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遇

  • 定测录导一体化在提升水平井储层钻遇率中的应用
    应用。水平井储层钻遇率等于AB靶之间累计储层长度除以AB靶长度再乘以100%。水平井优质储层钻遇率是单井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1-2],在储集层改造程度相似的条件下,水平井储集层厚度和钻遇长度是优质储量动用的关键,直接影响着水平井的产量[3-4]。目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主要水平井区块平均储层钻遇率为79.1%~98.3%,部分区块水平井区块储层钻遇率低且不同区块之间差异大。而目前采取的依靠单一定向技术或地质导向技术往往难以全面掌控水平井

    中国地质调查 2022年6期2023-01-17

  • 浅海重力流复杂连通气藏实施风险定量评价技术
    相带类型对井点处钻遇优质储层的概率进行计算,明确每个相带钻遇优质储层的概率,再进一步评价储层内所含有的流体以及流体的性质。含气性风险评价主要包括砂体连通情况、邻井钻探情况、及单点含气性分析三个方面。首先是井位所在砂体的钻探情况,如果同一砂体内已有钻井,则根据砂体精细刻画的结果对砂体内的连通关系进行评价,如果砂体内尚未钻探其他钻井,则需要对待钻砂体周边的砂体进行含气性评价,之后再评价已钻砂体与待钻砂体之间的连通情况。不同砂体之间的流体连通情况主要分为3类:①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2年4期2023-01-09

  • 基于水平井约束下的致密砂岩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水平井水平段储层钻遇率降低。2.1 传统描述方法的局限性在区域地质研究和三维地震联合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直/定向井密井网解剖资料,明确了该区沉积河道呈近南北方向展布,河道带砂体宽度介于800 ~ 4 500 m,砂体长度介于3 000 ~ 15 000 m。虽然在密井网解剖的基础上,对河道砂体规模的预测准确度有所提高,但局部沉积的分流河道砂体横向迁移较为频繁,在水平井实施过程中常发生侧出河道的情况,降低了储层钻遇率。图2反映的是水平井J70-06实施前后的井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2年4期2023-01-09

  • 旋转地质导向“穿针引线”实现100%钻遇
    现了100%储层钻遇率,高质量完成了地质目标,创下近年来该区块薄砂层钻遇率新纪录,获得了甲方的高度评价。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油田油气开采速度的加快和产量的不断增加,面临的地质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常规钻井方法逐渐不能满足高效勘探、效益开发的要求,而地质导向技术的应用,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地质导向技术是水平井钻井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出现标志着水平井钻井技术层次的提升。地质导向的过程是互动的钻井方式,地质导向师利用近钻头处采集到的实时地质数据和工程数据,通过地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9期2022-12-18

  • 多手段融合指导四川威远页岩气水平井地质导向
    即水平井“甜点”钻遇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提高“甜点”钻遇率成为气井高产的关键[5-6]。四川威远页岩气藏具有埋藏深、储层非均质性强、目的层厚度薄、微构造发育等特点,水平井导向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技术难点:①页岩气藏埋藏深,预测靶点垂深误差较大,水平井轨迹不易顺利入靶;②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特征变化较大,准确判断轨迹纵向位置难度较大;③目的层厚度较薄,钻遇微构造后,轨迹易钻出目标“甜点”,确保目标“甜点”高钻遇率难度较大。针对上述技术难点,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以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2年5期2022-10-17

  • 自201井区页岩气井水平段安全高效钻井技术
    制困难、优质储层钻遇率低等技术难题,多井次发生卡钻、断钻具等事故,甚至填埋旋转导向工具和近钻头仪器,水平段安全高效施工受到严重制约[1-9]。1 主要技术难点1.1 龙马溪组地层构造差异大,易失稳垮塌龙一2亚段受构造应力作用发生塑性变形,形成弯曲褶皱的揉皱变形构造及天然裂缝发育地层易破碎掉块,是造成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如图1 所示。龙一1中下部层理发育,坍塌压力高,与五峰组交界处存在破碎带,同时岩石塑性较高,产生大量条状或块状掉块,如图2 所示。图1 自2

    钻探工程 2022年2期2022-04-24

  • 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水平井高钻遇率井轨迹优化技术 ——以永川南区开发实践为例
    量来看,Ⅰ类储层钻遇率与水平井测试产量间呈较好的相关性,所以控制优化好水平井眼轨迹,提高Ⅰ类储层钻遇率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1-3]。目前针对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倾角平缓、断缝欠发育地区,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页岩气地质导向技术[4-8],但是针对构造复杂区,断缝发育、地震预测误差大、地层倾角变化大的特点,Ⅰ类储层钻遇率较低,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该文通过对复杂构造区永川南区3平台11口井的实施分析,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构造复杂区的井轨迹优化技术,提高

    非常规油气 2022年1期2022-03-17

  • 延113—延133井区水平井钻遇地层特征及地质导向
    水平段方向可能会钻遇砂体上覆、下伏以及层间地层。2 地层发育特征2.1 上覆地层山23砂岩又叫北岔沟砂岩,首见于太原西山柳子沟上端北岔沟[11],是山西组底部的标志层,在延113—延133井区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石英砂岩和石英岩屑砂岩[4],垂向上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韵律特征。图2所示为井区一口典型的山23砂体测井曲线和岩心特征。在砂体下部3 176.8 m发育灰白色中粗粒砂岩,泥质含量较低,伽马值较小,向上粒度变细,暗色矿物增多,岩性渐变为3

    非常规油气 2022年1期2022-03-17

  • 我国首个亿立方米煤层气水平井大平台高效完钻
    d,水平井煤层钻遇率达98.2%。据了解,保8煤层气开发项目是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下称“煤层气公司”)部署在鄂东气田保德区块的煤层气滚动扩边项目。勘探资料显示,该区域发育4+5号、8+9号两套主力煤层,煤层厚度大、含气量高,是优质的煤层气上产资源。然而,该资源被压在陕西省府谷县城下,给开发建产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有效开发优质资源,实现煤层气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20年煤层气公司经过与府谷县政府的反复沟通对接,获得0.99 km2地面井位部署区。在此基础上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4期2021-12-04

  • 高陡复杂构造带页岩气水平井方位优选 ——以永川页岩气区块五峰—龙马溪组为例
    产能除受优质储层钻遇率影响外,水平井轨迹方位也是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而水平井方位的确定主要以与地应力方位的相互关系来判定,当水平井方位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垂直时,水力压裂易于造缝,进而沟通井筒附近一定范围内有机孔隙中的天然气,单井产能往往较高。然而,永川页岩气区块前期基于测井资料分析井间地应力方位为30°~95°,井间差异较大,给该区水平井部署带来困难。前人针对地应力的研究方法较多[1],但多从理论角度来阐释,结合具体勘探开发实践较少。该研究在系统地归纳总

    非常规油气 2021年3期2021-07-03

  • 川西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段灰岩薄夹层的识别及对钻井轨迹优化指导
    3-3层中上部均钻遇厚度不等的灰岩薄夹层,横向分布较稳定,在早期探井部署时并未考虑该夹层的影响,而在后期大斜度开发井部署过程中发现该套夹层对下伏的优质储层钻遇率有重要的影响。迄今为止,该夹层段对主力气藏开发井网部署及钻井过程中的影响仍然缺乏认识,需结合已有钻井资料对灰岩夹层分布再评价再落实,为井轨迹优化及优质储层钻遇率提供指导。本文主要根据金马构造、鸭子河构造已有钻井的取心、录井岩性、气测及测井资料,在地层模型约束下,厘清灰岩薄夹层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并重点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1年3期2021-06-25

  •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定向铅钻遇采空区判识方法研究
    定向钻观测内容及钻遇采空区的表现特征,确定钻遇采空区的判识依据,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研究钻遇采空区综合判识方法,以此完善定向钻探查老空区(包括老巷)探查技术体系,指导采用定向钻探查时判识采空区及破坏状况。1 定向钻钻孔观测的内容和方法定向钻探技术是在原来钻探设备基础上增加涡轮钻具或螺杆钻具,通过立井造斜最终形成近水平或水平井,定向钻探技术不仅能够提供精确的地质资料,而且能有效节省钻探工作量,加快地质勘探速度,因此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定向钻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9-16

  •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均值为0.13,钻遇率为18.75%;长612小层内夹层分布频率平均值为0.48,钻遇率为31.25%;长613小层夹层分布频率平均值为0.38,钻遇率为31.25%;长614小层内夹层分布频率平均值为0.25,钻遇率为31.25%;长621小层内夹层分布频率平均值为0.20,钻遇率为31.25%;长622小层内夹层分布频率平均值为0.15,钻遇率为12.50%;长623小层内夹层分布频率平均值为0.21,钻遇率为16.25%;长631小层内夹层分布频率平

    云南化工 2020年8期2020-08-25

  • 应用地质成果优化致密气水平井压裂设计
    律难于把握,砂岩钻遇率低(59%),气层钻遇率更是低至41%,加上黄土地表对地震信息采集的精度影响,钻井水平井段常规测试不产气或产微气,难以达到工业气井标准。水平井分段压裂作为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手段,通过增加油气藏泄油气面积、改变油气渗流方式,在提高单井产量、提高气田开发效果等方面在前期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5]。但储层砂体分布的不规则性导致水平井钻井难以保持较高钻遇率,钻遇大套泥岩或干层的现象经常发生。而泥岩段通常情况下被认为是无效压裂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0年2期2020-07-14

  • 真假微幅构造识别技术在页岩气水平井中的应用
    1段中经判断局部钻遇3个连续小隆起形成的揉皱,与地震预测成果不太一致,证明在W 1井K1E1段存在地震剖面未能识别出的微幅构造(图2)。实钻K1E1段中,多次钻遇GR值及全烃值突降、突升的变化过程,各元素相关性变化也比较明显(表1),经对比导眼井相同层位参数变化情况,符合龙一段Ⅲ号峰到五峰组地层参数变化特征,确定在1、2、3三个突变段,钻头均是由龙一段Ⅲ号峰快速穿入五峰组地层然后又快速穿出并进入龙一段Ⅲ号峰。当钻遇第一个突变段K1点附近时,GR值及全烃值突

    录井工程 2020年2期2020-07-07

  • 大兴场构造复杂深井井身结构设计
    X1井在雷口坡组钻遇高压盐水侵,并四次侧钻,DS001-X3井钻遇2次侧钻。因此,急需研究适合于本构造的井身结构,满足寒武系、灯影组深层油气藏的开发需求。本研究按照“低压漏失层与高压层尽量分隔、复杂层段不下延、灯影组储层专打、套管层次留有余地”的原则,依据压力系统和复杂地层特点,优化设计出2套可行的DT1井非常规井身结构。1 邻井井身结构分析本构造有4口已钻井,分别为DS1、DS001-X1、DS001-X3、DS001-X4,除DS1井完钻地层为寒武系九

    钻采工艺 2020年6期2020-04-26

  • 渤海某油田水平井随钻砂体构型分析
    附近着陆和水平段钻遇断层情况[3-4],借助近期渤海某油田一口水平井在钻经断层时,对砂体构型深入分析,及时调整钻井轨迹,最后获得设计配产,避免了回填侧钻[5],可为其他类似随钻砂体研究提供参考。1 钻前分析渤海H油田是黄河口凹陷中央构造脊背景上形成的复合油气藏,受构造、岩性多重因素控制的岩性、构造油气藏。F22H井是此油田的一口水平生产井,目的层为明下段Ⅱ油组1-1341砂体。明下段Ⅱ油组1-1341 砂体和1342 砂体开发井位如图1所示,红色部分为含气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0年2期2020-04-11

  • 奈曼油田九上段分层系开发效果分析
    效果评价4.1 钻遇情况统计九上段分层系开发井钻遇情况,奈3块主体部位九上Ⅰ油组平均单井钻遇厚度30.9m,九上Ⅱ油组平均单井钻遇厚度51.4m,九上Ⅲ油组平均单井钻遇厚度65m,总体上看,九上Ⅰ油组砂体发育偏薄,九上Ⅱ和九上Ⅲ油组砂体发育较厚,均超过了40m。奈1块主体部位九上Ⅰ油组平均单井钻遇厚度25.5m,九上Ⅱ油组平均单井钻遇厚度59.9m,九上Ⅲ油组平均单井钻遇厚度50.8m,总体上看,九上Ⅰ油组砂体发育偏薄,九上Ⅱ和九上Ⅲ油组砂体发育相当。4.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1期2020-01-12

  • 我国陆上最深水平井完钻井深纪录被刷新
    艺措施井提升储层钻遇率,实现勘探提质、产能增效。同区块水平井双鱼X133井、双鱼X131井测试天然气产量均突破百万立方米。针对双鱼001-X3井纵向压力系统复杂、安全密度窗口窄和地层易垮塌。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加强特殊录井、随钻薄片、随钻地质导向等多种跟踪评价技术,优化钻井井眼轨迹,克服山前带构造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等一系列地质难题,目的层钻遇白云岩储层486 m,创该区储层钻遇最厚、水平箱体最长两项新纪录。(天工摘编自中国石油新闻中心网站)下载网址:ht

    天然气工业 2020年10期2020-01-06

  • 大情字井油田黑89区块有效开发方式研究
    长度为782m,钻遇油层410m,压裂排量5m3/min,加砂量360m3,压裂液4072m3,投产初期平均日产液15.2t,日产油5.7t,含水62.5%;第二年日产液6.7t,日产油3.8t,含水43.3%。2013年,在该区青一段12号小层完钻水平井黑B井,该井完钻水平段长939m,钻遇砂岩850m,钻遇油层343m,钻遇油层厚度3.2m, 采用裸眼滑套分8段压裂,压裂排量5~5.5m3/min,加砂量290m3,压裂液3419m3,投产初期平均日产

    石油知识 2019年3期2019-06-29

  • 渤海L油田不同开发方式下注采井钻遇隔夹层位置优选实验研究
    开发方式下注采井钻遇隔夹层位置优选实验研究罗宪波1,李金宜1,段 宇1,朱文森1,信召玲1,张旭东2(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9 2.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针对隔夹层发育的海上L油田剩余油挖潜难点,通过提取典型井组地质参数,分别设计注入井单独钻遇隔夹层和生产井单独钻遇隔夹层2种情况下的6种注采井间隔夹层分布模型,对每种隔夹层分布模型均开展水驱和早期注聚实验,一共完成12个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年2期2019-06-19

  • 钻遇断层阵列侧向测井响应特性正演研究
    内油气田公司对于钻遇小型断层的解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4]。目前,阵列侧向测井仪器的正演研究已做的较成熟,在阵列侧向测井仪器的数值模拟研究,如刘振华等关于阵列侧向测井的计算及其特征[5];仵杰等阵列侧向测井的正演响应分析[6]。对阵列侧向测井仪器在不同储层条件下的研究,如邓少贵等的阵列侧向测井仪器在裂缝性储层中的响应特征[7];邓少贵等的阵列侧向测井仪器在倾斜井非均匀地层的响应特征[8];冯玲伟等的阵列侧向测井仪器在薄互层和倾斜地层的响应计算分析[9]。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9年2期2019-04-22

  • 四川盆地威远区块典型平台页岩气水平井动态特征及开发建议
    气井生产动态由于钻遇层位与工程参数的差异,威远区块开发平台上、下半支井的产量与压力变化差异较大[6-10],同时,由于页岩气井压裂入地液量较大,气井在投产早期较长一段时间内为带液生产,返排液对气井产量会产生较大影响[11]。以PT2平台水平井为例,上半支3口水平井(PT2-1、2、3井)初期稳产气量和井口压力均较低,初期稳产气量介于4.0×104~6.3×104m3/d,平均为4.8×104m3/d,初期套压介于23.3~28.9 MPa,平均为25.8

    天然气工业 2019年1期2019-03-22

  • 同层侧钻水平井技术在埕北油田的应用
    平段储层砂岩有效钻遇率难以保证。该砂体存在一定的泥岩夹层,由于泥岩易水化膨胀、易坍塌,容易堵塞筛管,如果钻遇较长泥岩段,既影响产能,又影响油井寿命。二、关键技术及实施要点1.老井低效原因研究分析1.1 储层评价落实AX井在钻井之前,通过钻领眼AXP1井对该井储层厚度及发育情况进行了评价,评价表明,该储层厚度12 m左右,且储层发育良好,且周边生产井产量较好,因此判断该井储层没有问题。1.2 老井低效原因分析通过AX井水平段测井解释成果可知:该井油层砂岩有效

    钻采工艺 2019年1期2019-02-27

  • 红河长8水平井递减规律及应用
    ,结合实钻井裂缝钻遇情况,红河油田长8油藏局部裂缝发育。裂缝的存在,一方面对油藏渗透率起主要控制作用[6],对储层压裂改造、剩余油分布具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7],可以增大连通裂缝系统井的单井产能[8];另一方面,由于裂缝发育的不均匀性,增强了储层非均质性,导致单井产能差异大。红河油田长8油藏开发初期采用直井开发,裂缝钻遇率低,未能获得产能突破,2010年底开始探索水平井开发,水平井开发提高了裂缝钻遇率,压裂投产后,产能获得突破。目前水平井弹性能量开发已成

    石油化工应用 2018年11期2018-12-12

  • 层内夹层对海上聚合物驱油田剩余油分布影响
    析3.1 注水井钻遇夹层3.1.1 模型基础参数方案1~6包括3组聚合物驱实验和与之对照的3组水驱实验,驱替模型实验参数见表2。3.1.2 实验结果对比注水井钻遇不同分布范围夹层时,驱替模型水驱和聚合物驱油水分布情况见图1。夹层长度为1/3注采井距情况下,水驱时,由于夹层距离较短,对注入水影响较小,受重力作用影响储层上部区域动用程度较差[14],驱替结束后,剩余油多数富集在靠近采油井上部,少数分布在夹层延伸方向(图1a);聚合物驱时,由于聚合物溶液的高黏度

    特种油气藏 2018年5期2018-12-04

  • 渤海H油田不同夹层模式下剩余油 分布规律研究
    比注入端和采出端钻遇层内夹层的水淹情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设计了6组不同夹层分布模式以及1组无夹层的对比岩心,分别进行驱替实验。实验步骤主要包括:1)按方案设计夹层分布模式制作驱替模型。2)称干重、抽真空饱和模拟油,称重测定孔隙度。4)更换模型,重复1)、2)、3)步骤至7组驱替实验完成。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注入端钻遇夹层3.1.1 模型出口见水时刻油水分布特征对于均质模型,层内不存在夹层时,驱替结束时剩余油分布表现出“顶多底少”的特点,体现了重力作用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4期2018-09-08

  • 深耕苏里格气田致密气藏13年经验打造品牌技术
    术”有效提升储层钻遇率,长城钻探成立了三位一体的地质导向组,集成精细地层对比、微构造判别等十项技术,砂岩钻遇率达到85.8%,有效储层钻遇率达到66.2%。精细“储层改造技术”以提高单井产量为核心,针对储层特点,开展技术攻关,优化改造工艺,形成直丛井精细分层压裂、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的主体改造方式。形成匹配资源品位的“压裂助排新技术”,针对苏11区块中部含气饱和度降低,返排难度大,开展二氧化碳泡沫压裂,同比缩短42%的放喷时间;在苏11区块开展纳米助排

    石油知识 2018年6期2018-03-23

  • 岩性非均质气藏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研究
    高水平井有效储层钻遇率,并在高桥区及陕224储气库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中成功推广运用该技术。薄层碳酸盐岩气藏;精确入靶;水平段轨迹控制;有效储层钻遇率靖边气田下古生界马五1+2气藏是受古地貌控制的岩溶型碳酸盐岩气藏,是典型的低孔、低渗气藏,利用水平井开发可以有效增大生产井段与生产层位的泄流面积,降低生产压差,提高单井产能和气田最终采收率。但在靖边气田推广水平井开发技术,地质优势与地质风险并存[1-3]。有利因素:该区马五1+2气藏地层厚度一般为15 m~35

    石油化工应用 2017年4期2017-05-09

  • 钻遇断层水平井地层模型的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特性数值模拟
    软件实现了水平井钻遇断层模型中HDIL阵列感应测井响应三维数值计算问题,研究了水平井钻遇断层模型地质参数对测井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得出水平井中井下断层识别和估算断层倾斜角的方法。1 地层建模设计某油田1口钻遇断层水平井,水平井首先穿过3个储层,然后遇到断层,过断层后先错误下行进入泥岩,沿泥岩钻进一段距离,当发现轨迹偏离目的层时,才向上偏转,最后进入目的层,失去了近400 m的储集层。如果能从测井曲线特征正确判断水平井前方断层的情况,那么可以及时调整井眼轨迹,

    测井技术 2017年3期2017-04-24

  •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特殊地层录井识别特征
    钻井过程中,做好钻遇特殊层正确判断,采取有效合理的工程措施,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对钻井安全生产有一定的重要意义。钻井安全;特殊地层;异常高压;不整合面1 石膏岩地层以石膏为主要岩性特征的地层。石膏岩分为软石膏岩和硬石膏岩两种,上部地层常见软石膏,下部地层可见硬石膏,尤其是岩心上看比较明显。石膏主要白色、灰色或小部分浅黄色;石膏岩为粒度较粗,呈块状,硬石膏岩为粒度较细,呈层状、透镜状,硬石膏岩比石膏岩致密一些。石膏岩地层在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塑性蠕变、膨胀缩

    化工设计通讯 2017年10期2017-03-02

  • 王4斜-1 0-9井钻井施工技术
    生恶性井漏,可能钻遇与王云斜17井(1 006m)、王4斜-14-9井(1 010m)以及王4-14-7井(1 119m)同层段的漏失层;钻至车挡断层(垂深约1 365m)时,可能发生井漏,注意防漏。2)王4斜-14-9井二开钻进至井深838m出现沥青,钻进至井深902m划眼时卡钻,后填井侧钻,避开沥青层。在该井深附近钻进时注意观察返出岩屑及钻时情况。3)邻井王4斜-14-9井在井深1 411m(潜三段)发生溢流,相当于本井垂深1 548m。4)本次钻井过

    化工设计通讯 2017年10期2017-03-02

  • 神木气田水平井地质导向分析研究
    度大等原因,导致钻遇效果不理想。通过深化储层评价及认识,优化水平井地质设计,针对局部单层突出发育区域实施水平井,同时通过实例阐述地质导向技术对轨迹的合理调整,提出不同层位应具备不同的导向思路,强化地质导向过程控制及穿越复杂地层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研究。2015年神木气田水平井有效储层钻遇率均达80%以上,试气无阻流量最高为63.5万 m3/d,提高了单井产能、单井控制储量和区块采收率。气田;钻遇率;井位优化;地质导向神木气田目前已实施水平井18口,从历年钻遇

    地下水 2016年5期2016-10-21

  •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211井区产量分析
    井段长度、水平井钻遇油层长度、改造段数、加砂规模、入地液体积和入地液返排率与初始产量的关联度,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生产时间、水平井段长度、水平井钻遇油层长度、改造段数、加砂规模、入地液体积和入地液返排率与产量保持率的关联度。了解产量的影响因素,从而能更好地控制产量下降的速度。鄂尔多斯盆地;产量;递减;分析油气田和油气井的产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油气开采进程或开发措施实施过程不断发生变化的。油气产量在一定时期内可表现为上升趋势,而在另外的时期内可能趋于

    石油化工应用 2016年8期2016-09-14

  •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中江气田勘探获得新发现
    侏罗统遂宁组三段钻遇良好油气显示,揭示出中江气田遂宁组气藏良好的勘探潜力。该井于2016年7月25日开钻,8月21日钻遇遂宁组目的层气藏。实钻显示该层砂体发育,目的层段岩性为褐灰色细粒岩屑砂岩,取心钻进过程中全烃气测值最高达55%,油气显示非常活跃。中江气田自勘探开发评价以来,尚未有专门针对遂宁组部署的评价井,中江113D井在遂宁组取得油气新发现,有望实现老区新层系的勘探突破,为产能建设提供新的阵地。(天工 摘自中国石油信息资源网)

    天然气工业 2016年9期2016-02-12

  • 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在苏里格气田中的应用
    储层预测难度大,钻遇泥岩不可避免。长期以来在苏里格地区,水平段钻遇泥岩给钻井施工带来极大困难,调整缺乏方向性,甚至部分井因钻遇泥岩段过长而导致钻井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据河流相沉积模式,野外露头考察认识,结合近60口水平井钻探资料,对所钻遇泥岩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归纳出各类型泥岩特点,最后针对钻遇的各类泥岩特点,做出轨迹准确调整。利用该研究成果,在苏53区块水平井钻井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储层钻遇率,有力保障水平井钻井成功率,同时也为同类气藏水平

    化工管理 2015年3期2015-10-31

  • 运用多点地质统计学确定水下分流河道宽度及钻遇概率
    多个位置点对子井钻遇水下分流河道的情况,进行了多点地质统计学水下分流河道随机模拟和概率统计研究。2.1 研究区地质概况研究区油藏属于白垩系姚家组一段的葡Ⅰ油组,共分为11 小层和26 个沉积单元,为一套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砂泥岩交互地层。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部分为席状砂,厚度大于2.00 m 的单砂体钻遇率仅为15.1%,而厚度小于1.00 m 的钻遇率高达61.3%,平均单砂层厚度为0.85 m,是典型的窄薄砂岩油藏。该油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描述水下

    断块油气田 2015年2期2015-06-15

  • 大牛地气田水平段钻遇泥岩遇阻原因分析及对策
    在钻井过程中经常钻遇泥岩。泥岩对水基钻井液的要求较高,且水平井段井眼净化能力差,若工程技术措施不当,就会导致在泥岩段,甚至在砂岩段遇阻。遇阻不仅增加了钻完井的周期和成本,而且会导致压裂管柱无法下入目的层,进而严重影响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因此,防止或减少遇阻情况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1 遇阻概况2012年,大牛地气田盒1段共完钻水平井57口,其中含泥岩段遇阻的水平井12口,占总井数的24.5%。钻遇泥岩遇阻回填,报废进尺4 227.37 m,损失时间244.67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12-28

  • 苏里格气田苏54 区块多层系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
    .26 m,砂体钻遇率较低,为63 %。盒段砂体与盒段砂体相比,砂体较厚,平均厚度6.58 m,砂体钻遇率达到75 %。盒8下段为辫状河沉积,河道分支多、变化大,多期沉积相互叠置,在盒、盒、盒、盒、山、山、山、山、山、山总计10 个小层砂体中,盒、盒砂体厚度较大,其中盒8段单砂体厚度与砂体平均厚度均为最大,分布范围1.44 m~21.64 m,平均厚度9.14 m,盒8段砂体厚度分布范围1.84 m~25.04 m,平均厚度11.36 m,盒8单砂体最大厚

    石油化工应用 2014年9期2014-12-24

  • 提高水平井油层钻遇率研究与应用
    )提高水平井油层钻遇率研究与应用夏进军(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水平井开采技术已成为动用剩余可采储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水平井主要部署在老区,储层变化快、油水关系较为复杂,同时受水平井钻井工艺所限,实钻目的层深度往往和设计深度有较大出入,加大了水平井轨迹控制难度,水平段油层钻遇率难以得到保证。通过综合利用钻井、录井、测井、地震、沉积相等资料,结合现场跟踪实践,形成了以水平井精确入靶和水平段跟踪调整技术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7期2014-09-25

  • 提高水平井油层钻遇率研究与实践
    ,实现较高的产层钻遇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近年来,在钻井中广泛使用地质导向工具为LWD随钻测井仪,该测井仪器反映距井底9-19m的地质资料,主要有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以反映储层特征为主[1],通过沿井壁轴向滑动利用导向工具改变井眼的井斜角和方位角 ,从而控制井眼轨迹,有效提高了油层钻遇率。但是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有期,新钻井逐步转向薄差层及非均质强、连通性差的低品位油藏,由于构造的不确定性、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及钻井工程因素,使水平井的油层钻遇率受到影响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20期2014-08-31

  • SN-06H1煤层气U型井复杂地层钻进施工技术实践
    藏,自上而下依次钻遇第四系、刘家沟组、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在刘家沟组和石千峰组钻遇漏失地层,漏失量约为20~25m3/h,在山西组煤层先后钻遇五条断层,一条背斜,一条向斜,水平井段出现岩性极硬地层,大大增加施工难度和施工危险度。作业队对钻探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复杂地层进行冷静分析,针对钻遇地层特点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煤层钻遇率达到92.36%,总结经验提出好的建议,为以后该区块井位部署和钻井施工奠定基础。煤层气 水平井

    中国煤层气 2014年1期2014-05-30

  • 打开“致密油” 握有“金钥匙”
    部完钻,平均油层钻遇率达到68.2%。垣平1水平井示范区开发的是葡萄花油田扶余油层。该油层属于低—特低渗透油田,具有油层薄、储量丰度低、岩性致密等特性。这类油层中的油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致密油”。直井开发效益差,因此,水平井开发成为主攻方向。采油七厂加大了地震资料应用力度,实现了地下构造、储层预测的精细化认识,水平井井区、井型、方位、长度和完井均实现了优化设计,水平井开发配套技术逐渐成熟。钻进过程中,科研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不分昼夜密切跟踪钻遇方向,做到随钻调

    中国石油石化 2014年2期2014-01-27

  • 高含水水平井措施挖潜技术研究
    高含水井,这些井钻遇砂体较差,砂体类型主要是非主体砂,而油水同层是造成水平井高含水的主要原因。1.2 水平井开发过程中高含水1)裂缝、高渗透带发育 若水平井所处区域发育裂缝、高渗透条带,一旦见水,则水平井含水上升较快。2)层段间矛盾大,主力层注水突破 部分水平井钻遇砂体类型多以河道砂、主体砂为主,井段间存在层间干扰,钻遇砂体较好且与注水井连通较好的水平段注水先受效,随着层段间矛盾加剧,注入水在该层段突破,从而导致水平井含水快速上升,最终使非主力层不能得到动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16期2013-12-01

  • 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在薄油层水平井中的应用
    几何参数,识别所钻遇的地层,从而引导钻头进入油层并保持井眼轨迹在油层中穿行,保证含油砂岩钻遇率[1-2]。地质导向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并向地面传输地质、几何参数,并在系统终端上绘制出各种测量的曲线,为导向人员进行工程和地质分析提供了实时、准确的依据。该系统的优点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随钻实时测量,进行地质、工程参数的测量时不影响钻井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与完钻后期的综合测井相比,地层暴露的时间短,更接近真实地层情况[1-2]。当地质情况复杂或者在薄储层中进行水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14期2013-12-01

  • 长庆气区水平井立体开发有利区筛选及应用
    井139口。其中钻遇盒8下气层井103口,平均气层厚度8.7 m;钻遇山1气层井67口,平均气层厚度5.1 m;51口井针对盒8下进行了试气,平均无阻流量7.2×104m3/d,其中33口井无阻流量大于4.0×104m3/d;27口井针对山西组进行了试气,平均无阻流量4.7×104m3/d,其中11口井无阻流量大于4.0×104m3/d。钻遇马五1+2地层井90口,钻遇马五1+2气层井63口,平均气层厚度3.7 m;钻遇马五41地层井117口,钻遇马五41

    石油化工应用 2013年3期2013-05-10

  • 悬空侧钻技术在DP19井中的应用
    施的水平井因频繁钻遇泥岩煤层而提前完钻,影响水平井实施效果。DP19井为大牛地气田在盒1气层实施的一口欠平衡水平井,水平段钻进过程中两次钻遇泥岩,采用悬空侧钻技术成功调整轨迹至砂岩,确保了欠平衡钻井的顺利实施,水平段按预案实施,段长1 200 m,砂岩钻遇率100%。大牛地气田;欠平衡钻井;悬空侧钻;地质导向;砂岩钻遇率大牛地气田属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气层,非均质性强,盒1气层是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的一套气层,其探明储量占整个大牛地气田七套气层探明储量之和的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年3期2012-09-20

  • 斯通利波在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波测井资料统计了钻遇储层时间与测量偶极子时间间隔,分析了斯通利波在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钻遇储层时间与测量偶极子时间间隔较短,斯通利波能够很好地评价储层的有效性,钻遇储层时间与测量偶极子时间间隔较长,斯通利波不能很好地评价储层的有效性。为此,测井时应尽可能缩短钻遇储层时间与测量偶极子声波的时间间隔。斯通利波;裂缝;储层有效性;时间间隔;泥饼近年来,随着长源距和偶极子声波测井仪器的发展,以及全波列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分波处理方法的进步,能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年7期2012-09-06

  •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开发技术优化
    层组,应根据实际钻遇情况灵活调整入靶位置;③水平段钻遇岩性相变,应按“先上后下”原则追踪砂层;④水平段井斜控制合理,30m水平段井斜变化不应超过±2°;⑤水平段地质导向应以“先追踪砂体,后参考构造”为原则。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所实施水平井(包括5组丛式水平井)全获成功,完钻水平井平均砂层钻遇率达到88.2%,水平井施工单队首次实现6开6完,创下1 000m水平段最短钻井时间(3d)记录,平均钻井周期为48.27d。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水平井 开发 技术

    天然气工业 2012年6期2012-08-30

  • 地质导向技术在Assel-15H水平井的应用
    数据,取得厚油层钻遇的良好效果,成功地解决了地质导向技术在苏丹复杂断块油田的技术难题。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随钻测井;苏丹;低渗透油气藏1 Assel断背斜区域地质概况Palogue油田位于苏丹Melut盆地的北部,构造上为断层控制的北西走向断背斜,由南向北由5个断块组成[3]。油田主力层位为古近系Yabus组~Samma组砂岩,上覆Adar组泥岩为本区的区域性盖层。Assel断背斜位于Palogue油田东北部,主力储层为Yabus组,埋深1 200 m左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1年6期2011-11-09

  • 苏10-32-50H井压裂地质优化设计
    9日完钻,水平段钻遇层位:盒8段5+6、山1段7小层。实钻A点井深3428m,垂深3260.3m,B点井深4150m,垂深3258.0m。水平段长722m,钻遇砂岩长度446.3m,砂岩钻遇率64.3%,其中钻遇气层长度132.9m,含气层+微含气层202.2m,有效气层钻遇率46.5%。2 增产潜力分析2.1 周围直井生产效果较好从邻井生产情况看,苏10-32-50H井周围生产包含盒8段5、6、7小层的井有6口,平均单井日产气2.40×104m3,除32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13期2011-04-15

  •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地质导向的意义及技术研究
    势在必行,而砂体钻遇率是水平井单井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根据前期综合地质研究成果,运用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结合随钻测井曲线预测砂体走势并及时调整钻进轨迹,大幅提高了砂体钻遇率,使水平井产量达到了直井的3倍~5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4参8苏里格气田 水平井 砂体钻遇率 地质导向技术1 概况苏里格气田位于伊陕斜坡西北侧的苏里格庙地区(图1),区域构造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北部中带,行政区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乌审旗和鄂托克旗所辖,勘探范围西起内蒙古鄂托克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1年3期201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