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鳍

  • 奇特的胸脊鲨
    特的像熨斗一样的背鳍,这个动物就是胸脊鲨。胸脊鲨的体长为0.7~2米,与现代鲨鱼差不多大。我们知道,泥盆纪是一个鱼类繁盛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海洋除了之前出现的原始无颌鱼类、有颌有甲的盾皮鱼类,现代鱼类所属的两大类群——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也出现了。而诞生于数亿年前的胸脊鲨就属于软骨鱼类。胸脊鲨的化石浅海自助餐馆胸脊鲨是海洋中的主动掠食者,嘴里长有锋利的牙齿,因为没有深潜的能力,平时总是待在浅海海域。而且,浅海海域生活着很多胸脊鲨喜欢的食物——鱼类、甲壳类、头足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3年8期2023-07-29

  • 源自鲫鱼的“水中蝴蝶”
    类,或依据是否有背鳍而被分为两类。本文采用五类分类法将金鱼分为草金鱼(又称金鲫鱼)、文种、龙睛、蛋类、龙背五类。草金鱼,同母本鲫鱼体态极为相似,单尾鳍,抵抗力和适应性都比其他品系的金鱼强。文种,最早由草金鱼经不断驯养改良而成,体形较短而宽,具背鳍,各鳍发达;从背部俯视鱼体时,犹如“文”字,故名。龙睛,国外称其为真正的“中国金鱼”;体形短粗,眼球发达,凸出于眼眶外,犹如传说中龙的眼睛;有背鳍,各鳍发达。蛋类,体形短小,圆似鸭蛋;各鳍较短小,典型特征是无背鳍

    百科知识 2023年12期2023-06-22

  • 鲮鱼"咕咕"叫
    长两侧扁,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腹部圆且平直。”畅畅说,“至于它们为什么‘咕咕叫,这……这我还真的不知道……或许它们饿了才叫……也可能是遇到危险了才叫的吧……”“都不对!” 博妈说,“鲮鱼在洪水期时会聚在一起,发情、追逐、产卵,并发出‘咕咕的求偶响声。现在是5月,正是鲮鱼的繁殖期(鲮鱼的繁殖期是4月下旬到7月上旬,5月初至6月中旬为盛期)。”“噢噢噢,它们发出‘咕咕的叫声是为了求偶。我明白了。” 畅畅和游游异口同声地说。“再看看它们的形态。” 博妈接着说,

    科普童话·学霸日记 2022年5期2022-10-09

  • 回肠末端肠脂垂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构,形状类似鱼的背鳍(图1)。所以,笔者称它“背鳍样脂肪垂”。除系膜内脂肪外,在小肠肠壁上出现的脂肪结构,发现仅存在于此处。图1 回肠末端肠脂垂3 讨论肠脂垂是结肠的浆膜下脂肪聚集,带蒂并被浆膜包裹,附着于结肠,是辨认结肠的标志。肠脂垂共 50~100个,直径1.0~2.0 cm[1]。直肠没有肠脂垂,肠脂垂主要集中在乙状结肠和降结肠[2], 长度为0.5~5.0 cm。较长较大的脂肪垂是发生扭转最常见的位置。脂肪垂本身也可自发或继发炎症疾病,形成肠脂垂炎

    解剖学杂志 2022年3期2022-09-07

  • “海上飞碟”
    天气晴好时,它将背鳍露出水面当风帆,随风漂浮;当天气变坏时,它便潜入深海,侧身以背鳍和臀鳍划水游动。10月的一天,罗瑞再次潜入海底,却发现翻车鱼正在用胸鳍和尾巴挖开海底的泥沙。它在干什么呢?哦,明白了,它在准备产房哩!果然,雌翻车鱼正在挖好的地方产卵。产完卵后,它就離开了,从此一去不复返。而雄鱼就担负起护卵、育儿的职责。3个月后,幸存的3个孩子渐渐长大了,雄翻车鱼开始带着它们一块儿巡游。虽然身处“单亲家庭”,但翻车鱼的孩子们并不孤单,因为雄翻车鱼绝对是最有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2年9期2022-05-30

  • 金鱼主要质量性状在杂交子一代中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以头、眼、鳞片、背鳍、尾鳍等5个部位发生的变异最为明显,一些变异性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试验将不同品系的金鱼进行杂交,探讨具有观赏价值的主要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探索繁育金鱼新品系的创新途径,以期得到多个质量性状优势组合的群体,为金鱼养殖、繁殖和生产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结果。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用金鱼为上海喜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养殖的1龄亲鱼。确保其性状发育完整,各性状特征均符合金鱼专业鉴赏、比赛的标准[6]。1.2 试验方法以头型(正常头型和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4期2021-07-27

  • 青干金枪鱼和小头鲔循环水养殖生长研究
    长、腹鳍长、第一背鳍长、第二背鳍长、臀鳍长、尾鳍长、尾柄高、吻长、第二背鳍长、尾柄长等数据。1.3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采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部位或器官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特定生长率[24]及肥满度(CF)按下式计算:RSG=(lnL2-lnL1)/t×100%CF=m/L3×100式中,L1和L2分别为个体初、末标准体长(mm),t为试验周期(d),m为体质量(g),L为体长(cm)。数据表达为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

    水产科学 2021年3期2021-05-24

  • 鲜活大菱鲆溯源标识固定工艺研究及参数优化
    选用鳍面积最大的背鳍部位进行试验,C组选用尾柄部位进行试验。挑选试验人员共计6人,分为3组,每组1人辅助传递鱼体,1人负责操作进行固定作业。首先辅助人员将活体大菱鲆从暂养池集中至料箱中,试验开始后,逐一传递至操作台,操作人员持工具对鱼体指定部位进行钉扣固定,如操作中钉扣脱落,可再次进行固定。完成固定后进行相应指标测定。固定部位选取试验:根据选型试验结果,使用优选钉扣,对大菱鲆臀鳍(D组)、尾鳍(E组)和胸鳍(F组)重复试验。完成固定后进行相应指标测定。以上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年2期2021-04-23

  • 中国鲉形目棘鲬属一新纪录种 ——丝鳍棘鲬
    可量性状见表1。背鳍VI,14~15;臀鳍17;胸鳍13+ⅲ;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骨板27。鳃耙2+11~14。体长为体高13.6~16.4 倍,为体宽6.2~6.3 倍,为头长2.8~3.5 倍,为腹鳍起点至臀鳍3.7~4.4 倍。头长为吻长3.0~3.2 倍,为眼径4.1~5.8 倍,为眼间隔9.5~13.6 倍,为眼后头长2.2~2.3 倍,为上颌长2.6~3.0 倍,为尾柄长3.4~5.4 倍,为尾柄高14.1~18.7 倍,为胸鳍长0.9~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2-03

  • 塘养建鲤背鳍、尾鳍和腹鳍指数的线性体重表征
    】剪取塘养建鲤的背鳍、尾鳍和腹鳍,称重后采用叶面积扫描仪直接测定其面积,分别采用线性模型、幂模型、指数模型和多项式模型分析塘养建鲤体重与鳍条面积和鳍条重量的相关性,并以鳍条面积/体重、鳍条重量/体重构建鳍条面积比较指数和鳍条重量比较指数,与体重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表征体重与鳍条面积和鳍条重量间的关系。【结果】指数模型、幂模型和线性模型更适宜用于塘养建鲤体重与鳍条面积和鳍条重量的相关回归分析。塘养建鲤体重与鳍条的重量和面积表现出强相关性,且体重与鳍

    南方农业学报 2020年7期2020-11-09

  • 自制彩色鱼拓
    上,摆正鱼胸鳍、背鳍和尾鳍的位置,把胸背处舒展开,再根据鱼的大小准备好一张宣纸。第二步—调好颜色(如图2)。一般常用的有黑、白、红、黄、蓝5种颜色。黑白调和后即成灰色。如果需要深灰色,调和时多加一点黑色即可。第三步—鱼体上色(如图3)。调好颜色后,先从鱼的深色部位涂起。鱼的脊背部分一般为深灰色或带微黄,因此一般先从鱼的脊背处涂起。在涂抹过程中要仔细,不要遗漏一片鱼鳞。然后涂抹黄白色带微红的腹部。这两种颜色上好后,涂中间的过渡色是鱼体上色的关键。此时,可将涂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0年8期2020-08-17

  • 6等
    u)舒展开胸鳍和背鳍时与雄狮有几分相似,所以又常常被称为狮子鱼。它原生于热带、亚热带岩礁和珊瑚礁海域,最大体长38厘米。在自然状态下,它少有天敌,这都归功于那一身华丽的装扮。它的背鳍、腹鳍和臀鳍均有坚硬且可再生的鳍棘,鳍棘里藏有毒腺,使它遇到危险时有足够的防御能力。同时,又长又尖的背鳍还有恐吓的作用,这让魔鬼蓑鲉在其生活的海域几乎没有生物敢侵犯。大家都知道回收塑料再利用可以节省能源。用回收来的塑料做成一个塑料瓶,和用新材料做同样的塑料瓶,两者相比前者可节省

    新少年 2020年3期2020-05-28

  • 人工养殖新品种
    圆。背部自头后至背鳍前方显著隆起,背鳍长,具硬刺。体侧和背部青褐色,腹部白色,体侧中轴有7~14块大黑斑。吻圆钝,口下位、呈马蹄形,口角有短须一对。眼较大、突出。在天然湖泊环境条件下,其两龄鱼一般可长到250克以上,稍大的可长到500克。花骨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昆虫的幼虫,也吃螺、蚬、淡水壳菜和水蚯蚓等底栖动物,以及小鱼、小虾。在池塘人工饲养中,通过短期的驯饲,花骨鱼完全可以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其生长速度还快于在自然水体中。花骨鱼可单养,

    农村百事通 2020年2期2020-03-31

  • 我们家的鲤鱼
    两条触须,尾巴和背鳍的边缘染了红晕。小时候在年画里看到的鱼,几乎都是金红色的大鲤鱼,它和美好、吉祥、丰裕这样的词汇大致是联系在一起的。我决定买下这尾鱼送给我母亲,或许我还能成功地给全家人做一道糖醋大鲤鱼哩。我蹲下,发现鲤鱼的嘴微微地一张一翕,“看,它还活着哩。”鲤鱼被装在塑料袋里带回家,往厨房的水槽里一倒,便开始使劲儿地拍打尾巴,只好改放进卫生间的浴缸。眼看着它歪歪倒倒的身子在水里慢慢直立起来,不久就优哉游哉了。现在我开始为难了。这条鲤鱼是远路来的,离水不

    润·文摘 2020年1期2020-02-11

  • 我们家的鲤鱼
    两条触须,尾巴和背鳍的边缘染了红晕。南京人不大吃鲤鱼,觉得它有土腥味,可我对鲤鱼是有感情的,因为我母亲从小生活在开封,老是说她们的黄河大鲤鱼如何好吃。有一次我出差到了开封,专门在宋街的饭店里点了一道鲤鱼焙面,那果然是我永生难忘的美味。鯉鱼焙面的做法,类似江南的松鼠鳜鱼,炸得酥脆后浇上浓浓的糖醋汁,色香味俱全。不过在浇汁之前,鲤鱼的身上覆盖了一层焙得很脆的龙须面,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那种可以用“纤毫”来形容的、像西施浣纱的纱一样诗意朦胧的面,他们是怎么做出来

    意林 2019年23期2019-12-24

  • 贪吃的带鱼
    体呈垂直状,只靠背鳍及胸鳍的挥动,眼睛注视头上的动静。若发现猎物时,带鱼的背鳍就急速震动,身体弯曲,猛地扑向食物。带鱼的性格凶猛,食性很杂而且非常贪吃,主要以毛虾、乌贼和小型的鱼类为食。有时候,带鱼饿极了,找不到食物,它们便会同类相食,显得有点儿残忍。带鱼的寿命一般在8岁左右,1岁大的带鱼的平均身长在18厘米,体重在100克左右,2岁的带鱼体重可以达到300克左右。带鱼的繁殖能力强,1岁的带鱼就能当爸爸妈妈了。每年春天天气回暖水温上升时,带鱼便成群结对地游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9年11期2019-12-11

  • 东北七鳃鳗体态变型和七鳃鳗检索表的再补充
    均片面孤立地以两背鳍分离 (非产卵态体型特征——作者注)为其形态特征,甚至作为物种鉴定标志列入了较权威的书籍和检索表中[1,3-5,7]。笔者从1983 年在图们江支流珲春河江海七鳃鳗(曾用名日本七鳃鳗)产卵场处,同时捕获2 种体态类型的标本开始,带着对国内文献资料的疑问开始了对七鳃鳗体态变型的观测研究。《七鳃鳗的体态变型和检索表的重新编制》(杨树勋等,2017)一文即为多年来对我国境内3 种七鳃鳗体态变型课题的研究总结[6]。文中亦叙述了东北七鳃鳗体态变

    生物学通报 2019年12期2019-09-14

  • 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分布新纪录及其分类
    不分叉。无侧线;背鳍两个,或第一背鳍退化;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胸鳍大,基部肌肉不发达;腹鳍胸位,左右腹鳍愈合为一吸盘或者分离[2]。由于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的分类一直缺乏系统梳理,本文在对黑龙江省鱼类采集、整理和鉴定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重新整理了黑龙江省虾虎鱼类,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2016年和2017年在哈尔滨道外渔码头、兴凯湖、萝北县共采集虾虎鱼鲜活标本68尾,并对标本进行测量和拍照。1.2 方法

    水产学杂志 2019年4期2019-08-13

  • 不同地理群体少鳞鱚形态差异比较研究
    对所有样品的第一背鳍鳍条、第二背鳍鳍条、臀鳍鳍条、腹鳍鳍条以及胸鳍鳍条等可数性状进行直接计数。选取11个解剖学坐标点(landmark point)构建框架结构(图1)[11]。其中1-下颌骨最末端;2-吻最前端;3-腹鳍起点;4-头部有鳞部位的最前端;5-臀鳍起点;6-第一背鳍起点;7-臀鳍最后一枚鳍条的基部;8-第二背鳍起点;9-尾鳍腹部起点;10-第二背鳍基部;11-尾鳍背部起点。图1 少鳞鱚框架测量模式图Fig.1 Drawing for meas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7-08

  • 溪七鳃鳗体态变型及产卵群体和幼体的观测研究
    对溪七鳃鳗均以两背鳍相连为特征进行物种描述, 甚至作为种类鉴定的依据指标列入了各类书籍和较权威的检索表中[1,3-5,7]。 《七鳃鳗的体态变型和检索表的重新编制》(杨树勋等2017)[6]一文中叙述了溪七鳃鳗以两背鳍相分离为特征的非产卵态体型的发现、确认和以DNA 鉴定予以证实的过程, 同时指出了溪七鳃鳗在其生活史周期中,同海淡水洄游的江海七鳃鳗一样,不仅具有从营泥沙中自养生活的幼体体型(无眼、无齿、鳃孔裂隙状)变态为水中营寄生生活的成体体型的整体变态(

    生物学通报 2019年2期2019-06-15

  • 海豚表演
    有一对胸鳍、一个背鳍和一个尾鳍。背鳍像冲锋枪的枪柄,尾鳍像汽艇的推进器。卡卡可聪明了,会1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个小女孩出了一道题:5-2=?饲养员拍了几下水面,卡卡便飞快地游了过去。饲养员喂了卡卡一条鱼,并对它说了一遍小女孩出的题目,它潜进水里思考了一会儿就浮了起来,将力量集中在尾鳍,向水面拍打了三下。“哗……”观众们鼓起了潮水般的掌声。过了一会儿,卡卡又潜到了水底,工作人员把悬在半空的球往下放了一点儿,它立即像箭一样,直往上冲,嘴巴的顶端碰到了球,身体落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2019年4期2019-06-11

  • 透明化骨骼染色鉴定海马种类的方法
    马的种类主要依靠背鳍和胸鳍的数目进行区分,然而由于海马体色不透明,此法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便。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立并且优化了一套海马透明化骨骼染色观察背鳍和胸鳍数目的方法,能够准确进行数目的鉴定。这种骨骼染色的方法不仅能应用于海马的种类鉴定,还可以应用于新型海马标本的制备,具有科学和观赏价值。海马是刺鱼目海龙科海马属鱼类的统称,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是常用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水族观赏品种。海马具有明显的马头蛇尾瓦楞身的形态特征,而且与常见的海洋生物不同,性

    中国水产 2019年5期2019-05-29

  • 背鳍缺失对胭脂鱼幼鱼游泳能力与反捕食能力的影响
    鳍、腹鳍、臀鳍、背鳍以及尾鳍。不同鱼鳍在鱼类游泳过程中发挥着截然不同的作用。作为游泳运动的重要部位,尾鳍与鱼类运动能力的关系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6-7]。而背鳍对鱼类游泳能力的影响却鲜有涉及。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胭脂鱼科或称亚口鱼科(Catostomidae),该科鱼类全世界约有 13 属70 种,绝大多数种类分布于北美洲,但是胭脂鱼在我国为特有种,分布于我国的长江和闽江流域[8

    淡水渔业 2019年3期2019-05-21

  •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后鳍薄鳅
    ,眼下刺不分叉。背鳍起点比腹鳍起点靠后,尾鳍短而宽,分叉且尾鳍基具1条不甚明显的垂直黑色带纹。背鳍鳍间具1条由斑点组成的条纹,身体颜色单一无条纹或斑点。形态描述:该标本身体细长,侧扁,身体的最高处在背部和背鳍基部的起点间;背鳍边缘平截,臀鳍被压下的时候,未达臀鳍基部起点与尾鳍基部间距离的1/2;尾鳍叉形,两叶边缘圆滑,近等长;肛门至腹鳍基部的距离短于尾鳍基部;胸鳍短,未达胸鳍和腹鳍基部距离的1/2;背鳍基部前起点比腹鳍基部前起点靠后。除腹部外,体被细鳞;侧

    四川动物 2019年2期2019-04-11

  • 封面动物 ——加湾鼠海豚
    小者,体格粗壮。背鳍显著,似鲨鱼鳍。头部浑圆,几乎没有嘴喙。成体嘴巴四周呈黑色,眼睛四周有深色眼圈。身上复杂且黯淡的灰色图案,在某些光线下看起来接近橄榄色或黄褐色,观察者们通常将这种印象概括描述为“深色”。深色条纹从下巴延伸至胸鳍(有个体差异),小而宽的胸鳍位于身体的淡色部位。背鳍前缘有小隆起(开始出现时为白色斑点),前缘外突。从比例上看背鳍显得比其他鼠海豚高(形状有个体差异)。背部的颜色呈中灰至暗灰色,腹部呈灰白色,有两个“V”字形的淡色图案指向尾部,尾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9年3期2019-01-10

  • 我的新发现
    声,我剪掉了它的背鳍,把它放回了鱼缸里。顿时,它变了副模样,像一个丢失了平衡的醉老头,东倒西歪的。圆鼓鼓的大肚皮,一会儿朝上,一会儿朝下,向荡秋千一样!看着它的这副德行,我开心的喊道:“哈哈,你这条大笨鱼,现在你神气不起来了吧!”我通过实验,终于有了第一个新发现:背鳍是鱼儿平衡器官的“总管”。我的目光又一次转向了这条大鲤鱼,我一狠心,再次捞起了这条大鱼。剪掉了它的腹鳍,又将它放回水中。只见它吃力地游着,速度比蜗牛和乌龟还要慢,而且连撞到玻璃都不知道拐个弯,

    周末·校园文学 2018年11期2018-09-25

  • 丑鱼多滋味
    上长有三根有毒的背鳍,若手不幸碰到,轻者肿痛,重者甚至引发昏迷。此外,石头鱼那层丑陋的鱼皮,要去除显然也颇费工夫。而它又没有河豚一般的盛名,所以,有人情愿“拼死吃河豚”,却未必愿意吃石头鱼,虽然后者的危险度要低于前者(石头鱼只是背鳍有毒而已)。一般做石头鱼的餐厅,需要配备专业人员处理石头鱼,像工具、手套之类必不可少。石头鱼之毒虽不及河豚,但也有相当的危险性,如果手碰到鱼鳍,会立刻引起麻痹。不及时处理的话,也是有生命危险的。不过,越毒越好吃这句话,果然是有道

    饮食保健 2018年13期2018-08-01

  • 湖南省发现白化革胡子鲶
    5.66 mm,背鳍基长248.12 mm。通体光滑无鳞,背鳍起点向前渐平扁,向后渐侧扁。头扁平而宽,顶部及侧面有骨板,被皮肤覆盖,头背部有许多骨质微粒突起。前后鼻孔分离,前鼻孔呈短管状,后鼻孔圆形。吻宽而圆钝,口大,次下位。上颌突出于下颌,上、下颌及犁骨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上位。须4对,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颌须最为发达,内、外颏须近等长(图1)。鳃孔大,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弓4对,鳃耙细长,鳃丝密集。背鳍条67,背鳍基长,无骨质硬刺,鳍条隐于皮膜内,

    四川动物 2018年4期2018-07-25

  • 机械式操纵飞机自动上舵成因分析及气动改善方法
    区。空间流线表明背鳍部位拖出了分离涡,由于大部分流动形态仍为附着流动,并未对铰链力矩造成明显影响。δr=20°,β=-20°时,整个方向舵的背风面出现分离区,垂尾安定面上也出现了大面积分离区。空间流线表明背鳍部位拖出了分离涡,方向舵背风面流线非常紊乱。迎风一侧吸力峰值过高,使得压心前移,铰链力矩减小。δr=25°,β=-20°时,整个方向舵背风面及垂尾安定面的分离进一步加剧,使得压心进一步前移,导致铰链力矩反向,自动上舵现象发生。综上可以发现,自动上舵问题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7-14

  • 广西金线鲃属鱼类二新种记述*
    额突后急剧上升至背鳍起点,为身体最高点,再沿背鳍下降呈一条直线至尾鳍基,形成一个浅弓状.背鳍起点至吻端的距离大于至尾鳍基的距离,前背长为体长的50.33%~53.33%.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上方,背鳍基下斜,上有脊鳞2行,比体鳞大.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末端柔软分节.胸鳍长,后伸超过腹鳍起点.腹鳍基有一腋鳞状结构,后伸远不达肛门;肛门紧靠臀鳍起点,臀鳍后伸远不达尾鳍基,只达尾柄的前1/3处.尾鳍深叉,外侧最长鳍条为内侧最短鳍条的3.0~3.5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7-03

  • 海南省溪鳢(鲈形目:溪鳢科)一新纪录种记述
    数方法[1],对背鳍鳍式(dorsal fins pattern)、臀鳍鳍式(anal fin pattern)、胸鳍鳍式(pectoral fins pattern)、腹鳍鳍式(ventral fins pattern)、尾鳍鳍式(caudal fin pattern)、纵列鳞(Longitudinal scales)、横列鳞(lateral scales)和背鳍前鳞(scales before dorsal fins)等进行了计数。通过X光照射溪鳢个体

    生态科学 2018年2期2018-05-14

  • 浙之“虎”
    颜色艳丽,高耸的背鳍威武无比。某些个体体侧的一排排红点格外醒目,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虽然体型大,但它们对于小鱼是相当温柔的,只要吞不下,就绝不会去打它们的主意。所以也是一个混养的好选择。这是笔者在浙东南采集到的神农吻鰕虎,与浙西的又不同仅仅杭州的神农吻鰕虎,就有那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阿诺 摄)乌岩岭吻鰕虎这是一种有趣的小型鰕虎,分布在温州与台州南部的溪流里,属于浙江特有种。因为成体体长也不超过5厘米,所以被爱好者昵称为“小乌”。属于溪吻类群,但与其他品

    中国水产 2017年12期2017-12-14

  • 云南滇池发现新外来物种粘皮鲻虾虎鱼
    鳃鳍条为5;第一背鳍Ⅵ;第二背鳍Ⅰ,7~11;胸鳍不分枝,鳍条12~17;臀鳍条Ⅰ,8~10;腹鳍条Ⅰ,5~6。纵列鳞为33~38;背鳍前鳞为5~22;围尾柄鳞为10~15;背鳍间鳞为3~6;左侧鳃盖上鳞数目为0~3,平均值为1.2,右侧为0~3,平均值为1.4。体长/体高为4.7~5.7;体长/头长为3.6~4.7;体长/尾柄长为4.0~5.0;体长/尾柄高为7.2~9.0。头长/眼径为3.2~4.5;头长/眼间距为3.8~5.8。尾柄长/尾柄高为1.6

    四川动物 2017年6期2017-12-12

  • 奇妙的古代动物从泥盆纪到石炭纪
    鱼与胸脊鲨“你的背鳍咋那么奇怪”现代鲨鱼捂脸“我也不知道,结论还没讨论出来呢。”这是史前鲨鱼的一种,平时在浅水区游弋并觅食,以一些小动物为食。胸脊鲨和现代鲨鱼有点类似,除了它后背上那个奇怪的背鳍。这个鳍就算是在变化多端的史前生物里,也算是很有个性的了。它究竟是做什么的呢?古生物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吓唬敌人用的,但更多的观点认为,这个奇怪的背鳍是雄性的象征,目的在于吸引雌性。绘画/王晅恒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探索科学 2017年10期2017-10-24

  • 七鳃鳗的体态变型与检索表的重新编制
    ,均以溪七鳃鳗两背鳍相连接而江海七鳃鳗(日本七鳃鳗)和东北七鳃鳗是以两背鳍相分离作为物种鉴别标志或种的固有形态特征[1-2,4-6]。由于非产卵态体型的江海七鳃鳗是秋季从海洋溯入江河,淡水越冬后翌年春季游入产卵场,溯归活动涉及的地域范围广、时间长、又多聚群活动,人们对其捕获的机率大,标本易为学者所获。溪七鳃鳗恰与其相反,非产卵态个体活动较隐蔽,常潜藏河底石下,难以见到和捕获。产卵时方于水中聚群,产后又有部分个体漂流于河中,致使产卵态体型的标本易获。可能因此

    生物学通报 2017年12期2017-10-11

  • 鲨鱼,可怕的掠食者
    为的是割下它们的背鳍,因为据说背鳍有药用价值。割掉背鳍以后,受害者被扔回海里,但这酷刑足以让它们毙命。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将这些可怕的掠食者归入保护物种名录了。鳐鱼也是家族成员鳐鱼和鲨鱼都是软骨鱼类,但鳐鱼适应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常在海里游走而是栖居海底。它们总是贴近海底移动,所以在摆动身体时也就没必要用到尾鳍(俗称尾巴),而似乎都是用胸鳍。

    小学科学 2017年8期2017-08-26

  • 鲸鱼的爱情大戏
    的水雾和大翅鲸的背鳍跃腾,这意味着我们附近有一群鲸鱼出没,我们的船正被大翅鲸层层包围!传说中经典的大翅鲸爱情大片《鲸鱼求偶》就在眼前上演,五条雄鲸互相争斗、搏击,追逐一条雌鲸。听到这个消息,船上沸腾了。要知道这个镜头是难得一见的,前年《Life》剧组想来拍摄这个场景,尾随一群雄鲸等待了十几天之久,而我们竟然在到达的第二天就看到了!眼前的景象已经让我不知道该看哪了。海面上一片混乱,到处都是腾空而起的气浪,三四个背鳍同时在海面翻腾,掀起巨大的浪花。在正常情况下

    爱你 2017年17期2017-06-10

  • 翻车鱼的自述
    短;没有腹鳍,但背鳍与臀鳍发达,且相对较高。体侧呈灰褐色,腹侧则呈银灰色。就是因为我看上去就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了一半,所以也有人叫我头鱼、车轮鱼或月亮鱼。别看我长成这样,我那樱桃似的嘴巴足够养活我庞大的身躯哦。在鱼类中,我是个产卵冠军。一般鱼类产卵几百万粒算多了,我却能产3亿多粒卵。我还是动物界的生长冠军,我刚出生时,身体仅有25毫米长,而到成年时就可达3米长,体重可比幼鱼时增加了六千万倍呢!我虽然是鱼,但我却没有什么游泳能力,只能靠两片非常长的背鳍和腹鳍的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16年12期2017-04-10

  • 黑龙江江鳕的人工繁殖技术
    集)。形态特征:背鳍条10~13,57~82臀鳍条60~82,鳃耙10~12。体延长,圆锥状,后部侧扁。头平扁,眼小位于头的前半部。吻钝,口裂不超过眼前缘。上、下颌及犁骨具绒毛状齿,舌上无齿。上颌较下颌略长。眼间隔平宽,吻较眼眶后部头长为短。背鳍2个,第一背鳍基部较第二背鳍基部短,第二背鳍鳍基部向后延至尾柄接近尾鳍,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近,背鳍与臀鳍上下相对;臀鳍起点较后于背鳍起点;腹鳍喉位。体披埋于皮囊中的小圆鳞。侧线完全。背部及体侧为黄褐或灰褐色

    河北渔业 2017年1期2017-02-21

  • 我们是好朋友
    鲨鱼,抓住了它的背鳍。鲨鱼甩了甩尾巴,也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鲨鱼的头,同时在心里对它不停地说:“不要怕,我们是朋友。”我好像看到鲨鱼点了点头。我一边抚摸它的头,一边慢慢地把那个鱼钩取下来。我知道鲨鱼一定非常疼,我能够感受到它的身体在微微地颤抖,但它没有跑。“没有事了,你会慢慢好的。”我在心里对鲨鱼说,然后慢慢地离开。我和爸爸游了很远回头望去,它依然停在那里,轻轻地晃动着尾巴。我知道,它在对我说:“谢谢你,我们是朋友。”(二) 鲨鱼的自

    小樱桃·童年阅读 2016年7期2016-09-28

  • 东躲西藏
    尾鳍,只有很小的背鳍。它们通过摆动背鳍,可以向前移动。海马头部还长着两只很小的鳍,可以帮助它们向侧面移动。海马体内还有一个器官能帮助它们上下移动,这就是鳔。鳔就像海马体内的一个气球。想要上浮时,海马往鳔里充气;想要下沉时,海马就把鳔里的气体排一些出来。尾巴的妙用海马的尾巴并不能用来游泳,但可以用来干些别的事情。海马会把尾巴卷起来,钩在植物上,起到固定的作用。这样一来,水流很强的海水也无法将它们冲走。

    少年科学 2016年5期2016-06-12

  • 市场常见的大众鱼
    纹,腹部银白色。背鳍分为前后不相连的两部分,前部是比较弱的硬棘,后部是鳍条;在尾柄上下各有5枚小鳍;尾鳍叉形。市场上见到的稍大个体体长为25~30厘米,每千克2~4条。鲐鱼虽然肉味一般,但营养价值较高,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都较高,鱼油中的DHA和EPA含量也很高。海 鳗主要产在我国的东海和南海,黄海较少,故为我国南部沿海居民主要的食用鱼类。广东俗称门鳝;福建称鳗鱼、黄鳗;江浙称为海鳗;山东、辽宁称狼牙鳝。该鱼体长,像蛇状。背部为银灰色或灰褐色,腹乳白色。头

    海洋世界 2016年1期2016-03-10

  • 我们家的“房客”
    着红、黄色斑点的背鳍如轻纱一样收放自如,下潜时那骤然缩紧的鱼鳍,犹如即将离弦的箭。金玛丽才在鱼缸半天就适应了这里的新家,而每次“行动”都是一起的,心很齐哟!由此可见,我们的金玛丽不但适应能力强还很团结呢。我们家的第二批“房客”算是一种最常见的热带鱼了,没错,就是蛇皮孔雀鱼。仔细观察,这种鱼就能发现一种独属于它的美丽韵味。鱼身上有像眼睛一般的神秘图形,那彩旗一般摇曳的背鳍,引人产生遐想的鱼尾,彰显出和谐与朴素之美。孔雀鱼也是三条,同样是两雄一雌,但雌鱼硕大肥

    人生十六七 2015年4期2015-11-21

  • 巨头无尾的大“怪鱼”
    和谐地拍打长长的背鳍和另一边的臀鳍,就这样交替使用两鳍在水中游泳,缓慢前进或任其随波漂流。此外,翻车鱼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厚皮,它的皮由厚达15厘米的稠密骨股纤维构成。它还有个奇怪特性,当天气好时,便会将背鳍露出水面作风帆,随风向漂浮,并在海面上晒太阳;但当天气变坏时,便侧身平浮于水面以背鳍和臀鳍划水游动。阅读训练1.给黑体字注音。海蜇( ) 鱼鳍( )粗糙( ) 绰号( )纤维( )2.文章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3.文中“其头部特别大,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4年35期2014-10-27

  • 商周玉鱼
    多为单圈圆眼,单背鳍,双腹鳍,歧尾,并在鱼身上饰平行片状鳞片纹,整体造型古拙朴实。整体而言,商代玉鱼较为实用,如雕琢制成鱼形刻刀、鱼耳勺等,既实用又美观。概括起来商代的玉鱼有以下几个特征:1.片雕类从整体造型来看有直条形、弯弧形和扁圆形,造型生动、夸张。2.鱼口部分为前伸呈“T”字形,或上唇向上翻。鱼眼以双阴线刻成圆眼,约占头部宽度一半。鱼鳃为相隔较宽之双阴线,由上至下成双弧线构成。3.背鳍和两个腹鳍都用排列整齐的等距平行直阴刻线表现,有的为“v”字形凹槽

    收藏 2013年10期2013-11-04

  • 云南省鲤形目鱼类两新纪录:须鲫(CARASSIOIDESACUMINATUS及矮身间吸鳅(HEMIMYZONPUMILICORPORA)
    县红河水系干流。背鳍 IV,15~20;臀鳍 III,5;胸鳍 I,14~16;腹鳍II,8;侧线鳞29~33;第一鳃弓外侧腮耙40~56;下咽齿两行,2·4—4·2或1·4—4·1;须两对,短小,口角须稍长于吻须;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至吻端的距离小于至尾鳍基的距离;背鳍外侧边缘黑色,尾鳍分叉,上下叶等长。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珠江水系、云南红河水系与海南岛各水系以及越南北部红河水系等。须鲫属(Carassioides)现有有效种 3个,Carassio

    Zoological Research 2013年5期2013-09-20

  • 充满恐怖的怪异动物王国:系列报道(一)
    棘,体裸露无鳞,背鳍2个。第一背鳍较小,具硬棘XI;第二背鳍基底长,具软条29;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具硬棘I,软条26-28;胸鳍长,但末端未达第二背鳍基底起始点下方;尾鳍叉形。体一致为黑褐色或黑色。并给出黑叉齿龙鰧无经济价值性、常作下杂鱼处理的结论。黑叉齿龙鰧不同的是,它生活在大洋底层,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或温带水深750~1 500米的范围内。

    黑龙江科学 2013年1期2013-09-03

  • 背鳍对细长平板三角翼分离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当增加低高度的背鳍时,原来对称、锥型流动会变得非对称或者非锥型、或者两者兼有,而当背鳍高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旋涡会重新变得稳定。通过平板三角翼和加上不同高度低背鳍后组合体的风洞测力实验[3-4],同时与流场显示实验[5-6]及理论分析[1-2]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检验上述理论结果,得出与实验结果统一的结论,并进一步揭示涡失稳后的发展状态。1 理论分析1.1 理论分析方法理论假设三角翼+背鳍组合体为锥型体,沿轴向其长度无限延伸,模型后缘对流动的影响不

    实验流体力学 2012年3期2012-11-15

  • 浙江海域3种鱼类新记录
    、颊部以及额后至背鳍前部都具鳞,头部鳞片细小,鳃盖骨及体侧鳞片长大。侧线完全,始于鳃盖骨前上缘,沿背缘至背鳍第四、五鳍条间斜直下弯,后与尾柄平行,伸至尾鳍基部中央。背鳍1个,基长,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央具一浅缺刻,鳍棘尖锐,其长稍低于鳍条部长,第一枚棘短小,第二、三鳍棘最长,向后渐短,最后鳍棘又稍长,鳍条部以最后鳍条为长。臀鳍基短,约为背鳍基长的30.7%,始于背鳍鳍条部第3鳍条下方,具3鳍棘,11鳍条,第一鳍棘短小,第二鳍棘较粗大,第三棘最长,与鳍条部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10-21

  • 极小展弦比背鳍气动特性研究
    比弹翼,通常称为背鳍(类似于鱼类的鳍)或者边条。新一代空空导弹或者舰空导弹,为满足其攻击机动目标所需的大过载要求,常常会利用非线性气动力,以保证大迎角下升力系数随迎角持续增长。背鳍正好满足这种要求,同时还有优越的保形发射能力,此外背鳍还可起到弹身的加强筋作用,因此,工程上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由Polhamus吸力比拟[1]可知,从很小的迎角开始,极小展弦比背鳍非线性气动特性就占据了主要地位。同时由于背鳍翼展小,弹身体涡与翼涡、翼涡与翼涡之间距离较小,这些涡

    实验流体力学 2012年1期2012-04-17

  • 蝴蝶鱼的饲养
    误地攻击其坚硬的背鳍刺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蝴蝶鱼的地域性不是很强,虽时有争斗,但并不会经常发生。其食性以藻类、海绵珊瑚为主,有些品种也会吃一些小动物及浮游生物。蝴蝶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一旦稳定生存下来,饲养者务必保持已建立好的水质状况,掌握最佳状态下的水质数据。因此,初学养鱼者开始时不要养蝴蝶鱼,当你的水族箱水质稳定及条件成熟时,再开始养它们。蝴蝶鱼不能在无脊椎造景缸中放养,因为它们会吃缸中的珊瑚及软体类生物,而放养它们的最好是容积较大、过滤维生设备完善的

    科学24小时 2011年5期2011-12-30

  • A new blind loach species, Triplophysa huanjiangensis (Teleostei: Balitoridae), from Guangxi, China
    发达的软鳍褶; 背鳍后缘平截; 背鳍起点距尾鳍基的距离短于距吻端的距离; 背鳍分枝鳍条数为8~9; 胸鳍分枝鳍条数为10~11; 腹鳍分枝鳍条数为6~7; 臀鳍分枝鳍条数为6; 尾鳍分枝数为13~14; 胸鳍长为胸鳍起点至腹鳍起点间距的52.3%~70.7 %; 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前下方; 外侧吻须最长, 为侧面头长的47.0%~73.8 %; 前鼻孔位于一短管中, 末端延长呈须状; 鳔后室发达, 末端可伸达腹鳍起点。新种; 盲鱼; 爬鳅科; 高原鳅属

    Zoological Research 2011年5期2011-12-25

  • 我是一条小小“鱼”
    。我的背上有两片背鳍,头上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珠,并不是像黑宝石一样闪亮,而是像真正的眼睛一样瞪出来,鼓鼓的,如果把它放大几倍还怪吓人的呢!我的小鱼嘴长在最前面,说不出是什么表情,而我的整个造型却像在水中游动,身体下方的腹鳍成了我最主要的支撑。我有一条美丽的尾巴,像吹起的裙子,身上的花纹跟小丑鱼一样,只不过是蓝白相问。我最得意的是我的功能。我的腹部有一个钟面,钟面上有四个指针,红色的是时针,蓝色的是分针,银色的、波浪形的是秒针,那最后一个黄色的指针则是定时用的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09年12期2009-12-31

  • 海中“活鱼雷”——剑鱼
    似长剑,共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呈三角形,第二背鳍短小,尾鳍像一把弯弯的镰刀。其实剑鱼平时胆小不多事,它常常浮在海面上晒太阳,饥饿的时候便潜到水下去追捕乌贼或其他鱼类;当它暴怒时,它会不顾一切地朝着大鲸鱼或舰船冲去,将船击穿,这时它的游速高达每小时200公里。1948年,美国四桅帆船“伊丽莎白”号也遭受过剑鱼的攻击,船员们亲眼看到这枚“活鱼雷”猛地冲了过来。有趣的是因用力过猛,它的“长剑”深深地刺进船首。剑鱼这时更加暴怒,使出全力往外拔,“长剑”折断了,就在

    知识窗 2001年3期2001-03-24

  • 海中“活鱼雷”——剑鱼
    似长剑,共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呈三角形,第二背鳍短小,尾鳍像一把弯弯的镰刀。其实剑鱼平时胆小不多事,它常常浮在海面上晒太阳,饥饿的时候便潜到水下去追捕乌贼或其他鱼类;当它暴怒时,它会不顾一切地朝着大鲸鱼或舰船冲去,将船击穿,这时它的游速高达每小时200公里。1948年,美国四桅帆船“伊丽莎白”号也遭受过剑鱼的攻击,船员们亲眼看到这枚“活鱼雷”猛地冲了过来。有趣的是因用力过猛,它的“长剑”深深地刺进船首。剑鱼这时更加暴怒,使出全力往外拔,“长剑”折断了,就在

    知识窗 2001年3期200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