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

  • 考虑新能源集群接入的送端电网电压频率控制优化模型
    、大容量长距离交直流输电成为满足能源消费需求[3]、清洁能源外送[4]、新能源消纳等方面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建设有灵绍、天中、祁韶等大容量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其周围区域内的大规模新能源资源集群[5],[6],一方面很好地满足了上述能源消费、外送的需求,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新能源资源集群并网对系统电压、频率等多方面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也使得系统内传统的同步机组、调相机组开启数量减少,电网电压、频率动态调节及支撑能力

    可再生能源 2023年10期2023-10-21

  • 含混合多端直流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构建
    数量日益增多,交直流系统耦合程度不断增强,Hybrid-MTDC 控制策略也会影响到交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7],加剧了含Hybrid-MTDC 的交直流系统运行风险。故研究含Hybrid-MTDC 的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性具有重要工程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方法有连续潮流(continuation power flow,CPF)法、灵敏度指标法、短路比等[8-9]。文献[10]在LCC-HVDC 中计及换流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3年9期2023-09-11

  • 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交直流大电网调度自动巡航方法
    92)0 引言交直流大电网是由交流电网和直流电网共同组成的电力网络,该电力网络具备输送电流额度大、稳定等特点,且其架设区域跨度较大。目前新能源结构的变换为交直流大电网的调控运行带来的一定难度[1,2],为提升交直流大电网之间的耦合程度,对其调度进行自动巡航非常有必要。为此相关领域专家也纷纷研究了电网调度自动巡航方法,如赵晋泉等人设计了电网调度自动巡航技术架构,该方法从电网运行的经济角度出发,对电网运行经济性进行评估后,使用最优运行点的方式实现其调度自动巡航

    制造业自动化 2022年8期2022-09-02

  • 交直流混联配用电系统多模式减排调控策略
    系统由于减少了交直流间的变流环节,在能效水平、系统成本以及综合可靠性方面更具优势[5-6]。鉴于此,国内外开展了广泛探讨并逐步验证了直流配用电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7-9]。但考虑到交流主网规模庞大并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以及目前中压直流变流设备的明显成本劣势,交直流混联将是未来供电系统的发展趋势,其中低压侧采用直流配电、中压侧仍采用交流配电是改造成本较小、节能减排显著的配用电方案[10]。减排调控最早用于多机组的发电调度。首先,评估发电过程的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2年9期2022-05-05

  • 可再生能源交直流送出型电网暂态能量有限时间控制模型
    引言随着特高压交直流远距离输电通道不断建设和完善,我国电网中经交直流混合通道输送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传统水电、火电容量比例不断提升。风电、光伏发电比例在交直流通道输送容量占比提高的同时,交直流混合输送的安全稳定问题已成为制约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1]~[4]。在交直流混合送出型的送端电网中,当输送通道、受端电网和送端电网内部发生暂态过程时,提高送端电网乃至整个互联电网的暂态稳定性,是交直流混合送端电网暂态能量控制亟待解决的问题[5

    可再生能源 2022年2期2022-02-23

  • 电力系统交直流潮流的全纯嵌入计算
    陈厚合电力系统交直流潮流的全纯嵌入计算姜 涛 张 勇 李 雪 李国庆 陈厚合(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 132012)针对采用牛拉(NR)法计算电力系统交直流系统潮流存在初值选取和计算量大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交直流潮流计算的全纯嵌入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全纯函数构造原理,通过嵌入参数,分别构建全纯交流潮流模型、直流潮流模型及换流站控制模型;然后,基于全纯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特性,将非线性全纯潮流方程的求解问题,

    电工技术学报 2021年21期2022-01-19

  • 特高压交直流受端电网的稳定性分析
    东摘要:特高压交直流受端电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促使特高压直流输电不断亏大规模,导致直流非常强、交流非常弱,这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要对其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关注特高压交直流主电网结构,优化主电网结构并不断改进,使电网保持稳定可靠的状态。本论文着重于研究特高压交直流受端电网的稳定性。关键词:特高压;交直流;受端;电网;稳定性引言:从特高压输电技术情况来看,一直以来都是交流与直流同步,特高压交流电网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交流输电骨干网。合理应用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11期2021-12-28

  • 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研究
    配电网中,建立交直流配电网。随着众多电力发电技术以及用电技术的普及,第二种方法的应用更为广泛,因此国家需建立完善的交直流配电网,保证配电网建设满足社会需求。1 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建设的积极作用目前,众多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最直观的变化是用电量的大幅增加,这使我国需要进一步优化传统的供电模式,力求研究出效率、质量更高的电力供电建设。就目前而言,电力建设已有较大进步,但是面对高强度的用电负荷,电力建设的交流配电网技术不足,网络构架不完善,影响其可靠性、稳定

    光源与照明 2021年4期2021-12-01

  • 关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继电保护的研究
    起来。关键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继电保护1 前言然而,交流配电技术在以往的电网设计中已经成熟,市场广阔且不可能,已经完全被连续式配电网所取代,成为一种新型的配电方式,混合式交流配电方式,直流配电能充分发挥直流配电网的优势,保持现有交流配电方式的优势。同时,目前直流配电网的推广仅限于新型直流开关、直流变换器、最优电压电瓶等,长期未接入实际电网。2 直流配电网保护目前,直流配电网通过转换器与交流配电网相连,公司配电网为负荷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容量。所有类型的

    科技研究 2021年20期2021-09-10

  •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及发展研究
    并且研究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远距离输送,改善我国自然资源和能源分布不均等情况。由于供电侧和用电侧距离比较远,导致现有输电方式不合理,而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善资源分布不合理情况,同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概述和意义(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的概述。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的运用可以比较合理,并且具有较多优势。第一,可以实现点对点和原纪录输送电量,不需要中间落点,可以直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11期2021-01-28

  • 考虑跨区多能源协调的交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控制模型
    70)0 前言交直流混联电网是电网发展的新形态,具有脆弱性、可控性、发生连锁故障等特点[1]。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而且我国的大规模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2],[3]。但交流和直流系统控制特性不同,且发生故障后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具有时空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4]。 传统以戴维南等效电路的交流系统故障分析方法不能有效评价其暂态过程,寻求新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控制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含大规模清洁能源的交

    可再生能源 2021年1期2021-01-14

  • 基于多源储能节点拓扑特征的交直流新能源电网功率平衡分区控制
    随机性,都将给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功率平衡能力与紧急功率控制带来新的挑战[4]~[6]。 因此,在交直流混联的新能源电网动态优化控制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多能源储能支撑能力及可再生能源波动特性对系统进行分布式协调控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也是目前能源互联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针对交直流混合系统的稳定控制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文献[7]提出了交直流同质化能量函数模型,可实现变换器在交流、直流子系统中按照自身容量特性承担相应功率。 文献[

    可再生能源 2020年10期2020-10-15

  • 基于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研究
    使用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使变电站交直流电源系统的结构更加合理,运行效率更高,维护更加便捷,是在传统变电站电源系统的基础上,对电力设备进行技术创新与升级而来的一种新型技术。21世纪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同时随着智能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本文主要就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以及方向,依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关键词:智能化;电源系统;一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6期2020-07-29

  • 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规划与运行
    电网工程建设中交直流电源供电情况也不断增加,而直流供电电源在交流配电网中的接入应用,都需要通过DA/AC以及AC/DC、DC/DC变流器的辅助作用进行相应电压等级的交流配电网接入应用,或者是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通过直流微电网组网建设后,再采用变流器将电源负荷接入交流配电网,完成交直流配电网建设,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该文将对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规划的意义进行分析,结合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的网络架构,对其电网运行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1 交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年6期2020-06-19

  •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同质化能量函数模型
    电压等级最高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对国家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与清洁能源消纳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能源安稳运行与可持续利用的有效保障[1]~[3]。交流和直流系统控制特性不同,且发生故障后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具有时空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4]~[6]。传统以戴维南等效电路的交流系统故障分析方法不能有效评价其暂态过程,寻求新的故障分析方法及暂态评估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对于含大规模风电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当其交流通道或直流通道发生严重暂态故障时,亦会使风电通道功率发生大范围波

    可再生能源 2020年2期2020-02-25

  • 探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优化设计
    用率,广泛应用交直流一体化的电源系统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优化设计一、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应用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直流电源系统、交流电源系统、UPS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一体化优化方案,能够高效实现对于智能化、无人值守变电站全方位监控。合理应用一体化监控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变电站内部的具体使用情况的分析监控,还可以高效使用其监控模块,同时实现对各个电源子系的科学化分析,进而帮助站内电源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也为建设数字化电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0期2019-10-21

  • 论述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及运行特性
    ,大容量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不断增加,给现代电网带来深刻变化。本文针对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及运行特性进行了简要探讨,以供参考。【关键词】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运行;特性1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概况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概况近年来,我国不断研究特高压关键技术,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重大突破,在电压控制、潜供电流控制、成套设备、调试运行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开发和研制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的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12期2019-10-20

  • 一起500千伏断路器二次回路串电跳闸的原因分析
    考。【关键词】交直流;串电;解决措施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500kV断路器故障十分常见,其中断路器二次回路串电故障原因多样,危害较大,若不加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故正确认识断路器二次回路串电的危害,认真分析其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一、事件概述2018年12月27日15时04分27秒,500kV某站监控机#2主变变高5061断路器启动事故音响动作,#2主变变高5061断路器A、B、C三相分位动作,15时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0期2019-09-10

  • 含电压源换流器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状态估计快速解耦法
    这一新型复杂的交直流混联输电结构对调度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交直流状态估计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的数据服务模块,为交直流系统的潮流计算、在线安全分析等高级应用提供了反映网络运行状态的实时数据断面,是数据系统的质量及可靠性保证[3-4]。常规高压直流局限于两端口、点对点直流输电,不适合扩展为直流电网。针对这一常规交直流系统,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状态估计算法主要分为同时求解法[5-6]和交替迭代法[7-9]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年21期2018-11-26

  • 基于主从控制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多模式运行与切换策略
    网中均需要多重交直流变换来满足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接入需求。为了减少多重AC/DC或DC/AC变换环节带来的能量损耗、抑制谐波电流以及降低控制复杂度,建设分布式能源友好接入型电网,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应运而生[1-3]。在众多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形式中,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因具有可接入电源和负荷种类多样、用户需求多样化等特点,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4-11]。1 交直流微电网典型结构与基本运行模式文献[1]给出了一种并网至交流公共电网的交

    电气技术 2018年9期2018-10-22

  •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经济优化运行方法
    袁悦摘 要 交直流混合微网是一种兼具交流微网与直流微网优势的新型微网,具有高效接纳分布式能源的优势,是当前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前沿。复杂多样的运行模式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导致交直流混合微网在优化运行难度比常规交流微网难度增加。本文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存在的复杂优化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網经济优化运行方法。关键词 交直流 微网 运行方式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0引言随着人们对风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的增加以及可再生能源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1期2018-09-17

  • 交直流微电网三阶段分布式状态估计方法
    可靠性[1]。交直流微电网由交/直流微电网以及变换器组成,可减少换流装置,降低损耗,逐渐引起研究者重视[2]。针对其运行控制已有许多研究[3],但状态估计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文献[4]研究了交直流微电网集中状态估计,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然而,相比于集中式方法,分布式方法在计算效率、通信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具有优势。集中状态估计器需收集系统所有信息统一计算,计算效率低,通信量大,当子系统内的信息未能更新时,将导致状态估计过程中断。而在分布式方法中,各子系统均有状态估

    电气自动化 2018年2期2018-07-31

  •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储能技术的研究
    直流微电网以及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三种具体形式。发展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目的在于在提高新能源发电利用率的同时满足各类交直流负荷的高可靠供电,由于微电网中普遍存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模式,新能源发电功率及负荷的波动导致必须配置相应的储能装置,以提高微电网运行的稳定性。1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系统结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因同时兼顾单纯的交/直流微电网的优势特征,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3],一种兼顾单纯交/直流微电网优势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图1

    机电信息 2018年15期2018-05-31

  • 地铁交直流网络联合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000注重地铁交直流网络联合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分析,有利于保持地铁供电系统良好的实践应用效果,实现对功能强大供电仿真软件的高效利用,使得城市地铁运行中供电系统的网络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因此,需要结合地铁交直流网络的功能特性,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充分考虑,给予与之相关的联合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更多的关注,确保地铁交直流网络实践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1 地铁交直流供电网络概述1.1 交流供电网络概述在城市地铁运行过程中,交流供电网络的稳定运行,有利于保持地铁供电系统

    智能城市 2018年4期2018-02-06

  • 交直流交叉跨越碰线故障分析及处理策略
    211106)交直流交叉跨越碰线故障分析及处理策略薛海平1, 王俊生1, 张少凡2, 王玉龙1, 柏传军1,3, 曹 杰2(1.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2;2.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620; 3. 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6)电网交直流系统混联运行中交流/直流线路交叉跨越现象较为常见,较容易出现交直流线路碰线故障。文中从目前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直流输电工程针对交直流碰线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年24期2018-01-09

  • 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研究
    提高,对变电站交直流一体研究也已经进入了新阶段,通过对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技术提高,全面实现了设备自动切换、启动,传唤供电及安全用电得到充分的保证,这种新型技术应用和传统变电站电源系统比较更加科学有效。文章主要通过对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特点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设计措施与方法。关键词: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中图分类号:TM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6-017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36期2017-12-23

  •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诊断与监测研究
    业的飞速发展,交直流一体化电源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能与稳定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力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电源检测点的实时监测情况,并基于监测的基础之上设计相应的处理程序,通过对程序进行操作从而实现对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诊断和研究。关键词:交直流;电源诊断;监测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154-02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作为安全用电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4期2017-05-16

  •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互联变流器功率控制
    102206)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互联变流器功率控制谢文超,朱永强,杜少飞,夏瑞华(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 102206)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析了各子网的下垂特性以及并网和离网2种运行模式下的功率平衡关系。为避免互联变流器频繁动作,提高系统电能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化处理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下垂控制方法,并设计了误差动作阈值,推导了误差与交换功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实现了互联变流器的分区段控制。在PSCAD/EMTDC搭建了交直

    电力建设 2016年10期2017-01-09

  • 交直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与控制问题研究
    410004)交直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与控制问题研究曾琼 段宗希(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4)交直流相关知识理论与技术不仅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知识,而且是我国电网改扩建项目中的重要支撑,特别是直流输电技术在大容量和远距离传输中更具优越性。本文以交直流电力系统为研究核心,从暂态稳定的机理与衡量指标、暂态稳定的控制技术和改善措施几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以期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改善提供指导和借鉴。暂态稳定;

    大科技 2016年32期2016-07-12

  • 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分析
    192)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控制分析陈凯1,段翔颖2,郭小江2(1.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北京市100052;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100192)结合我国电网发展综述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安全稳定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首先,根据交直流混联系统网架结构,给出了初步评价该类系统稳定性的一般方法,分析了交直流混联系统存在的稳定性问题及控制需求。其次,结合我国电网规划中的交直流混联系统,论述了利用直流系统功率紧急控制、功率调制、频率调制等

    电力建设 2016年1期2016-02-16

  • 交直流混合输电对500 kV输电线路电场强度影响研究
    250018)交直流混合输电对500 kV输电线路电场强度影响研究李莉1,田智勇2(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济南250012;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济南250018)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是一种新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但对单导线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磁环境问题研究却鲜有报道。介绍单导线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现状和特点,使用有限元软件Ansoft针对交直流混合输电线路的电场强度进行仿真分析和数值计算,分析表明

    山东电力技术 2015年8期2015-01-07

  • 浅析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的运用
    点项目的建设,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正在逐步替代传统变电站电源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电源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网络的智能化,还能很好地解决常规变电站电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为了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进行在线监测。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交直流;在线监测前言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已经是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智能变电站也在实现自动化控制、 信息化控制以及数字化操作。对于智能变电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的使用要求和标准也在逐步升高, 相较于原有比较独立

    科学与技术 2014年11期2014-10-21

  • 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分析及其应用
    智能变电站;交直流;电源系统;一体化中图分类号:TM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8-0105-01在变电站之中,站用电源的重要性无可厚非,因为只有安全可靠的站用电源才能使得变电站正常运行。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变电站的站用电源没有达到相关的规定标准,主要表现为在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程度方面的不足。要想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必须推行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对变电站站用电源的管理水平进

    新媒体研究 2014年8期2014-07-24

  • 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研究综述
    070)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研究综述毛俊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基于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其控制和保护策略提出新要求,使其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系统故障,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应用现状;措施;谐波0 引言直流输电由于输电距离难以控制,在输电稳定性方面受到了很大限制,输送电量的容量和效率比较低。基于此,现研究了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以此来降低电量损耗量,提高电力系统功

    机电信息 2014年30期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