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董加耕,想自己

1964-09-03 02:30郑耕
中国青年 1964年3期
关键词:克己车间同志

郑耕

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董加耕,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两年来,他一犁一耙、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一些老农民说:“加耕回来,又能吃苦;又学技术,一眼就看出是个好栽子。”社员称赞他说:“他这个会计,我一百个满意,一百个放心。”这是多么崇高的评价呀!董加耕的模范事迹,像一滴晶莹的水珠,反映了我们时代的灿烂光辉。看董加耕,我不由得想到自己。

1960年,我从洛阳农机学院(中等专业部)毕业后,分配到开封联合收割机制造厂工作,去年六月,因工作需要下放到车间做锻工。我错误地认为,凡是下放的干部,一般说都是能力比较差的。因此,思想上一直搞不通:为什么要下放我呢?我的工作不是挺不错吗!当别人问到自己时,我总是说:“临时到车间帮几天忙。”下了班,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脱工作服,洗脸,然后再去吃饭,生怕别人说自己是“工人”、“铁匠”,有损自己“技术员”的身份。这与加耕同志的“跟农民站在一起,我不觉得矮小”的崇高思想相比之下,显得多么渺小!

锻工是比较劳累的,特别是在夏天。刚参加劳动时,一天下来腰酸腿疼。这时,我就想:让我干点

别的不可以吗?就是描图、教小学之类的工作也可以呀!为什么偏要我……甚至想到,假如我的身体有点毛病多好,那我就有不当锻工的理由了。但是,加耕同志回乡后,有人介绍他到邮电局工作,也有介绍他做小学教师,如果他答应了,家庭生活就可以得到改善,又脱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可是,他都一一拒绝了。他想到的是:“农业生产还未搞好,群众生活还很困难,我不能从第一线上退下来。”他处处“公”字当头,克己让人,拣重担子挑。我处处“我”字当头,拈轻怕重。这样发展下去,不是很危险吗?

加耕同志那种“身在茅居,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的宽大胸怀,和他那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精神,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我要以加耕同志为榜样,彻底检查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立志作一个又红又专的劳动者。

猜你喜欢
克己车间同志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招工啦
无声列车
“扶贫车间”拔穷根
严良堃同志逝世
把农业搬进车间
“克己修身”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