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林

  • 巫山针叶林与阔叶林乔灌草结构特征及碳汇功能对比
    功能。本研究以针叶林和阔叶林2种林分为对象,以野外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测定分析了不同林分类型的森林植物组分(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特征,全面分析了环境、物种多样性和碳储量之间的关系,并着重探讨了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可为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针叶林与阔叶林植被碳储量的估算、针叶林与阔叶林植物组成差异和碳汇功能差异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巫山位于重庆市东北部,跨长江巫峡两岸,地处三峡库区核心。地理坐标为1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2023-11-25

  • 猜猜我是什么鸡
    里徒步,在一片针叶林里,竟然发现一群黑色的鸡在树上取食。其中一只鸡拍打着翅膀飞了起来,它飞得又高又远。小狐狸想:什么鸡会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它想走近看个究竟,又怕打扰它们就餐,只好远远观察。这群鸡长着红色的鸡冠,尾羽的形状特别像西洋古琴。它们到底是什么鸡呢?小狐狸和山羊老师展开了调查。探访对象:雉鸡咯咯咯,看看我的漂亮尾巴,还有我这白色的颈圈,是不是很耀眼呀?雉鸡颈部有白色颈圈,与金属绿色的颈部形成鲜明的对比;尾羽长长的,且有横斑,看起来就像拖着一把大扫

    小星星·阅读100分(低年级) 2023年8期2023-08-12

  • 论析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以清远市为例
    东省清远市典型针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地点1.1 自然气候概况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介于东经111°55′17″—113°55′34″,北纬23°26′56″—25°11′40″,南北相距190km,东西相距约20km,边界线长1200 余k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其年平均气温21.4℃,年平均降雨量为1836.

    花卉 2023年14期2023-07-31

  • 凋落物和铵态氮添加对亚热带罗浮栲和杉木林土壤碳氮淋溶的影响
    根据土壤密度(针叶林:1.2 g·cm-3;阔叶林:1.0 g·cm-3),计算该体积需土壤干质量为针叶林196.35×1.2=235.62 g,阔叶林为196.35×1.0=196.35 g。为了研究凋落物的作用,特意增加凋落物添加量,根据野外单位面积年凋落物现存量的3倍来确定凋落物添加量,凋落物现存量针叶林为4.82 t·hm-2·a-1,阔叶林为6.57 t·hm-2·a-1[21],计算3倍添加凋落物干质量针叶林为4.82×19.63×0.01×3

    林业科学研究 2022年6期2022-11-29

  • 毛竹扩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陈慧娴,肖 意,徐健鸿,万松泽*(江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目的】研究亚热带毛竹扩张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及总无机氮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毛竹向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扩张的典型样带,通过挖掘剖面法取0~10 cm、10~20 cm及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分析扩张样带上不同林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及总无机氮含量的差异。【结果】毛竹向常绿阔叶林扩张改变土壤铵态氮垂直分布格局、降低

    生物灾害科学 2022年2期2022-10-15

  • 本溪市森林虚拟水核算探讨
    如表5。 其中针叶林优势树种有落叶松、红松、油松,其中落叶松面积10.783万hm2,蓄积量1020.27万m2,本溪市阔叶林优势树种有柞树、胡桃楸、刺槐,其中柞树面积35.839万hm2,蓄积量2444.336万m2。表5 本溪市针、阔叶林优势树种不同林龄面积与蓄积量统计2 森林虚拟水测度方法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所需要的水量[7],森林虚拟水是指用于生产“森林”所消耗的水量,这主要是由于森林生长过程中蒸腾所消耗水量[8-10],与农产品相比,森林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2年4期2022-09-15

  • 三峡山地不同林型冠层截留特征及再分配过程研究
    型树木为主,对针叶林、阔叶林的单独或比较研究多,对分布广泛的次生针阔叶混交林研究较少.次生林的林分组成远较纯林复杂,截留过程比单一树木类型更复杂.此外,局域尺度上不同林型的同步研究相对较少,对林地再造中林木选择缺少参考.三峡库区地处长江上中游的交接地带,长期的垦殖砍伐樵采导致库区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问题突出.“长江防护林工程”的开展为库区生态恢复和建设提供了保障.三峡库区营造的次生植被包括山地暖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林,替代了原生的常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6-09

  • 东北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林下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特征
    与阔叶林相比,针叶林凋落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较少,而木质素和纤维素等难降解物质较多,分解速率较慢,使得土壤有机碳总量和易分解有效碳数量相对较低[8],土壤C/N 较高[9]。此外,针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和根系分泌的有机酸通常也会导致土壤pH 显著低于阔叶林土壤[9]。这些性质上的差异可能会对微生物参与的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土壤中氮的有效性。目前,关于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净氮转化速率的研究较多[1,10-11],而针对森林土壤氮初级转

    林业科学研究 2022年3期2022-05-24

  • 大熊猫栖息地冷杉属植物群落与大熊猫分布的关系
    625400暗针叶林(Dark coniferous forest)是由松科(Pinaceae)冷杉属(Abies)、云杉属(Picea)、铁杉属(Tsuga)、油杉属(Keteleeria)等属种类组成建群种所形成的北半球分布较南,且分布较高,常绿阴暗、潮湿的森林群落总称[1]。该类森林在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地理环境、干湿季节分明,空气湿度较大,且常有云雾等特点,加之,生态因子变化和补偿作用,特别是温度的骤变,促进了我国西南地区暗针叶林的形成和演化,因而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2期2022-05-07

  • 清远市针叶林土壤氮含量研究*
    本研究以清远市针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尺度上研究其土壤氮含量分布状况,对于今后评估土壤养分含量状况、精准施肥、合理规划利用林地资源、制定森林经营规划提供参考[9-10]。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地概况研 究 区 系 广 东 省 清 远 市(111°55′~113°55′E,23°31′~25°12′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7 ℃,最低气温为1 月份,最高气温为7月份,年平均日照1 662.2 h,年平均降雨量1 900 mm,每年无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5期2022-02-02

  • 清远市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度种植单一人工针叶林,容易造成土壤肥力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及生态系统养分周转缓慢等问题,最终影响土壤养分积累及林地生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是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土壤肥力及增强林地养分循环的重要经营措施[3-4]。清远市地处广东省中北部,据2021 年广东省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报告显示,清远市森林面积为128.08 万hm2,林地面积为138.95 万hm2,森林覆盖率为69.72%,蓄积量为8 221.71 万m3,森林覆盖率在广东省5 个北部生态功能区中排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5期2022-02-02

  • 钍叶林
    代种植的千余亩针叶林。我站在林中小道上往四周看,都是树。树主要有两种:日本细叶香柏和日本柳杉。不仰起头的话,看到的就只是棕黄的树干。树干疏疏朗朗,株距齐整。斗米洼是牯岭下的一个小地方,小如斗米桶,凹在两座山之间。洼就是小小的低处。久远年代,牯岭也叫长冲,东牯之水向东北方向奔泻,溪涧也因此取名长冲河。河到了斗米洼,在民国时期又被称作将军河,有军阀的遗味。我还是称它长冲河。冲是山坳的意思,可与水相接,有了动感。我似乎听到叮叮咚咚的流水声了。第一日来到斗米洼,我

    散文 2021年8期2021-10-18

  • 基于ICESat-GLAS数据和模糊模式识别算法识别森林类型
    别算法,实现了针叶林和阔叶林以及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森林类型高精度分类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属于长白山系中低山区(129°56′~131°04′E,43°05′~43°40′N),地处寒温带,总面积30.4万 hm2,南北长约60 km,东西长约85 km。其中地面高程为360~1 477 m,坡度变化范围0°~45°。林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95.95%,深山区林相以针阔混交林为主,呈带状分布于海拔500~1 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7-28

  • 亚热带不同次生林地凋落物持水特性及季节变化
    表现为更强,而针叶林因凋落物蓄积量更高而具备较高的持水量[14- 17]。森林凋落物的持水性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功能和养分循环过程。野外条件下,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凋落物持水性的分析很难在原位开展。因此,通过采集凋落物带回实验室后进行室内浸水法测定,受到研究者的普遍认同和应用。传统分析方法上,凋落物浸水后某个时间段内的最大质量值来计算凋落物最大持水量或最大持水率,并使用对数或指数函数来拟合持水量和持水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14,18

    生态学报 2021年8期2021-06-04

  • 岷江杂谷脑流域典型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地水文效应研究
    阔混交林、天然针叶林)和3种人工林(按恢复类型分低郁闭人工针叶林、中高郁闭人工针叶林和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地被物和土壤层的生态水文特性。研究结果对该区域的人工营林、天然林保护等相关森林管理决策的制定具有系统的指导意义,可为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与提升提供参考。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域位于岷江杂谷脑上游流域米亚罗林区(31°24′~31°55′N,102°35′~103°40′E)。杂谷脑流域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5-03

  • 基于ICESat-GLAS数据和回波仿真原理识别森林类型
    :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和混交林,以此分析不同森林类型与GLAS 回波波形特征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Li 等[14]引入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法,对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3 种森林类型进行识别,总体识别精度为53.66%。而刘美爽等[15]剔除了混交林这一森林类型,仅对针叶林和阔叶林两组森林类型进行识别研究,总体识别精度达到85.24%;Zhang 等[16]依据地形坡度把林地分为两类,仅对地形坡度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3-04

  • 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阔混交林带、暗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长白山不仅保存了完整的垂直植被带类型,而且拥有森林、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所以该地区具有众多种类的群落交错带,是研究群落交错区的理想之地.21世纪初,于大炮等[5]对长白山垂直分布带交错区的位置及其宽度进行了定量判定,明确提出长白山北坡暗针叶林和岳桦交错区为急变类型,宽度为50 m;邹春静等[2]的研究表明,长白山北坡岳桦种群在海拔1 600~1 700 m附近与云冷杉林形成森林过渡带;后期逐渐开展了群落交错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2021-01-05

  • 林窗大小对两种针叶林更新效果的初步分析
    樊国洲人工针叶林的质量越来越差,如何提高人工针叶林的树分结构就成为研究重点。通过更新获取不同的林窗,是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人工针叶林优化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保证整体树林的结构完整,通过更新采伐林窗对于林业环境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研究方法(一)样地设置试验地位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外界干扰,通过对其生态区的马尾松林和杉木林深入调查发现,其中自然形成的林窗大多为椭圆形,面积在500平方米以内。研究中主要是使用针对取样和随机取样联合两种方法,在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16期2020-12-29

  • 中国针叶林优势树种叶片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内稳态分析
    研究[12]。针叶林在我国各气候带内均有分布,共6科30属约200种,其广阔的跨气候带的分布特征为研究针叶林生态化学计量空间大尺度变化特征提供了研究素材[13],对探究针叶树种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纬向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的纬向变化特征是多环境影响因素的整体效应,温度、水分、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也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N、P、K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反映出土壤生产力的强弱[14-15]。随着温度升高,植物叶片中N/P呈增加

    林业科学研究 2020年6期2020-11-27

  • 武夷山不同海拔森林表层土壤轻组有机质特征
    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矮林和高山草甸,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垂直变化为19.2—8.5℃,降水量为1600—3303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无霜期253—272 d。依据植被类型和海拔选择黄岗山主峰东南坡的常绿阔叶林(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EBF)、针阔混交林(Mixed broadleaf-conifer forest,BCF)和针叶林(Coniferous forest,CF)作为研究对象。常

    生态学报 2020年17期2020-11-13

  • 林窗大小对两种针叶林更新效果的初步分析
    了解林窗对两种针叶林更新效果的影响,在某市选择两种生长环境基本一致的针叶林来将其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人工更新树种在杉木林中的效果要远远好于马尾松林。关键词:林窗;针叶林;更新效果人工针叶林的质量越来越差,如何提高人工针叶林的树分结构就成为研究重点。通过更新获取不同的林窗,是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人工针叶林优化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保证整体树林的结构完整,通过更新采伐林窗对于林业环境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研究方法(一)样地设置试验地位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0年8期2020-09-06

  • 临安区不同森林类型竞争指数比较研究
    、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等主要森林类型和40个植被群系[19]。2 研究方法2.1 样地调查本文选取2004年临安森林资源监测固定样地数据中的367个乔木林样地数据。每个样地大小为28.28 m×28.28 m,对样地内胸径≥5 cm的树木进行每木检尺,测定每株树木的X、Y坐标、胸径等数据。为了消除样地边缘的对象木受到样地外面的竞争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八邻域法进行边缘校正。通过Python和ArcGIS相结合的编程,基于Voronoi图确定对象木的竞争木,以及

    生态学报 2020年12期2020-07-31

  • 基于2017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的广东省典型植被型植物多样性研究*
    ,本文只对暖性针叶林、热性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热性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阔叶林型(人工植被)7 种广东典型的植被型进行植物多样性分析。表1 广东省主要植被类型及调查样地数量Tab.1 Main vegetation types and number of investigation sample plots in Guangdong province3 结果与分析3.1 乔木层植物多样性由于不同植被型的自然条件和管理强度不同,其乔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2期2020-05-07

  • 高寒森林去除和添加枯落层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东南色季拉山,针叶林(N:29.654037°,E:94.373345°,A:3129 m)主要以高山松为建群种,林下多荀子、蔷薇等小灌木和野草莓、禾草等草本植物;阔叶林(N:29.653723°,E:94.368423°,A:3121 m)以高山栎为建群种,林下多蕨类等植物。1.2 样地选择及研究方法样地选择:在同一海拔高度选择坡度、朝向一致的针叶林(针叶)和阔叶林(阔叶)2种典型林型,分别在每个林型选择有代表性的1个样点。保留和去除枯落层:在每个样点设

    西南农业学报 2020年10期2020-02-26

  • 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效果分析与技术探讨
    较低,尤其是纯针叶林的森林火险等级比较高,很容易带来潜在的森林火灾,所以开展混交林十分必要。2 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的效益分析2.1 有利于改良土壤、围护地力针叶林中最常见的树种就是杉木和松木,杉木和松林下选择合适的阔叶树进行套种,经过一定的培育改造成为针阔混交林,能够有效的改良林地的土壤效力。某国有林场内杉木萌芽树冠下套种阔野树种之后,土壤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和原本的纯杉木林相比较,套种阔叶树种的混交林土壤容重降低10%以上,土壤的非毛管空隙以及总空隙度

    绿色科技 2019年3期2019-11-29

  • 长白山不同林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特征
    该区域多寒温性针叶林,主要优势物种是兴安落叶松,还有白桦、山杨等阔叶乔木。1.2 样地设置本试验开始于2015年,并进行连续3年的观测实验,所选择的区域为长白山区,选取的林木资源为3种: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同时为了分析海拔的影响,特在不同海拔选择不同的林型,要求样地长、宽均为50 m,为了提升实验对比的准确性,充分进行数据采集的精确性,特对各样地进行3次重复取样;然后在样地设置长、宽均为1 m 的小样方,首先对其枯枝落叶厚度进行测量记录,并区分分解

    水土保持研究 2019年6期2019-10-19

  • 青海森林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势林型是寒温性针叶林,其次是落叶阔叶林,在区域气候调节、生物保育、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14]。此外,由于青海高寒地区矿质土壤层较薄,其凋落物养分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可能体现出独特性[9];并且凋落物的养分含量以及其在不同环境因子下的变化方式对其自身的分解、碳的固定、微生物活动等一系列生态系统进程均有显著影响[15],故探索凋落物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有助于更加深入的了解凋落物养分分配格局。鉴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2种

    草业学报 2019年8期2019-08-30

  • 滦河上游3种林分类型固碳释氧效益估算
    见的林分,选取针叶林、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3种具有代表性的林分类型,设置9块大样地为100 m×100 m,4个龄期的3种林分,对样地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主要有海拔、地形、地理位置、样地的坡位以及林分郁闭度等,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样地的原点,然后辅助设备(罗盘仪、全站仪)划定样地边界,并用玻璃绳连接,逐次编号,最后将边界用铁丝网、水泥桩固定,其中郁闭度的测定是通过在样地内机械设置200个样点,在各样点位置上进行抬头垂直昂视,判断该样点是否被树冠覆盖,统计被覆

    水土保持研究 2019年4期2019-06-26

  • 临安不同森林类型混交度的对比研究
    、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等主要森林类型和40个植被群系[22]。2 研究方法2.1 样地调查于1999年在浙江省临安区,建立1 007个大小为28.28 m×28.28 m的固定监测样地,其中乔木林样地为367块(图1)。对乔木林样地的树木进行每木调查,测定每株树木的坐标、胸径等数据,于2004年对固定监测样地进行复查。本研究采用2004年复查数据,对复查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样地数据表,共367个样地,34 510株树木。2.2 基于Voronoi图的全混交度本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6-05

  • 世界上最大的森林
    吴余北方针叶林横跨三个大洲,不仅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森林,还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森林之一,约有4856160平方千米的森林土地未被现代工业开发利用。它是地球最北端的森林,主要以能在寒冷气候中生存的针叶林树种为主,如云杉、落叶松和冷杉等。和所有森林一样,北方针叶林能吸收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在北方针叶林中储存的碳含量几乎是热带雨林的两倍。森林覆盖着地球将近30%的土地,不仅是地球的“固碳工厂”,也是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它们广阔无垠,又充满神秘。让我们一起来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9年11期2019-03-04

  • 最美的北国时光 冬日吉林:一首冰与雪的大诗
    以去峰岭上领略针叶林的辽阔和壮美,更可以在迟暮时分和友人围炉煮酒,看窗外雪越落越大,一直落进茫茫无尽的夜色里……暮云低垂,繁茂的针叶林守护着古朴的雪乡,低矮的民居列坐在茫茫雪地里,门前灯笼高挂,红橙色的灯光与空气中充盈着蓝调交相辉映,等待着又一个安宁夜晚的降临。上图为仙峰国家森林公园,道路蜿蜒,静默着向前延展,远处天际黑云密布,皑皑雪原里落日熔金下图为老里克湖,宽广的雪地上还积存着流水般的痕迹,朝阳为针叶林披上了光的凤冠霞帔,此刻它是世间最美的新娘。上图为

    环球人文地理 2018年12期2018-12-24

  • 楠杆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物理特性及涵养水源功能分析
    、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林、竹林和草坡。1.3 试验方法1.3.1 样地设置 在研究区,选择植被类型分别为落叶阔叶林: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山胡椒(Linderaglauca)、圆果花香(Platycaryalongipes)、朴树(Celtissinensis)、八角枫(Alangiumchinense)、板栗(Castaneamollissima)、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杨树(Populus

    水土保持研究 2018年6期2018-10-29

  • 着力培育森林资源 ——战后日本林业的发展及其启示(二)
    ha)图5日本针叶林与阔叶林总面积变化(万ha)2、针叶林与阔叶林从森林类型的角度来看,战后日本森林资源的增长过程中,针叶林的贡献率远远大于阔叶林。从面积上比较(图5),1960~2012年,针叶林的面积由936.4万公顷提高到1233.7万公顷,提高了31.7%;而阔叶林的面积由1395.5万公顷减少到1128.1万公顷,减少了19.2%。从蓄积上比较(图6),1980~2012年,日本的森林蓄积量增加了25.6亿m3,增长了109.7%。其中,针叶林

    林业与生态 2018年10期2018-10-22

  • 大兴安岭主要针叶树种移植容器苗的培育技术与造林效果的研究
    。【关键词】 针叶林;培育;造林[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mainly USES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seedling of transplanting container to conduct the comparative cultivation of hingan larch and camphor pine. Moreover, we determined the characte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4期2018-08-11

  • 施肥对油松人工林针叶养分变化的影响
    一大片油松人工针叶林,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种植人工林。【关键词】:施肥工艺;油松;人工林;针叶林;养分变化前言:受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在人工针叶林施肥及养分方面的研究起步晚,且研究速度较为迟缓。尽管如此,经过林业研究人员多年的共同努力,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是略有成果的。油松,东北常见的针叶树种之一,以此作为文章的研究对象,利于相关试验更好的开展。文章吉林省农安县为试验基地,对其地区的油松林的养分及其循进行了研究,总结出的相关研究结果,对该地区的油松的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2018-08-07

  • 辽西低山丘陵区针叶林与阔叶林枯落物持水性对比
    辽西低山丘陵区针叶林与阔叶林枯落物持水性对比吕刚,王磊,李叶鑫,傅昕阳,王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23000,辽宁阜新)为对比分析辽西低山丘陵区针叶林与阔叶林枯落物的持水性差异,为辽西森林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选取3个针叶林(红松林、油松林、兴安落叶松林)和3个阔叶林(榆树林、山杨林、紫椴林)下的枯落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现场采样与室内浸水相结合的方法对枯落物的持水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针叶林平均蓄积量大于阔叶林,其中针叶林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年4期2017-09-07

  • 森林
    型:热带雨林、针叶林和落叶林。森林为植物提供养料,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树根与土壤紧紧相连,可以防止土地流失,树叶则可以提供生命生存所需的氧气。人类砍伐树木的目的或是为了获得木材,或是为农业和建筑提供用地。森林生长在什么地方森林的类型取决于当地的气候。热带雨林喜高温,一般生长在赤道地区的低地或山脚。落叶林生长在气候偏冷的地区,有的则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山坡上。针叶林在极地附近的寒冷地带或海拔较高的山地能生长得较好。有些地区极端寒冷,树木不能生长。适应寒冷针叶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7年5期2017-05-13

  • 上杭白砂生态定位监测站
    陵立地亚区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设置的监测站,对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的气象、水文、土壤、森林小气候与森林群落学特征等进行长期的监测。为研究人工针叶林群落的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变化动态以及森林水文循环规律提供重要参考数据。为科学评价人工针叶林的生态服务功能、精确核算人工针叶林的生态价值提供重要依据。为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责任编辑/罗美娟

    福建林业 2017年4期2017-04-05

  • 暖温带针阔叶林下土壤微生物区系群落特征及其动态研究
    研资料,在总结针叶林和阔叶林下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了阔叶林转化为针叶林后土壤微生物的动态。结果表明:①暖温带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分布特征的生态幅较小,针叶林较大;②针阔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优势菌属相同,但针叶林的优势属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及稀有菌属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在阔叶林未出现,阔叶林常见属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在针叶林未出现;③暖温带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大于针叶林,针、阔叶林下功能

    微生物学杂志 2016年3期2017-01-03

  • 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非生长季节; 针叶林; 高寒地区林窗是川西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干扰形式[1]。与郁闭林下相比,林窗改变了林内水热条件(光照、温度、降水)和分解者群落结构[2],可能对凋落物分解过程具有强烈影响。在高寒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大小的林窗内冬季雪被厚度和持续时间的变异可能深刻作用于凋落物分解[3- 4]。一方面,林窗内雪被的绝热保温作用能使土壤微生物维持相对较高的活性[5];另一方面,郁闭林冠下由于缺乏雪被覆盖,微生物活性受低温和冻结作用抑制[6]。因而,林窗

    生态学报 2016年12期2016-08-09

  • 漠河北极村针叶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等级及其生态效益评价
    :以漠河北极村针叶林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7、9月与2013年5、7、9月对大兴安岭有代表性的林分区进行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研究,并通过单极系数(q)、空气质量评价指数(CI)和空气负离子系数(p)三个评价指标对该地区空气负离子等级进行评价,分析负离子浓度的总体水平,计算负离子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值为1105个/cm3,最低值为648个/cm3,平均为881个/cm3。空气质量评价系数CI均值为1.24,空气质量等级

    森林工程 2015年4期2015-10-21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收藏作品
    右的低山丘陵的针叶林中空地、林缘和河谷地带保护级别: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绿尾虹雉 邓建新/摄拉丁学名:Lophophorus lhuysii体 长:76cm左右栖 息 地:林线以上海拔3000~5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灌丛和裸岩地带保护级别: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褐马鸡 陈建国/摄拉丁学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体 长:100cm左右栖 息 地:低矮山林保护级别: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琴鸡 熊书林/摄拉丁学名:Lyrurus tetrix体

    旅游纵览 2015年8期2015-09-25

  • 近51年来祁连山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荒漠化草原、针叶林、阔叶林、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草甸、灌丛等。1.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1.2.1 气候数据 研究所用的气候资料是1958~2008年的全球气候数据,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空间分辨率为1°×1°,时间分辨率为3h,即51年温度、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及太阳长短波辐射数据。在对其格式进行转换(NC 格式转换为DAT 格式)后,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程序提取出研究区域的气候数据,然后把提取的气象数据插值程序镶嵌到AVIM2模型中,用反距离插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期2015-07-04

  • 木兰林区不同针叶林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不同林分类型的针叶林林下0~10cm、10~20cm、20~40cm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内的针叶林林下土壤pH值在6.20~7.04,不同深度土层、不同林分的土壤养分含量具有差异性。关键词:针叶林;土壤养分;pH;木兰林区中图分类号 S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8-98-02森林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脆弱的非再生资源,合理利用森林土壤资源是实现林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土壤的合理利用可以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8期2015-07-02

  • 针叶林里的“吸血鬼”
    遮天蔽日的原始针叶林树,以至于道路崎岖难行。按照分工,库罗走在前面用方位仪探路,哈桑则跟随在后搜集各种植物和矿石标本。当两个人拐进一片谷地后,哈桑见到了几种从未看过的苔藓,便好奇地停下来,小心翼翼地用刀子刮取一些装进背包中。然而就在他完成这一切,刚要起身追赶性格急躁的库罗时,却听到库罗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哈桑慌忙登上一处高坡察看,眼前竟出现了极为怪异的一幕:只见库罗僵直着身子呆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仿佛被什么隐身的网牢牢罩住了一般,手脚竟然裹在一起再也无

    北方人 2015年6期2015-05-26

  • 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差异性分析
    s-1)>常绿针叶林(2.60 μmol· m-2·s-1)>落叶针叶林(2.04 μmol· m-2·s-1).落叶针叶林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最高(3.35),常绿阔叶林最低(2.35).总体来看,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2.69 μmol· m-2·s-1)高于针叶林(2.32 μmol· m-2·s-1);然而,阔叶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2.30) 却低于针叶林(2.68).土壤自养呼吸贡献率因森林类型而异,针阔混交林比例最低(30.3%),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21

  • 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3 种林型土壤呼吸组分的量化1)
    烘托情。冬季,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Rt、Rr、Rl、RS均达到最小值(Rt分别为0.75、0.78、0.97 μmol·m-2·s-1,Rr分别为0.22、0.14、0.57 μmol·m-2·s-1,RI分别为0.13、0.09、0.11 μmol·m-2·s-1,RS分别为0.41、0.56、0.29 μmol·m-2·s-1)。3 种森林类型的Rr、RS均无显著性差异;针叶林Rt显著小于阔叶林,而针叶林与针阔混交叶林、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间无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3-06

  • 龙门山断裂带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累积量及其持水特性
    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不同森林类型下凋落物总储量大小顺序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在4种森林类型中,未分解层凋落物的储量所占比例均较小,而半分解层凋落物的储量所占比例均较大。表2 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厚度及储量3.2 凋落物持水动态3.2.1 凋落物持水量 由图1可知,4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持水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持水量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前30min内增速较快,30min后减慢,浸水10h后凋落物持水量基本

    水土保持通报 2014年3期2014-01-26

  • 3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可溶性有机氮的相关性
    rongn)和针叶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分别在每一林地生态系统的坡上部、坡中部和坡下部各设1个取样小区作为重复,小区面积为10×15 m2。3种覆被类型林地长势良好,郁闭度较高,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地表凋落物数量相近,但明显高于针叶林。在每一调查小区采用“S”型随机采样法布设10个采样点,利用采样刀去除地表的枯枝落叶层,然后分别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层样品,混合均匀后采用四分法分别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08-27

  • 四川省苔类植物新记录
    m的大窝凼,针叶林内,树干生.2.Jamesoniella undulifolia(Nees.) K.Mull.波叶圆叶苔(Jungermanniaceae叶苔科)主要特征:茎单一不分枝,叶覆瓦状斜列,蔽后式,圆形,叶边有明显波纹.蒴萼球形,仅1/3高出苞叶.记录于安徽、江西、福建、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云南和浙江[1].标本:10215:海拔2 800 m的大窝凼,针叶林下,腐木生.3.Jungermannia breviperianthaC.Ga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4-11

  • 浙江龙泉公益林生长与树种结构变化研究
    成的林分,分为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3种林分,其中针叶林又分为杉木林、松木林和杉松混交林3种林分(表2)。表2 不同林分结构年生长量计算Table2 Mean annual increment of different forest types从表2可以看出,以2011年的样地调查结果,按照各林分样地个数占样地总个数的比例推算,龙泉市2008年前确立实施的7.466 7万hm2公益林中,针叶林占公益林总面积的53.7%,比例最高;其次是阔叶林占31.6

    浙江林业科技 2012年5期2012-11-24

  • 木荷生物防火林带与针叶林易燃物数量比较研究
    生物防火林带与针叶林易燃物数量比较研究翁永发1,柴 雄2,戴慈荣2,张乃华3,余启国3,杜国坚4,陈友吾4,宋其岩4(1. 浙江省衢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浙江 衢州 324002;2. 浙江省开化县林场,浙江 开化 324300;3. 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浙江 淳安 311700;4.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摘要:对开化县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和杉木、马尾松针叶林的生长情况、林下植被、易燃物数量、表层土壤含水率等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

    浙江林业科技 2010年4期2010-05-09

  • 北京市红门川流域径流对防护林结构变化的响应
    区,现状植被以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为主。主要人工植被为油松(Pinus tabulaef 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等针叶林,天然次生林主要是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和椴树(Tilia amurensi)为主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2 研究方法2.1 防护林结构变化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 2010年4期2010-05-07

  • 绿色防火的三大优势及其措施
    火,就是要把纯针叶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提高林分的抗火性。关键词:绿色防火;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林分中图分类号: S76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91-011 引 言森林火灾是当今林业世界性的重大灾害,每一次森林大火,都给森林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兴旺,进入林区进行经济开发的人员增多,使森林防火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森林防火造成了巨大压力。2绿色

    绿色科技 2009年7期200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