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是人类的春天

1954-08-23 03:48陈用文
中国青年 1954年24期
关键词:苏联工人工厂

陈用文

最受感动的一件事

今年年初,我荣幸地随着中国新闻工作者访问真理报代表团,在苏联学习、访问了五十多天。时间虽然不长可是我们在苏联所接触和吸收的新事物、新知识太丰富了。

在我们快要离开莫斯科的时候,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同志,专门来约我们去做一次对中国听众的广播。我们的广播是采取座谈会的方式。当广播电告的记者同志问我:“你在苏联访问期间,使你最受感动的是什么?”我当时只回答了一点:就是我们在参观工厂时所看到的,苏联工人在为中国的订货而努力竞赛的情形。广大的苏联工人,把帮助中国人民进行社会圭义建设,做为他们开展社会主义竞赛的力量。在许多制造中国订货的车间中,都有这样的标语:“我们要为中国生产质量最高的产品”在不是制造中国订货的车间中也写着:“我们要像给中国制造订货一样来提高产品质量!”“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向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致敬!”“正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热情而友好的标语。我们亲眼看到,苏联工人正在用他们最高的劳动热情、最好的技术,助我国制造最新,最精密的机器。我们亲眼看到。许多中国年青工人和学生,正在苏联工程师、技术工人和教授们热情、耐心的帮助下,学习着苏联最新、最好的技术。苏联工人们把帮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当做他们最光荣的任务。这样兄弟般的国际主义的崇高友谊,我们在苏联随时随地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

可是,我对苏联的观感何止这一点呢,一下子怎么也说不完啊!

工业化给苏联人民带来了莫大的幸福

一到莫斯科,我们就更深刻地感受到苏联是一个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工业化给苏联人民带来了莫大的幸福。随便举一些事情来说说吧:莫斯科冬季多雪,可是不管雪多大,扫雪机一过,就一扫而光。莫斯科马路上的汽车,比我们北京马路上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还要多。我们坐在汽车里,就好像坐在一个机器世界里一样的有趣。我们站在斯大林汽车工厂装配车间,就如同站在大马路的路口一样,只见那传送带上最后完成的汽车,日着马达,不一会儿就跑下来一辆,就这样一辆接着一辆日夜不断地跑下来。全世界著名的莫斯科地下电车,每天要吞吐二百二十五万人以上,每小时行走六十公里以上。每一站快的只有一百零五秒钟就是一次,这是速度最快,最方便的市内交通。地下电车道的入口处排着自动售票机,乘客们依次抱出五十个戈比放进去,它就吐出一张票来,那样多的乘客买票,一点也不拥挤。盖房子也机械化、工厂化了。我们在观光莫斯科市容时,看见许多建筑工程都在大雪中进行。在工地上只看见起重机东一个西一个地在上空忙碌,几乎看不见什么人,看不见什么吃重的体力劳动。目前正在广泛地采用预装配的混凝土部件,来建筑无构架的房屋。每一个部件就是一道墙壁,一原地板,一架楼梯!一根固柱或一个雕花的大理石柱脚。用这种新方法建筑住宅:一个十二个人的工作队:只要二十八天就可以造好一座四层楼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挖土机。最大的像一座三层高的大楼,五个人驾驶它,一小时能挖一千九百立方米的土,可以代替七千到八千人的工作。在工厂里,像翻砂、锻冶这些本来是很笨重的劳动,也机械化、自动化了。斯大林汽车工厂翻砂车间的传送装置,是那么庞大而复杂,可是只有一个较年长女工在掌握总的电气调节机关。看了这些,更深刻地感到苏联是一个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人的劳动在受到无微不至的保护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苏联,不但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在不断地增高,而且人的劳动在受到无微不至的保护,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一直把人看做是最宝贵的财富,一直关怀藩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国家不仅用法令规定了劳动保护的各种要求和实现这些要求的具体措施,而且每年支出大量的劳动保护经费。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四亿七千万卢布,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是五十亿卢布,去年,第五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就支出了三十七亿五千万卢布。苏联政府和工会还设立了许多研究所,专门研究改善劳动保护工作的办法。许多工厂的车间清洁、明朗得就好像科学家的实验室一样,我们所看到的像制造马达的工厂、制糖工厂,工人们像医生和护士一样,穿着洁白的大衣工作。莫斯科有一个劳动保护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中,陈列着各种劳动保护的实物和详细的说明。比如电力保安在劳动保护中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几乎每一个工人都与电有关系。因此每个工人不但要有电力保安的

捐助,而且每个工厂都要有极细密的电力保安的设施和规定。比如工厂中高在二十公尺以下的电灯,就只准使用四十伏特以下的安全电压。规定手用灯的电压是三十七伏特,在锅炉等危险区工作的手用灯具十二伏特。在潮湿和尘土地点的手用灯还要加一个安全罩。为了电力劳动的保护工作,在苏联有专门制造成全电器设备的工厂。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劳动保护设备也是很有趣的。例如机械车间的起重机,往往因为超重物过重而发生事故。现在的起重机像人一样地有知觉,因为在起重机上安装了自动控制器。超过了它的超重能力或举起的高度,它就不工作了。机械化锯木的锯子是常常容易锯伤人的,现在把任何一个用不着的锯齿都遮盖起来,只准它锯木头,不准它锯伤人。最容易咬人的压延机和冲压机,现在已根本不能咬人了,因为在它最容易咬人的口边安上了照像光线的保护设备,不管机器转得怎么快,人手刚碰上它口边的光,它就立刻停下来。染色车间的雾气,是染色工人的大敌,现在他们和雾气作斗争也获得了胜利,尽管染色工作是离不开雾气的,可是染色车间的空气是清新的。为了减少城市空气中的含灰尘量,由工厂通风送来的坏空气,还要经过净化空气的设置,把坏空气澄清以后再送出来。苏联工人已经真正成了操纵机器和环境的主人。

苏联人民的购买力真高

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我们曾经去过好几个百货商店。每一个百货商店里都挤满了人。那一种东西最好,最为人民所嗜好的,不管贵贱,那里的人就最多,排的队最长。像照像机、钟表、丝织和毛织的服装、儿童玩具、糖果、点心……没有那一个售货部门,顾客不是挤得满满的排得长长的。要想轻松地买到一件东西确实不容易。有些售货部门没有什么人,原来人们所需要的好东西已经卖光了,要到第二天才有。我们临离开莫斯科前,想到国家大百货商店去买些东西带回国,大家决定在不是星期天的上午九点钟以前去,因为百货商店九点才开门。可是在九点以前,商店的门口就排了老长的队。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是不是因为东西少?不是,你所需耍的东西都可以如意地买得到。是不是因为商店少?也不是,在莫斯科的每一条马路上都有一个百货商店、而且许多大建筑的楼下就是商店,马路口、地下电车站、旅馆里、食堂里、剧院里……到处都有售货享和售货柜,到处都可以买到你日常所需要的东西。是不是商店太小呢?更不是。莫斯科国家大百货商店的一百三十一个营业部门的柜台,连接起来就有二十公里长,每天收进二百卡车的各种货物,每天约有一千万卢布的商品流转量。那么是因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苏联人民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他们生产的东西愈多,国家愈强大,他们的生活就愈富裕。在一九四七年以后,由于在高度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生产。苏联在战后的每一年都减低一次物价。我们回国后不久,四月一日,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又宣布了第七次减低物价的决定。在这次新的减价以前,苏联日用品的价格比一九四七年便宜一半还多。苏维埃国家所关心的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看到的商店里顾客拥挤,正是苏联人民购买力提高的具体表现。随着共产主义建设事业的进展,苏联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美好!

丰富的文化生活

苏联人民所享受的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是令人兴奋的。我们在苏联短短的期间,热诚的主人招待我们看了许许多多苏联著名的戏。像莫斯科大戏院、小戏院、柴霍夫斯基音乐厅、傀儡剧院、马戏院、立体电影院、话剧院这些著名的剧院我们都到了,有的还到过不止一次。在列宁格勒也看过许多次。几乎每一个地方的剧院,每一场那是客满的。据人民日报驻莫斯科记者李何同志说:“平常一般人买票是很困难的,要排队,有的甚至要好几天以前才能预购到票。每个戏院的观众,几乎每个人的服装都是非常整洁面华丽的。莫斯科戏院中有一个习惯。就是休息的时间很多、很长。在休息的时候,人们就在休息大厅里很自然地走成一个圆圈儿,缓缓地散步。一对对年老的夫妻、年青的情人、相好的朋友和亲爱的同志,一个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带着儿女,手挽着手、臂靠着臂,在那五彩缤纷的水晶灯光照耀得透亮的光滑的地板上,亲密地一边低声谈论着剧情和演员的表演艺术,谈论着人们最愉快的事情,一边悠闲地随着人圈儿缓缓地走。他们都是这样的漂亮、愉快、悠闲、幸福!都是在自己最满意的文化生活中休息着的劳动人民!

在参观斯大林汽车工厂文化宫的时候,我们看到和那些剧院中看到的同样幸福的情景。工人们下工以后。换上漂亮的衣服,就在这里跳舞、看戏、欣赏音乐、读书、下棋,或者到小卖部去吃点心、、谈心……许多工人在文化宫中还组成各种业余活动小组,研究文学、美术、音乐、戏剧和生产中的先进技术;文化宫还组织各种专家来辅导工人的业余活动。这样的文化宫几乎在苏联的每一个工厂中都有。我们是应真理报的邀请去访问的,在真理报办公大楼的对面,就是一座真理报文化宫的大楼。工厂里的每个车间中还有红角。工人们在休息的时候。便可以到红角里看报、下棋、开会、听广播。在集体农庄中也有俱乐部。我们在参观“斗士”集体农庄的时候,一大群青年男女农民们,正在农庄的俱乐部中排戏。

文化宫、俱乐部、红角、电影院、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展览会、公园、运动场、溜冰场三在苏联是那么多的文化活动的场所啊。此外还有坐在家里可以看戏的电视机。在列宁格勒,每天有二三十万劳动者在剧院、文化宫和电影院里看剧和看电影。另外还有五万多部电视机,每天吸引着几十万、的观众。

幸福的少年儿童

在斯大林汽车工厂的文化宫中,有专门为工人子弟而设的少年儿童部。这里有航空模型室、绘画展览室、刺绣工艺室、巴蕾舞室、音乐室和健身室。在巴蕾舞室中,我们看到二三十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穿着洁白的巴蕾舞短裙,正在钢琴伴奏下,认真而愉快地练习着巴蕾舞的基本动作。在音乐室中,一群少年儿童正在一个成人的指导下。专心地练习一种像我国琵琶似的乐器。其中有一个最小的男孩,他的乐器也是最小的。我们很感兴趣地问他的年龄,他说他才八岁。在一个宽大的健身室中,十来个十四五岁的男女少年,正在铺了地毯的地板上,兴致勃勃地一个接着一个地翻筋斗。还有一屋子陈列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故事照片,这里是专门请老布尔什维克来给少年儿童们讲革命故事的地方。像这样一些专为少年儿童的设施与活动,我们在依尔库茨克参观的少年宫中差不多都有;在苏联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少年宫或文化宫中的少年儿童部。苏联的少年儿童除掉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还受这种比较有系统的全面的文化教养。

在苏联,从家庭到社会,整个国家都在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爱护儿童。从苏联最高的党和政府机关起,一律严格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其目的不但是为了劳动人民的健康,还为了使父母有时间教育儿童。苏联把爱护和教养儿童,当作一种高尚的社会公德。苏联报刊经常和不关心儿童教养的现象作斗争。《劳动报》曾经发现一个工厂中的女工们的儿子,在学校中留级的很多,就在报上发表文章批评这个工厂的工会组织,批评他们帮助女工在家庭中教养子女的工作做得太差了,指出这是这些女工的儿子保留级的主要原因。这个工厂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看到这篇文章,马上便专门召集会议做了检讨,改正了这一缺点。我们在苏联参加的许多次酒会上,几乎每次都有苏联的同志起来,要大家举杯为中国的妇女和儿童干杯。苏联报刊还经常揭露资本主义国家儿童生活悲惨的情况。伟大的苏联,是一个处处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高度文明的国家。

社会主义竞赛是苏联劳动人民经常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苏联的每一个劳动者,都在受到党和国家无微不至的关怀。苏联的劳动人民正以无比高度的爱国热情关怀着自己国家的利益,时刻关怀着国家计划完成的情况,把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当作自己头等重要的光荣任务。二月八日,当我们在列宁格勒参观斯大林电机工厂时,厂长照例要向我们介绍他们工厂完成国家计划的情况。一九五三年的商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了百分之一百一十七点五。一九五四年一月份的计划已顺利地完成了。他们准备在今年十二月五日提前完成全年计划,并超额完成一个火力透平机。在每个车间里,都可以看到这个车间每天完成生产计划的情形。许多先进工人超额完成计划的大字快报,成为生产鼓动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为了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人们都在万分高涨的劳动热情中,不断开展着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苏联劳动人民的生活是十分富裕的,可是他们丝毫也没有因为富裕而懈怠和浪费。相反地,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用最大的努力来提高生产,并在提高生产中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目前苏联工人在社会主义竞赛中,正在开展着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场地和现有设备潜力的运动。例如列宁格勒的斯大林电机工厂,为了要在现有场地上扩大透平机的生产,但是车间力量有限,本厂的技术人员就和厂外技术学习中的技术人员合作,并在工人小组中研究,创造了一种专门的机床,可以提高生产三倍到五倍,这就解决了在原有场地上提高生产的关键问题。著名的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工厂,三年来没有扩大场地和增加设备,却增产了百分之三十的产品,提高了百分之二十的劳动生产率,全厂百分之八十的工人,提前完成了五年计划的定额。他们正在为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再提高百分之七而奋斗。依靠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支持和采用职工群众的合理化建议,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改进技术装备和操作方法,就是在现有场地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主要的方法。斯大林汽车工厂和苏联的许多工厂,一直把节约金属原材料和减低成本,当做社会主义竞赛中最重要的内容。

苏联劳动人民对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具有无限的信任和爱戴。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人、集体农民和知识分子以及全体苏维埃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去年九、十月间先后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增加消费品生产并改进其质量的决议。苏联共产党号召十万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到新开垦区去支援发展农业的工作。斯大林汽车工厂一个青年工人响应党的号召,给真理报写了一封信、说他自愿去开垦处女地。当真理报在今年二月九日发表了这封信以后,三天之内,就收到二万五千封来信,响应这个青工的创举。苏联各重工业部门的工人,也热烈地展开社会主义竞赛,努力生产更多的物质技术装备,来供应农业、食品工业和日用品工业。食品工业部门的工人在一季度的社会主义竞赛中,产量已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百分之十四和百分之十一。为了有效地支援农业进一步的发展,许多工厂的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义务参加了农村的各种建设工作。科列索夫等苏联著名的生产革新者。特地到农村去帮助机器拖拉机站的机械工人,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在工业部门,在集体农庄、机器拖拉机站中,工人们和农民们的社会主义兢赛!正在不对蓬勃地开局。社会主义竞赛已经成了苏联劳动人民经常的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

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苏联人民特别注意爱惜时间,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每一分、每一秒钟的时间,以便在劳动中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在休息中更好地解除疲劳。因比,苏联人民的生活是紧张而愉快的。每个人都是精力充沛的,劳动效率很高。一切按照计划办事,每一个人都要准确地完成既定的计划,已经成了苏联社会生活的习惯,好像没有计划,就没有生活一样。苏联人民正以他们忘我的劳动,为提前完成第五个五年计划而奋斗。在苏联,每一个工厂企业、每个车间、小组和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每个工人都把国家计划变成自己每日每时奋斗的实际行动。此外,每一个剧院都有它的演出计划(包括演出的节目、主要演员和演出的时间),半个月一次,公布在休息厅中。观众们就可以按照这个计划,选择自己心爱的节目去安排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宫、俱乐部,也都有自己的活动计划。有的是半个月一次,有的是一个月一次。在这个计划中下可以看出文化宫、俱乐部每天从早到晚的全部活动、真理报文化宫约请我们举行一次中国问题的报告会,在我们还未接到请帖以前就知道了,因为我们在他们公布出来的计划上,已经看到了这个预定的节目和时间。这样高度的计划观念,这样一切按照计划办事的精神和习惯。正是苏联劳动人民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的表现。严密的计划对于人的生活绝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健康的、战斗的、有规律、有目的的生活。这是保证苏联人民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

苏联人民给我们一个极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每一个人都热爱劳动,特别热爱自已的工作。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在劳动都在努力用自己最高的劳动热情和全部智慧为社会劳动。苏联人民都知道,任何劳动都是光荣的,在劳动中只有分工的不同,而丝毫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苏联人民都很尊重自己的劳动,同样,他们的劳动也受到社会的尊重。冬天,在每个机关、剧院、文化宫、博物馆和每一幢大建筑的大门里面,都有存放衣帽和雨鞋的设备。在这里工作的,绝大多数都是老太太。他们像我们所常见的苏联人一样,精神饱满,愉快而严肃地在进行工作。客人愈多,特别是上班、下班或剧院里入场、散场的时候,她们便忙碌起来了。挂大衣、取大衣、拿帽子、找鞋子……她们那种紧张而很有秩序的工作,就使你感觉到她们对自己的工作是十分尊重的,在那种时候,好像只有你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了。人人都对这些老人紧张而负责的态度,表示满意,很自然地表示一种尊敬的感情。在电梯上,在机关、旅馆、剧院、学校、马路上、地下电车站上的售货亭和售货柜中,差不多尽是老年或者至少是中年以上的妇女在劳动。在旅馆中的服务人员,从每层楼值班的、收拾房间的、擦地板的、打扫走廊和楼梯的,绝大多数是中年以上的妇女。从她们的表情和态度上看去,好像每个人称在把自己的劳动看做是最重要、最光荣的。著名的小品文作家萨斯拉夫斯基同志,已经七十五岁了,真理报优待他,不让他上班。可是他在家里仍在不停地写作。他说,他的年纪是较大一些,可是,作为一个共产主义的战士,只有程度不同的青年,而没有老年。阿齐祥同志,是真理报科学、学校部的主编,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他在真理报一直工作了二十五年,是历史学的硕士、民族问题的专家。他还正在兴致勃勃地戴着老光眼镜学汉文。苏联的劳动青年,更是普遍地在努力学习。每个工厂中的青年工人,都在工厂附设的青年夜校中学完高中,然后再继续进专科技术学校或大学深造。在苏联,不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的,不论自己的能力大小、职位高低,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看做是一种崇高的英勇豪迈的事业,放在这样的专业中努力增进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力求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对自己的国家和人类有更大的贡献。

苏联是人类的春天

苏联人民正在紧密地团结在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周围,用自己忘我的共产主义的劳动,为贯彻党和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增加消费品和日用品生产的决议而奋斗,就是为创造苏联人民自己更幸福的生活机而奋斗,也或是为了保卫世界和平而奋斗。苏联人民正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伟大的共产主义前进。

三月一日晚间,在莫斯科飞机场,热情的主人与我们告别。飞机离地起飞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啊!我时常从窗口向下俯瞰,在黑夜中,我看到在机翼下缓缓移动过去的美丽的城市。我叫不出她的名字,可是我永远也忘记不了她。在黑夜的上空,已经看不见遍地覆盖着的大雪,只看见满城灯光,一盏盏、一簇簇、一排排,耀眼的光华!洒成一片,在飞机上面看这个城市,就如同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壮丽啊,繁荣啊。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城市!勤劳的,幸福的苏联人民!

苏联是人类的春天。

苏联人民的幸福人民鼓舞着我们。春天的阳光,也已经照耀着我们的国土。可是我们的花园,才开始耕耘,才开始建设。我们要更好地学习苏联人民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更加努力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使我国经过几个五年计划之后,也和苏联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猜你喜欢
苏联工人工厂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