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英雄的国家

1962-08-16 03:35李一
中国青年 1962年1期
关键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友谊

李一

阿尔巴尼亚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不公平的上帝在开天辟地创立世界时,把珍珠宝员都赐与了别的地方,当他走到亚得里亚海时,口袋里只剩下几块石子。他把石于狠心一撒,就变成了无数起伏不平的山峦。日长月久,勤劳勇敢的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干的双手,在这块土地上开良田、筑楼房、修道路、植花木,把一片贫瘠的荒山改造成美好的锦绣河山。这就是我们英雄的兄弟之邦一一阿尔巴尼亚。

一个多月前,我们带着中国青年的深情厚谊,越过千山万水,来到这个英雄国家,访问我们亲密的兄弟和战友,向他们表达我们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我们在阿尔巴尼亚度过了终身难忘的二十九天。承蒙主人一一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中央委员会的周密安排和热情帮助,使我们有机会访问了阿尔巴尼亚南北各大城市和农村,与工人、农民、学生、士兵、团干部进行了广泛友好的接触。阿尔巴尼亚古老多采的文化、美丽富饶的国土、英勇勤劳的人民、正确坚强的党和领袖,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们的阿尔巴尼亚兄弟姊妹们怎么样?”——当我们从英勇的“山鹰之国”归来时,每个人都以无限关切的心情期待着我们的答复。我们兴奋地告诉大家:阿尔巴尼亚尽管处在四面受敌的艰难环境下,尽管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的各种恶毒攻击和污蔑,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却正在用钢铁般的意志,从事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它象巨人一样,屹立在亚得里亚海畔,捍卫着社会主义阵营的西南前哨。今天,阿尔巴尼亚全国人民,比以往更紧密地团结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周围,发挥着空前未有的革命干劲,坚定地、满怀信心地沿着社会主义康庄大道阔步前进。不论在城市、在农村,到处都呈现着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在地技那、都拉斯、科尔察,以及在我们所到的其他地方,人们都自豪地告薪我们,虽然今年遇到各种困难,但他们的劳动热情比过去都高,今年的生产任务完成得很好。到11月中旬,全国有377个工矿、建筑、交通、贸易等企业都顺利地完成了国家任务,其中有120个企业已提前完成全年生产针划。农业虽也遭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但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强。光荣的阿尔巴尼亚青年永远1961年12月13日霍查同志接见了中国青年代表团。从左至右第五人是霍查同志,第四人是代表团团长梁步庭同志)是站在社会主义建设前列的。他们在11月23日召开的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向党报喜:95%的青年提前完成了全年生产针划!就在这次大会上,他们又庄严地向党保证:耍在四年半的时问里完成党提出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佩斯科地区布尔契茨路矿的青年矿工、地拉那市斯大林联合纺辙厂一号纺纱车问乙班纺织工人等,则下定决心要在四年的时间内夺下五年针划的堡垒。把1961年远远抛在后面的青年拖拉机手科乔·奥尔格斯卡正在干1966年的活。费里区巴尔特泽合作社的青年哈利姆·加法在今年头十个月就做了610个劳动日。英雄国家的豪迈事迹真是举不胜举。

当然,在阿尔巴尼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并不是没有困难的。帝国主义者和以南斯拉夫跌托集团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者,不断对它进行颠复、破坏、恫吓和封锁。但是这些困难,却把阿尔巴尼亚人民锻炼得更坚强,更有力。他们继承着优良的革命战斗传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正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精神,在与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进行搏斗,赢得一个接一个的胜禾比过去靠进口的零件,今天自己学会造;过去没有的钢铁工业,今天定要搞超来;别人能干好的事情,他们照样能干好!这就是阿尔巴尼亚人民今天怀抱的雄心壮志。有志着事竟成。阿尔巴尼亚农业机器修配厂制造出了第一部国产脱谷机,试制成功了600多种机器零件;石油工人提出了每年三个月不向仓库镇取进口物资的保证;汽车司机们开展了汽窜行驶60万公里不大修运动。我们在马蒂区马克思水力发电站还看到由阿尔巴尼亚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年青专家们是如何独立地、熟糠地工作着。毫无疑问,阿尔巴尼亚人民有着这样的革命志气、创造精神和坚强意志,就一定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获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是谁给我们带来了新生和幸福?是谁把我们辛勤扶育成人?是谁把我们引向光明灿烂的未来?是我们亲爱的劳动党和恩维尔·霍查同志!”——能歌善舞的阿尔巴尼亚人民编写了许多这样朴实、生动的歌曲来热情赞扬自己的党和领袖。“和党和恩维尔在一超,社会主义就建超!”“劳动党和恩维尔,我们时刻准备着!”这是多么纯朴、真挚和有力的声音!

在阿尔巴尼亚,我们深深感到党和人民有着亲密的感情和血肉般的联系。这种感情是阿尔巴尼亚人民从自己二十年的切身经历中深刻体会到的:以恩维尔·霍查同志为首的劳动党是光荣的正确的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斗争,赶走了法西斯匪徒,获得了解放,消灭了压迫与剥削;是党镇导人民粉碎了敌人的侵犯,保卫着祖国的安全;是党正在镇导着人民从事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建殷……。党是幸福的象征,是前进的舵手,因而他们向党宣誓:宁可吃野草、披羊皮,也一定要和党在一起1阿尔巴尼亚人民象铜墙跌壁一样团结在党的周围。正象一位阿尔巴尼亚同志说的:“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破坏这种团结,正如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任何风暴能将我们巍峨的群山从阿尔巴尼亚大地母亲那里拔起一搽。”

阿尔巴尼亚人民把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同对敌人的仇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阿尔巴尼亚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中,表现了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他们对敌人从不抱有任何幻想,他们具有高度的革命警惕性。他们在一手拿镐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另一只手却紧紧地抓住枪,随时准备着反击任何敌人的进犯。我们在地技那边防军人展览会上看到,从1945年到现在,南斯拉夫、希腊和意大利的反动派,对阿尔巴尼亚的挑衅和侵犯竟达近四千次。但坚强的阿尔巴尼亚人民英勇地粉碎敌人的一切阴谋,击退了一切进犯的敌人。我们在访问期间,在与南斯拉夫只有一山之隔的科员里克村还会见了一位勇敢击毙了南斯拉夫越境特务的老英雄。在劳动青年联盟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我们又看到了四名机智捣获特务的缸镇巾。正是这样,十七年来,阿尔巴尼亚人民象雄鹰一样,警觉地坚守在我们社会主义阵营的

(图片见原版面1961年11月24日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梁步同志在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致贺词后,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们把梁步等同志抬起来)西南前哨,在这里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对保卫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最懂得仇视敌人的人,也是最懂得友谊的人。阿尔巴尼亚人民以其行动证明了这一真理。他俩非常热爱和忠实于自已的兄弟和朋友——苏联人民、中国人民、其他社会主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各国人民。在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我们亲眼看到代表们不止一次地为阿尔巴尼亚同苏联的友谊、为苏联人民取得的成就起立欢呼;不论是在地拉那市中心,还是在深山僻野,我们都看到了宣传阿尔巴尼亚同苏联的友谊和宜传社会主义隙营团结友好的大幅标语;到处人们都怀着感激的心情向我们介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阿尔巴尼亚建殷的巨大援助;到处都可以听到“友谊就是保证”的欢呼声.霍查同志也经常用对苏联、对社会主义各国人民友好的精神教育人民和青年。就在不久以前,他对人民貌,无论在顺利或困难的时候,都要热爱苏联。他还说:“我们党和人民象以往一样,将团结在社会主义隙营中,同兄弟的苏联人民一起,同兄弟的中国人民一起,同社会主义阵营所有国家的人民一起,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同样,阿尔巴尼亚人民也十分关怀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他们为古巴革命的胜利进展、为阿尔及利亚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感到欢欣鼓舞。他们以自己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的坚决斗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为争取世界和平、民主、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的斗争。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不论在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成是在维护巴尔干和世界和平的事业中。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所有这些事实的目击者,我们完全有权利说:由则尔巴尼亚劳动党教养起来的阿尔巴尼亚人民是热诚的爱国主义者,也是忠碱的国际主义者。

作为中国青年的使者,我们在阿尔巴尼亚访问时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和最真挚的接待。阿尔巴尼亚人民和青年把我们看成亲人,到处是欢迎的人群,雷鸣般的欢呼声,数不清的笑脸,握不尽的手,掩不住的心头喜悦,说不完的知心话儿……。阿中友好合作社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在喊“阿尔巴尼亚——中国友谊万岁”时的激动面庞,至今还常在我们的眼前显现;幼儿园的儿童欢呼“恩维尔——毛泽东”的银铃般的声音,至今还在我们耳边回荡。地拉那的一位姑娘来到我们住的旅馆,恳切地要求给她一张毛主席和霍查同志的合影缀,她说要控在床边,每天署看这两位最敬爱的领袖。我国的新疆民歌“万岁毛泽东”,在这里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歌曲,大家都争着给我们演唱。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两国人员的深厚的兄弟般的友谊。这种友谊冲破了万水千山的阻隔,把我们两国人民的心紧紧连结在一超。这种友谊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它在我们建设砒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捍卫砒会主义阵营团结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团结的共同事业中,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反对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同斗争中不断巩固和发展。我们两困间的友谊不仅符合中阿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也符合整个社会主义随营各国人民的利益,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永恒的,牢不可破的,是经得超一切风险考验的。我们必将象对待自己眼珠一样地来珍惜它,保护它。在这里,我们预祝阿尔巴尼亚的兄弟姐妹们。在光荣的阿尔巴用亚劳动党和久经考验的领袖霍查同志的领导下,在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取得新的更辉煌的胜利!

1961年12月22日

猜你喜欢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友谊
阿尔巴尼亚:美味苏醒之旅
以城为“媒”话友谊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浅析
友谊之路
签证·VISA
公民平等还是民族特权:南斯拉夫分裂的教训
南斯拉夫诸语言
阿尔巴尼亚申请加入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