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罪

  • 现在纽约街头,2006年以来最危险
    了近17.3万起重罪案件,较前年激增20.4%,达到2006年有公开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从重罪案件分类来看,去年纽约市谋杀案数量有所下降,但其他类型的重罪案件均出现上升,除谋杀之外的重罪数量增幅达到22.4%。自今年年初以来,纽约市重罪高发的趋势也一直在延续。今年1月,纽约市7种重罪报案率同比上升4.1%。《纽约邮报》认为,上述数字说明纽约街头正变得越来越不安全。纽约市居民也表示,自己的城市正因犯罪问题而变得越来越凶险。一名年近六旬的保安说:“我在这里住了

    环球时报 2023-02-152023-02-15

  • 美国重罪谋杀规则的限制性措施评析* ——以People v. Howard案为视角
    重伤害意图不同,重罪谋杀规则对死亡结果没有主观犯意的明确规定,如果行为人在实施或试图实施重罪的过程中,导致他人死亡,就构成谋杀罪。[1]Guyora Binder,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Felony Murder Rules, 57 Stan. L. Rev. 59 (2004).而美国刑法中重罪数量众多,这使得大量因疏忽或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都要以谋杀罪论处,刑罚存在一定的严苛性。同时,该规则也遭到认为其缺乏主观可责性的指责。为

    中国检察官 2022年16期2023-01-10

  • 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度逐步规范开展,重罪案件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探索的深水区,是进一步推进制度完善、发挥效能的关键点。根据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5条以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1条的规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于所有刑事案件,不受适用罪名和可能判处刑罚的限制。但是关于认罪认罚从宽的相关制度和规则的设计还是延续了速裁程序试点以来的构建思路,并未有效识别重罪案件认罪

    中国检察官 2022年1期2023-01-08

  • 轻微犯罪的比较考察与科学界定
    法那样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与违警罪,因此,轻微犯罪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轻微犯罪是依据犯罪严重程度对犯罪进行的纵向分类,对其界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存在诸多观点。界定轻微犯罪的范围,对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科学立法、合理配置司法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轻微犯罪界定之现状(一)学理观点之争犯罪由轻微犯罪(包括轻罪和微罪)和重罪组成。界定轻微犯罪,本质上是确定轻微犯罪与重罪的区分标准。在理论上,关于二者的区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刑期说。以刑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3

  • 重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中法律帮助权之实现 ——如何保障值班律师为被追诉人提供有效法律帮助
    助必不可少。二、重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中值班律师有限参与的现状(一)重罪案件的范围界定重罪,顾名思义,就是重大罪行。《刑法》规定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八种重大犯罪行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此八种重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从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犯罪行为恶劣程度区分轻罪和重罪,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和现实意义。此外,科以刑罚的轻重也能反映出犯罪行为的恶劣程度、社会危害大小和犯罪行为人危险性的大小,以可

    法制博览 2022年11期2022-11-23

  • 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析*
    设计之初并未区分重罪与轻罪案件在适用时的不同,忽略了重罪案件在律师参与、控辩协商、证据制度、量刑建议等方面的特殊性,导致重罪案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低、适用范围较窄、检察官和被追诉人主动适用动力不足等情况。目前我国刑法并未明确何为轻罪、何为重罪,且学术界及实务界对于重罪、轻罪的划分也尚未达成一致意见。[1]有以形式标准中的宣告刑区分轻罪与重罪;有以实质标准中的犯罪性质作为轻罪与重罪界分的标准;有学者认为对轻、重罪的划分应当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中国检察官 2022年17期2022-11-22

  • 法国拟驱逐犯重罪的外国人
    任何在法国犯了严重罪行的外国人,且不再受年龄等条件的限制。“我们希望驱逐任何被司法认定为犯有重罪的外国人,无论他们荏我们的国土上拥有怎样的豳-份和地位,也无论他们的肤色、宗教和国籍。”依照法国现行的法律,驱逐外国人要符合一些条件。譬如,如果犯罪者是13岁之前移民至I法国的,就不能驱逐。《解放报》认为这是法国政策的“又一次右转”」达尔马宁的表述就是总统马克龙的要求,未来也将被写入内政部指导和规划方案。不过,法国执政党想要推动这个新的法案,对驱逐“犯重罪的外国

    环球时报 2022-07-112022-07-11

  • 重罪案件法律援助辩护准入制度研究 ——以《法律援助法》的实施为背景
    在立法层面明确了重罪案件法律援助辩护人员的资质问题,提高了参与无期徒刑、死刑、死刑复核三类案件法律援助辩护的准入门槛。重罪案件法律援助辩护准入制度建设,不仅关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也关乎国家司法资源分配、法律援助定位等问题。尽管《法律援助法》搭建起重罪案件法律援助辩护准入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内容仍较为粗疏,难以实现律师资质与案件严重程度的相匹配的制度功能。制度的发展需要理论先行。因此,有必要依循应何、为何、何为之逻辑径路,对重罪案件法律援助辩护准入制

    宜宾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2022-03-02

  • 重罪协商的困境与路径探索
    刑、普通案件,对重罪案件采取这一制度的情况并不理想。这也表明我国重罪协商的发展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制约。基于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深入探讨重罪协商获得从宽效果、破除操作障碍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取胜的重要一步。一、重罪的界定重罪与轻罪的划分对于实体和程序有着重大意义,在刑法立法例上两者的划分最早源于《法国刑法典》,但我国刑事立法并未对重罪的概念和范畴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对一个罪之轻重的描述也是五花八门。纵观世界各国立法,即便划分层次、划分方法和具体界限的规定

    法制与经济 2021年10期2021-12-06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重罪案件中适用问题研究
    司法实践中,对于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程序,各试点地区的司法机关在启动上有着更为严格的把控。相关数据表明,试点地区适用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程序主要集中在轻微刑事案件中,而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占比不到10%。[1]1187在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全面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就是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因此,应在重罪案件中加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从价值实现、值班律师的转化等方面切实落实。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价值1.契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现代交际 2021年7期2021-11-23

  • 重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司法适用问题及完善建议
    。但是,该制度在重罪案件中适用率相对较低,本文从多个方面揭示司法实践中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效果不明显,未发挥其制度优势,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关键词:认罪认罚 重罪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正式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纳入到我国刑事诉讼中,并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2019年两高三部共同发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当事人的权益保障问题等一系列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公关世界 2021年8期2021-05-12

  • 重罪认罪认罚中被害人权利的有限扩张
    卢乐云[提要]在重罪案件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时,要更加注重对被害方的权益保障。而从司法实践来看,重罪认罪认罚中被害人的知情权、意见表达权等权利均未得到充分的保障。被害人权利保障的核心就是要加强并保证他们的程序参与权,因此无论是因应重罪属性的需求,或是体现制度多元内核的需要,还是为了进一步平衡国家刑罚权与被害人权益,都需要对被害人在重罪认罪认罚中的参与权进行扩张。但这种扩张又不能超越限度,不然会面临侵害被告人权利、影响司法权理性运行以及妨碍社会正义运行的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8期2021-04-17

  • 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建构
    00540)一、重罪案件的范围国外对于案件的分类有重罪、轻罪或重罪、轻罪、违警罪的划分。但是我国对于重罪与轻罪的划分却无明文规定。理论上对于重罪案件与轻罪案件的界定以两种标准来划分:(一)形式划分标准即按照法定最高刑期的长短来界定重罪案件或轻罪案件,比如以三年、五年、十年作为分界线,法定刑期在三年以下(或五年以下、十年以下)的案件属于轻罪案件,而法定刑期在三年以上(或五年以上、十年以上)的案件则属于重罪案件。部分学者认为,在程序法上,“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2期2021-01-29

  • 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建构
    00540)一、重罪案件的范围国外对于案件的分类有重罪、轻罪或重罪、轻罪、违警罪的划分。但是我国对于重罪与轻罪的划分却无明文规定。理论上对于重罪案件与轻罪案件的界定以两种标准来划分:(一)形式划分标准即按照法定最高刑期的长短来界定重罪案件或轻罪案件,比如以三年、五年、十年作为分界线,法定刑期在三年以下(或五年以下、十年以下)的案件属于轻罪案件,而法定刑期在三年以上(或五年以上、十年以上)的案件则属于重罪案件。部分学者认为,在程序法上,“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6期2021-01-28

  • 我国重罪协商的障碍、困境及重构 ——以“权力—权利交互说”为理论线索
    的提出:缘何我国重罪协商适用状况不佳自201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两高”在部分城市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工作以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所蕴含的协商性质业已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充分肯定。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正式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司法实践继续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罪协商机制进行探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于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案件。无论是从《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

    法学 2019年11期2019-03-26

  • 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要作用。然而对于重罪案件(本文仅指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事实却并非如此,以重庆市检察院S分院为例,该院自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19年8月,近三年时间共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一审公诉案件8件,适用比例仅为7.9%(2018年10月26日刑诉法修改后,6件8人适用了认罪认罚),远远低于辖区所有刑事案件80.48%的适用比例。一、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欠缺制度性规范由于重罪案件一般属于严重的刑事犯罪案件,特别

    重庆行政 2019年6期2019-01-07

  • 从乌特罗案探析法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
    度中侦查、预审、重罪审判、上诉程序等环节的审视,逐步揭示了法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一、检察主导,检警合一的侦查制度法国在1808年的《重罪审理法典》中确定了检警合一的工作模式。检察官在具体的诉讼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领导、指挥司法警察开展侦查工作。(一)检察官领导刑事侦查法国警察主要分为两类:行政警察 (police administrative)和司法警察(police judiciaire)。二者虽在职责上有所区别,但都在检察官(或者预审法官)指挥下执行

    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 2018年6期2018-07-09

  • 浅析我国轻罪范围的界定
    的不同划分轻罪和重罪。相较而言,前者注重行为的严重程度,后者侧重形式上的评价,所以学者将前者称为犯罪分类的实质标准,如法国刑法典以犯罪的严重程度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和违警罪;后者是犯罪分类的形式标准,西方大部分国家规定的重罪是指本法规定判处x年以上刑罚的犯罪,如美国的《模范刑法典》中规定重罪和轻罪的分界线是1年的监禁刑。其实,尽管法国划分轻重罪的标准是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但是,后者以法定刑作为区分轻重罪的标准也是以犯罪严重程度来判断的,即法定刑取决于犯罪行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4期2018-04-02

  • 从乌特罗案探析法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
    度中侦查、预审、重罪审判、上诉程序等环节的审视,逐步揭示了法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一、检察主导,检警合一的侦查制度法国在1808年的《重罪审理法典》中确定了检警合一的工作模式。检察官在具体的诉讼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领导、指挥司法警察开展侦查工作。(一)检察官领导刑事侦查法国警察主要分为两类:行政警察 (police administrative)和司法警察(police judiciaire)。二者虽在职责上有所区别,但都在检察官(或者预审法官)指挥下执行

    中国检察官 2018年12期2018-02-07

  • 刑罚重罪化与轻罪化初探析
    成都)一、刑罚、重罪化与轻罪化概念及其关系阐述(一)刑罚的概念刑罚,刑是指肉刑、死刑,罚是指以金钱赎罪,现代的刑罚是指由刑法规定的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现代刑罚将肉刑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监禁刑,通过控制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进行制裁,当然,肉刑在一些国家依然存在,例如新加坡就依然保留着鞭刑。刑罚作为国家对犯罪人权益限制和剥夺的法律制裁措施,具有惩罚与教育的二重属性。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防卫社会。(二)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4期2018-01-22

  • 想像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之关系
    合犯采取的是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而对于法条竞合犯,则根据各法条之间竞合关系不同,采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全部法优于部分法、复杂法优于简单法等原则,并不一定导致适用重法,一句话,就是选用最恰当的罪名处断。我国刑法第149条第2款规定“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似于立法上承认了法条竞合犯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但似乎有违法条竞合犯择优适用的原理,合理与否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12期2017-04-14

  • 论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
    坛】论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林 倩(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院,重庆 401120)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适用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正当性,在实践中也有利于保障被害人、加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提高司法效益,有现实上的必要性。但重罪案件刑事和解容易引发“花钱买刑”、“同罪异罚”的质疑,也有可能引发其他价值冲突。因此,必须在立法上合理设置其适用范围,限定实施主体,完善操作规范,明确裁量标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和解协议的有效性。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罪刑法定近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4-11

  • 降低行拘年龄能有效惩戒欺凌行为
    致人重伤或死亡等重罪承担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上的,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法律“空白”因此而来——对于那些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要他们的违法还没有达到“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重罪标准,就不能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甚至连行政拘留都不能。鉴于未成年人相互之间侵权、伤害案件的多發,对于加害者给予足够的制裁,理应成为立法考量因素。个别未成年人基于对法律的片面认识,在实施违法行为时“倚小卖小”,甚至在个别地区、个别领域,出现了违法成本低而守法成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8期2017-03-10

  • 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初窥
    034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初窥姜 雨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在理论上具有正当性,在实践过程中也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效益,但也很容易出现“花钱买刑”的问题。因此,立法人员必须要合理设置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以此来保证和解协议的有效性。本文将简要地阐述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适用的时代价值,并分析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适用的益处和弊端。刑事和解;重罪案件;适用在我国,很多学者和法

    法制博览 2017年27期2017-01-27

  • 量刑规范化视角下“重罪和解”制度构造
    刑规范化视角下“重罪和解”制度构造张 如 王恩博 何卉一 尚怡童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重庆 401120我国现阶段法律法规规定了刑事和解的相关内容,对于和解的适用范围、条件等作出了法定限制。但是却局限于民间纠纷引起的轻微刑事案件和过失等犯罪,法律规定的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与发展的趋势。同时作为恢复性司法中的中心点是如何化解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之间双方的矛盾,而这往往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故,重罪和解制度是未来刑法发展的一个趋势与可能性。

    法制博览 2017年21期2017-01-27

  • 面试
    犯罪记录吗?”“重罪算吗?”“当然算!” “那我终于可以回答‘有’了。”“你有个人简历吗?” “大概不行,我忘带了。我今天喝多了。”“你为何要辞去以前的工作呢?” “因为新来的保安块头远比我大,并且都全副武装。”“这么说是他们把你赶走的?” “不,但正因为他们的出现,我才不得不离开。”“你还有别的事我需要知道吗?” “还有你应该知道的事,比如此刻我没穿内衣。”“行了。通常我都是带接受面试者出去吃过午餐后再做决定,但现在我想我已经做出决定了。”“你什么意思?

    爱你 2016年2期2016-11-26

  • “十恶不赦”指哪“十恶”
    齐律》 称其为“重罪十条”,规定凡犯“重罪十条”者,绝不赦免刑罚。隋唐时期,经过隋代 《开皇律》 与唐代 《唐律疏议》 的进一步修订,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罪名说法:谋反:指企图推翻朝政,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谋大逆:指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谋叛:指背叛朝廷;恶逆:指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不道:指杀害无辜的一家人及肢解人;大不敬:指冒犯皇室尊严,如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及误犯食禁;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

    读书文摘 2016年7期2016-05-14

  • 面试
    犯罪記录吗?”“重罪算吗?”“当然算!” “那我终于可以回答‘有了。”“你有个人简历吗?” “大概不行,我忘带了。我今天喝多了。”“你为何要辞去以前的工作呢?” “因为新来的保安块头远比我大,并且都全副武装。”“这么说是他们把你赶走的?” “不,但正因为他们的出现,我才不得不离开。”“你还有别的事我需要知道吗?” “还有你应该知道的事,比如此刻我没穿内衣。”“行了。通常我都是带接受面试者出去吃过午餐后再做决定,但现在我想我已经做出决定了。”“你什么意思?”

    爱你·健康读本 2016年1期2016-04-09

  • 聚众斗殴致死伤的处罚边界
    争议。借鉴美国的重罪谋杀规则,应当认为:对于死伤者和致死伤者处于同一方时,不宜转化;对于死伤者和致死伤者处于不同方时,致死伤一方单方转化;死伤者为第三方时,宜转化;致死伤者为第三方时,引入因果关系进行判断;主观上既包括故意,也包含过失。聚众斗殴;致死伤;处罚边界;重罪谋杀规则一、类型梳理:聚众斗殴致死伤之情形划分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致人重伤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3-15

  • 想像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之关系
    合犯采取的是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而对于法条竞合犯,则根据各法条之间竞合关系不同,采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全部法优于部分法、复杂法优于简单法等原则,并不一定导致适用重法,一句话,就是选用最恰当的罪名处断。我国刑法第149条第2款规定“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似于立法上承认了法条竞合犯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但似乎有违法条竞合犯择优适用的原理,合理与否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24期2016-01-31

  • 浅述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
    )主观轻罪,客观重罪在法律评价上,若发生的客观事实包含轻罪的客观事实,按轻罪的故意犯罪既遂处理。由于行为人主观并没有认识到重罪的客观事实,所以不可能成立既遂的重罪的故意犯罪。(二)主观重罪,客观轻罪在法律评价上,若主观故意包含轻罪的故意,有两种处理结果:1.若行为人实施的为具体的实行行为,并且导致重罪的危害结果,则构成重罪的未遂与轻罪(既遂)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如行为人故意射杀甲,因打击错误毁了乙的名车。行为人应按故意杀人未遂处罚,因为过失毁坏财物

    法制博览 2015年23期2015-02-06

  • 美国重罪谋杀罪规则:类型归属与理论研究——与我国结果加重犯的对比及其启示
    )在美国刑法中,重罪谋杀罪(Felony Murder)是非常重要的谋杀罪定罪规则。①根据重罪谋杀罪规则,在行为人实施特定重罪的场合,即使缺乏杀人的故意,也构成谋杀罪。我国学界对重罪谋杀罪的研究相当匮乏。②到目前为止,除了储槐植教授著述的《美国刑法》对重罪谋杀罪有较为详细的介绍,专门探讨重罪谋杀罪的论文只有高长见博士的《美国刑法中的重罪谋杀罪规则评析》和郭莉博士的《结果加重犯与重罪谋杀罪原则比较研究》。之所以如此,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方面,通说认为,我国刑法

    政治与法律 2015年2期2015-01-30

  • 中止犯中的“造成损害”
    有当行为符合某种重罪的中止犯的成立条件,同时构成了某种轻罪的既遂犯时,才能认定为中止犯中的“造成损害”。其次需要讨论的是造成“损害”的原因,亦即造成损害的行为是仅限于中止前的犯罪行为,还是包括中止行为。从着手实行与中止行为的关系来看,不能将中止行为与中止前的着手实行视为一个行为,而应作为两个性质不同的行为对待。“造成损害”的行为应限于中止前的犯罪行为,而不应是中止行为。最后,还有必要探讨对“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如何定罪、量刑的问题。中止犯中的“造成损害”

    中国检察官 2014年11期2014-12-30

  • 自然犯与法定犯一体化立法体例下的实质解释
    处刑罚但没有达到重罪程度(较重行为),而刑法对该行为规定了重法定刑,可是该行为又不符合轻罪的构成要件时,也只能排除在犯罪之外,即较重行为的除罪化。第二,部分行为可轻罪化处理。某种行为如果看似符合重罪法条对构成要件的表述,但实际上并不具有重罪的违法性和有责性,那么对其不应当适用重罪法条。因此,当刑法分则中重罪法条的字面含义包含自然犯和法定犯并且另有关于较轻的法定犯的规定时,如果某个行为虽然符合自然犯(重罪)法条的字面含义但是实际上并不具备自然犯的本质属性,那

    中国检察官 2014年9期2014-10-17

  • 法国重罪法庭审判制度介绍
    度,其成为了法国重罪法庭的审判制度。本文将总结、分析法国刑事参审制度的运行现状,使大家了解除英美的陪审制外更加适合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参审制度。一、法国刑事参审制度的适用范围法国刑事参审制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需组建一个由包含职业法官和平民陪审员的参审团,他们于一段时间内在法庭上合作审判刑事案件。根据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的规定只有重罪(即可能判处10年以上的犯罪)才适用参审制来审判。刑事参审制度在法国只在重罪法庭和未成年人重罪法庭适用。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些

    时代金融 2014年2期2014-01-29

  • 探讨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
    话题。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理论联系实际,探讨其对案件的处理和对法治的发展的作用,并提出对策逐步地减轻对此种方法适用的疑惑,从而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以使其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关键字:刑事和解;重罪案件;适用;利弊所谓刑事和解,即是指在刑事案件诉讼进程中,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对被害人进行了积极的认罪、道歉或者充分的赔偿等方式后,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加害行为表示谅解,国家的专门机关例如人民

    卷宗 2013年10期2013-10-14

  • 重罪刑事案件的和解刍议
    710061)重罪刑事案件的和解刍议侯智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 710061)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适用不仅在理论层面观点各异、争议很大,而且在实践层面也因为缺乏操作规范和裁量标准而引发“花钱买刑”、“同罪异罚”的质疑。重罪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不是为了在定罪、量刑上消灭加害人的刑事责任或者减轻、免除处罚,而是定位于作为量刑时从轻考虑的情节。因此,重罪案件刑事和解不是代替国家对犯罪的追诉,更不是对国家适用刑罚权的漠视。重罪案件(包括死刑案件)引入刑事和解,既要充

    理论导刊 2012年2期2012-12-21

  • 南朝宋齐皇帝惩治武将的“预制重罪”政策
    惩治武将的“预制重罪”政策付开镜(广西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南朝宋齐皇帝为巩固皇权,预设一些重要异姓武将存在谋反等重罪,而迅速捕杀之。屠杀之后,方开出谋反证据,以证明其惩治的合理性。是为南朝宋齐皇帝的“预制重罪”政策。“预制重罪”政策的首创者为南朝刘宋文帝,其重要表现是诛杀名将檀道济父子及道济手下勇将薜彤、高进之等人。刘宋以后继立的皇帝继承了这项政策。南齐建立后,齐武帝延续了刘宋皇帝惩治武将的“预制重罪”政策,其重要表现是处死名将垣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1期2012-04-13

  • 结果加重犯与重罪谋杀罪原则比较研究
    ,英美法系采取了重罪谋杀罪原则(felony murder rule)。结果加重犯与重罪谋杀罪原则虽属不同的刑法理论体系,但彼此之间却有一定的类似性,对两者进行立法上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对此犯罪类型的认知。一、结果加重犯概述据德国学者Binding的考证,结果加重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罗马法或日耳曼部落法时代,不过只有极少数人持相同见解。一般认为,结果加重犯的概念源自教会法上的“自陷禁区原则”(Versari in re i l l icita),1且已基本成定

    政治与法律 2011年10期2011-02-19

  • 法国预审制度之案件分流体系新论
    另辟蹊径,以轻、重罪案件的分流机制为基点探究预审制度存在的合理性。预审制度;司法裁判性;案件分流一、法国预审制度的功能纵观目前学者对于法国预审制度的功能研究,较为集中的观点是其具有侦查与裁判的双重功能界定说。被众多学者誉为法国“刑事司法中枢”的预审制度,一直是法学家和实务界热衷讨论的核心话题,其制度上的优势与劣势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难以割裂,如何取舍,并应用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又不造成南橘北枳的两难境地是文章予以探究的出发点。(一)预审制度的侦查功能法国刑事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5期2010-08-15

  • 浅论如何区分重罪与轻罪
    健 刘瑞刚摘要重罪与轻罪是刑法中的一对重要概念,重罪与轻罪的区分主要应该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和刑法明文规定的法定刑即实质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以期能对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重罪与轻罪的问题有所帮助。关键词重罪 轻罪 社会危害性 法定刑 罪责刑相适应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079-01一、重罪和轻罪的概念顾名思意,重罪与轻罪是一对相对的概念。重罪与轻罪的区分有两种情况。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8期2009-12-17

  • 十恶不赦中的十恶
    )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齐律》曰:“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看。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八议制度也是《齐律》首创的被后世广泛借鉴的律令之一,是专门为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齐律》明文规定:犯重罪十条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重罪十条”把以上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经过隋代《开皇律》与唐代《唐律疏议》对之的进一步的修订,就正式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5期2009-06-10

  • “十恶不赦”指什么
    》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齐律》曰:“列重罪十条:一日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日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入议论赎之限。”(“八议”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实。《周礼》称“八辟”,汉代改名“八议”,三国时魏国正式列入法典,是专门为封建特权人物的罪名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重罪十条”把以上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经过隋代《开皇律》与唐代《唐律疏议》的进

    国学 2009年3期2009-05-31

  • 美国刑法中的重罪谋杀罪规则评析
    高长见摘要:重罪谋杀罪是英美刑法中比较特殊,并引起很多批评和质疑的罪名。目前,美国大部分州的刑法仍保留有该罪名,但其适用范围和条件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实际上被限于在实施重罪过程中故意或过失造成死亡结果的情形。由于该罪名的设置仍具有一些积极意义且限制了适用范围,尽管存在比较严厉的批评之声,但绝大多数州的刑法仍然保留了重罪谋杀罪规则,短期内没有被废除的迹象。关键词:重罪重罪谋杀罪;美国刑法;因果关系中图分类号:DF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6期2009-05-17

  • 专心
    从前,有名男子犯重罪而被处死刑。这名男子十分不服,对武士说:“你如果斩了我,我必然怀恨在心,并立誓死后向你报复。”武士听了这样的恐吓,便答道:“既然你下了决心,不妨证明一下,在砍头后,咬住前面的石头给众人看。”“好,就咬给你看!”语未毕,头已落地,那首级果然滚向前面的石头,再一跃便咬住石头,然后才铿然落地。在场的人都看得心惊肉跳,战懔不已,纷纷要求武士为受刑男子施饿鬼祭。但武士心中明白,答曰:“无此必要!”武士的理由是,当那男子一心一意要咬住石头时,怀恨已

    意林 2006年16期2006-05-14

  • 专 心
    从前,有名男子犯重罪而被处死刑。这名男子十分不服,对武士说:“你如果斩了我,我必然怀恨在心,并立誓死后向你报复。”武士听了这样的恐吓,便答道:“既然你下了决心,不妨证明一下,在砍头后,咬住前面的石头给众人看。”“好,就咬给你看!”语未毕,头已落地,那首级果然滚向前面的石头,再一跃便咬住石头,然后才铿然落地。在场的人都看得心惊肉跳,战懔不已,纷纷要求武士为受刑男子施饿鬼祭。但武士心中明白,答曰:“无此必要!”武士的理由是,当那男子一心一意要咬住石头时,怀恨已

    意林 2006年8期2006-05-14

  •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所以说隋唐“十恶不赦”其实原来是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它的主要内容有: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不道,不讲道德。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不孝,指咒骂

    小品文选刊 2006年7期200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