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残废的残废人

1955-08-16 03:30任鹏程
中国青年 1955年20期
关键词:华成互助组全乡

任鹏程

曾立过五次战功的共产党员朱华成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失掉了左臂,不能继续在部队工作,就以二等甲级革命残废军人的身份,回到国内,进入了湖北荣军学校学习。

在荣校生活的这一段时期内,他看见党和群众对自己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他一方面很感动,但也很不安,他经常苦闷自己巳经成了残废人。将来怎能为党工作呢?有一个曾经领导过朱华成所在部队的杨指导员(也是革命残废军人)很了解他的心事,便经常给他讲些苏联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和“无脚飞将军”密列席也夫的故事,鼓励他坚强起来。这些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朱华成。他反复地想:保尔和“无脚飞将军”残废到那样的程度,还坚强地为党继续工作;我的左手虽然没有了,但还有一双右手,只要我思想不残废,同样能为党工作。于是他决心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在他伤好了以后,组织上批准了他的要求。在一九五二年的春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湖北新洲县桃花乡朱家岗。

为革命流过血的人,到处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怀和尊敬。朱华成刚一回到家里,乡亲们都纷纷跑来看他,劝他好好休养,又表示愿意给他代耕。但朱华成婉言谢绝了,他说:“我虽然残废了一只手,但还有一只手和一双脚,自己能够劳动,怎么好给大家增加负担呢!”

朱华成的家乡,是一个丘陵地区,土地很贫瘠,不好耕种。当地群众称之为“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像朱华成这样缺了一只手的人参加耕地生产,当然就更加困难。但这些困难并没有动摇了朱华成的信心。他想:“在朝鲜战场上环境那样恶劣,敌人那样凶恶、顽强,我们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今天这样的建设环境里,还能做逃兵吗?自己是申请回家参加农业建设的,要搞不好生产,怎么去带动别人?”他设法克服了困难。如检棉花时,他一只手检不快,就缝一个布袋子褂在脖子上。开始锄草时,一只手不方便,他就俯在棉棵下用小铲子锄。就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坚持搞好了生产。他的棉田,每亩比别人多收三、四十斤籽花,稻谷也得到丰收。此外他并带头卖给了国家一千五百斤余粮。

朱华成回到家乡时,正是农村结束土地改革转入大生产的时候。村长朱月波同志领导的四个互助组,插秧后,眼看就要散夥了。朱华成回来,村长就去找朱华成帮助,说:“你在外面见识广些,又是乡里唯一的共产党员,今后互助组要多靠你。”朱华成知道人们对他的期望是大的,自己在带动群众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上是责任重大的。因此虽然他不很熟悉互助组的工作,但总是经常深入群众,向群众宣传解释互助合作的好处,遇到大夥有想不通的问题时,他就讲述一些他在东北的农村见过的,大夥齐心把互助组发展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从此,他走到那里,那里的人们就包围了他。他讲的东西大家也容易接受。他们村的互助组很快地由四个发展到二十个了,去年秋后又大都合并转社了。

去年五月间,村前的小河发了山洪,水势很大,堤防又单薄,眼看就要裂口了,大夥都往高地上跑。在这样万分紧急的时候,朱华成冒着雨、背走铁镐,挑上箢子跑到堤上,一面叫自己的弟弟带头挑土,一面打锣唤人。群众看见都感动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喊道:“华成巳经为咱们丢掉了一只手,现在还带头抢险,难道只有咱们的命才是命!”于是都跑到堤上来了。朱华成跟着大夥一起挑土,乡长怕他的伤口吃不消,几次要他休息,他都不肯。结果大夥很快堵住了险口,保住了附近三万多人的庄稼。

汛期过后,天气又开始干旱,群众都感到“秋干绝粮”无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华成想:假如不设法救出晚秋作物,光口里空喊“支援工业化、支援灾区、支援解放台湾”就行了吗?于是他首先和自己互助组的组长们商量,组织人力日夜挑水,抢救秋苗。这样一来,使得全乡群众在他所领导的互助组的影晌下,都奋勇地参加了抢救秋苗的工作,结果全乡的秋苗都保住了。同时他还组织了本乡的青年团员、民兵,配合群众六、七百人,帮助六合集群众车水,挑水,救出了一百五十多亩秋苗。由于他这样积极带头,处处为群众着想,就深受到了群众的热爱和拥护,先后被大家评为生产、优抚、秋徵、卖爱国粮等模范。人们都夸奖说:“朱华成同志真不简单,在前方是英椎,在后方是模范。”

虽然一次又一次圆满地完成了上级的任务,但朱华成感到自已在工作中很吃力。他想:在荣军学校时,党教导我们说:要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依靠党的领导。现在乡里还没有一个党的支部,一个人好比一根独木头,怎能撑得起大厦?今后应该多注意培养人材的工作。于是他在区委书记张庆慎的领导下积极的培养村里的积极分子,发展了七个农民入党,建立起了党支部。从此,他更感到自已有了助手,工作更有劲了。朱华成不仅重视了党的发展工作,还兼任了青年团支部书记和民兵指导员,对青年团、民兵等部门的领导工作也很认真负责。他刚回乡时,全乡才只有七个团员,民兵也很少,现在由于他和同志们的努力,全乡团员发展了二十多个,民兵队伍扩大到七百多人。一九五二年“八一”民兵检阅时,该乡民兵还受到了政府的表扬。

朱华成现在是省特等优抚模范,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挑花乡团支部书记,群林第三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他得到了这许多荣誉,但丝毫没有自满情绪,当我访问他的时候,他谦虚地对我说:“我给群众作的事情还太少了,今后我还要更加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学习苏联金星英雄谢尔格依同志,建设自已的家乡,与群众在一起走合作化的道路。”看到这样坚强的人,谁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朱华成同志绝不是残废人。

猜你喜欢
华成互助组全乡
柳青的创业史
“1+1”作业设计模式的实践探索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祖孙“互助组”创业温暖人生路
跟着师傅学说话
国际小母牛项目实施中农业综合服务探讨
当访民成为“信访主任”
老访民被聘信访主任4月后辞职:“其实我是弼马温”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