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谱

  • 为表演“记谱” ——音乐表演民族志的视觉化描写与分析
    中,以文字叙述与记谱再现表演中的音乐时空与表演时空已是常态。或许是感到书面形式的有限,安东尼·西格(Anthony Seeger)在其著作《苏亚人为什么歌唱》中还附上了仪式表演录像作为补充。但音乐表演民族志的重点并不在于我们是否能拥有一种全然再现音乐表演现场的方式,特别是音乐影像民族志实践不断涌现,其学术价值也日益成为一种共识的当下①徐欣:《音乐遗产及其当代性的影像叙事—记上海音乐学院首届华语音乐影像志展映》,《中国艺术时空》,2019年,第6期,第44–

    中国音乐 2023年2期2023-06-10

  • 乐谱和记谱法的美学、理论与历史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国内学者对记谱法理论、历史等方面的研究中,会涉及与美学相关的问题。如从各类古乐谱的研究中探寻美学问题、从记谱法理论研究中延伸出美学问题等。各类古乐谱文献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地区乐谱、工尺谱、西藏央移谱等相关研究。洛秦(1991)①从古琴谱式命运的思考入手,解读谱式作为文化象征的含义。王小盾和陈应时(2000)②对唐传古乐谱的音乐文学问题进行探究,并针对“中国学者‘对于保存在日本的唐代乐谱所知甚少,也不能将中日双方所有的资料文献融会贯通’”的批评持反对意见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8期2022-12-20

  • 证实“三种音阶” 定论“同均三宫”
    首采用“古音阶”记谱的乐曲,其调式性质十分明确,即“古音阶F宫调式”。如果将该乐曲按“新音阶”重新记谱(见谱例2)和认定,原本属于“古音阶”的“宫”(调式主音)则转换成了“新音阶”的“清角”,其“调式”不复存在。谱例2:谱例3:《双雁儿》[集贤宾]套曲《叹世》第五曲①谱例3是一首采用“清商音阶”记谱的乐曲,其调式性质仍然十分明确,即“清商音阶A角调式”。如果将该乐曲按“新音阶”重新记谱(见谱例4)和认定,原本属于“清商音阶”的“角”(调式主音)则转换成了“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1-14

  • 一种特殊的简复调记谱:音乐写本“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第190 号”中《请告诉我们》新译
    些简复调圣歌,其记谱形态特殊,与同时期的复调音乐相异,本文将以其中一首《请告诉我们》为例,通过流变分析、译谱版本比对,探寻该写本中此类简复调记谱存在的可能性及缘由。“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第190 号”(Berlin Staatsbibliothek oct.germ.190,后简称“德190”)[2]该写本为羊皮纸材料,共186 正反页,尺寸为151x105mm,详情参见www.musicadevota.nl/berlin%20190.htm#Ovink.本

    乐府新声 2022年2期2022-11-05

  • 古典重读之八 ——倚音(中)
    。记 谱短倚音的记谱从时值上还是比较容易判断的。首先倚音本身是短的,多是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或三十二分音符。或者倚音所装饰的主音本身时值很短。最难判断的就是八分或者十六分小音符记谱的倚音,再加上四分或者八分音符的主音。这时,就需要通过具体音型来判断了。音型与位置1. 长音之前可以是重复音,也可以不是重复音。注意二人的重音不一样:卡尔·菲利普的在倚音(见例1),利奥波德·莫扎特的在主音(见例2)。例1 卡尔·菲利普连续的二分音符之前,或者是不同声部间的连续长

    钢琴艺术 2022年7期2022-11-01

  • 关于当代笛曲五线谱记谱方法问题的几点思考
    简谱、五线谱形式记谱的竹笛曲谱,作为竹笛演奏艺术的重要载体,在演奏、教学和相关传播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专业乐团逐渐普及五线谱排练、演出,以及专业音乐院校民族乐器五线谱教学的推广,五线谱的读谱和视奏能力逐渐成为专业竹笛演奏者必须掌握的技能。目前,专业演奏者一般须用到不同调门的竹笛约有十几支,既有非常用音区的低音大笛和高音笛,也有传统曲目中不常用到的E 调中音笛和C 调曲笛等。这些不同调门的竹笛音域跨度很大,在五线谱中对应的指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2年2期2022-07-05

  • 古典重读之八 ——倚音(上)
    音以小音符的形式记谱出现,但实际上,倚音有时也会直接以有确切时值的普通音符形式出现。也许,在大音符中找出哪些是承担装饰功能的倚音不容易,但至少大音符直接告知了演奏者如何演奏。以小音符形式出现的倚音,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那种以小音符形式出现,且符尾和符干上加有一条斜线的倚音形式,不在此文范围内,因为这种记谱形式在古典主义时期还未出现。记谱的变迁如果根据倚音的实际演奏时长来分类,通常分为两个大类:长倚音(long appoggiatura)和短倚音(short

    钢琴艺术 2022年5期2022-06-07

  • 古典重读之七 ——力度与时间的游戏(上)
    容。巴洛克时期的记谱是简洁的,少有演奏法提示,18世纪中期也依旧相对干净。到了18世纪下半叶、进入19世纪时,谱面提示演奏的标记才越来越多。但这种记谱上的变化,特别容易造成一种错觉:音乐演奏的处理变化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尤其是这种变化的自由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进入浪漫主义时期之后,好像突然间,所有音乐人和音乐都变得“浪漫”起来了,而在此之前,音乐都是“谨慎”的、“一板一眼”的、“严肃”的,不可以“浪漫”的。这些显然都是由记谱习惯所带来的错误印象。

    钢琴艺术 2021年9期2021-11-23

  • 略论五线谱筝曲作品的演奏
    筝曲简谱与五线谱记谱法之利弊(一)五线谱的优缺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筝改革掀起热潮,简谱和五线谱成为古筝记谱的主要方式。简谱和五线谱均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五线谱作为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记谱方式,其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纽姆谱和有量记谱法,后来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五线谱作为符号谱,可以精确地记录音的高低、长短、节奏等。从视觉角度来说,五线谱筝曲的优点是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音的高低走向,用五线谱记谱还可以很容易地记录复杂的和弦,在乐队合作中五线谱适用于大

    名家名作 2021年10期2021-11-12

  • 《黄河船夫曲》与“同均三宫”
    《黄河船夫曲》的记谱切入,就其和“同均三宫”的联系做出分析。一、从《黄河船夫曲》的记谱谈起陕北民歌艺术家王向荣演唱的《黄河船夫曲》,是一首久负盛名、影响广泛的民歌精品。这首歌不仅广为流传,还进入教材,成为高等院校“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民歌”等课程教学中的经典曲目。笔者多年来一直在高校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已教过很多届学生学唱这首民歌。在这首民歌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有几处很容易跑调,音准把握不住,出现演唱错误。这引起笔者的思考,

    音乐研究 2021年5期2021-11-08

  • “同均三宫”探源
    ,尤其在分析借调记谱时非常实用。笔者的这种认识是逐渐加深的。在接触这个问题初期,笔者虽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在早期的论文中就已提出,①刘勇《何为“同均三宫”》,《音乐研究》2000年第3期。但是必须承认,那时的认识是不深刻的,尤其没有认识到黄先生已经强调了这一点。近年复读黄先生的文章,又分析了他据以提出理论的杨荫浏先生的姜白石歌曲译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所加深,故撰此文,粗谈学习体会,与同道分享。黄翔鹏关于“同均三宫”的原始表述出自《中国传统乐学基本理论

    音乐研究 2021年5期2021-11-08

  • 谱式视域下的中西方民族文化差异
    学院一、中国传统记谱法的记谱特点中国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记谱法当属古琴记谱法——减字谱。减字谱是以简化的汉字来记录琴曲每个音所在的弦数、徽位与弹奏技法,将演奏方式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个方块“字”。减字谱的最大特点是不直接记录乐音,因此弹奏者按谱弹琴时需要进行“打谱”,不同的演奏者打谱同一首乐曲式,会有不一样的节奏和感情色彩。例如明清时期的琴曲《高山》共有四十三中不同谱本。由此,古琴谱在阐释与演奏表达上会引发“述作”问题。古琴演奏吴文光曾指出:“古琴宝库有一百

    环球首映 2021年10期2021-10-18

  •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大九和弦的读法及记谱方式:Cmaj9和弦构成音:1、3、5、7、92.小九和弦小九和弦是在小七和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大三度,增加了九音2,这样就构成了小九和弦。小九和弦的读法及记谱方式:Cm9和弦构成音:1、♭3、5、♭7、93.属九和弦属九和弦是在属七和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大三度,也是增加了九音2,这样就构成了属九和弦。属九和弦的读法及记谱方式:C9和弦构成音:1、3、5、♭7、94.add九和弦add九和弦的构成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增加9音

    乐器 2021年9期2021-09-18

  • 浅析中西方记谱法的异同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记谱法的历史脉络和要素特点的整理,对中西方同时期记谱法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从多方面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关键词〕记谱法;对比研究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诞生,又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它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智慧,为世世代代的文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音乐在初期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人们之间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内容情感的偏差或遗失。记谱法扮演着保留音乐音响的载体的角色,承载着音乐以文本的形式流传至今,使音乐中的内容以及情感得到了保

    音乐世界 2021年2期2021-09-10

  • 浅谈问题探索式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上的应用 ——以学前教育专业大班制钢琴基础课程为例
    ,你要把这首歌用记谱法记下来,怎么记?介绍记谱法:对音高于时间长短的记录 跟随歌曲哼唱唱名并思考问题。明白记谱法的意义以及要清楚明了的记谱需要有什么要求。分组探究 根据分组,查看学生的进度,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适量引导 思考,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小组成果 评价小组成果,引导学生接近记谱法的实质 参与小组成果展示,评价他组成果五线谱记谱法 出示五线谱,请观察五线谱记谱法怎么记录音符的音高与长短?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自己创作的

    读与写 2021年20期2021-07-20

  • 行进管乐铜管组训练心得浅谈
    五线谱的高音谱表记谱,固定唱名法,即用固定高音进行演奏。小号种类比较多,行进管乐团常用降B调,它在行进管乐团铜管组中多担任主旋律的角色,声音最具穿透力。行进圆号(Mellophone):常在行进乐队代替法国号的F调铜管乐器。行进圆号用高音谱表记谱,实质音高比记谱低五度,承担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部分演奏。行进长号(Trombone):行进长号结构简单,但比较难掌握。演奏时,通过右手对号管长度进行变化,以达到控制音高的目标。行进长号是演奏法最特殊的铜管乐器之一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3期2021-04-25

  • 音乐人类学记谱与分析的教学实践①
    征的音乐而展开的记谱与分析。从方法论关系上来说,记谱也是田野考察当中音乐描写的技术手段,因此往往会被纳入对田野考察的相关讨论当中,但从作业方式和研究目标上来说,记谱与分析都是针对音乐形态的描写和阐释,构成了多元音乐形态研究的连续统一体。在中国,以传统音乐暨民族民间音乐为对象的记谱与分析有其深厚的实践和理论基础,而音乐人类学的引介和本土化发展同时也催生出这一领域在中国的新特征和新意义。可以说,中国音乐人类学在记谱与分析方面要处理的首要问题之一,是与已有的中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1年1期2021-03-27

  • 论圆号移调演奏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中的各种调的移调记谱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情况在西方音乐史中持续了很长时间。到浪漫主义中期以后,带有键阀装置的圆号被发明出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圆号的演奏方式。进一步的,随着键阀装置的普及和不断改进,现代的单排、双排、三排调管的圆号定型,自此,现代圆号的记谱被固定在F调上。因此,对于当代的圆号演奏者而言,在面对过去时代的原版乐谱时,圆号记谱的调的类型是如此多样,以至于无法通过简单的更换乐器或增加变调装置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因此,只能通过演奏者“即时”的移调演奏

    黄河之声 2021年20期2021-02-24

  • 也谈古乐记谱之精确与模糊
    )一、古谱之模糊记谱我国的古乐谱大都没有现代意义的节奏标记。例如古琴文字谱、减字谱,二者都在谱面上标示出了音位、弦位、指法、乐句、乐段。减字谱还附有题解、后记等信息。但无论是文字谱还是减字谱,皆未标节拍节奏。工尺谱亦如此,只标谱字间的相对音高和形态概貌,而拍子则由演奏时的板眼加以演绎,但板眼在谱面上并无时值划分。因此,工尺谱也被视为是一种框架型乐谱。这些无节奏标识的记写方式即“模糊记谱”。而模糊记谱的古乐谱须有懂谱之人加以解读讲授,否则仅凭谱面信息是很难对

    大众文艺 2020年20期2021-01-28

  • 西方音乐史上的五线谱与李明诗词初遇
    大学音乐学院一、记谱法概谈记谱法对音乐的贡献,不亚于文字之于语言。自从有了记谱法,音乐这种时间的艺术便有了空间上的载体,从视觉上去欣赏音乐便也成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听到千百年前的音乐,就要归功于记谱法。为了更科学地记录音乐,中西方音乐史上无数先贤进行过各种探索,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记谱法。中国音乐史上曾有过古琴谱、工尺谱、简字谱、锣鼓谱等记谱法,而西方音乐史上也曾有过如纽姆谱、四线谱、简谱等各种形式的记谱法[1]。至于各种记谱法的优劣,我们不好

    艺术家 2020年10期2020-11-30

  • 综合识谱能力与课堂的教学结合
    乐课本设立了两套记谱教程,一套为五线谱,另一套是简谱,可供老师选择使用。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将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进行深度开发,使学生有能力将两套记谱方法都掌握,并让学生在接受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中可以在最短时间进行识谱。一、识谱的必要性在歌唱课教学中,有些老师会认为学生已经能掌握歌词演唱歌曲了,至于歌谱能唱成什么样就唱成什么样吧,会唱多少唱多少,或者对歌唱环节没有一定的要求,又或者跳过唱谱的步骤。时间长了,老师和学生都会渐渐地省略识谱这个环节。作为音乐课程的

    江西教育C 2020年3期2020-04-29

  •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记谱思维与场景重现 —— 以小提琴曲《丰收渔歌》呈现的岭南风情为例
    器乐作品,透过其记谱内容与音乐演绎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相关主题性格、结构元素等形态规律既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岭南音画,更以音乐记谱与音乐表现间的关联与互动素材,为二度创作者提供了音乐表演及作品演绎不可忽视的一个研究层面:即创作素材、记谱方式与场景再现诸元素间的多维度并存与发展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与方家共同探讨。一、作为 “场景重现”的记谱材料通常而言,能够进入创作者视域、并使音乐材料“形象化”的对象,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都可唤起音乐家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9年3期2019-09-16

  • 海顿钢琴奏鸣曲的版本差异及记谱解读 ——以《降E大调第59钢琴奏鸣曲》为例(二)
    由装饰音而引起的记谱差异,在整首作品里比比皆是,例11列举了第二乐章第50至51小节各版本中对首版装饰音“~”符号的诠释情况。主要差异状况有:首先,第50小节装饰音“~”的位置:首版中标在a1的位置;“IM”版在降b1的位置;其余版本都在g1位置。这可能由于刻版者在排版时的失误导致。笔者认为除了“IM”版的位置不太合理,其余版本都有合理的可能性。其次,第50小节装饰音“~”的诠释:除了“IM”版释为回音“”外,其余版本都为波音“”。再次,第51小节回音“”

    钢琴艺术 2019年6期2019-08-24

  • 对中国新音乐于西方作曲家之启示的断想
    用的且易于共享的记谱技术来界定的国际性创作形式。正是这种共性使得比较并感知不同成为可能——不同种类的新音乐,使音乐保持新鲜活力的不同可能性。凡此种种,多多益善。作为展开这一论题的宏观背景,请允许我简要讨论一下欧洲新音乐中的反传统主义。“新音乐”(德语die neue Musik)泛指现代主义、先锋派和实验音乐,其历史进程从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延续至今。这些音乐实践既是对欧洲古典音乐传统的延续,又是对它的扬弃。新音乐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现出对19世纪“浪漫主义”

    人民音乐 2018年9期2018-11-22

  • 皮影情缘伴一生
    厚情缘。学会皮影记谱我二十几岁在碧流台中学教学时,就想把皮影曲牌记录下来。曾经拜访当地的皮影四胡大师尹河,给他记过皮影唱腔音乐曲谱。可惜的是,我当时记谱能力还不行,没能把尹师傅的皮影曲牌整理出来。现在想起来还后悔,当时为什么不用录音机录下来呢?带着遗憾,我下决心学会为皮影音乐记谱的技能。给皮影唱腔音乐记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皮影音乐属于板腔体戏曲音乐,结构比较复杂,不像给歌曲记谱那样简单。常用节拍有2/4和4/4拍,有时也用1/4拍;音符除了常用的外,有

    金秋 2018年10期2018-08-10

  •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的利弊说
    里应运而生的花,记谱法的出现亦是水到渠成。花的生长需要土壤,音乐现象的生存同样需要土壤,社会环境的更迭,音乐现象不被人们所需要,记谱法渐渐也会被搁置。当然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即使社会变更,也不可能全盘重起炉灶,必然其中的许多事物会出现流变的情况。目前传统记谱法的本体研究已经被掘地三尺,但分析其利弊中的内涵则寥若晨星,为此,这正是本文所试图探讨的问题。一、古琴谱古琴原名为“琴”,20世纪初为了与其他乐器的统称区别开来改名为“古琴”,属于弹弦类乐器,它在古时还具

    中国艺术时空 2018年3期2018-06-08

  • 多元与融合 ——新西兰作曲家杰克·波蒂创作观念探析*
    :一、对西方音乐记谱法和音乐创作相互关系的认识众所周知,记谱法是记录乐曲的方法,西方记谱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大约在公元8世纪时产生了“纽姆谱”。此后,“四线谱”、“小节记谱法”、“有量记谱法”的产生不断对记谱法的发展进行了完善。直到18世纪,西方记谱法中最重要的“五线谱”开始定型并沿用至今。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传统的定量记谱法已不能满足新表现手法的需求,无数的新符号被发明出来构成了新的记谱法体系,如“框形记谱法”、“图表谱”、“

    黄河之声 2018年7期2018-06-08

  • 音乐故事两则
    说我国古代有一种记谱法叫“公尺(chě)谱”,它是竖行书写的,也就是将谱子斜放在歌词的右边。“公尺谱”的历史悠久,距现在有近两千年呢。“公尺谱”是怎样产生的呢?传说,它的发明与一位聪明且多才多艺的裁缝师傅有关。唐朝時,江苏一带有位姓梁的裁缝,他不但衣服做得好,声名远扬,而且还精通音乐,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当时,老师教学生只能口传心授,没有简易的记谱法,裁缝就想:自己能不能创造一种呢?中国最早的乐器演奏比赛一天,裁缝正在抚琴,徒弟在一旁背诵裁衣量尺的口诀:“上

    琴童 2018年3期2018-03-31

  • 甘美兰乐谱的发展历史与启示
    发对我国传统音乐记谱问题的思考。一、甘美兰乐谱的诞生与发展(一)口传心授时期如同世界绝大部分的传统音乐一样,在19世纪以前,口传心授是甘美兰音乐的唯一传承方式,甘美兰音乐主要在家庭成员或师徒内部世代相传。这一时期的甘美兰音乐虽然还没有使用乐谱,但是已经借用文字来帮助记忆和交流。这种文字记述方式主要体现在甘美兰乐曲的标题中,每首乐曲都有一个较长的标题,其中记述了乐曲的结构、音阶、调式和内容。这种标题记写传统至今仍然被完好地保留在甘美兰现代乐谱的标题中。(二)

    人民音乐 2018年3期2018-03-15

  • 浅析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五线谱应用的必要性
    154007)记谱法是指用符号、文字、数字或图表将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等要素记录下来的方法。它的作用是让演唱或演奏者能准确、清楚地演唱或演奏出乐曲的内容。记谱法的种类很多,现在我国仍在使用的记谱法主要有五线谱、简谱、古琴谱、六线谱等。特别是五线谱和简谱,运用更为普遍,最为常用。一、民族器乐教学中五线谱应用的目的及意义一直以来,在国内音乐界尤其是民族器乐在实际演奏和教学中,一些演奏者和学生大都存在着“五线谱是西洋的,简谱是中国的”等错误的观念,其实简谱和

    内蒙古艺术 2018年3期2018-01-29

  • 略谈几首记谱有误和有转调的五声音阶民歌
    略谈几首记谱有误和有转调的五声音阶民歌徐荣坤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声音阶,一般都是指由宫(do)、商(re)、角(mi)、徵(sol)、羽(la)五个“正声”所构成的音阶,不含清角(fa)或变宫(si)等“偏音”。如果把五声音阶的曲调记成了含有fa或si等“偏音”的曲调,那就意味着记谱方面存有舛误(历年出版的大量民歌集子中,这种错例并不罕见)。但是,在浩如烟海的民歌海洋中,却存有少量因转调而具有清角(fa)等“偏音”的双宫综合性五声音阶的民歌。本文介析几首这种双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8-01-05

  • “二笔记谱法”在潮州大锣鼓铜制打击乐中的应用
    1041)“二笔记谱法”在潮州大锣鼓铜制打击乐中的应用施绍春(韩山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根据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配器和“锣鼓经记谱法”等特点,设计了“铜制打击乐器二笔记谱法”。采用简洁的二笔符号,形象、直观和快捷地标示铜制打击乐器的不同音区(位置)和不同击打方法。记录了潮州大锣鼓各种铜制打击乐器的演奏,使其有利于完善记谱与保存及大锣鼓的传承、交流和教学。“二笔记谱法”是演奏技法转换为符号而标记在乐谱上的方法,运用“二笔记谱法”,可提高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12-08

  • 论民间音乐田野调查的两个难题*
    失准”问题;二是记谱难题,即民间音乐具有写意性,难以完全用写实性的记谱方式来准确记录,造成了“失谱”问题。“失准”和“失谱”的状态不利于民间音乐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可解读性的保护和传承,这两个问题需要被关注,并亟待解决。民间音乐 田野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准 记谱西学东渐以来,西方音乐理论迅速占据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制高点,逐渐成为了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的理论基础,进而被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能够概括全人类各种音乐文化的理论”*杜亚雄:《中国乐理的

    文化遗产 2017年5期2017-09-20

  • 调式辨别中“宫音不可少”原则的商榷 ——以《三十里铺》为例
    。本文对其局限于记谱形式、简单地将do音当做宫音的盲目性,结合实例分析,揭示了“宫音不可少”原则的不可取。调式辨别;《三十里铺》;宫音不可少;宫角关系调式辨别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甚至民族音乐研究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笔者曾就民族调式辨别的问题寻问过有关的乐理老师,在以三个音、四个音组成的旋律中如何确定其调式调性这一问题上,所得回答除了根据“音乐素养的感觉”外,大都是按照“宫音不可少”来辨别的。对于“宫音不可少”这一原则,《四步走

    黄河之声 2017年11期2017-09-03

  • 超越边界的音乐分析 ——尼古拉斯·库克教授“上音”讲座述要
    的复杂性—对新式记谱法的探讨;四、艺术与科学之间—借助计算机进行音乐表演分析;五、碰撞在巴黎—以德彪西与佳美兰音乐为例,论分析对跨文化音乐风格的揭示;六、“外面漆黑一片”—涉及种族、政治和异文化背景的音乐分析。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在第一讲的现场致辞时就提到,库克教授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独特的研究视角已经在汉语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并且他与上海音乐学院渊源已久,三十年前在上音的讲座就给已给中国学子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同时,陈鸿铎教授也刚刚翻译完成库克教授《

    人民音乐 2017年4期2017-01-30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记谱方式研究
    质文化遗产昆曲的记谱方式研究朱星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北京 100024)作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戏曲曲种,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行腔优美、婉转缠绵、悠远柔漫,演唱技巧注重对声音音量、音色的控制,吐字也十分讲究。昆曲的记谱为工尺谱,能够适应昆曲在演唱过程中依字行腔的规则,本文将针对昆曲的记谱方式和记谱体系进行研究,以便从乐谱本身探寻昆曲传承的文本规律。昆曲;工尺谱;依字行腔;板眼一、昆曲工尺谱的谱字与定调中国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4期2017-01-25

  • 从史学的视角审视西方早期音乐记谱法的沿革
    审视西方早期音乐记谱法的沿革●余双慧通过梳理从最古老的字母谱到接近现代的巴洛克时期的记谱法,清楚了记谱法的早期发展轨迹,明确了记谱法的沿革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而且每一种记谱法的出现在音乐史上都是一大进步,不仅使当时的音乐得以记载,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音乐的传播与交流,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史学;西方早期音乐;记谱法;沿革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罗马。①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

    歌海 2016年6期2017-01-10

  • 如何正确选择音乐记谱
    如何正确选择音乐记谱法■赵斌近年来,五线谱普及进入了幼儿园、小学及国家、省市级民族乐团等。笔者自小学习民族器乐,使用的是简谱,后进入音乐学院才使用五线谱进行学习。目前,本人已经有了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记谱法的使用有了些个人的见解。音乐是流动的艺术,转瞬即逝。为了留住音乐,传承音乐,人民开始寻找能够留住音乐的办法,于是各种记谱法被发明使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音乐风格产生了不同的记谱方法,直至今日还在延续使用的记谱法,如五线谱、简谱、工尺谱、六线谱(吉他)、鼓谱

    剧影月报 2016年6期2016-11-20

  • 从有量记谱法到工尺谱
    公元13世纪有量记谱法的出现开始,西方记谱法中对于音高与节奏的精确表示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而在同时期的中国,主要使用的记谱法则有不明确记载节奏的减字谱、俗字谱等,后于明清时期广泛流传的工尺谱中才有了以“板”、“眼”等规定与表示节奏的方法,至今在传统音乐的流传中应用。本文以有量记谱法与工尺谱为例,旨在通过对于中西记谱法中节奏计量手段的探析与对比,浅述中西音乐文化各自的艺术与审美特点,以及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关键词】记谱法;节奏计量西方记谱法从公元9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2016-10-21

  • 格里高利圣咏
    咏的出现,中世纪记谱法、教会调式,乃至复调音乐皆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作为配合礼拜活动而唱诵的圣咏(chant)是一种由男声演唱的无伴奏单声部音乐形式,歌词为拉丁文,内容主要来源于圣经。圣咏的起源与基督教的礼拜仪式密不可分,早期教会的主教们显然意识到音乐可以有效地增强经文朗诵时的感染力,于是便产生了这种应用于宗教礼仪中的唱诵形式。因其朴素的曲风及唱诵时演唱者的肃穆神情,圣咏亦有着“素歌”(plainsong)的称谓。在中世纪早期,各地的教仪和圣咏形式并不统一

    艺术汇 2016年1期2016-07-21

  • 作为文化的记谱方式
    ,对民族音乐学的记谱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尝试论述:文化记谱方式的背景、文化记谱的中西异同点、文化记谱的原因。笔者认为,将记谱放在文化中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关键词】文化;民族音乐学;记谱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97-02一、文化记谱方式背景民族音乐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作为一名学科的名称,最初由荷兰学者孔斯特(Jaap Kunst )于195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2016-06-18

  • 作为文化的记谱方式
    0)作为文化的记谱方式张玉红(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摘 要】本文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对民族音乐学的记谱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尝试论述:文化记谱方式的背景、文化记谱的中西异同点、文化记谱的原因。笔者认为,将记谱放在文化中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关键词】文化;民族音乐学;记谱一、文化记谱方式背景民族音乐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作为一名学科的名称,最初由荷兰学者孔斯特(Jaap Kuns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2016-06-18

  • 基于律制、调式、记谱及社会学角度的中西方音乐元素比较
    音乐律制、调式、记谱方式的不同,旨在探讨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契合点,并弥补相关学术文献的不足。关键词:律制 记谱 调式 社会学一、中西方音乐律制构成(一)五度相生律五度相生律是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而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略有差异的。农耕型社会生产

    艺术评鉴 2016年7期2016-05-14

  • 论民族音乐学中记谱的发展及其问题
    论民族音乐学中记谱的发展及其问题龚晓娇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摘要】民族音乐学是一门研究文化中的音乐,从比较音乐学发展到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其间经历了复杂而又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发展之路,直至21世纪的今天,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视野不断的扩大、方法和理论不断的完善、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继续昂头前进。本文所要论述的是民族音乐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记谱,该方法能提供客观的分析数据,是民族音乐学家描述音乐最基本的方法

    北方音乐 2016年7期2016-02-03

  • 万物由来
    都是用数字简谱来记谱的,但是你知道简谱是怎么来的吗?数字简谱产生于法国。17世纪,法国天主教“芳济各”教派的僧侣苏威地是最早正式提出数字简谱的人。18世纪中叶,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深深感到五线谱记谱方法的复杂,造成了群众在音乐学习上的困难,便大声呼吁简化记谱方法。1742年,他自己的数字记谱制度,又在《论现代音乐》一文中具体地阐述了这套数字记谱制的内容,1767年,又把它编入了他的《音乐辞典》中。但当时,他的数字简谱并没有被音乐界专业人士接受。加兰—帕里斯—

    风采童装 2015年7期2015-05-30

  • 孙文明两首二胡作品的版本研究
    作品并不像杨荫浏记谱的《二泉映月》那样以单一记谱版本传承,这两首曲目各有三个版本源头:由吴赣伯(后文简称吴)、蒋小风(后文简称蒋)与项祖英(后文简称项)分别记谱或编订弓法、指法的《流波曲》和由周皓(后文简称周)、蒋与项分别记谱的《弹乐》,这三个版本在今天的演奏和教学中可谓“三分天下”,而不同的乐谱版本呈现出来的音乐风格各异,因此,对于乐谱版本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有关孙文明二胡音乐的研究并不太多,主要有《孙文明和他的〈流波曲〉》[1]1-9,《阿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3-21

  • 让传承回归原貌——谈民歌的记谱问题
    原貌——谈民歌的记谱问题张莹莹1,2(1.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北京 100081;2.中央音乐学院,北京100031 )【摘要】我国音乐研究者一直没有停止对我国民歌的采集、整理工作,多年来采集了成千上万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但这些采集的民歌,由于采集年代、采集人等种种原因,在记谱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学界的学者也一直对民歌记谱问题提出种种讨论。本文概述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民歌记谱问题的相关论述,并指出已流传民歌记谱中可能存在种种问题,提出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8期2015-02-25

  • 白俄罗斯经文歌的文字记谱研究
    。因此含有符号的记谱法被称为弯钩记谱法,或符号记谱法。这些标记指示声音运动的大致方向,声音的长度,即音符的持续时间。用弯钩标记的歌曲是完全由男性或同声部合唱完成。旋律曲调——严格的全音阶,根据不同语言文字平稳交替运动,允许有不规则的属音交替。因此,在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同时,古俄罗斯和其西部白俄罗斯掌握运用拜占庭时期的符号记谱系统,最终形成了富有典型俄罗斯特征和风格的原始标记,如箭头、弯钩、顿记、线记等。符号记谱法多世纪发展的过程中俄罗斯境内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1-06

  • 我国传统记谱的读唱探索
    ■苏侨我国传统记谱的读唱探索■苏侨传统记谱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有着多元的记谱形式、富于变化的音腔思维、灵活的腔词关系。作为学习者理解传统音乐思维的途径,具有极高的读唱价值,但却因其自身特点而受到限制。本文正是着眼于此,结合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学手段,探索出传统记谱读唱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记谱 工尺谱 音腔 视唱练耳长久以来,我国传统记谱法就因其框架式、非精确的特点,难以进入视唱练耳课程的训练。诚然,精确记谱为音乐教育与音乐研究带来了直观与便利,然而对于非

    剧影月报 2014年5期2014-11-21

  • 人人都可以成为作曲家
    上带来一款全新的记谱音乐软件“ScoreCloud”,立即引来台下一阵轰动。这款软件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桌面软件ScoreCloud Studio,用来快速并简易地编排与剪辑音乐;苹果应用ScoreCloud Express,用以录音同时记谱;云端服务My ScoreCloud,用以再次剪辑并分享音乐。现在,在苹果APP Store里已能找到iPhone/iPad版ScoreCloud Express,并可以免费下载。斯文·阿赫贝克还承诺基础版将永久免费

    小演奏家 2014年10期2014-11-06

  • 记谱法研究文献综述
    赵光强摘要:记谱法是音乐记录的重要形式和直接手段,它反映了人类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记谱法的历史研究、创新性记谱法研究、记谱法与音乐教育研究、记谱法的解译研究、中外记谱法比较研究、记谱法与其文化生境关系研究等方面。成果颇丰,但是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关键词:记谱法 中外音乐我国的记谱法源于四千余年前,而西方的记谱法至少在公元9世纪已经出现。无论中外记谱法在音乐普及中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记谱法从构成因素类型可以分为:文字谱、音位谱

    艺术评鉴 2014年14期2014-08-26

  • 浅谈视唱练耳教学
    来即唱,想要听歌记谱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练记谱要先练视唱。视唱练耳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事儿,最好有一个好的老师,这是最快的办法。如果你学简谱视唱,则重点在于建立调式的感觉,从哪个调练起不是太重要,因为简谱是首调,不反映调高,只在谱前标一下而已。关键要练习一个调内的音程关系,以及音之间的排列组合(这些再加上节奏其实就是歌了)。并且要在大量的练习中寻找调式的感觉(这对以后的记谱很有好处,可以保证以后不出现将 5671记成1234的情况)。练习,当然从最基础的音阶

    卷宗 2014年4期2014-06-06

  • KLAVAR钢琴教学法介绍
    avar)的钢琴记谱法,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所有业余的成年音乐爱好者增强了自信心,人人都可以进入钢琴圣殿之门。克拉瓦的一句令人振奋的口号是:“十分钟以内你就能弹奏自己的第一首曲子!PLAY YOUR FIRST MELODY WITHIN TEN MINUTES!”这一点也不夸张,我们确实亲自目睹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令人难以置信。1931年,荷兰工程师兼音乐家歌尼列斯·朴(Cornelis Pot)发明了一种极为简单的记谱方法:仅使用黑色和白色两个音符和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12期2013-11-15

  • 五线谱误区问题分析
    谱是一种比较好的记谱方法,被人们沿用至今,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其最大的不足就是识记困难、不利于普及,这也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实践证明:用固定调唱名法视谱时,现有的五线谱在辨认变化音与原位音时,具有不够直观的问题。而用首调唱名法视谱时,由于唱名是随调游移的,因此,若想快速准确地辨认出各调的唱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可见,无论用哪种方法视读五线谱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一、两种唱名法的特点1、固定调唱名法。即以C调的唱名为固定唱名,无论变什么调,唱名不变,而是

    戏剧之家 2011年6期2011-08-15

  • 论基础教育中五线谱和简谱教学的优劣势及其应用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顾名思义,它由五条线组成,在五条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它记号来记录音乐的一种方法。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这七个数字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记录多声部的复杂音乐,所以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9世纪末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歌唱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一、五线谱教学的优劣势1.五线谱教学的优势众所周知,五线谱是在国

    大众文艺 2011年9期2011-08-15

  • 单簧管浅说
    簧管均用高音谱表记谱,bB调单簧管提高大二度记谱,实际发音比记谱音低大二度;A调单簧管提高小三度记谱,实际发音不记谱音低小三度。单簧管音域较宽,大约三个半八度,是木管乐器组中音域最宽的乐器。其全部音域可以分为下列几个不同的音区,每个音区内都有独特的音色与表现力。一是低音区。也称“芦笛音区”或“表情音区”,音色低沉、饱满、浓郁,并带有金属色彩,富有一定的紧张情绪和戏剧性特色。此音区为单簧管最富个性的音区,表现力最强,例如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彼得与狼》中,就用

    戏剧之家 2010年3期2010-08-15

  • 工尺谱的发明
    我国古代用的一种记谱方法。公尺谱的产生,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很久很久以前,在没有发明记谱法的时候,人们唱歌或演奏乐器都非常不方便。因为没有乐谱,学唱歌和演奏都只能靠老师一句一句地教,节奏对不对,都得靠老师辨别。要学好一首歌或一首曲子,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现在简直没办法比。据说,在唐朝的时候,江苏有一位叫梁正康的裁缝,不但衣服做得很漂亮,而且是远近闻名的乐师,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就连他的徒弟都有很多精通音乐的。他们平时既跟师傅学裁缝又跟师傅学音乐。梁师傅一边带

    琴童 2009年7期2009-07-20

  • “嘉德威”音乐故事
    讲的是最早的音乐记谱法。在很早以前,希腊有个叫亚里士多塞诺斯的人,他和他的朋友们写了不少关于音乐知识和节奏方面的书。就是他将八度音分成12个半音的,你们算算这—组钢琴键就知道了。这一理论结构依然是今天西方音乐的基础哦。再说说最早的复调音乐吧。在很早以前,奥尔加农的作曲家创作的都是单旋律,慢慢地他们会在同一旋律上添加更高或更低的音,这些添加上去的旋律可以是一个八度间隔,也可以是一个四度或五度间隔。随后,作曲家开始懂得写低音部的旋律,他们称为最低声部,也就是我

    琴童 2009年3期2009-03-13

  • 数字简谱的来历
    ,深深感到五线谱记谱方法的复杂,造成了群众在音乐学习上的困难,大声疾呼,简化记谱的方法。1742年,他在法兰西科学院作了报告,提出了他的数字记谱制度;又在《论现代音乐》一文中,具体地阐述了这套数字记谱制的内容;1767年,又把它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中。但是,由于音乐界许多专业人士的激烈反对,数字简谱未能见到实施。此后,数学教师加兰把简谱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接着是他的一个信徒帕里斯;最后是谢维医生,他把整个制度加以系统地组织,编书成册,并通过大办群众合唱团,大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4期198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