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之谜

1982-01-01 04:40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2年5期
关键词:白垩纪北冰洋大气层

大约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当时正值白垩纪和第三纪两个地质时期交换,雄霸了地球达一亿六千万年之久的恐龙,突然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恐龙怎么会突然灭绝呢?多少年来,科学界议论纷纷,至今仍是一个谜。

海水变淡,祸及恐龙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七千万到八千万年前,地球外壳受到碰撞,使北冰洋变成一个孤立的内海,原来的咸水逐渐冲淡。后来,北冰洋堤岸发生缺口,较冷和较轻的北冰洋水流入较暖和的北大西洋,在大洋原有的盐分较重的水流上面,形成一层冷流,从而导致大洋水温下降了华氏六十度之多。这一巨大变化,足以置许多海生动物于死地。同时,较冷的水又会使地面空气变冷,使上升到大气层的水蒸汽的数量减少,形成雨量锐减,发生旱灾,也促使恐龙趋于灭亡。这个理论的弱点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北冰洋的水曾是淡的或是咸性较轻。

气候骤变,恐龙遭殃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深海地质钻探显示出早在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生活地区的海水和大气温度都较高。因此,一旦周围环境的温度高于其体温,动物也就难以忍受,因为它们的身体不能散热。如果气温稍为升高几度,就会对动物的精子产生不良后果,尤其是较大动物的精子,往往不能存活。恐龙断宗绝代的悲剧就在于雄性生殖系统受破坏而造成的。这个理论的弱点是:散热力较强的小动物又何以会和大动物一样同归于尽呢?

星球碰撞,恐龙覆灭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大约在六千五百万年以前,一颗重达一万亿吨的小行星,以每秒20公里的高速冲入大气层后猛烈撞击地面。碰撞产生的高温使小行星体和地面的岩石,化为十万亿吨以上的气化物质和熔融滴粒进入大气层内,形成了遮天蔽日的尘雾,几年之后才逐渐散落到地面上。在这几年暗无天日的岁月里,草木成片地枯萎死亡,梁龙等食草恐龙大批饿死,最后,霸王龙等食肉恐龙终因饥寒交迫而全部病饿死去。统治地球一亿五千万年之久的恐龙家族,就这样一朝覆灭了。1978年,这种假说得到一个有力的支持。那一年,在意大利、丹麦、新西兰等地方六千五百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沉积层中,发现铱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质层。专家们认为,天体中铱的含量要比地壳中高得多,既要把铱带到地球上,又要使它广泛分布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唯一的途径就是小行星与地球发生猛烈碰撞。

但这个假说也遇到严重的诘难。既然有碰撞,就应该在晚白垩纪地层中留下一个由碰撞造成的陨坑。陨坑何在呢?1981年,美国和墨西哥地球物理学家拿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他们对墨西哥尤卡坦半岛进行地球物理测量时,在地下一公里深处晚白垩纪的海相沉积中,发现了一个直径达60公里的圆形构造。他们用钻机采集到一些岩石标本,根据重力测量和地磁测量的资料,通过计算和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这种圆形构造的地质学解释,没有任何一种解释能象小行星碰撞假说这样圆满。但也有人对这种观点提出质疑: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恐龙灭绝了,为何别的动物又能生存下来?

(柯朴根据1981年12月30日《工人日报》、1982年第6期《科学画报》摘编)

(插图:李洪飞)

猜你喜欢
白垩纪北冰洋大气层
霸王龙称霸白垩纪
长有羽毛的尾羽龙
一条鱼的心事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识别研究
白垩纪历险记
假如没有大气层
大气层为什么不逃走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气层
大气层里面有什么
魔幻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