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积体

  • 工程堆积体生态恢复实践与研究的发展方向*
    形式不同的工程堆积体。例如,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堑的开挖、路堤的填筑、隧道的开挖、弃土的堆放都会形成堆积体,这些堆积体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为了避让基本农田,保护有限的耕地,公路的选线多处于山高陡坡等较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形地貌中,会产生较大的挖方和填方量,多余的弃渣被就近堆放,形成堆积体。由于管理方式粗放,加上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工程堆积体成为工程区域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1]。工程堆积体作为一种人造地貌单元,表层土质松散且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3年7期2023-10-24

  • 降雨过程中堆积体边坡瞬态稳定性分析
    探究降雨条件下堆积体边坡变形破坏启动机制。【方法】基于前人研究建立概化堆积体边坡的地质模型和数值试验模型。【结果】降雨作用下,坡脚首先发生破坏,随后牵引斜坡发生整体变形破坏。边坡灾变过程可描述为3个阶段:①雨水入渗—堆积体边坡浸润变形阶段;②堆积体边坡裂缝发展阶段;③滑坡发生阶段。【结论】其变形破坏过程可以概括为:坡脚变形破坏—中后部变形发展—裂缝发育贯通—滑坡发生。关键词:堆积体;降雨;模型试验;灾变过程中图分类号:TU434             

    河南科技 2023年6期2023-05-30

  • 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工程近坝堆积体稳定性分析
    成因复杂的大型堆积体边坡。小型堆积体边坡规模小,成因及工程地质特性易查清,可通过清方和整体加固处理,难度小、成本低;大型堆积体边坡处理难度大,其稳定性问题是相关工程建设的重要挑战[1-2]。对于大型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成因机制[3-6]、空间效应[7-10]、物质组成及结构特性[11-12]、力学试验[13-16]、稳定性数值模拟[17-19]等。其中,关于成因机制、空间效应、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的研究方法已相对成熟

    水利水电快报 2022年11期2022-11-23

  • 震后坡面松散堆积体失稳水力学机理研究
    形成区坡面松散堆积体内潜水位随降雨强度的变化规律和特征,解析震后强降雨条件下坡面物源松散堆积体失稳的力学机制,并反演降雨阈值及启动的临界条件,最后与实际监测数据比对验证。通过人工降雨物理模拟实验,实时监测坡体内潜水位及坡体介质力学参数随雨强变化的响应关系、失稳临界条件及失稳模式。将理论分析、实例验证和物理模拟结果结合,对坡面松散物源启动力学机理、启动临界条件及启动模式进行深入剖析,为沟道泥石流启动的超前预警提供参考依据。1 震后坡面松散堆积体启动力学机制持

    中国地质调查 2022年5期2022-11-04

  • 不同降雨强度作用下松散堆积体运移试验研究
    )1 概述松散堆积体是由不同粒径大小的土体或碎石块共同构成的松散岩土介质。由于地震作用,山体的土体和石头变得松散,破碎,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在降雨作用下,由于松散堆积体的结构已经发生破坏,大量松散堆积物会以滑坡和泥石流的方式进入河道[1],通常会淤堵在排洪输沙能力较差的平缓河段,从而阻碍河道泄洪能力,甚至会直接堵断河流流路,严重影响到了山区河流防洪安全[2- 3]。所以开展不同降雨强度作用下,研究松散堆积体变形失稳特性的研究,对山区丘陵地区的松散堆积体灾变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6期2022-06-17

  •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11号堆积体治理方案优化设计
    左岸下游11号堆积体边坡位于左岸发电尾水洞出口下游、泄洪洞出口上游。堆积体规模大,局部稳定性较差。大坝泄洪时河道水流流速的增大和泄洪雾化将恶化堆积体稳定性。该堆积体离尾水洞出口很近,失稳将抬高下游水位,从而影响引水发电系统的运行。为确保电站运行安全,需要对堆积体进行处理,提高堆积体稳定性,消除对尾水的影响。堆积体地形地貌见图1。图1 11号堆积体边坡地貌Fig.1 The landform of No.11 deposit slope2 堆积体边坡工程地质

    大坝与安全 2022年1期2022-06-02

  • 贵州某桥堆积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隐患,其中桥区堆积体便是隐患之一。本文以贵州某大桥主墩所处的南孟溪堆积体边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地质特征开展细致的调查分析,利用极限平衡法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保障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安全。关键词:堆积体  稳定性分析  防治措施  荷载中图分类号:U443.32                                      文件标识码:AStability Analysis and Pr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8期2022-05-30

  • 贵州某桥堆积体成因机制力学参数及稳定性研究
    作用形成的深厚堆积体边坡。评价堆积体当前稳定性和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的前提是掌握堆积体所在边坡的变形破坏历史。另外,岩土力学强度参数和破坏模式是影响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定量评价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堆积体岩土介质的成因、组成和结构的多样性,其破坏过程和边坡本身也十分复杂,因此,如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强度指标一直是参数选取中的难题。本文以贵州某大桥主墩所处的南孟溪堆积体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细致的调查分析,明确其形成机制,并结合工程类比及参数反分析等多种方法,综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21期2022-03-31

  • 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的堆积体稳定性研究
    讯作者:沈春勇堆积体是我国西南地区普遍可见的一种地形地貌,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引发了堆积体变形、失稳等一系列复杂地质问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大坝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害。经长期实践表明,岩体本身的材料特性、构造特征等是决定堆积体承载能力、稳定状态、变形趋势等的重要内在依据,库水位上升或下降、降雨以及人类活动等外部环境变化是影响堆积体滑动的外在因素。近年来,人们已认识到降雨对堆积体变形及稳定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且水库蓄水对堆积体滑动的诱发作用已得到了普遍

    珠江水运 2021年21期2021-12-03

  • 山区公路路基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借鉴。关键词:堆积体;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治与防灾领域的基础,其稳定性的评价方法是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前提条件,针对复杂堆积层滑坡的特点,对堆积体采用了多种勘察手段,查明滑坡的范围、堆积体成分及性质,采用精准的监测方法,查明了堆积体滑动面的分布,并分析和评价堆积层滑坡的稳定性。1 项目概况省道S532米萝至玉舍段,公路等级为二级,设计时速为40公里/小时,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32期2021-11-04

  • 大型深厚缓坡细粒土堆积体水库坍岸机理研究
    深厚缓坡细粒土堆积体由于其地形坡度缓,一般小于10°,通常认为不会发生大型坍岸变形。因此,对此类大型堆积体水库坍岸机理较少涉及[6-7]。宝兴河硗碛水电站于2016年建成并组网发电,其库水位每年在2 060~2 140 m之间涨落变化。高达80 m的库水位变化必然影响库区两岸边坡坡体内地下水运行环境,并形成硗碛库区特殊的复合水环境动力效应,极大地影响和控制库区水库坍岸发生频率与规模,其中以蚂堆5号堆积体坍岸最为特殊。该堆积体覆盖层深厚,颗粒较细,整体地形坡

    四川水力发电 2021年4期2021-09-15

  • 公路堆积体路堑边坡处治讨论
    挖方常常会遇到堆积体地貌,应结合堆积体不同成因及堆积体现状做针对性处治措施。本文以大潮高速某堆积体路堑边坡为例,结合现场踏勘、补充地质钻探及深孔位移监测,经过稳定性验算,提出处治方案,保证边坡稳定安全通行,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关键词:堆积体;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锚索 山区高速建设中,路堑边坡开挖难免遇到不同类型的堆积体地貌,堆积体第四系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质体[1],形成可能是崩坡积、冲洪积、坡残积及滑坡堆积等成因。堆积体的成因及堆积时期对坡体的力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17期2021-09-10

  • 两种驱动力作用下植被调控堆积体坡面减水减沙效益
    产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是弃土弃渣堆弃形成且发生土壤侵蚀的主要人为扰动地貌单元,是由项目施工过程中开挖和回填后产生的多余土壤及砾石等混合堆积形成的高陡边坡[6],其主要特征是物质成分不均,分散性大,结构疏松,平均摩擦角、内聚力及有机质含量低等[7],不仅破坏了原有土体结构[8],更严重的会造成坍塌、滑坡甚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9-11]。目前,关于生产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规律已开展较多研究,但主要是从其属性特征、堆置形态以及不同因素对堆积体侵蚀影响等方面展

    农业工程学报 2021年11期2021-09-04

  • 煤矿灾后垮冒堆积体变形特征及力学机制
    下,易出现垮冒堆积体堵塞巷道、切断救援路线的情况,而延长救援时间,会使灾后伤亡人数急剧增加。已有研究发现[2-3]:煤矿灾害事故发生瞬间的死亡人数不到10%,而大部分是因为堆积体阻断救援路线无法及时打通救援通道而丧失生命。因此,灾害发生后,在巷道堆积体内快速打通救援通道成为救援工作成功的关键,而灾后形成的堆积体则成为制约救援工作的关键点。许多专家针对堆积体特征和力学性质开展了大量研究。周伟杰等[4],左自波等[5],田海等[6]研究了降雨条件下堆积体的渗流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5-21

  • 降雨及坡体组成对堆积型边坡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模的不断增长,堆积体滑坡灾害在滑坡灾害中的比例不断增大。事实上,无论是在铁路和公路等的路桥建设中,在堆石坝和淤泥堤等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还是在城市渣土填埋场、矿山排土场等工程中,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治理防护与研究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1-7]。影响堆积体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岩土材料的基本特征(如形状、尺寸、粗糙度、不同堆积材料配比等)、堆积方式及含水率等。目前对堆积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主要有数值模拟和物理试验两种方式。郭将等[8]用有限元与极限平衡分析的方法对马达岭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29期2020-11-24

  • 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蓄水失稳模式预测研究
    澜沧江河谷两岸堆积体广泛分布,且规模巨大。随着水库蓄水位的变化,堆积体是否会发生变形失稳并演化为滑坡灾害,是工程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地质成因分析及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在不同蓄水工况下可能的失稳模式进行预测研究,为工程设计拓展思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1 堆积体基本地质条件拟建工程为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315 m,正常蓄水位2 895 m高程,对应水库回水长约98 km。该巨型堆积体发育于澜沧江左岸坝前5.4 km处,前缘临江,高程2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5期2020-10-28

  • 堆积体大断面隧道超前支护大管棚施工方法
    明摘要:介绍了堆积体大断面隧道超前支护大管棚施工方法,强调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要点,以积累隧道施工经验。关键词:堆积体;隧道;大管棚;施工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的进步, 公路﹑铁路等级不断提高, 在线路选择和设计上裁弯取直, 使得隧道工程在里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而部分隧道所处地段或地质情况差, 或隧道断面大、跨度大, 或埋深浅, 这都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采用管棚預支护并辅以注浆在隧道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工程施工中超前

    名城绘 2020年4期2020-10-21

  • “盖挖法”在隧道穿越小型堆积体的应用
    对隧道穿越小型堆积体的特点,从环境保护、工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造价等几个方面对施工方案进行了比选研究。结果表明,以“盖挖法”方案穿越小型堆积体能有效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案的不利因素,确保了洞口的长期稳定和安全,减小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关键词:隧道工程;堆积体;盖挖法;方案比选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8-0123-021工程概况及问题提出某高速公路分离式隧道采用双向四车道、时速80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8期2020-09-12

  • 西藏某水电站近坝库岸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针对近坝库岸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现状,通过勘探、物探、试验及变形监测[7-9]资料,对滑坡堆积体变形破坏机制[10-12]及成因[13-14]进行了分析,对滑坡堆积体在不同工况下,通过采用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15]强度折减法进行稳定性计算[16]分析,验证了滑坡堆积体的变形破坏形式与变形监测相吻合。因滑坡堆积体规模巨大,距坝较近,其稳定性对电站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因此研究该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1 基本地质条件和物质组成西藏某水电站滑坡地处库区右岸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4期2020-08-27

  • 松散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存在大量的松散堆积体边坡,加油站的建设工程中开挖扰动和自然降雨此类坡体极易垮塌,给加油站的建设和使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广泛调研和大量参考同类文献的基础上,对堆积体边坡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堆积体的结构特征、渗透变形特性以及失稳破坏模式等进行了介绍。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对堆积体的抗剪强度各因素进行分析,表明堆积体具有很强的水敏感性,堆积体的抗剪强度在饱水情况下急剧下降。采用seep/w和slope/w对模拟松散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在降雨强度、延时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5期2020-08-04

  • 基于改进离散元强度折减法的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广泛分布着松散堆积体边坡[2],穿越该区域的公路路堑边坡失稳问题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3-4]。堆积体是指由第四纪复杂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质体,属于斜坡变形破坏后继续运动的产物[5]。一般认为堆积体为土石的混合体,物理性质介于土、石之间,完整性较差,非均匀性明显。丁秀丽等[6]通过室内实验发现,非饱和土石混合体在低围压下有明显的剪胀特性,且其变形模量与峰后强度随含石量增加而升高;王自高等[7]试验研究了梨园水电站大型堆积体天然状态下的剪应力-剪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7-10

  • 灾后巷道堆积体力学特征分析
    援人员最怕遇到堆积体阻塞巷道中断救援路线的情况。对于灾后巷道堆积体的研究,文献[7]分析推导了垮空区高度计算公式以及巷道垮塌后造成堵塞的判定条件。文献[8]分析了复合顶板的垮塌状态,并根据不同的顶板条件,从灾后救援角度出发提出了救援工程建议。文献[9]分析了断层破碎带的地质特征和垮落堆积体特征,推导了冒空区高度、宽度与堆积范围计算公式。文献[10]针对救援通道位置和断面形状选择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救援通道的优选位置及断面宜选形状。文献[11]阐述了灾

    煤矿安全 2020年5期2020-06-08

  • 三种土壤质地工程堆积体坡面流速及产沙特征
    建设项目造成的堆积体是在施工过程中扰动原地表,破坏土层结构,加之砾石等杂物的混合而形成的松散堆积坡面,是现阶段新增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来源[1-2]。砾石的存在,不仅破坏土壤的稳定结构,同时造成堆积体混合介质理化性质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侵蚀过程[3]。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土石混合介质的入渗规律展开研究:倪含斌等[4]、郭朝旭[5]采用人工降雨试验研究堆积体的入渗规律,表明新的堆积体入渗率显著高于原状土,降雨进程可分为降雨入渗—渗透产流—渗流快速增长—最终稳定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年12期2019-12-21

  • 浩口水电站厂房布置与结构设计
    尾水渠后段处于堆积体前缘,机组安装高程较低、尾水位高,同时需避开大坝消力池雾化影响。为此,设计了攻克上述难点的方法:①因地制宜紧凑布置厂区建筑物,增加厂房底部宽度等方法保障厂房整体稳定I②加大厂房边墙结构尺寸以及分缝法解決防洪墙及闸墩结构影响;③采用室内开关站解决空间布置受限制问题;④参数系统整理、对比分析,有针对性选择边坡强、弱支护措施。工程建成以后运行正常,表明了厂房布置、结构设计合理、可行,充分发挥了电站效益。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借鉴。关键词:

    绿色科技 2019年16期2019-11-22

  • 山区高速公路堆积体陡倾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发山区高速公路堆积体滑坡有施工扰动、持续性强降雨、陡倾基岩面、厚层堆积等重要影响因素。针对近年来堆积体路堑滑坡事故频发的现状,文章以广西西北部山区某高速公路堆积体陡倾滑坡为例,利用地质调绘、钻探、物探、监测等工程勘察手段,结合滑坡区域水文地质环境以及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揭示了滑坡体范围、滑动面深度和滑床岩性、产状及滑坡规模,并运用工程类比以及传递系数法进行参数反演计算,初步確定了防护的比选方案,最后综合安全、投资、质量控制、施工工期、绿色公

    西部交通科技 2019年12期2019-09-10

  • 水动力型滑坡堆积体渗流稳定性数值分析
    区水动力型滑坡堆积体变形复活另一个主要因素[3-8].因此,必须重点关注汛期强降雨诱发库区水动力型滑坡变形宏观表现与前兆信息,进而揭示库区滑坡渗流稳定的演化机制,以便及时掌握和判断库区滑坡体变形发展趋势,提前做好库区滑坡灾害防治.水库运行初期蓄水后,汛期强降雨逐渐变成诱发库区滑坡灾害的最主要因素[2-3,5].童富果等[9]研究了大气降雨时斜坡的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问题,分析了降雨入渗规律;王建新、王恩志等[10]详细分析了完整降雨入渗过程中坡体内部渗流场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3-22

  • 孟底沟水电站坝前左岸堆积体稳定性分析
    水电站坝前左岸堆积体位于雅砻江中游左岸一级支流孟底沟沟口附近,该堆积体规模大,紧邻大坝与电站进水口等水工建筑物,其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大坝、进水口等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准确、可靠地分析可能的破坏方式与评价堆积体的稳定性,预测施工期和未来水库运行期稳定性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水工枢纽布置、施工场地选址提供地质依据。2 地质环境条件堆积体地形完整性差,被多条冲沟切割,其中规模较大的有6条,有3条冲沟部分或全部切穿堆积体底界(见图1)。前缘高程约2 1

    水电站设计 2019年1期2019-03-20

  • 开发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分类、侵蚀风险及监管防治策略
    土渣形成的工程堆积体形式多样、点多量大,潜在的水土流失风险日益增长,成为水土流失防治和研究的焦点之一[1-2]。目前业内专家针对一些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过程机理、规律及防护措施等进行了研究[3-5],但对形式多样的工程堆积体缺乏归类分析,对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和防治对策研究较少。本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水土保持工作实际,对工程堆积体分类、水土流失潜在风险、防护措施等进行分析,从而为完善、优化工程堆积体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参考。1 工程堆积体定义及分类1.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10期2018-10-15

  • 崩塌堆积体启动坡面泥石流判别与防治 ——以北川县开坪乡平石板泥石流为例
    部形成大量崩塌堆积体,岩石破碎后形成大量粗大的块石,这些块石连同山体表层碎屑物质一同堆积暂时停留在坡体中上部,形成表面接近自然休止角的高陡斜坡堆积体堆积体由于形成时间短,结构松散,空隙度大,表面坡度大,非常不稳定,如遇强降雨极易失稳。由于堆积体远离下方居民点没有成灾,当地政府和居民存在侥幸心理,防范意识薄弱,一旦后期在强降雨诱发下形成坡面泥石流,形成新的次生地质灾害,将造成严重损失,威胁下方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高陡斜坡崩塌堆积体启动形成潜在泥石流由于

    钻探工程 2018年8期2018-09-28

  • 堆积体对上游附近河道三维流速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710600)堆积体对上游附近河道三维流速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何岸霞1,周珏西1,张 婧1,刘 磊2(1.西华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成都 610039; 2.西安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600)堆积体的存在易对河道的水流流速产生影响。通过水槽试验,采用ADV观测堆积体附近的三维流速。通过控制流量大小,研究堆积体作用下河道三维流速沿堆积体上游临近横断面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流量相同时,流速受堆积体形态影响。离河床越近,三维流速沿横断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年8期2017-08-31

  •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内陆河三角洲堆积体演化过程
    的内陆河三角洲堆积体演化过程李晓坤1,2,陈 珺1,2,黄 华3,李勇涛4(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 2.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3.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忻州分公司,山西 忻州 036600; 4.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发展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0)通过建立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山区河流直接进入开阔湖区后的内陆河三角洲堆积体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三角洲堆积体的发展过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7-18

  • 地震作用下某水利枢纽左岸坝前堆积体稳定性预测分析
    利枢纽左岸坝前堆积体稳定性预测分析彭仕麒1,张志龙1,2,费文平1,莫济兴1,徐 珍1(1.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成都 610065;2.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某水利枢纽工程左岸坝前堆积体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及4·20雅安地震,其内部的物理力学参数发生了恶化,稳定性有所降低。尽管现在该堆积体整体是稳定的,一旦再次经历类似的地震,其整体稳定状况会更加恶化,将对下游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重大影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年6期2017-06-19

  • 等粒径球体三维体心立方堆积体接触力传递模型研究
    体三维体心立方堆积体接触力传递模型研究张春光(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基于等粒径球体三维体心立方堆积体的排列特点,提出了力均匀传递分配等五条基本假设,建立了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等粒径球体三维体心立方堆积体中接触力竖向分量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相应堆积体中不同位置处的球体的接触力竖向分量,分析了堆积体内部接触力的理论分布规律。三维体心立方堆积;接触力传递模型;接触力分布规律0 引言颗粒堆积体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是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4期2017-06-01

  • 垮冒堆积体中救援通道位置及断面形状的模拟
    0022)垮冒堆积体中救援通道位置及断面形状的模拟张国华1, 李文成2, 陈 刚1, 郝传波3, 张大鹏1(1.黑龙江科技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22; 2.黑龙江科技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22; 3.黑龙江科技大学, 哈尔滨 150022)针对救援通道位置和断面形状选择两个在决策中必然触及的问题,首次在阐明断层破碎带的垮冒空间特征、堆积体堆积特征、堆积体边界力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给出了救援通道的优选位置及其断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3-30

  • 某复杂古滑坡堆积体在蓄水条件下的稳定性评价
    右岸古滑坡Ⅱ区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较为复杂的三维模型,并从主应力、塑性区、剪应力和位移四个方面对古滑坡堆积体在蓄水条件下的变形和稳定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和分析。计算得到的四个方面的结果都相互吻合相互印证。文章以FLAC3D中的单元界面能自动依附于指定范围内模型表面生成的特性为思路来模拟地下水位。研究结果表明,堆积体虽然未出现整体性滑动破坏,但要注意坡脚局部地区坍塌和土层内部局部滑弧滑动,具体直观地在模型上指出堆积体上的不稳定区域,为后期针对性的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12-14

  • 井下断层地质破碎带巷道垮落体力学特性
    题,分析了冒落堆积体边界力学特征,给出堆积体能否充满冒落空间的条件,分析充满空间和不能充满空间两种情况,推导冒落堆积体的高度边界水平抗力堆积体中任意一点的横向和纵向作用力计算公式,给出堆积体边界上的水平抗力分布曲线,堆积体中任意横向和纵向剖面上纵向作用力分布曲线。该研究可以为实施救援前预判巷道垮落体力学特性、救援时效、制定相应救援方案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巷道; 断层破碎带; 垮落堆积体; 力学特性0 引 言据煤矿事故统计和救援经验,在井下重大灾害中,第一现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11-03

  • 巴东黄家大沟弃碴堆积体稳定性分析研究
    家大沟拟建弃碴堆积体为例,针对该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堆积体岩土特性,推测出弃碴堆积体可能的破坏模式,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对回填后堆积体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弃碴场堆方前后在天然状态下整体均处于稳定状态,在天然状况+30年一遇的暴雨时,堆方前,弃碴场处于不稳定状态;堆方后土石分界面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弃填土内部存在的潜在滑动面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弃碴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关键词】弃碴堆积体;稳定性分析0 引言堆积体是一个依据成因和岩

    科技视界 2016年10期2016-04-26

  • 某水电站堆积体边坡稳定分析与治理措施
    81)某水电站堆积体边坡稳定分析与治理措施张宪林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阳 550081)堆积体通常处于临界状态,一遇开挖和强降雨即可能发生开裂、解体和滑坡,给人员安全和工程顺利建设带来危害,论文通过一个已发生滑坡的堆积体进行稳定分析,根据稳定计算分析成果逐步对堆积体边坡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从易到难,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投资,为其他类似边坡稳定分析与治理措施制定提供借鉴。堆积体边坡;稳定分析;治理措施【DOI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年17期2016-03-12

  • 边坡堆积体锚索钻孔工艺探讨
    边坡堆积体锚索钻孔工艺探讨赵盛忠(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云南 洱源650041)【摘要】在堆积体及破碎的岩体边坡锚索施工中较容易出现卡钻、埋钻、洗孔困难等现象,而且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采用跟管钻进工艺钻至一定深度后,换用φ138直钎继续钻进至终孔,并在钻进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固壁灌浆,以利于非跟管段的孔壁稳定,避免卡钻、埋钻等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减少事故、提高功效;此方法可用于各种特殊地质情况,钻进方法更加稳妥,钻进速度更快,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5年4期2015-12-24

  • 中寨隧道不良地质及处理措施论述
    道;不良地质;堆积体;黄粘土;煤系地层;偏压中寨隧道位于贵州省六盘水至镇宁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六枝段第3合同段,为分离式隧道,其中左线里程ZK68+422~ZK69+160,全长738m,;右线里程YK68+440~YK69+200,全长760m。辖区地层岩性:根据钻探、物探及地质调绘,地层岩性由新至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角砾、碎石,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砂岩、砂岩夹薄层砂质泥岩、页岩,石炭系上统马平群(C3mp)灰岩。第四系土

    基层建设 2015年36期2015-10-21

  • 降雨条件下某滑坡堆积体稳定性研究
    指位于边坡上的堆积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向发生整体或局部崩滑的运动形式及过程[1].大量针对堆积体稳定性的研究表明,降雨是促使其稳定性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2-4].考虑非饱和边坡渗流的堆积体稳定性研究显示,由于降雨入渗、裂隙水补充导致的浅层土体含水率、地下水位线上升,基质吸力减小(即孔隙水压力增大),堆积体潜在滑动面的有效抗剪强度不断减小直至堆积体破坏.暴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由多种因素控制,其中首先要考虑的是降雨强度和渗透参数,林鸿州等[4]采用模型试验评价降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7-25

  • 某复杂古滑坡堆积体在蓄水条件下的稳定性评价
    右岸古滑坡Ⅱ区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较为复杂的三维模型,并从主应力、塑性区、剪应力和位移四个方面对古滑坡堆积体在蓄水条件下的变形和稳定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和分析。计算得到的四个方面的结果都相互吻合相互印证。文章以FLAC3D中的单元界面能自动依附于指定范围内模型表面生成的特性为思路来模拟地下水位。研究结果表明,堆积体虽然未出现整体性滑动破坏,但要注意坡脚局部地区坍塌和土层内部局部滑弧滑动,具体直观地在模型上指出堆积体上的不稳定区域,为后期针对性的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7-21

  • 都汶高速公路K25堆积体治理设计
    公路K25右侧堆积体的地质概况、特征、形成和变形破坏机理分析,对该堆积体进行了天然和开挖后的稳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路线通过该段堆积体的挖方边坡的桩板墙进行了治理(优化)设计。【关键词】都汶路;堆积体;稳定性;设计Treating design of K25 congeries in Du-wen highwayZhang Ling-sheng(Civil building college of west China university Chendu

    中华建设科技 2015年8期2015-05-30

  • 古水水电站争岗堆积体滑坡复活条件分析
    ,发育多个大型堆积体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争岗堆积体位于水电站坝址下游右岸,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但在降雨及地震条件下曾多次发生蠕滑。现决定采用接力避让方案对水利枢纽进行规划,所有泄水建筑物均采用长隧洞方式跨越争岗堆积体,该堆积体一旦滑动将可能堵塞下游泄水建筑物出口,对水电站等工程造成严重的破坏,是水电站潜藏的巨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分析在何种条件下争岗堆积体可能发生滑坡复活,为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对于滑坡复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雨和地震2种条件下,宏观方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4-17

  • 蠕滑堆积体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
    700)蠕滑堆积体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肖 培 伟,雷 厚 斌(国电大渡河枕头坝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四川 乐山614700)摘要:枕头坝一级水电站1#堆积体位于坝址区左岸下游岸坡地段,距离坝址140 m,为一覆盖层内部早期蠕滑形成的堆积体,在厂房尾水渠局部开挖或坡脚洪水淘刷后遇暴雨或地震等不利外因可能会引起边坡局部或整体失稳。通过对堆积体地质条件、堆积体成因、稳定性等进行分析,采取混凝土抗滑桩及挡墙、预应力锚索锚固、排水和保护等施工治理措施,达到了治理堆积体

    四川水力发电 2015年6期2015-02-01

  • 某水电站坝前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0 m存在一个堆积体,体积约1 500×104m3,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电站枢纽布置方案的选择及后期施工和运营。笔者从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着手,分析并评价了该堆积体的稳定性。2 堆积体基本特征2.1 堆积体空间展布特征该堆积体平面分布总体呈扇形,面积约500×104m2,前缘最低高程约2 160 m,枯水期高出江面约80 m,后缘最高高程约2 930 m,正常蓄水位高程2 254 m时水下淹没最大高度为94 m。堆积体在地形上呈前陡后缓,中后部相对宽缓,坡度约

    四川水力发电 2014年6期2014-08-29

  • 不同堆积角度对松散堆积体稳定性影响模拟分析★
    越多的高陡松散堆积体,这些堆积体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如建筑废弃物的不合理堆放引发的倒塌、泥石流,矿料矿渣的堆积不当引发的倾塌等,对群众人身安全及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威胁。因此,对松散堆积体稳定性的研究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分析类似于边坡稳定性这类问题当前常用的是有限单元法,它有传统的极限平衡法难以比拟的优点。本文正是运用有限单元法,以国内某碎石土大型堆积体为例,采用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理论,结合工程中应用较多的强度折减法,对碎石土堆积体的堆积角度影响下的失稳机理

    山西建筑 2014年21期2014-08-01

  • 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区,因此,水库堆积体边坡的滑动范围和稳定性成为移民选址、水库安全和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考虑的焦点之一。本文立足于西南水库岸堆积体边坡,从堆积体的成因类型、物质组成、特征和失稳形式入手,研究目前边坡稳定性的理论分析方法。【关键词】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0.引言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不仅地质灾害数量多,而且灾种全。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浅层表生地质灾害异常突出,分布有大量的由滑坡堆积、崩塌堆积、残积层、冰溃堆积、坡积物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2期2013-12-05

  • 念生垦沟堆积体综合治理效果
    0075)1 堆积体地形地貌念生垦沟堆积体位于金沙江中游某水电站坝前右岸的宽缓沟谷中,从前缘(金沙江边)至后缘呈长“喇叭”型分布,高程从1500m至1700m,地形上大致以高程1610m为界构成两级缓坡台地,属冲积、洪积、坡积、冰碛和崩塌及滑坡堆积等混合成因的堆积体,堆积物厚度一般30m~60m,总方量约1.7×107m3,堆积体天然状态处于稳定状态。堆积体前沿布置水电站导流洞进口明渠,底宽68m,底部高程为1500m,开挖成型边坡为1∶1 和 1∶1.5

    陕西水利 2013年1期2013-10-30

  • 楞古水电站雨日堆积体岸坡稳定性研究
    比选研究。雨日堆积体位于2个比选坝段之间河段,上距上坝段约1 km,下距下坝段约11.5 km,总方量约2100万m3;其下部基岩边坡浅表部发育松动变形岩体,体积约420万m3。堆积体主要由冰水堆积物组成,胶结较紧密,但受地震、降雨及下部基岩边坡浅表部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前缘和两侧陡坎局部出现坍滑与拉裂破坏。该堆积体规模巨大,一旦失稳将直接威胁到位于其上部雨日村约30户13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稳定性问题对楞古水电站坝段的选择具有重大工程影响。本文通过地质

    水力发电 2013年11期2013-10-20

  • 震后沟道泥石流启动条件——松散堆积体雨中失稳的水力学机制分析
    [11]认为,堆积体在降雨中失稳泥石流化是排水不畅条件下孔压增加,抗剪强度降低的结果;徐永年等[12]利用可调坡度水槽进行松散崩塌土与水流掺混形成泥石流的试验,提出了松散崩塌土在一定纵坡下形成泥石流的水流掺混机制;胡明鉴[13]通过试验研究了泥石流崩滑堆积体斜坡稳定性、沟谷发育分形特征和崩滑堆积体复杂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剪切作用下滑面土体液化、强度降低后的灾变机制。徐友宁等[14]在考虑了颗粒级配、底床坡度、临界水量等主要因子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模拟试验的方

    岩土力学 2012年10期2012-09-20

  • 深溪沟水电站飞水崖堆积体稳定计算及分析
    沟水电站飞水崖堆积体位于深溪沟沟口对面的大渡河右岸(凸岸)谷坡680 m高程以上,距离坝轴线下游约300 m。堆积体总体上呈扇形分布,向河谷方向展开,上、下游边界为两条冲沟。两冲沟呈“人”字形在后缘同源,上接飞水崖沟,该沟延伸数千米,沟向大体垂直大渡河,雨季汇水于飞水崖。飞水崖堆积体内冲沟不发育,坡面地形完整,其坡面从前缘至后缘呈缓、陡、缓态势,总体地形坡度为35°~45°,前缘高程680 m左右,前缘以下临河为基岩陡壁,堆积体中部760~820 m高程左

    四川水力发电 2011年2期201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