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

1964-08-29 02:54刘万铨
中国青年 1964年11期
关键词:著作毛主席思想

刘万铨

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搞好工作,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必须用毛主席的思想来改造自己,使自己革命化。但这一点认识,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我走错了路

我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读毛主席著作。当时,认识很差,觉得书里谈的很多都是政治和军事问题,对自己这样的技术人员,不是最急需的。有些文章,自己读起来也不禁拍案称快,可是,却没有想到读了就应该照着办,把它作为改造自己和改进工作的武器,只是在赞赏一番之后,就束之高阁了。

一九五六年,我产生了一些错误想法,认为经过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不会再有什么阶级斗争,今后主要是搞建设了;自己经过各项政治运动的锻炼,思想改造得“差不多”了,今后可以专搞技术。恰巧这时领导上派我到北京学习。我就给自己安排了一条“先专后红”的道路:今后两年主要抓技术学习。于是,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对政治学习采取应付态度。这样,立场就越来越模糊了。

正在这时,一场严重的考验来临了。一九五七年当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的时候,对右派分子的攻击和诬蔑,有些自己就分辨不清,我在政治上产生了动摇。

醒悟

这时候,领导上指出我思想上的错误,使我认识到,自己确实是落后了。我想到,从一九五三年到一

九五六年上半年,自己每年都有所进步,曾几次被评为模范工作者,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那时自己关心政治,搞业务技术没有离开政治的轨道。而这两年呢?自己一心想个人成名得利。个人主义使自己失掉了政治嗅觉,分不清香花毒草。再看看,有的青年所以犯了严重错误也是由于个人主义的极端发展,有了一点本事之后,就向党向人民要名利,要地位,要待遇。个人主义是个“无底洞”,永远也满足不了。于是就与党离心离德,逐步发展到向党进攻。而我这两年,正是在这条道路上走着,多么可怕!我还想:今后难道就不学技术了吗?不能。技术还应当学,但是首先必须解决技术为谁服务的问题。这就要认真改造思想,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这时,党领导我们学习有关社会主义教育的文件。学了之后,感到过去许多认识不清的问题,原来在毛主席的著作里都说得清清楚楚,只怪自己过去没有去认真学。我感到非常后悔。

我从内心里认识到,毛主席的著作不仅是搞政治和军事的同志要学,技术人员也必须认真学。于是,在业余时间,在出差旅途中,我都抓紧时间,安排自学。我感到,要把工作做好,就离不开毛主席思想的指导。而自己的旧思想却像夏天的苍蝇一样,赶走了又飞来。因此,必须每天学,不断和自己的旧思想作斗争,培养自己的革命思想。

我是怎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呢?

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怎样贯彻毛主席的这些指示呢?根据自己的体会,我把它归为“一个反对,两点要求,三不忘记,四个问号”这样四条原则。

“一个反对”就是反对学了之后,书是书,我是我,不起作用。这是学习的总要求。

“两点要求”就是要把毛主席的教导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是学习的目的。

“三不忘记”是:不忘阶级斗争、兴无灭资,这是立场问题。不忘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思想方法问题。不忘艰苦奋斗、大公无私,这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作风问题。

“四个问号”是:毛主席讲的什么?——了解内容。为什么要这样讲?——弄清道理。自己原来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找出差距。今后怎么办?——行动计划。后面这两个问号是很重要的。没有这两个问号,就不能发现问题、自觉地进行改造。

执行以上四条原则,是学习上总的指导思想。此外还有两条具体方法:一条是学了就去报问题,一条是有了问题就去学,

找到了思想改造的途径

在思想改造上,我经常发现自己一个缺点克服了,另一个缺点又暴露了。而且同一个缺点,去年克服了,今年又出现了。于是,有时我就怀疑自己能不能改造好。或者抱怨自己家庭出身不好,有时还抱怨领导上对思想教育抓得不紧。这些想法,便阻碍了我认真地检查自己,放松了主观努力。学习了《矛盾论》中关于内因与外因这一段后,对自己很有启发。毛主席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把这段话和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有关人的进步快慢的一段话联在一起想了想,心里开了窍。我过去强调客观原因,放松了主观努力,这是错误的。今后怎么办?首先要解决内因问题。自己决心走共产主义道路,这是内因。旧社会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这是不好的外因,只要我拒绝它,清除它,它在我身上就不能起作用。党的教育,新社会的新风尚,是好的外因,只要我老老实实地接受,它在我身上就能起作用。

有了决心,怎样改造呢?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分子改造的根本道路是“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但是,在这个总的方向下,具体怎么入手呢?这个问题,在相当长期内,没有得到解决。例如,我曾片面地认为,只有在战场上,或其他尖锐的阶级斗争中才好锻炼改造,像自己这样在机关里,“平平淡淡”,怎么锻炼改造呢?因此,放松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自己的改造。后来反复学了《矛盾论》,逐步认识到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有量变和质变两个过程,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的飞跃。自己过去不知怎样改造思想,正是由于不知这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今后怎么办呢?首先从“量变”做起,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每一件事都不放松,用毛主席的思想来要求自己,使自己脑袋中的资产阶级思想一天天减少,无产阶级思想一天天地增加。这样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产生质变的飞跃,使自己的思想革命化,成为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

有了这种愿望还不等于现实。在读毛主席的书时,我也曾想到,要按毛主席的指示去做。可是,在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却又忘了,还是按自己原来的想法办事。这样怎么能把思想改造好呢?我心里很着急。后来看了毛主席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我想,打仗要有准备,办事也得有个准备。于是,每天晚上,我就把明天要办的事情写下来,想一想:这件事是什么

性质,毛主席是怎么讲的?党的政策有些什么规定,结合具体情况怎么办?到晚上再检查一遍。发现自己没有按毛主席的思想和党的政策办事,工作中出了问题,就认真检查原因,加以改正。

今年年初,在订工作计划时,我们这一组提出了较多的科学研究任务。但我们单位的工作性质不同于科学研究单位,要做很多技术管理工作。后来领导上根据整个工作的要求,给我们规定了较多的技术管理工作,科学研究项目排不上号,我心里就有些不高兴。因为我从个人主义出发,认为搞科学研究容易作出成绩,而技术管理“费力不讨好”。当检查出自己思想上有这个问题后,就想到毛主席在《关于重庆谈判》中,有一段谈到如何对待工作的问题。我想自己是共青团员,当然应当拣重担子挑。于是,在团支部办的墙报上写了一篇短文,批判了自己这种“挑肥拣瘦”的思想,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过去,我与一位老工程师,关系不很融洽,前些时候,党给我指出,叫我注意。我检查了一下,是由于自己不虚心,对他不够尊重。我就找毛主席著作中的有关文章来读。毛主席在《整顿党的作风》和《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都谈了如何团结党外人士的问题,使我认识到与老工程师的关系,不仅是个人关系的小问题,而是影响到革命工作的大问题。自己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应当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去年春天,在与这位老工程师一道工作期间,我十分注意以诚恳态度尊重他的意见,工作中有问题,主动向他请教;有不同的意见,也善意地提出来同他商量。这样,关系就开始好转了。他对我也很关心,有时想到问题也主动来找我,帮助我解决了一些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我自己有一个突出的缺点,就是不善于联系群众,业余时间只顾搞自己的事,不愿到同志们的集体宿舍里去走走,怕耽误自己一点时间。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联系群众不是一件小事,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于是,我就常和同志们拉拉家常,遇到自己能帮忙的事,也帮忙作一些。在这过程中,我也向同志们学习了不少东西。

提高了工作自觉性

学了毛主席的著作,使我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上,提高了自觉性,同时,也改进了工作作风。

以往我在工作中,有强调筑坝汗地等工程措施的片面观点。后来,学了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才逐步有了改变。我认识到,水土保持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才能完成。要使群众自觉地来保持水土,就要使水土保持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是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不高。因此,治理坡耕地就成为水土保持的当务之急。如何治理坡耕地?这就要因地制宜了。在人多地少的地区,应该多搞工程措施,如筑坝汗地,修梯田、地埂等。这样,既能充分利用人力,不影响生产,又能增加粮食产量。在人少地多的地方,就可以多搞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既省工,又不影响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在工作作风上,我们每年都要到各地的水土保持站去协助工作。我学了毛主席的有关文章,总结了经验,给自己规定了“四要四不要”。这就是:要深入实际,踏实工作,调查研究;不要指手划脚,随便批评,“钦差大臣满天飞”。譬如有一次站上选了两个试验研究基地,都不够满意。但我没有轻易否定。而是和站上的同志一道,到现场收集了比较详细的资料,共同研究,提出了几个方案,互相比较,然后再定下来。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不要不懂装懂。我对地貌方面的知识,知道得很少。我所去的那个站,有一个同志是学地理的。在工作中我就请他作老师,我当他的助手,恭恭敬敬向他学习,并且帮助他挑水做饭,这样,我们在工作中合作得很好。要尊重站上的领导,坚持一元化的领导方法;不要自搞一套。要依靠积极分子,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不要包办代替,少数人空忙。

至于在业务进修上,我注意了干什么就学什么,解决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同时,根据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教导我们的,要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每干一件较完整的工作,事后都写一个总结。

毛主席的著作是一座伟大的思想武器的宝库。我迫切希望走进去,用库里的武器来武装自己。但是我自己的思想、作风,离革命化的要求还远得很,我学习毛主席著作,现在仅仅才开始。我要在今后长期的实践中,永不间断地加倍努力学习下去,作一个又红又专的技术干部,作一个党的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著作毛主席思想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李帆著作系列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