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

  • 打开阅读大门的钥匙
    于求异。在学习《凡卡》一课时,可以紧扣结尾部分,以《爷爷收到信之后》为题想一想:爷爷能否收到信?凡卡的命运是否会改变?爷爷会接凡卡回乡下吗?凡卡以后的日子会幸福吗?这种逆向思维,深化了文章主题:不管爷爷能否收到信,凡卡的悲惨命运都不会改变。在旧俄时代,穷苦人民是没有生路的。阅读中,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让思考与我们同行,让自己的观点、思想与作者的观点、思想碰撞,迸发灵感,获得真知灼见。

    科普童话·学霸日记 2023年4期2023-06-20

  • 契诃夫《凡卡》的文本解读教学
    深入解读。文本《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文章以写信为过程贯穿记叙,通过叙述凡卡偷偷地给爷爷写信,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生活情景,进而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因此《凡卡》作为一篇经典的小说,值得对其深入地的文本解读以及理性的思考和探讨。本文将通过新读新感、教材分析、具体文本解读几部分对《凡卡》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契科夫 凡卡 俄罗斯文学 文本解读教学西方小说类文本的解读与教学涉及对小说的本质特征和阅读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6期2022-06-27

  • 凡卡》中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袁琳《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文中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倾诉自己在鞋匠家当学徒时所遭受的种种折磨,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國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这篇小说曾被选入我国人教版教材。从现代法律角度来看,《凡卡》中涉及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小说中,凡卡没有父母,唯一的亲人就是爷爷,两人曾在乡下相依为命。但三个月前,爷爷把九岁的小凡卡送到城里的鞋匠家当学徒,从此以后凡卡在鞋匠家每天不仅要干好多活儿,还要忍受打骂和挨饿,受尽折磨。凡卡的受教育

    小天使·初中版 2022年4期2022-04-26

  • 凡卡》中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文/袁 琳《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文中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倾诉自己在鞋匠家当学徒时所遭受的种种折磨,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这篇小说曾被选入我国人教版(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从现代法律角度来看,《凡卡》中涉及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小说中,凡卡没有父母,唯一的亲人就是爷爷,两人曾在乡下相依为命。但三个月前,爷爷把九岁的小凡卡送到城里的鞋匠家当学徒,从此以后凡卡在鞋匠家每天不仅要干好多活儿,还要忍受打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1年6期2021-09-09

  • 凡卡》教案
    认识“契科夫”“凡卡”1.同学们,我们一起认识一个人【出示契科夫的图】,瞧,他是谁?契科夫!他是俄国人,世界级的大作家语言大师,大腕儿!他仅仅活了——(44岁)。在他短暂44岁的一生中创作了700多部的短篇小说,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过:【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他总是说得很简单,说得很含蓄,却总让你在事实中自己去思考,去品味!2.《凡卡》这篇课文就节选自他的同名短篇小说,你看,这题目?几个字?两个字,简单吗?读过,预习过,有思考吗?什么样的凡卡。(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3期2021-08-11

  • 凡卡》续写
    肖博阳凡卡偷偷地把这封宝贵的信件小心翼翼地放进了邮筒,又偷偷地回到了鞋匠的家,躺在床上,怀着美好的希望入睡了。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鞋匠回来了,一开家门,就听到了“小老板”的哭声,鞋匠心里的怒火马上就升腾起来了。怎么,凡卡那小崽子没摇摇篮?找死,看我怎么收拾你!老板隨手抄起半块砖头,二话不说就破门而入,一进去就大吼:“小兔崽子,看我今天不打死你!”“啪”,一记砖头响亮地打在了凡卡的头上,“啊——”凡卡的头被砸得冒出了鲜血,随即也晕了过去。只是,凡卡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1年12期2021-07-21

  • 吞吐抑扬,无处不郁
    顿挫”的典范。《凡卡》笔调忧伤,无处不郁,“百步九折”,吞吐抑扬,却又自然天成,是契诃夫“沉郁顿挫”最具代表性的篇目。关键词:沉郁 顿挫 契诃夫 《凡卡》不少读者以为“沉郁顿挫”是杜甫的“专利”,认为只有杜诗最具“沉郁顿挫”的特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清代陈廷焯论周邦彦的词,说它“沉郁顿挫中别饶蕴味”。一些学者论辛弃疾的词、顾炎武的诗,也说“沉郁顿挫”是其作品的重要风格。什么是“沉郁”?罗宗强先生认为是“一种深沉的忧思”,傅庚生先生认为是“风格的沉着善感”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1期2021-02-08

  • 凡卡》教案
    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及对黑暗制度的痛恨。教学流程:课前交流: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大家来聊一聊,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现在多大了?(3人)看来,大家差不多都在十一、二岁的年龄,仔细想想的话,大家的童年生活快要结束了,回忆一下自己走过的这十一、二年,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你的童年呢?……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美好的回忆,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大家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2020-10-26

  • 怎样运用插叙
    点或中心。例如《凡卡》一文,主要是写凡卡的苦难生活,在文章的中间有两处插叙:一是他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给人守夜的情形,体现凡卡的爷爷也不能带他摆脱苦难;二是凡卡过去跟爷爷砍圣诞树的快乐情景,衬托出凡卡在现实生活的痛苦。两处都是为突出文章的重点“凡卡过着苦难生活”而服务。三、多处插叙。这种方法中,将过去零散的人物、事件取来运用。插叙的次数多,内容也多,但是内容不是孤立的,也都是为了突出文章的重点或中心服务的。例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就多处使用插叙的例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0年24期2020-07-14

  • 把剧本带入课堂 让孩子学中感悟
    柴的小女孩》和《凡卡》从中体会主要人物的悲惨命运,从中激发出自己的同情心,揭露了当时的悲惨社会。《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不同的人物命运最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这两篇课文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读,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能读出小女孩的可怜,凡卡的悲惨生活,在五年级学过《半截蜡烛》这个剧本的基础上,我和孩子商量,自己寫剧本,孩子们惊讶了,沸腾了。学生们组成小组开始讨论,开始是云里雾里,摸不到一点头绪。可是孩子们还是很努力,在小组中积极提出问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4期2020-03-08

  • 长文短教的阅读教学实践
    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就是一篇篇幅较长、生字繁多、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深研教材,厘清文章脉络,依据学情拟定教学目标,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对确定的重点教学内容,围绕目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精读细析,进行言语运用训练。深入研读,厘清教材《凡卡》一课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来说在读中可以感悟;但表达内容和形式是难点,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复杂,不易理解。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以写信前、写信、寄信来叙述。在写信时又运用插叙的手法回忆了爷爷守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9期2019-11-03

  • 读《凡卡》有感
    中心小学 余世芬凡卡无法忍受,写信给爷爷,告诉爷爷自己的学徒生活多么悲惨,哀求爷爷带他回家。读到文章最后,我知道深深地同情凡卡,更为凡卡连回到乡下爷爷那这个小小的愿望不能实现而悲哀。读完这篇课文后,我不仅同情凡卡,也非常痛恨那个鞋店老板,痛恨那个黑暗的沙俄时代。我所生活的时代这个社会让我想象不到沙俄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如此的黑暗。因此,每当想起凡卡的悲惨生活,我才感受到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也为自己以前不懂得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而羞愧。记得有一次吃午

    小学时代 2019年3期2019-10-31

  • 比较阅读在小学主题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地摊开了稿纸。《凡卡》是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于1886年写下的短篇小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深受剥削之苦, 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 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沙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综上所述,安徒生和契诃夫都处在特殊历史时期, 他们的童年都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文中他们都强烈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以及对以卖火柴的小女孩及凡卡为代表的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2019-10-21

  • 凡卡
    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2、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插叙、对比、反衬、暗示等写作手法,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凡卡痛苦的心境,领会文中采用的写作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大意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凡卡》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理解课文内容1、你觉得凡卡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悲惨)2、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3、那我们先去看看8、15自然段,看看

    锦绣·下旬刊 2019年5期2019-09-10

  • 我的“文本解读观”形成历程
    公开课,课题叫《凡卡》。这是一篇经典老课文,之前也上过多次,从未出现任何问题。然而,这一堂课却让我冒了一身冷汗,从此也开启了我的 “文本解读”之旅……我被学生的提问难住了当时是校内的一堂公开课,我选择了《凡卡》这一课。《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条理结构很清晰。在我看来,应该属于比较“好上”的一篇课文。一切按照我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在之前课堂上从未有过的事情发生了,一位学生从书中的文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卡的爷爷过着很好的生活,乡下的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4期2019-09-10

  • “比”中知情浓
    赵薇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啊!冻了的山林喳喳地响,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笑一会儿……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的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爷爷把砍下来的树拖回老爷家里,大家就动手打扮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9年16期2019-06-20

  • 小学语文西方小说文本理解解读 ——以《凡卡》为例
    364100)《凡卡》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课文内容,其题材选择具有独特性,是俄国作家契科夫在1886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文章的独特性在于它采用了书信记叙过程,回忆了凡卡与爷爷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师也希望借助这一书信世界搭建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西方小说文本理解世界,将凡卡的悲惨世界展现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将文章选材、作家作品创作背景、文章故事情节与学生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加深对这一西方小说文本的深入理解解读。一、小学语文西方小说文本与

    魅力中国 2019年46期2019-01-13

  • 凡卡》读后感
    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课文讲述了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凡卡,被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里去当学徒。在圣诞节前夜,他给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写了一封信。信中讲述了自己当学徒的悲惨生活,他每天挨打、挨饿、没法睡,希望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感到很沉重,也感受良多。我想:无论是谁遭受如此磨难,都会同样选择逃离。如果是我,也会这样选择。凡卡的生活真是太悲惨,太痛苦了!他只不过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就得用他弱小的身子去承受那原本不该承受的生活重担——做学徒,去

    小学时代 2019年3期2019-01-11

  • 小练笔——简单高效的语言训练方式
    空。例如,学完《凡卡》一文后,学生的心情是沉重的,对凡卡所处的黑暗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凡卡也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读到课文的最后,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写凡卡的命运以梦来结尾?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学生说梦的美丽来暗示结局的悲惨,有的说凡卡的幸福只能在梦中可以获得,有的说梦越是甜蜜,就反衬出现实越苦涩。总之,学生的情感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激发。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老师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凡卡在熟睡中做着甜蜜的梦,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醒来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2018-09-30

  • 运用多元化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凡卡》时,老师应在学生阅读之前就教给学生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理解书信内容,体会书信内涵。第一次阅读,注重求异,通过阅读课文三至十五自然段,找到凡卡前后生活的不同之处:生活在乡下的凡卡是自由和快乐的;做学徒期间的凡卡是孤独与可怜的,凡卡悲惨的命运激发了学生对凡卡的同情之心。此时老师要趁热打铁,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化:生活在乡下的凡卡是真正的快乐吗?由此指导学生第二次阅读,意在求同,让学生思考在乡下生活和学徒期间的共同点。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7期2018-08-24

  • 凡卡》教案(第1课时)
    来学习第十五课《凡卡》,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作者是谁呢?指名读,指导“契”的读音。请同学们在本上写出他的名字,指一名同学板演。提示学生要记住名字的写法。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老师也搜集了,大屏幕出示,自己读读。读后你知道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吗?能用其中的一个词概括一下吗?学生概括:简洁、幽默。3.他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呢?大屏幕出示写作背景,自己读读。小说源于生活。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2018-05-14

  • 最揪心的信封
    周宏凡卡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成四折,装进一个信封里,那个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的。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 爷爷收”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前一天晚上他问过肉店的伙计,伙计告诉他,信应该丢在邮筒里,从那儿用邮车分送到各地去。邮车上还套着三匹马,响着铃铛,坐着醉醺醺的邮差。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宝贵的信塞了进去。(节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8年7期2018-03-15

  • 凡卡》教案(第1课时)
    来学习第十五课《凡卡》,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作者是谁呢?指名读,指导“契”的读音。请同学们在本上写出他的名字,指一名同学板演。提示学生要记住名字的写法。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老师也搜集了,大屏幕出示,自己读读。读后你知道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吗?能用其中的一个词概括一下吗?学生概括:简洁、幽默。3.他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呢?大屏幕出示写作背景,自己读读。小说源于生活。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9期2018-03-03

  • 情感起伏以乐衬苦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
    万和兵《凡卡》是人教版六下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作者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的方式,来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文章采用插叙的手法,运用了反衬、暗示等表达方式,让读者心情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起起伏伏。教学中,我紧扣“情感起伏”这一主线,引导学生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苦”,感受乡村生活的“乐”,期待爷爷接他的“喜”,明白希望破灭的“悲”,与孩子们一起在“苦、乐、悲、喜”中感悟、体验情感的一波三折。在这种对比、起伏的情感冲突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4期2018-02-26

  • 小练笔 ——简单高效的语言训练方式
    空。例如,学完《凡卡》一文后,学生的心情是沉重的,对凡卡所处的黑暗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凡卡也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读到课文的最后,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写凡卡的命运以梦来结尾?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学生说梦的美丽来暗示结局的悲惨,有的说凡卡的幸福只能在梦中可以获得,有的说梦越是甜蜜,就反衬出现实越苦涩。总之,学生的情感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激发。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老师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凡卡在熟睡中做着甜蜜的梦,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醒来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8年7期2018-01-28

  • 凡卡》读写训练案例分析
    过引导学生探讨《凡卡》一文中作者运用反衬、对比、暗示的写作方法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引导学生将反衬、对比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使习作更生动、形象、感人。关键词:探讨 练笔 案例分析师:同学们,凡卡悲惨的命运为什么让我们产生情感共鸣呢?下面我们通过探讨,体会文章别样的写法。出示探讨一:删去文中凡卡回忆爷爷守夜和砍圣诞树可以吗?为什么?(生浏览两处描写,同桌讨论 。)师:同学们,刚才讨论相当激烈,下面谈谈自己的观点吧。生1:我认为不可以删掉,因为这是凡卡内心最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8期2018-01-27

  • 凡卡》教案设计
    .通过这节课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内心世界。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且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解读课文来进一步来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凡卡内心地向往,从中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教学难点:着重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的具体过程:一、激情导入,走进文本以生活化导入新课,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6期2018-01-27

  • 细节
    诃夫的短篇小说《凡卡》:做学徒的小男主人公辛辛苦苦地给爷爷写了一封信,但信封上面没有爷爷的地址,只写了一行“乡下爺爷收”。曹文轩说,这个故事常让他想起自己的奶奶:“我奶奶一辈子都没有走到过五公里以外的地方,她觉得全世界就两个地方:一个是脚下的土地,一个是外出求学的孙子所去的地方。”凡卡眼中的世界也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他学习的皮匠店,一个是他和爷爷生活的地方。他以为写“乡下爷爷收”,爷爷就一定可以收到。“这个细节才是整篇小说的魂,也是最让人难过的地方。”曹文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7年32期2018-01-05

  • 凡卡》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契诃夫”,初识“凡卡”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人,猜猜他是谁?(课件出示作家契诃夫的画像)生:契诃夫。师:是的。他就是契诃夫,世界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700多部短篇小说,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课文《凡卡》节选自他的同名短篇小说。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姊妹”,而人们在评价他的作品时说“情节是那样的简单,但却令人震撼;表达是那样的简单,但却那样震撼而传神”。师:看题目,你觉得简单吗?生:简单,题目只有两个字。【评析】执教老师紧扣“简”字,从介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9期2017-12-05

  • 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例
    黑暗的社会环境下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对比的表达效果,领悟文章的主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紧抓重点段落和语句,学会赏析主人公的悲惨,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教学难点:理解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及其效果。六、设计特点本教学设计在重在突出多媒体技术应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主、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结合丰富多彩的图片、瑰丽动听的音乐、好看唯美的视频调动多种感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8期2017-10-21

  • 巧练,冲破重负重围的突破口
    要害。笔者在讲《凡卡》一课时,则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年幼而又无法忍受劳作之苦的凡卡,在绝望中向爷爷发出了求救信,信上这样写道:‘乡下爷爷收。请问:凡卡爷爷能否收到这封信?为什么?”这一问问得精彩。它既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叉重温了旧知识,可谓一箭双雕。众所周知,减负必须减量,减量必须保质。要正确处理量和质的关系,就必须做到量质的和谐统一。这就要对精练的含义作进一步的科学界定。诚然,精练不等于“滥”练,但精练不等于少练,而是指要练得精彩,練得有实效,

    开心素质教育 2017年5期2017-08-17

  • 少一点无效提问
    字的目的。请看《凡卡》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凡卡告诉爷爷昨天晚上挨了一顿打,原因是什么呢?生:因为凡卡给老板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很生气,所以就打他了。师:老板是怎么打的呢?(学生纷纷要求发言)生:老板揪着他的头发,把他拖到院子里,拿皮帶揍了他一顿。师:这个礼拜凡卡又挨了一顿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生:老板娘叫他收拾一条青鱼,他从尾巴上弄起,老板娘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他的脸。生:一次,伙计们捉弄凡卡,他们打发凡卡上酒店去打酒,叫他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4期2017-06-12

  • 信纸
    莹莹疑惑地想着。凡卡回到家后,莹莹打开书包看了看作业,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今天班主任老师因为纪律问题,罚她们把课文《凡卡》抄三遍。这么多字,什么时候才能抄完啊……莹莹郁闷地从书包中拿出语文课本,却不小心把那种淡蓝色的信纸带了出来。闻着信纸上淡淡的薄荷清香,莹莹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于是她从包装袋里拿出一张信纸,开始抄起课文来。“……‘亲爱的爷爷康斯坦丁·玛卡里奇,他写道,‘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愉快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文学少年(绘本版) 2017年9期2017-05-30

  • 语文课如何造境悟情
    典教学案例——《凡卡》,再次品味其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探讨语文课究竟该如何带领学生造境悟情。一、彭才华名课《凡卡》案例简述及评析1.《凡卡》案例简述(教学实录详细过程略)①图片导入彭才华的《凡卡》教学是以两张图片导入课堂。一张是契诃夫的照片,陌生的照片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学生却意会到了,这是本文的作者;另一张是课文主人公凡卡的图片,学生通过预习,较为熟悉。契诃夫的照片,既是引起学生注意,又为简要介绍作者提供契机;凡卡的图片,既是为了点明课文主人公,又是为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2期2017-03-28

  • 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例 ——《凡卡》教学设计
    黑暗的社会环境下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对比的表达效果,领悟文章的主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紧抓重点段落和语句,学会赏析主人公的悲惨,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教学难点:理解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及其效果。六、设计特点本教学设计在重在突出多媒体技术应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主、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结合丰富多彩的图片、瑰丽动听的音乐、好看唯美的视频调动多种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3期2017-03-09

  • 少一点无效提问
    字的目的。请看《凡卡》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凡卡告诉爷爷昨天晚上挨了一顿打,原因是什么呢?生:因为凡卡给老板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很生气,所以就打他了。师:老板是怎么打的呢?(学生纷纷要求发言)生:老板揪着他的头发,把他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他一顿。师:这个礼拜凡卡又挨了一顿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生:老板娘叫他收拾一条青鱼,他从尾巴上弄起,老板娘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他的脸。生:一次,伙计们捉弄凡卡,他们打发凡卡上酒店去打酒,叫他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7年10期2017-02-25

  •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范新生《凡卡》写于1886年,是契科夫早期的作品。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学习完课文后,我让学生续写《凡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为凡卡设计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有的写凡卡捡到一张彩票,中了大奖,从此过上了富人的生活;有的写凡卡遇到好心人,把他送回了乡下和爷爷团聚;甚至一个学生写凡卡得到地下党员的解救,成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我对故事的结局进行统计,以大团圆作为结局的有23人,占6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8期2017-02-15

  • 语文课如何造境悟情 ——以彭才华《凡卡》教学为例
    ——以彭才华《凡卡》教学为例黄盼盼 晓棣于漪曾说,教师应该“把握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传之以情,并善于以情激情,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学得感动,学有难忘的收益”。①本文通过研究彭才华老师的经典教学案例——《凡卡》,再次品味其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探讨语文课究竟该如何带领学生造境悟情。一、彭才华名课《凡卡》案例简述及评析1.《凡卡》案例简述(教学实录详细过程略)①图片导入彭才华的《凡卡》教学是以两张图片导入课堂。一张是契诃夫的照片,陌生的照

    中学语文 2017年4期2017-01-29

  • 凡卡》艺术特色解读
    晓婷 吕沙东《凡卡》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因其风格独特,构思巧妙,语言精妙,意义深刻被人教版、北师大版、语文S版、鲁教版、长春版等众多版本小学语文教材收录。因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在课文增删多次的情况下,长期被保留。本文对该课文进行艺术特色方面的解读,并进行教学设计,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启发。一、独特三维立体叙事《凡卡》的叙事方法与众不同,不是单纯地运用小说常用的作者叙述,而是书信体、作者叙述、插叙有机结合叙事,三者之间彼此关联。书信体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11期2016-05-30

  • “点面结合”教长文
    的感染。比如,《凡卡》一文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写信、回忆、侧面烘托三条线索相交织,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构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这就必须化难为易,围绕文章三大板块设计问题。首先,我将第一板块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凡卡写信的内容”。“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哪一点最让你感动?”这是抓住学生情感的一次延伸,所以不难得出共识:向爷爷诉说悲惨学徒生活一段。接着让学生进行精读细读:“凡卡受了哪些罪?”“凡卡的叙述使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幕幕怎样的画面?”这些问题提出的目的之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1期2016-05-30

  •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维的火花。例如《凡卡》一文,大家都知道凡卡的爷爷收不到这封信,凡卡的命运是不会改变的。我打破定势,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爷爷收到了信,凡卡的命运会改变吗?大部分同学认为凡卡的命运会改变,只有少数同学认为凡卡的命运不会改变。我就让学生通过读书,自已给凡卡设计命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一场辨论赛。正方认为凡卡的命运会改变的,理由是凡卡回到乡下会干活,如擦皮鞋、放羊;凡卡自己可以养活自己,比如去山林打猎、去河里钓鱼,等爷爷老了干不动活了他甚至可以做爷爷的接班人;

    散文百家 2015年8期2015-08-13

  • 写读后感要在“感”字下功夫
    键词】读后感 《凡卡》 教学【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0070-02一、教学简析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课文《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名作,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一个由农村到城市做学徒的九岁儿童凡卡的悲惨遭遇。课文中的“吃不饱”“做苦工”“挨毒打”“住过道”等关键情节,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学生难以理解。此外,学生对原文内涵领悟不深刻,不会联系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来写,即读后不会感、无感难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5期2015-06-12

  • 新课标下《凡卡》课堂教学之我见
    分四个方面,就《凡卡》这一课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授之于渔,让语文课堂富有创新活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那么,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呢?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对此进行了求异思维的尝试。教学《凡卡》时,我先设置话题: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悲惨的,你能从哪些方面看出来?学生开动脑筋、发展求异思维得出下列结论:凡卡小小年纪就来当学徒,还要遭到老板的虐待和伙伴们的欺侮;圣诞节前夜,凡卡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祷告,他却不能去;莫斯科是美好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2015-05-30

  • 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省略号的应用
    力。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可以对其中的十二处省略号进行想象。如,“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有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了……”从句末的那个省略号,可以想象出凡卡寄信的急切心情和美好憧憬——他只想早日回到爷爷身边!这个省略号看似可以给凡卡带来无限的希望,但是,凡卡能回到爷爷身边吗?留给凡卡的,只能是无尽的、无奈的、酸楚的虚幻,同时,留给读者的更是无尽的、无奈的、酸楚的思考。又如,“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脚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51期2015-05-30

  • 习本课堂三步曲——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一课为例
    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一课为例□深圳市罗湖区东昌小学邹国梁以习为本的课堂包括课前习、课中习、课后习三个部分。课前习为课中习服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按学生需求设计课中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课中研习中理解和内化知识、习得能力,并逐渐养成习惯;课后习是课堂延习,是学生学以致用、综合实践的过程。在习本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贯彻这种理念并不断尝试付之行动。下面将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一课为例,尝试阐述习本课堂的三步曲。一、课前预习—

    新教育 2015年24期2015-02-26

  • 思索
    于求异。比如学《凡卡》一课,可以紧扣结尾部分,以《爷爷收到信之后》为题想一想:爷爷收到信后,凡卡的命运是否会改变,爷爷会接凡卡回乡下吗,凡卡以后的日子会幸福吗?这种逆向思维,深化了文章主题:不管爷爷能否收到信,凡卡的悲惨命运不会改变,在旧俄时代穷苦人民是没有生路的。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阅读中,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让思考与我们同行,让自己的观点、思想与作者的观点、思想碰撞,迸发灵感,获得真知灼见。endprint

    小学生·新读写 2014年3期2014-03-20

  • 名师课堂为何精彩
    名作家契诃夫的《凡卡》,阮美好老师讲授的课文是肖复兴的《花边饺子里的爱》。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之后,我们整个语文科组都发出感叹:“听名师的课,与其说是在听课,不如说是在欣赏、享受。”感叹之余,大家都深感疑惑:为什么同是一线教师,我们同名师的差距那么大呢?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我们的文化底蕴浅薄。对于这个结论,我产生了怀疑:原因仅仅是文化底蕴的差距吗?我静思良久得出的结论是:NO!他们的课堂如此精彩,他们的课堂如此具有魅力,他们的课堂如此高效,我认为关乎多多。关乎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2期2014-03-04

  • 有效追问 突破难点
    生的写作能力。《凡卡》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深入文本,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是教学的重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效果是教学的难点。教师的追问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追问中有所思索,有所发现,主动建构起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从而感悟作者运用这些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下面我以《凡卡》的教学为例,聚焦三个教学片段,谈谈如何运用有效追问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一、在反复处追问言为心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3期2014-02-19

  • 以阅读《凡卡》为例试论自主互动教学模式
    。下面谨以阅读《凡卡》为例谈谈如何构建自主互动教学模式。1 阅读内容自主阅读内容自主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去传统课程强化大纲的统一指导,注重教材内容的统一性和必学内容的权威性,避免传统的“我教什么,你才学什么”的教材主体观和教师主体观,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好奇心及学习欲望,促使每个学生都有可学,都有所学,都有所获。因此,使阅读内容自主化,能使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和问题来学习,能解决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能使人人都投入学习情境

    考试·教研版 2013年2期2013-04-25

  • 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强化课堂张力
    题的设计。现以《凡卡》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问题设计。一、探究课文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自觉主动地学习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必须摸清课文的价值取向。教师不能用教参的解读代替自己的解读,也不能以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理解。同一篇课文对不同地域的孩子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确定课文的价值取向。《凡卡》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

    教育艺术 2012年10期2012-12-01

  • 克隆快乐
    聂巧鸿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刻意设计并且营造一种十分悲怆的气氛,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旧俄国社会穷苦孩子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沙皇黑暗统治的痛恨。在课尾时,我满怀伤感地对学生讲述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写成的这封信,却是一封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可九岁的凡卡哪里知道这些呀!他依然编织着自己最美丽的梦。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我从孩子们脸上凝重的表情

    阅读 2012年1期2012-09-22

  • 长文短教 提高效率
    王伟《凡卡》是一篇文质兼美、感情真挚的文章,相信每个人读了都会为之动容,替弱小无依的凡卡将来的命运担忧!这是一篇很长的文章,有21个自然段,且是一篇时代背景距学生挺远的外国小说。在有限的40分钟内该如何把握教材?要上出新意,上出特色,就得找准突破口,实现语文课的真实、朴实,教出语文的美感来。我寻思着,反复读教材,查资料,努力地把长课文变短,努力让文本走进自己的内心深处,深深地感动自己,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我以“先学后教”的理念为支撑,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

    读写算 2011年34期2011-09-05

  •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什么事?2.介绍凡卡。3.自由读文中信的内容。看看凡卡告诉了爷爷一些什么事,哪件事最能体现他的悲惨命运,让人感受最深。二、体验凡卡生活之“惨”1.指导朗读第八段。A.学习挨打的句子。①画出凡卡挨打的动词。抓住动词进行朗读。②摸拟动作,感受凡卡的痛,再读。③联系实际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有加,与凡卡对比,再读。B.学习挨饿的句子。①抓住“简直没有”“一点儿”朗读,突出食物的少。②联系生活,再读,感受凡卡的可怜。C.学习挨困的句子。【设计意图】抓住句子中最能体现老板

    江西教育C 2009年9期2009-12-21

  • 老师,不老
    生涯添活力。如《凡卡》一文,我手捧书思忖:这次又要从哪个角度剖析这篇文章的“保留节目”呢?怎样才能让文中这个与我们距离太过遥远的小男孩“凡卡”和学生贴近,让学生真正理解“凡卡”的痛苦与那个时代的黑暗?在通读几遍课文后,从“凡卡”写给爷爷的信中,我找到了思路。“同学们,读了凡卡写给爷爷的信,你受到了什么触动?想不想给凡卡当律师,为他写一纸状纸,将阿里亚希涅的罪证一一罗列,为凡卡讨回公道?”在课堂上我为他们布置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作业。每位学生的脸上写满兴奋,立刻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09年8期2009-10-09

  • 凡卡的信寄出去之后
    亮契诃夫的小说《凡卡》记叙了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在信中,凡卡向爷爷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悲惨遭遇,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并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时的生活情景。最后,凡卡没有把收信人的地址、名字写清楚就把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他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一)凡卡做着香甜的梦,你瞧他的嘴角还挂着浅浅的微笑呢!突然,一道鞭影狠狠地抽在凡卡身上。“啪!啪啪!……”原来是老板的小崽子哭了,哭声把老板吵醒了。气冲冲

    小星星·作文100分 2009年7期2009-09-16

  • 长文何以短教
    柴的小女孩》、《凡卡》等5篇长文。这些长文,要不要“短”教?怎么“短”教?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长文往往信息量大,占用课时多,一般的课文只能用两课时教完,如果不“短”教,怕时间不足,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所以,长文短教要用“片言居要”“要言不烦”作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切忌面面俱到;另一种人认为一些长文要么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要么是文学精品,作者都是运用语言文字的高手,极少出现冗繁闲杂的败笔。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化掉这些“大部头”是很难的,所以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7期2009-09-10

  • 欢呼与叹息
    。那节课上的是《凡卡》,围绕着“从哪些地方你可以体会到凡卡生活得很悲惨?”学生们讨论得十分热烈,对于书中略写的挨打挨冻挨饿的细节,学生们发挥了充分的想象:老板娘把凡卡吊起来,用鞭子抽,凡卡悲惨地叫着,脸上身上都是伤,眼睛里会喷出仇恨的烈火;凡卡夜晚蜷缩在墙角,没有被子盖,冻得脸和嘴唇都紫了,老鼠从他身上跑过去,他吓得更睡不着了……文章最后的结尾是凡卡把信投进了信箱,能收到信吗?我让学生展开讨论,一部分认为不能,约占三分之二,原因很多:没地址,收不到;爷爷老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09年3期2009-04-29

  • 凡卡》中的感叹号与省略号
    学语文第十二册《凡卡》这篇文章的感叹号与省略号值得让人探究。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们从感叹号和省略号想开去,从标点符号中去感受凡卡命运的悲凉,体会他未来生活的迷茫,进而感悟到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悲惨的命运。一、绝望的感叹号凡卡的信读了让人心酸,让人心如刀割。如第八、十、十五自然段中凡卡写到:1、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2、亲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4期2009-04-27

  •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
    暗社会的憎恨,对凡卡悲惨命运的同情,我在本课第八自然段的教学时运用了“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其整理与同行共享。(学生初读了第八自然段,探究挨打部分的语言训练)一、搜索动词,走近画面1师:请同学们一字一句地读凡卡挨打部分。读着读着,你觉得哪几个字特别刺眼,特别令你心痛的,就做上记号,并在旁边写出自己内心的话。2全班交流,并结合理解相关动词的意思。二、扫描动词,走进画面课件出示:揪拖揍捞戳(同时,马斯涅小提琴曲《沉思》响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9年2期200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