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中的应用价值
    展和进步,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疾病在临床中被检出且治愈的病例逐渐增多;在既往的临床诊断中,部分医学研究专家表示[1],肺部活检是针对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该种诊断方式对患儿的创伤性较大,很难被患儿家长接受和认可,且在取活检过程中较为困难,所以并不能进行大面积的开展和应用。高分辨率CT是一种具有诊断方便、便捷、无创等相关特点的诊断方式[2],可以得到较多家长的认可;同时对于检测人员而言,该诊断方式在临床诊断中可以更为直观、可靠地显示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2021-07-26

  • 雾化吸入与口服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
    72750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属于临床较少见、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好发于儿童时期。小儿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因起病较慢,进展较快,如治疗不及时,会影响小儿生命健康,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非常关键。目前,临床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治疗中,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实践发现,雾化吸入及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联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1]。本文探究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用雾化吸入与口服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2021-03-23

  • 好发于吸烟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可吸烟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有什么联系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吸烟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血管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炎性疾病。其累及血管全层,会导致管腔狭窄、闭塞,主要侵及上下肢的中小型动脉和静脉,但也可表现出全身其他器官病变,还可累及胸、腹主动脉等大血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患者多有较长的嗜烟历史。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有公认的理论描述,但研究者均发现吸烟与该病紧密相关。因此,吸烟被认为是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20年11期2020-11-30

  • 间歇性跛行是怎么回事?
    ,是因动脉硬化闭塞性下肢缺血引起的。请问,这是怎么回事?陕西岐山 夏雨生当下肢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时,肢体供血不足,在走路时会产生缺血性疼痛而不能走路,要歇一歇(一般为几分钟)才能够继续走路,并且反复如此的情况,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常见的原因除动脉硬化闭塞性下肢缺血外,还有糖尿病性下肢缺血和血栓閉塞性脉管炎。患者应积极治疗动脉硬化及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以及糖尿病、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等。主动戒烟、适当运动,是防止下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1期2020-06-23

  • 大鼠建立气管异位移植慢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模型后的病理变化及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
    管异位移植慢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模型后的病理变化及不同阶段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4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SPF级近交系Brown Norway(BN)大鼠6只,Lewis大鼠18只,随机选取12只Lewis大鼠纳入对照组,将剩余的6只Lewis大鼠与6只BN大鼠纳入观察组。观察组BN大鼠提供气管,Lewis大鼠接受气管;对照组的12只Lewis大鼠既是供体也是受体。比较两组大鼠的软骨损伤率、淋巴细胞计数、大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11期2020-05-25

  • 中西结合辨证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分析
    )0 引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中医学中,属于“脱疽”的范畴,表现症状是患者的四肢末端出现疼痛、坏死的现象,严重者会出现趾(指)节的末端脱落,是一种慢性的缺血性周围血管疾病[1]。这种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的男性身上,下肢发病概率大于上肢,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多单侧肢体先发病等情况,逐渐发展为患肢夜间静息痛,肢体末端潮红,紫暗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患肢末端溃疡、缺血坏死,剧烈疼痛,昼夜不得眠,可以四肢相继发病等情况,如不及时治疗肢体出现大面积坏

    智慧健康 2020年9期2020-04-28

  •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用四妙勇安汤治疗的效果及药学分析
    5009)血管闭塞性血管炎患者常以阳虚,阴阳失调,血液停滞为特征,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四肢肢体坏死,多发生于下肢[1]。本研究分析了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用四妙勇安汤治疗的效果及药学,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的60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组,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组年龄33~76岁(45.67±2.96)岁。男占18例,女占12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病程4~29个月,平均(16.31±0.25)个月。西医药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2019-11-28

  • 血管内射频消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
    岩 梅丽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发生在人体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与闭塞的血管类疾病,在我国,东北地区是该病的高发区,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未给出明确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吸烟或吸二手烟是引发及加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吸烟史的人群发病率较高[2]。血管内射频消融术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手术方式,以烧毁病变交感神经的方式,达到血管再通或扩张的目的,并极大程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0期2019-11-21

  • 小剂量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医院,江苏无锡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属于临床较为罕见的具有不可逆性的阻塞性肺疾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主要是指由药物不良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毒气体吸入、肺移植、异体骨髓抑制、感染等原因所导致的小气道上皮细胞损伤。该病症以气促、喘息、持续或反复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肺部可闻湿啰音或(和)喘鸣音[1]。当前对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通常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有报道显示,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有利于患儿喘息、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2019-10-22

  • CT联合血清HCY、β2-M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下肢血管系统疾病,并随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主要特征为下肢动脉狭窄阻塞,一般由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而随着斑块沉积增多,会加重患者血管狭窄,因此,早期诊断对改善 患者预后显得极其重要[1,2]。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在常规CT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中有较高认可度[3]。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蛋氨酸代谢中间产物,有研究报道血清HCY升高可引起血管内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9年4期2019-07-30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在上下肢中小型动脉中比较常见,指的是非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性、节段性血管炎。本病发生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未能有统一的定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治疗方法受到限制。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发现,本病发病原因及机制可能和吸烟、感染、免疫炎症介质、遗传、同型半胱氨酸等有关,但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也有报道指出本病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NOD样受体(NLR)P3炎性小体有关。总的来说,TAO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本文就从其常见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3期2019-04-23

  • 糖尿病足与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
    情况。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主要病因。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来说,因出现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情况,所以必须进行截肢,使得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威胁[1]。因此必须加强对糖尿病合并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诊断和治疗等相关内容的有效探究。1 糖尿病合并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致病因素导致糖尿病合并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性别和年龄。下肢动脉硬化在男性和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引起机体出现大动脉闭塞性硬化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周围动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7期2019-03-28

  • 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镇痛效果的护理体会
    085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是一种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疾病,伴有继发性神经改变。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静脉,尤以下肢多见,是临床上常见的顽症、重症[1]。该疾病除专科治疗外,镇痛治疗是综合治疗中的重要内容。目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息痛患者镇痛方案缺乏相应的指南和诊疗规范。为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我中心对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息痛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镇痛方案,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2019-01-04

  •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君 杨新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慢性复发性中小静动脉发生节段性炎症性疾病,属于少见的疾病,一般出现在下肢。患者患肢发生疼痛、缺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间歇性跛行以及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为主要临床表现[1],严重的可能引发肢端坏死或者溃疡,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现报道2016年9月~2017年9月纳入以及参与研究的6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经常规护理干预以及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结果。附表1 参照组与实验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计算值对比附表2 参照组与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6期2018-10-20

  • 中医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应用与疗效评定
    00)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生在下肢,和营养不良、受寒、外伤等相关,西医多采取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但效果欠佳[1]。本研究探讨了中医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应用与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1岁~52岁,平均32.23±2.11岁。发病时间10.13±2.10个月。中西医组男19例,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10期2018-06-05

  • JAMA N:初级卒中中心如何应对大动脉闭塞性卒中?
    循环急性大动脉闭塞性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这项治疗方案具有时间依赖性。院前把合适的患者分诊到合适的医院是缩短院前延误的重要内容。直接把急性大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送到最近的综合卒中中心(comprehensive stroke center,CSC)可能是最有效的策略,但是总会有一部分患者被送到初级卒中中心(primary stroke center,PSC)。2017年7月来自布朗大学的Ryan A. McTaggart等在JAMANeurology上公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2期2018-03-28

  • 股腘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腔内介入治疗
    FPA)狭窄/闭塞性病变,并取得了一定疗效[1]。普通球囊扩张联合普通支架植入是最流行的FPA狭窄/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技术,然而术后靶病变部位再狭窄/闭塞发生率高[2]。为了进一步提高腔内治疗术后FPA通畅率,覆膜支架、低温球囊应运而生,但远期通畅率仍不理想[3-4]。目前,腔内治疗术后靶病变部位再狭窄/闭塞仍是难以克服的难点,也是困扰临床医师的焦点。近年来,药物洗脱球囊(DEB)、药物洗脱支架(DES)逐渐应用于临床,多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证实D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02-13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冰雪, 宋桂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因小气道狭窄或阻塞引起的慢性气流阻塞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以持续或反复咳嗽、喘息、运动耐受差为特点[1]。由于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且预后较差,且长期反复咳喘会引起不可逆的肺部阻塞性疾病,中医药在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中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及显著的临床疗效,现代医家汲取传统医学精华,同时结合现代医疗成果及手段,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可减轻患儿喘息、气促等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肺部影像表现[2],故值得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年6期2018-01-19

  • 小儿闭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明确诊断的小儿闭塞性支气管炎患儿的诊疗资料共40例,对患儿的具体治疗经过进行有效总结和必要归纳,其报道如下[1]。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近两年已经得到比较明确诊断的小儿闭塞性支气管炎患儿的诊疗资料40例,患儿的年龄主要处于4~11岁之间,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15±3.22岁,患儿的病程主要有6~12周,患儿的平均病程为10.11±9.83周,其中细菌感染的情况所导致疾病发生的比例为76.6%,患儿具有腺病毒肺炎感染的情况证据的比例为16.6

    医药前沿 2018年8期2018-01-16

  • 复方曲肽治疗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的临床观察
    方曲肽治疗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的临床观察李 峰(松原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吉林 松原 138000)目的 研究复方曲肽治疗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血栓闭塞性血管炎68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29期2017-12-22

  • 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的护理观察
    护理园地·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的护理观察任 莹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目的分析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的护理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治疗的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0%,观察组9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急性闭塞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8期2017-10-12

  • 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侧支循环关系的研究
    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侧支循环关系的研究黄嵩,陈畅(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一区,广东 汕头 515041)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78例患者,对其进行Rentrop分级 (Rentrop≤1级为不良冠脉侧支循环,Rentrop≥2级为良好冠脉侧支循环),分为不良循环组 (31例)和良好循环组 (47例)。分析血脂水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5期2017-06-09

  • 锁骨下动脉开口闭塞性病变分型与介入治疗
    锁骨下动脉开口闭塞性病变分型与介入治疗本刊编委,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迟路湘教授(通讯作者)指导其学生张景良等在《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2017,13(5):2 022-2 028,IF:1.261)发表了题为"Endovascular treatment and morphology typing of chronic ostial occlusion of the subclavian art

    微循环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3-09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韩国华(山东莘县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400)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和阿奇霉素治疗,连续接受3个月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接受和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配合中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儿的肺功能、中医症状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2017-01-15

  • 芪黄疽愈方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病;动脉硬化,闭塞性;中西医结合疗法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diabetic limb arterial sclerosis obstruction,DLASO)是指糖尿病患者以肢体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出现缺血性表现的一种慢性病症[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患病率明显上升,并逐渐成为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因其易导致肢体闭塞、组织缺血坏死,甚至坏疽致截肢,日渐受到人们重视[2]。中医药治疗DLASO效果显著。2014-0

    河北中医 2016年6期2016-08-08

  • 芪黄疽愈方对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词】动脉硬化,闭塞性;动物,实验;黄芪;黄精;中药疗法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肢体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我国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ASO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5%~20%,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1]。大量研究证实,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子,血浆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与动脉粥

    河北中医 2016年5期2016-06-22

  • 儿童闭塞性支气管炎16例临床分析
    儿童闭塞性支气管炎16例临床分析刘君辉,孟繁峥*,张俐,梁航,王丽娜(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儿科,吉林 长春130021)闭塞性支气管炎(Bronchitis obliterans)是一种与气道炎症损伤致中、小支气管纤维组织增生相关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症,其临床表现随气道发生阻塞部位不同而不同。目前国内外对本病报道较少。故我们对2012年11月-2014年10月于我院诊断为闭塞性支气管炎的16例患儿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6例患儿中,男9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2期2016-01-27

  • 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
    射液治疗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任洪亮1,张爱荣2(1.巨野县营里镇卫生院,山东 菏泽 274900;2.巨野县大义镇中心卫生院,山东 菏泽 274900)目的观察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另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27期2016-01-20

  • 温和灸治疗阳虚寒凝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0例临床观察 ※
    词】动脉硬化,闭塞性;针灸疗法;温针疗法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5.008【中图分类号】R261.05;R289.5;R543.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19(2015)05-0666-04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ild moxibustion on 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

    河北中医 2015年5期2016-01-08

  • 血管内介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修南光目的 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分析手术成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成功率(96.3%)高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71,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成功率高,治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2期2015-12-27

  • 黄芪通脉汤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汤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张建民1郭燏2744600甘肃省庄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医科1 744603甘肃省庄浪县南湖中心卫生院中医科2目的:探讨黄芪通脉汤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64例,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同时配伍黄芪通脉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痊愈7例(21.88%),治疗显著15例(46.87%),治疗有效8例(25%),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10期2015-12-22

  • 降纤酶治疗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萍,程景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是临床常见累及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疾病。多见于亚洲人,在我国常见于寒冷的北方地区,多发于有吸烟史的男性青壮年。发病率约为8/10万,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伴行静脉和浅表静脉也可累及。病理变化为血管壁的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伴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微循环障碍,患者动脉闭塞后所产生的组织缺血、剧烈疼痛和酸性代谢产物等还会引起肢体血管痉挛,加重患者的缺血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8期2015-06-13

  •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内动脉狭窄与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颅内动脉狭窄与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分析段玉琴(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 TCD室,内蒙古阿拉善750306)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检测颅内动脉狭窄与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8月217例脑部动脉狭窄患者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检查,观察其发生动脉狭窄的具体部位和有无闭塞性病变,并分析颅内动脉狭窄与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发生患者闭塞性病变的发生比率明显高于颅外动脉

    医疗装备 2015年14期2015-06-05

  •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侯玉芬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用药经验
    分析侯玉芬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用药经验于四海1刘 政2程志新2宋福晨2张玉冬2(1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济南,250011)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分析名老中医侯玉芬教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侯玉芬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侯玉芬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

    世界中医药 2015年12期2015-04-25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文献综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药治疗进展王海平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目的:论述近年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药治疗方面的近况。方法:对近年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指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及不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 angitis obliterans,TAO)是一种以中小动静脉炎症引起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变的慢性阻塞性疾病,大多数发生在下肢,偶尔发生于心脏,脑血管和肠系膜血管。寒冷地区的青壮年男性嗜烟者发病居多。祖国医学

    陕西中医 2015年9期2015-04-04

  • 丹红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观察
    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观察董小兰(湖南省宁乡县中医医院,湖南 宁乡 410600)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研究组给予丹红注射液。结果: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71%、92.68%,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17.07%、7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恶冷、酸胀、麻木、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等症状积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5期2015-02-22

  • 小儿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14例临床分析
    0002)小儿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14例临床分析刘耘,王淑红,马冬均 (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乌鲁木齐830002)目的了解小儿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14例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肺部影像学、肺功能、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有咳嗽、喘息,肺部均可闻及喘鸣音及湿罗音。胸片表现:3例斑片状影,5例肺实变,3例局限性透光度增高,1例单透明肺,1例毛玻璃样改变。高分辨CT表现:马赛克征13例,支气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6期2015-02-20

  • 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复发效果分析
    合护理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复发效果分析王 琴,李玉梅,曾小丽(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8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以正常化的常规护理,实验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结合中西医结合护理,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护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干预;复发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致残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9期2015-02-08

  •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
    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高京宏1,王翠娟1,马瑞彦2(1.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 中医科,北京 100000;2.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中医科,重庆 400038)目的 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为临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8月间在武警北京市总医院住院治疗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静滴治疗,实验组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年6期2014-09-19

  • 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8例
    1000)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来我院就诊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7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初期患肢末端发凉、怕冷、苍白、麻木,可伴间歇性跛行,后期疼痛剧烈,出现溃疡或坏死,甚至趾(指)节脱落;经超声多普勒、血流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排除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大动脉炎、雷诺病及糖尿病坏疽等患者

    中国药业 2014年10期2014-04-27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荃,化金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是指周围脉管(中、小动脉及静脉)的一种慢性持续性、进行性的血管炎症病变,可导致血栓形成使血管腔闭塞的一种疾病,又称伯格氏病。1897年Winiwarter首次描述TAO 这一疾病由来,病因至今尚未阐明[1],目前研究发现与吸烟、寒冷、外伤和营养不良等有密切关系,本病主要见于中青年男性,但研究发现女性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女性占所有患者的10%~20%[2]。因此,深入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10期2014-01-23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分型论治
    2400)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分型论治夏 天 舒家强(贵州省安龙县医院,安龙552400)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型论治;中医辨证从中医分型论治角度探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法。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为四种证型,辨证施治。辨证分型论治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中医分型论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中医学中又称 “脱疽”[1]。名医华佗在 《神医秘传》中描述:“脱疸症发生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2期2013-08-15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及相关指标的研究
    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及相关指标的研究吴效普,薛景勇(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274000;牡丹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015)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液黏稠度、雌激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变化的影响。方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1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83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血清补体C3、C4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流变学检测采用KD-N6A自动冲洗旋转式血流变测试仪测定;雌二醇、血栓素B2、6-酮-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2期2013-03-20

  • 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而导致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已成为中老年人动脉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1]。由于疾病进展到晚期会出现血管严重狭窄甚至完全闭塞,需要行血管外科或介入手术治疗。而准确的动脉病变影像学资料是外科手术方案制订的重要依据及前提,目前临床认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此病的“金标准”[2]。但由于DSA是侵入性检查,并发症较多,患者接受程度低[3]。近年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CT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19期2012-06-09

  • 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部后遗症主要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1]。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总体预后不良,这与诊断过晚、不可逆的纤维化改变和气道阻塞已经存在有关。这样为避免并减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及时早期干预,就需要了解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02年至2010年1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两组,确诊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60例作为观察组,年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2期2011-06-11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合并腰椎病变58例
    王 彬,宋福晨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近年来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合并腰椎病变的发病率有所上升,预后较差,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肢体坏死、致残。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藤黄健骨丸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并腰椎病变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8例(67条肢体),男32例,女26例;年龄46~78岁,平均59.47岁。病程1~11年,平均4.5年。发病部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4期2011-05-22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鉴别
    多时候误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当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欠佳。本文中笔者总结了10例病例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鉴别方法。1 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2月~2009年9月收治10例误诊病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3~66岁。主要因患肢麻木、疼痛、怕凉、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就诊于骨科门诊,经查腰椎X线片及腰椎间盘CT(7例CT片示腰椎间盘突出,3例腰椎间盘膨出)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卧床休息、理疗、按摩、牵引等保守治疗,症状无改善,病程1~3个月。经进一步问诊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2期2010-02-17

  • 中药治疗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中医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治疗的转归与否进行总结。结果 3例患儿为重症支原体感染肺炎后,1例为轮状病毒肠炎后合并重症肺炎,1例为腺病毒肺炎。5例患儿均有反复或持续咳嗽、喘息。5例肺CT结果均为通气不良,典型马赛克征3例,支气管壁增厚1例,支气管扩张1例,纤维支气管镜示气道慢性炎性反应2例。随访0.5~1年,目前患儿病情稳定,为再有重症发作,复查肺CT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4期20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