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在白宫

1980-07-15 05:54王殿宸
读书 1980年5期
关键词:基辛格尼克松助理

王殿宸

读基辛格回忆录《白宫岁月》第一卷节译本

最近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写的回忆录《白宫岁月》(1968—1973)第一卷的节译本。该书的原著于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三日出版。在原著出版前,美国《时代》杂志根据校样,专门指派了助理总编辑罗·克里斯进行摘录,并于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起在《时代》杂志上连续三期抢先发表了该书的摘要。这个摘要比后来其他报刊的摘要见长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抓住了基辛格在白宫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期间所参与的国际重大事件的要害,而且还保存了原著的文风、结构和色彩。把一本约百余万字的巨著,压缩到数万字,最难办的问题在于要删去哪些内容,而又不致使其失去同全书的联系。由于克里斯的摘录工作,得到了基辛格本人的指导,这个问题很顺利地解决了。世界知识出版社就是根据这个摘要翻译出版的。

亨利·基辛格,系美籍犹太人,一九二三年生于德国,一九三八年随家迁居美国,取得美国籍后,在美步兵师服役。战后返美在哈佛大学政治系求学。毕业后在该校任教。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尼克松当选为美国第三十七届总统。尼克松当选后第一件事,就是选任当时在哈佛大学任教的亨利·基辛格为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中,对于尼克松为什么要这样做,作了说明。原来,尼克松一心想掌握美国“对外政策的大权”,但是,“他对国务院很不放心”,“决心从白宫指挥对外政策”。因此才选任基辛格担任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一要职。书中还列举了在基辛格任职期内的一系列重要国际活动中,尼克松都有意绕过国务院和国务卿罗杰斯,命令基辛格单独秘密前往的事例。如一九七一年七月,在基辛格“上了出访的路之后”,“罗杰斯才知道”基辛格秘密访华;一九七二年四月,“罗杰斯在最后一分钟”才知道基辛格“去莫斯科访问”。

《白宫岁月》节译本是一本颇有价值的参考书,它提供了自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七三年一月间重大国际事件和基辛格代表尼克松出国活动的主要内幕情节。

美苏关系是战后七十年代国际上的症结问题。为了突出这个重点,基辛格把美苏最高级会谈放在第一位来谈。一九七二年四月,基辛格秘密访苏,安排尼克松访问莫斯科事宜。同年五月,尼克松在莫斯科同勃列日涅夫举行最高级会谈,在限制战略武器上达成协议:对反弹道导弹作了限制、冻结新武器的部署。为防备苏联克格勃的窃听,基辛格在秘密访苏期间携带了噪音器。基辛格通过同苏方最高领导人的实际接触,生动地刻划了参加会谈的苏方首脑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基辛格写道,勃列日涅夫是一个“感情冲动”、“精神紧张”、“态度粗暴”的国家领导人。相比之下,柯西金比他“更有教养”、“老练”。柯西金的特点是,他“忠于职守”。当柯西金的妻子病危时,“他照常处理日常公务”,“甚至当他得知妻子病故的消息时,他仍继续站在列宁墓上检阅红场上的游行队伍。”基辛格还毫不留情地写道,从一九五七年以来,一直担任外交部长的葛罗米柯是一个奴颜婢膝的人物。“赫鲁晓夫有一次向一位外宾夸耀说,如果要葛罗米柯脱了裤子坐在一块冰上,他会毫不犹豫地照办,直到命令他站起来为止。”“当葛罗米柯受到这种不留情面的嘲弄时,他的脸上会堆起一副笑容。”

本书第二部分摘录的是,基辛格秘密访华及有关中美关系正常化会谈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无疑是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国际事件,也是将对八十年代产生巨大影响的国际事件。这当中,正是基辛格“打开了通向中国的大门”。一九七一年七月九日,在巴基斯坦前总统叶海亚的协助安排下,基辛格戴上墨镜和草帽,从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秘密飞抵北京,同周总理进行为尼克松访华和两国首脑会谈做准备的谈判。同年十月,基辛格还带领一个先遣小组来北京为尼克松正式访华做出安排。一九七二年二月,基辛格陪同尼克松总统访华。基辛格叙述了毛主席同尼克松会见的情景。本书还记录了基辛格对周总理的高度评价。基辛格写道,周总理“对事物了如指掌,特别是对有关美国事态的发展以及对我个人的背景情况的了解,是令人惊讶的”。“他具有一种特殊的人品”。“他逝世时,我感到非常悲痛。失去了他,世界将不那么有活力,前景也看得不那么清晰了”。

节译本的第三部分,主要涉及的是越南停战协定的签订。基辛格写道,尼克松从就职时起,就下决心摆脱美国在越南的困境。当时,美国有约五十多万的军队在越南。从一九六九年一月尼克松上台起,基辛格就参加在巴黎已进行了八个月的和平谈判。根据基辛格的透露,美国国内要求停战的呼声很高,越南代表在巴黎秘密和谈中要价也很高,谈判拖下去,长期未能达成协议。最后,为了迫使越方停火,尼克松下令在一九七二年圣诞节发动进攻,“恢复对北越的轰炸,并且在海防布雷”。结果,“轰炸和布雷起了很大作用”,越南同意和美国签订停火的协议。一九七三年一月,越南停战协定在巴黎签字。

《白宫岁月》的第四部分,基辛格写的是,尼克松在一九七一年印巴战争中,采取一边倒向巴基斯坦的立场的原因:“印度决心要在次大陆建立凌驾一切的地位”,肢解巴基斯坦,而苏联则“积极鼓动印度”这样做。这部分的摘录,篇幅虽小,但基辛格却对尼克松做了不寻常的剖析。基辛格写道,尼克松“有战略眼光”,“也很果敢”,由于他采取强硬态度,支持巴基斯坦,致使印巴战争在短期内停火了。

本书的结尾的一节是“基辛格论政治家修养”,这是基辛格对于他在白宫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期间的总结和体会,也是本书的精华部分。在这一节里,基辛格写道,“领袖的根本抉择在于是否批准使用武力”。他认为,“一个国家对于无意坚持到底的军事冒险或外交行动一定不要鲁莽从事”。基辛格认为,国务院是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以批复电报代替制订政策,应予改革。尽管如此,基辛格仍坚信,“总统应该以国务卿作为他的主要顾问”,而不应过多使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主张,在谈判中,要预先判断合理结局,勇于负责,不要在压力下改变谈判的立场,才能取得胜利。

基辛格还以敏锐的笔法,在本书内勾画了尼克松的形象。在基辛格的笔下,尼克松是个“孤独、苦闷的”总统。尼克松的最大弱点是,他没有能建立一个团结的政府班子,最后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地位,“这便是造成水门事件的根本原因之一”。但是,尼克松“牢牢掌握方向”,使美国摆脱了孤立主义,并且结束了战后使美国陷入最深的越南战争。尼克松在对外政策上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基辛格的帮助而取得的。因此,基辛格的回忆录能对七十年代的美国,做出有详细内情的描述。

猜你喜欢
基辛格尼克松助理
生活小助理
劫持助理案
自在如风
助理
基辛格的道歉
25美分欠款
基辛格:这是白宫来的电话
蒋介石气得骂了娘
尼克松的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