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知识分子中的百岁寿星方劳

1983-12-31 07:24王恒松
祝您健康 1983年6期
关键词:老寿星体育锻炼女儿

王恒松

我国的百岁老人并不少见。以江苏省为例,82年人口普查探明百岁以上老人共101人,以郊县和农村者居多,城市中南京市仅有4人。一般认为长寿老人大都居住在空气清新、水质等条件好的山区农村,而且绝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值得庆贺的是,这次发现了一位居住在城市的脑力劳动者的百岁男老寿星一方劳,而且至今身体康健。

方老寿星是在前清光绪六年(折算公历为1881年1月1日)出生的,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说法,现在已是一百零四岁了。今年内我多次访问了方老老生。但见方老不胖不瘦,声音宏亮,语言清晰,听觉灵敏,交谈时对答流利。不但国内的记者采访他,外国记者也来采访。人人都对方老年逾百岁而健康和智力不减,感到惊讶和敬佩。

方老寿星在年轻时候曾飘洋过海,到过日本、英国、美国、瑞士等国学习和考察,因而博学多才,对于经济学和外语尤有研究。另方面,方老又喜爱体育活动,是我国网球界的一名老前辈了。在上海曾举行过多次全国性的、华东区的以及上海市的网球比赛,都曾特邀方老坐在主席台上观看和指导。

几十年来,每年夏季方老都去名山大川进行旅游,近年来常到浙江省普陀山海滨进行“沙疗”。所谓“沙疗”,是一种体育治疗方法。七、八月份,在海滨沙滩躺着,由儿孙们协助将沙子盖在他的身上,然后晒上20分钟。每年这样到普陀疗养一次,他感到很舒适,增进了健康。

平时在家则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如在上海住四女儿家,每天早晨去公园散步、打拳。他主要的功式为“易筋经”拳,每天要练打一小时左右,然后散散步,回家吃早餐。方老练此功法已四、五十年了。近年来有了录音机,则用录音机录放口令,他照着练。如住在南京的三女儿家,则每天到附近的大学校园散步、打拳,星期天早晨则要到五台山上的体育场去活动,除了风雨天不去——在家坚持锻炼外,从不间断。难怪老寿星的身体这样结实。

谈到方老的体质如何,前年的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81年方老由他的三女儿(某大学教授,七十岁)陪同坐飞机上北京。同机上有几位青年运动员,因高空飞行中的气流激荡而受不住了,头晕,有的还呕吐,而他们父女俩却如同在家里一样,照样谈笑风生,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他的视力仍很好。在家每天坚持看几种报纸,并且爱做一些笔录。他的三女儿方教授介绍说:“有时甚至将《人民日报》社论整篇抄录下来。当他全部抄完时就非常高兴,很乐意给别人看。”他书写以用毛笔为多,字迹整齐,笔锋仍刚劲有力(请看后面他专门为读者写下的几个字)。

方老寿星每年要检查一次身体,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今年春节前体检结果是:心肺正常,血压正常,心电图、脑电图正常,饮食尚佳,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他从小直到九十岁,几乎没有生过病,也很少吃药,更很少吃什么补药。九十岁以后,家人才给他吃上少量的维生素片。他一辈子没有住过医院,很少跟医生们打交道。

老寿星的身体为什么这样好呢?

他在饮食上从不挑剔,家中做什么菜就吃什么菜,不想吃的菜也要吃一点,喜欢吃的粟、合口味的菜则控制自己不多吃;荤菜素菜都要吃,但以素食为主;不吃零食,每餐八成饱。

他不吸烟,不喝酒,不纵欲。即使在旧社会的年月,虽有经济条件,他也从不吸大烟,不去花柳之巷,不上赌场。

他待人宽厚,气度大,又勤于用脑,爱思考,另方面又坚持体育锻炼,多活动身体,岂有不长寿的道理!正如他自己风趣地总结说:“若要身体好,还要靠主观努力,让‘内因起决定作用。”

方老寿星共有子女七人,目前尚健在的一子四女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的儿子和女儿、女婿等也多数是知识分子,其中教授、总工程师、教育家有四人。其他后辈里面,知识分子和干部也占多数。他的儿孙辈散居在国内好几个城市。子有孙,孙有曾孙,再下又有玄孙。如今他已有玄孙三人,真可谓“五世同堂”了。

方老寿星的长寿经验,总括起来有如下几条:

一、宽厚待人,严于责己,心胸开朗,情志愉快,“一辈子不生气”。

二、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不放纵自己的情欲。

三、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四、不挑食,荤菜素菜皆吃,以素食为主。

五、每天吃些新鲜蔬菜,经常吃些新鲜水果。

六、喜爱活动,坚持体育锻炼。

七、勤于用脑,喜欢研究思考问题。

八、全家团结和睦,老人体贴关心小辈,小辈尊敬爱护老人。

猜你喜欢
老寿星体育锻炼女儿
老寿星储蓄罐
老寿星吃砒霜式的恋爱
海的女儿
向冰川挥手的老寿星
女儿福