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

  • 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心脏超声造影诊断右室憩室1例
    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室心尖处“囊袋样”无回声区向心尖凸起,颈部宽约6.5 mm,深约37.0 mm,与右室相通,无回声区周边可见心肌组织与右室心肌相连续;CDFI 于舒张期见右室腔内血流进入无回声区内,收缩期见无回声区血流进入右室内(图1)。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室心尖处无回声区,考虑右室心尖部憩室形成,建议行心脏超声造影进一步检查。左心声学造影检查:右室心尖处局部呈“囊袋样”向外凸出,大小约35 mm×25 mm,造影剂充盈其内,心内膜显示清晰,其周围可见心肌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2023-11-02

  • 超声压力-应变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室心肌做功的定量评价
    等[2]。同时,右室功能指标的评估价值也被重视[3],并证明右室功能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非常重要[4],右室功能不全与CHF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相关,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5,6]。压力-应变环(pressure-strain loop,PSL)是一项无创量化心肌功能的新技术,不受后负荷影响,可以真实的反映心肌代谢需求和耗氧量。本研究旨在应用PSL对CHF患者的右室心肌功能进行评估,探讨临床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

    武警医学 2023年2期2023-03-28

  • 右室-肺动脉耦联评估的研究进展
    值的依据。本文就右室-肺动脉耦联定义、检测方法、超声检测指标等方面评估进行综述。1 右室-肺动脉耦联的定义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以进行性肺血管阻力升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患者死亡的临床综合征[1]。PH以肺动脉压力升高为表现形式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其标准被定义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定的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25 mmHg[1-2]。PH全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2年10期2022-12-29

  • 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
    径为94 mm,右室室壁变薄,最薄约2.8 mm;右室心尖部可见一大小约58 mm×35 mm 的瘤样膨出区(图1);右室侧壁肌小梁明显增多、增粗(图2);右室面积变化分数减低(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约9.4%;三维超声进一步测得右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为338.8 mL,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为258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9期2022-12-11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糖尿病心肌病右室功能的应用进展
    围内流行[2]。右室功能异常是各种类型心力衰竭和死亡的预测因子[3],因此准确评估右室功能对DC 患者的病情分析、早期干预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有关DC 右室功能受损的影像学特点、受损机制、诊断方式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二维斑点追踪(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是一种早期评估右室功能的新技术,其利用心肌斑点高度拟合右室壁运动,可全面、细微、准确地反映亚临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11-24

  • 无创心肌做功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应用价值
    患者死亡[1]。右室功能情况是决定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超声心动图是目前临床诊断PH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 可通过多种指标评价右室功能, 但仍有一定局限性。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通过逐帧追踪心内膜散射斑点测量心肌局部及整体形变, 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运动及功能, 对右室功能的评估具有较高价值, 但其具有负荷依赖性, 且目前大多研究仅针对四腔心切面, 单一切面的检查结果不足以反映右室整体情况。通过无创心室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9期2022-10-05

  • 类似三尖瓣起源室性早搏于右室流出道消融成功一例
    ,约80%起源于右室,而又以右室流出道室早最常见,而三尖瓣环起源室早相对较少,其体表心电图有特征性变化[1-2],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通过体表心电图预测并在相应区域标测消融成功。从解剖位置看,三尖瓣环间隔部上部与右室流出道基底部毗邻,该处发生室早常难以区分是三尖瓣环起源还是右室流出道起源,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中部起源室早与三尖瓣环起源室早形态有明显区别。笔者报道1例体表心电图表现为典型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室早,最后在右室流出道间隔中部标测消融成功。患者男性,48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4期2022-09-02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右室功能
    室受累最常见,而右室常被忽略,右室2/3 的血供来自右冠状动脉[1]。研究[2]表明,右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右室缺血梗死,显著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早期评估右室功能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尤为重要。研究[3]发现,部分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或功能障碍,尤其是右室受累时,在心电图及常规超声心动图上往往不易检出。二维斑点追踪(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ing echocardiograph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8期2022-08-30

  • 二维与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诊断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右室心肌纤维化的价值比较
    功能障碍[1]。右室收缩功能是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预后因素,其纵向收缩运动振幅和心肌应变可预测右室运动功能和患者生存率[2]。心肌纤维化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常见表现,严重影响心室功能,导致腔体重构、心肌僵硬度增加和整体泵衰竭[3]。准确评价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对预后分层和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心肌纤维化程度的诊断金标准为心内膜心肌活检,由于其具有侵袭性,临床应用受限。心脏磁共振是诊断心肌纤维化及评估其范围的一个理想的无创技术,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05-07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分析
    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室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还存在一定争议[3,4]。本研究以83 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4 月入院的83 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83 例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7 例,女36 例;年龄37~77 岁,平均年龄(57.41±8.63)岁;平均体质量(58.63±5.41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6期2022-04-11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小儿重症肺炎右心功能的价值
    碍[1],可导致右室结构及功能的损伤,影响患儿预后[2]。因此,对SP患儿右室功能的评估及监测尤其重要。二维斑点追踪(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可定量分析右室心肌收缩功能,且无角度依赖性[3]。本研究旨在应用2D-STI技术定量分析SP患儿右室纵向应变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SP患儿70例(SP组),其中男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02-16

  • 肺动脉高压心肌纤维化磁共振评价及临床意义
    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室后负荷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右心心力衰竭和死亡。目前国际和国内指南对PH的诊断标准为:海平面状态下、静息时,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25 mm Hg(1 mm Hg=0.133 3 kPa)。根据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血流动力学特点以及治疗策略等,将PH分为5组,分别为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左心疾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年2期2021-12-05

  •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估右室心肌应变的研究进展
    ,胡瑞,郭顺林*右室功能的准确评价在多种心肺疾病的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1]。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是临床研究中进行右室结构评价的金标准[2]。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但EF反映的是全心容积变化,不能反映心肌局部运动的改变,也无法反映心脏早期舒张功能受损情况。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

    磁共振成像 2021年10期2021-12-04

  • 超声诊断右室心尖发育不良并室壁瘤形成1例
    径约64 mm;右室流入道上下径发育小,左右径及前后径呈囊样扩张,右室心尖部未发育,右室侧壁近三尖瓣瓣根处心肌变薄,局部呈瘤样膨出,范围约23 mm×17 mm;左室射血分数66%。心包腔内可探及液性无回声区,左室后壁深约34 mm,右室前壁深约12 mm;CDFI于三尖瓣可探及少至中量反流信号,反流压差约16 mm Hg。见图1。超声提示:右室心尖发育不良(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hypoplasia,RVAH),右室侧壁室壁瘤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8期2021-09-04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降压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增生、肥大,并对右室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右室功能紊乱逐渐被认为是影响高血压性心脏病预后的重要病因之一[2]。降压治疗可以改善或逆转相关靶器官损害,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3]。Verdecchia等[4]研究表明心肌质量较左室结构改变能更好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技术可以在三维空间内更加准确地评估右室结构及功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8期2021-09-04

  • 右室流出道狭窄并发假性室壁瘤形成1例
    °;不正常心图;右室肥厚;心肌劳损;未见异常Q波(图1)。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前后径37.0 mm,左室肥厚,厚度11.9 mm;右室前壁增厚,厚度13 mm,右室前后径25.5 mm,右室前壁前方可见前后径约4.1 mm心包积液。心功能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容积109 ml,左室射血分数60.4% 。右室流出道前壁和室上嵴处室壁局限性增厚,凸入流出道致流出道狭窄,狭窄处内径7.1 mm(图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狭窄处收缩期可见高速射流,方向指向右室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3期2021-03-25

  • 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右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血管疾病都会出现右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辅助检查如心导管术是有创检查,而MRI 检查费用较高。超声心动图具有准确、无创、便捷、重复性高和经济等优势,已逐渐应用于右室形态及功能的评价。由于右室几何形态复杂,肌小梁丰富,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时具有局限性,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超声心动图的不足,逐渐运用于临床,本文就各种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评价右室形态和功能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1 三尖瓣环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 代表了三尖瓣环侧壁在长轴方向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12-26

  • 超声心动图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右室功能和容量的影响
    既往关于其治疗后右室相关研究较少,然而右室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组旨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CRRT前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右室功能和容量变化。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19 年4~9 月我院收治的行CRRT 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71 例,其中男 48 例,女 23 例,年龄 32~83 岁,平均(65.77±12.24)岁。排除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大量心包积液及图像质量过差影响测量等患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8期2020-09-04

  • 小儿右室肥厚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研究
    000)对于小儿右室肥厚来说,属于较为常见的小儿心脏疾病之一,在对患儿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同时,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1]。所以,要积极给予小儿右室肥厚患儿有效的诊治措施,来降低病死率、残疾率。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18年7月—202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小儿右室肥厚患儿进行研究,设为甲组,并选同龄的40例健康小儿作为乙组。乙组中,女15例、男25例。0~2岁,均值1.25岁。甲组中,女14例、男26例。0~2岁,均值1.22岁。两组基线资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6期2020-08-05

  • 心肌应变分析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
    期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室后负荷对右室功能和结构均有明显影响。评估右室功能对提高大多心脏疾病和肺部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均有重要作用[1]。斑点追踪成像是在二维图像上追踪心肌回声斑点,分析心肌的运动轨迹,无角度依赖性。有学者[2-3]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单切面技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进行研究,近年国内也有学者[4]应用斑点追踪成像对右室四腔心单切面6节段或游离壁3节段进行研究。2014年Forsha等[5]首次将右室分为三切面18节段进行研究,证实右室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7期2020-08-04

  • 心脏血管瘤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
    右房内径均正常;右室前壁探及一巨大形态不规则的混合回声包块,内以无回声为主,另可探及网格样结构及不规则团状低回声(图1)。包块范围自右室前壁中部至心尖部,上下径4.87 cm,横径6.16 cm,压迫右室。包块壁较薄,无舒缩活动,与右室壁及心包关系紧密。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各组瓣膜未见异常。心包腔内探及带状无回声,位于右室前壁外侧。射血分数60%。CDFI:三尖瓣少量反流;于包块内可探及血流信号,血流似经一极细窄的网格状交通口与右室交通(图2)。超声心动图提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4-30

  • 右室Tei指数及P波离散度预测高原性心脏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的指标。研究显示右室Tei指数较敏感反映HAHD患者右心整体功能[4-5],且与外周血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与右心导管测量的右室射血分数和右室每搏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6-7]。然而,右室Tei指数与HAHD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尚不明确。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作为反映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非均质电活动的心电学指标,可有效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8]。右室Tei指数与Pd的相关性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右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10-24

  • 右室功能对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功能关系密切。 右室的复杂形态使量化评估右室功能充满挑战。 临床判断右心功能的金标准为心脏磁共振显像,但检查费时且价格昂贵,实践中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右室最主要的方法。 2009 年ASE成人右心超声心动图诊断指南[2]推荐采用普通M 超、二维超声、组织多普勒显像对右心功能进行评价,常用指标包括右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收缩期纵向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速度(S’)等。 应变为心肌形变的变化百分数。判断心肌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11期2019-08-22

  • 小儿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右室流出道狭窄再手术2 例
    脏超声心动图发现右室流出道变窄,继续随访8 个月,狭窄进行性加重,故再次入院手术。入院查体:体温36.7 ℃,呼吸29 次/min,心率96 次/min,血压107/69 mmHg,血氧饱和度96%。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精神好,面色红润,肺部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节律不齐,心底部及心前区未闻及心脏杂音,腹部查体未见异常。本次入院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右室流出道内径变窄、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前向血流速度增快,RVOT 压差增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心脏三位片示

    实用医学杂志 2019年8期2019-05-10

  •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对早搏起源点的预测
    为左室流出道还是右室流出道最重要的心电图特征为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最近一项研究报道,在心电图胸导联中室性早搏和窦性心律之间的差别可区分起源于右室流出道与主动脉瓣区的特发性室性早搏。通过测量窦性心律和室性早搏时V2导联中的R波和S波振幅,然后计算室性早搏时V2导联的R波指数(R / R+S)与窦性心律时V2导联的R波指数(R / R+S)的百分比(称为V2导联移行指数或V2导联转换比),来判断其起源于左室还是右室[1-2]。当V2导联移行指数≥0.6时提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03-24

  • 改良的双极右胸导联诊断右室梗死的临床价值
    4-090-01右室心肌梗死是由于供应右室的血管(多为右冠)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段引起,在临床上往往合并下壁心梗。在常规12导心电图中无明显右室梗死图形,单极右胸导联对右室梗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往往缺乏特异性表现,我们应用改良的双极右胸导联(CR导联)对20例右室心梗患者进行检查,探讨其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正常对照组:50例,男 28例,女 22 例,年龄,21-68岁,平均51.5岁。所有病例均无心肺疾患及近期可能影响心电图的药物,经X线胸透、常规心电

    健康大视野 2019年4期2019-03-18

  • 心房/肺动脉径路和经心室径路根治法洛四联症的最新进展
    暴露室间隔缺损及右室流出道,方便手术操作,手术效果确切,对于伴有肺动脉瓣环及肺动脉发育不良者,还可以跨环修补,加宽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但长的右心室切口及跨环补片容易引起肺动脉瓣反流[3]、右室扩大、心律失常和猝死等晚期并发症。因此,目前许多国内外心脏中心逐步采用经右心房/肺动脉或右室流出道小切口根治TOF,国内外报道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优于传统右心室切口。本文就右心房/肺动脉路径和右心室路径根治法洛四联症展开综述。1 右心室径路1955年Lillehe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16期2019-01-03

  • 不同心电图亚型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右室功能评估
    [3-4],而对右室功能改变则关注较少。CLBBB根据心电图(ECG)可分为两个亚型:同向型(concordant:c LBBB)和异向型(discordant:d LBBB)[5],不同亚型之间右室功能是否存在差异尚未明确且临床关注较少。笔者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STE)比较ECG不同亚型的CLBBB患者右室功能差异,从而为临床判断病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5期2018-11-13

  • 2D-STI评价肺动脉压正常SSc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
    SSc患者可发生右室收缩功能障碍,早期发现,有利于预后判断和治疗。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无角度依赖性,可定量评价心肌功能。已有学者研究发现在评价右室收缩功能障碍时,2D-STE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相关[2]。本文研究应用2D-STI评价未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SSc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并探讨S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29期2018-10-18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右室功能变化及其与左室功能及室壁厚度的关系
    ,主要影响左室,右室甚少受累。然而左、右室在功能上相互依赖,右心室功能亦有改变,并且与患者预后相关。但由于右心室的解剖、生理学复杂,应用传统超声较难准确评价其功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斑点追踪(STI)技术通过逐帧追踪灰阶图像中均匀分布于心肌内的散射斑点,应用空间与时间图像处理算法获得组织的运动信息,与组织多普勒频移无关,无角度依赖性,不依赖于心室几何学形态,可准确地评价右室收缩功能,弥补了常规超声和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估右室的不足。本研究主要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6期2018-09-03

  • Tei指数的测量及对冠心病患者右心整体功能的评价
    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10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 根据造影结果分为A组(40例)、B组(35例)和C组(30例)。A组为右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组(狭窄程度>70%), B组为右冠状动脉病变轻微组(狭窄程度0.05)。A组﹑B组的右室整体功能指数(R-TDI-Tei)指数分别为(1.11±0.35)、(0.82±0.25), 均较C组的(0.50±0.09)延长(P【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心肌做功指数;右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DO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5期2018-03-02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评价
    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评价郑枫 徐莉 张国辉 汪健飞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我院6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各20例;另选健康成年人20例作为正常组对照。比较各组常规超声所测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及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以及RT-3DE所测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9期2017-09-26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和QLAB定量软件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研究孙品 杨武 肖丽 李勇 牟俊宇 窦菁菁目的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右室心肌应变特点,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和QLAB定量软件评价OSA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OSA患者45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室收缩功能各参数;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分别应用QLAB软件和VVI软件获取右室各节段心肌应变曲线,记录右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GLSRV-QLAB、GLSRV-VVI),比较各参数之间的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4-08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分析
    马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分析马宁目的 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临床诊断方法,分析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38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心悸、胸闷以及晕厥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而Epsilon波、V1-V3导联QRS波间期、S波升支时间以及T波倒置是心电图的典型性表现。结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2期2017-01-20

  • 单纯心内修复在法洛四联症矫治中的应用
    修复,在充分疏通右室流出道、修补室间隔缺损后直接缝合右室切口,占同期法洛四联症矫治术的28.61%。结果 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术后恢复良好,无重大并发症。结论 法洛四联症的矫治宜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对单纯漏斗部狭窄、室间隔缺损为嵴下型的病例,单纯心内修复方法可行,并有利于心功能保护及术后恢复。法洛四联症; 单纯心内修复法洛四联症矫治远期存在肺动脉瓣返流、右室扩张及右心室功能不全的问题,如何为患者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尽可能保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7年5期2017-01-12

  • 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指标分析
    检查中很可能造成右室心肌梗死漏诊。为了提高诊断效率及准确度,本文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55 例,对其进行心电图诊断分析,总结诊断指标,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心肌梗死患者55 例,其中男29 例,年龄32~79 岁,平均年龄为(51.3 ±17.2)岁,女26 例,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51.7 ±16.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 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区疼痛和胸骨后疼

    淮海医药 2015年5期2015-03-22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
    田颖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石亮 田颖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一种罕见遗传性心肌病,以右室心肌细胞逐渐被脂肪和纤维组织代替,造成右心室壁变薄,心室腔扩大为特征。患者以心律失常表现为主,包括室早、持续性和非持续性的室速。病变可累及双侧心室,导致心功能不全,占年轻患者猝死原因的20%[1-3],是运动员和35岁以下年轻人心脏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虽然1994年提出了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但是对于大多数病例来说,缺乏诊断的金标准,特别对于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5年2期2015-03-18

  • 超声心动图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
    下四腔心切面,以右室为图像中心。TDI调整至高帧频(143~268帧/s,平均 175帧/s)。 测量数据:①右室大小和壁厚度,包括右室流出道(RVOT)近端内径、RVOT远端内径、右室基底径、右室中径、右室长径、右室壁厚度、右室左室比值;②右室收缩功能,包括三尖瓣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率(FAC)、心肌做功指数(tei index,Tei指数)、组织多普勒三尖瓣侧壁部瓣环收缩期峰值速率(S’);③右室舒张功能,包括下腔静脉塌陷率、三尖瓣收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4期2015-03-07

  • Epsilon波的临床意义及相关疾病
    ,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脏病进展期或晚期患者的体表心电图上发现,该波位于QRS波群终末,波幅较低,持续数十毫秒,目前认为epsilon波是右室心肌细胞部分延迟除极而形成,也称为右室晚电位。参与右室延迟除极的心肌数量越多,该波越宽大;除极时间越延迟,可使波群时间越宽,有时形成类似2个QRS波群。Epsilon波的检出率:一般心电图检出率约23%,如采用Fontaine双极胸导联即将右上肢导联电极放在胸骨柄处作为阴极,左上肢导联电极放在剑突处作为阳极,另将左下肢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5年2期2015-02-20

  • 超声心动图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分析
    图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超声心动图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右房增大25例,右室壁弥漫性变薄、运动减弱27例,右室流出道增宽39例,右室肌小梁紊乱35例,调节束回声增强18例,右室增大55例,室壁瘤形成15例,右室局限性变薄、运动减弱12例。结论给予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诊断价值较高,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高有效可靠的参考依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4期2015-01-27

  •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1例
    学附属医院)急性右室心肌梗死1例邢训颜1,管琳2,陈瑞丽2 (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患者男,44岁,因“剧烈活动1 h后出现胸闷、气短、黑曚”于2015年3月15日入院。入院前曾服速效救心丸,症状未缓解。查体: T 35.3℃,P 50 次/min,R 17次/min,BP 94/58 mmHg。神志清楚,肝略大,双下肢略浮肿。既往史:高血压史2年,血压150~160/85~100 mmHg;吸烟史30年,20支/

    山东医药 2015年29期2015-01-21

  • 组织速度显像结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心衰竭患者右室功能的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室功能的测定在病情的判断、治疗、预后和随访方面均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利用组织速度成像(TVI)测定各室壁及房室环运动等速度参数,可定量化心肌运动速度,实时获取心脏各节段运动的信息,葛贻珑等[2]研究表明TVI是一种较新的快速评价右室功能的方法。目前分别运用TV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不同心血管疾病左、右室功能的研究较多[2-3],但将二者结合评价右室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应用TVI结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三尖瓣瓣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7-13

  • 右室肥厚心电图诊断新视点
    刘彤·专题评论·右室肥厚心电图诊断新视点刘彤近年来,右室肥厚心电图诊断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新进展。Van Bommel等提出了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阻滞患者诊断右室扩大的心电图标准,即aVR导联终末正向波(晚R波),所有肢体导联QRS波低电压(<0.6 mV)和V5导联R/S<1。RV1>0.6 mV,V1导联R/S>1,RaVR>0.4 mV,PⅡ>0.25mV这4项标准有助于明确肺动脉高压患者是否存在右室肥厚。最近的MESA-RV研究提示,应用传统心电图标准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2期2014-05-25

  • 超声心动图对右室流出道狭窄的术前诊断价值
    心脏病的诊断中,右室流出道狭窄(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tenosis,RVOTs)多是法洛氏四联征心脏畸形中的一种。单纯RVOTs 比较少见,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临床诊断中,由于存在右室流出道的梗阻,左右室之间的压差变小,室间隔缺损的分流不明显,因而,容易漏诊合并的VSD(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相应的,由于室间隔缺损存在左向右的分流,导致检查者容易忽视右室流出道的高速血流,

    重庆医学 2014年36期2014-03-26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右室双腔心诊断中的价值
    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右室双腔心诊断中的价值史学功,肖 洁,金朝龙,汪太平回顾性分析76例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右室双腔心(DCRV)患者的二维图像和多普勒特征,并与手术中探查做对比。结果显示患者均在二维切面显示右室流出道异常肥厚肌束或环状狭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显示血流通过狭窄口时速度加快,呈五彩镶嵌色。经手术证实符合73例,1例超声诊断DCRV合并室间隔大缺损经手术证实为法洛四联症,1例DCRV合并室间隔膜周部缺损漏诊右冠窦瘤破裂,1例DCR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2-13

  • 下壁心梗合并右室心梗诊断进展
    供较为特异的诊断右室心梗的线索,单纯右室心梗较为少见,大多合并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往往掩盖右室心梗的特点,故右室心梗的心电图特征准确性不如左室心梗的心电图特征明显。右室心梗的发生发展及衍变过程时间较短,部分病人就诊时,其心电图波形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约50%的患者STV4R抬高在10h内恢复正常[4]。前间壁心肌梗死也可以合并右室心梗,尸检发现前壁心梗合并右室心梗者约占13.4%~22.2%,所以右室心梗临床表现相对复杂,容易误诊、漏诊[5-6]。近年来,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8期2014-01-22

  • 超声心动图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评价
    图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评价郭华 薛军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诊断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的图像特点。方法对5例ARV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例ARVC患者中4例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病,1例为家系检查发现。1例猝死、1例心力衰竭、2例晕厥、1例无症状。所有患者均做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部分患者做了心室核素造影和右心室造影。超声心动图表现为:所有患者均右心室扩大,3例右室流出道扩张,1例左室稍大;3例右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4年6期2014-01-21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
    示:右心室扩大,右室壁变薄,右室壁运动幅度减弱,右心室小梁小房形成。讨论本例患者反复发作心悸,心电图V1~V3导联T波倒置,V1导联可见Epsilon波;动态心电图24 h可见600个左束支阻滞型室性期前收缩,结合超声心动图描记术有右心室扩大,右室壁变薄,右室壁运动幅度减弱的改变,符合2010年国际专家组关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标准[1],故本例可以诊断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图1 V1~V3导联T波倒置,V1导联可见Epsilon波图2 左束支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2期2013-11-08

  • 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利平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指右心室被纤维或脂肪组织取代为特点的一组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表现为右室进行性扩大,功能降低,常因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而猝死[1]。本研究采用基于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及组织多普勒的组织速度成像定量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的右室侧壁不同节段的收缩运动,以其为了解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筛选病例条件,纳入标准为:①右室明显扩大,右室射血分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7期2013-09-08

  •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急性肺栓塞病人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
    变是肺动脉高压,右室后负荷增大,右室心肌收缩能力减低,严重者右心衰竭导致死亡。因此,评价肺栓塞病人右室功能有重要临床意义。右室几何形态复杂,解剖结构不规则,仍无理想方法准确定量评价其功能。组织多普勒成像可实时量化室壁运动的速度和时间,能准确估测右室功能[1]。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0年10月—2011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集的APTE病人34例作为APTE-1组。所有病人均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核素确诊为APTE,其中男1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4期2012-11-22

  • 右室合并下心肌梗死的诊断分析
    导联,常出现合并右室梗死的漏诊。近年来,右室心肌梗死,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治疗方法不同于右室心肌梗死,如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I)的心电图诊断中,公认的标准是右胸导联V3R-V5R2个或2个以上导联出现急性心梗的特征性改变。由于右室右室下壁和后壁为同一支冠脉供血,仅局限于右室的心肌梗死是极罕见的,绝大多数右室梗死伴有下壁或后壁梗死。所以有学者认为,只有在下壁或后壁梗死时,右胸导联才有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3期2012-08-15

  • 急性右室心肌梗塞12例分析
    长717300)右室心肌梗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梗塞,其临床表现和诊治与左室心肌梗塞有所不同。我院自2000~2010收治急性右室心肌梗塞12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2.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例,糖尿病病史3例,异常脂蛋白血症9例,肥胖6例。1.2 临床表现12例患者中以典型缺血性胸痛为首发表现者7例,上腹痛呕吐3例,晕厥者2例。12例患者均有颈静脉充盈,10例患者有低血压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12-08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缺封堵术后右心大小及功能的变化
    房缺患者术前术后右室大小及功能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8 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实施房间隔封堵术共56例,男25例,女31例年龄3~72岁,平均(28±11.3)岁。均窦性心律的继发孔型房缺,平均肺动脉高压40mmHg。房缺大小为(22.5±3.8),封堵器大小为(25.8±4.8)。1.2 方法超声仪器:Ph ilips IE 33彩色超声诊断仪,配备实时三维探头X3-1(频率1.9~3.8MHz),Qlab软件分析系统。对房缺

    中外医疗 2011年25期2011-07-17

  •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十一讲 右室肥大及双室肥大
    内科主任医师一、右室肥大主要表现在“质”上正常情况下,左右心室壁的厚度有明显不同,右室厚度大约只相当于左室的三分之一。因此当右室轻度肥大时左室除极的综合向量依然占优势,从而不出现右室肥大的心电轴改变,只有右室肥大显著时才能出现右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心电图诊断右室肥大不如诊断左室肥大敏感,但特异性高于左室肥大。请初学者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左室肥大主要表现在“量”上,右室肥大主要表现在“质”上。这里的“量”即指QRS振幅高电压,这里的“质”则指心室除极综合向量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10期2011-05-29

  • 自体心包片加宽治疗低龄儿右室流出道重度狭窄206例
    我院对 206例右室流出道重度狭窄的低龄儿实施手术治疗,术中应用未处理自体心包片加宽右室流出道,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0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紫绀,身体发育不良,术前均行彩超检查明确诊断,并行右心造影或 64层 CT造影检查明确右室狭窄部位、范围(均提示主肺动脉发育不良);术前163例心电图检查提示右室肥大、心肌劳损;89例彩超检查见三尖瓣中等以下反流;X线胸片检查均提示心影增大,以右室为主。其中右室流出道漏斗部膜性狭

    山东医药 2011年18期2011-04-13

  • 浅谈急性右室梗死的早期诊断
    断提高,发现急性右室梗死并非少见。因为急性右室梗死无特异的临床表现,临床极易误诊、漏诊、治疗原则也与急性左室梗死迥然相异。又因急性右室梗死的并发症较多,病死率高[3]。为此,本文仅就急性右室梗死的早期诊断略谈几点体会,供同道们商榷。1 临床表现监测的早期诊断右室梗死大多与左室梗死合并发生,而单纯右室梗死少见。至于这一发病特点,对急性右室梗死尤其是下、后壁梗死患者均应密切观察和注意监测,如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应提示有急性右室梗死。1.1 右心功能不全其特点是颈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8期2011-02-10

  • 组织多普勒成像定量评价老年人右室壁心肌运动的观察
    究较为广泛,但对右室壁的心肌运动报道较少。本文着重对正常老年人右室前壁、下壁、侧壁的各节段心肌运动的组织多普勒参数值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老年人的右室壁心肌运动特点,希望能够在其右心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过程中有所帮助。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08年1~6月间的正常体检人群53例,其中男26例,女27例,年龄62~89岁,平均(72.82±7.37)岁,受检者无任何不适感,无心脏病史,无高血压史,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史,超声心动图检

    浙江实用医学 2010年1期201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