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上颌前突错颌的效果
    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上颌前突错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70例安氏Ⅱ类上颌前突错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传统支抗与MBT直丝弓矫治,观察组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MBT直丝弓矫治,比较两组颌骨指标、上颌牙位置及软组织状态。结果 两组干预后SNA、SNB、ANB、GoGn-S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OP-SN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U1-

    医学美学美容 2024年1期2024-01-31

  •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上前牙区牙及牙槽骨形态特征研究
    张晓蓉[摘要]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口内表现为前牙内倾,覆牙合较深,通常侧貌较佳,故在正畸治疗时,期望改变切牙轴向,打开咬合,恢复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但尽可能不破坏软组织侧貌。该类患者由于上切牙舌向倾斜,常常导致上前牙牙根紧贴唇侧骨皮质,造成牙根及牙槽骨形态改变,而受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牙体发育时也会有不同于其他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特点,这些因素均会对牙的移动以及牙槽骨的改建造成影响。因此,在正畸治疗前后,均应了解并关注这类患者上前牙区牙及牙槽骨的形态

    中国美容医学 2023年9期2023-10-11

  • 颌间牵引诱导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及对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
    探究頜间牵引诱导安氏Ⅱ类错牙合成中性或趋于中性的正畸效果及对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接诊的6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齐牙列、颌间牵引、橡皮链牵拉关闭间隙的过程中,上颌15、16、25、26人为地增加抵御前移的支抗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的正畸效果和同行评估等级(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指数,检测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

    中国美容医学 2023年8期2023-09-12

  • 自锁托槽联合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要】目的 探究在安氏Ⅱ類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治疗中采用自锁托槽+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五官科口腔门诊收治的80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矫治A组(n=39)与矫治B组(n=41)。矫治A组给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矫治B组给予自锁托槽+改良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侧貌组织形态变化、Pancherz分析结果、外观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矫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2期2023-04-13

  • 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矫治面部软组织侧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胡江天[摘要]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在青少年中患病率较高,临床上常表现为上颌前凸,下颌后缩的凸面型侧貌,对青少年颜面部美观、功能以及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患者常迫切希望通过正畸改善面部侧貌。而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的面部软组织侧貌变化影响因素较多,矫治方法、年龄、性别,面部硬组织变化以及自身软组织因素等均会影响矫治后面部软组织侧貌变化,本文就这些因素作一综述,以期为正畸医生在临床中对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的面部软组织侧貌的预测和改善提

    中国美容医学 2022年4期2022-05-28

  • 功能矫形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模型大鼠髁突软骨生长发育及VEGF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討安氏Ⅱ类错牙合模型大鼠在接受功能矫形后其髁突软骨生长发育及VEGF表达的情况。方法:安氏Ⅱ类错牙合模型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15,佩戴咬合前导矫治器,连续佩戴30 d),对照组(n=15,不佩戴咬合前导矫治器)。处死大鼠,观察两组大鼠双侧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前、中、后部生长发育情况、软组织形态、VEGF阳性表达、VEGF蛋白表达。结果:建模前两组髁突软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实验组各部厚度明显较对照组更厚

    中国美容医学 2022年3期2022-04-27

  •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方法  自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选取25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青春期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25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头颅定位侧位片与头颅定位正位片进行对比,观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上面高(N-ANS)、下面高(ANS-Gn)、全面高(N-Gn)、下颌长(Ar-Gn)、升支高(Ar-Go)、S-Gn、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3期2022-03-21

  • 正畸微型种植体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美学疗效的影响
    词]微型种植体;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美学疗效;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11-0138-03Aesthetic Effect of Orthodontic Mini-implants in Patients with Angle Class ⅡMalocclusionLIU Bo1,LIU Ying-ling2,WU Li-ping1(1.Department of Ortho

    中国美容医学 2021年11期2021-12-17

  • 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正畸疗效及美观性观察
    吴博洋[关键词]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正畸治疗;美观性[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11-0124-04Effec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Aesthetic Change in the Treatment of Class Ⅱ Malocclusion in AdolescentsPENG Wen-wen1,YANG Wen-tao1,YE

    中国美容医学 2021年11期2021-12-17

  • PASS矫治技术与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吴泽琳[关键词]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PASS矫治;MBT直丝弓矫治;美学影响[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11-0119-04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Pass Correction Technique and MBT Straight Wire Arch Correction Technique in Patients with

    中国美容医学 2021年11期2021-12-17

  • 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研究
    磨牙远中移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传统口外弓支抗治疗(对照组,n=60)及接受微种植体支抗治疗(研究组,n=60)的安氏Ⅱ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矫治时间,计算两组牙冠、牙根远移值[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值(UM1E-Y)、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值(UM2E-Y)、第一磨牙牙根平均远移值(UM1A-Y)、第一磨牙牙根平均远移值(UM2A-Y)],比较两组治疗

    中国美容医学 2021年10期2021-12-14

  • 探讨MRC联合肌功能训练在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联合肌功能训练在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口腔正畸科100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矫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取MRC治疗,观察组采取MRC联合肌功能训练治疗。进行头颅X线摄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NA、SNB、ANB角度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矫正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SNA、SNB、ANB角度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矫正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5期2021-09-10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種植体支抗在青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青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根据所接受的正畸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2例,使用口外弓支抗;实验组:48例,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比两组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锥体束CT指标(尖牙间宽度、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磨牙位移)、咀嚼功能指标(咬合力、咀嚼效率)、龈沟液炎性

    中国美容医学 2021年7期2021-08-19

  • 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对患者咬合功能变化的影响
    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及对患者咬合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桐城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诊疗结束的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持续治疗2年。治疗前后对头颅进行X线定位拍摄,根据图像上的标志点计算计算所需的角度、线距,包括颌面部变化指标(SNA角、SNB角、GO-GN-SN角、OP-SN角)、上颌牙齿变化指标(U1-SN角、U1-NA距、U1-Apg距

    中国美容医学 2021年5期2021-06-22

  • J钩支抗与种植体支抗应用于矫治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畸形的效果对比
    体支抗应用于矫治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畸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J钩支抗)和B组(种植体支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矫治周期及牙相关指标。结果 B组患者的平均矫正周期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畸形;J钩支抗;种植体支抗;矫正周期[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3期2020-10-09

  • PASS矫治技术对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Physiologic anchorage spees-wire system,PASS)治疗后口腔颌面部軟、硬组织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均采用PASS矫治技术治疗的3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且均上颌拔除两颗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两颗第二前磨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测量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指标,并进行

    中国美容医学 2020年8期2020-09-02

  • 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疗效
    要】目的:評定安氏Ⅱ类错畸形行口腔正畸治疗结合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1-2019.1期间我院接诊的66例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按照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3例/组),接受常规口腔修复治疗为对照组,接受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OHIP评分(包括功能限制等7项)均小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Ⅱ类错畸形行口腔正畸治疗结合修复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8-31

  • 减数前磨牙联合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美容效果探讨
    型种植体支抗矫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美容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医院进行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减数前磨牙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矫正。比较两组患者畸形矫正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头影软组织与牙齿的相关指标。结果:7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改善人数为35例,对照组为29例。研究组治疗总改善率为92.1%,高

    中国美容医学 2020年7期2020-07-29

  •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对比分析
    抗与口外弓支抗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收集笔者医院9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将之分为口外弓支抗(MIA组)46例和微型种植体支抗组(HGA组)49例,比较其矫正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和模型测量结果,矫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MIA组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上颌中切牙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最凸点至E线垂直距离(E line-UL)、下唇最凸点至E线垂

    中国美容医学 2020年5期2020-06-01

  •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MRI检查
    史雅绒 摘要: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错颌畸形之一,通常表现为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反牙合,严重影响了面部发育、口腔功能和颜面美观。研究发现反牙合牙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潜在影响因素,因此对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进行检查对临床诊疗和评估是有指导意义的。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伤、无辐射技术,可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并很好地显示关节结构及周围软组织情况,被认为是颞下颌关节(TMJ)软组织成分成像的金标准,已成为颞下颌关节区域的首选

    医学信息 2020年8期2020-05-26

  • 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前牙矫治过程中使用微种植体作支抗的效果研究
    要进行前牙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使用微种植体作为支抗,观察该种植体作为支抗对内收患者前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需要行前牙矫治的61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直丝弓矫治(MBT)系统+传统口外弓支抗]和微种植组31例(采用MBT+微种植体支抗)。观察比较两组矫治前后的前牙矫治效果。结果:微种植组的总矫治时间为(20.64±1.49)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1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11期2019-11-23

  •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评价
    腔正畸结合修复对安氏Ⅱ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64例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正畸治疗联合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牙周相关指标(菌斑指数、探诊指数)。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修复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菌斑指数、探诊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3期2019-10-23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上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要] 目的 探討安氏Ⅱ类上颌前突采用微螺钉种植体与MBT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方案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安氏Ⅱ类上颌前突患者50例,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MBT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头影测量项目角度、头影项目线距、软组织、咀嚼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头影测量项目角度中U1-L1高于治疗前,U1-NA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安氏Ⅱ类上颌前突;微螺钉种植体支抗;MBT直丝弓矫治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18期2019-09-02

  •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治技术在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治疗的50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直丝弓矫治系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传动直丝弓矫治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后上下切牙及磨牙位置指标以及打开咬 所需时间、排齐整平时间、复诊次数。 结果 观察组患者矫治后∠SNA[(80.27±1.33)°]、∠U1-NA[(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16期2019-08-15

  • 下颌升支截骨术患者的护理
    讨口内小创口治疗安氏Ⅲ类骨性错颌中下颌升支截骨术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应用口内小创口下颌升支截骨术治疗的安氏Ⅲ类骨性错颌10例患者, 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精心护理, 观察其效果。结果 10例患者经下颌升支截骨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后, 局部无明显炎性反应, 术后咬合关系良好, 面部外形及开口度正常, 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术前护理指导及心理护理等精心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 改善患者的面部外形、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下颌升支截骨术;安氏Ⅲ类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3期2019-07-01

  • 不同拔牙模式对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软硬组织A、B点的影响
    討不同拔牙模式对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软硬组织A、B点的影响。方法:选取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2例。实验组患者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对照组患者拔除4颗第二前磨牙,拔除后两组患者均不使用任何辅助矫正器或支抗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后软硬组织A、B点指标及软组织变化。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两组患者A-Y、B-Y、UL-Y及LL-Y测量值均明显减少(P[关键词]拔牙模式;安氏Ⅰ类错牙合;软组织;硬组织[中图分类号]R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6期2019-06-20

  • 锥形束CT在辅助微种植体支抗植入及评价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抗植入及评价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笔者医院正畸科收治的10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CBCT引导下进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拔牙矫治,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CBCT扫描数据,观察患者牙槽骨开裂、开窗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软组织和牙槽骨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Ns-Sn-Pos、NLA等软组织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4期2019-04-15

  • PASS矫治器矫治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
    )矫治器矫治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PASS矫治器矫治;对照组实施直丝弓矫治器联合传统口外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性指标、正畸疗程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L1/NB角、L1-NB、U1/NA角、U1-NA及U1/SN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1/NB角、L1-NB、U1/NA角、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31期2019-01-14

  • 恒牙初期安氏Ⅱ1类错畸形颅底形态特征的分析
    ,男女各半,包括安氏Ⅰ类均角组、安氏Ⅱ1类高角组、安氏Ⅱ1类低角组、安氏Ⅱ1类均角组。纳入标准:①安氏Ⅰ类:磨牙、尖牙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0º≤ANB≤4º,均角(22º<FH-MP<32º;29º<SN-MP<40º);安氏Ⅱ1类:两侧磨牙远中关系,ANB角>4°。②根据上下颌骨垂直向关系将安氏Ⅱ1类分为高角组(SNMP>40º;FH-MP>32º)、均角组(22º<FH-MP<32º;29º<SN-MP<40º)、低角组(FH-MP<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期2019-01-07

  • 自锁托槽矫正技术在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合并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目的:对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合并牙周炎患者使用自锁托槽矫正技术进行治疗并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合并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之间,应用随机分组方式将54例患者分成参照组和分析组,每组各2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礎治疗,然后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直丝弓托槽进行正畸治疗,分析组应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牙列排齐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时的牙周指标进行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2018-11-01

  • 凹面型患者病因及矫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黄兰[摘要]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患者侧貌表现为凹面型外观,该面型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交及生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成功的矫治有赖于对其病因的充分了解以及对矫治时机、矫治方法的正确把握。本文就凹面型患者的先天性致病因素和不良习惯等环境性致病因素,矫治时机,以及MEAW、前方牵引矫治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等常用矫治方法进行综述,从而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键词]安氏Ⅲ类;凹面型;病因;矫治时机;矫治方法[中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12期2018-02-27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拔牙矫治骨性Ⅱ类成人患者一例
    矫治;骨性Ⅱ类;安氏Ⅱ类;拔牙矫治;牙齿前突[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12-0074-03Extraction Treatment of Adult SkeletalⅡMalocclusion with Invisible AlignerPU Pan-jun, FENG Ying-li, MA Hai-xiang, GU Ze-xu(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ilitar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12期2018-02-27

  • 螺旋扩弓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30例效果观察
    讨螺旋扩弓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畸形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5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直丝弓矫治,研究组接受螺旋扩弓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面型改善率、复发率等数据。结果:(1)观察组平均治疗(15.0±2.0)个月,对照组平均治疗(20.1±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螺旋扩弓器; 安氏Ⅲ类错畸形; 直丝弓矫治doi:10.14033/j.cnki.cf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6期2018-01-26

  • PASS矫治器和DAMON矫治器安氏Ⅰ类错牙合治疗效果的PAR指数评价
    on自锁矫治器在安氏Ⅰ类错牙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2012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PASS生理支抗矫治器和Damon自锁矫治器完成治疗的安氏Ⅰ类患者80例,每组40例,以是否拔牙进一步分组,每小组各20例,对每组治疗前后的模型进行 PAR指数测评,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PASS治疗组拔牙病例矫治后在前牙排列和后牙排列项目的PAR分值低于DAMON组(P0.05);两组患者非拔牙病例治疗各项PAR分值及PAR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10期2018-01-05

  • 快速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弓器扩大腭中缝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 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25例。参照组患者施行直丝弓矫正治疗, 研究组患者采用快速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颅底-上齿槽座角(SNA)(78.76±4.35)°, 治疗后(81.94±3.87)°;治疗前颅底-下齿槽座角(SNB)(77.73±4.12)°, 治疗后(76.24±3.97)°;治疗前上下齿槽座角(ANB)(2.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0期2017-11-13

  • 应用Enlow分析法评价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分析
    法评价肌激动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前后骨面型的变化,探讨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机理。方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0-12岁。由作者测量其SNA角、SNB角、ANB角、Y轴角、U1/PP角、L1/MP角、A-Ptm值、B1值、J-B值、LI-MP值、U1-PP值、Go-Cd值、A1值及A2值。每项指标测量3次取平均值,对测量结果采用配對t检验,对矫治前后的测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9期2017-10-19

  • 腭部微螺钉种植支抗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
    支抗+改良腭弓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推上颌磨牙远移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在上颌双侧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腭侧植入微螺钉种植支抗,配合改良腭弓推上颌磨牙远移,上下颌直丝弓固定矫治,改善磨牙关系,解除前牙拥挤和前突,矫治前后拍摄口腔全景片和头颅侧位片、取研究模型,进行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并做统计学分析。矫治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综合分析评价矫治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矫治,推磨牙远移时间平均为4~6个月,磨牙远移量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9期2017-10-19

  • 单颌和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疗效比较
    颌和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按照患者矫治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接受上颌单牙合拔牙矫治方案,参考组接受双颌拔除4个前磨牙矫治方案,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X线头影测量结果。 结果 矫治前两组患者U1-FH、U1-AP、H角、UL-E、 LL-E 距离、Z角、SNA、SNB、AN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

    中外医疗 2017年23期2017-10-12

  • 牙冠宽度及Bolton指数检测在安氏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中分组比较研究
    ton指数检测在安氏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中分组比较研究辛 欣,周 娟*(内蒙古赤峰市附属医院牙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目的 探究牙冠宽度及Bolton指数检测在安氏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中的分组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安氏Ⅱ1、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可将研究对象分为安氏Ⅱ1组和安氏Ⅱ2组各57例,对两组模型的牙冠宽度进行测量、计算Bolton指数并比较,以及比较Bolton指数不调的分布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2017-08-14

  • 安氏Ⅲ类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关系头影测量指标的可靠性研究
    PABA角,评估安氏Ⅲ类患者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关系的可靠性。方法:选取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92例,男44例,女48例,年龄12~20岁。由第一作者测量其ANB角、Wits值,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每项指标测量3次取平均值。对测量结果行相关性及变异度分析。结果: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ANB角、Wits值,APDI值、Beta角、AXB角、FABA角、PABA角之间均具有相关性(P[关键词]安氏Ⅲ类;矢状向关系;头影测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3期2017-06-26

  • 牙尖形态重塑法在正畸治疗中对牙周的影响研究
    尖形态重塑法治疗安氏Ⅱ类,观察作用牙牙周状况,从而判断该方法对牙周的影响。 方法 选取30名单侧个别牙安氏Ⅱ类错 畸形患者,实验侧为安氏Ⅱ类错 矫治中单侧个别Ⅱ类作用牙,采用纳米树脂(3M z100)改形局部牙齿形态,形成树脂式人工牙尖,加以颌间Ⅱ类牵引该侧,通过牙尖形态重塑法,对照侧则常规正畸治疗,加以颌间Ⅱ类牵引,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治疗前后实验侧及对照侧的牙周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前后实验侧及对照侧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10期2017-05-22

  • 上下颌扩弓联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在安氏II类1分类错颌中的应用研究
    扩弓;头影测量;安氏Ⅱ类I分类安氏Ⅱ类I分类错骀畸形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青少年牙颌面畸形,其典型表现为患者上前牙过度唇倾,开唇露齿,下前牙后缩等,常伴有上下颌牙弓不匹配,咬合关系不稳定,不仅影响了患者面部美观,还导致颌骨发育不良。这种错骀畸形多发于10~16岁的青少年,对青少年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压力,且随着青少年骨骼发育,畸形可能会随之加剧,矫治难度随之增加。因此,对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应尽早干预,采取合适的矫治方式,改善患者上下颌咬合关系和颌面部外观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期2017-04-21

  • 微螺钉种植体和口外弓增强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殆畸形的临床疗效对比
    外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和口外弓支抗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治,分析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和正畸疗程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0J、UI-SN、UI-NA和U6-Ptm治疗前后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微螺钉种植体;口外弓;支抗;安氏Ⅱ类1分类;头影测量[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6期2016-08-31

  •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螺旋扩弓器的应用效果分析*
    周焕南小思张玲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螺旋扩弓器的应用效果分析*陈周焕①南小思①张玲①【摘要】目的:探讨螺旋扩弓器应用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接诊的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49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取直丝弓矫治,研究组25例采取螺旋扩弓器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疗程、面型改善率、随访半年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面型改善率高于对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15期2016-07-01

  •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多曲方丝弓技术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矫治特点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1名恒牙期以下颌发育过度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运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对治疗前、治疗结束后 X 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11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均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多曲方丝弓技术用于安氏Ⅲ类错牙合机理独特、适宜,只要充分利用其矫治原理,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按照使用要求操作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即可得到满意的疗效。【关键词】多曲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4期2016-05-25

  • 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Bolton指数分析
    01ton指数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中的差异,为正畸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50副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模型,按不同垂直骨型分为均角、高角、低角三纽,每组各50副。分别测量两侧第一恒磨牙间每颗牙的近远中宽度,计算各组前牙比和全牙比。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各组男女前牙、全牙比无显著差异,均角组和高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无显著差异,低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与均角组和高角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低角型安氏Ⅲ类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3期2016-05-16

  • 改良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对颞下颌关节间隙影响的临床研究
    簧活动矫治器矫治安氏III类错牙合伴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值的变化。方法:混合牙列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20例,采用改良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颞下颌关节闭口位X线片,测量分析颞下颌关节间隙,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功能性偏斜,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前间隙(M)、后间隙(N),比较线性百分比=(N-M)/(N+M)×100%、面积计算采用Y/X值变化。颞下颌关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1期2016-03-17

  • 肥胖型儿童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相关因素调查
    0)肥胖型儿童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相关因素调查程尧,贾莹 (贵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目的观察肥胖型儿童骨密度的变化、上气道形态的改变及了解肥胖型儿童饮食、睡眠和口腔疾病既往史。研究肥胖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895例11和12岁儿童进行体重指数(BMI)检查。BMI≥23为肥胖组(n=170);在剩余725例BMI<23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70例作为配对正常组,对两组儿童进行骨密度检查和统计上气道软、硬组织形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年3期2016-03-07

  •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1患者微笑美的影响
    牙与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1患者微笑美的影响赵军伟(综述),卢海燕(审校)(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河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17)[关键词]微笑美;错牙合,安氏Ⅱ类;拔牙;综述文献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6.02.035正畸美学主要关注面下1/3[1],咬合关系良好、面部软组织形态厚度协调则表现为美的侧貌;反之,则不美观[2]。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凸面型侧貌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正畸矫治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3-06

  • 论著PASS矫治系统对支抗磨牙控制的有效性初探
    SS矫治系统治疗安氏Ⅰ类错合畸形的支抗控制效果。方法 分别选取经PASS矫治技术及新亚标准直丝弓技术(Roth矫治技术,以下均简称Roth组)治疗的安氏Ⅰ类错合患者各15例,其中双颌前突错合患者12例,重度拥挤患者18例,分别测量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评价患者矫治前后支抗磨牙位置变化①,总结PASS矫治系统支抗磨牙控制的特点。结果:与Roth技术治疗组相比,PASS系统治疗组支抗磨牙位置变化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支抗控制效果良好。结论PASS矫治系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2015-10-21

  • 上下切牙缺失、上前牙过小的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牙弓特征
    缺失、上前牙过小安氏Ⅰ类错患者牙弓特征。方法从廊坊市三所大中专学校筛选祖籍河北且生长在河北的学生349例,其中正常100例(正常组)、上颌切牙缺失61例(上切牙缺失组)、下颌切牙缺失88例(下切牙缺失组)、上前牙过小100例(上前牙过小组),取模后分别测量上下颌模型前、中、后各段牙弓宽度(上、下颌双侧尖牙牙尖间的距离分别用UW1、LW1表示,上、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中央窝之间的距离分别用UW2、LW2表示,上、下颌双侧第一磨牙中央窝之间的距离分别用UW3、L

    山东医药 2015年11期2015-03-11

  • 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结构的变化
    032)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结构的变化王婧徐培成金蕾(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上海200032)摘要目的:评价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结构的变化。方法:测量分析12例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的各项指标。结果:正畸治疗后,前颅底长增加,上颌骨矢状向长度无明显变化,下颌骨体部、升支及下颌骨总长度增加,上、下、前、后面高增大;腭平面、下颌平面无明显旋转,前后面高比值无显著变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2期2015-03-07

  • 颅面特征头影测量在预测诊断骨性安氏Ⅲ类错颌中的价值及前方牵引矫治的疗效评估
    量在预测诊断骨性安氏Ⅲ类错颌中的价值及前方牵引矫治的疗效评估马艳a,周丽荣b※(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 a.口腔科,b.内分泌科,湖北 十堰 442000)摘要:目的探讨颅面特征头影测量在预测诊断骨性安氏Ⅲ类错颌中的作用及前方牵引矫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就诊的28例安氏Ⅲ类错颌患者(观察组),和同期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对照组),测量面部骨性结构,分析安氏Ⅲ类错颌的颅面特征。对安氏Ⅲ类错颌患者采用

    医学综述 2015年9期2015-03-04

  • 采用锥形束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颊逿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
    (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在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 选取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拍摄其功能矫治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片,运用InVivoDental软件对CBCT片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线距和角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矢状向关节前间隙减小,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增大,冠状向关节上间隙增大(P[关键词] 锥形束CT; 安氏Ⅱ类1分类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6期2013-12-18

  • 肌激动器在生长期安氏Ⅱ类错畸的临床应用
    动器在治疗生长期安氏Ⅱ类错畸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肌激动器(Activator)矫治。结果 患者覆合覆盖基本正常,尖牙磨牙达到中性关系,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若病例选择恰当,肌激动器对矫治安氏Ⅱ类畸形具有良好的矫治效果且经济简便。【关键词】 安氏Ⅱ类;Ⅰ分类; 生长发育; 肌激动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是一种常见的错颌畸形,其发病机制一般可分为三种:上颌基本正常下颌后缩;上颌前突,下颌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4期2009-07-02

  • 两种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比较研究
    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过程中,采用主动结扎关闭间隙时,两种施力方式关闭拔牙间隙对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配对设计,对30例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的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进行配对,共配成15对,分为A、B两组,两组均采用主动结扎法关闭间隙,A组施力于弓丝上(弓丝法),B组施力于牙上(牙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上颌牙齿移动的测量研究。结果:两种方法关闭间隙时,在所耗时间、前牙后移比率和消耗支抗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垂直方向上,弓丝

    中国美容医学 2009年3期200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