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

  • 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中鼻腔处理的研究进展*
    400010)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形成嵴突,引起鼻腔的生理功能障碍。目前鼻中隔偏曲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机械损伤、鼻息肉、肿瘤、感染、遗传影响、先天性畸形及面部和颅骨生长差异引起鼻中隔畸形等[1]。随着技术的进步,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已经出现许多新型改良术式,鼻腔处理作为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中最后一道关键步骤,处理方法的选择对于患者术后心理和生理的恢复有较大的影响。但在其鼻腔处理的方法选择上仍有争议,目前的处理方法大致

    重庆医学 2023年16期2023-09-28

  • 鼻内镜下第二切口预防鼻中隔矫正术后血肿形成的效果
    张敏 王盛杰鼻中隔偏曲以鼻中隔骨折是耳鼻喉科常见病,鼻中隔偏离、不规则偏曲是导致鼻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引起的鼻塞、鼻出血以及头痛等现象统称为鼻中隔偏曲[1]。目前鼻中隔手术目前主要借助鼻内镜完成,虽然鼻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出血量低等优势,但鼻中隔手术后血肿发生仍较高[2]。本文探讨鼻内镜下第二切口预防鼻中隔矫正术后血肿形成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本院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骨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2例。纳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11期2023-01-15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分析
    马莉 吕世霞鼻中隔是一种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组成,表面被黏膜包裹的,位于左右鼻腔之间的组织[1]。鼻中隔偏曲是鼻中隔向一侧或双侧弯曲,或鼻中隔的一侧或两侧发生局部突起,引起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并产生相应的症状。好发于有鼻外伤史的人群中,具体为发生在儿童期的鼻外伤、发育异常、鼻腔或鼻窦肿瘤以及遗传因素都导致鼻中隔偏曲的发生[2]。临床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治疗,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创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临床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手术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0期2022-06-30

  • 个性化改良鼻中隔偏曲手术的研究进展*
    511316)鼻中隔由软骨和骨质成分组成,正常情况下位于鼻腔的正中,将鼻气道分成两腔,从而调节通过鼻腔的气流,也可提供背侧支撑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组成部分也随之增长和骨化。由于颅骨的发育较鼻中隔软骨的发育完成早,因此上下固定的颅骨会限制鼻中隔软骨的发育从而造成应力关系变异,这种变异主要集中在鼻中隔软骨与周边骨的交联处,也即在鼻中隔软骨的前、下、后方逐渐形成3 个张力区域,严重时会形成嵴和矩状突[1],被认为是造成鼻中隔偏曲最主要的因素。除此之外,鼻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5期2022-04-06

  • 鼻中隔偏曲治疗术式的研究进展
    537600)鼻中隔偏曲在耳鼻喉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可为单侧或双侧,会影响到鼻腔功能,以鼻塞与头痛等为主要表现。手术为鼻中隔偏曲的主要治疗方案,常用手术方式包括黏膜下切除术及鼻内镜下手术等。不同手术方式虽然均可达到疾病治疗效果,但在适用范围及安全性方面有所差异。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1 鼻中隔偏曲的原因鼻中隔偏曲,可基于多种因素所引发,其中常见致病因素为鼻外伤。鼻外伤多出现在儿童阶段,此阶段鼻中隔各部分处在发育状态,鼻部症状并不明显,为此容易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2021-12-02

  • 歪了的鼻梁尽早正过来
    鼻中隔是位于鼻子中间的一層软骨,将鼻腔分为左右两个,互不相通,同时也是支撑鼻子形状的主要支架。如果把鼻子比作一个房子,那么,鼻中隔就是最主要的一根房梁。有些“梁”是会歪的,鼻中隔也一样。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就是鼻中隔偏曲,它可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如鼻塞、头痛和鼻出血等。一旦这些症状反复出现或者患有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其他鼻部疾病,如鼻息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腔鼻窦肿瘤等,对鼻腔通气引流有明显阻塞者,须进行手术治疗。目前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7期2021-09-17

  • 鼻内镜下两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疗效观察
    左尔东 李刚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主要发病原因有鼻部发育异常、外伤,如在生长发育和骨化过程中骨与骨之间或者软骨与骨之间生长发育不均衡,形成偏曲[1],可以导致鼻塞、鼻出血、头痛、头昏等临床症状,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采用韩德民描述的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2]为主。我科采用鼻内镜下改良两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并发症少,疗效满意。2008年1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17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与两线减张鼻中隔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5期2021-07-05

  • 鼻用糖皮质激素对鼻窦鼻中隔联合术后鼻中隔穿孔的影响
    536100)鼻中隔偏曲是常见的鼻腔结构畸形,常需要手术治疗,鼻中隔穿孔是鼻中隔偏曲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鼻窦炎的发生与鼻中隔偏曲密切相关[1],慢性鼻窦炎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常需要行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以期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2]。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鼻用糖皮质激素会减少鼻腔黏膜胶原纤维的合成,从而降低鼻中隔黏膜对软骨的保护作用[3],因此手术后长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是否增加术后穿孔的发生,引起临床的疑虑。有报道[4]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2021-01-04

  • 鼻中隔矫正术穿孔并发症的影像特征及预防探讨
    536100)鼻中隔矫正术后出现穿孔并发症并不少见,修补有一定困难,容易引起医疗纠纷。鼻中隔矫正术中软骨和骨切除过多、鼻中隔两侧对应处黏膜贯通损伤、术后鼻腔填塞过紧、时间过长导致鼻中隔黏膜缺血坏死、术后鼻中隔血肿形成继发感染坏死及不正确的用药等是引起穿孔的主要原因[1]。针对以上病因我们参照二线减张法[2]行鼻中隔矫正术,尽量保留鼻中隔骨和软骨支架,并采用适当的填塞及合理的围手术期用药等方法来预防穿孔并发症效果满意。对慢性鼻窦炎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为了达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0期2020-10-20

  • 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黏膜连续缝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461700鼻中隔偏曲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治疗该疾病主张采取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可有效矫正鼻中隔偏曲,手术完毕后临床上多采用鼻腔填塞进行止血,但部分患者填塞鼻腔后易出现疼痛不适,不利于其术后恢复[1-2]。有研究报道指出,鼻中隔黏膜连续缝合技术用于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具有良好的作用[3],本文为探讨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应用黏膜连续缝合的效果,针对接受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10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观察。1 资料与方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7期2020-09-02

  • 鼻中隔偏曲要手术吗
    志“什么?我有鼻中隔偏曲?为什么我长这么大都不知道?”“为什么鼻中隔一直偏曲而我没有不适症状?”“鼻中隔偏曲要手术吗?”很多第一次得知自己有鼻中隔偏曲这一疾病的患者常常会问类似的问题。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顾名思义,是鼻中隔不正。很多人在耳鼻喉科醫师体检时发现有鼻中隔偏曲的情况,医生会建议部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必须要弄清楚鼻中隔偏曲这一疾病的概念以及它的危害,进而判断手术利弊。临床上大部分的鼻中隔偏曲是先天性的偏曲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期2020-05-07

  • 鼻内镜下鼻中隔骨面多线开槽减张偏曲矫正术的应用研究*
    525000)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的鼻部疾病之一,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反射性头痛等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导致阻塞行鼻窦炎的发生[1]。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是临床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常用矫正术式,但由于该术式过多地切除鼻中隔的骨质支架,容易导致鼻背塌陷畸形、呼吸时鼻中隔摆动、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2]。因此,出于最大程度保存鼻中隔方形软骨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目的,临床提出了鼻内镜下鼻中隔骨面多线开槽减张偏曲矫正术。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90例,分别给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2期2020-03-21

  •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缝合和鼻腔填塞疗效的对比研究
    探讨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缝合和鼻腔填塞疗效的对比分析。方法:收集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2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行鼻中隔缝合术,对照组患者行鼻腔填塞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患者主观不适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行鼻中隔缝合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头痛、耳鸣、睡眠困难等并发症的评分明显低于行鼻腔填塞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的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3期2019-08-07

  • 鼻内镜下早期手术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31例
    骨骨折伴明显的鼻中隔骨折的病人采取鼻内镜下早期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经鼻骨CT诊断为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的病人,其中31例予以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骨折闭合性复位术。其中男性为23例,女性为8例。年龄(42.1±13.9)岁。将同等数量的因自身原因不愿行鼻中隔成形术的病人设为对照组,行骨折闭合性复位术,其中男性为23例,女性为8例,年龄(41.7±

    安徽医药 2019年8期2019-08-02

  • 鼻内镜下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技术的发展,对鼻中隔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的认识也不断深入,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改进。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相比,鼻中隔成形术保留了较多的具有支架作用的鼻中隔软骨和骨质,降低了术后出现鼻中隔摆动、鼻背塌陷和鼻中隔穿孔的风险。WANG等和韩德民等[1-2]研究了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规律,提出了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术式。本研究组近年来致力于对鼻中隔成形术进行改良,在三线减张法的基础上设计了“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主要方法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7期2019-07-24

  • 鼻中隔成形术中“M”样缝合法与鼻腔填塞优势研究
    川 张富兵1 鼻中隔成形术中缝合技术及“M”样缝合法的缘起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学者尝试用缝合技术替代鼻腔填塞来处理鼻中隔手术术腔[1],因技术原因未广泛应用。21世纪有学者开始使用鼻中隔缝合技术临床应用。2001年Lemmens和Lemkens[2]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使用缝合技术,并在术后随访患者,发现手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出血、感染、中隔血肿、中隔穿孔及粘连等。Genc等[3]于2004年在兔子动物模型中进行了鼻中隔缝合技术试验,结果显示在组织学上鼻中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年4期2019-06-14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分析
    114100)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鼻中隔偏曲严重后会压迫到周围组织,导致患者出现鼻塞、流涕、鼻出血及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手术是目前治疗鼻中隔偏曲最有效的方法,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虽然能治疗该病,但无法保留鼻中隔软骨,术后临床效果差且并发症较多[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在鼻内镜下通过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0期2019-01-07

  • 鼻中隔偏曲的形态学分析*
    许晨婕 汪涛鼻中隔偏曲(Nasal Septal Deviation,NSD)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结构疾病之一,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者,包括鼻塞、鼻出血、反射性头痛,严重者可引起临近结构受损,如偏曲部位在中鼻甲及中鼻道相对应处,压迫中鼻甲外移,黏膜肥厚,中鼻道狭窄妨碍鼻窦引流,可诱发鼻窦炎并出现相应的症状[1]。目前鼻中隔偏曲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主观症状,结合鼻部详细的专科检查,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8年5期2018-11-20

  • 鼻中隔偏曲啥时需要手术治疗
    人在体检时发现鼻中隔偏曲,有的医生会建议手术,而有的则建议没必要手术。那么,鼻中隔偏曲到底要不要手术?实际上,大部分人的鼻中隔都有些偏曲,但并不需要手术矫正,只有出现了下列症状和并发症,才需要手术。鼻中隔偏曲的症状有:1.鼻塞:为常见症状。鼻塞重者可有嗅觉障碍。2.头痛:鼻中隔凸面或棘突、嵴突压迫鼻甲,可引起同侧头面部反射性疼痛,鼻塞时头痛加重。头痛也可为宽大的鼻腔受冷气流刺激所引起,或为鼻窦口受阻引起的鼻窦炎所致。3.鼻出血:鼻中隔前端凸面或棘突、嵴突表

    江苏卫生保健 2018年10期2018-10-27

  •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性的健康问题。鼻中隔偏曲即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者局部突起而引起鼻腔功能障碍,其通常可表现出鼻阻、鼻出血或头痛等症状。据报道,鼻中隔偏曲与AR的发生密切相关[6]。目前,合并鼻中隔偏曲的AR患者不在少数,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等[7]。近年来,关于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AR的研究取得了不断的进展,本文就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1 鼻中隔偏曲与AR的关联AR的发生与鼻腔的植物神经支配和神经反射密切相关,而鼻中隔偏曲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4期2018-01-22

  • 两种方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研究
    史明亮鼻中隔偏曲是指因为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均偏曲,从而导致鼻腔发生一些列症状的一种疾病, 发生率在16%~79%[1],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鼻出血、头痛、鼻塞等, 对于症状明显者, 应早期手术治疗。以往, 治疗方法有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等, 而传统的鼻中黏膜下切除术是通过切除较多的骨质和鼻中隔软骨, 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症状, 但可能会导致鼻中隔塌陷、鼻中隔摆动等并发症。当前国内主要应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为主流治疗方法。本院20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6期2018-01-18

  • 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中黏膜破损的个性化处理
    冯善顶 高起学鼻中隔穿孔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常见的并发症,术中黏膜破损是术后鼻中隔穿孔主要原因。因此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中对黏膜破损的正确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预防鼻中隔穿孔的发生。鉴于鼻中隔手术中黏膜破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不同的黏膜破损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使得破损黏膜处快速完全愈合。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对89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出现的黏膜破损实施了个性化的处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因鼻中隔偏曲住院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8年4期2018-01-14

  • 鼻内镜下完整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分析
    内镜下完整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分析孙爱东 练状 程泽星#庄远岭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扬州225000)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完整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的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除组和保留组,每组80例。切除组采用鼻中隔软骨切除矫正术治疗,保留组则采用鼻内镜下完整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过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8期2017-09-21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观察
    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观察蔡卓,石雄州,吴涛(中山市陈星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 中山 528415)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观察组),50例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

    海南医学 2017年6期2017-04-11

  •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血肿的预防
    00)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血肿的预防兰炎根,陈凯,李锋贤,叶远航,黄冬云(梅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一科,广东梅州514000)目的探讨预防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血肿的方法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行鼻中隔矫正术的120例患者资料,其中行鼻中隔嵴突局部切除术30例,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90例(术中鼻中隔一侧黏膜破损10例,鼻中隔黏膜完整80例)。对80例鼻中隔黏膜完整患者,鼻中隔矫正后行一侧中隔黏膜切开

    海南医学 2017年12期2017-02-27

  • 鼻中隔硅胶夹在鼻中隔矫正术后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观察
    明祥张世友目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通常应用膨胀海绵填塞或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影响患者的鼻腔通气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压迫还可产生鼻部胀痛、头痛、流泪及耳阻塞感等症状,术后的鼻出血、鼻中隔血肿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也有时发生。为减少病人术后痛苦及并发症,我院在2015~2016年期间给184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应用了鼻中隔硅胶夹并观察其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选择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347例,男192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年6期2017-02-26

  • 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观察
    0007)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观察吕 杰(解放军第四陆军医院五官科,青海 西宁 810007)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矫正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6例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12.1±2.8)mL,平均手术时间(31.2±3.3)min,术后随访3~6个月,其治愈率为59.88%(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2017-01-15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观察
    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观察李文忠(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500)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诊的3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采取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进行鼻中隔偏曲的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术后随访,经统计显示有32例完全治愈,4例明显好转,且术后均未发生鼻中隔穿孔或鼻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2017-01-15

  • 鼻中隔偏曲”是病吗
    的异常多发生在鼻中隔偏曲这一个点上。在门诊偶尔也会遇到这种场景,被打的伤者鼻梁稍歪,鼻腔内检查发现有鼻中隔偏曲。鼻外伤和鼻中隔偏曲之间是否有联系?这关系到正确裁决,不能妄下结论。鼻中隔本就是偏曲的鼻中隔系双侧鼻腔中间的隔墙,想象之中应该不偏不歪,其实不然。它或多或少会有些偏曲,几乎没有一个人的鼻中隔是完全居中的,这好比每个人的眼睛左右都稍有大小,只是不引人注意而已。鼻中隔是由多块骨和软骨组成,在其发育过程中,因为周围的骨头均已稳定,它已没有扩展的余地,于是

    家庭用药 2016年9期2016-12-03

  • 鼻中隔软骨及耳廓软骨在鼻延长中的灵活应用
    ·眼耳鼻美容·鼻中隔软骨及耳廓软骨在鼻延长中的灵活应用肖翔辕,黎 冻,莫海雁,梁 坚,梁海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美容整形外科广西 南宁530007)目的:探讨在不同鼻中隔先天条件和鼻中隔软骨片切取大小情况下,灵活选用不同的鼻中隔软骨与耳软骨处理技术组合完成鼻延长的方法。方法:通过开放入路,松解下外侧软骨,常规方法显露鼻中隔软骨,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保留L支架的鼻中隔软骨延伸移植技术、不保留L支架的鼻中隔翻转成形技术、耳软骨鼻尖移植物、鼻中隔软骨鼻小柱支撑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9期2016-10-25

  • 鼻中隔偏曲一定要手术吗?
    请问,鼻中隔偏曲一定要手术吗?安徽阜阳 陆斌手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措施,但不是所有鼻中隔偏曲患者都须手术。有如下情形之一者应予以手术:1.鼻中隔偏曲引起长期持续性鼻塞。2.鼻中隔高位偏曲,影响鼻窦引流,导致鼻窦炎反复发作。3.因鼻中隔偏曲而致反复鼻出血。4.因鼻中隔偏曲而引起反射性头痛。5.有鼻中隔明显偏曲的血管运动性鼻炎(结构性鼻炎)。但有些情况下存在手术禁忌证,需慎重考虑:1.鼻内急性感染。2.未经治疗的急性、慢性鼻窦炎。3.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

    保健与生活 2016年6期2016-04-12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56 例疗效分析
    563003)鼻中隔偏曲是一种临床耳鼻喉疾病。鼻中隔偏曲主要表现为鼻中隔未保持正中,或局部部位出现突起等,导致鼻腔功能发生障碍及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等。临床上通过矫正鼻中隔偏曲可有效治愈或显著缓解各类临床症状及相关并发症。传统治疗手段主要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通过矫正或切除偏曲部位达到治疗目的[1]。根据鼻中隔解剖特性及顺应软骨生长,为最大程度地保存鼻中隔软骨,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我院对2013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期间收入院56 例鼻中隔偏曲

    吉林医学 2015年12期2015-05-15

  • 内窥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220例
    讯作者内窥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220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西安710061)李宏慧 邵 渊△赵继元 赵瑞敏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220例手术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220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中尽可能采取微创方法保留鼻中隔正常结构,解除压力作用点,去除局部偏曲部分,重新植入修剪后鼻中隔骨质。结果:220例患者195例达到临床治愈(88.6%),25例达好转标准(11.4%)。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基本保留了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12期2015-04-05

  •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嵴状突、棘状突局部矫正术疗效分析
    秀红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嵴状突、棘状突局部矫正术疗效分析陈春霞 霍秀红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局部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106例鼻中隔单纯嵴状突、棘状突的局部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局部矫正组, B组为传统手术组, 分别施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局部矫正术和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及术中、术后情况,随访6~18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切口一期愈合, 鼻中隔恢复平直, 无一例出现鼻中隔血肿、脓肿、穿孔等并发症, 但局部矫正组在出血量、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期2015-03-07

  • 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的疗效观察
    617066)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的疗效观察马艳丽(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6)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的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76例鼻中隔矫正术中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本组患者1~3个月;276例患者术后不适感轻,无鼻痛、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鼻中隔回弹、鼻梁塌陷等鼻中隔矫正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中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是一种简单、安全及有效的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5期2015-01-24

  • 鼻内镜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36例临床分析
    内镜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36例临床分析寿 铸1何 丹2*(1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五官科,重庆 401120;2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庆市眼耳鼻咽喉科医院,重庆 400014)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 对3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34例治愈,2例好转;无鼻中隔煽动、外鼻塌陷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值得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2015-01-24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疗效分析
    404000)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多有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1]。目前鼻中隔手术以“鼻中隔成形术”为主,方法多样,包括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等,注重对鼻中隔主要支架的保留[2]。2008年韩德民提出以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规律为基础的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解除鼻中隔软骨尾侧端的垂直软骨条、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结合处部分筛骨垂直板前缘的垂直骨条、偏曲的犁骨和上颌骨腭突以及颚骨鼻嵴基底部水平软骨条这3个产生张力核心区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7期2014-12-16

  • 鼻内镜下二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
    330003)鼻中隔偏曲是鼻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处理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鼻中隔矫正手术是纠正鼻中隔偏曲最有效的手段,从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逐渐发展为鼻内镜下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黏膜下成形术[1]。按照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规律,韩德民等[2]提出的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手术。余洪猛等[3]在三线减张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提出了二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南昌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对65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5期2014-08-15

  • 鼻中隔矫正术切口选择及术后疗效观察
    558000)鼻中隔矫正术切口选择及术后疗效观察贺 兴,李婷婷 (贵州省黔南州中医院眼耳鼻喉科,贵州 黔南 558000)目的:比较常规鼻中隔矫正术和选择性鼻中隔切口矫正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鼻中隔矫正手术43例,选择性切口42例。结果: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并发症出现率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结果:选择性鼻中隔切口矫正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鼻中隔矫正手术方式。鼻中隔矫正术;切口;术后;

    吉林医学 2014年13期2014-06-08

  •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42例临床分析
    00)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42例临床分析谢飞虎* 刘 及 吴创奇 苏少武 罗利琼(台山市台山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 台山 529200)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共4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全麻下经鼻内镜行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其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感觉满意,鼻中隔居中,无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较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疗效满意,视野清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鼻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2014-01-27

  • 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术在鼻中隔偏曲治疗中的应用
    下三线减张术在鼻中隔偏曲治疗中的应用何丽霞 解 琳 孙英殊 王 帅 刘 东 马 亮(中国医大盛京医院集团抚顺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抚顺 113001)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治愈38例、好转10例。检查发现所有患者鼻中隔全部矫正到位,无1例发生黏膜煽动、鼻中隔穿孔和鼻背塌陷;3例出现嗅觉减退,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局部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鼻内窥镜下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9期2014-01-27

  • 三线减张法鼻中隔黏膜下成形术与切除术疗效对比分析
    韩正理 李媛媛鼻中隔偏曲影响患者鼻腔通气及引流功能,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其发生率在 16%~79%[1]。传统的治疗方法有鼻中隔勒膜下矫正术和鼻中隔钻膜下切除术,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如鼻中隔穿孔、鼻中隔摆动、鼻外形改变等。2009年3月韩德民等[2]根据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法。2011年2月~2011年12月,我科对入院的 64 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三线减张法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成形术,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当代医学 2013年11期2013-05-30

  • 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分析
    0456)付健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及头痛等症状。选取我院2010~2011年行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治疗鼻中隔偏曲,取得良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鼻中隔偏曲患者51例行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其中男41例,女10例,年龄17~55岁,平均37.4岁。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其中C型偏曲12例,S型偏曲20例,棘突5例,嵴突14例;伴慢性鼻及鼻窦炎36例,慢性鼻及鼻窦炎鼻息肉5例,变应性鼻炎1例;以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12期2013-04-07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96例疗效分析
    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96例疗效分析汤建芬 耿曼英 魏秀芬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 均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 79例治愈, 17例好转。结论 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 保留了鼻中隔的大部分硬质支架, 具有创伤小, 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成形术;三线减张;鼻内镜鼻中隔偏曲是指由于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 或者局部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7期2013-02-01

  • 238例鼻中隔偏曲手术的切口选择
    60)238例鼻中隔偏曲手术的切口选择陈美均,张 颖,刘 勇(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402360)鼻中隔偏曲手术是临床上常见手术,正确的手术切口选择是手术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至于选择鼻中隔凹面切口或鼻中隔凸面切口,尚无定论[1-3]。作者通过2008~2010年本院收治的23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总结出鼻中隔偏曲手术切口选择的方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38例患者中男147例,女91例;年龄18~60岁。临床表现:鼻塞1

    重庆医学 2012年18期2012-08-15

  •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105例疗效对照观察
    张耀明 张盛金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不仅影响鼻腔通气功能,而且还可以引起鼻出血、头痛及慢性鼻-鼻窦炎等病症。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及日益成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已成为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主要方法。由于光线好,视野清晰,比额镜下传统鼻中隔手术更为优越,术后并发症少,但也可能发生鼻中隔血肿、穿孔及鼻腔粘连、鼻中隔黏膜摆动、鼻梁塌陷等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对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4期2012-07-31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临床疗效研究
    田永远鼻中隔偏曲为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出现局部突起,导致鼻功能障碍或出现鼻部症状,在耳鼻喉科疾病中比较常见。发病原因通常为发育异常、外伤及鼻腔肿瘤压迫等[1]。除了会引起鼻塞、头痛及反复鼻出血外,还与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存在相关性。以往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由于手术视野限制,对偏曲不仅不易彻底矫正,还可能造成穿孔,从而导致脑脊液瘘、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2]。随着鼻内镜的推广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成为一项新的内容。现对200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3期2012-01-23

  • 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预防性修补破损黏膜的体会
    埔 梁波 李岩鼻中隔穿孔可明显影响鼻腔功能。穿孔发生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较多见,因此,在鼻中隔矫正后对存在潜在穿孔因素者应同期做“预防性修补”,以防术后形成穿孔。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文将鼻中隔矫正术中的黏膜破损分为2类:Ⅰ类为双侧对穿;Ⅱ类为单侧黏膜穿破,偏曲的凸、凹处或嵴突尖处剥离后组织菲薄,黏软骨膜撕裂等,但未形成对穿。2008年3月~2010年9月我们对采用手术治疗鼻中隔严重偏曲144例,发生Ⅱ类穿孔28例,均进行了“预防性修补”,设为观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5期2012-01-22

  •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王亚娟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的临床应用与体会胡联国 汪永干 王亚娟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术中尽量保留鼻中隔原有结构,切除偏曲部分骨性组织,保留较多鼻中隔软骨,对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泡状中鼻甲等同期手术处理。结果80例患者术后鼻塞等症状完全缓解,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摆动。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操作简便,疗效明确,且适合青少年患者。鼻中隔偏曲;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3期2011-08-15

  • 鼻中隔骨折10例临床分析
    得诊治,外伤性鼻中隔骨折却因位置隐蔽易被漏诊,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现将2005年经治的10例鼻中隔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以引起同仁重视。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鼻中隔骨折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17-50岁。均并发鼻外伤鼻骨骨折。外伤种类:拳击伤6例,车祸及跌倒碰伤3例,硬器伤1例。10例均有单侧或双侧鼻腔出血,单侧鼻塞。其中3例伤后原有鼻塞加重;3例伴有头痛。检查:10例均伴有鼻骨骨折,且有面部畸形。鼻中隔粘膜局部破损4例、血肿3例。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8期2010-08-15

  • 鼻中隔偏曲,该不该手术
    诊,医生说他是鼻中隔偏曲,建议住院做手术。可他临近硕士毕业,特别忙,就一直没去处理。昨天不巧把鼻子撞了一下,流了不少血,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会不会“恶变”。刚好同系的小晨前段时间体检,也发现鼻中隔偏曲,于是两人结伴来医院检查。我仔细询问他们的发病情况,用鼻窥器检查了鼻腔。发现他们两人都是鼻中隔偏离中线向左侧弯曲,左鼻腔较右鼻腔窄;小凌的鼻中隔局部还有尖锐突起(矩状突),表面黏膜糜烂,有血痂;小晨虽然鼻中隔偏曲,但没有任何不适。我对他们说:“凡鼻中隔偏离中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9年18期200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