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阵

  • 全身麻醉后肌阵挛一例
    出现全身或者四肢肌阵挛、躁动、抽搐、头颈后仰、牙关紧闭和脚弓反张等癫痫样现象(seizure-like phenomena,SLP)比较少见。其中肌阵挛是指一定时间内主动肌快速、反复地收缩,带有一定的节律性,不受意识控制。不同的麻醉药物和围手术期治疗药物可能诱发SLP[1-3],尤其是肌阵挛运动。现将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 例全身麻醉后肌阵挛病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本文病例报道经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件号:[2022]研审第(144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5期2023-08-10

  • 以全面-强直震挛发作为首诊症状的Jeavons 综合征1例报告
    为:伴或不伴眼睑肌阵挛,光敏性和合眼诱发脑电放电[1]。在1977年,该疾病由 Jeavons首次描述,是一种具有明确临床指征和脑电脑图(EEG)特征的癫痫综合征[2,3]。2010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明确将眼睑肌阵挛作为一种独立的发作类型[4]。参考国外多个中心的研究,Jeavons 综合征发病率并不低[5],而目前我国对该病报道较少。现对近期我科诊治的1例Jeavons综合征患者进行报道,较以往不同的是,本病例是以强直-阵挛发作为首诊症状的Jea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4期2023-08-10

  • 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癫痫发作临床表现、脑电图、治疗及预后
    2)岁,其中急性肌阵挛12例,占比为32.43%,迟发性肌阵挛16例,占比为43.24%,选择性刺激性肌阵挛9例,占比为24.33%。周期性或者持续性的广泛性痫样放电20例,周期性、弥漫性的多棘波或者棘波为主17例,予以全部患者常规抗癫痫药物、新型抗癫痫药物、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生酮饮食治疗,总体疗效高达81.53%。1.1急性肌阵挛在AIE中癫痫发作临床表现中,急性肌阵挛是常见的类型,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myoclonic sta-tus epilep

    健康之友 2022年17期2022-12-01

  • 对托吡酯反应良好的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1例
    ,朱玉港,刘艺鸣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MD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运动障碍,与SGCE基因的致病性变异相关,通常出现在生命的前20年[1]。该病主要表现为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协调收缩或过度收缩及扭转性的姿势和动作异常[2]。现报告1例对托吡酯治疗反应良好的MDS患者如下。1 病例女,41岁,因“持续性双上肢抽动,头颈部扭转26年”于2013年8月15日于我院就诊。患者2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不自主持续性抽动,头颈部扭转,2个月后进展到双上肢,紧张及情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09-05

  • 瑞芬太尼预防依托咪酯导致肌阵挛的性别差异*
    肾上腺皮质功能及肌阵挛等。其中肌阵挛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至50%~80%,儿童可达85%[2]。有研究表明,预先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可降低依托咪酯肌阵挛的发生率[3]。然而,多种麻醉药物在药动学和药效学方面都体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不同。对于镇静镇痛药物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性别差异,临床上目前尚无此类报道。因此,本文研究瑞芬太尼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性别差异,为临床精准麻醉提供参考。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5期2022-06-25

  • 脊髓固有性肌阵挛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表现
    黄 颜脊髓固有性肌阵挛(propriospinal myoclonus,PSM)是指突然的肌肉抽动,主要累及腹部、躯干和颈部肌肉,是一种罕见的运动障碍疾病[1],最早由Brown等报道PSM并命名[2]。此后研究发现PSM具有不同类型。Montagna等报道了3例患者仅在临睡前放松状态以及睡眠清醒转换时出现肌阵挛[3]。2008年Williams等首次报道了1例功能性PSM[4],之后一系列研究进一步描述了功能性PSM,并发现超过半数PSM患者为功能性[1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3期2022-05-12

  • 伴发ESES现象演变的Jeavons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监测到患儿数次肌阵挛发作、多次眼睑肌阵挛发作伴失神及一次肌阵挛-失张力发作,具有合眼敏感及光敏感。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个人史:系1胎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3.5 kg,生长发育与一般同龄儿相仿。查体:面容无特殊,问话可答,口齿吐字略欠清晰,心肺腹查体阴性,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头部MRI(2018年7月24日)未见异常,视频脑电图(2018年7月26日)监测到肌阵挛发作一次(见图1),表现为清醒期头部及躯干快速向后抖动一下,同期EEG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2期2022-03-11

  •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性震颤伴癫痫1例报告
    孟红梅家族性皮质肌阵挛性震颤伴癫痫(familial cortical myoclonic tremor with epilepsy,FCMTE)又称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Benigh adult familial myoclonic epilepsy,BAFME)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多于成年期发病,以震颤、肌阵挛伴或不伴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情绪紧张、光刺激、睡眠不佳可诱发全面强直发作,FCMTE常以震颤为首发症状,肌阵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2期2022-03-11

  •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的临床诊治进展
    JAE)、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和仅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癫痫(EGTCS)。JME是IGE的一种常见类型,约占IGE的45%[1],主要表现为晨起肌阵挛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还存在易激惹和执行功能受损等心理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针对JME患者药物控制的效果并不如预期良好,仍有部分JME患者存在耐药问题,且停药复发率高,往往需要终生治疗,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由于JME的肌阵挛发作较易被患者和家属忽视,临床医生对JME患者

    临床内科杂志 2022年11期2022-02-15

  • Lance-Adams综合征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血缺氧后以动作性肌阵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2]。临床常常以突发、短暂且频繁的抽搐为主要表现,多见于各种缺血缺氧事件后,如心脏骤停、窒息、中毒、麻醉、溺水、脑损伤及代谢性疾病后[3-4]。随着心肺复苏术的广泛应用,大部分患者能在缺血缺氧事件后存活下来,因此LAS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而对该病早期识别、诊断及合理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品质[5-6]。现将我院诊治的2例心肺复苏术后引起的LAS患者的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结合文献予以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3期2021-07-06

  • 不同用药方法预防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临床观察
    于全身麻醉诱导时肌阵挛的发生率高达 50%~80%,虽然依托咪酯引起的肌痉挛在大多数患者中是短暂的,但这种现象对于伴有高血压、动脉瘤、高龄等患者是很危险 的[3,4]。本研究对在麻醉诱导时序贯预静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阿曲库铵或舒芬太尼和慢注依托咪酯等方法用于预防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作用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10 月在本院择期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B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4期2021-06-11

  • 颈部肌阵挛伴失神发作2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0007)颈部肌阵挛并失神发作是一种以颈部肌群节律性肌阵挛发作为突出特征的全面性癫痫发作,发作时表现为颈部肌群节律性收缩导致的节律性头颈偏转运动,伴或不伴意识损伤,发作期脑电图为广泛性双侧同步对称的极高波幅3 Hz 左右棘慢波节律爆发。多导肌电图提示颈部肌肉抽动与棘波同步。颈部肌阵挛并失神发作是儿童时期少见的癫痫发作类型,尚未被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定义[1],国外文献至今报

    临床儿科杂志 2021年5期2021-05-24

  • 左乙拉西坦和丙戊酸钠单药治疗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的疗效比较
    5000)青少年肌阵挛癫痫主要表现为晨醒后出现的肌阵挛症状,还有可能引发失神全面性强直轮等病症,通常主要发病于8 ~22 岁左右[1-3]。一直以来,对青少年肌阵挛癫痫主要以丙戊酸钠为首选治疗药物。但近些年来有大量的学者研究表明,左乙拉西坦对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的治疗效果也十分理想,不会产生强烈的毒副作用。安阳市人民医院选取70 例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分别给予左乙拉西坦和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现将研究报告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

    医药与保健 2021年4期2021-04-07

  • 皮层肌阵挛持续状态1例☆
    张术词 王炎强肌阵挛(myoclonus)是指由肌肉收缩或抑制引起的突然、短暂、休克样、不自主运动[1-2]。肌肉收缩致正性肌阵挛,肌肉抑制可致负性肌阵挛,其中皮层性肌阵挛是最常见的形式,我国目前对此类疾病报告较少。现对我院收治1例皮层肌阵挛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结合文献复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发病情况患者,男,67岁,因“四肢抽搐2个月,再发1 d”于2021年1月18日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1年12期2021-04-06

  • 不同剂量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效果比较
    观察记录注射痛和肌阵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全麻诱导药物选择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10至2019-03在我院行全麻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5岁,BMI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手术室后在腕部头静脉建立静脉通路,常规监测BIS、ECG、NBP、SpO2%,桡动脉穿刺置管建立有创动脉压连续监测SBP、DBP、MAP。患者平卧静息5 min后开始诱导,A组静注丙泊酚1.5 mg/kg、依托咪酯0.075 mg/

    武警医学 2021年3期2021-03-30

  • 预注布托啡诺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效果的Meta分析
    、溶血、注射痛和肌阵挛。乳剂依托咪酯取代水剂依托咪酯后,静脉炎、溶血、注射痛等不良反应已基本消失,然而肌阵挛发生率仍高达50%~80%[1-2]。肌阵挛易导致静脉通路和监测装置移位,增加机体氧耗和反流误吸发生率,威胁冠心病、高血压病、癫痫、颅内动脉瘤等患者的生命,还可能增加一些危重症患者的气管插管难度[3]。尽管Voss等[4]研究认为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是一种癫痫样发作,但其发生机制仍不明确。目前,用于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药物有右美托咪定[5]、羟考酮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1期2021-02-26

  • 经皮穴位电刺激预处理对静脉全麻依托咪酯诱导肌阵挛的影响
    导致短期的疼痛和肌阵挛,肌阵挛的发生率为50%~80%,这种不良反应的潜在机制仍然未知[4]。目前已知苯二氮卓类药物、阿片类药物和肌肉松弛药均具有抑制肌阵挛的作用[5-7]。其中,阿片类药物是最有效的[8-9]。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TAES)是一种非侵入性技术,电刺激皮肤表面相关穴位具有镇痛、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增加内源性阿片肽水平等作用[10]。针刺合谷穴具有镇痛、抗

    浙江医学 2020年21期2020-11-24

  • 不同剂量丙泊酚减少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术中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临床研究
    反应明显减少,但肌阵挛的发生率仍高,老年患者更为明显[2]。严重的肌阵挛会引起患者血钾升高、眼内压升高眼玻璃体脱垂、影响麻醉心电监测等。有研究[3-4]发现丙泊酚有降低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作用,但其最佳剂量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拟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抑制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作用,选出丙泊酚的最佳剂量,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4 月,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静脉麻醉下行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7期2020-08-31

  • 早期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肌阵挛发作病例报道1例
    春130033)肌阵挛发作脑电图监测常作为诊断的第一手段[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最准确的诊断手段为头部核磁及DSA检查。上述两种疾病为发作性疾病,单从临床表现鉴别较困难,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早期误诊为TIA患者,后经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发现异常放电后更正诊断为肌阵挛发作。本文期望通过对该病例的报道及文献回顾提高临床医师对TIA与肌阵挛发作的认识。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5岁,因发作性右上肢体活动不灵4天入院,发作时表现为右上肢力量差,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4期2020-01-09

  •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采用左乙拉西坦的临床分析
    0000)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是指青少年期起病、智能体格发育正常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综合征[1]。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患者多在觉醒后出现肌阵挛发作,主要累及双侧上肢,部分时间可波及下肢,进而发生跌倒,偶尔可发生全面性强直阵挛[2]。临床常用于治疗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的一线药物为丙戊酸钠。随着临床医学的进展,左乙拉西坦开始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但左乙拉西坦治疗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的效果和特点尚不明确。本研究中,我们将上述两种药物分别给予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1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2期2019-12-05

  • 预注纳布啡对全麻诱导期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的影响
    导期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的发生率高达50%~80%[2]。目前,临床尚无有效防治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发生的方法[3-5]。有研究[6-7]指出,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是一种类似癫痫发作的症状,使用κ-受体激动剂能够产生抗惊厥作用。而盐酸纳布啡作为一种κ-阿片受体激动剂,能够在产生中强度镇痛效果的同时减轻痉挛程度[7]。本研究拟评价纳布啡对全麻诱导期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的预防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25期2019-10-22

  • 眼睑肌阵挛发作的临床及视频脑电图特点
    建民,郝小生眼睑肌阵挛伴或不伴失神发作(Eyelidmyoclonia with or without absences,EM or EMA)由Jeavons于1977年首次描述,并命名为Jeavons综合征[1,2],但未受广泛认可。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癫痫发作分类将EM伴或不伴失神归为全面性发作类型[3]。2010年ILAE癫痫发作分类将眼睑肌阵挛归类为失神发作。参考国外多个中心的研究,Jeavons综合征并不少见[2~4],而我国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9期2019-01-05

  • 癫痫伴肌阵挛-失张力发作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分析
    涛,梁建民癫痫伴肌阵挛-失张力发作(epilepsy with myoclonic-atonic seizures,EMAS),又名肌阵挛-站立不能性癫痫(myoclonic-astatic epilepsy,MAE),其发病率占儿童全部癫痫的1%~2%[1],典型癫痫发作形式为肌阵挛或肌阵挛-失张力发作。1970年首次由德国医生Doose描述,因此也称为Doose综合征。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将其列入隐源性或症状性全面性癫痫,2001年IL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8期2019-01-04

  •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三例并文献复习
    张晓华 王云鹏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myoclonus dystonia syndrome,MDS)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的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1],主要以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为惟一或主要症状[2],药物治疗效果差。目前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被证实是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有效的治疗方式[3]。但由于MDS较少见,目前有关DBS治疗的病例报道较少,且最佳的手术靶点仍不是很清楚,国内尚未检索到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DB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10-19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短小手术中依托咪酯诱发的肌阵挛的影响
    发现, 其诱导后肌阵挛率较高,达到了10%~65%[1], 这就大大增加了患者呕吐窒息的风险。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与镇痛双重功能且无呼吸抑制, 应用广泛[2], 可以完美的应用于静脉麻醉短小手术。目前依托咪酯所导致的肌阵挛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抑制其肌阵挛的方法还在不断扩展, 本文观察预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于短小手术依托咪酯诱导期肌阵挛以及术后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12月静脉麻醉下乳房良性肿块择期手术的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2018-09-17

  • 预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依托咪酯致肌阵挛预防作用分析
    诱导时患者会出现肌阵挛,其发生率在50%~80%[2]。虽然肌阵挛发生时间短暂,但这种现象会不同程度增高饱胃患者的胃内压,导致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增高,增加了麻醉的风险[3]。因此,预防依托咪酯导致的肌阵挛非常重要。地佐辛是一种阿片类受体部分激动-拮抗药物,常用于中重度疼痛治疗。有研究发现,预注地佐辛对于依托咪酯注射后的肌阵挛发生可以产生一定的预防作用[4]。但是预注何种剂量的地佐辛是预防依托咪酯肌阵挛的最适剂量,尚未见报道。笔者分析了预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依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7期2018-09-10

  • 左乙拉西坦和丙戊酸钠对青少年肌阵挛癫痫单药治疗的疗效比较
    30001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综合征(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s)。临床典型特征为晨醒后肌阵挛发作,其典型临床特征为肌阵挛发作,可伴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失神发作。通常于14~18岁起病,男女发病率相。丙戊酸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治疗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的首选一线抗癫痫药物,近年来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也常用于其治疗,且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关于上述两种药物对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的疗效比较尚不明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10期2018-05-29

  • 本刊关于国际抗癫痫联盟更新癫痫分类系统的提醒
    过度运动发作 肌阵挛发作 强直发作 非运动性 自主神经性发作 行为终止 认知性发作 情绪性发作 感觉性发作 局灶性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性全面性起源 运动性 强直⁃阵挛发作 阵挛发作 强直发作 肌阵挛发作 肌阵挛⁃强直⁃阵挛发作 肌阵挛⁃失张力发作 癫痫样痉挛发作 非运动性(失神) 典型发作 不典型发作 肌阵挛发作 眼睑肌阵挛发作未知起源 运动性 强直⁃阵挛发作 癫痫样痉挛发作 非运动性 行为终止 无法分类[1] Scheffer IE, Berkovic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7年6期2018-01-13

  • 全麻诱导时喷他佐辛预处理减少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的效果研究
    减少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的效果研究刘 松1, 谢 杰1, 吴佐满1, 李晓华2, 郭祥冲1(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 1. 麻醉科; 2. 病理和医学检验中心, 江苏 张家港, 215618)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时喷他佐辛预处理减少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的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P组)与对照组(C组)。比较2组用药前(T0)、静注喷他佐辛或生理盐水后1 min(T1)、静注依托咪酯后1 min(T2)、2 min(T3)的平均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9期2017-11-07

  • 肌阵挛失神癫痫1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梁建民, 陈银波肌阵挛失神癫痫1例报告和文献复习曲 歌, 王江涛, 李春女, 张 巍, 张艳凤, 杨立彬, 梁建民, 陈银波肌阵挛失神性癫痫(epilepsy with myoclonic absence,EMA)是一种以肌阵挛失神为主要发作形式的罕见癫痫综合征。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1989年将其定为症状性或隐源性全身癫痫综合征[1]。2001年EMA被归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2],在2010年ILAE癫痫发作分类中将其归为伴特殊表现的失神发作。该病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8期2017-09-08

  • 本刊关于国际抗癫痫联盟更新癫痫分类系统的提醒
    发作 强直发作 肌阵挛发作 肌阵挛-强直-阵挛发作 肌阵挛-失张力发作 癫痫样痉挛发作 非运动性(失神) 典型发作 不典型发作 肌阵挛发作 眼睑肌阵挛发作未知起源 运动性 强直-阵挛发作 癫痫样痉挛发作 非运动性 行为终止 无法分类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04-27

  • 儿童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儿童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的临床特点陈会,刘平,胡文广,邓佳,陈嘉蕾,赵立力目的 探讨儿童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OMS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例OMS患儿临床均伴有眼球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及行为异常,其中3例伴有睡眠障碍,1例伴有语言障碍,1例伴有智力倒退。其中3例患儿胸腹部CT提示胸腹腔占位,病理提示低分化神经母细胞瘤。3例患儿均予肿瘤切除治疗及术后化学治疗,肿瘤均未复发。其中1例患儿在化疗后半年给予免疫治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3-08

  •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存在限局性异常
    吴 逊审校青少年肌阵挛癫痫存在限局性异常王薇薇综述, 吴 逊审校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GE)为一组癫痫综合征具有非局限性起源的机制且除遗传敏感性外无可证实的病因。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为IGE中最常见的亚综合征[1,2]。德国Janz于1985年首先描述JME[3],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正式将JME列为独立的综合征[3,4]。JME的特点为具有肌阵挛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及少见的失神发作。电生理表现为双侧半球异常,神经影像学无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期2017-01-13

  • 8例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临床特点分析
    8例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临床特点分析刘彩霞1, 孙 维2, 孙 凯3, 李 佳2, 董丽华4, 张海娜2, 胡国华2, 陈秋惠2目的 分析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性癫痫(FCMT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例FCM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家系的临床特点、遗传特征。结果 8例FCMTE患者,连续3代发病,男女均受累,均30 岁以后起病,先后出现震颤、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其中,5例伴头痛,6例有肢体震颤,4例有情绪焦虑,1例有共济失调症状。8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期2016-11-10

  • 阿片类药物预处理对依托咪酯注射所致肌阵挛影响的m eta分析
    依托咪酯注射所致肌阵挛影响的m eta分析邱鹏,邱爽,董有静(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沈阳 110022)目的系统评价阿片类药物预处理对依托咪酯注射所致的肌阵挛的预防效果。方法由2名研究员独立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献,应用Review Maneger 5.2及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个研究(2 396例患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4期2016-10-11

  • 孩子睡觉手脚抖动是抽搐吗
    脚抖动应该是睡眠肌阵挛,让妈妈不必过分担心,并建议让东东做一个视频脑电图检查。肌阵挛是肌肉简单、快速的不自主运动,累及的范围可为局灶性、全身性或多灶性,对称或不对称,反复节律性或孤立性出现,自发或诱发出现。肌阵挛仅是一种临床症状,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而睡眠肌阵挛就是一种生理性的睡眠期运动,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正常小儿睡眠中,特别是刚入睡不久时,有时见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手指、手臂、脚或脚趾等突然抽动,没有固定规律,每个人抽动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多,有的

    家庭医学 2016年1期2016-02-26

  • 吡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肌阵挛癫痫临床观察
    加治疗儿童难治性肌阵挛癫痫临床观察马燕丽 徐凯丽 陈国洪(通讯作者) 邹艳萍郑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12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肌阵挛癫痫的有效性。方法 5例药物难治性肌阵挛癫痫儿童添加应用吡拉西坦,观察患儿的发作频率、不良反应、认知改善情况等。结果 其中2例达到肌阵挛癫痫发作完全缓解,认知功能明显改善;2例达到肌阵挛癫痫发作减少>75%;另1例发作减少≤50%,兴奋症状明显,停用该药。结论 吡拉西坦用于添加治疗儿童肌阵挛癫痫可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7期2016-01-26

  • 预先静注布托啡诺与地佐辛抑制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效应的比较
    抑制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效应的比较张婧,刘玲,吕国义△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地佐辛对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抑制作用。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40~65岁,体质指数(BMI)20~25 kg/m²,将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n= 50),A组预先静脉滴注布托啡诺15 μg/kg,B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时间均为30 s,2 min后各组均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1 mi

    天津医药 2015年12期2015-11-25

  • 预注布托啡诺对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时导致肌阵挛的影响
    于全麻诱导中,但肌阵挛的发生率高达50%~80%[2],临床预防依托咪酯导致的肌阵挛研究较多的是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3-5]。较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有较高的肌阵挛控制率,但同时增加了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胸壁僵硬等。有研究报道依托咪酯导致的肌阵挛发作为惊厥样发作,激动κ受体可产生较强的抗震颤、抗惊厥作用[6-7]。本研究探讨布托啡诺预防依托咪酯导致肌阵挛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期2015-04-19

  • 盐酸羟考酮预处理对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
    麻醉诱导时易产生肌阵挛,这不仅使依托咪酯丧失循环稳定性的优点,还可导致其它不良后果。 相关研究统计依托咪酯诱发肌阵挛的发生率高达50%~80%[1-2],其原因迄今没有定论。 有学者认为,肌阵挛可能是某种形式的癫痫发作,也可能是大剂量依托咪酯抑制了大脑皮层而没有抑制皮层下神经活动的结果[3-5];王新华等[6]认为肌阵挛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被抑制、皮层下结构(包括锥体外系)脱抑制及内源性多巴胺受体竞争性抑制所致,用药前应用镇痛药(如芬太尼)及镇静药(如咪唑安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16期2015-04-01

  • 布托啡诺对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依托咪酯引起阵挛性肌肉收缩的影响
    性肌肉收缩(简称肌阵挛)的影响。方法 将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A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脂肪乳,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加依托咪酯脂肪乳,比较两组肌阵挛发生例数和程度,并记录患者恢复时间及用药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肌阵挛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布托啡诺; 依托咪酯脂肪乳; 肌阵挛; 老年患者; 胃镜检查术依托咪酯是一种短效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24期2015-03-17

  •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朱好春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药物治疗临床分析朱好春目的探讨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ME)的临床治疗优选方案。方法60例JME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丙戊酸钠(VPA)组、拉莫三嗪(LTG)组、丙戊酸钠加拉莫三嗪(VPA+LTG)组, 每组20例。总结其发作类型及治疗方案特点。结果VPA组对肌阵挛、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及失神的控制率分别为75.0%、76.5%、66.7%, LTG组分别为40.0%、68.8%、25.0%, 且有3例明显肌阵挛发作加重, VPA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2015-03-08

  • 成人心肺复苏后缺氧缺血性脑病继发癫痫的临床分析及脑电图特点
    其中4 例急性肌阵挛发作, 6例迟发性肌阵挛发作.1例部分性发作.3例强直-阵挛发作.1例短暂的四肢抽搐、双眼上翻。10例患者接受脑电图检查, Ⅰ级1例, Ⅲ级5例, Ⅳ级4例。有14例患者行抗癫痫药物治疗, 共使用6种抗癫痫药物.1例患者使用奥卡西平联合拉莫三嗪, 余13例患者均有使用丙戊酸钠, 其中7例患者有联合用药;14例患者用药后住院期间未再发作。结论 肌阵挛是AIE中最常见的发作类型, 脑电图改变与其病情较为一致, 常需要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心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2015-02-01

  •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临床特点与脑电图分析
    0030)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是常见的重要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综合征(IGEs)之一,在患有癫痫的成人和青少年中,其患病率为5%~10%[1-2]。JME有三种主要的发作类型,即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以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这三种发作类型常在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由于发作表现易被患者及家长忽视,临床易误诊、误治,为提高对本综合征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36例JME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及药物治疗,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0

    吉林医学 2014年13期2014-08-15

  • 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依托咪酯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和肌阵挛影响的比较
    血压、心动过速和肌阵挛,而阿片类制剂预处理可得到消除或减轻[2-7]。本文观察比较了小剂量芬太尼、瑞芬太尼及舒芬太尼分别预处理对老年患者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和肌阵挛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12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65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梗或心衰、心电图示有传导阻滞、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年10期2014-08-15

  • 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不同发作类型的疗效观察
    形式。其中强直+肌阵挛2例,强直+失张力+强直阵挛3例,强直+不典型失神+强直阵挛3例,强直+失张力+不典型失神+强直阵挛2例,肌阵挛+失张力+不典型失神+强直阵挛1例。含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9例,强直发作10例,失张力发作6例,不典型失神发作6例,肌阵挛发作3例。1.4 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右额过冠状缝(1cm)U型切口,剪开硬膜后在显微镜下沿桥静脉间隙进入纵裂,暴露胼胝体膝部和体部,用双极和细吸引器从前到后切开6~8cm(深度到发蓝的室管膜顶)。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4-03-30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影响的对比研究
    在肢体等部位出现肌阵挛,严重者类似抽搐,肌张力显著增强[1]。虽然依托咪酯引起的肌痉挛在大多数患者中是短暂的,但这种现象对于伴有高血压、动脉瘤、冠心病等患者极为不利。本研究旨在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分别预先静脉注射对依托咪酯静脉全身麻醉诱导时肌阵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笔者医院伦理和道德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选择12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5岁,体重49~67 kg,体质量指数20~30 k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5期2013-12-05

  • 进行性肌阵挛癫痫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50036进行性肌阵挛癫痫是一种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疾病,该病的发病时期主要是在儿童或者是青少年时期,其发病的比例在癫痫患者中占1%左右[1]。进行性肌阵挛癫痫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以进行性肌阵挛癫痫为主的多种癫痫共同发作,患者同时还可能出现有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共济失调等的神经系统病理性变性的功能障碍[2]。进行性肌阵挛癫痫还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神经元腊样脂褐质沉积症(Neuronal Ceroid I ipofuscinoses,NCI);线粒体脑肌病中的肌阵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16期2013-08-15

  •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对于依托咪酯诱导肌阵挛的预防作用
    、静脉炎、溶血和肌阵挛。乳剂依托咪酯取代水剂依托咪酯后,静脉炎、溶血、注射痛等不良反应已基本消失,然而,肌阵挛的发生率依然高达50% ~80%[1]。有研究显示,诱导前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可降低肌阵挛的发生率[2-3],本研究观察了靶控输注不同质量浓度的雷米芬太尼预防依托咪酯诱导的肌阵挛的效果。对象和方法对象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的手术患者120例,入选标准:(1)美国麻醉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8-09

  • 缺氧后肌阵挛5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50101缺氧后肌阵挛5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保明芳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101目的 通过对5例缺氧后肌阵挛(posthypoxic myoclonus,PHM)患者临床资料及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分析,结合治疗与转归,探讨PHM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5例PH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5例患者均为院内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均在复苏成功后出现反复发作的肌阵挛,同步脑电图显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11期2013-02-01

  • 左乙拉西坦治疗Jeavons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脑电图的影响
    雪花,李文玲眼睑肌阵挛 (eyelid myoclonia,EM)是国际抗癫痫联盟 (ILAE)于2001年在癫痫发作分类建议中提出的新发作类型,分为伴或不伴有失神两型。早在1977年由Jeavons对其进行首次报道,其突出症状为双侧眼睑局部的节律性肌阵挛抽搐[1]。有学者将以EM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这种癫痫综合征命名为“Jeavons综合征”,属于一种罕见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Jeavons综合征以EM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gener

    中国全科医学 2012年30期2012-08-15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预处理对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
    妥类静脉麻醉药,肌阵挛的发生率为50% ~80%。2010年7~12月,我们观察了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预处理对依托咪酯诱导期肌阵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择期全麻手术者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癫痫、震颤麻痹、舞蹈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者,长期服用镇静剂者及对此类药物过敏史者。将患者随机分为D、M、C组,每组40例。1.2 麻醉方

    山东医药 2012年18期2012-05-23

  • 丙泊酚预处理减少胃肠镜检查术中依托咪酯所致肌阵
    术中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金运敏1,刘 骥2,王永光2,陶玲云2,晋 辉2,金俊卿2,刘晓静2,陈雪薇2目的: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对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的作用。方法:60例静脉全麻下行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静注依托咪酯0.15~0.3mg/kg前先静注丙泊酚0.6mg/kg,B组不用。结果:A组无1例出现肌阵挛,B组出现21例(P<0.01);两组间组内MAP、HR、RR、SpO2各值,以及两组手术时间、呼唤睁眼和定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年2期2012-03-28

  • 肌阵挛-失张力癫痫1例追踪随访及文献复习
    林卫红, 梁 东肌阵挛-失张力癫痫(myoclonic-atonic epilepsy,MAE)是以肌阵挛失张力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的婴幼儿癫痫综合征,于1970年由Doose首次报道,故又称Doose综合征,过去称肌阵挛-站立不能性癫痫,2010年ILAE将其更名为肌阵挛-失张力癫痫[1]。该病发病率低,约占儿童癫痫的1% ~2%[2],发作形式多样,预后不一。且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我科成功诊治1例幼儿MAE,结合相关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女,33个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期2012-01-22

  • 心肺复苏术后致慢性缺氧后肌阵挛1例
    06)慢性缺氧后肌阵挛由Lance和Adams于1963年首先报道而得名,源于4例术中或术后因呼吸心跳骤停导致缺氧性脑病随后出现肌阵挛的患者。该病多因随意运动激发或加重,易由各种外界刺激诱发,睡眠或深呼吸时可明显减轻[1]。脑电图一般无明显癫波发放,肌电图可记录到受累肌肉短暂、爆发性的肌电活动。该病少见文献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麻醉意外行心肺复苏术后致慢性缺氧后肌阵挛患者的临床资料。1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麻醉意外后全身不自主抖动1个月于200

    实用临床医学 2011年8期2011-08-15

  • 利多卡因预处理对依托咪酯诱导肌阵挛的影响
    酯能引起注射痛和肌阵挛。尽管新的脂肪制剂减少了注射痛,但依托咪酯引起的肌阵挛仍有50%~80%的发生率[1,2],这对非快速诱导的患者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3]。预注芬太尼类药、咪达唑仑和罗库溴铵可以减轻依托咪酯诱导引起的肌阵挛[4-7],但利多卡因预处理是否能抑制依托咪酯诱发的肌阵挛还没有被报道,利多卡因可以减弱琥珀胆碱诱导时的肌阵挛,还可以减轻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副反应和丙泊酚的注射痛。本研究拟用25mg的利多卡因在给予依托咪酯前预处理,观察其对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4期2011-08-04

  • 依托咪酯复合咪唑安定与芬太尼对人流患者肌颤的影响
    35%~50%的肌阵挛发生率也引起关注[1]。本观察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减低依托咪酯用于无痛人流手术时所致肌颤的发生率,为临床麻醉静脉诱导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的早孕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35岁,体重45~76Kg,既往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病史和药物过敏史。随机分为2组,依托咪酯复合咪唑安定及芬太尼组(A组),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组(B组)。1.2 麻醉方法2组均无术前用药,常规麻醉前准备,禁食水6h,入室后

    中外医疗 2011年31期2011-06-21

  • 人工流产中小剂量咪达唑仑对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
    患者出现中至重度肌阵挛,对手术操作造成了不良影响。我们采用,提前静脉注射小剂量咪达唑仑的方法,明显减少了术中肌阵挛的发生,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择期行人工流产的患者 100例,全部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年龄 18~ 46岁,体重 40~77kg,ASAⅠ~Ⅱ级,既往均无神经系统疾病史,术前禁食禁饮8h,随机分为观察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 5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方 法 建立静脉通路,监测血压(BP)、脉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2期2010-07-06

  • 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及不同给药顺序对肌阵挛的影响
    及不同给药顺序对肌阵挛的影响孙艳红,刘海梅,赵芸慧,江晓菁(中国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沈阳 110001)目的 观察乳剂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不同给药顺序对肌阵挛的影响。方法 非高血压组455例,高血压组204例。开通静脉后平静15min测得平均压和心率为基础值(T0),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注射,记录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T1),注射依托咪酯后3min(T2)和5min(T3)上述参数,气管插管吸入七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12期201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