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承载力

  • 雾霾锁城:生态供求因素的传导机制与经验分析
    第一,尽管生态承载力对大气污染状态发挥了基础的物质禀赋作用,但生态承载力越大的城市环境治理成本越低,进而更易引发提升生态足迹的逆向选择而存在“生态承载力悖论”现象;第二,生态足迹通过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三条渠道作用于大气污染状态,其中技术效应起到抑制大气污染的作用,而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加重了大气污染,三者相结合引致生态足迹与大气污染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第三,各城市大气污染的非均衡状态是由各自生态问题背后潜伏的生态供求格差所致,

    当代经济科学 2023年5期2023-10-05

  • 西藏草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了西藏草地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班戈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抵御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等方面综合评价草地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班戈县草地生态承载力为低度超载状态,生态抵御力有待提高,草地退化治理、防害抗灾、土地环境是影响班戈县草地生态承载力的重要方面。关键词 西藏;草地;生态承载力;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图分类号 X 82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8-0065-03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8期2022-05-09

  • 近10年太原市不同土地类型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太原市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平均为7.9892hm2/人,具体消费表现为木材、用电量以及煤炭的消耗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平均为0.2761hm2/人,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耕地、林地和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所占的比例较大。太原市环境表现生态赤字,近10年平均为7.6754hm2/人,化石能源消耗量过大是首要原因。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8期2022-05-06

  • 那曲纯牧区草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物质基础。生态承载力能够反映草原系统的健康状况。本文以那曲9个纯牧业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与草地生态承载力相关的12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指标精简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尼玛县和双湖县草地生态承载力最强,申扎县、安多县和班戈县承载力次之,巴青县和嘉黎县承载力较弱,色尼区承载力最弱。草地生态承载力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而人类活动是影响草地生态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关键词:主成分分析;那曲;纯牧区;草地;生态承载力中图分类号:S812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1期2022-02-25

  • 基于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的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
    升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的技术方法,改进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并分别采用2种模型对河南省黄河沿岸9市2017年生态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1)研究区各市耕地生态生产性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但多市消费足迹低于生态承载力。(2)经消费系数和用地结构调整系数修正后,开放式生态足迹模型评价结果可明确区分生态足迹中区域内部消费足迹与承担的外部区域消费足迹,对研究区生产承载状况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3)能源消费是研究区各市生态承载状况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22期2021-12-08

  •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厦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引入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和可持续指数对厦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9年厦门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不大,平均值0.272 hm2;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总体下降,从0.548 hm2减少到0.346 hm2,下降了36.9%;水资源在2017和2018年出现生态赤字;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明显降低,水资源利用总体上处于弱可持续状态。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利用;厦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9期2021-10-12

  • 油气资源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及发展能力评价
    析开发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利用生态压力、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等指数来评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大庆油田为例,对1987—201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近30年间大庆油田人均生态足迹明显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水平逐年升高,生态压力指数波动式增加,区域生态压力逐年增大,万元GDP生态足迹大幅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区域生态多样性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扩大。研究认为进入开发中后期阶段的油田,既面临地区生态供需矛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8-28

  •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领导干部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责任认定
    念, 采用生态承载力概念构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责任认定分析框架并确定责任认定思路, 比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大小, 从而得出生态盈亏状态。 如果领导干部任职区域生态盈余, 就可认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履行得好、较好或一般; 反之, 如果区域生态亏损, 就可认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履行得较差、差或很差; 生态平衡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解除或追究的临界点, 具有离任审计履行责任的预警功能。【关键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

    财会月刊·上半月 2021年5期2021-07-25

  •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动态特征与趋势预测
    2015年生态承载力演变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2020年和2025年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05—2015年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呈现出上升趋势,除资源环境承载力外,生态弹性力和社会经济协调力均处于超载状态;2020—2025年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预计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并维持在可载状态,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复杂动态系统稳定度和协调度均有所回升;生态弹性力与社会经济协调力是生态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洞庭湖区未来应进一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14期2020-10-09

  • 榆林市生态承载力现状分析与评价
    并对榆林市生态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以期为今后榆林市的城市规划、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建议。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1-00-02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1.008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ecosytem carrying capacity in YulinYan

    环境与发展 2020年11期2020-08-14

  • 重庆市2013-2017年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m2;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最大,为0.6445 hm2,2017年最小,为0.6269 hm2;生态赤字逐年上升,2013年为0.5679 hm2,2017年为0.7557 hm2,2017年生态赤字已达生态承载力的1.21倍,持续的生态赤字,表明重庆市生态环境已处于不安全状态。关键词:重庆;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6-0-03DOI

    环境与发展 2020年6期2020-07-17

  • 近40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米兰绿洲;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21世纪初以来,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业资源生态建设的环境保护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1-3]。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过度开采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4-6]。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发布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9期2020-06-21

  • 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升路径研究
    出风景区的生态承载力、环境污染、景区管理乱象、过分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遗产资源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功能不足等问题。世界遗产旅游强调可持续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可持续,而是包含环境、社会、人的可持续。因而提出以生态承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疏解超载人口和旅游服务设施、采取积极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措施、完善基础设施,景区提质升级、保护第一,杜绝过度开发、发挥峨眉山自然和遗产资源的宣传教育功能等解决方案。关键词: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生态承载力中图分类号:F27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20期2020-06-19

  •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钦州港生态承载力仿真预测
    学对钦州港生态承载力进行仿真研究,测度其相关指标的承载力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多情景模拟,对比钦州港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生态承载状况。仿真结果表明:协调发展模式下的能源、水资源承载力指数略高于资源环境保护模式下的数值,但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承载力指数达到最优,绿色GDP增速最快,未来发展态势相对最好。对钦州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建议。【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钦州港;多情景分析0 引 言钦

    水运管理 2020年5期2020-06-15

  • 南京市生态足迹测算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严重,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动相对较大;玄武、浦口等区生态足迹较高,六合、江宁等地整体生态足迹较小。据此,提出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资源和环境,应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培育力度,高效利用现有的资源存量,提倡发展循环经济挖掘城市自身的生产潜力等可促进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聚类分析;可持续发展;南京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33003

    农业与技术 2020年6期2020-04-17

  •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模型的福州市能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
    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结果表明,2011—2017年,传统模型计算的福州市人均化石能源地生态足迹由1.281 hm2减少到0.978 hm2,凈初级生产力模型计算的人均化石能源地生态足迹由0.456 hm2减少到0.408 hm2。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整体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年变化速率和具体构成份额都存在差别。福州市2011—2017年的人均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从2.873 hm2减少到2.681 hm2。在人均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的构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6期2020-04-13

  • 芜湖市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研究芜湖市生态承载力能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参考与对策建议。【方法/过程】以芜湖市为研究对象,使用PSR模型构建弹性力、支撑力、压力3个子系统共26个指标的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加权进行综合评价,并用障碍度模型揭示其障碍因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芜湖市2008-2017年生态承载力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承载力水平由低承载上升到较高承载;其中,弹性力子系统波动很大,弹性力水平在高、低、中稳定之间波动;支持力子系统经历从低支撑-中支撑-较强支撑-强

    台湾农业探索 2020年1期2020-04-07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辽宁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2017年辽宁省人均生态足迹为4.583 27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95 24 hm2/人,出现生态赤字3.988 03 hm2/人,且化石燃料能源日均消耗量呈增长趋势。[结论]针对辽宁省生态问题,结合其污染环境治理现状,提出加强生态生产性土地的保护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观,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量等对策。关键词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辽宁省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3期2020-04-01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发展现状,并通过耕地可持续利用系数,研判河南省耕地资源发展阶段,提出河南省耕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河南省耕地资源;生态足迹;可持续利用;区域公顷;生态承载力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21-0274-08耕地是人类得以存在和进步的基石。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育着18%的人口,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更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21期2020-03-08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赣南地区生态安全评价
    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并对当地生态安全进行定量研究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赣南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整体都呈现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足迹从2005年的0.307hm2增加到2015年的0.341hm2,其中2005—2011年赣南地区一直出去生态赤字状态,2012—2015年赣南地区的区域发展处于生态盈余状态,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万元GDP生态足迹整体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整个研究期间赣南地区的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0.8,属于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3期2019-12-30

  • 生态足迹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均衡因子;产量因子;研究进展1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产生背景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又称生态占有,是指能够提供特定人口的资源和废弃物消纳的具有生物生产的土地面积[1]。生态足迹概念及其模型最初是由徐中民、杨开忠、张志强等学者引入国内,他们为我国生态足迹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生态足迹理论已成为国际上用来度量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其直观且综合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级范围、各种尺度、多个领域的生态承载力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7期2019-11-01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超出其人均生态承载力0.345069752hm2,形成了人均3.730100725hm2的生态赤字,对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最后提出了对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浙江省;可持续发展0引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让地球变得不堪重负,也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变得越来越尖锐,绿色、环保、低碳已得到全世界的共识[1]。追求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5期2019-10-21

  • 基于生态足迹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东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现状,缓解山东省用水压力,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水资源二级账户;同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选取了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中的相关指标,利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软件,分别对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水资源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受农业用水

    人民长江 2019年2期2019-10-20

  • 景观资源整合背景下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
    整合背景下生态承载力研究,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旅游资源承载力研究、森林生态承载力研究等类型,这些类型的研究随着新问题的出现而发生变化,其评价模型由简单到复杂,评价指标的选取也趋于科学合理。[关键词]生态学;景观资源;生态承载力一、引言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这一概念是由一些牧场管理者首先推出的,初衷是因为他们更关心有限的土地或者草地能够放养多少牲畜,进而开始了对这一理论的研究①。1798年,马尔萨斯(Thomas

    鄱阳湖学刊 2019年3期2019-10-08

  • 基于CiteSpace的生态承载力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
    时了解国内生态承载力的研究现状及动态,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633篇生态承载力相关的文献进行可视化科学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态承载力研究已经基本完成概念理论和体系框架,但研究网络属于集中状态,较前沿的研究主题分支仍然较少。关键词:生态承载力;CiteSpace;文献计量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35-0012-03Research and Analysi

    河南科技 2019年35期2019-09-10

  •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整治工程评价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数值,认为整治工程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生态盈余。得出结论:该航道的生态足迹远小于生态承载力,说明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使用生态足迹法评价整治工程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整治工程的实施推动了船舶大型化进程。【关键词】 航道整治工程;生态足迹法;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生态生产性0 引 言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在长江航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段航道深度仅有3.5~4.5 m,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吃水较深船舶的通过。

    水运管理 2019年5期2019-06-10

  •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龙泉驿区水资源状况分析及其利用对策
    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等指标,结果显示:(1)龙泉驿区水资源账户在2011~2015年期间均为生态赤字,并且生态赤字有明显上升的趋势;(2)龙泉驿区水资源负载指数极高,远超过了Ⅰ级标准;(3)龙泉驿区经济之所以还能保持高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风渠“引水入城”的作用,同时也间接证明了东风渠对龙泉驿区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以龙泉驿区东风渠为例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龙泉驿区;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图分类号]X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9期2018-05-14

  • 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省可持续性测度与评价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湖南省的生态足迹总量始终在增加,其中林地生态足迹占比最大。生态足迹深度始终大于1,表明湖南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湖南的生态压力呈现出“周边高而中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的结果表明,湖南各地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好,但生态经济发展能力水平较低。[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湖南省[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工业革命以来,环境破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5期2018-05-14

  •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河北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自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一味发展经济、忽视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给人类造成了许多困境和危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使可持续发展切实可行,人类不断探索能定量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情况的指标。在定量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中,ZhaoSheng等于2005年提出的基于能值分析法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越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5期2018-05-14

  • 福建省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研究
    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方法]针对当前研究中忽略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的不足,运用生态足迹法与净初级生产力相结合的计算模型,对福建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福建省各市2016年的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人均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以厦门最低,南平最高;各市人均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的总构成中,林地和水域近海是构成主体,大部分城市这两项之和占到了80%以上。[结论]该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模型能够更合理评价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生态足迹法。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8期2018-05-14

  • 武汉市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确定武汉市生态承载力的定量指标,进而构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包括城市生态支持力模型、城市生态压力模型、城市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综合评价了2005-2014年武汉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2005-2014年,武汉市生态承载力综合水平先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保持稳定,然后下降到很低的水平,最后有缓慢回升的趋势。其中,2005-2010年,武汉市生态承载力综合水平稳定在一个良好状态;2011-2014年,生态承载力表现为超负荷,随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3期2018-03-27

  • 河北省生态承载力与产业转移研究
    移过程中,生态承载力是进行产业转移的关键要素,直接影响承接区域对产业的承接能力。本文对河北省各子系统生态承载力以及综合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调查研究京津冀三地产业转移现状,得到产业转移对河北省生态承载力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从缓解生态系统压力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协调京津冀区域的发展,使得产业结构合理化。关键词:产业转移;生态承载力;生态经济项目来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河北省生态承载力与产业转移的关系研究”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2018-03-03

  •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行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界定。结果表明,2000-2010年辉河草原湿地保护区的年产草量变化在2.002×108~6.650×108 kg,平均为4.603×108 kg,最高年份出现在2002年,最低年份出现在2007年,最高年份是最低年份的3.3倍。饲草利用率对草原湿地保护区生态承载力有直接的影响,不同饲草利用率水平下的产草量变化特点同样也是以2002年最高,2007年最低。对生态承载力的驱动分析表明,春季4-5月的适当高温和生长旺季(6-7月)的相对低温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1期2018-02-02

  • 生态承载力实测研究及其规划应用探讨
    方式,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采用3种不同方法,对东湖绿心生态承栽力作出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自然净第一性生产力较高.但陆域生产力偏低;生态现状处于轻度赤字;总体碳氧不平衡。依据评价结果,对东湖绿心提出了规划控制策略——东湖绿心核心区仍需要5.84 km2的标准林地建设,才能达到本区域的碳氧平衡;此外,东湖绿心核心区的规划人口上限为5.59万人,开发强度上限为46.65%。关键词:生态承载力;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碳氧平衡;生态足迹;生态规划中图分类号

    绿色科技 2018年8期2018-01-30

  • 生态承载力评估模型综述
    要:指出了生态承载力作为优化项目建设方案、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参考基准,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介绍了生态承栽力的涵义,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内容和进展,评析了目前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对生态承载力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从而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研究和评估的基础。关键词:生态承载力;综述;应用展望中图分类号:X-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8-0007-031 引言现代化建设过

    绿色科技 2018年8期2018-01-30

  •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东部地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析了上海市生态承载力的大致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生态承载力;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市众所周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大自然,并追求更好的发展,要走的一条路便是实现循环型的经济。产业结构布局是指产业在某国或某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由于各地区环境状况、资源禀赋等不同,导致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与此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加快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土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2期2018-01-19

  • 生态足迹应用于环境规划研究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型,然后,阐述了生态足迹法对于规划环评的作用及其应用的三个阶段内容,最后,对生态足迹法应用于规划环评的优势缺陷进行了讨论,据此提出了需融合多种测评模型方法,科学划分生态足迹评价范围等建议与对策,使生态足迹法能更全面更科学的为规划环评服务,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规划环评;可持续1、导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膨胀,自然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各类型的生态问题对人类生存构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2018-01-15

  • 基于能值理论的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足迹分析
    足迹及人均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近10年来新疆主要农作物(棉花、小麦、玉米)秸秆利用的人均总生态足迹为2.622 hm2,人均总生态承载力为2.318 hm2,人均总生态赤字为0.304 hm2,年均生态足迹为0.087 hm2,年均生态承载力为0.077 hm2,年均生态赤字值为 0.010 hm2。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超出了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承载力,表明该区域秸秆资源利用不合理。因此,今后对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须进一步科学地规划,坚持适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22期2018-01-06

  • 基于生态足迹的株洲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株洲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1年的1.394 6 hm2逐渐增加到2013年的2.487 5 hm2;同期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由0.528 4 hm2逐渐下降到0.509 9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0.866 1 hm2逐渐增加到1.977 5 hm2。同时根据预测出的研究区域2016~202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2025年研究区域人均生态赤字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0期2017-11-17

  • 生态文明视域下衡阳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复杂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模型,依据衡阳市相关数据分析,探讨衡阳市生态承载力现状,基于同全球人均生态足迹对比,判断其所处生态盈亏状况,继而从主体生态意识、系统自我调节、生态压力缓解等三个方面对衡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关键词:生态文明;衡阳;生态承载力衡阳市位于湘中南部,湘江中游,地形以山岗为主,2016年底全市总人口为728.59万人。相关研究表明,衡阳市生态环境呈现局部有所改善,但整体仍有退化的现象,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制约社会经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30期2017-10-31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新兴海岛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增长,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逐年递减趋势,从而造成生态赤字逐年扩大,至2015年增長到1.1415hm2/人。发展预测结果显示,至2020年,实验区生态赤字将高达1.505hm2/人,且生态赤字与耕地年均损失率相关性最大,其次为交通运输投资、财政总支出和人均住房面积。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GIS;平潭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4-0214-02DOI:10.16647/j.cnki.cn

    环境与发展 2017年4期2017-07-19

  • 荆门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荆门市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上升,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趋同,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赤字先上升后下降,于2012年达到峰值,荆门市的发展在生态上处于强不可持续状态。提出应以资源为定位器,以市场为导航,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加强科技支撑,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减少赤字的对策,以引领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荆门市中图分类号:F127;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1期2017-07-13

  • 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并以生态足迹度作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判定依据,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威县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001 5 hm2/人,人均承载力是0.303 1 hm2/人,最终人均生态赤字为0.698 4 hm2/人,赤字的主要原因是耕地、化石燃料地和草地的生态足迹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其次,威县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生态足迹度测度结果(EFD)为3.3,表明威县的循环经济处于劣性循环阶段,对于威县发展农牧结合循环经济而言,如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4期2017-07-13

  •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结果]2006—2015年江苏省总生态足迹以年均3 547.882万hm2/a的速度增长,人均生态足迹从2006年的5.90 hm2上涨为2015年的9.67 hm2。不同类型土地生态足迹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化石能源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江苏省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自2012年下降明显。[结论]整体看来,江苏省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江苏省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6期2017-06-11

  •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盐源县可持续发展分析
    2014年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在2014年达到最低,仅1.040 3 hm2/人。从盐源县生态足迹结构分析可知,盐源县耕地所占的生态足迹过大,超过其他5种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总和。盐源县的生态赤字状况在2010年后呈下降趋势,可见盐源县的生态状况向乐观方向发展。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盐源县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1-0078-04AbstractBased on ecological foo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1期2017-05-30

  •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郊野单元规划减量化指标分配研究
    法,以区域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为依据,构建减量化指标分配模型,计算区域间生态差,并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测算各建制镇(街道)间减量化指标分配比例。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金山区总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其中西大盈港以东各建制镇(街道)生态差为负值,以西为正值。(2)从减量化角度看,枫泾镇总体耕地生态处于盈余状态,因此不参与减量化指标分配。其余各镇中,山阳镇减量化指标,各占总比例的42%,金卫镇占12%,减量化指标较少的为吕巷、张堰镇,各占总比例的1%。研究结果可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1期2017-05-17

  • 武陵山区铜仁片区生态足迹分析研究
    014年间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表明,人均生态承载力处于0.66公顷,人均生态足迹变化不断增大,平均为1.06909公顷,生态赤字也逐年上升,万元GDP生态足迹变化也在下降。提出了铜仁市需不断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造就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武陵山区;铜仁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9.0601 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

    吉林农业 2017年5期2017-05-13

  • 武陵山区铜仁片区生态足迹分析研究
    014年间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表明,人均生态承载力处于0.66公顷,人均生态足迹变化不断增大,平均为1.06909公顷,生态赤字也逐年上升,万元GDP生态足迹变化也在下降。提出了铜仁市需不断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造就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武陵山区;铜仁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9.0601 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

    吉林农业 2017年5期2017-05-13

  •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的朝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水生态盈亏、万元GDP水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并分析朝阳市2010-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朝阳市2010-2013年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为0.267 2 hm2,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为0.062 5 hm2,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为0.204 7 hm2,平均万元GDP水生态足迹为0.109 0 hm2,平均水资源压力指数为4.33,平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为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5期2017-04-12

  • 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省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生态消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2013年人均净生态赤字为1.718 hm2,即区域发展超出了生态承载力范围,并针对当前处于不可持续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关键词: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对策;湖南省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5-0838-03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5.010Evaluation of Eco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5期2017-04-12

  • 淮南市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平衡分析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EccI为区域生态状况的衡量指标,构建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平衡分析模型,以具有较典型农业种植特征的淮南市为研究区域,对2011年淮南市水稻、小麦、大豆、蔬菜等幾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该研究结果可为作物生产乃至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关键词 淮南市;作物生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ECCI)

    科学家 2017年1期2017-04-11

  • 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供给(生态承载力)不足;③生态足迹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耕地和牧草地生态足迹严重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提出了要改变目前石嘴山所处于的不可持续的状态,首先对于快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的耗费要加以控制,避免生物生态足迹持续快速的增长;其次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转型升级降低能耗、优化结构,提高生态承载力。最后结合石嘴山的具体情况,给出了促进石嘴山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关键词:可持续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1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

    绿色科技 2017年4期2017-03-23

  • 基于渔业生态足迹广东海洋渔业生态可持续利用评价
    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广东海洋渔业生态足迹和渔业生态承载力都呈下降趋势,渔业生态足迹值均高于渔业资源生态承载力,广东海洋渔业资源处于生态超载状态。针对生态超载累积效应所引起的渔业资源衰退问题,本文结合广东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现状及补偿实践,提出实现海洋渔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海洋渔业;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渔业资源1渔业生态足迹分析方法1.1海洋渔业生态足迹概念生态足迹概念(Ecological Footprint,简

    河北渔业 2016年11期2016-12-16

  • 恩施州生态效益分析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详细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492 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80 6 hm2,人均生态赤字达到0.711 6 hm2。运用生态效益模型,通过对生态赤字的货币化处理,将生态账户的六大地形全部转换成林地,并通过林地的碳汇价值进行转换,得到恩施州货币化的生态赤字金额为186.95亿。基于此结论,对恩施州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生态足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18期2016-12-08

  • 淮北市生态足迹动态演变分析
    逐年扩大,生态承载力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但淮北市生态赤字逐年增加,淮北市生态处于加剧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为了促进淮北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采取的措施有:通过转变能源利用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适当控制人口规模、提倡低碳生活等途径减少生态足迹,通过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各类资源的生产效率等途径提高生态承载力,加强生态教育、加强机制建设等。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11-07

  • 生态经济学发展的逻辑及其趋势特征
    究领域中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成本效益分析,分别隶属于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生态经济均衡以及经济效益评估范畴;而近年不断发展的生态能值分析,依据其特有的能值指标和能值转换优势,分别体现了生态承载均衡和产出效率优化的两种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具现实性和综合性。因此,新时期的生态经济研究将淡化学科间在意识形态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更加注重学科间的多元化融合发展,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就目前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未来生态经济研究在遵循上述可持续发展逻辑的同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年7期2016-10-31

  • 基于生态足迹在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根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内容,规划末期2030年生态足迹为0.45505 hm2/人,生态承载力为0.19038 hm2/人,生态盈余为0.26467 hm2/人,评价区域仍有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说明规划区通过有序、合理的开发,生态承载力能满足宣城市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城市总体规划;宣城市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79021 引言生态

    绿色科技 2016年8期2016-10-21

  • 基于生态足迹在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根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内容,规划末期2030年生态足迹为0.45505 hm2/人,生态承载力为0.19038hm2/人,生态盈余为0.26467 hm2/人,评价区域仍有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说明规划区通过有序、合理的开发,生态承载力能满足宣城市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城市总体规划;宣城市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79-02

    绿色科技 2016年4期2016-10-21

  • 1997 — 2013年重庆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与分析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时间序列的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自直辖以来,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增趋势,由1997年人均0.715 9 hm2增至2013年人均1.692 0 hm2;人均可利用生態承载力总体呈递减趋势,2001年以前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少,由0.619 1 hm2降至0.594 1 hm2,2007年降到最低点0.590 7 hm2,而后有所上升,从而导致生态赤字由1997年的0.096 9 hm2扩大至2013年的1.008 9 hm2。总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6期2016-10-19

  • 辽宁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洪思扬,王红瑞,朱中凡,丁建新(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摘要: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法,计算辽宁省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水资源负载指数,对辽宁省2006—2014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辽宁省63个市县的情况,探寻各影响因素对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影响特点及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大多数年份,辽宁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小于水资源生态足迹,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下降;

    水利经济 2016年3期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