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营养学要求的烹调技术

1981-12-29 03:52朱清华
祝您健康 1981年4期
关键词:硫胺素核黄素无机盐

朱清华

食物的合理烹诃是一门技术性相当强的科学。我国人民的传统烹调技术早已名遐全球。在夏商之际,它已经相当完善。嗣后的《吕氏春秋·本味篇》中,烹调的技巧被描写得那样维妙维肖,所谓:“调和之事,要以甘酸苦辛成,先后多少,甚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故久而不弊,蒸而不焖,甘面不哝,酸而不酷,威而不减,辛而_不烈,沾而不薄,肥而不腻。”书中还提到,烹调的关键在善于调味和掌握火候。此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一套既能合理地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又能使食物的色、香、味均臻上乘的烹调经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绝。

从现代科学的眼光看,祖国烹调技术确实相当合理。例如;其一,选择原料很严格。象煨鸡汤多用老母鸡,这暗合于老母鸡肌肉含氮浸出物较多,因而煮出的汤味道格外鲜美,清蒸鸡则多用童子鸡,因其结缔组织少,容易煮烂。其二,加工要求刀法整齐、均匀、大小一致,这样可使原料受热均匀、软硬生熟一致,又如切牛肉丝,要求与肌肉纤维成垂直方向将其切断,因为牛肉肌肉纤维束比较紧密,如此切法,可使其松散,便于煮熟,也使调味品容易入味。其三,配菜上注意多种原料互相配合,使色、香、味均全,此中之巧妙就更加令人绝倒了。

现在,国内外有不少文章介绍祖国的烹调技术,但是,多从调味舶角度谈得比较多,往往忽视了它善于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方便人体摄取的合理性。如果烹调只片面追求味美而不注意提高食物营养成分的体内利用率,其结果势必造成营养素的大量损失,既不利于人体健康,在经济上也是一种浪费。

要知道烹调熟食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是一大进步。但这并不仅仅因为它可以提供我们美味的食品,而且因为通过烹调加热,可以杀灭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使蛋白质凝固,淀粉加水膨胀和糊化,植物细胞间果胶因而软化,细胞膜破坏,水溶性物质浸出,芳香物质得到挥发。有了这些变化,再加入调味品的调和,就可以既使食物去除原有的腥趣气味,增强味美感,同时也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提高营养素的体内利用率了。

今天,在现代化的家庭烹调中,我们应该更加有意识地注意提高食物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利用率,要把营养素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以下介绍的就是日常烹调过程中,食物营养素的损失情况和改进的方法,读者可以参考。

(一)米面类食品。在做米饭时,淘洗过程可使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受到损失,据各方面报导,淘米时硫胺索可损失29~60%;核黄素和尼克酸损失23~25%。各种营养素的损失随搓洗次数,浸泡时间、淘米水温的提高而增加。在煮饭或蒸饭时,核黄索和大部分硫胺素几乎可以全部保存下来,但如将米先煮开,再捞出米饭来蒸,则只能保存17~33%的硫胺素、50%的核黄素。因此,做饭只须将米用水冲洗2~8次即可,并最好采用煮焖饭或缽饭的方法。

煮面条、饺子时,电有部分蛋白质和无机盐,以及30~40%的水溶性维生素转入汤内。如果多蝎一些面、饺汤或用此汤做其它汤喝,即可减少这类营养素的损失。做馒头或烤烙饼不要加过量的碱,因为硫胺素和核黄素在碱性条件下非常容易被破坏。一般用标准面蒸馒头,硫胺素可保存70%,核黄索可保存86%。但做油条时,因为要加碱和高温油炸,可使硫胺素全部破坏,核黄素和尼克酸损失约50%左右,而且所用的油脂,如反复高温处理,脂肪酸会聚合产生环化物,使油脂具有毒性,加热过度的脂肪更有种“酸败味,”使人不愿意食用。特别要注意的是,一旦脂肪加热到500~600℃时,就会产生致癌烃。但一般油炸食品,如温度不超过200℃,烤制过的脂肪对健康并无危害。另外,如果用75%玉米面,加25%黄豆面蒸窝窝头,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则几乎不受损失,只有在加碱条件下,才会被破坏。

(二)蔬菜类;蔬菜主要含有大量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我国人民烹调蔬菜的方法繁多,蔬菜的种类、切的大小,形状、加热方式和时间长短很不相同,因而营养素的变化也有很大差异。如有人试验,黄瓜切成薄片,放置1小时,抗坏血酸损失33~35%,8小时损失41~49%,而一般带有酸性的食物,在洗切和烹调过程中,却对其中的抗坏血酸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炒菜时,如先将青菜在开水中煮过,然后捞出挤去汤汁再炒,则损失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相当严重,煮菜对抗坏血酸的保存率约为30~50%,但胡萝卜素较稳定,一般情况下很少损失。蔬菜的烹调方法最好是用急火快炒,这样维生素损失少,而且,据国内一些学者的实验观察,抗坏血酸的保存率可达60~70%,胡萝卜素的保存率达到76~94%。如果炒菜时再加以少许淀粉或肉汤,则对蔬菜中的抗坏血酸更具有稳定作用,它可提高抗坏血酸的保存率16~32%。炒菜的锅也要用铁或铝锅,不能用铜锅,因锕锅能促进抗坏血酸氧化而增加其损失。

(三)动物性食品。肉类食品烹滴方法一般有红烧,清墩或快炒。这三种方法以清墩时硫胺素损失最多,达60~65%;蒸时硫胺素损失约45%,炒肉时损失较少,仅为13%左右。核黄素在蒸肉丸子时损失约87%;清擞、红烧时约损失40%;炒肉丝损失最少,仅20%。鸡蛋在做成炒蛋、荷包蛋或煮蛋时,硫胺素、核黄素的损失均较少,约在10%左右,因此,做荤菜可尽量采用急火快炒的方法,骨头应设法拍碎做汤,并可加醋少许,以促进钙的溶解。

猜你喜欢
硫胺素核黄素无机盐
2021年《无机盐工业》总索引
雏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
治疗口腔炎的核黄素
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超微弱化学发光体系用于核黄素检测
无机盐对气藏砂岩表面动态润湿性的影响研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硫胺素水平改变及临床意义
反刍动物硫胺素营养研究进展
生产无机盐的原料
——化工原料、农副产品
生产无机盐的原料——工业废料
硫胺素的生理作用及导致其缺乏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