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

  • 文化空间视域下岳麓书院历史变迁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本文通过引入文化空间理论,探析岳麓书院文化空间中物质形态更迭与文化精神发展,从而为长沙城市形象塑造、当地旅游发展及文化保护提供参考性意见。关键词:岳麓书院;文化空间;历史变迁;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241 背景1.1 顺应文旅融合趋势“十四五”规划强调,我们应该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作为指导思想,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实施更加科学、有效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期2024-01-27

  • “现象”视域下竹马舞文化空间的“视觉修辞”言说
    是竹马舞原生文化空间的符码,又是现实交往存有的媒介。故事题材、形式结构和生态场域一同形构了竹马舞的民俗文化形态。竹马舞有三种视觉修辞“图式”:来自身体媒介的自我形态构建,谓之“样态”;来自民间舞蹈专业术语的队形调度,谓之“场图”,是蕴含古法布战的“阵图”;围绕文化形象所建构的文化情感,谓之“氛围”。文化空间给予“竹马舞”艺术形象一种象征性释义的文化想象,这种文化想象是建立在“回忆文化”之上的“未来构想”,而这种重塑构想扎根于当下民众精神生活审美化的意向性需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6期2024-01-09

  • 鸣琴一曲 天外峰青
    水画;吴伟;文化空间;博物馆一、明代吴伟《山水图》安徽博物院藏明吴伟《山水图》(图1),绢本设色,画心尺寸182cm×101cm,国家一级文物。作品款署:“江夏吴小仙。”钤《吴伟》白文方印。吴伟(1459—1508),明代画家,字士英、鲁夫、次翁,号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擅画山水、人物,明代早期画坛代表性人物,画院待诏,孝宗时授“锦衣卫百户”及赐《画状元》图章,山水承浙派戴进衣钵,主宗南宋院体,用笔更趋粗简放逸。吴伟在明代早期画坛声望极高,从学者甚多

    书画世界 2023年9期2023-11-30

  • “两强”特色引领下力学研究生育人格局多维构建研究与实践
    ;试验创新;文化空间;多维育人;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2-0160-04Abstract: Tak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experiment innovation as the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 industrie

    高教学刊 2023年32期2023-11-22

  • 基于传统村落活化的声音档案馆建设研究
    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方式,针对性地制播声音文化产品,从而推动声音档案馆建设与传统村落活化共进,在传统村落声音的采录、制播和体制建设上逐渐形成规范,完善声音档案馆的建设,服务并融入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构建中,助力传统村落活化进入良性循环。【关键词】传统村落活化 声音档案馆 文化空间【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3)5-066-05【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

    编辑之友 2023年5期2023-11-03

  •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建设对策研究
    京市;非遗;文化空间;数字化;标准体系一、南京市非遗与非遗空间概况南京市非遗总计300项,包含国家级非遗13项,省级非遗84项,市级非遗203项。其中市级非遗除隶属于市域整体范围内的19项非遗外,各区非遗概况如下:溧水区9项、高淳区37项、玄武区10项、白下区6项、秦淮区49项、建邺区2项、鼓楼区7项、下关区1项、浦口9项、栖霞区4项、雨花台区7项、江宁区20项、六合区23项。非遗传承人方面与非遗名目分布大致相同,共计435位:国家级传承人17位、省级传承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8期2023-10-16

  •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空间研究
    共艺术在乡村文化空间的应用作为切入点,将乡村文化空间作为载体,使公共艺术和乡村文化之间架起桥梁,加强乡村文化和外部文化的联系,推动乡村的经济、文化、自然等多方面发展。关键词:公共艺术;乡村建设;经济;文化空间我国的城乡发展长期处在不平衡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城乡公共资源的差距越来越大,乡村的建设工作更加被动。在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味仿照城市发展模式的问题,没有结合乡村实际自然、人文条件,乡村建设工作一直浮于表面,导致乡村大量资源没有合理利用,甚至一定程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7期2023-09-10

  •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探析
    下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打造多元文化空间、探索跨界融合的“图书馆+”合作模式、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利用新技术建设复合型文化空间等策略,以期高校图书馆能够切实推动新文科建设,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关键词:新文科;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SWOT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8-0071-031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8期2023-09-04

  • 文化空间视野下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生活器具功能变迁研究
    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空间。尤其是过去20年,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了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但是,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使许多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应该携手应对这些挑战。首先,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生活器具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空间理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剖析其功能变迁的文化动力。将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置于文化空间的纬度进行研究,以历史变迁为线索,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文化空间中对傣族制陶进行整体

    艺术科技 2023年15期2023-07-30

  • 乡村振兴下的空间重构与地方实践
    摘要 乡村文化空间是乡民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域,也是乡民的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表达。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嘉祥基于地域性文化特征和乡村文化空间特征,以曾子文化为依托,以曾庙为空间载体,重拾文化记忆,以期培养乡民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空间重构的角度,分析乡村文化空间的变迁历程,探究其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当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思路。关键词 文化空间;文化记忆;空间重构;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 C 912.4;K 89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2期2023-07-17

  • 文化空间视域下德昂族象脚鼓舞的功能价值
    流变。本文从文化空间理论视域下,以整体性的角度探析德昂族象脚鼓舞文化空间概况及形成条件,探求其在“本土”文化空间中变与不变的功能,在“他者”空间建构中实现德昂族象脚鼓舞现代价值的拓展,以期促进该区域民族社会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实现民族——文化认同、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关键词:文化空间 德昂族象脚鼓舞 功能价值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德昂族是我国世居人口较少的跨境民族,具有丰富的舞蹈文化,其中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6期2023-06-29

  • 民俗文化视角下的巴扎空间设计研究
    市空间和民俗文化空间,赋予环境人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特征,设计出一处集休闲采买、公共社交、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民族文化集市空间。关键词:巴扎;民族集市;文化空间;民俗文化;公共空间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5-0-031 巴扎相关概念阐述1.1 巴扎的起源与发展新疆巴扎作为一種民族集市形态,其发展可以追溯到元朝以前,元大都作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商贩,促进了商品的多样化,也为巴扎

    艺术科技 2023年5期2023-06-22

  • 记忆与空间: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逻辑构建
    作为历史城镇文化空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记忆的延续和空间的生产是历史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此,以贵州省织金古城为案例地,通过深度访谈收集文本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文化记忆与文化空间的关联视角下古城非遗活化的理论框架。结果表明:文化记忆代表了时间维度上的文化积淀与演变,作为文化空间形成的根基,是物质空间通过记忆媒介对精神层面的一种客观映射,塑造地方认同与依恋;文化空间衡量着空间维度上的文化生产,依托空间实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6-14

  • 元宇宙中文化空间建构与结构特征研究
    社会巨系统。文化空间作为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多尺度概念,在元宇宙背景下将打通物理、信息和认知域,通过虚拟真实化和现实虚拟化实现文化载体的空间建构,通过文化基因特征提取和映射实现文化本体的空间建构,以认知即服务的形式承接文化创新和发展。从文化要素化解构、文化基因映射竞合、文化舒适物供给及文化场景生成入手,描述元宇宙中文化空间建构过程,能够更好地把握元宇宙文化空间的结构特征。[关键词]元宇宙;文化空间;文化创新;文化基因[中图分类号]F49中图分类号[文献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2期2023-05-30

  • 从“自然空间”到“文化空间”的嬗变
    ;恋地情结;文化空间DOI: 10.16758/j.cnki.1004-9371.2023.02.004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约前305—前30)是由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III,前336—前323年在位)部将托勒密(Ptolemy I,前305—前284在位)在埃及建立的外来政权。如何统治法老时期(Pharaonic Era,约前3000—前323)民族构成较为单一的埃及,向以托勒密统治者为首的希腊移民作为外来民族提

    古代文明 2023年2期2023-05-30

  • 文化空间视域下邹城市峄山古会保护路径探究
    建议,以期在文化空间视域下获得峄山古会保护路径的参照依据。关键词:峄山古会;文化空间;保护;路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千百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在邹城市逐步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统文化。峄山古会是山东省第五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关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学者表述:“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征直接关系到保护传承的方式,其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参与性,二是文化空间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文化空间有三个核心要素,即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和特

    百花 2022年12期2023-01-27

  • 文旅融合背景下档案馆文化空间的发展向度与建设策略
    分析了档案馆文化空间的发展向度。结合我国档案馆参与文旅融合的实践,介绍了档案馆主导式和档案馆参与式两种档案馆参与文旅融合的模式,并从丰富供给内容、优化供给方式,坚持扩大内需、培育消费市场,对接用户需求、实现精准服务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关键词:文旅融合;档案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空间Abstract: The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has the unique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the

    档案管理 2022年4期2022-05-30

  • 当代宿迁项羽传说文化空间研究
    宿迁项羽传说文化空间展开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楚文化;项羽;宿迁;文化空间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6-00-031 独特辉煌的楚文化1.1 楚国的建立与兴盛周朝时期,楚人首领鬻熊参与伐纣战争,帮助周王室打败商,却并未得到封赐。周成王时期,鬻熊的孙子熊绎才受到册封,成为最低等的子爵,封于南方蛮荒之地,楚国由此建立。自立国起,楚国即不受王室重视,长期居住于江汉一带的楚人被中原视作蛮夷,未受到应有的礼遇

    艺术科技 2022年16期2022-05-30

  • 乡村文化振兴与地方民俗发展
    施,公共休闲文化空间正在成为基层文化复兴与发展的重要场域。以三边民俗文化园为例,通过考察分析文化空间的特色设置、建构逻辑与文化拾遗,发现民俗文化空间蕴藏推动乡村发展、提升民众自信与培育民族精神的丰富文化资源。但文化空间的民俗传统脱离昔日的原生态语境,在行政作为与旅游观光目的下被静态复制或用于寄托乡愁。这种文化空间建构方式在为振兴乡村文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地方民俗发展的问题与局限。只有充分关注乡村文化发展语境、乡村民俗本来样态、乡村民众心理微变和乡村文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5-09

  • 校园植物景观营造文化空间应用探究
    个更好的校园文化空间氛围。关键词:植物景观;校园文化;文化空间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7-0076-05近年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出台相关教育政策,大力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独特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如何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及交流场所,潜移默化地输送其历史人文、学术等文化内涵,去感染、启迪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这是校园植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7期2022-04-25

  • 城市发展文化空间同构问题及影响
    了较为严重的文化空间同构现象。德州应借鉴苏州等发达地区经验,采取积极措施构建个性鲜明的文化空间,增强德州新城区文化魅力,走一条别具特色的新城区发展之路,促进自身更好更快发展。关键词:城市发展;文化空间;同构问题;德州市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4-0073-04引言城市不仅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的源泉和文化的土壤。如果将经济比作一座城市的血肉,那么文化就是城市的精神。每个城市都有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4期2022-04-02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空间弱化现象分析
    一鸣摘 要: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概念和常用术语,通过比较文化空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表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概念和地位的演变,分析文化人类学概念上的时空活态属性和本真及整体性方面的特征,针对表述和解读上的问题,提出应对现有表述和分类进行清晰化,重新确立文化空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以避免非遗保护的缺失。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保护方式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621X(2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2年1期2022-02-23

  • 乡村振兴背景下滦河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空间发展研究
    学视角下的“文化空间”着手,从滦河流域民俗体育的生活化转换、民俗化转换的意义重构和民俗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三方面对滦河流域民俗体育的文化空间演化进行论述,最后阐述了民俗体育助力滦河流域乡村振兴的意义及其发展策略。关键词  乡村振兴  滦河流域  民俗体育  文化空间  发展研究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发展远景目标”的出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发展目标。

    体育时空 2021年18期2021-12-14

  • 非遗媒介化生存路径探析
    问题。本文从文化空间的视角出发,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经验,探讨非遗媒介化生存路径,希望能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关键词:非遗文化;文化空间;文化传播;涌溪火青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8-0251-03安徽泾县的涌溪火青产于城东溪山的丰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据《泾县志》记载:“清顺治二年(1645年)由磨盘山南起至涌溪,广阔三十余里,多产美茶并杉木。”此茶源于明朝,至清已是皇家贡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8期2021-12-09

  •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文化空司设计研究
    要目标,村落文化空间是乡村地区地域文化集中表达的地方,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是在固定的时间内举行文化活动的场所。文章通过围绕村落文化空间的地域文化、文化空间的特性和村落使用的主体三个方面总结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恢复文化空间的生命力,延续和保护其发展,为村落文化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空间;设计策略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1-0137-0

    工业设计 2021年11期2021-12-08

  • 文化空间”视阈中“为乡村振兴而设计”的理念及行动策略①
    综合形态的“文化空间”性观念的转变。“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也是饱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社区”(如自然村落)一样,也是一种既具备实体性、物质性,同时也兼有虚拟性、非物质性的社会空间组织形态。2012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传统村落”主要“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④参见2012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1年6期2021-12-01

  • 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营造的原则与策略
    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营造原则;营造策略摘要:文章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的营造原则,并从明确主题、渲染意境、模糊界限、增设亮点等角度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的营造策略。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039-031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沒有中华民族伟大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0期2021-12-01

  • 习近平系统观念在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现代性重构中的应用研究
    进行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现代性重构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并且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系统观念视域下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重构需要更宏大的视域、更清晰的边界、更系统地规律,不仅仅是还原历史发展逻辑和传统村落的空间交流关系,更是强调变被动为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物理上的平衡。要深入思考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建构中的时间矛盾、空间矛盾以及治理矛盾,进而全面地、前瞻地、战略地、整体性地推进这一过程,构建科学地组织和管理机制、全局性发展和保护格局、活化性修复和

    兵团党校学报 2021年5期2021-11-14

  • 安徽民间锣鼓音乐的艺术形态与文化空间解读
    音乐活动从“文化空间”的角度延伸到“音乐文化空间”,融合人们生活习俗,从历史、礼俗和社会三个维度解读安徽民间锣鼓的文化空间。面临传承困境,在保护艺術形态背景下,锣鼓现代社会发展大潮中以“人为”适应性调整为基础,为民间音乐逐渐增添现代化属性。关键词:安徽民间锣鼓;音乐艺术形态;文化空间;解读引言安徽的锣鼓种类繁多且音乐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花鼓灯锣鼓、寿州锣鼓、大别山锣鼓以及各戏曲中的锣鼓。吸引众多研究者在研究锣鼓时具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度,以及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2期2021-10-28

  • 广西侗族村寨文化空间建构及其文化内涵体现
    态和侗族村寨文化空间的形态特征,阐述了村寨文化空间体现出的形态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提出侗族村寨文化空间建构反映出侗族开放心理、良好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涵的观点。本文为侗族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和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为侗族村寨文化空间建构体系提供重要依据。【关键词】文化空间;空间建构;文化内涵;广西侗族【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111-02

    今古文创 2021年36期2021-10-26

  • 文化空间视域下的大运河文化纪录片创作分析
    遗保护视角向文化空间视域转变。纪录片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空间的研究角度出发,以纪录片《中国大运河》为例,探讨在大运河文化空间建构及传播中,历史人文纪录片创作的特点以及需要关注的文化空间特性,旨在为纪录片创作尤其是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创作提供更多创新视角,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一定借鉴。关键词:文化空间;大运河文化带;纪录片创作;文化传播;非遗保护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艺术科技 2021年16期2021-10-21

  • 沈阳文化空间规划研究
    年来,沈阳在文化空间保护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随着未来沈阳市城市发展全面转型,沈阳市的文化空间保护将日益成为整个城市未来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沈阳城市文化空间规划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进行预判,提出沈阳文化空间未来发展的建议。关键词:沈阳;文化空间;战略规划沈阳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近年来正稳步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前进。沈阳市文化保护工作卓有成效,随着我国第十四五的起步,沈阳市愈发重视高品质,复合创新型城市建设,在这个过程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1期2021-10-08

  • 江苏特色小镇文化空间的数字化传播
    助新媒体传播文化空间来激活自身的文化魅力与价值,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多可能性;如何借助当代媒介不断发掘文化资源创新动能,充分释放文化空间的表现活力;并从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优化整合、活态互动式多媒介传播、媒体生态的体验与社会生态的和谐三个层面对栖霞山非遗文创小镇的文化价值传播路径进行探索。关键词:特色小镇;文化空间;数字化传播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7YJA760068)阶段性成果。一、江苏特色小镇与文化空间数字化传播的必要性特色小镇的创建

    美与时代·上 2021年8期2021-09-16

  • 公共文化空间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研究
    要:从当前的文化空间来看,阅读空间需要不断推进。为了努力打造图书馆阅读空间,我们需要多角度考虑,不断响应用户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的主要功能,详细介绍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空间的主要要素,如公共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基础、意义、主要途径和方法,这是进一步推动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空间的发展。关键词:文化空间;图书馆;阅读空间前言目前,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所利用的各种资源技术和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呈现联合发展的趋势,有效整合这些因素,可以更高效地开展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4期2021-09-10

  • 文化自信视域下太极拳文化空间的现代保护与发展
    为河南太极拳文化空间保护与传承问题,是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发展、传承的历史命题。本研究立足于文献资料,尊重实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被人们所忽视的“文化空间”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释义,对太极拳文化空间的现状进行了因素分析,对文化空间现代保护与传承的进行理论调适。关键词:文化自信;太极拳;文化空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国家独特的文化识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呈现。明末清初以来,太极拳呈现活态的流变,展现百家争鸣态势。陈氏太极拳和杨式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8期2021-09-03

  • 《第五和平书》的夏威夷书写与美国殖民化空间生产
    空间的霸占、文化空间的入侵以及政治空间的宰制,役使其在经济、文化和政治利害关系上逐渐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此空间指涉多层次地呈现了汤亭亭对美国殖民历史和强权政治的冷峻批判,表现了华裔作家在新时代的社会责任感与世界主义意识。關键词:《第五和平书》,殖民化空间生产,自然空间,文化空间,政治空间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21)1-0088-06引言随着文学全球化进程的推演以及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多元叙事声音的呈现,新时代华裔

    华文文学 2021年1期2021-08-28

  • 人口流动视角下的朝鲜族传统文化空间与非遗传承
    进而提出传统文化空间与非遗传承问题的解决。关键词:人口流动;传承;非遗;文化空间一、人口流动下的朝鲜族传统文化空间朝鲜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传统村落是作为朝鲜族传统文化空间的载体,故对其开展保护研究以及非遗传承研究具有多方面重要的意义。就朝鲜族传统文化而言,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迁。伴随着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的变迁,以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最初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乡土社会作为孕育传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0期2021-08-23

  • 湘西南民族村落文化景观变迁研究——以湖南省上堡侗寨为例
    。[方法]以文化空间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的文化空间研究和灰色关联分析,对文化景观变迁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空间整合度与文化频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空间可以塑造文化景观;随时间的推进,文化空间景观从建筑内部的堂屋逐渐向建筑外部的院落发展;文化空间呈现2种自由随机的变迁方式发展;在简单民居内部,文化空间以堂屋为主,在有院落的民居中以庭院为主,在族系尺度则以公共空间为主;在景观变迁因子中,使用工具等物质文化景观比生活习俗等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变化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1期2021-07-16

  • 现代文人的“百景图”
    ,对知识阶层文化空间的敞开及对新世纪知识阶层精神结构的揭示,为我们提供了切近当下知识阶层之真身的通幽曲径。《花笺》的知识阶层写作中兼及着韩石山自身的主体经验,流露出浓厚的自叙传色彩,在对往事的勾陈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由虚向实的历史写作方法。[关键词]知识阶层;群像;文化空间;精神世界[作者简介]周珊伊(1996-),女,春风文艺出版社综合编辑部编辑(沈阳 110000)。韩石山的长篇小说《花笺》藉由“花笺”这一古时文人雅士为彰显其清高雅趣、不入俗流而制作

    关东学刊 2021年6期2021-06-24

  • 文化空间视角下徐州市马庄村文化礼堂的建设肌理
    少康摘 要:文化空间是农民的生计舞台、公共记忆、地方秩序和精神家园。作为现代型公共文化空间,马庄文化礼堂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撑,更需要发挥村落的内生动力。乡土知识具有重要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应对地方知识进行挖掘和创造,上升至共同体意识,形成文化合力,完成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最终形成文化空间的治理格局。关键词:文化空间;马庄村;文化礼堂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衡量乡村社会是否存在的一个尺度,也是衡量乡村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城市化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4期2021-06-22

  •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意传播
    ;呈现形式;文化空间;跨界融合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2-0019-03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视域下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BWY030)的阶段性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资源,能唤醒人们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认同。信息化、城市化的冲击,使非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陷入困境,特别是在手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主渠道的新媒体时代,非

    新媒体研究 2021年2期2021-06-04

  • 非遗展示的传播与接受方式
    展示与传播;文化空间;数字媒介文化遗产是具有独特价值并遗传于世的人类及其活动的产物,包含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文物、建筑群、遗址等,关注的基本上是人工的、有形的、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基本上不可再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关注的主要是精神、技艺、创造等非物质形态的因素。非遗的概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有明确界定:非遗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

    美术界 2021年5期2021-05-28

  • 作为文化空间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视为文化空间,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对文化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他的文化哲学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当代俄罗斯哲学理解范式的转换,对当前俄罗斯确立自我文化认同、思想认同、民族认同等问题极具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文化哲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 文化;文化哲学;文化空间;文化认同【中图分类号】B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7-0053-02基金项目:中央编译局哲学

    今古文创 2021年7期2021-05-05

  • 广西民歌中女性文化空间
    了不同的女性文化空间。本文从女性角度,分析田野、寺庙、服饰、传说、生育等构筑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女性文化空间,从而实现女性意识形态空间不断的解构和重构。【关键词】 民歌;女性;文化空间【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5-0033-03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20KY55017)“广西民歌的性别语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广西

    今古文创 2021年5期2021-05-05

  • 文化空间与媒介权利
    实践与价值;文化空间;媒介权利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03就现实层面来说,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网络生态的冲击下,城市广电的转型之路必然会“摸着石头过河”,机遇与挑战合谋,成就与问题相生。基于此,本文以城市广电媒体的生存发展为出发点,借助“媒体融合”理论着重探讨以下问题:一是城市广电媒体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的现实价值;二是城市广电媒体作为生产符号在文化传承中面临的困境与焦虑;三是城市广电媒体如

    艺术科技 2021年3期2021-04-18

  • 文化表征视角下对大运河(扬州段)文化空间的研究
    作为代表性的文化空间,蕴藏着华夏的诸多文化遗产。文章运用文化循环理论与文化隐喻理论研究运河文化空间里的标识,从文化基因、标识特征与文化隐喻、受众意义与模式的再建构对文化空间的文化进行分析,找出文化空间特征,进而从文化空间特性、文化基因等方面进行保護。关键词:中国大运河;文化空间;文化隐喻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0-0230-03大运河文化的核心是生态、真实、动态地反映大运河族群的民俗习惯、

    艺术科技 2021年20期2021-04-09

  • 集市模式下的文化创意空间设计研究
    掘现有集市型文化空间的设计点更新,并融入集市模式带所具有的开放性、移动性、体验性和多维性等特点,选取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改造。设计出一处聚焦于交流和体验文化产品、利用移动模块搭建摊位、举办丰富活动的集市型开放式文化创意空间,使得集市模式下的文化创意空间的概念可以获得现实。集市模式可试用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重现活力的良好载体。关键词:文化创意 集市模式 文化空间 空间设计 城市集市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

    设计 2021年6期2021-03-30

  • 《西京故事》的空间叙事研究
    、心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西京故事》的文本内涵。关键词:苦难 心理空间 文化空间陈彦的《西京故事》叙述的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罗天福带着妻子进城打工,供前后考上名牌大学的儿女读书的故事。叙事存在于具体的时空中,任何叙事都会涉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叙事空间的研究对作品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城市化视域下农民工的社会空间:生存性与精神性苦难“社会空间是指人际空间,是各种社会性元素的关键建构,主要强调政治、经济、权力、种族、阶层、文化等因素。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2期2021-02-23

  • 社会空间视角下流动的“糖”研究
    、经济空间、文化空间的关系。关键词:社交符号 社会关系 社会空间 经济空间 文化空间一、《甜与权力》的主要内容西敏司早年对波多黎各岛各岛上的甘蔗种植工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在后期资料整理和参与观察的基础上写成了《甜与权力》一书。西敏司在做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想要解释当地的纷杂和特殊的社会情况和文化现象,要扩大眼界,不能仅仅把研究目光放在小范围的对加勒比地区。因此,西敏司先是研究波多黎各岛的甘蔗种植园,再以糖的生产、运输与消费三者为线索,追溯和了解糖与加勒比

    锦绣·中旬刊 2021年5期2021-01-28

  • 文化空间”的构建及内涵 ——以北京东岳庙庙会为例
    璇,王 铭“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关键概念。1998 年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对“文化空间”所作的界定是:“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一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1]这个定义说明了文化空间类非遗所具备的特性,即空间性与时间性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1-08

  • 西双版纳傣族织锦制作技艺的活态传承
    承;产业链;文化空间锦是以彩色丝线用平纹、斜纹的方式多重、多层织成的提花丝织品,属复杂结构的织物[1],色彩鲜艳,美观耐用。正所谓“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2]。织锦需耗费大量的原料和人工,织造时间久、难度大,从古至今都是贵重的纺织品。傣锦是少数民族织锦之一,傣族认为自己的先民是越人,傣族各支系继承并发展了越人的纺织传统和纺织技术[3]。唐代《云南志》生动记录了云南傣族人民使用木棉纺丝织布裁衣的日常生活。明代《殊域周咨录》记载

    雨露风 2021年10期2021-01-01

  • 基于原真性原则与文化空间视角的海昏侯国大遗址保护路径研究
    址;原真性;文化空间;空间生产20世纪60年代,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诞生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宪章:《奈良宣言》(Nara Docu-ment)和《威尼斯宪章》(Venice Charter),在这两个国际宪章中因“原真性”概念的引入。使“原真性”成为当今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基本概念。《威尼斯宪章》(1964年)提出,“原真性”是关于文化遗产价值最基本条件的要素,从而确定了“原真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1994年,在日本奈良召开的有关“原真性”的国际会议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年4期2020-12-23

  • 空间再造:安徽东至福主庙会的现代传承
    ,在当代乡村文化空间再造中,东至福主庙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乡村文化空间再造,可以互相借力,和谐共生。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东至福主庙会;文化空间;空间再造一、问题的提出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对非遗保护实践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因为非遗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类型、民族和地域的差异,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结论也是仁智互见。文化空间作为非遗的一种研究视角,从理论到实践正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2期2020-11-28

  •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间地域文化的文化空间,承载着珍贵的民俗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北山庙会;遗产保护【中图分类号】TU984.3 【文献标识码】A北山庙会是东北三省形成时间最早的庙会,自清代以来便盛誉关东,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会期最多、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所以在东北地区流传着一句话: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盛千山。北山庙会是吉林市传承历史悠久的大型民俗活动,于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0期2020-11-25

  • “书店+”模式的空间重塑与情感认同
    :实体书店;文化空间;情感认同传统书店的营销模式渐渐冷却,近年来,实体书店纷纷投入了“网红”热潮中。“书店+”的模式开始流行。“实体书店与网红的结合是新媒体时代下书店转型的一种创新模式,网红经济让举步维艰的实体书店又迎来新的春天。”[1]一、创新品牌设计,打造生活文化空间“书店+”模式将书店与多领域进行跨界合作,让书店成为一种生活文化空间。“阅读空间”的营造对于连锁的书店品牌十分重要。2018年西安新开业了言几又书店全国第三家旗舰店。言几又西安店不仅具有日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4期2020-10-21

  • 新时代艺术的新使命
    展,城市艺术文化空间靠原本的开拓渠道方式来提升自身微传播的影响力是不够的,应该利用新技术加以创新,扩展影响力。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辟和占领新的市场,互联网的开放、分享特性使产业市场实现跨地域拓展。城市体验式文化空间的推广与发展,要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推广方式,采用交互体验式的创新推广模式,将文化空间服务升级,利用互联网完成自我的创新改革。关键词:文化空间;用户体验;创新推广中图分类号:K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0-01

    数码设计 2020年10期2020-09-27

  • 文化产业视域下的山西演艺文化空间的建构研究
    化资源。演艺文化空间是文化产业和现代化建设的体现之一,演艺文化产业是体现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关键词】文化产业;演艺文化;文化空间【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文化产业视域下的山西演艺文化空间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9B359)。山西是一个具有深厚内涵和丰富文化底蕴的省份,对历史文化的保存也相当完整,具有独特的民俗和文化特征,为山西演艺文化空间的发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8期2020-09-21

  • 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价值链构建
    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的内部环境。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出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的价值链模型,以为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乃至其他文化空间内部环境分析和管理提供参考。Abstract: The epidemic has changed the context in the cultural spac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here is the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c

    价值工程 2020年25期2020-09-10

  • 探析满族说部在博物馆文化空间中的传承与发展
    何利用博物馆文化空间进行传承发展而探讨。◆关键词:满族说部;博物馆;文化空间;传承;发展一、概念内涵阐释满族说部,源于民间的“讲古”。讲古满语称为“乌勒本”,是满族先民流传久远的民间长篇说唱形式,以氏族祖先的历史、著名英雄人物的业绩为主线还包含了大量的萨满神话、萨满祭礼、婚丧礼仪、天祭海祭等,原汁原味而又浓墨重彩地展示满族先民在治理北疆,保家卫国过程中所创立的丰功伟绩。满族说部原为满族民众用满语讲唱,所讲唱内容全凭记忆,口耳相传,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

    速读·下旬 2020年4期2020-09-06

  • 广西桂林摩崖造像、石刻与文化空间
    色对桂林整体文化空间的构建所产生的影响。【关键词】桂林;摩崖造像;文化空间广西摩崖造像集中于桂林一地,兴盛于唐宋,之后逐渐衰微下去。唐宋摩崖造像与洞窟石刻题记共处一室,石刻题记之风在唐宋蔚然兴起,与桂林的奇特地形地貌相融合,形成了桂林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集自然景色、佛教文化与文人雅致于一体,是桂林历史文化遗产独特之处。一、桂林摩崖造像与石刻综览桂林现有佛教造像遗迹主要留存于西山、伏波山、叠彩山和骝马山等地,现存有唐、宋佛教造像175龛585尊,是广西保存古

    美术界 2020年8期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