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阿尔巴尼亚日记片断

1964-09-03 02:30邢崇智
中国青年 1964年2期
关键词:阿尔巴尼亚中阿游击队

邢崇智

1963年11月20日

经过千里冰封的西伯利亚和大雪粉飞的莫斯科,今天终于如期到达了温暖如春的英雄的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了。一下飞机,我们中国青年代表团就受到了以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中央第一书记托迪·卢鲍尼亚同志为首的盟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全体常委,阿中友协副会长,地拉那党市委书记等同志的热烈欢迎,接受了少先队员的献花。我是第一次出国,第一次遇到这种热烈的场面,心在紧张地跳动,举止有些拘谨。但是当我与阿尔巴尼亚的同志接触、谈话之后,又觉得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自然,好像重逢的战友,自己的兄弟。开始时的那种紧张、拘谨心情便一下子消失了,完全浸沉在国际主义的友谊的海洋里。

1963年11月27日

今天,在先卢鲍尼亚同志的陪同下,参观了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斯大林纺织联合厂,厂长、党委书记及职工们热烈地欢迎了我们。这是一个第一个五年(1951—1955年)计划期间建设的,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的纺织联合厂。厂内有五千多名职工,有棉纺、毛织、灯心绒等七个部份,每年可生产毛料、各种棉布二千五百五十多万公尺。现在厂内的工程师比解放前全国的工程师数字还要多。与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所期望的相反,在遇到困难后,这个厂的机器不但没有停止转动,而且转动得更快了,生产增加了,品种增多了,质量提高了,许多过去依靠进口的零件,自己也能制造了。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者所施加的压力彻底破产了。

在厂长的介绍中,谈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该厂两位社会主义劳动女英雄伊·利托和维·伊康诺米同志,为了提高全厂的生产水平,她俩自愿到落后的生产队去参加生产,帮助他们赶上先进,当这个队先进了,她们又到另一个队去。结果使大家都先进了,由原来一个人操作十台机器提高到操作十二台、十六台、二十台,一直到二十四台机器。听了介绍,不禁深深被那种闪闪发光的共产主义思想和精神所感动。有了这样的新人,有了这样先进的思想,什么奇迹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什么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1963年11月9日

今天是英雄的阿尔巴尼亚解放十九周年纪念日。十九年来,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在劳动党和恩维尔·霍查同志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地改变了自己国家的贫穷落后面貌。古老的“山鹰之国”已经是一个具有现代工业和集体化农业的社会主义国家了。1963年的工业总产量将为1938年的三十倍。现在十三天时间生产的工业产品相当于1988年全国的工业总产量。农业已经基本实现了集体化,耕地扩大了近一倍,1963年的农业生产量比1988年增长二点四倍。现在全国在各种学校学习的有四十多万人,全国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学习。在修正主义者断绝了经济援助之后,工农业生产同样得到迅速的发展。1968年比1960年的工业生产增长21%,农业增长87%。这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艰苦斗争中取得的伟大的辉煌的胜利。这种胜利是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是对社会主义阵营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的一种最有力的支持和鼓舞,充分反映了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坚强意志和“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战斗精神。

上午,向烈士陵墓献了花圈。晚上,代表团全体同志出席了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人民议会和部长会议在国家“游击队宫”举行的盛大国宴。当接到请柬时,心情非常激动。因为在宴会上能够看到阿尔巴尼亚人民和青年最敬爱的领袖、中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霍查同志。见霍查同志是代表团每一个同志的宿愿。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六点半钟我们来到了庄严、美丽的“游击队宫”。霍查同志和谢胡同志以及其他党政领导人,在那里迎候着国内外的客人。当我走上前去同霍查同志握手时,一股强烈的中阿人民的友谊暖流传遍了全身,当时的心情简直兴奋得无法形容。霍查同志是那样平易近人,那样谦逊、热情,使我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很紧张地说了一句霍查同志好。

在宴会进行中间,霍查同志拿着酒杯来到我们面

前,这时暴风雨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响彻了整个大厅。霍查同志同我们每一个同志碰了杯,我们兴奋得几乎流出了眼泪。宴会后,在大厅举行了欢乐的晚会。党中央的委员、白发苍苍的将军、政府的部长以及作家、艺术家、演员等一起歌唱,一起舞蹈,直到深夜。在我们回到了住宿的旅馆后,我的心还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感到阿尔巴尼亚人民对自己领袖的热爱和全国紧密一致的团结。这样的人民,在劳动党和霍查同志的坚强领导下,是不会为任何困难所吓倒的,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1963年12月5日

今天下午,听了发罗那区劳动青年联盟第一书记关于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经验介绍。他谈到,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村甚至每一条街道,都有着光荣的历史。让青年了解它,继承它,发扬它,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以发罗那来说,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12年在这里升起了独立的第一面双鹰红旗,在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是一个重要的根据地,今天又要成为全国的工业基地之一。为了让年青一代了解过去的革命斗争历史,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激发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劳动青年联盟的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们组织的游击队行军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教育。每年五月,为了庆祝发罗那第一支游击队的创立,把青年按游击队的形式组织起来,由老游击队员领队,与国防体协合作,爬山越岭,进行较长距离的行军。到游击队住过的地方宿营,到游击队战斗过的地方讲战斗故事,吃当年游击队那样的饭,执行当年游击队的规章。还结合着进行战斗演习和射击训练。行军结束时,举行座谈,谈体会,讲收获。这既是传统教育,又是国防教育,也是体育锻炼;使青年长了革命志气,长了知识,又长了身体,青年也乐于参加。此外,他们还举办了长久性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供青少年参观。听了他们的介绍,感到他们的工作做得很好,有许多丰富的经验。我们应该很好地向阿尔巴尼亚的同志学习,把对青年的革命传统教育作得更好些。

1968年12月8日

晚上,在爱尔巴桑青年举行的欢迎会上,一位女少先队员,用中文唱出一支“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深深地感动了我。这个歌子编出的时间还只有几个月,在国内青少年中刚唱开不久,而在相距万里的阿尔巴尼亚的少年朋友,竟然能一气唱下来,而且字句是那样的清楚,音调是那样的正确。这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呢?这是有着共同思想的战斗的友谊的力量。这使我又一次了解到阿尔巴尼亚的同志(也是中国人民)常说的“友谊就是保证”这句话的分量了。

1963年12月10日

今天在霍契斯特农业社作客的四小时,是不平常的四小时。这个社的男女老少像过节日一样地欢迎了代表团。这个社紧靠希腊和南斯拉夫的边界。从1953年建立农业合作社以来,生产不断得到发展,每公顷土地的产量由过去的五公担左右,提高到十五公担,土地由三百六十公顷发展到一千多公顷。全社现有一千八百万列克(阿币)的公积金,按全社277户计算,每户平均六万多列克。每个社员都为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今天的繁荣景象和中阿人民的友谊而尽情地歌舞。当从街上走过时,不少社员邀请到家里作客,从这家出来又得到等在门口的另一个社员的热情邀请,他们说,到我家坐一分钟也心满意足。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妈妈见了我们亲了又亲,吻了又吻,并用手指着彼此的心,表示中阿人民是永远心连着心的亲兄弟。在同社员的联欢会上,有几位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始终在伴奏、歌唱。当为他们祝酒和送纪念章时,一位老人十分风趣地说:“我今年六十多岁了,我老伴五十多岁了,我们已经有了八个儿女,今天和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起欢乐,又得了一枚中国的纪念章,我俩还可以再生四个孩子”。周围的人们爆发出了一障爽朗的欢笑声。大家都为困结无间的兄弟友谊所陶醉,到了该离开的时间还恋恋不舍。

1963年12月16日

这是访问的最后一天,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霍查同志在百忙中抽出一个多小时的宝贵时间,接见了代表团的全体同志。霍查同志作了热情而重要的讲话。并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这是对中国青年的鼓舞和关怀。霍查同志谈到了中阿两党两国的伟大友谊,谈到中阿两国青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问题,特别谈到了教育青年的重要性问题。他说:哪个阶级有了青年,就有了胜利。今天修正主义的敌对活动计划中,首先就是企图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义上腐蚀青年,我们要引导青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路上前进。听了霍查同志的谈话,又联想到毛主席对青年工作的许多重要指示,更感到作为一个青年工作者肩上担子的沉重了。今天国内外形势都要求我们加强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育。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青年、武装青年的头脑,使他们永远革命,永不变质。这是多么艰巨、多么重要、多么光荣的任务啊!我们必须努力做好。

猜你喜欢
阿尔巴尼亚中阿游击队
阿尔巴尼亚:美味苏醒之旅
开启中阿关系“新时代”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第八章超声游击队——声能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西域察合台文史籍中阿闌豁阿感光而孕故事
签证·VISA
阿尔巴尼亚申请加入欧盟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
一本珍贵的游击队公粮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