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 and “滤泡性淋巴瘤,” while the English keywords included “Revlimid,”“IMiD3 Cpd,” “CC5013,” “CC5013,” “CC-5013,” “Revlimid,”“Rituximab,” “CD20 Antibody, Rituximab,” “Rituximab CD20 Antibody,” “Mabthera,” “Lymphoma, Follicular,” and “Fo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College 2023年15期2023-12-06

  • 应变式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7000)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两种亚型,其中大部分为良性滤泡性腺瘤,恶性为甲状腺滤泡癌[1]。甲状腺滤泡癌发病率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位。对于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具有发病隐匿的特征,且在细胞学的检查中缺乏特征性细胞核,仅行术前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组织学检查难以确诊,故而诊断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肿瘤需要更加有效的检测方法。过往研究表明,应变式弹性成像可定量检测组织的软硬度,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中临床价值较高[2]。超声造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11期2023-12-05

  • 莱氏拟乌贼卵子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细胞核形态位置及滤泡细胞结构变化,分析了解莱氏拟乌贼卵子发生各个时期的特征,以期丰富头足类繁殖生物学内容,及为莱氏拟乌贼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支撑。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2020 年8 月在福建海域采用底拖网获得体表无破损的野生雌莱氏拟乌贼性样本7 尾,其中未性成熟的2 尾,平均胴长(11.3±4.5)cm,平均体质量为(210±43)g,性成熟的5 尾,平均胴长为(19.2±6.4)cm,平均体质量为(430±76)g。1.2 石蜡切片样品的制备将莱氏拟

    水产学杂志 2023年2期2023-05-01

  • 甲状腺滤泡癌合并肺原位腺癌微浸润1例
    期就诊1例甲状腺滤泡癌合并肺原位腺癌,现就该病例展开报道,并讨论其预后及诊断要点。1 病例介绍患者女,67岁,2012年3月因发现右上纵隔占位1周入住我院肿瘤外科,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不畅,间断发作,可自行缓解,无规律,既往甲亢病史10余年,口服药物已治愈。完善相关检查后行胸内甲状腺切除+右叶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滤泡癌。2021年10月患者在体检时胸部CT检查发现左肺结节两处,其一位于左肺上叶,为磨玻璃结节影,其二为左肺下叶小结节, 为

    右江医学 2022年11期2022-12-02

  • 腮腺沃辛瘤淋巴间质的免疫病理特征
    测30例沃辛瘤的滤泡树突细胞网型(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meshwork pattern, FDCMP),探讨沃辛瘤淋巴滤泡是否具有肿瘤性淋巴滤泡特征,为临床与病理医师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8年8月~2020年8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断的33例腮腺沃辛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61岁,均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切除,切片均由我院病理科医师重新阅片并确诊为沃辛瘤。本实验研究方案遵循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6期2022-08-04

  •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及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主要包括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undetermined malignant potential,UMP)、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ollicular adenomas,FA)[3]。虽然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均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但两者同时发生却不多见。本文就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及合并

    浙江医学 2022年22期2022-02-01

  • 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4001)甲状腺滤泡型肿瘤是常见的甲状腺肿瘤类型,主要分为滤泡腺瘤和滤泡癌。滤泡癌约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0~15%[1],可分为微小浸润型及广泛浸润型两种亚型,其恶性风险较高,易发生骨及肺的远处转移[2]。目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存在局限性[3],术前鉴别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仍是临床的一大难题。而超声已成为术前诊断甲状腺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近年来,已有学者研究鉴别滤泡腺瘤和滤泡癌的超声征象,可看出超声在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2021-11-30

  • 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
    结果:小片甲状腺滤泡组织,部分呈乳头状增生,核小深染,未见明显毛玻璃样核,未见淋巴组织。全麻下行右侧甲状腺结节切除+右侧颈部肿物切除术。探查见右侧胸锁乳突肌下多发囊实性肿物,最大2.5 cm×1.5 cm,胸锁乳突肌下段外侧缘探及一大小0.8 cm×0.5 cm结节,质中,界限尚清。例2男性,60岁,4个月前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B超示肿块大小0.8 cm×0.6 cm。患者无四肢麻木、抽搐,无盗汗、乏力,无声音嘶哑,无呛咳及吞咽困难,无畏寒发热等不适,口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7期2021-09-06

  •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超声诊断良恶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0630)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包括良性滤泡性腺瘤(follicula adenoma, FA)和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TC),其中甲状腺滤泡癌的发生率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居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1],目前仅从临床特征及细胞学检查,两者难以鉴别[2-3]。高频超声作为甲状腺首选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疾病的评价效能高,既往研究[4-6]显示FTC和FA的声像图特征表现类似,容易误诊。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0期2021-07-10

  • 临床、细胞学和超声指标在不同病变程度甲状腺肿瘤患者价值分析
    多,可分为良性[滤泡型甲状腺腺瘤(FA)和乳头型腺瘤(PTA)]和恶性肿瘤(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滤泡性甲状腺病变包括滤泡性甲状腺腺瘤和滤泡状甲状腺癌(FTC),且不同亚型之间存在固有的细胞学相似性,细胞学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的能力受到限制,且受观察者重现性的显著影响。细针穿刺(FNA)结果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需手术确定病变是否为恶性肿瘤。基于此患者常遭受不良干预,如良性病变的甲状腺全切除或恶性结节叶切除后的甲状腺全切除。以往的研究为了提高

    贵州医药 2021年4期2021-05-14

  • 甲状腺透明细胞滤泡性腺瘤1例
    大小不等的甲状腺滤泡滤泡上皮呈立方或扁平,滤泡内充满胶质(图1A),局部可见透明样肿瘤细胞呈滤泡样弥漫排列,细胞核小,位于细胞中央,间质小血管丰富,瘤组织与周围界限清楚,有纤维包膜,未见核分裂象,未见血管及包膜浸润(图1B、C)。免疫表型:CD31(血管丰富,血管内未见瘤栓)(图2A)、CD56(图2B)、TPO(图2C)和TTF-1(图2D)均阳性,CT、Syn、CgA和CK19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病理诊断:右侧甲状腺透明细胞滤泡性腺瘤。讨论甲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3-17

  • BTg-3 对甲状腺滤泡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3000)甲状腺滤泡癌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失调关系密切,抑癌基因功能缺失或发生突变可导致甲状腺滤泡癌的发生发展[1]。B 细胞转位基因(BTg) 家族成员为抑癌基因,该家族成员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为抑制细胞的增殖。BTg-3 为该家族成员之一, 也具有抑制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特性[2],研 究[3]显 示:BTg-3 在 多 种 恶 性 肿 瘤 中 具有抑制肿瘤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本课题组[4]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Tg-3 的表达进行研究发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6期2020-12-15

  • 超声误诊腮腺区卡斯尔曼病1例
    ,呈靶环样排列;滤泡生发中心不规则或萎缩,含有玻璃样变小动脉;滤泡间有毛细血管及小血管增生(图1C);免疫组织化学:CD20(滤泡+),CD79a(滤泡+),CD43(滤泡间+),CD3(滤泡间+),Bcl-2(滤泡间+),Bcl-6(生发中心+),CD10(生发中心+),Ki-67(5%+),CyclinD-1(—)。病理诊断:腮腺透明血管型卡斯尔曼病(Castleman disease, CD)。图1 腮腺透明血管型卡斯尔曼病 A.二维超声声像图; B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8期2020-09-25

  • PTTG1IP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起源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能多样,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除调控细胞增殖外,还具有调节甲状腺滤泡细胞的钠碘同向转运体(sodium iodide symporter, NIS)和单羧酸转运蛋白8(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8, MCT8)功能的作用[5-6],从而影响滤泡细胞对碘的摄取。部分研究显示:在甲状腺PTTG1IP特异性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鼠中,甲状腺滤泡细胞基因稳定性下降[7],甲状腺明显增大并出现甲状腺滤泡增生性病变—巨滤泡腺瘤[8]。这些研究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9-03

  •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价值
    丽伟,丁林甲状腺滤泡型肿瘤包括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carcinomas,FC)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follicular adenomas,FA)两种亚型[1]。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细针抽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ies,FNAB)能得到正确诊断。然而对于甲状腺滤泡型肿瘤无论超声还是FNAB均不能达到满意的诊断效果[2],因此,探究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法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

    放射学实践 2020年5期2020-06-01

  • 鼻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
    摘要]探讨鼻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回顾分析1例发生在鼻咽部的FDCS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同时对国内外报道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男,36岁,因“右侧渐进性鼻塞2月余”入院。包块最大径2.5 cm,肿瘤细胞弥漫排列成片状,细胞异型明显,呈卵圆形、梭形,似“合体细胞”样,见少量多核瘤细胞及大量核分裂象。局灶区域可见扩张的假血管腔隙和血管周围淋巴鞘,肿瘤周围可见凝固性坏死。免疫组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12期2020-05-25

  •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单侧滤泡癌1例
    :(左叶)甲状腺滤泡癌(图1,2);(右叶)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图3)。于9日后行残余甲状腺左叶切除及左侧2、3、4、6 区淋巴结清扫,组织中见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区域(图4)。患者术后行放射性I131治疗并给予优甲乐口服,遂出院失访。图1 甲状腺左叶滤泡癌包膜及脉管侵犯(H&E×40)图2 免疫组织化学示滤泡癌CK19(-)(IHC×40)图3 甲状腺右叶乳头状癌,经典型(H&E×40)图4 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滤泡亚型;肿瘤细胞呈滤泡状生长,但细胞

    中国肿瘤临床 2020年4期2020-05-08

  • 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的比较分析
    0002)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恶性度最低的病理亚型,约占甲状腺癌的8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发群体为40岁以下的女性[1]。常见的病因是性别、癌基因和外部射线照射等因素,常见的症状为颈部肿物。本文即对我院近年收治的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诊断表现与术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加强临床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知。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患者40例,其中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2期2019-12-09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滤泡型甲状腺癌和滤泡型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腺肿瘤患者中常见滤泡型甲状腺肿瘤,包括滤泡型甲状腺癌及滤泡型甲状腺腺瘤,临床十分重视两者鉴别,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本病患者进行相应诊断[1],可对患者甲状腺结节大小、位置、数量、钙化、性状、供血情况及质地情况进行明确,超声声像图与其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诊断患者良恶性结节,但是,目前临床上报道较少,本组实验进行了相应研究。本文收集临床资料并综合分析了60 例滤泡型甲状腺癌和滤泡型甲状腺腺瘤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3期2019-11-28

  • 甲状腺滤泡癌小脑转移1例
    肿瘤组织呈不规则滤泡状及实性排列,滤泡腔内含胶质,部分区域出血(图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TTF1、Thyroglobulin、Galectin-3、CK阳性,GFAP阴性。病理诊断为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因患者术后彩超检查发现右甲状腺异常实性结节,再次手术切除肿瘤,快速病理诊断为右侧甲状腺滤泡癌,行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右侧甲状腺滤泡癌,并侵犯包膜,血管内查见癌栓(图3),该结果进一步支持小脑部位的肿瘤来源于甲状腺。图1 增强MR

    中国肿瘤临床 2019年14期2019-11-13

  • 改良ACR TI-RADS 超声词典鉴别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的临床研究
    0120)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包括甲状腺滤泡癌(thyroid follicular carcinoma,TFC)和滤泡性腺瘤(thyroid follicular adenoma,TFA),其中TFC 约占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15%~30%。TFC 是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居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11%~15%可发生转移。目前仅从细胞学检查或临床特征方面对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困难。TFC 的诊断缺乏公认的

    实用医学杂志 2019年14期2019-08-13

  • 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图像特征分析
    0013)甲状腺滤泡性癌是甲状腺常见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发生率为9.0~22.5[1],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于其他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滤泡性癌在超声影像上可呈现为相对良性的超声特点,容易与甲状腺腺瘤混淆[2]。本研究通过对比40例甲状腺滤泡性癌以及40例甲状腺腺瘤的影像学特点,为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现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40例甲状腺滤泡性癌的患者以及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甲

    医药前沿 2019年12期2019-06-11

  • 肺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诊断1例
    水323000)滤泡癌是甲状腺第二好发的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0%~15%[1],50岁以上女性多见。滤泡癌以血行转移播散至骨、肺、脑和肝为主,罕见淋巴结转移[2]。本文报道1例肺转移性滤泡癌,总结其细胞学特征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因“反复咳嗽2年,加重3天”于2018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偶有咳痰,咳少量白色粘痰。无畏寒发热,无头昏头痛,既往体健,未出现短期内体质量大幅下降。体格检查:T 36.9℃,B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6期2019-04-03

  • 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6001)甲状腺滤泡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多发甲状腺肿瘤[1]。该病主要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包括滤泡癌、滤泡型腺瘤两个类型。甲状腺滤泡肿瘤的病理特征与甲状腺瘤相似,较难进行区别[2]。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滤泡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无创、重复性强等特点,受到临床实践认可和肯定[3]。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滤泡肿瘤中常规超声的诊断鉴别价值,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以2017年1月至2018年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1期2019-01-07

  •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0001)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病理上分为滤泡性腺瘤和滤泡性腺癌。甲状腺滤泡性腺癌发病率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15%,可以通过血行发生远处转移,恶性程度明显高于乳头状癌,其病死率高达到24%~33%;滤泡性癌在滤泡性肿瘤中所占比例约为10%~20%[1-2]。甲状腺超声虽不能准确诊断出滤泡性癌,但能准确诊断出滤泡性肿瘤,对临床诊治意义重大。本文回顾性分析滤泡性肿瘤的声像图特征,旨在通过发现滤泡性肿瘤,进而检出滤泡性癌,从而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9期2018-12-04

  • 甲状腺混合性髓样-滤泡癌1例
    圆形,其中见散在滤泡样结构及钙化,肿物边界较清,确诊待石蜡。术后病理诊断:左甲状腺为混合性髓样-滤泡癌(包裹型),免疫组化:CK(+),TG 部分(+),TTF-1(+),CT(+),PTH(-),CEA(+),β-catetin 胞浆(+),S-100(-),Syn(+),CgA(+),Ki67(3%+),见图 1。患者拒绝二次手术切除对侧甲状腺及清扫患侧6区淋巴结,仅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内分泌治疗,目前随访12个月,肿瘤无复发及转移征象。图1 甲状腺混合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8期2018-09-05

  • 甲状腺滤泡型癌超声表现1例
    0)图1 甲状腺滤泡型癌长轴声像图(M:包块)。图2 甲状腺滤泡型癌短轴声像图(CCA:颈总动脉)。图3 甲状腺滤泡型癌CDFI图。图4 甲状腺滤泡型癌病理图(HE染色)。病例男,25岁,因“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周“入院。超声检查:甲状腺右叶中上极见一大小约3.1 cm×2.5 cm×2.0 cm中等回声包块,界清,形态规则,周边见低回声晕,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稍增强(图1,2)。双侧颈动静脉周围及锁骨上窝均未见肿大淋巴结,CDFI显示上述包块内部见丰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2期2018-08-02

  • 甲状腺同发三癌声像图表现1例
    左侧甲状腺浸润性滤泡癌图2 该例患者右侧甲状腺内可见非垂直样生长的低回声结节,大小5 mm×8 mm,回声欠均匀,无包膜,边界欠清,长径/短径>1。病理诊断:右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双侧甲状腺腺体增大较硬,左侧甲状腺内可见多发结节,其中一个外壳较硬;右侧甲状腺结节与周围组织粘连,已达被膜。临床诊断:双侧甲状腺瘤。肉眼所见:(1)左甲肿块。灰褐色组织一块,大小30 mm×23 mm×17 mm,切面见淡黄色质软肿物一个,见有包膜伴局部钙化,肿物大小23 m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2期2018-05-22

  • 甲状腺滤泡癌胸壁转移超声表现1例
    0)图1 甲状腺滤泡癌胸壁转移 A.左侧甲状腺肿物声像图; B.胸壁肿物声像图; C.病理图(HE,×200)患者女,51岁,主因“胸壁肿物进行性增大1年余,咳嗽、咳痰1个月”入院。患者曾于2009年接受右侧甲状腺巨大肿物切除术,术后诊断为甲状腺滤泡性腺瘤。超声:左侧甲状腺明显增大,气管受压右偏,双侧甲状腺内多发实性占位,部分伴液化、钙化,符合TI-RADS Ⅳb类(图1A);双侧锁骨上、腋窝、胸壁皮下多发实性占位,其中较大者伴液化,甲状腺来源不除外(图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5期2018-05-18

  •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及滤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00)甲状腺滤泡肿瘤包含恶性滤泡癌(thyroid follicular carcinoma,FTC)和良性滤泡性腺瘤(thyroid follicular adenoma,FA),对滤泡癌与腺瘤进行鉴别可帮助患者使不必要手术减少。但当前还没有影像学的检测、临床表征或者细胞学检测能够对腺瘤与滤泡癌进行准确区分,所以怀疑滤泡肿瘤结节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手术,这样一来会致使医疗资源浪费、患者出现不必要并发症及费用升高[1~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仪器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4期2018-05-07

  • 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观察
    1)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观察张 奕(湖北省武汉市第九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 武汉 430081)目的 观察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且分析本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甲状腺滤泡性癌与7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资料,并将其检测结果分别设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超声表现,并观察研究组超声表现评价指标。结果 经对比分析,中央为主型血流、侧方声影、环形钙化及圆形均与甲状腺滤泡性癌密切相关(P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4期2017-09-03

  • 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0)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王海英(长春通源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目的 针对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患者76例。其中滤泡癌患者31例,滤泡性腺瘤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给予甲状腺超声检查,评估超声检测图像,包括结节大小、内部回声、形态、钙化、内部成分、侧方声影以及血流分布等。结果 通过比较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患者的超声检测图像,结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2017-08-24

  • 甲状腺滤泡肿瘤经超声(常规)的鉴别诊断应用分析
    0140)甲状腺滤泡肿瘤经超声(常规)的鉴别诊断应用分析李菁菁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超声科 (天津 300140)目的:分析甲状腺滤泡肿瘤经超声(常规)鉴别诊断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29例甲状腺滤泡肿瘤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和29例甲状腺瘤患者(设定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通过病理诊断确诊,比较两组患者常规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实验组患者除微钙化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外,声像图特征的其他相关项均高于观察组,且组间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0期2017-07-31

  • TERT 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ERT 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张卧 周荣璟 潘钢 丁金旺 彭友 罗定存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收集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病理组织标本 54 例,滤泡性腺瘤(FA)25 例,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FT-UMP)7 例,滤泡癌(FTC)22 例,观察 TERT 在 FA、FTC 及 FT-UMP 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TERT 在 FA

    浙江医学 2017年11期2017-06-19

  • COPD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浓度与病情及淋巴滤泡生成的关系
    浓度与病情及淋巴滤泡生成的关系蔡 杰(广东省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 523000)目的 探讨慢性组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淋巴滤泡生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该院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OPD分级将其分为轻度组(n=23)、中度组(n=42)和重度组(n=23)3个亚组,另根据淋巴滤泡生成情况将其分为淋巴滤泡组(

    重庆医学 2016年30期2016-11-24

  • 花背蟾蜍蝌蚪发育与甲状腺形态相关性研究
    物学量度与甲状腺滤泡大小和激素水平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性。另外,由于两栖类的繁殖特性以及蝌蚪外鳃和皮肤的高渗透性,水环境中任何化学物质均能通过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外鳃和由2~3层细胞构成的皮肤[9]渗入体内导致对其各器官的损伤[10-11],故两栖类的蝌蚪已被确定为环境变化的警示生物。花背蟾蜍(Buforaddei),隶属于无尾目(Anura)蟾蜍科(Bufonidae)蟾蜍属,是我国北方的广布种,也是生物学基础研究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12-14]。虽然对

    野生动物学报 2016年4期2016-11-18

  • 原发性十二指肠滤泡性淋巴瘤2例
    ·原发性十二指肠滤泡性淋巴瘤2例周冰珞1,闫艺之1,张国林1,姜支农2(1.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310058;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 杭州310016)通过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资料,探讨本病临床及病理特点为:一般不形成明显肿块,也无明显临床症状,内镜下仅表现为十二指肠黏膜粗糙,病理形态上可能仅见散在淋巴滤泡,细胞形态温和,生物学行为呈惰性生长。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十二指肠;病理原发性十二指肠的滤泡

    浙江实用医学 2016年4期2016-11-06

  • 以远处转移为首发表现的24例甲状腺滤泡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现的24例甲状腺滤泡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吴江华丁婷婷潘毅孙保存目的:探讨以远处转移为首发表现的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9例FTC患者,总结以远处转移为首发表现的FTC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形态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29例FTC患者中,以远处转移为首发表现占18.6%(24/129),其中以骨转移

    中国肿瘤临床 2016年13期2016-08-04

  • 三叶因子3与生长分化因子-15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15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徐璇于世鹏1刘杰(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摘要〕目的探讨三叶因子3(TFF3)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甲状腺滤泡状癌(FTC)、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A)及正常甲状腺(NT)组织中(各30例)TFF3 mRNA及GDF-15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FF3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甲状腺滤泡状癌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04-14

  • 不同标志物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实验研究
    同标志物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实验研究沙春艳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 白城 137000)甲状腺滤泡癌恶性度较甲状腺乳头状癌高,早期易发生血道转移,预后差,发病隐蔽,常误诊为其他良性病变为提高甲状腺滤泡癌诊断准确率,应探求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等辅助检测手段做出病理诊断。甲状腺;滤泡癌;乳头状癌;病理诊断1.引言甲状腺滤泡癌恶性度较甲状腺乳头状癌高,早期易发生血道转移,预后差,发病隐蔽,常误诊为其他良性病变。为提高甲状腺滤泡癌诊断准确率,

    信息记录材料 2016年6期2016-02-24

  • 能自动过滤气泡的医用输液管
    非式管内设有第一滤泡网和第二滤泡网,两部分上下安装,均呈树枝网状,且需在构成滤泡网的支管中充入铁氧体。第一滤泡网和第二滤泡网的直径与莫非式管的内径相同,但厚度不同,前者小于后者。我发明的输液管本体与莫非式管均采用透明塑料制成,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阻止气泡进入输液管的下端,方便使用。(指导老师:谢燕燕)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5年11期2015-11-30

  • 营养因素对种母犬繁殖的影响
    殖期内分泌变化和滤泡发育特点(一)繁殖期激素分泌与释放规律种母犬在繁殖过程中,主要是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在起作用。LH 和FSH 受下丘脑——垂体轴的调控,并对下丘脑——垂体轴负有反馈作用。LH 在垂体中合成后被释放进入血液,受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影响。雌激素对LH 存在反馈性抑制作用,但当达到一定水平后,雌二醇对LH 释放变为反馈性促进作用。FSH 在垂体内合成,其释放主要受滤泡中的抑制因子经垂体轴调控,滤泡内多种缩氨酸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4期2015-11-13

  • 他巴唑对甲状腺滤泡细胞凋亡的影响
    他巴唑对甲状腺滤泡细胞凋亡的影响石英1周秀文2李浩2黄国良31福建省漳州市新浦医院363000;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3福建省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他巴唑是抗甲状腺药物,属于咪唑类化合物,适用于各种典型的甲状腺亢进症。经研究证明,基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肥大的原因而形成的甲状腺肿伴随着功能的格雷福斯病(GD),是由于病理改变等原因,使得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持续增生和自然凋亡减缓所造成的[1]。因此,对抗甲状腺滤泡细胞的非正常增生和凋亡是治疗甲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5期2015-02-24

  • 超声和CT的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滤泡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滤泡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张中华 433000湖北省仙桃市中医医院目的:探讨超声和CT的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滤泡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9年11月-2011 年3月收治甲状腺滤泡性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超声和CT检查,将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超声和CT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和鉴别价值。结果:超声对于甲状腺滤泡性病变检查的灵敏度67.5%,CT对于甲状腺滤泡性病变检查的灵敏度65%,CT联合超声对于甲状腺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8期2015-01-27

  • 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研究
    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研究赵兵吉林省柳河县柳河镇中心卫生院 吉林 柳河 135300目的:通过探讨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方式,旨在为临床科学诊断甲状腺滤泡肿瘤并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所积累病例中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滤泡肿瘤31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瘤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常规超声进行针对,比较图像特征。结果研究组患者形态不规则率为32.26%、无细晕率为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2014-09-05

  • 19例甲状腺滤泡癌超声表现分析
    0)19例甲状腺滤泡癌超声表现分析欧阳向柳1,孙海军2,任 炜1,张元元1,王艳滨1*,刘晓玲1(1.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超声诊断科,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省任丘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北 任丘 062550)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诊断,鉴别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增长率较高,发病率增长较快[1],其中甲状腺滤泡癌约占甲状腺癌的 20%,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中度恶性肿瘤,多经血液转移至肺、骨[2],病死率较高,因此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可以明显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2014-06-23

  • 超声和CT的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滤泡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7700)甲状腺滤泡性病变指的是超声或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FNAC)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包括滤泡细胞癌(FC)、肿瘤性的滤泡性腺瘤(FAN)、增生性腺瘤性甲状腺肿及结节性甲状腺肿[1]。现代超声和FNAC诊断技术对非滤泡性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取得了较高诊断率,而滤泡性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存在较多重叠区难以识别,被视为超声灰色区。但滤泡性病变血供丰富,因此,CT可作为超声诊断的重要补充[2]。目前,国内外尚缺乏超声和CT联合应用于甲状腺滤泡性病变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4年7期2014-06-13

  • 淋巴滤泡性宫颈炎在液基中的诊断不足及过诊断
    10041)淋巴滤泡性宫颈炎在液基中的诊断不足及过诊断胡佐鸿(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四川 成都610041)目的 探讨淋巴滤泡性宫颈炎液基制片中潜在的诊断陷阱。方法 回顾本科 2011 年 8 月至 2013 年 8 月细胞学诊断的淋巴滤泡性宫颈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7977 例宫颈细胞学标本中发现 FC 在巴氏涂片中占 0.29%;在液基制片中占 0.11%。经统计学 χ2检验,P< 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淋巴滤泡性宫颈炎在液基制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0期2014-04-21

  • 甲状腺滤泡癌研究进展
    ·综 述·甲状腺滤泡癌研究进展成 殷,崔全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730甲状腺滤泡癌;研究进展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发病率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排位第2,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0%~15%,通常经血行转移至肺、骨等部位,部分患者在肿瘤转移或复发后才被确诊。FTC常以临床病理血管、包膜浸润为诊断依据,但有时因未见明确的浸润灶或因取材不足而漏诊,为此对FTC的认识尚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2期2014-03-04

  • 滤泡性甲状腺腺瘤CT诊断
    林 杨建辉甲状腺滤泡性腺瘤是甲状腺腺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CT检查是诊断甲状腺腺瘤的重要方法之一。笔者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滤泡性甲状腺腺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表现及特点,探讨CT扫描在滤泡性甲状腺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搜集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滤泡性腺瘤患者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者均因颈部不适、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8期2014-01-22

  • 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00730甲状腺滤泡肿瘤包括较常见的良性腺瘤以及较少见的恶性滤泡癌[1-4]。腺瘤和滤泡癌的鉴别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手术[5-6],但目前尚无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甚至细胞学检查可较准确地区分滤泡癌和腺瘤,因此怀疑滤泡肿瘤的结节通常需要手术[1,6]。随着超声仪器的进步、分辨率的提高,已有多位学者尝试寻找滤泡癌的超声特征,希望用于鉴别滤泡肿瘤,但结果却不尽相同[1,7-8]。为排除年龄和性别对超声图像的影响,本研究回顾性评估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滤泡癌和腺瘤患者超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年5期2013-11-16

  • 浅谈甲状腺疾病的病理改变
    状。显微镜下,呈滤泡过形成状,滤泡大小不等,多以小型滤泡为主,并缺少胶质,上皮为立方形。细胞核位于基底部。较大滤泡上皮多为高柱状,常在腔内形成乳头状增生,胶质周围靠近上皮出现大小不等的吸收小泡。间质中血管丰富呈充血状,有明显的浆细胞及淋巴细胞侵润,甚至形成淋巴滤泡。1.2 单纯性甲状腺肿对称性甲状腺肿大,较甲亢增大明显,甲状腺滤泡高度扩张、充满大量胶质。按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分①增生期 :甲状腺分泌不足的反应期,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不见结节,增生的滤泡较小,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1期2012-08-15

  • 重症急性胰腺炎对大鼠甲状腺组织形态的影响
    (BX51)测量滤泡上皮细胞高度、滤泡腔面积,以及计数有上皮细胞脱落入滤泡腔的滤泡数以进行定量形态学研究。结果:SAP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活性均高于SO组(P<0.05),SAP组胰腺病理评分高于SO组(P<0.05)。SO组大鼠甲状腺为淡红色、扁平条梭状,峡部不易见;SAP组大鼠甲状腺轻度充血肿大,呈梭棰状,峡部增宽易见,以24h最为明显。光镜观察,SAP组3、12及24h滤泡间隔水肿逐渐加重;12h滤泡大小不等、融合,滤泡腔内胶质蛋白减少甚至排空,滤泡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4期2012-03-19

  • 恶性潜能未定有滤泡结构的分化好甲状腺肿瘤中Galectin-3和HBME-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恶性潜能未定有滤泡结构的分化好甲状腺肿瘤常常会给医师带来诊断及临床处理上的困惑。当出现可疑的血管浸润和/或包膜侵犯时(恶性潜能未定滤泡性肿瘤),可能会认为是甲状腺滤泡癌;当部分滤泡上皮的细胞核出现毛玻璃样变、核沟或核内假包涵体时(恶性潜能未定分化好肿瘤),可能会认为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了探讨 Galectin-3和HBME-1这两种恶性肿瘤相关标记物在恶性潜能未定有滤泡结构的分化好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作者收集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

    浙江实用医学 2012年4期2012-02-27

  • 不同碘摄入水平对小鼠子二代鼠甲状腺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
    析系统测量甲状腺滤泡的体视学参数,测量的体视学参数有:(1)滤泡平均面积(SA)(2)滤泡腔平均面积(SB)(3)上皮细胞层厚度(L)(4)滤泡腔体积与滤泡体积之比(VA)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各组测量结果以±s表示,各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NI组)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2 实验结果2.1 激素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NI组相比,LI组20日龄,40日龄时,血清T4明显降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年2期2012-02-01

  • 扩散性滤泡性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化:(空肠系膜)滤泡细胞L26(+)、bcl-2(+)、CD3(-)、cyclinD(-),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1级。2008年1月查全身PET/CT示:腹腔及腹膜后多发病灶,代谢活跃,符合淋巴瘤,其他部位未见肿瘤。明确诊断后建议患者进行化疗,但患者拒绝。至别院就诊,服中成药如六神丸、平消胶囊等中药治疗至今,之后患者定期复查,病情稳定无进展。近1周患者口腔黏膜疼痛,左颈部淋巴结肿大,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2010年6月23日门诊拟“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2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6期201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