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汀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3]。甲磺酸倍他司汀能够改善耳、大脑和脑干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眩晕、耳鸣等症状,是治疗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常见药物[4]。但单一用药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就诊需求,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联合用药方式,强化治疗效果。基于此,现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3期2024-01-12

  •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倍他司汀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效果分析
    异丙嗪、 倍他司汀为临床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常用药物, 虽能有效减少患者眩晕发作次数, 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 影响患者预后恢复。 研究[2-3]显示, 天麻素注射液可恢复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间的平衡失调, 且具有良好的镇痛、 镇静效果, 在眩晕症疾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 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异丙嗪、 倍他司汀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2 年5 月新郑市公立人民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8期2023-09-13

  • 地塞米松辅助倍他司汀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听力的影响
    进行治疗,如倍他司汀能够起到扩张血管的效果,以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利于改善患者耳鸣、晕眩等临床症状[1]。但单一的倍他司汀效果一般,因此临床仍需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类激素,能够通过与患者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相结合,可抑制巨噬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缓解机体免疫性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目前诱发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尚未阐明,主要认为血栓、血管痉挛、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因此有效降低感染、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恢复耳蜗血流微循环,尤为关键。但目前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4期2023-07-21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作用[3]。倍他司汀是治疗SD的常用药物之一,可对脑部和内耳的血管进行扩张,因此对内耳性眩晕和耳鸣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4]。现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倍他司汀治疗SD的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62例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倍他司汀组和常规组,各31例。倍他司汀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29~67(49.98±4.31)岁;病程0.5~3.5(2.0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12期2023-05-06

  • 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医学主要采用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倍他司汀作为血管扩张剂,可促进脑细胞代谢,减轻微小血管痉挛,改善患者脑部功能,缓解患者症状[1-2]。但倍他司汀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眩晕症中取得的疗效已获肯定,强力定眩片适用于风痰引发的眩晕,可对患者的下丘脑、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调节,并可降压、降脂,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及脑部供血状态[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力定眩片、倍他司汀联合对眩晕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并与单纯倍他司汀治疗

    吉林医学 2023年2期2023-03-02

  •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对急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疗方案。盐酸倍他司汀作为治疗急性眩晕的常用药物,可改善患者的脑循环,缓解眩晕症状,但长期服用倍他司汀毒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极易复发[2-3]。近年来中医防治急性眩晕疗效获得肯定,天麻素注射液属于一种中成药,可扩张血管,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改善心脑血管血流量,保护脑组织[4-5]。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天麻素注射液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急性眩晕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4月于赣州市中医院治疗的88例急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2期2023-02-20

  • 基于FEARS数据库研究倍他司汀不良反应信号
    563000倍他司汀是一种组胺类似物,也是一种组胺H1受体的弱激动剂,H3受体的强拮抗剂,对H2受体几乎没有作用。主要用于梅尼埃综合征、血管性头痛及脑动脉硬化,并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对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亦有效[1]。该药用药广泛,其安全性是医生及药师关注的问题。目前,说明书已记载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口干、食欲不振、胃部不适、心悸、皮肤瘙痒、加重消化性溃疡等;个别病例有头晕、头胀、出汗等;偶见出血性膀胱炎、发热等。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该药还具有

    老年医学研究 2022年6期2023-01-29

  •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对急性眩晕症患者血脂指标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
    晕症主要采用倍他司汀治疗,该药物属于组胺受体拮抗剂,可扩张血管,促使椎基底动脉供血得以改善,是治疗眩晕症的常用药物[1-2]。从中医方面来讲,眩晕症既是一种疾病名称,也是一种临床症状,天麻素注射液是由中药天麻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内活性物质,对大脑皮质兴奋进行抑制[3]。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对急性眩晕症患者血脂指标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并与单纯倍他司汀治疗进行比较,以为急性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提

    药品评价 2022年19期2022-12-25

  • SRM-IV眩晕诊疗系统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半规管耳石症致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效果分析
    根治[6]。倍他司汀是既往临床常用的改善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药物,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扩张血管的多重药理活性,近几年也逐步应用于眩晕综合征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7]。为此,本研究以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为治疗对象,在SRM-IV眩晕诊疗系统基础上增加倍他司汀治疗,综合评估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以前瞻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204例为治疗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SRM-IV组、倍他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9期2022-10-08

  • 地芬尼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对周围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管药物为主。倍他司汀是治疗周围性眩晕的常用治疗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帮助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循环,虽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单纯用药效果并不显著[3]。据相关资料显示,地芬尼多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调节前庭系统,具有较好的镇吐及抗眩晕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眩晕症治疗中,并取得了不错疗效[4]。为提高对周围性眩晕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现通过对地芬尼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8期2022-09-08

  • 苯海拉明辅助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点之一。盐酸倍他司汀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作用机制为增加耳蜗和前庭的血流量,消除内耳眩晕、耳鸣,可扩张脑血管,提高脑部微循环,有效改善椎底动脉血供,从而缓解患者因供血不足缺氧所产生的眩晕症[4]。苯海拉明对脑血管具有解痉和镇静效果,还能缓解呕吐症状,可减轻患者发病时的焦虑和恐惧状态[5]。为缓解缓解患者病痛,提高眩晕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现通过对94 例眩晕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苯海拉明辅助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1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7期2022-08-12

  • 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联合Epley 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的效果分析
    。临床,盐酸倍他司汀是H1 受体激动剂,能够使患者眩晕、呕吐、内耳环境等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但患者易复发且不良反应较多。目前,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的疗效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夏邑县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BPPV 患者86 例,旨在探讨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联合Epley 手法复位治疗BPPV 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本院2018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的86 例BPPV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4

    医药与保健 2022年7期2022-07-11

  • 耳后注射倍他司汀辅助常规方案治疗老年外周性眩晕
    〔4,5〕。倍他司汀系组胺类药物,可扩张椎底动脉系统,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以往研究指出,其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患者症状好转,但应用于老年PV患者的效果尚不明确〔6,7〕。本研究探讨耳后注射倍他司汀辅助常规方案治疗老年PV患者的应用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PV患者,应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符合标准患者按照1∶1分配,依据就诊顺序排序1~88,每位患者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7期2022-06-27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倍他司汀治疗效果与血清ET-1、NPY水平相关性探讨
    [6-7]。倍他司汀是治疗BPPV的常用药物,具有舒张血管的功效,可用于改善患者的内耳循环障碍和脑内血流量[8]。而血清ET-1、NPY等肽类物质对血管收缩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收集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79例BPPV患者的病历资料,主要探讨BPPV患者应用倍他司汀的治疗效果与血清ET-1、NPY水平相关性,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8期2022-04-21

  • 褪黑素对尼莫司汀抑制胶质瘤U118细胞增殖的增敏效应研究
    质瘤的方法。尼莫司汀是一种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亚硝脲类药物,具有烷化作用,广泛用于胶质瘤的治疗。然而,约半数以上的胶质瘤对尼莫司汀耐药[3]。褪黑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可增强多种化疗药物的疗效[4-7]。因此,本研究拟在胶质瘤U118 细胞中观察褪黑素对尼莫司汀化疗增敏效应,尝试通过体外实验阐述其机制,为这两种药物相结合治疗胶质瘤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细胞和主要试剂 人胶质瘤U251细胞株购自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merican Type

    海南医学 2022年7期2022-04-18

  • 灯盏花素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
    [5]。盐酸倍他司汀属于H1受体激动剂,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6,7]。本研究结合2019 年1 月-2021年6 月我院诊治的52 例眩晕症患者临床资料,探究灯盏花素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6 月贵溪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2 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 例。对照组男性10 例,女性16 例;年龄52~81

    医学信息 2021年23期2021-12-18

  • 强力定眩胶囊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囊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在眩晕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满意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症状,详细资料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38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的入选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对比组。试验组有眩晕症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61.30±5.80)岁。对比组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62.40±4.9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可以比较(P>0.05)。本次研究中经过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0期2021-11-07

  • 中药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和手术治疗。倍他司汀能够扩张椎基底动脉血管,改善微循环[4],是临床常用的改善眩晕药物。PCIV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范畴,历代医家对于眩晕的病因多总结为风、火、痰、瘀、虚等,中医辨证后多使用祛风、化痰、活血、补虚等方法治疗。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液的广泛应用,有多 个随机 对 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报道中药注射液在治疗PCIV方面取得显著疗效。当前研究中药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PCIV的文献较多,但缺少系统

    江西中医药 2021年7期2021-08-03

  • 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Meta 分析
    进行分析,为倍他司汀和盐酸氟桂利嗪在治疗耳鸣中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1 资料与方法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Queries、CNKI、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末次检索时间为2020 年5 月。中文检索词: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耳鸣。英文文献采用Mesh主题词检索,检索词:Tinnitus[Mesh]、Flunarizine[Mesh]、Betahistine[Me

    医学信息 2021年4期2021-03-07

  • 长春西汀联合倍他司汀治疗39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的疗效观察
    ]。本研究将倍他司汀、长春西汀联合用于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以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我院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7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B组(n=38)。A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0~78岁,平均(53.44±2.79)岁;眩晕程度:11例轻度,15例中度,13例重度;合并疾病:15例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13例糖尿病;B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1~79岁,平均(5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7期2020-12-25

  • 黛力新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焦虑-抑郁状态型心因性头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新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焦虑-抑郁状态型心因性头晕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5月30日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10例心因性头晕焦虑-抑郁状态型的患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 0 0 例,女11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0.3±8.5)岁;病程3月~8年,平均(2.6±0.6)年。根据就诊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甲磺酸倍他司汀组(简称倍他司汀组),黛力新组和倍他司汀联合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2020-06-24

  • 盐酸倍他司汀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综述
    摘 要 盐酸倍他司汀是一种组胺H1受体激动剂,临床上用作血管扩张药,是目前在临床上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本文综述了盐酸倍他司汀和其关键中间体2-羟乙基吡啶以及2-乙烯基吡啶的合成路线,根据原料和中间体不同,报道了5种盐酸倍他司汀的合成方法,根据原料和反应条件不同,总结了7种2-羟乙基吡啶的合成方案和8种2-乙烯基吡啶的合成方案。虽然技术和合成方案在不断优化,但目标产物盐酸倍他司汀的合成和产业化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关键词 盐酸倍他司汀 组胺H1受

    上海医药 2020年9期2020-05-26

  •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分析
    普遍。甲磺酸倍他司汀作为一种常用药物,其使用效果与安全性也成为关注的重点。现结合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在神经性耳鸣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对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应用效果进行报道。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观察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3例、20例,平均年龄(50.39±3.03)岁,平均病程(3.89±1.02)月;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2020-04-27

  •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对后循环性缺血眩晕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循环的作用;倍他司汀为临床常用于治疗循环性缺血眩晕疾病药物之一,可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同时有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2]。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对后循环性缺血眩晕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后循环性缺血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5~75岁,平均(55.85±4.63)岁;病程1.5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6期2020-04-13

  • Epley 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观察
    眩晕[1]。倍他司汀属于组胺类药物,是治疗BPPV 常用药物,具有松弛毛细血管作用,可消除耳鸣、眩晕感,常用于治疗眩晕症,但单独使用对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因此多需联合其他方案,以提升疗效[2]。耳石复位是治疗BPPV 常用方法之一,包括Semont 复位法、Epley 复位法,其中Epley复位法是针对后半规管BPPV 的复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2 例半规管BPPV 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Epley 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半规管BPPV 的效果。现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3期2020-04-01

  • Epley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的Meta分析
    。有文献报道倍他司汀对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促进前庭神经系统毛细胞功能的快速恢复有重要作用,对缓解PC-BPPV患者症状有一定的帮助[5]。目前关于Epley手法复位是否联合倍他司汀使用治疗PC-BPPV尚存有争议。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单独Epley法与Epley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PC-BPPV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纳入标准①研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②研究对象:PC-BPPV患者;③干预措施:对照组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03-04

  • 探讨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要: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对耳鸣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53例耳鸣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单数,n=27)和观察组(双数,n=26),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倍他司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水平、耳鸣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治疗后,观察组的5-HT水平和耳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G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8期2020-02-25

  • 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研究
    该疾病多采用倍他司汀治疗的方法,据研究显示,使用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更佳。我院以52 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52 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纳入排除标准:所有患者经超声诊断均为基底动脉狭窄或流速降低,患者有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等症状,所有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2019-11-20

  • 倍他司汀治疗梅尼埃病所致眩晕的临床价值分析
    疗中通过运用倍他司汀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梅尼埃病致眩晕患者,并依据药物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司汀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5.00%,且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的疾病复发率为3.57%,对照组为19.05%,P<0.05。结论:对于梅尼埃病致眩晕患者运用倍他司汀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并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疾病复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9期2019-10-20

  • 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观察
    ,通过甲磺酸倍他司汀、地西泮等抑制前庭反应[1]。为了研究前庭康复训练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老年BPPV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在2017年9—11月收治的50例老年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7年9—11月收治的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74.61±2.01)岁;病程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8期2019-07-04

  • 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研究
    词】天麻素;倍他司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高,随着人口老龄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率日益增长,它是临床常见的脑缺血性疾病之一,多以中老年人居多,典型症状为眩晕,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健康。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多采用倍他司汀治疗的方法,据研究显示,使用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更佳。我

    人人健康 2019年11期2019-01-19

  • 联用倍他司汀和异丙嗪对中老年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探析
    晕症患者常用倍他司汀和异丙嗪进行治疗[5]。为了探讨联用倍他司汀和异丙嗪对中老年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性,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中老年眩晕症患者。本次研究排除存在小脑梗死、脑干梗死、脑外伤、血压异常、心律失常的患者[6]。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其年龄为41~73岁,平均年龄为(58.74±3.17)岁;其中,出现恶心、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2018-12-20

  • 盐酸倍他司汀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806)盐酸倍他司汀化学名为N-甲基-2-吡啶乙胺二盐酸盐,属于组胺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血管扩张药物。盐酸倍他司汀主要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症、脑动脉硬化、不稳定心绞痛,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对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亦有效[1-4]。印度药典[5]收载有盐酸倍他司汀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也有文献[6]研究了盐酸倍他司汀片溶出度的检测方法,但是未对溶出度方法进行筛选。本文参照印度药典及日本橙皮书《医疗用药品品质情报集》的相关内容,建立了

    上海化工 2018年8期2018-12-07

  • 不同剂量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对老年颈性眩晕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出,颈复汤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疗效确切,但关于其用药剂量临床尚无统一的标准。基于此,该文以2016年10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颈性眩晕患者为例展开研究,取得的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110例老年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倍他司汀组,男性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8.64±4.81)岁,并高血压 13例,高血脂 9例;颈复汤组,男性 9例,女性 13 例,平均年龄(67.25±4.27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7期2018-10-25

  • 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症状性眩晕疗效探析
    为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症状性眩晕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症状性眩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6-52岁,平均年龄为(37.21±1.2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25-53岁,平均年龄为(37.26±1.24)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2018-09-26

  • 改良手法复位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不典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复位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对不典型BPPV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旨在探讨个体化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喉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不典型BPPV330例,参考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2]中有关不典型BPPV的诊断标准。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无肿瘤病史或恶性肿瘤疾病者;②无相关药物禁忌证;③未并发严重感染性疾病。排除标准:①过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5期2018-05-31

  •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热娜·依马木阿瓦古力·艾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急诊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诊眩晕症患者8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4期2017-11-01

  • 探讨老年眩晕症联合应用倍他司汀与异丙嗪治疗的有效性
    晕症联合应用倍他司汀与异丙嗪治疗的有效性胡逸军(浙江省兰溪市中医院急诊科,浙江 金华 321100)目的 探析倍他司汀与异丙嗪联合用于治疗老年眩晕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老年眩晕症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50例,利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实施治疗,观察组50例,选择倍他司汀与异丙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2017-09-18

  •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
    13177)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谢长喜(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寨桥卫生院,江苏 常州 213177)目的 观察倍他司汀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活血散瘀、改善大脑供血同时口服倍他司汀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各数据统计显示,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18/20),其中治愈率为70.0%,好转率为20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19期2017-09-03

  • 疏血通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研究
    血通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研究林色永(惠州市永康医院,广东 惠州516001)目的研究疏血通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6例脑血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疏血通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单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周期为14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2期2017-05-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疗效分析
    减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眩晕病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方案,试验组采取联合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眩晕;天麻钩藤饮;甲磺酸倍他司汀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18期2016-10-29

  • 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症状性眩晕疗效观察
    金辉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症状性眩晕疗效观察金辉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在治疗症状性眩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症状性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前提下加服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眩晕消失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且眩晕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2016-01-29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
    谱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逯小萌(河南省濮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河南濮阳457000)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倍他司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醋酸钠缓冲液(含0.004mol/L庚烷磺酸钠,0.2%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节pH= 4.0)-甲醇(70∶3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1

    中国药业 2015年22期2015-10-25

  • 测定盐酸倍他司汀原料及制剂中盐酸倍他司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艳萍测定盐酸倍他司汀原料及制剂中盐酸倍他司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乔艳萍目的 探析盐酸倍他司汀原料及制剂中盐酸倍他司汀含量检测中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以混合溶液-乙腈-己胺为流动相,波长为261nm,流速设定为1.0ml/min,柱温设定为50℃,进样量为100ul。结果 盐酸倍他司汀和杂志峰分离良好,倍他司汀在0.05-0.55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8)。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

    医药与保健 2015年9期2015-10-21

  • 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50例临床观察
    341000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50例临床观察陈恩华江西省赣州市东南医院耳鼻喉科,江西 赣州 341000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耳鸣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实验组给予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全血粘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患者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7期2015-06-07

  • 异丙嗪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老年眩晕症的临床分析
    选择异丙嗪和倍他司汀综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81例老年眩晕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6例选择异丙嗪和倍他司汀的综合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选择倍他司汀和舒血宁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身体症状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老年眩晕症患者选择异丙嗪和倍他司汀综合治疗,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5期2015-01-27

  • RNA干扰抑制EZH2基因表达对人胶质瘤细胞凋亡及对卡莫司汀敏感性的影响
    作用[2]。卡莫司汀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该药物及其代谢物可通过烷化作用与核酸交链,并有可能因改变蛋白质而产生抗肿瘤作用,为胶质瘤化疗的重要药物之一[3-5]。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们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中EZH2基因的表达,并检测干扰后U251细胞对卡莫司汀的敏感性。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细胞培养及分组 人胶质瘤U251细胞购于中国科学院细胞所。细胞培养于含有10%新生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内加青霉

    山东医药 2014年34期2014-12-02

  •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氯化钠治疗急性眩晕疗效观察
    术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氯化钠治疗急性眩晕疗效观察敖 莉 王泽茂 姜 云(浙江省慈溪市宗汉医院,浙江 慈溪 315301)目的观察半夏白术汤联合倍他司汀氯化钠治疗急性眩晕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氯化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氯化钠治疗;治疗3~5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之66.67%(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氯化钠治疗急性眩晕明显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4期2014-05-07

  • 倍他司汀用于眩晕的临床观察
    33300)倍他司汀用于眩晕的临床观察席庆菊(珲春市中医院,吉林 珲春 133300)目的对应用倍他司汀对患有眩晕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丹参注射液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倍他司汀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眩晕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2014-01-25

  • 天麻素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头晕98例
    麻素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头晕98例甄印辉 王永娟(吉林省永吉县医院,永吉132200)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头晕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取天麻素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天麻素、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结果天麻素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疗效明显好于单用天麻素或盐酸倍他司汀。结论天麻素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天麻素;盐酸倍他司汀;头晕头晕又称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头晕症状在很多疾病中出现,并且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2012-06-19

  •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离子色谱法测定
    与分析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离子色谱法测定杨绍美,陆建平(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甲磺酸倍他司汀经氧瓶燃烧后用吸收液吸收,结构中的硫氧化成硫酸根,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并根据甲磺酸倍他司汀化学式的计量关系求出样品中有效药物的含量。结果硫在0.02~6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0.15%。甲磺酸倍他司汀;硫;氧瓶燃烧;离子色谱;测定甲磺酸倍他司汀(betahistine mesylate,商品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1年4期2011-11-07

  • 尼莫司汀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预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已有研究证实尼莫司汀有治疗恶性胶质瘤和肺癌脑转移瘤的作用[4-5]。本试验以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早期应用尼莫司汀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对NSCLC的疗效、对脑转移的预防作用和不良反应。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01~2008-12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ⅢB或 Ⅳ期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 A组 30例,B组 30例。入选标准:年龄18~75岁,ECOG评分0~2分;预期生存时间大于12周;血生化检查符合以下标准:肌酐和总胆红素≤1.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8期2011-08-17

  • 支气管哮喘患者要慎用倍他司汀
    傅得兴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是用于治疗头晕、血管性头痛的药物。笔者就其药理作用及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1 倍他司汀的药理作用倍他司汀是一种新型的组胺类药物,其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与组胺相似,是组胺H1受体弱的激动剂。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扩张脑血管、心血管,特别是对锥底动脉系统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能显著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的血流量;对内耳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有松弛作用,从而增加耳蜗和前庭的血流量,消除内耳性眩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8期2011-04-13

  • 抗肿瘤药物卡莫司汀的研究展望
    细胞毒类药。卡莫司汀(BCNU)是常规化疗药物之一,临床有广泛用途。1 卡莫司汀的作用机制与应用1.1 作用机制在卡莫司汀的亚硝基脲结构中,由于N-亚硝基的存在,使得连有亚硝基的氮原子与相邻的羰基之间的键变得不稳定,在生理pH环境下易发生分解,生成亲核性试剂,与DNA的组分产生烷基化,抑制DNA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1.2 应用卡莫司汀(BCNU)具有高脂溶性、相对分子质量小、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等优点,可以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被认为是颅内胶质瘤化疗的“金

    河南化工 2011年1期2011-04-11

  • 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疗效观察
    校医务室采用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76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10月至2008年9月,7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1例,女65例;年龄17~64岁,其中30岁以下10例,30~40岁54例,40岁以上12例;病程2 h~3 d,23例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本组多为急性起病,主要症状:眩晕76例(100%),耳鸣 62 例(81.58%),恶心 71 例(93.42%),呕吐 49 例(64.47%),眼球震颤

    河北医药 2011年17期2011-04-08

  • 盐酸倍他司汀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张慧文盐酸倍他司汀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杨迎东 张慧文目的 通过分析盐酸倍他司汀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使盐酸倍他司汀含量测定方法受控。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出影响盐酸倍他司汀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的因素,并评估各个分量的不确定度,计算合成的不确定度,最终获得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氢氧化钠滴定液浓度的不确定度为±0.000083mol/L,按均匀分布换算成标准偏差为 0.000083√3 =0.000048m

    当代医学 2011年18期2011-01-26

  • 盐酸倍他司汀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011)盐酸倍他司汀(Betahistine hydrochloride)是治疗眩晕、不稳定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其系《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1]收载品种,原含量测定方法是加醋酸汞的高氯酸滴定指示剂法。醋酸汞属于有机汞盐,它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威胁,同时以指示剂法指示终点,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操作误差较大。为了消除汞的污染,提高终点突跃的灵敏度并使方法易于操作,笔者参考《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相关规定[1]和药品注册的国际技术要求·质

    中国药房 2010年37期2010-08-06

  • 盐酸倍他司汀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估
    011)盐酸倍他司汀(betahistine hydrochloride)是治疗眩晕、不稳定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为了使测量数据的处理、测量结果的表达以及测量结果的质量评定等方面更准确、科学,根据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对认可实验室在测量不确定度方面的要求,并参考有关文献[1-5],对电位滴定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测量和评估,从而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为检验报告提供科学依据,使实验的结果数据更准确、可靠。同时,建立适用于各种滴定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6期2010-05-22

  • 抗肿瘤新药司莫司汀
    张 炳司莫司汀是国内最新研制的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本品作用与卡氮芥、环己亚硝脲相似,但副反应较低,口服吸收迅速,脂溶性大,能通过血脑屏障。具有服用方便、间隙时间长,无严重副作用等特点。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将司莫司汀定为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并把司莫司汀和氟脲嘧啶合并给药列为大肠癌和胃癌的首选化疗方案之一。本品已经上海肿瘤医院、华山医院等14个临床单位试用,结果与国外临床研究相近似。用于治疗晚期肝癌也有良好效果。本品由上海

    祝您健康 1992年6期199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