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拨乱反正的激流中

1983-08-21 03:00关志豪
中国青年 1983年7期
关键词:主课实事求是刊物

关志豪

1978年9月,因“文化革命”被迫停刊十二年之久的《中国青年》复刊了。她复刊在一个不平凡的时期,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留下了值得永远珍视的历史经验。

那是中华大地遭受了十年浩劫之后,开始复苏、回春而又多少带有乍暖还寒的年代,那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重重束缚,显示威力的岁月。从这一年的初春开始,整个编辑部沉浸在筹备复刊的喜悦中。十二年了,《中国青年》没有和中国青年见面,今天要通过我们的手使她重新在青年的心田生根、开花。历史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催促着编辑部的同志们毫不懈怠地工作。五月间,遵照党中央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我们兵分七路到七个省、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全面调查研究。大家带着来自劫后新生的奔放的工作热情到农村的生产队、知青点,到工矿企业的车间、工段,到大中学校的年级、班组,广泛地接触各种类型的青年和奋战在第一线上的团干部,向他们请教,同他们探讨:当代青年最关心的是什么,他们前进的障碍是什么,复刊后的《中国青年》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即将出刊的第一期应当以什么为中心主题?座谈会一个接一个,从早上到夜晚,编辑部的同志在粉碎“四人帮”的春风下,又深深地吸吮着群众的滋养。

七路调查的种种情况表明:要使广大青年接受党中央号召的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一向“四化”进军,就必须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清除“阶级斗争为纲”之类的“左”的影响,使他们从个人崇拜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于是,复刊第一期代表编辑部指导思想的《破除迷信,掌握科学》的评论员文章形成了、出来了。她引用了1954年毛主席在讨论我国第一部宪法草案时讲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不然就叫做迷信。”她痛切地陈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搞科学技术现代化,而林彪、“四人帮”却在我们国家搞了十年现代迷信。她一针见血地揭露林彪、“四人帮”确立的颠倒是非的标准:迷信就是“革命”,越迷信越“革命”,如果迷信到了肉麻的程度,那就是大“左派”。反过来,不迷信就是不革命,反对迷信就是“反革命”。她激情地声言:现代迷信可以猖獗于一时,不能横行于永久。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大部类知识,就是破除现代迷信的两大武器。革命加科学,就能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这一期《中国青年》和北京地区的读者首先见面。破除迷信,掌握科学的主题,反映了人们的心声,刊物在群众中竞相传阅着。可是,她却冒犯、冲撞了“两个凡是”的禁区。命令下来了,外地正在印刷《中国青年》的机器停转了,刊物停止发行了。一时间,空气沉闷,人心压抑。编辑部的同志重新认真审视了这一期刊物,再度肯定她的内容合乎实际,合乎科学。十年动乱的教训,提高了大家辨别是非的能力,同志们在压力面前发扬了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喜讯传来了,党中央支持编辑部的意见,刊物得以正常发行。270万份《中国青年》在全国各地被迅速争购一空。

不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从此,拨乱反正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1979年第一期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提出:“中国人民在想什么?现代化。世界人民在关心中国什么?现代化。一个对人类文明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伟大民族至今被关在现代化的门外,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和思考。建国三十年来,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未根本改观。它的原因是什么,教训在哪里?社会主义是命根,没有现代化是病根。”紧接着,第二期又登了一篇评论员文章《新时期青年的主课》,她破除了“阶级斗争永远是青年的主课”的说法,第一次明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新时期青年的主课。”

渐渐地,《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的联系建立起来了。每月都有几万封信稿源源不断地涌到编辑部。青年们把心都掏出来了,他们毫无保留地向编辑部倾诉自己对形势、社会、人生、前途、理想等等的看法。编辑部热情地引导青年在党的整个拨乱反正的部署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清除消极影响,努力前进。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回忆前一段工作,编辑部的同志们深深地感到,要办好刊物,最要紧、最根本的是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刊物生命力的源泉,是检验编辑部人员党性的标尺。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善于从实际出发,敢于坚持真理。客观实际是变动的,真理是发展的,办刊物,搞宣传,“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这并不是说,不听“上”,不重“书”,而是说,要懂得“上”和“书”,其源都来自实际。我们要培养青年一代具有锐意进取的精神,编辑部自身就应当深入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力求把中央的精神、理论原则和青年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看到大多数,着眼于大多数。两亿多青年中,什么样的典型人、典型事物都会有,而需要下功夫弄清楚的,是大多数青年在想什么,关心什么,要求什么。抓住大多数,就能抓住青年思想中带根本性的问题,就有可能拨动一代人的心弦,就有可能进而影响、陶冶一代人风。我们的宣传,如果脱离了大多数青年的思想脉搏,不从他的实际出发去提高他们,那末,不管搞得多么红火,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青年刊物来讲,不仅从宣传内容上,还要在宣传方式方法上去适合当代青年的特点。否则,会事与愿违,虽然讲的道理是对的,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比如,如何创造条件和气氛使青年感到允许讲真话;而一旦青年真诚地向你敞开心灵的窗扉的时候,你又如何满腔热忱地、平等地同他们一起探讨问题,追求真理。再如,怎样多讲事实,让青年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去判断是非,得出结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复刊以来普遍遇到过,并不断注意研究予以改进的。

光阴似箭,岁月流逝,《中国青年》复刊已近五年了。现在,我虽然已经离开了《中国青年》编辑部,但这一段经历所取得的教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永远作为我工作、学习的座右铭!

猜你喜欢
主课实事求是刊物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主课“副课”的说法不科学
刊物贺词
“实事求是”定乾坤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将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作为团干培训主课的思考——兼议团校的教学改革
我最喜欢的刊物
你说的,他想的,我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