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句

  • 功能转型与艺术深化:诗文革新语境中苏舜钦,苏舜元的联句诗创作
    400715)联句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类型,滥觞于《尚书》中的《虞帝歌》《皋陶赓歌》,成体于汉武帝与群臣的《柏梁诗》,发展于魏晋南北朝而大成于中唐韩孟等人。有唐一代联句诗创作蔚为大观,《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合计收录联句诗149首。其中成就最高的莫过于韩愈、孟郊之作,学界对于联句诗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此。唐宋变革不仅仅是朝代的更替,更是中国社会的完全转型。这其中宋诗同样大异于唐诗而显现出自身的特质,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8

  • 文学交游的自觉与中唐文学生态
    体式,其中,尤以联句的复兴体现得最明显。联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尚书》以及汉武帝柏梁台联句,东晋南朝为联句渐兴到趋于成熟的阶段。”然而进入唐代后,联句却突然衰微了,初盛唐今似仅存两三首。中唐的联句开始勃兴,并出现三个新变化。第一个是联句规模的扩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为颜真卿、鲍防等人联句唱和的诗集。,此后以权德舆、韩愈、白居易为中心的联句便层出不穷。在篇幅上,中唐以前的联句篇幅较短,如李白与高霁的联句为四韵古体,杜甫与李之芳的是

    长江学术 2022年1期2022-02-16

  • 三清茶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三清茶与重华宫联句如果三清茶只是乾隆皇帝的个人行为,无伤大雅,但乾隆皇帝通过重华宫联句这一宴会活动,将这一个人行为变成了集体行为。三清茶是如何跟重华宫联句结合在一起?据《国朝宫史续编》记载,重华宫茶宴联句“溯自高宗纯皇帝乾隆八年癸亥以后,始岁御重华宫行之,后率用正月初吉(惟五十三年卜二月朔,待台湾红旗至也)。是宴也,例弗授觞,饬尚茶,以松实、梅英、佛手三种,沃雪烹茶,曰三清茶,布果饤合为席”[7](卷四十六,P363)。《国朝宫史续编》是嘉庆五年(180

    农业考古 2021年5期2021-11-04

  • 联句词的发展流变
    230601)联句是古代文人唱和的一种形态,是指一首诗由两人或多人共同创作,每人一句或数句,联结成篇。汉武帝《柏梁台诗》被认为是最早的联句诗,该诗为七言诗,分别由二十六人各出一句,联接而成,每句用韵,后人称其为“柏梁体”。但真伪尚存异议。魏晋南北朝时期联句有了新的发展,娱乐性有所增强。中唐韩愈孟郊联句联句唱和的高峰,[1]此后代不乏篇,宋代创作了140多首联句诗。[2]至明代,茶陵派宗主李东阳的《联句录》为联句诗集,在艺术特色上体现出娱乐性、流派性、趋

    中国韵文学刊 2020年1期2020-11-18

  • 唐代的联句
    完成一首诗,都叫联句诗。诗的写作宗旨,前人有言志与缘情的说法,且认为言志是表达个人对社会或公众之责任,缘情则表达对异性之愉悦,无论其间有怎样的差别,志或情都是发端于个体。所谓真性情,只能属于个人,不能属于群体。然而在儒家诗说中不是还有兴、观、群、怨吗?群当然可以是以诗笼络群体,但让群体一起来写诗,表达共同的志或情,又有何不可呢?于是联句生焉。就我之孤陋寡闻,最早的联句似乎是汉武帝与群臣的柏梁台联句,后世的类似作品因此有了“柏梁体”的专称。整个魏晋南北朝,联

    古典文学知识 2020年5期2020-10-20

  • 清代“新正重华宫茶宴联句”考论
    的新正重华宫茶宴联句(下文简称“重华宫联句”)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宫廷年度新春文会。这一活动发轫于乾隆朝初年,一直持续到道光朝前期,前后绵延数十年,成为紫禁城中的新年习俗,亦是清代最重要的宫廷文学活动之一。在乾、嘉二帝以及时人之诗文集中,存留有大量围绕重华宫联句活动而制之作,以君臣之间长篇联句与短章唱和诗歌为主,形式整饬,文辞典雅,展现着盛清时期的庙堂气象与时代风韵,堪称清代宫廷文学之典范。清代君臣当日所制之重华宫联句诗如今主要保存于乾、嘉二帝的御制诗集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6-04

  • 以古文试作小说 ——以韩愈的《〈石鼎联句诗〉序》为例
    另一作品《〈石鼎联句诗〉序》较少人提及。此篇文体多元,寓意深刻,再加上其表达技巧的复杂性,颇有可能成为以实验的方法创作古文的又一力证。一、何为“以古文试作小说”?陈寅恪先生“以古文试作小说”的见解在当时影响甚广,引起了诸多讨论。郑振铎认为“唐代‘传奇文’是古文运动的一支附庸,却由附庸而蔚成大国”,原因是“古文运动开始打倒不便于叙事状物的骈俪文,同时,更使朴质无华的古文,增加了一种文学的姿态,俾得尽量地向美的标的走去。……故传奇文的运动,我们自当视为古文运动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2-11

  • 唐寅书法专题
    [明]唐寅 行书联句诗卷 30.7cm×33cm 纸本 正德庚午(1510) 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寒林春色满深杯(吕),便觉烘烘暖意回。紫蟹红虾堪入馔(沈),难酬险语更书灰。百年邂逅风尘阔(唐),一叙从容颜色开。莫讶萍踪无定所(吕),别来还许寄江梅(沈)。正德庚午仲冬廿有四日,嘉定沈寿卿、无锡吕叔通、苏州唐寅邂逅文林舟次,酒阑率兴联句,皆无一字更定,见者应不吝口齿许其狂且愚也。唐寅书。钤印:唐寅私印(白) 赤然珍赏(朱)

    中国书画 2019年10期2020-01-03

  • 《春窗联偶巧对便蒙类编》
    教材,并缀有春帖联句、杂用联句类、杂录挽联等,实为珍贵。《春窗联偶巧对便蒙类编》(上下卷),莆阳曾(春窗)梅轩辑,湖南新宁人郑乾清序,明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黄氏集义书堂刻本,后有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一五四二)冬张氏新贤胥堂刻本。此集分一字类、二字类、三字类、四字类(天文门、地理门、时令门、花木门、鸟兽门、宫室门、器用门、人物门、人亊门、故亊门、身体门、彩色门、通用门)、五字类(同上,但多出衣服门、珍宝门、饮食门、数目门、文史门)、六字类、七字类(多干支门、

    对联 2019年3期2019-05-18

  • “诗害”与韩孟联句
    中国文化与文论)联句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的诗歌体式。关于联句诗的定义,历代诗评家没有十分明确的表述,但有一个大体上一致的标准。正如清代学者王兆芳《文体通释》云:“联句者,作诗不一人,共以句相属也。主于众才合韵,属词接声。”这就是说联句并非一人所作,而是由两人及以上来共同完成的。韩愈和孟郊被公认为联句诗创作的巅峰,因此本文拟以韩愈和孟郊为中心探讨联句诗的诗体特征和创作要求,又因联句诗是游戏诗体,因此古今诗评家都对其评价甚低,故再以韩孟为切入点,对“诗害

    文学教育 2018年13期2018-11-30

  • 梅校长的幽默文字
    念册上题字,往往联句接龙(也叫顶针续芒),有一位先题四个字,接着下一位就用第四个字或其同音字为始,再题四个字。最末一位所题的第四个字,又要回到起句的第一个字,内容可庄可谐。茶余饭后,幽默文字,自然特受欢迎。有两次有梅校长参加,颇为精彩。一次在1955年4月11日,联句如下:烧饼很好 梅贻琦好好好好 张充和(傅汉思夫人)好饼好菜 金毛云琴(金龙章夫人)菜好酒佳 傅俞大綵(傅斯年夫人)佳人才子 杨联陞子曰不可 傅汉思可以釁钟 赵元任钟鸣即起 金龙章起头发烧 赵

    书摘 2018年12期2018-11-21

  • 教学随笔
    王祖荣一、诗词联句玩赏学生不喜欢做古诗文练习,却爱自己弄弄古诗词,时不时写几句古体诗或者联句拿来我看。这不,临放假了,12班王晓雨拿来自己写的一首古体诗讓我改改,14班徐佳琛拟了一句联语让我给对下联。(王晓雨:)余晖恰隐黑云至,急风细雨姗姗迟。浮生行乐只寻常,惟今空对韶华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尔观少年雄姿发,顾朌神州风华起。除了字数句数合格外,其他问题多多。首先感觉有点少年装老成,应了那句“为赋新词强说愁”。还有三联四联与前两联也不押韵。若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4期2018-10-09

  • 论宋代联句诗创作及其艺术特色
    230039)联句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种特殊方式,即二人或数人围绕某一主题,依次相继属句,联成诗篇。关于联句诗的起源问题,多追溯至汉武帝与群臣的柏梁台联诗。自此,联句诗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至有唐一代而大兴。宋以降,联句诗创作继之余绪,力求创新,从而呈现出别样的创作特征和艺术特色。目前有关联句诗的研究,多集中在唐联句诗,尤其是韩孟的联句诗作。崔俊娜的硕士论文《唐代联句诗研究》对唐联句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王胜明的《论唐代联句诗的特征》从诗歌本体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5-26

  • 教学随笔
    王祖荣一、诗词联句玩赏学生不喜欢做古诗文练习,却爱自己弄弄古诗词,时不时写几句古体诗或者联句拿来我看。这不,临放假了,12班王晓雨拿来自己写的一首古体诗让我改改,14班徐佳琛拟了一句联语让我给对下联。(王晓雨:)余晖恰隐黑云至,急风细雨姗姗迟。浮生行乐只寻常,惟今空对韶华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尔观少年雄姿发,顾朌神州风华起。除了字数句数合格外,其他问题多多。首先感觉有点少年装老成,应了那句“为赋新词强说愁”。还有三联四联与前两联也不押韵。若按

    中学语文 2018年12期2018-02-09

  • 唐大历浙东文人交游与两浙文学雅集复兴
    的雅集之作, 以联句为主, 题咏自然山林、 山寺禅意等, 娱情性、 闲适性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组织形式、 创作观念、 创作形式三个方面系统探讨唐大历浙东文人交游唱和与两浙文学雅集复兴的内在关联性。1 大历浙东文人交游形成的文学力量与文学环境“浙东唱和”之名, 首见于南宋时期修撰的《嘉泰会稽志》:“严维, 字正文, 为秘书郎。 大历中, 与郑概、 裴冕、 徐疑、 王纲等宴其园宅, 联句赋诗, 世传‘浙东唱和’。”[1]307唐大历浙东唱和的兴起, 缘于地方官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1-13

  • 阐释学视野下的《诗经》与联句诗起源关系论
    野下的《诗经》与联句诗起源关系论张志杰(四川大学 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4)《柏梁台诗》之外,历代以《诗经》中《式微》等篇为联句诗起源的阐述也源远流长,影响甚众。此论出现在宋代经学阐释及诗话叙述中,并在后世尤其现代《诗》学与文体学研究中得到发扬。究其原由,《诗经》文本的多义性及其广阔的阐释空间与历代对联句诗体身份的差异性认知是其前提,而根深蒂固的“文本于经”的阐释前见与“尚意阐释学”传统下“以己意说诗”的历史视阈构成其背后的深层动因。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2017-10-24

  • 绵薄之力
    016年初,这一联句在微博、知乎上引发热议,句中的豪情和气魄让人印象深刻。撇开平仄和韵脚的粗浅,我也曾和许多人一样质疑过,将一壶酒倒入江海,请天下人共饮,看着豪气,不过是用低成本摆了高姿态吧。直到2016年,我不断遇到那样一群人,我才知道真的有一些人正在用看似微小的力量服务整个社会,他们的豪情、气魄、见识与这联句别无二致,而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社会组织。长期备受质疑的民营医院里,医护人员靠着墙角休息一会儿就重新回到岗位;民营院校正在用创新的教学理念和突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7年2期2017-06-28

  • 唐代赋题诗小论
    ,分为同题共作、联句、省试诗以及同时共作和诗一类这四种类型。我们可以从赋题诗中可以体验到他们具体的生活情趣,感受到他们人文旨趣所产生的具体环境。赋题诗不仅极大地刺激了文人的创作激情,同时也提高了创作的技巧,使文学作品的质量呈现上升趋势,在整个诗歌发展过程中,对我国诗歌批评史也起了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诗歌经典化也意义颇大。关键词:赋题诗;竞争;同题共作;联句;省试诗作者简介:李婷(1994-),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4期2017-05-18

  • 古诗里的冬天
    我带你走进《咏雪联句》去感受一下冬日的雪。“白雪纷纷何所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干枯的树枝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雪。谢安正和他的晚辈们讲诗文,看到屋外纷纷扬扬的大雪,他随口问了一句:“这大雪像什么呢?”他的侄子谢朗回答:“就像撒在空中的盐。”他的侄女谢道韫说:“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的样子更像屋外纷飞的大雪。”谢安听了侄女谢道韫的回答,高兴得大笑起来。感受了《咏雪联句》中的雪,你是不是想看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

    创新作文(3-4年级) 2017年1期2017-04-19

  • 《女萝亭诗稿》夫、妻、妾联句赠答诗解析
    诗稿》夫、妻、妾联句赠答诗解析骆新泉(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清代嘉道间江苏吴县才女,清代名臣、江苏扬州阮元三妾唐庆云,工诗善画,其 《女萝亭诗稿》中有75首诗作是与主人阮元、夫人孔璐华、长妾刘文如、二妾谢雪的联句诗和赠答诗。这些联句赠答诗,将一个封建高级官僚家庭生活中融洽的夫妻妾关系及和乐的夫妻、夫妾、妻妾、妾妾间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样的夫妻妾关系和感情也是封建婚姻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反映。清代;唐庆云;夫、妻、妾;联句诗;赠答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03-28

  • 古诗里的冬天
    我带你走进《咏雪联句》去感受一下冬日的雪。“白雪纷纷何所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干枯的树枝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雪。谢安正和他的晚辈们讲诗文,看到屋外纷纷扬扬的大雪,他随口问了一句:“这大雪像什么呢?”他的侄子谢朗回答:“就像撒在空中的盐。”他的侄女谢道韫说:“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的样子更像屋外纷飞的大雪。”谢安听了侄女谢道韫的回答,高兴得大笑起来。感受了《咏雪联句》中的雪,你是不是想看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7年2期2017-02-25

  • 是“冷月葬诗魂”,还是“葬花魂”
    园中秋夜宴的即景联句。这种即景联句诗与那次众钗在芦雪庭的联句一样,都是吟咏现场实情实景的,只不过那次人多,而这次人少,如同黛玉说的:“他们不来,咱们两个人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而且巧得很,两次联句用的都是“十三元”的韵,又都是35韵,70句。这一次,两个人不仅都是现场实情实景的抒发,而且林黛玉还一再要求要紧紧扣住主题,不要游离,不要作汉赋那样虚拟的铺陈和浮夸的排比。当湘云稍一离题远些,来一句敷衍的“轻寒风剪剪”时,立即遭到黛玉的谴责,告诉她“要加紧

    博览群书 2016年11期2016-12-14

  • 重华宫茶宴浅论
    重华宫;茶宴;联句;传承【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1“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圣祖仁皇帝御乾清宫,开升平嘉宴,俯同群臣赋诗,用柏梁体,是为我朝君臣联句数典。厥后间奉举行,设宴或不一其地。遡自高宗纯皇帝乾隆八年癸亥以后,始岁御重华宫行之,后率用正月初吉。”又“茶宴,乾隆中于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大臣之能诗者,曲宴于重华宫。演剧赐茶,仿柏梁制,皆命联句以纪其盛。复当席御制诗二章,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5期2016-11-17

  • 鬼怪趣诗
    谐幽默。二是即席联句类。在这一类小说中,众鬼怪良夜相聚,把酒吟诗,根据一个规定的题目,即席联句,共同吟咏相同的事物或是抒发相似的感情。最有代表性的当推《宣世志·梁璟》。梁璟在商山夜宿时遇到三丈夫,分别为王步兵、萧中郎、诸葛长史。梁璟虽知其为鬼,但仍是与之饮酒联句,成诗两篇,即收入《全唐诗》中的《秋月联句》和《天明联句》。《秋月联句》为:“秋月圆如镜(王步兵),秋风利似刀(萧中郎)。秋云轻比絮(梁璟),秋草细同毛(诸葛长史)。”《天明联句》为:“山树高高影(

    读者欣赏 2016年8期2016-09-28

  • 胡耀邦与战友草地联句
    兴大发,对月做起联句来。张爱萍首先出句:牛羊肉干邀明月。胡耀邦接句:水乡泽国没酒喝。彭雪枫续句:该请老乡杜康来(杜康,河南人,古代善酿酒者。彭也是河南人,故称杜康为老乡),冯文彬则结句道:马瘦路遥没法驮。胡耀邦马上评点冯的联句道:“你是说没法驮酒还是没法驮杜康?”冯文彬辩解道:“见仁见智,你认为没法驮什么就没法驮什么。”胡耀邦打趣说:“那你怎么有法驮牛羊肉干呢?我说‘没酒喝‘,你就说没法驮‘一首诗里有了两个没‘,而且都是在第5个字上。应该改改。”冯文彬说:

    湘潮 2016年8期2016-05-14

  • 魏晋南北朝联句诗初探
    摘 要:联句诗的创作源自于汉武帝时期人各一句的君臣柏梁赋诗,并且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娱乐性的特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普通文人创作的加入,使得联句诗自魏晋南北朝到清代一直传承不辍。关键词:柏梁体;联句;魏晋南北朝作者简介:黄蓉,女,生于1989年7月,河北大名人,河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1联句又称“连句”,是文人间的高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9期2016-05-09

  • 联嵌方位出新意
    所以,乾隆经常用联句来考他,纪晓岚总是每问必答,对得天衣无缝。一次,乾隆逛京城,由纪晓岚陪着。他们路过一座东岳庙,在庙宇的旁边,有个地方戏台班子正在表演《西厢记》。《西厢记》是当时流行的一出名剧,所以观看的人很多。乾隆就借此吟出一联: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联语中,巧妙地嵌入了方位词。“东”“西”“南”“北”四个字,表达了较好的意境。纪晓岚看到了不远处的“春和坊”,便吟出了下联:春和坊卖夏布,秋收冬藏联中嵌入了“春”“夏”“秋”“冬”四字,表示了季节,说明了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6年4期2016-04-14

  • 论唐代茶诗审美情趣与艺术特色
    代杂体茶诗主要有联句和宝塔诗两种,因为它的游戏性质,致使其具有活泼戏谑的特点。联句又称连句,是由两人以上的诗人共同创作出来的一种杂诗形式,主要是在文人雅士聚集宴饮时每人一句或几句组成的诗歌。唐代出现的茶诗联句非常多,主要有涉茶联句和咏茶联句两种。涉茶联句就是以“茶”为主要题材的联句,其代表作主要有皮日休与陆龟蒙的《寂上人院联句》,以及四位诗人联句的《会合联句》。另外一种是以饮茶或茶舍为题的咏茶联句诗,如《渚山春暮,会顾丞茗舍联句》是三位诗人共同创作的,《五

    福建茶叶 2016年12期2016-03-30

  • 联嵌方位出新意
    所以,乾隆经常用联句来考他,纪晓岚总是每问必答,对得天衣无缝。一次,乾隆逛京城,由纪晓岚陪着。他们路过一座东岳庙,在庙宇的旁边,有个地方戏台班子正在表演《西厢记》。《西厢记》是当时流行的一出名剧,所以观看的人很多。乾隆就借此吟出一联: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联语中,巧妙地嵌入了方位词“东”“西”“南”“北”四个字,表达了较好的意境。纪晓岚看到了不远处的“春和坊”,便吟出了下联:春和坊卖夏布,秋收冬藏联中嵌入了“春”“夏”“秋”“冬”四字,表示了季节,说明了行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6年3期2016-03-11

  • 从《红楼梦》联句异文看修订者文学思考
    ·从《红楼梦》联句异文看修订者文学思考·曹明·摘要《红楼梦》中有两首联句(《芦雪广即景联句》《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这两首联句存在大量异文。异文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形讹、音讹、倒文、脱文等造成的异文;另一种是由不合格律诗平仄、对仗要求,或者从“炼字”角度考虑修订诗句而产生的异文。后一类异文,并非由抄手误抄、误认或印刷过程中的排版问题造成,而是包含有修订者的文学思考。他们在修订文本的过程中,遵循力求符合格律诗平仄、对仗要求,讲究选词炼

    明清小说研究 2016年1期2016-02-23

  • 胡耀邦与战友草地联句
    胡耀邦与战友草地联句◎李安葆1935年8月下旬,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中革军委领导下,进入了川西北的茫茫大草原。草地是一片泽国,天气一日数变。入夜天气更加寒冷,红军指战员们在草地里露天宿营,饥寒交迫,冻馁复加。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红军指战员们以高昂的斗志向困难挑战,并用诗歌反映他们不怕困难的乐观心声。红军宿营时,没有帐篷,他们就席地而坐,乐观诙谐地说:“天当被,地当床,暴雨来了当蚊帐。”没有粮食,他们就煮野菜、牛皮充饥。他们歌唱道:“牛皮鞋底六寸长,草地中间好

    湘潮(上半月) 2016年8期2016-01-31

  • 李白联句诗赏析
    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积雪曜阴壑,飞流歕阳崖。(韦权兴)青荧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部,方圆10 余公里,风景清幽,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汉代称之为阳陵山,梁朝时称帻山,唐以前称九子山,太平御览 云:“此山奇秀。高山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安徽通志 舆地志 纪曰:“九子山千仞壁立,唐李白陋其名,以山有九峰为莲花,易名九华。”自李白改名九华

    剑南文学 2015年22期2015-11-24

  • 论韩愈诗歌创作的四个阶段及其风格的嬗变
    ,和孟郊的《远游联句》等。在和孟郊的诗作中,韩愈和孟郊一唱一和,已有争奇斗胜的端倪,赵翼评价此诗曰:“诸联句诗,凡昌黎与东野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相让。”[2]55韩愈的类似诗作还有《答孟郊》《醉留东野》《病中赠张十八》《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赠河阳大夫》《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赠族侄》等等。二是抒怀之作,这类诗歌没有特定写作对象,可以更加自由的抒怀,诗风也更加自由和灵活。这类诗作中,既有比较传统的抒怀诗,如五言诗《知音者诚稀》《龊龊》《从仕》《暮行河堤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01

  • 韩孟联句接受史论*
    范新阳这里的韩孟联句,是指贞元十四年韩愈、孟郊、李翱《远游联句》(40韵),元和初年韩愈、孟郊、张籍、张彻《会合联句》(34韵),韩愈、孟郊《纳凉联句》(42韵),韩愈、孟郊《同宿联句》(17韵),韩愈、孟郊《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30韵),韩愈、孟郊《秋雨联句》(38韵),韩愈、孟郊《城南联句》(153韵),韩愈、孟郊《斗鸡联句》(25韵),韩愈、孟郊《征蜀联句》(44韵),韩愈、孟郊《有所思联句》(4韵),韩愈、孟郊《遣兴联句》(12韵),韩愈、孟郊

    学海 2015年4期2015-02-25

  • 旧年的烛光(外二首)
    年微漾雨水变成联句,咬住了门墙在疼痛的农事中曾祖母分娩,诞下壬辰年一个甲子过去了,家谱中的人在烛光下揭竿而起如果我还年轻,我绝不会眼睁睁地放走这告密的夜晚像放任一排树长出鳞片,在风中越游越远一生——给九十三脚边的花朵在反光让人想起孩子们的撒娇一些未知名的花草、树木和果实,通通都被我称作九十三九十三,它是一段山路平整而笔直,但略带坡度,尽头有大转弯冬天会在那里撞上春天风时暖时寒的,长满了倒刺房池傍晚时起了风。风吹在身上像不同的人在喊我他们都在哪里?雨后的田野

    天津诗人 2014年4期2014-11-14

  • 有趣的拆字联
    童生考到老;这个联句很有趣,运用拆字的方法,将“老”和“考”二字下面弯钩部分进行拆析,讽刺了孟书生是个老童生,没有什么水平。听了钱考官的上联,想到前几天钱考官有收受别人钱财的事,现今又来嘲讽自己,孟书生愤慨至极。他瞪着双眼,大声吟道: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他运用了拆字、复字的方法,把“天”拆成“二”“人”两字;把“大”拆成“一”“人”两字,也是对钱考官贪赃枉法的尖锐讽刺。钱考官听了,似乎觉察到什么,灰溜溜地走了。

    对联 2014年21期2014-11-14

  •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的诗体辨析
    是一首新婚夫妇的联句诗。……诗的对话和联句形式,给后世诗歌影响很大,可尊为联句诗之祖。”[1]150根据程先生的标点及注释,此诗由夫妻间的对话开始,首章“子兴视夜”一句乃是妻子催丈夫起床,“将翱将翔”一句是丈夫对妻子的回答,第二、三章是妻子和丈夫互诉衷肠,整首诗由夫妻二人的对话构成。在程俊英、蒋见元合著的《诗经注析》中,作者对该诗的对话形式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曰:“张尔岐《蒿庵闲话》曰:‘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此诗人凝想点缀之词,若作女子口中语,似觉少味,盖诗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4-11

  • 湖州时期陆羽与文化名流交游考*
    时诗酒唱和、雅集联句,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文人集团。陆羽作为颜真卿和皎然的挚友,在这一文人团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交游相善的人物中,不仅有达官贵人,也有许多僧道散士。事实证明,在唐代中叶的文化名流圈中,陆羽是活跃和有影响的人物。文献资料显示,陆羽一生交游的文化名流圈人物大部分集中在湖州生活时期,人数达上百人之多(不包括陆羽前往湖州以外地区交游唱和的文士,如常州李纵等人)。本文重点考述陆羽在湖州的交游情况。一、文史资料显示的陆羽交游情况陆羽本人的诗作虽大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4-08

  • 苏、梅、欧的韩诗接受及其诗史意义
    体裁上看,苏舜钦联句对韩孟联句的接受,开宋人联句诗之先河。《雪浪斋日记》云:“退之联句,古无此法,自退之斩新开辟。”②张淏《云谷杂记》卷四。虽然言之过当,然而正如方世举所云:“谓联句古无此体,自退之始,殊为孟浪。沈括谓‘虞廷赓歌,汉武柏梁,是唱和联句之所起’可谓究其源流以。自晋贾充与妻李氏始为联句,其后陶、谢诸人,亦偶一为之。何逊集中最多。然文义断续,笔力悬殊,仍为各人之制。又皆寥寥短篇,不及数韵。唐时如颜真卿等,亦有联句,而无足采,故皆不甚传于世,要其体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2013-08-15

  • 试论《瓯北诗话》中对韩愈的评论
    [2](2)关于联句联句是诗人唱和的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诗人在同一唱和吟咏的诗句或章节连属而成,故也称连句。关于联句的创作有几种说法,王伯大认为联句是始于韩愈,“王伯大以为古无此体,实创自昌黎”[1];但沈括认为这是西汉就有的,只是韩愈、孟郊将其发扬,盛行一时,“虞廷《赓歌》,汉武《柏梁》,已肇其端。晋贾充与妻李氏遂有连句。六朝以前谓之‘连句’,见《梁书》及《南史》。至韩、孟极盛行。”[1]赵翼认为联句诗很早就有,只是联句的长篇始于韩愈。“是古来原有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10期2012-08-15

  • 征联欣赏
    2年第3期“诗词联句”欣赏出句:碧水一湾天际来,化为飞瀑响春雷联句:凌空直泻三千尺,欲把诗仙梦唤回(河南·曹文献) 声声激越百花醒,紫燕闻香把画裁(安徽·任家潮) 豪情笑傲晴空色,欲就群峰饮一杯(湖北·蔡守桂) 黔中自有神仙境,到此方知眼界开(香港·张 凡) 崇山峻岭难遮挡,沧海横流亦快哉(广东·冯兆烈) 云藏山色情还雨,风荡溪声去复回(江西·段家良) 晴空万里随云去,奔向汪洋不复回(贵州·方家印)本期征联上联:无用师图联剩山,陆台同喜;(黄公望,富春山居

    文史天地 2012年5期2012-05-26

  • 论齐梁送别诗体式的新变
    府送别诗的创新;联句诗也从宫庭台阁的帝王僚吏附和应酬渗入送别领域,形成了联句送别诗;送别诗称题也与魏晋有了很大的变化,送别意图更加明确。齐梁;送别诗;新变齐梁时期是中国古典送别诗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不但创作送别诗的诗人多,留存送别诗的数量多,而且诗歌体式在魏晋的基础上发生了新变。特别是其中的永明体送别诗,语短情长,清新明丽,为唐代送别诗开辟了道路。兹以魏晋送别诗为参照,排比齐梁送别诗作,探索其体式上的创新点,抛砖引玉,以期裨益于六朝诗歌的体式研究。一、从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4-12

  • 论汉魏六朝的杂体诗
    六首》,主要包括联句、离合、反复、回文、叠韵、双声、风人、四声、县名、药名等十种诗体,加上皮日休在《杂体诗序》里提到的建除、六甲、十二属、卦名、百姓、鸟名、龟兆名、口字咏、两头纤纤、藁砧、五杂组等“皆鄙而不为”的诗体,共21种。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论杂体诗14种,明代谢榛《四溟诗话》概括杂体诗23种,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概括杂体诗19种,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及《瓯北诗话》中概括杂体诗共35种。结合汉魏六朝的创作实际,去重存异,共得杂体诗39种,除去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1-21

  • 温家宝答记者问所引用古诗文之联句
    的古诗文中出现的联句, 进行赏析,以飨同好。今年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巧妙引用的四处古诗文中, 有两处隐含或全现了古联句的风采。第一处,『忧国不谋身』,这是温总理在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提问之关于『可能将于二零一三年卸任,希望为后人留下什么﹁遗产﹂? 』等问题时所引用的半联句。 温总理回答的原文是『我的任期还有两年, 我面临的工作十分繁重。我应该像一个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天,做到﹁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 』此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学阮公体三

    对联 2011年7期2011-11-20

  • 征联欣赏等
    1年第7期“诗词联句”欣赏出句:深山古寺白云多,老树参天挂紫萝联句:一抹残霞香客尽,犹闻花外有僧歌(河北·石炳富) 日暮鸟归斜照里,数声钟磬响岩阿 (湖南·申闺平) 寂寞禅房尘不染,一声钟杵唱弥陀(江苏·张修顺) 明月清风泉水冷,钟声几杵退心魔(山西·田金山) 隐约石磴通谷底,顽僧汲水戏青波(湖南·成纯赞) 眼净尘空无物碍,正心诚意持中和(江西·段家良)本期征联上联:天下为公,义举推翻封建制;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史天地 2011年9期2011-09-27

  • 诗中联句
    角楼》诗,中有两联句自感还可以:八角楼中开眼界;十三层上瞰并州。繁华晋地人来往;独秀唐明景望收。进入八十年代,笔者又赴西安旅游。登大雁塔时,吟出《登大雁塔》,中有:只因玄奘藏经卷;才叫慈恩落巨鸿。游秦岭时,又吟《意外游秦岭》一诗,中有:山中林翠翠;岭上玉峥峥。蝶在花间舞;泉流石上吟。西安之行的第二年,我又去了一趟天津。天津小吃很多,很好吃。在一家小吃馆,我品尝了一种名吃——春饼(荷叶饼)。看到那小店生意兴隆、人来人往、走时还要带走卷好的春饼之情景,有感而发

    对联 2011年21期2011-08-03

  • 睿语溯源
    无涯苦作舟。”这联句指出,以勤苦读书向学,才能登上知识的项峰、学问的深处。因而,多年来此一联句就在校园里张扬,成了许多书生学子的座右铭。那么它出自何人之手呢?原来出自上世纪30年代王芸生之手,发表在《大公报》上。以“山”喻书,言书籍之多:以“海”喻学,言学问之广。西汉扬雄在《法言·学行》中说:“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说百川学海的流动,才到达大海;丘陵学山的静止,就永远达不到山高。这是最早用“学山”“学海”的,不过后来的“书山”“学海”与本来

    作文教学研究 2010年3期2010-08-15

  • 一次特别的长征草地联句
    兴,居然对月做起联句来。张爱萍首先出句:牛羊肉干邀明月。胡耀邦接句:水乡泽国没酒喝。彭雪枫续句:该请老乡杜康来(杜康,河南人,古代善酿酒者。彭雪枫也是河南人,故称杜康为老乡)。冯文彬则结句:马瘦路遥没法驮。胡耀邦心巧嘴快,马上评点冯文彬的联句道:“你说是没驮酒还是没法驮杜康?”冯文彬笑着辩解道:“见仁见智,你认为没法驮什么就没法驮什么。”胡耀邦打趣说:“那你怎么驮牛羊肉干呢?”又说:“我说‘没酒喝,你就说“没法驮”,一首诗里有了两个‘没,而且都是在第五个字

    湘潮 2009年9期2009-10-30

  • “中日汉俳联句接力”展现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
    花开——中日汉俳联句接力》,内容为中日两国的一些政治家、文学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以汉俳联句接力的形式歌咏酬唱,表达了对一个和平与和谐的世界的信念和向往。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本期间,曾以一首汉俳“和风化细雨/樱花吐艳迎朋友/冬去春来早”,表达了那次“融冰之旅”的感想。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诗人辻井乔也即兴以一首俳句酬唱。这两首俳句让在现场采访的NHK编辑汤田美代子感动不已,并使她形成了举行“中日汉俳联句接力”的想法。“汉俳联句接力”要求在唱和中后者必

    文艺报·周五版 2009年27期2009-07-14

  • 试论北宋前期的联句诗创作
    戴路 吴冬明联句诗自古有之,中唐的韩孟联句使这一体裁的创作达到高峰。在北宋仁宗朝,师法韩愈成为诗风的主流。这一时期,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谢绛、苏舜钦兄弟等人先后完成了一些联句诗,描摹细致,场面阔大,不乏奇壮险怪之作。从句式上看,参与联句写作的诗人交替赋诗,循环联缀,注重对仗,达到了相互启发、逞才使气的效果。在内容上,他们极力铺排,对物象的把握较为周全,将激发的兴致转化为开阔的境界。通过联句,诗人们或砥砺名节,或优游自适,取得了与吟诵诗章相同的陶冶效果

    飞天 2009年22期2009-03-15

  • 禅联之中隐谜趣
    丈峰峦色有色皆空联句文词优美、韵味淳浓自不必说,而且巧妙地把佛教的玄妙禅机与大自然美丽景色融会于一体,堪称有声有色、声色俱佳。然而殊不知,佛家恰恰忌的正是一个“色”字,所以下联句末归结为“有色皆空”,这正应了禅语“色即是空”之说。作为一则谜语,我却不自觉地将其上联看成了“谜面”,而且“悟”出其谜底即是(市招):各种音响。当然这已不是普通家电的“音响”之类,而是别解成联句所描述的各种自然界之声,乃至佛教徒念经的“梵吹”之声和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撞钟声了

    知识窗 1999年9期199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